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用房实施意见

时间:2022-03-15 04:46:00

社区用房实施意见

社区用房是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群团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和各项工作,以及社区居民开展活动的有效平台和载体,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和谐社区建设进程,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有效解决社区用房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民政部、中组部等十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居民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资源整合、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区别不同设施的建设任务和功能定位,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切实解决社区用房基础薄弱、资金和场地短缺等根本性问题,建立长效投入保障机制,更好为社区居民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把服务居民作为社区用房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办事、学习、活动、健身娱乐等需要。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根据社区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结合社区居民实际居住人口数量,合理确定社区用房需求面积,统筹编制社区组织设置布局和社区用房配置方案。

坚持资源整合、突出重点。既要发挥各级政府在社区用房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又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社区用房建设;既要整体推进,又要着力解决薄弱环节、重点项目和关键问题。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各区实际情况和自然条件出发,确定社区用房建设重点,充分利用现有社区用房等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坚持规范建设、同步实施。新建住宅小区、棚户区改造要把社区用房建设纳入规划设计,确保与小区建设、棚户区改造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

二、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

(一)总体目标。按照我市“十一五”规划和和谐社会建设总体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区建设相适应的社区用房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一批集社区党建、劳动保障、社会救助、卫生和计划生育、社区治安、文化教育和养老托幼、残疾人康复、便民利民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社区服务设施。力争在3年内,使全市社区用房建设有较大改观,使管理服务水平有明显提升。

(二)具体目标。基本实现全市每个社区拥有一处办公场所稳定、功能齐全的社区用房。社区用房建设标准为:居民户数在3000户以下的社区,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300平方米,居民户数在3000户以上的社区,建筑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对于社区规模较小,短期内确实没有条件和能力达到上述建设标准的社区,建设标准可适当放宽,但最低标准应能满足社区办公和社区服务所需,建筑面积应不低于150平方米,3年后可根据当地城区规划实际状况逐步达到全市规定的统一标准。各区每年要按照社区总数三分之一的比例安排年度建设计划,确定建设重点。今年,除鸡冠区外的其他五个区,要选择1-2个基础较好、具有地理区位优势的社区作为示范建设单位,按要求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社区用房。2009、2010年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建设示范社区数量。鸡冠区除了重点完成省确定的五个社区服务中心(站)的援建项目外,还要明确其他街道(社区)的重点建设任务。

(三)具体任务。

结合我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棚户区改造和新开发住宅小区建设实际情况,确定以下具体任务:

1.对纳入城市棚户区和煤矿棚户区改造范围的社区,要优先安排、统筹规划。按照《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规定,各区要抓住机遇,把市确定的城市棚户区和矿区棚户区改造范围的社区及时纳入整体规划。各区政府要根据棚户区改造具体时间范围,编制好所在社区用房点位分布图,并配附说明表,详细显示各点位相关数据。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负责,市房产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城建局等部门配合,按基本建设程序对社区用房建设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各区政府要与市发改委密切配合,搞好项目的组织、协调和落实。

2.对新开发住宅项目和新城区建设规划范围的社区,要超前介入,合理布局。按照《市城市社区用房建设和管理办法》规定。凡有新开发住宅项目和新城区建设规划范围的社区,应当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由开发建设单位承担社区用房建设任务。建设经费由各区政府根据当年的社区用房建设规划任务安排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市政府将视情况在社区用房配套费中予以适当补贴。此项工作由各区政府负责,市规划局、城建局、房产局、财政局、民政局等单位负责对在建项目依法督促检查。

3.对已经建成的老城区和部分在平房区的社区,要整合资源、填平补齐。除鸡冠区外,其他五个区凡是通过资源整合途径,经过新建、改建、扩建和置换等方式获得区政府产权的社区用房,市政府将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按照每个社区2万元标准给予奖励。每年年末市政府将根据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进行检查验收,对完不成建设任务的,市政府不予奖励。通过此项措施,努力解决因短期租借单位用房,造成社区组织经常变换办公场所、不方便群众办事的被动局面。对没有条件进行新建、改建的社区,要继续采取临时租借等方法,扩大社区用房使用面积,填平补齐,逐步完善。同时,要按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原则,积极引导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内部的科教、卫生、文体和生活服务设施等向社区居民开放。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区政府要把社区用房建设和规划工作纳入重点工作,实施政府“一把手”工程,建立长期的绩效评估考核机制。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将社区用房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政府投入、单位帮扶、企业划拨、社会资助等各种途径,切实解决社区用房布局不合理、面积偏小、功能不完备等难点问题。

(二)完善功能,充分发挥社区用房服务居民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社区用房在办理社区公共事务,组织居民开展活动和向居民提供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要以人为本,调整、规范社区用房现有的办公、服务活动功能,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办事、学习、活动、健身娱乐等需要。各区新建的社区用房都要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标识、统一风格、统一外部装饰”标准进行建设,要建成一批精品工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要积极鼓励、协调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向居民开放内部服务设施,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三)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发挥社区用房综合效益。各区政府及街道办事处要加大对社区用房管理力度,对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使用,要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合理布局,符合居民实际需求。要在确保社区正常办公、突出社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服务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居民活动场所,提倡“一室多用”,发挥好社区用房综合效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出租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或擅自改做他用。民政、房管等部门要加强对社区用房使用情况监督管理。

(四)齐抓共管,把社区用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要求,各负其责,积极配合,狠抓落实。当前,要根据城市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总体规划,编制好社区用房布局方案,提出年度建设任务,明确目标和具体操作措施,促进社区用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