发展造船产业思考

时间:2022-10-16 06:02:00

发展造船产业思考

**县陈家港沿海经济区抢抓机遇,全力推进沿海开发,仅仅两年时间原本一片荒芜的滩涂,如今道路成网、船台林立,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50多家造船及配套项目落户,纷纷开工建设,江苏宏铭船厂生产的苏北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在响水建成下水,沿海开发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市委将陈家港沿海经济区确立为全市“深入解放思想、促进科学发展”的教育基地。我们的体会是:

一、创新思路才能找到出路。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才能发展。沿海和沿灌河开发是响水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是响水当前乃至未来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怎么开发?如何向资源要效益?这是当初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有人认为,灌河既然是“黄金水道”,当然是发展航运;有人提出,“依港兴工、以港兴海”,首先就要发展大港口;还有人说,响水底子差,基础薄弱,只有等经济条件好了以后,才能引进大项目。县委、县政府经过充分调研,认为响水临港产业基础薄弱,灌河沿线、沿海滩涂没有大进大出项目支撑,还不具备发展港口、航运、物流的条件,必须拓展思路。县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挖掘灌河优势,大力发展造船修船产业”的重大战略,移堤500米,拓展腹地,发展造船产业,以此为突破口,拉动临港产业发展。沉睡多年的灌河被新一轮解放思想的浪潮唤醒,迸发出蓬勃生机,造船及配套产业迅速崛起,造船、能源、化工三大产业初具规模,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县委决策是正确的,也是完全符合响水实际的。

二、抢占先机才能争取主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沿海经济区自成立之日起,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齐头并进,三着并举,抢占先机。**年8月,我们敏锐地捕捉到造船行业的发展机遇,国际、国内船舶市场持续兴旺,新船成交量不断攀升,新船价格屡创新高,同时,世界造船中心加速向我国转移,现代造船产业跨越发展正逢时。然而行业的发展也存在着周期性规律,随着世界产能的迅速扩张,机遇稍纵即逝,要想在新一轮竞争大潮中争取主动,就必须抢占先机。响水一着不让、抢抓机遇,成立9个专题招商组先后到浙江台州、山东青岛、辽宁盘锦,以及上海、南通等地招引造船企业。在引进造船项目同时,快人一步、胜人一筹,发展造船配套企业,做长做粗产业链,县委潘道津书记亲自带队赴浙江台州举办了造船及其配套产业投资说明会,引进了一大批船用电器、起重机、螺旋桨、舱口盖、焊条焊机、水泵阀门等配套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增强竞争力。为抢占发展制高点,响水还在灌河两岸抢先引进了船舶大市场、五金城配套码头、船舶技术学院及船舶研发中心,从而增强了船舶产业集聚力、辐射力,大项目、好项目纷纷抢滩响水,船舶产业这块“蛋糕”正在做大、做强。

三、敢于负责才能善于突破。苏南等发达地区的经济腾飞,很大程度上便是得益于他们敢冒风险、敢于负责的精神力量。新一轮沿海开发是一项崭新事业,没有完全适合响水发展的现存模式,必须要有敢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在造船产业发展初期,建设用地指标不足是个最大制约因素,没有土地,怎么办?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了解,通过项目点供、海域规划调整可以解决用地指标问题,针对招商竞争激烈的形势和客商迫切需要开工的要求,县委主要领导当机立断,向客商承诺土地指标风险由县委、县政府承担,一边办各项手续,一边筹备开工建设准备工作。事实上,土地指标在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路绿灯,手续及时办理到位。在发展造船产业过程中,社会上又产生了一些“浪费岸线资源,影响港口发展”、“造船企业圈地卖钱”、“岸线、土地资源等国有资产流失了”等等舆论,甚至有个别省、市领导善意提醒、打招呼,我们顶住社会上的“闲言碎语”,担着上级领导“误会”的压力,勇往直前,大胆工作,各种各样的难题逐个破解,“闲言碎语”不攻自破,个别领导也是从怀疑到相信,最后是鼎力支持。要发展,就要敢于承担责任,为了发展,就不能患得患失。不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不敢涉及前人未曾涉足的“盲区”、矛盾复杂的“难区”,就不可能取得跨越式发展。

四、超常举措才能超常发展。只有超常规举措才能推进超常规的发展,只有超常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首家落户响水的造船企业董事长杨康本说得好“我们选中响水,不仅仅是灌河资源优势,更看中的是响水沿海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沿海经济区,常规就是落后,就是保守,就是不称职,事事都在超常规推进,超常规发展。在海域规划调整上,2007年10月,国家海域使用金标准即将调整,国家、省有关部门已停止海域规划调整的手续办理,经济区得知消息后加班加点,在不到1周时间里准备了1.8万亩海域规划调整的所有材料,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跑部、跑省,终于抢在规定截止日的最后一天拿到批复,这不仅节约了2.16亿元的报批规费,还为今后长远发展储备了充足土地资源。在重大项目引进上,实行一事一议,首批引进的造船企业地价都是全省最低价格,恰当的把握优惠政策这个“度”,为响水发展造船产业赢得了先机。在沿海基础设施建设上,经济区一方面采取财政支持一部分、向客商借资一部分、施工单位带资一部分的办法,想方设法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采取抛石、翻晒、挖沟降水等多种措施,解决盐田、塘口施工的难题。在施工上,倒排工期,上足机械,抢抓时间,加快建设。黄海大道是沿海工业区的主干道之一,全长12.6公里,路面宽12米,荷载为100吨,按二级公路标准建造,黄海大道规划建设期为6个月,但实际从竣工到通车只用了短短的90多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