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市经济展望

时间:2022-07-25 04:16:00

对于市经济展望

今年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按照市委第十次全体代表大会部署,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完善发展思路,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突出抓好“兴工强市,主攻工业”,坚决做好创建文明城市和“民生工程”工作,以招商引资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使全市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2007年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预计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总收入32.78亿元,比上年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亿元,比上年增长3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9.8亿元,比上年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0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实际利用外资71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2%;出口19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13元,比上年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5083元,比上年增长15.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

(一)主攻工业成效明显,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一是工业规模明显扩大。1-10月份全市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45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市属企业累计完成79.46亿元,同比增长31.3%。分轻重工业看,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3.91亿元,同比增长30.7%,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54亿元,同比增长35.6%。二是经济效益快速提升。1-10月份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15.5%,同比提高48.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285.44亿元,同比增长41.4%;实现利税总额36.55亿元,同比增长57.7%;工业产品产销率达100.75%,同比提高1.46个百分点。三是发展基础不断夯实。1-10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投资65.91亿元,同比增长47.3%;工业投资项目47项,其中投资规模上亿元的项目15项。积极组织新产品开发,有6个新产品列入2007年江西省重点自主创新产品项目。四是支柱产业贡献突出。1-10月份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78.6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8%,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达90%以上。五是工业园区发展提速。1-10月份,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7亿元,同比增长68.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15亿元,同比增长49.3%;实现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42.3%;实交税金7.02亿元,同比增长36.6%。

(二)农村经济呈现新局面,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一是农业生产平稳发展。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可达52.08万吨,新建200亩以上集中连片经济作物生产基地5个,新增畜牧生态小区16个,其中设计规模达1万头以上养猪小区5个。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1-10月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利税9583万元,同比增长22%,带动农户15.5万户,7个项目被批准为2007年省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72个,实现主导产业收入3.7亿元。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全市64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油水泥路,完成4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了364个新农村试点村,惠及农户1.64万户。一批自然生态型、和谐社区型、生态旅游型的新型特色村庄脱颖而出。

(三)投资总量快速增加,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1-10月份累计城镇集体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7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44亿元,同比下降13.6%;第二产业投资65.92亿元,同比增长47.2;第三产业投资65.78亿元,同比增长24%。房地产开发投资14.7亿元,同比增长9.8%。施工项目累计603个,同比增长23.6%。

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2007年市重点建设项目42项,项目总投资133.29亿元,自开工累计完成32.82亿元,占总投资的25.3%。今年1-10月完成投资15.6亿元,目前竣工项目四项(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绿宝陶瓷一期、3000吨高锰酸钾一期、城区主干道改造),完成投资1.65亿元。在建项目19项,总投资61.64亿元,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1.17亿元,其中: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导流隧洞已贯通,引水隧洞今年3月完成招标,现正在进行两台75KW抽水泵机组安装工作,完成了主坝招标,目前完成投资3280万元。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总规模日处理污水16万立方,一期工程日处理污水8万立方,投资1.1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522万元。武功山旅游综合开发:该项目调整概算后总投资43200万元,目前,进一步完善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积极争取融资,已完成投资36340万元。安源客车工业园总投资30000万元,可年产客车3000辆,年产值6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5000万元。10万吨啤酒生产线总投资30000万元,年产10万吨啤酒,一期工程年产5万吨,目前完成投资7800万元,一期工程可在年底正式投产。湘东区陶瓷产业基地总投资27686.3万元,规划面积1万亩,将建成中国工业陶瓷生产基地、工业陶瓷企业孵化基地、工业陶瓷产品升级换代基地和工业陶瓷人才培训基地,现征地4400亩,首期开发建设2000亩,已引进陶瓷企业23家,企业总投资5亿元,目前完成投资4993万元。对苯二甲酸次品回收生产线总投资30000万元,年提炼精对苯二甲酸10万吨,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目前完成投资7200万元。493及新型发动机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年产量为3万台,达产后销售收入达6亿元,目前完成投资4500万元。

(四)市场消费日趋繁荣,热点消费全城覆盖。全市各大农贸、建材市场的改扩建完成,南昌百货(萍乡店)、萍乡义乌小商品城、步行街在我市火爆开张营业。全市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裕,品种齐全,呈现一派繁荣景象。1-10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719935万元,同比增长17.2%。分地区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587062万元,同比增长18.0%。县(区)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36964万元,同比增长20.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95909万元,同比增长11.3%。分行业看,批发业累计完成82146万元,同比增长6.1%;零售业累计完成535283万元,同比增长16.8%;住宿餐饮业完成99500万元,同比增长30.6%;其它3006万元,同比增长17.2%。

(五)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外贸出口增势强劲。今年我市不断加大开放型经济工作力度,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和方法,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对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作用显著的大项目,包括香港客商投资15亿元的多晶硅项目,浙江旗滨集团投资5亿元的浮玻搬迁扩产项目等。1-10月份实际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增长16.4%;实际引进内资23.8亿元。出口创汇能力增强,出口17945万美元,增长81.9%。

(六)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收入大幅增加。1-10月份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285594万元,同比增长21.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9441万元,同比增长28.5%。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财富积累稳步提高。1-10月份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达10035元,同比增长20.6%,1-9月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累计达3728元,同比增长20.8%.1-9月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721元,同比增长17.4%。

(七)节能减排全面进行,工作成效日趋明显。今年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面铺开,预计全年万元GDP能耗2.78吨标准煤,下降4.5%;万元生产总值电耗1094.23千瓦/小时,下降4.4%;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0.03万立方米,下降4.4%。清洁能源使用率达70%以上。预计全年COD排放量20723吨,比上年下降2.8%;SO2排放量46515吨,下降12.2%。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突出抓好钢铁、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的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树立一批节能示范项目、企业。推动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二是积极组织向省和国家申报循环经济试点备选单位和节能备选项目。目前,我市已编制完成《萍乡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并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争取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作为试点城市,将会享受国家在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方面特别的资金补助和项目安排。同时已在我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城镇范围开展循环经济申报工作。三是我市连续几年实施了城市产业布局和燃料含硫量控制,重点改造了主城区燃煤蒸气锅炉,拆除城市周边燃煤砖瓦窑炉。四是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十一五”期间,我市必须关停和淘汰部分小火电机组、落后立窑水泥生产能力、落后钢铁生产能力,面对巨大的关停压力,面对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我市迎难而上,措施坚决,各项工作正有序进行。五是建立节能专项资金,有效保障节能减排投入。“十一五”期间,市政府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数量节能专项资金。2007年计划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数量1350万元。

从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主要因素来看,我市2007年经济运行情况良好,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增收的压力大,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支柱产业作用不明显,大企业、大项目少,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结构不合理矛盾仍然存在,产业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三是农业增产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同时,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就业与社会保障任务艰巨、安全生产压力较大等等。

二、当前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大范围的产业转移以及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将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能耗、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对部分重点行业的影响问题,土地、信贷、投资、出口等政策调整对原有工业生产效益和新增企业的影响问题等,这些问题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需要我们从更深层次积极调整经济结构。

(一)有利因素

1、国际环境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有利于我们用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利用外部资金、技术和资源;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为我们继续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稳步扩大,经济活力继续释放,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国家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城镇化速度加快,对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需求均会稳步增长,市场规模巨大。特别是在住房、轿车、通讯、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经济和社会环境保持稳定,消费者未来预期不稳定的状况大有改善,有利于扩大当期消费,促进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增强。

3、享有国家政策优势。萍乡市已列入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和循环经济试点城市。11月28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又提出了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一)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二)发展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三)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四)加强环境整治、环保监管和生态保护。(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对萍乡这个老工矿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4、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实践,政府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把握“度”的能力增强,探索出了一套切合萍乡实际、符合市场规律、合乎群众愿望的工作思路、目标重点和措施办法,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且我市已基本形成了以五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的全市产业体系构架,部分行业和产品在全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为今后工业经济进一步健康稳定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

(二)不利因素

1、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仍然很大。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各国围绕资源、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分化和重组之中。全球能源供应和价格的不确定性,美国的预算、贸易双赤字和亚洲国家的贸易顺差,蕴藏着出现全球性经济波动的可能性。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使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和其他经济纠纷增多。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我们的经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2、国家继续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严把“两个闸门”“一个门槛”,土地、资金紧张和新上项目审批难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信贷闸门收紧,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一再上调,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资金瓶颈制约作用会进一步显现;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土地、水资源、矿产等重要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较大;随着国家取消对“三高”行业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我市钢铁行业的出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明显增加,这些对我们经济发展的制约性较强。

3、要素产业之间转移产生的增长效应减弱。过去一段时期,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大量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带来了单位要素的GDP产出能力大大提高。从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各方面的要求看,今后通过要素产业间转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空间将减小。劳动力供给结构发生变化,工资水平稳步上升。农村仍有大量待转移的劳动力,但其中有不少人年龄偏大、教育水平偏低,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难度更大。同时,年轻、有文化、有技能的劳动力供给会逐步出现短缺,这将使工资成本不断上升。

三、对2008年主要经济和社会指标预期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力实施“兴工强市、主攻工业”战略,着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快项目引进步伐,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完善政务环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为2008年经济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预期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总收入3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实际利用外资78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7%;出口140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6.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0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5388元,比上年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2.67吨标煤,比上年下4.4%;每万元生产总值电耗1046.06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4.4%;二氧化硫排放量42460吨,比上年下降8.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040吨,比上年下降3.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四、2008年全市经济工作建议

(一)全力推进兴工强市,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兴工强市是我市经济工作的主题,我们必须依托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实施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举,努力增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优势。围绕“3331”工程发展目标,继续扶持萍钢、萍矿、萍电、萍铝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积极引进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型替代产业,把产业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高成长、高效益、高税收、低能耗、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上来,转移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前景、有效益的产业项目上来,促进产业层次全面提升;努力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全面推进上栗动漫产业基地、芦溪电瓷、湘东工业陶瓷基地建设;着力抓好100户重点企业的发展壮大,重点发展冶金、机械、建材陶瓷等重点行业和优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加快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和县区工业园基础建设,加强对工业园用地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引导和支持园区建立技术、检测、培训等公共服务设施,将工业园区办成集聚辐射效应大、产业配套能力强、商务成本低、发展层次高的园区,更好地承接国内外投资;努力推进工业自主创新,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大力发展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发,掌握核心技术,重点支持新建企业开展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关键性技术攻关,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二)着重突出萍乡特色产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提高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比重,扩大特色养殖规模,重点发展以生猪养殖和良种山羊为主的畜牧业,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发展,建设集中连片的畜牧养殖小区;积极扶持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中介组织,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继续扶持壮大江西福林食品有限公司、江西银河杜仲有限公司、江西天涯种业公司、江西大富乳业公司等龙头企业,扩大赣西无公害黄瓜生产基地、芦溪县奶源基地、莲花县中华吴楚药材基地;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实施好“科技示范万户工程”。

(三)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加速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实施重点工程推进机制,筛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按照“五个一”项目推进法,加速项目建设进度。认真研究温总理11月28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的对于资源城市的5大政策,充分利用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和争取列入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契机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同时抓住沿海发达地区加快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吸纳其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内迁;着力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形成项目聚集,全力打造产业集群,重点抓好10万吨电解铝项目、年产6万吨新工艺炭黑项目,浮玻二线搬迁改造项目、莲花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上栗动漫产业基地、上栗印山台水泥项目及萍乡发电厂扩建项目等,切实推进科尔发动机、行地集团农用车、萍青啤酒、中欧新材料、萍乡焦化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完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科学调度,合理安排,保障项目建设又好又快的顺利进行;全力以赴配合企业加快项目施工进度,加大项目建设督查督办的力度,千方百计破解阻挠项目施工的各种难题,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四)着力壮大服务业,突出发展旅游业。一是突破性发展旅游业。紧紧依托武功山核心品牌,重点建设安源景区,加快开发杨岐山景点和万龙山温泉,精心打造红色安源、绿色武功、古色杨岐。全面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景区旅游观光公路景、游步道和宾招设施建设,提高景区接待能力;加大旅游市场开拓和营销力度,打响萍乡红色、绿色、古色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品牌。二是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改造和提升商贸、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在充分发挥既有优势的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文化和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城区服务业龙头企业做大规模,提升能级,积极发展需求旺盛的家政服务、科技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社区服务和中介服务等行业。三是扩大消费热点。在巩固汽车、通讯、住宅等消费热点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教育、文化、健身等消费,进一步活跃存量房市场,保持适度的普通商品住宅开发规模,适度发展经济适用房。

(五)强化环境保护措施,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市重化工业比重大,高耗能产业产品多,企业总体技术水平较低,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抓住国家重视节能减排的机遇,充分利用萍乡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这一契机,实施一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启动一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通过结构调整增强我市节能减排能力,把存量优化和增量调整结合起来,积极发展轻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强审批项目源头管理,坚决不上水平低、能耗高、污染大的项目,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不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增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

(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新跨越。一是创新机制,广搭平台。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强化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招商引资机制。要抓好项目载体建设,积极创新引资方式,在充分发挥各种会展招商引资重要平台作用的同时,大力推行园区、网络、中介组织等招商方式。特别是要主动出击,敲门招商,提高招商引资效果。二是加强引导,提高效益,大力提倡集约化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要贯彻落实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关系,致力于在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保护利用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摒弃以大量消耗土地资源为代价的错误发展模式。三是发挥优势,重点突破。要充分发挥萍乡区域、资源、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国内外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全方位招商引资。在区域定位上,要放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区域等国内发达地区,要特别加强同这些地区民营企业集团的合作,把这些地区大量的民间游资吸引过来。在产业定位上,要依托资源、产业优势,围绕支柱、优势和基础产业进行招商引资。统筹产业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以增强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引入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技术,改造传统的支柱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