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打假保春耕方案

时间:2022-04-04 06:02:00

农资打假保春耕方案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重要手段。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有关农资打假会议精神,按照对农资市场监管及“服务三农”的工作要求,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履职服务意识,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商品等各类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用上放心农资,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持续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有效维护农村市场稳定,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净化我县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期,县政府决定自2012年3月1日至4月20日在全县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围绕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工商、农业、公安、质量技术监督、物价、供销合作社等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把农资市场准入关,积极推进农资企业诚信经营,着力整顿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以质量监管为核心,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坑农、损农、害农行为,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和建立完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强化审批、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监管,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动宕昌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及整治重点

(一)目标任务:以“打假、护农、规范市场”为目标,紧紧围绕三个重点(即: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及时查处非法制售假劣违禁农资坑农害农案件。通过这次专项整治,使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得到严厉打击,违规销售和使用禁用农资产品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得到查处和曝光,使我县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

(二)整治重点

重点地区:全县农资需求量大的乡镇、村社。

重点市场:县内农资批零企业、农资经营户、经营网点、流动配送及小摊点。

重点品种:种子、化肥(重要是复混肥)、农药、地膜、农机具及零配件。

三、工作措施

根据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有关要求,县工商、农业、质量监督、公安、物价、供销社等部门要加强协作,按照职能分工和权责一致的原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主动,协同作战,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做好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一)加大对农资经营主体的监管力度

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把农资经营准入关,认真清理规范农资经营主体资格。对不符合条件的,限期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对需要审批、审定、登记的农资产品,严格执行有关条件、程序和标准。农业、工商、质监等执法部门,对已经发放的农资生产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登记证等进行跟踪核查,对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定条件的农资经营户,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吊销有关证照。加大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力度,对无照经营的,依法予以查处和取缔。积极引导农资企业和经营者建立自律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进销货台账、索证索票和留样备查制度,落实农资商品质量的可追溯制度,从源头上治理和规范农资经营行为。

(二)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

以农资批零企业、经营门店、摊点以及农机经销点为重点,围绕市场主体资格、产品许可证号、产品标签标识、产品购销渠道、产品价格、经营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及时查处和纠正违法行为。重点做好“四查”:一是严查农资经营主体资格,主要检查许可证、登记证及营业执照;二是严查仓储、配送、营业场所,主要检查经营场所、库房和异地租用库房存储的农资商品,重点核查农资来源、有效期限、质检报告及合格证,必要时进行抽样检验,防止不合格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三是严查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检查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是否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是否属于无证产品,是否存在标识欺诈;四是严查计量,主要检查农民反映强烈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的定量包装净含量不足的计量欺诈行为。要充分发挥工商部门12315、质量技术监督部门12365、农业部门12316等投诉举报平台的作用,建立农资举报投诉案件处理“快速通道”。在春耕旺季,对举报投诉的农资案件要优先受理,及时查处和反馈。各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加强质量监测,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监控单位的抽检力度,及时公布检测结果,消费警示,依法处理不合格产品和违规农资经营单位。

(三)狠抓大要案件查处,净化农资市场环境

依据《产品质量法》、《种子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赋予的执法手段,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市场集中执法检查行动,针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认真梳理线索,深挖源头,对大要案要采取联合办案的形式重点查办,对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检查整治活动中要严厉查处打击以下七种违法违规行为,即:一是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超范围生产经营农资产品的行为;二是生产销售过期、失效、变质和标签不全不符,以及国家禁用、停用、淘汰的农资产品的行为;三是生产销售无登记证(或推广许可证)、批准文号、品种审定、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农资产品的行为;四是生产销售假冒或仿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以及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行为;五是假冒伪造或者买卖生产、经营许可证、批准文号或者产品登记证、推广许可证以及伪造、涂改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地址、有效期和有关质量标识的行为;六是利用各种形式对农资产品质量、服务、功效、适用范围等作虚假宣传的行为;七是农资生产销售中计量违法、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的行为。

(四)推进农资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农资打假长效机制

工商、农业、质监、供销社等部门要协作配合,加快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农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管理办法,逐步推行分类管理,增强农资市场诚信引导作用。将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资格、质量抽检结果、违法行为记录、消费者投诉、公众评价等信息纳入数据库存,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平台。建立农资信用“黑名单”制度,对问题多、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假问题予以公开曝光,列入农资信用“黑名单”,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并定期组织巡查,严防死灰复燃;同时,对信誉好的农资企业要给予扶持和鼓励,正确引导消费。要对农资生产、经营者加强培训,引导其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档案,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实现农资产品质量全程跟踪和可追溯管理。

(五)严厉打击“傍名牌”和虚假农资广告行为

要严厉查处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傍名牌”农资商品的行为;严厉查处利用虚假手段,冒充进口农资,欺骗农民的违法行为;要以种子、化肥、和农机具等农资广告为重点,强化对农资广告环节的监管,防止虚假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向农村传播。加大对虚假农资广告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国家禁止生产、销售的农资商品和未经工商部门审查登记擅自农资广告的违法行为。

(六)加大监管检查力度,积极创建放心农资示范店

工商部门要结合我县农村实际,对农资市场实行严格监管和规范,认真清查农资经营主体资格,规范农资经营渠道,强化督导检查,对农资产品经营者,严格实行索证索票制度,要实现市场主体准入行为、交易行为和退出行为的全过程监管;加大对失信农资企业的监管力度,落实经营者信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放心农资示范店”创建活动,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农资经营者从事连锁经营,同时,要会同相关部门组织放心农资下乡活动,规范农村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民群众买到放心农资商品,保障农民合法利益。今年,在去年农资市场监管的基础上,要继续在主要乡镇至少扶持1-2户“农资放心店”。

(七)充分发挥“一会两站”的作用,畅通投诉渠道

要继续完善消费维权网络,深入开展“12315”申诉举报网络进乡、进镇、进村、进市场活动。形成受理投诉、跟踪督办和案件查处相结合的行政执法网络。完善农资商品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一会两站”职能作用,及时依法解决农村消费纠纷,特别要注意解决好农资消费引发的群体性投诉,切实维护农民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八)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手段适时宣传农资打假工作的进展和成效,营造打假治劣的良好氛围。结合市场巡查、质量监督抽检、大要案查处等行动,邀请新闻媒体全程跟踪报道,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资打假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正面宣传一批诚信守法的优质企业和产品,曝光一批重要案件、假冒伪劣产品,引导农资企业规范经营。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选择有影响并具有代表性的村社、农村集贸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宣传咨询活动,举办咨询培训、诚售承诺、现场演示、产品推介等宣传咨询活动,印发科学选购、识假辨假与依法维权等知识的宣传资料,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四、工作步骤

春季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从2012年3月1日开始,2012年4月20日结束。

第一阶段,排查摸底阶段。在2012年3月1日至3月10日,各部门抽调人员,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农资经营户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切实掌握基本情况。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2012年3月11日至4月10日,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掌握的情况,对辖区内的农资市场进行重点整治,严厉查处制售假冒农资和虚假农资宣传行为,对农药、化肥、种子、农膜、农机具专营的门店要进行重点检查,检查中发现有问题的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行为的要依法查处。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4月11日至4月20日,联合执法整治小组将整治情况认真进行总结,并将整治情况汇总后上报县政府办公室和上级主管部门。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这次专项行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部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全力抓好整治工作,切实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政府副县长薛统任组长,副县长贾爱会任副组长,工商、物价、农牧、公安、质检、供销、广电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商局,由县工商局副局长韩正刚任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重点抓好农资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做好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工作,加强信息反馈和信息沟通,做好治理情况的综合汇总工作。要主动发挥牵头作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和完善联动机制,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

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是:

(一)县工商局:负责农资经营主体监管,对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虚假广告等假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督促经营者建立和完善进销货台账、索证索票制度,开展农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推进农资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创建放心农资店。

(二)县农牧局:负责种子、农药、化肥的管理和种子的质量检验工作,加大质量监测力度。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化肥及假冒伪造登记证等违法行为。定期对可能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化肥进行监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严格规范兽药、饲料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兽药的质量监管和打假力度。重点查处生产、经营、使用违禁兽药、无证经营兽药和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等有害化合物的行为。

(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严肃查处农资经销商的计量违法行为和认证违法行为,负责除种子以外的农资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严格做好除种子以外的农资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和无证查处工作,查处农资生产企业的质量违法行为。

(四)县物价局:负责掌握农资商品价格动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农资价格信息,加强对农资市场的价格监管,打击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

(五)县公安局:协助成员单位对假冒伪劣农资经营行为进行查处,配合各单位做好日常巡查,保障执法工作顺利进行,对涉嫌经济犯罪的要立案侦察,依法打击违法经营者的暴力行为。

(六)县供销联社:负责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发挥主渠道作用,要创新农资供应模式,推广农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实行集约化、规范化经营,积极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扩大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积极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七)县广电局:负责对专项整治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协助农业、工商部门严格农资广告的审查、监测、检查,严厉打击利用广告对农资产品的质量、服务、功效、适用范围等作虚假宣传。

(二)加强部门协作。各相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协调、配合和沟通,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整治合力,确保这次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取得实效,使我县农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进一步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县农资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将对全县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对在整治中工作不力、走过场、敷衍了事,造成辖区内发生农资安全事故的,将追究重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对突发性农资事件的处置。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工作职责认真处理,并及时向县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办公室报告工作情况。

(四)加强信息反馈。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信息上报制度,对专项整治活动的有关情况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和县政府办公室。并抓好督促检查、指导和信息交流与反馈工作,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推进,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