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站建设交流材料

时间:2022-01-22 09:47:00

畜牧兽医站建设交流材料

一、着眼发展,寻找突破点

我县基层畜牧兽医站为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形成,养殖业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三大转变,即由千家万户饲养向规模化饲养转变,由饲养本地土杂品种为主向饲养良种品系为主转变,由普通农户饲养向专业型人员饲养转变。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由医疗、阉割、防疫并重转向以防疫为主,由兽医人员统防统包转向为散养户服务为主,由“三包一扶”转向以农户择医为主,基层畜牧兽医站业务减少,人员偏多,收入下降,各项工作难以开展,有的畜牧兽医站甚至网破、线断、人散,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我县石市镇是蛋鸭、生猪养殖重点镇,该镇畜牧兽医站改革前共有职工22人,畜牧兽医实行“三包一扶”,全站年收入达20多万元,人平年工资达到6000多元,到1999年全站年收入不足10万元,除下退休人员工资、业务办公费用外,在职职工年平实际收入下降为2920元,有的甚至低于当地农民的年收入,职工人心涣散,大部分基层站举步维艰。对此,我县早在2000年就对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在澄塘镇畜牧兽医站进行了试点。实践证明,只有改革自身才有出路,事业才有发展,才能真正为养殖做好服务。要改革,关键要解放思想,正视现状。2001年,我县就组织基层畜牧兽医站站长和职工代表学习有关文件,开展专题讨论。通过分析现状,探讨未来,大部分职工特别是站长普遍认为:维持不如改革,晚改不如早改,部分改不如彻底改。从而搅动了人心,统一了思想。

二、着力改革,抓住关键点

思想认识统一后,我县组织四个工作组深入16个基层畜牧兽医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县基层畜牧兽医站改革实施方案》,召开了由各乡镇分管领导和相关单位领导参加的改革动员大会,明确规定畜牧兽医站的财产不能占,资金不能挪,资产变现费不能收,凡违反规定的一律追究乡镇主要领导责任。按照《实施方案》,将公益性的防疫、检疫、技术推广和经营性的动物诊断,饲料兽药经营彻底分开,对基层畜牧兽医站原有体制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革,采取“保、改、聘”三字政策。保,即对已退休的人员统一进社保。由县畜牧兽医协会全额负担入保费,退休费按标准保障逐月发放,根据自愿入保的原则,有87名职工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和人寿保险;改,即对在职职工实行全员身份置换,解除劳资关系,一次性发给身份置换费,共发放身份置换费208万元,人均身份置换费达到620元/年工龄;聘,即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原有人员中择优选聘一批,共返聘专职动物防检员48名。

整个改制工作分三步:第一步“引而不发”,即2001年只考察宣传,搅动职工的思想,不采取具体的改制行动,但对资产进行登记,财务进行审计;第二步,“投石问路”,即2002年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办法,强化岗位责任,追缴职工历年欠款,出台离职离岗人员的补贴标准,允许自愿买断劳资关系,当年就有46名职工申请批复买断工龄,置换身份;第三步,“水到渠成”,即2003年出台改制方案,全面部署,统一买断工龄,解除劳资关系。在具体做法上:

一是坚持“三个超前”。即超前宣传改革、超前评估乡镇站资产、超前限额经费开支。为防止资产流失和平时乱开乱支,县局对畜牧兽医站的资产进行了超前登记评估,并明确规定每个站支出限额和全年积累,不准出现负债,否则由站长和财务人员按一定比例承担。

二是坚持“三个统一”。即统一思想认识,统一改革原则,统一改革时间。改革方案出台后,及时召开了全县基层兽医站站长和改革对象动员会,要求将认识统一到县基层畜牧兽医站改革方案精神上来,并深入改革对象中走访座谈,提高改革对象的思想认识。在改革中始终坚持了三个原则,即全员身份置换、入保自愿、财产限额拍卖。改革时间统一规定为半年内完成。

三是坚持“三个把准”。⑴充分征求改革对象的意见和想法,深入基层站把准改革对象的真实心态。⑵实行一站一策,把准改革对象身份置换费标准。身份置换费标准基数定为360元/年工龄。每年工龄人均补贴低于360元的站,除冰箱和防疫设备以外的现有资产允许全部拍卖,用于发放职工身份置换;高于360元工龄补贴标准的站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全县调剂和保留固定资产。⑶先易后难把准改革推进速度。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方法,先对2个改革难度较小的站进行了改革试点。第二阶段人员分4个组全面铺开。在改革中始终坚持做好思想工作,找准突破口,化解矛盾,破译难题,总结经验,整体推进。

三、注重长效,把准落脚点

改革基层畜牧兽医站的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服务全县养殖业,是这次改革的落脚点。一是建立了防检网络。在返聘的48名专职防疫检疫员中,平均年龄39.5岁,具有高中(中专)文化程度者达98%,都接受过专业培训,通过考试全部取得了《检疫员合格证》;重点养殖村配有一名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协防员;牧业小区都有一名防疫技术指导员,全县形成了县、乡、村、牧业小区四级防疫检疫网络。由于服务到位,照章执法,取得了养殖户和经营户的信任,现在,养殖户主动防疫,经营户主动到防检站报检。二是健全了管理制度。改革后我县就基层防检站管理和运作出台了“三个办法”、“四个制度”。三个办法是《基层畜牧兽医站管理办法》、《基层畜牧兽医站千分计奖办法》、《基层畜牧兽医站工资、奖金及劳保福利发放办法》;四个制度是:“免疫标识管理制度”、“检疫票证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劳动管理制度”。目前基层畜牧兽医站运作有序,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达到了“三规范、一满意”,即程序规范、操作规范、收费规范,养殖户满意。三是明确了责任任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每年年初各基层畜牧兽医和专职防检员都必须分别与县局和所在站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并将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年终统一进行考核,排出名次,兑现奖罚,对考核不合格者实行淘汰制。四是保障了经费开支。我县除将基层畜牧兽医站建设费和专职防检员差补费列入财政预算外,从去年起每年又新增了3万元畜禽防疫费。改革后人员精简,工资提高,但总的人头费支出大幅减少,从而增加了办公经费,保障了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工作正常开支。

同时,对从事动物诊疗和兽药个私业主做到放而不乱,活而有序。对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进行严格资格审定,依法办证,凭证上岗。对无证经营者坚决取缔,严厉打击。要求从事该行业的人员与主管局签订《责任追究承诺书》,定期检查抽测。加强法制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从业者的素质。对其进行年度审核制,对技术不过关,服务不到位尤其是有坑农害农行为的从业者,坚决取消其动物诊疗和兽药经营资格。

我县基层畜牧兽医改革工作的成功运作,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四个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给养殖户带来了实惠。改革后,牲畜五号病、禽流感、猪瘟防疫密度分别比改革前提高了12.8%、46.2%和8.3%,从2001年起全县未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病。兽医人员放开后服务态度明显改进,随叫随到,收费明显下降,小母猪阉割收费由过去每头10-12元下降到每头5-6元,降幅达50%,群众拍手称好。二是给基层畜牧兽医站带来了实惠。防疫检疫员通过公平、公正、公开、择优上岗,人员减少了74.8%,平均年龄下降了6.3岁,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普遍提高,职工工资大幅度增加,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强,管理明显规范,可以说抓得拢、撒得开。10个基层站除1个山区联站外,全部统一进行了规划装修,添购了防检设备,装上了空调,面貌为之一新。三是给置换身份的同志带了实惠。在改革中十分注重引导和扶持已置换身份的职工兴办养殖示范基地和服务实体。其中兴办养猪场51人,经销饲料、兽药39人,从事动物诊疗工作46人,去年人均收入达2.3万元。原芳溪畜牧兽医站站长彭晨初身份置换后,创办养猪场,去年获利24万元。四是给退休职工带来了实惠。过去由于人多收入少,养老统筹资金筹措难,退休人员往往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养老费,职工经常上访。改革后,退休职工统一进入社会养老保险,按原标准由县社保局发放,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