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思考

时间:2022-10-03 03:52:00

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思考

**市是著名的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近年来,**市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立足实际,开拓进取,探索建立了“五三三”社区党建工作新体系,即以“五化”为总体目标、以“三心”为工作重点、以“三项活动”为主要载体,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积极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和谐社区,走出了一条推进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中心城区被评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同时涌现出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先进文化社区”、“全国体育先进社区”、“全国双拥共建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健身活动站”、“全国学习型社区”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

一、以“五化”为总体目标,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

组织体系网络化。市、区(县)两级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和社区分别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协调委员会,负责指导、协调辖区范围内社区党建工作。街道、社区党组织按照“便于党员活动、便于发挥作用、便于加强管理”的原则,以地域、行业或党员类型等为依据,科学合理设置社区党组织,建立小区、楼栋、“两新组织”和就业创业、义工、老年协会等特色党支部或党小组;在有100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党委。全市183个社区中,目前共建立14个党委、13个党总支、245个党支部、1500多个党小组。同时,各社区都有党员服务中心,下设“四站一室”,即在职党员联络服务站、流动党员服务站、党员义工服务站、党员扶助金工作站、党员活动室,并在集贸市场、居民楼和商务楼宇设立了党员服务点。全市形成了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社区党建工作组织结构体系。

工作内容制度化。市委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社区党建工作的目标要求和街道社区党组织的职责,同时对社区组织、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划。各地结合实际,对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各项内容和制度进行丰富、细化和规范。

共建机制协调化。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了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所有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围绕辖区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2次。适时开展以“共驻共建”和“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参加,引导和组织广大驻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不断强化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营造社区共建的浓厚氛围。

活动阵地功能化。按照“六个有”,即有党组织办公场所、有党员活动室、有党员电化教育设施,门上有牌子、墙上有板块、活动有制度的要求,对社区党组织办公和服务场所进行标准化建设。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强活动阵地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通过开展学习培训、服务救助、娱乐健身、交友联谊等活动,社区活动阵地已成为社区内各类党员的温馨家园,各类党组织实现资源交换、服务共享的工作平台,党组织和党员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社区发展和谐化。街道社区党组织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激发各方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同时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让居民群众享受到社区建设的成果,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社区建设走上了在和谐中促发展,在发展中助和谐的路子。

二、以“三心”为工作重点,丰富社区党建工作内容

强化核心。街道社区党组织以“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目标,建立健全了学习培训、挂点联系、考核评议、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不断强化自身建设。采取从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中选拔,选派机关干部到社区挂职,建立新老社区工作者结对帮带制度等措施,拓宽社区工作者选任培养渠道,努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近几年,已面向社会公开选聘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社区干部110多名,选派了120多名机关后备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大批优秀青年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活力。

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找准社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重点做好关心关爱困难群体工作,架起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面对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体偏多的现状,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对社区内弱势群体的基本情况、困难现状及原因、就业创业条件等进行逐一排查,建立台账,对其中有条件有能力就业创业的,通过协调安置单位、开辟服务网点、兴办社区企业、提供小额贷款担保、贴息补助等做法,帮助他们就业创业;对有条件没能力的,加大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对没条件没能力的,采取“1+1”结对子等方式,在生活上予以帮扶。通过多种途径,帮助社区各类弱势群体解决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使他们就业有岗位、生活有保障、精神有慰藉。

凝聚民心。始终坚持以服务居民群众、构建和谐社区为重点,把“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为了群众一切”作为中心内容,在服务中凝聚民心。目前,全市区(县)、街道、社区三级普遍建立了社区服务机构,形成了以区(县)服务中心为龙头、街道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服务站为基础、社区党员义工和志愿者组织为补充的街道社区服务网络。中心城区吉州区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960平方米的硬件设施完善、技术手段先进、服务项目健全的区级社区服务中心,把35项与居民密切相关的政府行政事务类服务集中起来,实行“公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同时开通了“助万家”服务热线,为社区居民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服务。

三、以“三项活动”为主要载体,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开展集中共建。市委、市政府集中组织了500多个驻区单位,115名帮扶工作组成员共建中心城区的38个社区,各方筹资近1000万元投入城市社区基础建设,社区办公用房不足、办公条件落后等困扰社区多年、严重阻碍社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同时,以“创最优的创业就业环境、创最美的人居环境、创最佳的公共服务环境,提高社区干部服务能力”为主要内容创建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目前全市已创建了一批文化型、服务型、创业型、安全型等特色社区。

开展社区党员义工服务活动。以“帮困解难、助弱应求、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宗旨,积极引导和组织有特长、有能力的党员组建党员义工服务队,采取活动日服务、派单服务和点名服务等形式,开展时政宣教、困难帮扶、医疗保健、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各种便民、利民服务。为确保活动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建立了约束和激励机制,对优秀党员义工给予表彰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创业、医疗和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困难。全市目前注册义工已达1.7万名,其中党员义工1.18万名。

开展在职党员“亮党员身份、树先进形象”活动。活动中,3万多名在职党员到工作和居住地所在社区党组织报到,主动参加社区各类公益活动。建立了报到登记、联络员、公示公开、建档登记等制度,并通过在职党员“报到回执卡”、“社区表现情况反馈单”等形式,建立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双向沟通、双向考评、双向反馈等工作机制,促使在职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