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信局企业实训基地建设意见

时间:2022-06-15 05:50:00

市经信局企业实训基地建设意见

各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有关市职教办,省直有关部门,省有关行业协会,各省级企业实训基地、高等院校:

为深入贯彻《关于加强全省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企业实训基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其管理水平和实训能力,加快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现就做好企业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企业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

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工业调整振兴和区域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大力开展企业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建立了以350户重点企业、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产业集群骨干企业为主的1056家省级企业实训基地。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涵盖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电子信息、钢铁、汽车、能源、财经等32个行业,每年可接纳30余万名学生实习实训(以下简称“实训”),对培养创新实用人才、促进学生就业、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加快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有的实训基地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工作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缺乏实训标准,管理粗放,实训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损害企业或学生利益的现象等等。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大力加强企业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

在全省企业实训基地开展规范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大学生实训工作的有力保障,有利于促进企业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和有序工作,有利于保障企业、院校、学生三方的权益,有利于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企业和院校,要充分认识加强企业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有力措施,把企业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工作抓实抓好,确保取得成效。

二、明确企业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制度化建设为基础,以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实训标准建设为核心,以实训指导师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保障,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企业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和实训能力,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人才支撑。

(二)工作目标。全省企业实训基地实训条件大幅度改善,实训制度不断健全,实训标准逐步建立,实训管理日益规范,实训指导人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实训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力争用5年时间,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具有较强实训能力,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示范性企业实训基地。

三、把握企业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硬件建设。生产性实训场地要具备国家法定安全生产条件,各项劳动保护措施到位,有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处理措施,无危险隐患,通风、照明、控温、控湿及电、水、气管道等相关设施完好,布置安全、规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相对独立的实训场地和较为完善的实训设施,实训设备基本达到专业领域的先进水平。高危行业可配置模拟、仿真设备用于实训。

(二)健全组织管理体系。设立并健全三级实训管理机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或企业指定其他部门)、企业二级单位(公司或分厂)、三级单位(部门或车间)共同负责对实训学生的日常管理。明确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和任务,配备相应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将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实训工作纳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并与考核挂钩。

(三)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与学生实训有关的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实训环境、劳动保护、安全操作、文明生产及目标考核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实训流程管理、企业与院校、学生的实训协议、保密及安全协议、实训补贴、实训考评、实训指导师聘用和管理、实训学生录用等制度。实训制度要力求规范严谨、不留空白,确保企业、院校、学生三方合法权益。

(四)规范实训管理工作。按照《省企业实训基地实训流程(指导)标准》要求,加强学生实训工作各环节的规范管理。主要包括:确定实训岗位、实训需求信息、与高校对接、签订实训协议、实训前教育培训、实训过程管理、实训考评、人员录用、实训信息反馈以及实训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通过明确学生实训工作各环节的目标、任务、措施,使实训各项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具体、规范、严谨、高效,也便于操作和考核。

(五)加强实训指导师队伍建设。在省级企业实训基地逐步推行实训指导师持证上岗制度,经专业、系统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实训工作。每个实训基地都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管理型实训指导师,培养一批由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组成的专业实训指导师。实训指导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专业指导能力。省里将按照《省企业实训指导师培训方案》(详见附件3),大力开展实训指导师培养工作。对经过培训且成绩合格者颁发相应证书。各实训基地要选择得力人员参加培训,院校也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管理型实训指导师。

高等院校可邀请优秀企业实训指导师进课堂为学生举办实践教学讲座。

(六)制定企业实训标准。各有关企业要参照省里提供的企业实训指导标准,结合本企业实训岗位职责、技术标准、工作标准,按照学生不同专业及学历层次,制定并完善相对应的企业实训标准,经经信委等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并经审核后予以实施。有关院校要积极参与企业实训标准制定工作,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制定全省性专业实训标准。

(七)建立信息直报制度。按照加强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利用好“省企校合作信息网”,积极开展实训信息直报工作。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提供企业岗位信息、实训工作信息和人才需求信息。要做好信息的和管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便于院校和学生及时查询和网上对接。实训基地要分别于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将有关信息进行统计,并报送本市经信部门或职教部门,由各市汇总后上报省职教办。在信息直报基础上,利用网络对接平台,开展人才素质测评和就业推荐工作。

(八)加快课题库建设。有条件的企业实训基地,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来自本企业生产、科研实际的大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库,课题要突出应用性、创新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选题的需要。通过大学生、研究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真题真做”,来提升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生产流程再造,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九)试行实训证书制度。在推出实训标准的基础上,逐步试行实训证书制度。实训学生经考评合格者,颁发由省企业实训基地实训标准专家委员会监制、企业实训基地盖章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合格证书”,获得实训证书者,方可获得实习实践学分。实训证书可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学生的参考指标,本企业和本行业企业应优先录用持有实训合格证书的学生。

(十)建立企校规范紧密的合作关系。院校要主动与实训基地对接,以工科为突破口,按不同专业与实训基地建立起相对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每个省级实训基地逐步要与不少于三所大专院校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企校双方应当健全实训管理制度,签订规范的学生实训协议,共同制订实训计划,确定实训内容和实训标准,做好学生实训前各类教育培训和实训管理工作。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院校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分类指导,建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要求真务实、坚持创新、讲求实效,防止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确保完成企业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各项任务。

(二)动态管理,表彰激励。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省政府公布的企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管理不规范、流于形式、不积极接纳学生实训的企业,提出警告和限期整改要求,整改不力的先通报、后摘牌。同时,鼓励有实训条件、实训工作开展较好的企业积极申报省级企业实训基地。对完成任务较好、在本行业(领域)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实训基地表彰激励,加大政府引导资金扶持力度。有条件的设区市、县(市、区),要设立专项资金,积极支持本地区企业实训基地建设。

(三)加强宣传,典型引导。充分利用各类舆论媒体,广泛宣传企业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支持、强化企业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经验,发掘典型,搞好经验推广,加强示范引导,不断推进全省企业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