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优化税收流程

时间:2022-09-05 10:17:00

国税优化税收流程

**年以来,我们**市国税局致力于简化优化流程来提高税收征管效能,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历时两个多月,分析研究现状和查阅对照文件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出了简化优化流程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检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

一、明确目标,把握四条原则

简化、优化办税流程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不仅需要对当前的办税程序、作业标准进行全面的修订,而且需要对征管机构和岗位职责进行全面调查。我们根据省国税局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思路,综合考虑本地区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纳税人的分布特点等因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简化、优化办税流程的具体目标:一是纳税人满意度不断提高。进一步简化、优化征管业务流程,必将最大限度地提高税务机关的内部管理效能,而这种内部管理效应又直接转化为对外管理效应,在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二是税务机关内部管理加强、工作流程衔接顺畅。进一步简化、优化征管业务流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实现最终目标而如何进行有效分工协作的过程,它便于各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协调配合、紧密合作。三是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进一步简化、优化征管业务流程,就是摒弃税收征管中效率低下、成本过高、内部磨擦耗费大等问题,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四是税收管理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强化。进一步简化、优化征管业务流程,可以简并日常税收工作中繁琐的程序和环节,有效减少税务人员大量重复或无效劳动,使其将有限的时间精力着力于相对核心的税源管理上来,从而提高税收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二、突出重点,狠抓四个环节

在试点工作中,我们与信息化建设相配合,按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充实完善简化、优化办税流程;紧密结合征管改革,把简化、优化办税流程作为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的重要内容;紧密结合现代税收服务体系的创建,通过设置综合窗口,改纳税人多窗口跑为税务机关内部流转,努力塑造国税机关文明、高效、优质的服务形象。

一是简化办税流程。首先,压缩管理层次、减少审批环节,把部分税收审批事项(如登记管理等)由县市局审批转向办税服务厅窗口,使办税事项能够在办税服务厅当场或限时办结,月底报送县市局清单备查;或是把纳税人找税务机关的办税事项集中到办税服务厅,实现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单点接触,通过办税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审批,审批结果由窗口传递纳税人的方式,避免纳税人多头跑的情况,切实给纳税人提供方便。其次,按照降低办税成本的原则,减少纳税人重复报送的纳税资料。凡纳税人已经报送的资料,在办理其他税务事项时,不需要纳税人再报送;对部分办税事项中所涉及的无关联资料重新进行梳理简化。再次,整合多个相关联事项(如新办企业申办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预认定、防伪税控企业认定、供票资格认定),实现纳税人一次提交资料最大化,避免重复提交,减少纳税人申办次数。如纳税人在办理开业登记的同时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原要求必须提供办理税务登记5项资料,一般纳税人认定2项资料,发票领购资格5项资料,对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的行政许可受理6项资料共19项资料。现在,则一次性提交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防伪税控企业最高开票限额行政许可申请、供票资格申请、税种认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等所需13项资料;如纳税人在办理的是小规模纳税人登记,则一次性提交办理税种认定、供票资格申请税种认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等所需资料,一次办结。

二是优化工作流程。按照信息化条件下征管运行的规律和日常征管的实际情况,简化、归并分散在传统业务中的征管流程。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选择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简的程序和最优的方案,清除不必要的流程,精简非法定非增值的环节,调整征管业务流程顺序,归并流程活动。首先是删除非增值环节。在原来的业务流程中有大量的审批环节,实际工作中,不少审批并无多大现实意义,对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程序和要求的审批项目进行简化删除。其次是对类似业务进行简化合并,在对纳税人办理开业登记调查时,对其在一段时期内可以预见到的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供票资格认定等多项调查活动合并进行。如在调查环节将开业登记调查、一般纳税人认定调查、防伪税控企业最高开票限额行政许可申请调查、供票资格申请调查相合并,重新设置调查表的内容、格式,将相关调查表的内容合并到一张调查表上,使之在各个环节都能适用,避免重复调查、巡查,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开展综合性调查,一次到户采集纳税人的全部信息,并实行定期更新。调查后的信息储存于纳税人基础信息库中,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另外,可以对一些非法定调查事项归类到专人专岗统一集中调查。再次是对逻辑关系进行整合,详细分析主要业务流程,针对其中部分流程中的逻辑关系进行重新考虑,重新设计和优化。

三是强化内部交流。首先,按流程环节实施上游节点对下游负责制,处于流程某环节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由后续部门和人员监督考核,实现“无缝化”的业务运营机制;其次,形成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定期交流制度。就管理股来说,目前按照企业所属区域或规模大小分设,对不同企业的管理重点和采取的管理方式有所不同,但其中必然有类似之处;而且每个税收管理员都有自己的管理经验和体会,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管理资源,都可加以整合利用。鼓励股室之间、人员之间就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抓住管理重点、细化管理工作的事项相互作充足的交流,探讨出具体事项更高效完善的管理办法。再次,推行个人工作目标和组织整体工作目标结合的管理机制,使每个税务人员明确相关税务事项的总体工作流程,了解最终工作结果和纳税人的最终需求,关心各个环节的衔接过程,顾全整体利益,形成“人人围绕职能转,个个奔向目标干”的工作格局,最佳发挥整体绩效。

四是巩固信息支撑。促进数据处理增值化,围绕目前税收工作中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加强现有各类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分析,拓展信息数据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充实完善数据处理方法,提供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软件,引入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有关数学模型,努力提高数据分析处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同时,为确保数据的安全与准确,应在征管、信息各部门各环节设置信息监控审核岗位,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定期修正错误或可疑信息,最大限度地消除环节间、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脱节的现象,以保证信息资料的完整真实。

三、实现预期,初显四大成效

尽管简化优化税收征管流程尚在试运行中,但其初步效应已经开始呈现。主要表现在:

一是减轻了税务人员的业务量和工作压力,实现了减负增效。**市局在简化优化过程中整合办税环节19项,减少重复或非关联办税资料43项,减少调查环节5项,取消调查事项9项,合并调查事项5项。这些项目试行后,缩短了办税时间和办税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纳税人提供了方便。

二是加快了办事速度,优化了纳税服务。比如原来设立登记并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过程中所涉及到相关税收管理事宜,合并受理和调查,在第一环节对外实现资料上的最大化提交,对内实现相关事项处理的一次启动,一次调查,一次审批,从而实现系统的高效增值的使用目的,办事速度快了,对纳税人的打扰少了。

三是确立了征纳双方法定的权利和义务,明晰了权责关系。过去,税务机关“前台”工作手续、审批环节过多,结果是适得其反,造成了权责关系上的模糊,税收执法也不规范。通过简化办税程序,再造业务流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权责关系进一步明晰,管理程序更加规范,征纳双方法定的义务和权利进一步明确。

四是促进了征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体现了管理成效。通过实施“前台管理”,环节减少了、程序简化了、路径缩短了,弱化管理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纳税人在感受到税务机关优质服务的同时,也切实体会到税收管理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