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深化残疾人体育管理意见

时间:2022-02-27 01:39:00

残联深化残疾人体育管理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近年来,我市残疾人体育事业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各有关部门明确职责、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广大残疾人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应当看到,我市残疾人体育运动基础十分薄弱,残疾人体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参与体育健身娱乐的残疾人的面不广,竞技体育训练水平较低,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不健全、不配套。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31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云政办发〔〕20号),为加快推进我市残疾人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残疾人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常被忽视,但又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事业和全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体育活动是每一位残疾人的合法权利,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发展残疾人体育有利于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对于展示残疾人体育才华,激励和培养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倡导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残疾人体育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思想,激励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四)残疾人体育是我市向全省和全国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彰显人权保障和社会文明进步成果的重要舞台。

(五)发展残疾人体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迫切需要。

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

(六)各县(区)要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省全民健身条例》总体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根据残疾人的特点,积极组织残疾人广泛开展简便易行的自强健身活动。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利用各类体育场所等现有体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服务和方便。开发、推广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健身康复体育项目,经常举办残疾人体育活动。

(七)全市各级残联、体育(文体)行政部门要与当地残疾人就业集中的企事业单位加强沟通与联系,在残疾人体育运动政策和技术方面给予支持,指导、组织企事业单位残疾人开展体育活动,积极探索适合残疾人特点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残疾人体育活动。

(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培养残疾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心和兴趣,应根据残疾学生实际情况安排相应体育项目,积极、耐心地引导他们参与到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活动中。同时,在体育测试方面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现人文关怀。

(九)要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体育工作。全市83.78%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而众多的残疾人也生活在农村,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对滞后,给农村残疾人体育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各县(区)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开发适合农村残疾人特点的群众性体育项目。乡(镇)残联应有兼职的残疾人体育指导员,组织、引导农村残疾人参加健身体育活动。

(十)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体育竞赛制度,发挥残疾人体育赛事对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的推动作用。各县(区)要建立残疾人体育人才库,并指派专人负责,有针对性的对残疾人运动员进行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的体育训练。市级每4年举办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县(区)级也要组织相应的赛事,推动残疾人体育发展。

三、加强残疾人体育协会建设

(十一)全市各级残联要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协会网络,充分发挥其联系广大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鼓励残疾人参加健康有益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四、加强残疾人体育队伍建设

(十二)加大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及训练力度。各级残联、体育(文体)和教育部门要密切协作,深入基层,认真选拔具有体育运动潜力的残疾人进行系统训练;建立残疾人体育人才库,形成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梯队,使运动员年龄结构趋于合理,优势运动项目后继有人。

(十三)加强残疾人体育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具有敬业精神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队伍,指导和推动各地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建立健全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等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和省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有关规定,评定残疾人体育教练员相应专业技术职称。

(十四)人事、教育、财政、民政、劳动保障、体育和残联等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帮助解决残疾人运动员就学、就业、奖励和社会保障问题。人事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运动员就业的岗位,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对在国际、部级残运会上取得前三名成绩且具备就业条件的我市残疾人运动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安置就业。财政部门要对在国际级、部级、省级残运会上取得前三名的残疾人运动员,按照我市有关对优秀运动员进行现金奖励的规定安排奖励资金。教育部门应当对考取大中专院校的残疾人运动员在助学申请和助学贷款方面给予优先落实。民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运动员家庭成员优先照顾纳入城市低保或农村低保。残联对考取大中专院校的残疾人运动员继续实行一次性补助学费标准,对参加社会保险残疾人运动员给予参保补助,并协助体育部门做好残疾人运动员的管理工作。

(十五)加强残疾人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残疾人体育纳入体育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注意发现残疾人体育苗子,重点加以训练培养。开展残疾人体育科研工作,提高残疾人体育水平。

(十六)加强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建设,保证残疾人运动员管理、训练、参赛和有关科研工作需要。各县(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立专门为残疾人体育锻炼和残疾人运动员训练的体育设施,保证残疾人参加适合自身状况的体育健身活动,增强残疾人的体质和健康素质,改善残疾人的生存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十七)加强残疾人体育事业宣传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普及残疾人体育知识,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倡导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残疾人体育事业。

(十八)动员社会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力所能及地为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服务。教育部门要动员和组织学生关爱残疾同学,鼓励支持和帮助残疾同学参加体育活动,在广大学生中培养助残为荣的良好风尚。

(十九)社会现有体育资源应为残疾人就近、就地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赞助残疾人体育赛事,为支持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加强对赞助活动捐赠资金物品使用的监督管理,严禁挪作他用。

(二十)新建、改造公共体育设施要严格执行国家无障碍标准,全民健身设施、器材要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各类赛事要为残疾人观众提供方便,公共体育设施应向残疾人免费开放并提供优质服务。

六、切实加强对残疾人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一)各县(区)要切实加强对残疾人体育工作的领导,制定措施,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把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残疾人体育事业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为残疾人体育事业的人员培训学习、运动员选拔训练、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各级残联和体育(文体)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制定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各类社会团体关心、支持、帮助和组织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

(二十二)加强残疾人体育道德作风建设。坚决反对使用违禁药物和训练、比赛中的违规行为,保证残疾人运动员身心安全和健康,维护残疾人体育比赛的公平、公正。教育和引导残疾人体育工作者发扬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