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社会

时间:2022-07-31 05:25:00

转变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社会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也将日益严峻。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构建节约型增长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初步成效

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初步成效。

1、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现。最新的研究表明,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结构变动引发的资源配置效应比增量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近十年来,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失时机地推进信息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国民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已由1995年的32:34.5:33.5调整为*年的18.9:47.4:33.7,一产比重下降13.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12.9个百分点,三产上升0.2个百分点;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取得成效,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7%,比1995年提高6.8个百分点,工业占主导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二是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日益显现。截至*年底,工业园区内投产企业达到6053家,实现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5%、53%、81%和59%,已成为*集约型工业经济增长极;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64%、67%和70%。三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得到改善。*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市化率)达到37.1%,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60%,分别比1995年提高13.3个和11个百分点。

2、技术创新推动作用增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强动力,全面落实科教兴赣、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改善科技发展环境,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科技贡献率已由1995年的26%提高到45.6%。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目前已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部共建部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个,企业自主研发和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二是坚持发展高新技术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洪都航空集团的MD600N型直升机、昌河飞机公司的11MB1型直升机、分宜电厂和景德镇电厂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江铃汽车集团的陆风越野车、*变压器厂的大功率电力整流变压器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成功,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15%。三是坚持利用先进技术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1996-*年累计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0540个,总投资1067亿元,江铜、新钢、南昌卷烟厂等一大批重大技改项目完成,目前企业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48%。

3、机制体制创新步伐加快。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全面推进政务环境建设,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机制体制环境进一步改善。一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着力建设“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省市县均设立审批办证中心,推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普遍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连续三年开展政务环境评议评价活动,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由2000年1127项减少到616项。二是投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办法》、《*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办法》、《*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等规定正式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进展顺利,基础设施、科教文卫领域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三是企业改革取得成效。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不断完善,90%的省属国有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完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制定实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4、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一些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或能耗高、产出低的项目被依法取缔,一批节能降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得到推广利用,不少行业、企业和产品的能耗物耗水平明显降低。一是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1996-*年间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8.7%,低于GDP平均增幅2.9个百分点,万元GDP能源已降至1.35吨标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能源消费结构也得到优化,电、油、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上升,高污染的煤炭消费比重下降。二是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万元工业用水量由2000年的880立方米下降到470立方米,年均下降11.9%;围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三个不”(即工业园区内投资强度达不到要求的项目不搞,主厂房只有一层的项目不搞,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不得超过工业项目用地总面积的7%),节约使用土地约8万亩。三是循环经济试点亮点纷呈。*铜业集团公司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每年增加销售收入约30亿元;*亚东水泥公司开采过的矿山,不留任何废弃土石,利用率达100%,生活垃圾全部在高温燃烧中分解为生产原料,煤渣、废钢渣等固体废弃物用来生产矿渣水泥。

5、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我省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举”的方针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确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增强。一是禁止三类项目进入工业园区。注重招商选资,坚持“三个坚决不搞”原则,即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搞;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职工安全的项目坚决不搞;“黄、赌、毒”项目坚决不搞。二是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仅“十五”期间全省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投资达9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5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已由1995年的49.5%提高到88.7%,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工业粉尘的排放达标率分别提高到74.5%、81%和62.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也提升到25.3%。三是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以建立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为突破口,围绕“母亲河——赣江保护”、“母亲湖——鄱阳湖保护”、“湿地使者”等主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60.05%,在全国列第二位;部级生态示范区(含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3个,面积达95549平方公里;部级、省级自然保护区30个,面积9016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4%。

二、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不协调、低效率”特征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时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也日益加剧,经济运行的内在质量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1、高投入,粗放型特征较明显。一是投入比较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的,而投入产出率是衡量经济总体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资金投入看,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1995年为36.1%,2000年为36.2%,*年达到5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分别比上海、广东高18个和20个百分点;每增加1亿元GDP投入的固定资产投资“八五”为0.24亿元、“九五”为0.26亿元、“十五”为0.47亿元,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劳动力投入看,万元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为0.42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3%,分别是浙江的2.1倍、广东的2.2倍。从原材料投入看,产出的GDP占全国2.2%,但投入的煤炭、钢材、水泥分别占全国的3.1%、3.0%和3.1%。土地和水的投入也同样存在粗放问题。二是效益比较低。全社会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1.83万元/人,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远低于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为0.74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8%和84%,企业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

2、不协调,结构性矛盾较突出。一是不协调。产业结构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一产高出全国6.6个百分点,二产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中,粮食、生猪等传统农业比重偏高,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养殖业比重偏低,农业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能力弱。第二产业中,工业化水平仍然较低,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全国低5.9个百分点,煤炭、食品、纺织、石化、冶金、电力等传统工业仍占主导,而电子及通信设备等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仅1.2%。第三产业中,批零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超过60%,而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综合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部门发展明显不足,信息咨询、证券、中介、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更是滞后。二是难循环。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循环使用,一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的生产中,已经实现水资源消耗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资源回收率比较低,综合利用率不高,大量的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

3、高消耗,资源环境压力较大。一是消耗比较大。单位产出的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2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4%,分别是上海的1.4倍、江苏的1.5倍;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23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主要耗能产品单耗水平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火电厂供电每千瓦时煤耗382克标煤,每吨钢可比能耗为713公斤标煤,每吨水泥熟料燃料消耗140公斤标煤,分别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0%、9%和30%。据测算,如果按照目前的投入产出水平,到2010年*将消耗1亿吨煤炭、1100万吨石油、2200万吨钢材、6100万吨水泥。目前*石油和天然气尚属空白,煤炭、铁矿基础储量也只占全国的0.13%和0.51%。不但能源、资源难以保障,生态难以承受,而且运输能力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二是排放比较多。高消耗换来的高增长,必然是高排放和高污染。工业废水、废气等排放量增长大大高于GDP增长,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3.6%和2.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个、29.6个和35.7个百分点,部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下降,部分流域、河段水质恶化,环境面临的压力仍然较大。

4、技术创新能力差,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一是科技投入不足。研究与发展(R&D)投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又是提高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差首先体现在R&D经费投入少上,*年全省R&D经费投入26亿元,占GDP的比重仅0.6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1个百分点,总量在中部六省中仅略高于山西。省财政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仅0.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4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仅略高于安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技改投资不到五分之一,总量居中部六省末位。二是人才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带头人和科研型创新人才少,中国“两院”院士仅2名,远低于浙江(248名)、广东(101名)等经济发达地区。一方面高等院校培养高、精、尖人才少,目前全省高校在校研究生仅9860人,博士生则更少,还不及武汉市。另一方面科研基础条件较差,人才资源管理机制不活,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目前大约60%的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而企业尚不足40%,科学家、高级工程师就更少,这也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构建节约型增长模式对策措施

1、加强规划和指导,构建节约型模式的国民经济体系

一是着力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注重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二是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特别是在服务行业、公用设施、公务活动、住房、汽车及日常生活消费中,大力倡导节约风尚,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与省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三是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淡水、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把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改善环境结合起来,建设节约型的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利用各种可用水资源,建设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各地、各部门要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加快制定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计划。

2、加快科技创新,构建节约型模式的技术支撑体系

一要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高度重视信息、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在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应用,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科技攻关及产业化。重点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加快资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加大对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依托大企业技术优势加强对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性的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应用技术创新基地,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加强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加强重大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市场化步伐。加快科研院所的改革,尽快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将科研机构纳入到自身的研发体系,增强企业的技术实力。三是完善技术创新的鼓励政策,优化技术创新环境。尽快制定优惠政策措施,通过风险补偿、税收减免、财政贴息、优先采购等手段,支持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并对自主创新的产品给予合理保护。成立政策性风险基金,对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补助。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维护创新主体的权益。

3、加强资源节约利用,构建节约型模式的物资保障体系

一是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进一步加强对土地使用的调控引导,切实做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规范用地。围绕提高集约用地水平,今后工业项目的投资强度要达到每亩30万元以上;容积率控制指标要根据不同行业而定,最低容积率要达到0.5;建筑系数不得低于30%;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不得超过工业项目用地总面积的7%。二是加强对资源型产业的调控引导。建立省资源环保型工业项目联审工作机制,对以森林资源为原料的林产加工项目和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大中型项目,对生态和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工业项目,进行联审把关,切实保护好资源和环境。三是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加强对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的消耗管理,抓紧研究制定各行业节能降耗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四是推进矿产资源的深度加工。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着力推进金、银、铜、钨、铀、稀土、钽铌等优势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力争在发展终端高附加值产品上取得成效。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以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完善政策机制,构建节约型模式的政策激励体系

通过深化改革,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形成有利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一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资金支持。把节约型社会建设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节约型社会建设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二要深化价格改革,研究并落实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水价、电价等价格政策的调整,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三要完善财税政策,建立支持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激励机制。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加快建立大宗废旧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制度。积极研究以资源量为基础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办法,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优先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全面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加快研究建立促进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的鼓励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5、健全法规标准,构建节约型模式的法制规范体系

一是加强法规体系建设。加快研究建立和健全节约型社会的法律法规体系,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建筑废物、包装废物、农业废物等资源化利用的法规和规章,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回收和使用单位以及消费者对废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法律义务。二是完善资源节约标准。加快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加强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设备及建筑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水)行业节能(水)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和环境标志制度,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三是加强监督管理。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将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逐步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对企业废物排放和处置的监督管理,降低排放强度。

6、加强领导和宣传,努力营造全民节约的舆论氛围

一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加紧研究提出适合省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把资源节约纳入政绩考核范围之内,建立节约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加强监督检查,把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到实处。认真总结和推广本地区、本部门资源节约的经验,注意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二要政府带头,做好表率。加大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工作力度,严禁滥用公款消费,杜绝办公浪费,实行“阳光”采购。各级领导干部和所有公务员要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采取严格的节约措施,注重水、电和办公用品的节约利用,突出抓好节约用电工作。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养成随手关灯习惯,杜绝白昼灯、长明灯。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教育每个公民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团体的重要作用,正确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努力营造浓厚的节约资源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