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计划

时间:2022-01-17 07:28:00

政府工作计划

根据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措施》及省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批准的《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期间,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采取“多予、少取、扩权、放活、强县”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一主三化”方针,积极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县域经济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2005年,全省76个县(市、区)实现GDP3390.6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52.3%,同比增长10.8%,“**”期间年均增长9.1%。完成财政收入252.32亿元,同比增长15.66%,“**”期间年均增长10%以上。

(二)工业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全省县域工业完成增加值1011.62亿元,同比增长17.44%,高于县域生产总值增幅6.4个百分点,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9.8%。

(三)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产业兴镇,发展工业园区和促进产业聚集,不仅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而且完善了基础设施、活跃了农村市场、提升了城镇功能,促进了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2005年县域城镇化率达到27.4%,仙桃、宜城、赤壁、老河口、大冶、东宝、黄州、荆州等8个县(市、区)达40%以上。

(四)农业产业化取得新成果。2005年,全省有834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民建立了联结关系,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地面积达3582万亩;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9个,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转化,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

(五)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全省县域民营经济呈现规模迅速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的良好态势,一大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茁壮成长。2005年,全省县域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总量的54.4%。

(六)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各地合理利用资源,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加强同科研单位的合作,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了产业聚集,涌现了一批“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特色产业集群。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179个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聚集企业5711家,年销售额达1292.5亿元,从业人员达106.8万人。

(七)一批强县(市)脱颖而出。“**”期间,省委、省政府推行财政直管、信息直达、项目直达等一系列扩权强县的重大举措,赋予县市更大的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极大地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2005年,全省有6个县(市、区)GDP超过100亿元。

“**”时期,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县域发展不平衡,县市之间发展的差距拉大;二是县域基本竞争力不强,同发达地域比呈现下滑趋势;三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产业链的延伸不够,缺乏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四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县域人口就业、农民增收压力增大,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因素比较突出。

二、发展县域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扩权强县的政策措施,增强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协调发展原则。坚持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既要支持发达县市快速发展,又要扶持欠发达县市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2.比较优势原则。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县域经济最大的比较优势。必须依据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主导产业,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

3.产业聚集原则。加强对县域内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的支持,集聚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延长产业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增强区域竞争力。

4.人才兴县原则。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实施科教兴县(市)战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倡导“创业经济”,逐步推进由“打工经济”向自我发展的“创业经济”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目标

“***”时期,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发展思路与发展重点

(一)发展思路

1.发达县(市)。沿江、沿湖和江汉平原地区的较发达县市(约占县市数的三分之一)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应充分发挥交通较为发达、资源比较丰富、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三次产业比例相对协调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优势,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形成明显的县域经济特色;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牌,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外向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欠发达县(市)。经济欠发达县市(约占县市数的三分之一)一般资源比较丰富,其发展重点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招商经济、特色经济、循环经济。

3.贫困县(市)。贫困县市(约占县市数的三分之一)要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劳动力、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实施“回归工程”,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发挥生态优势,深度开发资源产业,优先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主动承接经济较发达县(市)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多渠道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发展重点

1.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期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成“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市场”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及信息化建设。实施“百镇千村”工程,突出抓好100个重点镇和1000个示范村建设,加快小城镇发展;加快农村道路、电网和信息网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公路、通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立全省农业信息网,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加快农村沼气池工程建设,2010年全省使用沼气池的农户增加到300万户。

(2)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抓好30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力争每年都有一批企业进入大企业行列;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涵盖农村经济各个领域的龙头企业集群,拓宽市场建设,壮大销售网络。

(3)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抓好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发展,在46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建设高产农田500万亩,发展水稻、小麦、油菜、林木、棉花、蔬菜、干鲜果、肉类及水产品等加工项目,形成规模效应,将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为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强势产业。

(4)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以合理布局、重点打造、整体开发、突出重点为原则,推进优质农产品规模种植、养殖,形成一批知名品牌,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产业带。重点发展江汉平原粮食转化深度开发和双低油菜籽规模化加工板块、江汉平原优质稻米产业带、武汉城市圈蔬菜产业带、沿江淡水产品养殖深加工板块和江汉平原腹地禽蛋深加工板块。加快发展柑桔、魔芋、茶叶、芝麻、板栗、蚕茧、奶类、蜂产品、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品。

(5)加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畜牧业、畜禽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沼气、有机肥料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形成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同步进行的新局面。重点发展农业废弃物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畜禽的规模化养殖技术、特色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2.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县域工业实力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工业兴县”战略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积极推进纺织、轻工、机械、医药、建材、水电等行业发展。

(1)纺织工业。发展完善纺织印染服装产业链,巩固棉纺织行业优势,突破性发展服装行业,努力提高印染后整理加工水平,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鼓励纺织企业向织染、服装行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强行业竞争力,支持仙桃市彭场镇成为中国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加工基地、汉川市马口镇成为中国制线名镇。

——棉纺织。依托江汉平原棉产区,提高棉纱质量,发展高档面料生产,形成多个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大型棉纺织集团和纺织能力过百万锭的纺织大县。支持仙桃裕波100万纱锭、赤壁蒲纺30万纱锭和安陆棉纺10万纱锭项目建设,将咸安、阳新建成国内外知名的苎麻种植、纺织加工出口基地。

——印染后整理。支持仙桃迈亚公司发展高档服装面料,改造提高重点印染企业装备水平,提高我省服装面料配套能力,延长纺织产业链,加快赤壁印染基地的建设。

——服装工业。发展名优时装和针织内外衣,构建服装特色板块经济,实现从“订单加工型”向“品牌经营型”的战略转变。积极开发生态、环保、功能化服装,形成以成衣制造企业为核心、以纺织企业为基础的纺织工业园区,支持鄂州、黄石服装工业走廊的发展,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增强区域服装竞争力,力争“***”期末创建2个全国名牌、5个全省名牌。

(2)轻工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品、日化、造纸、塑料制品、涂附磨具等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培植名优特色产品,推进技术创新,提升轻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食品工业。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是方便、特色、绿色、营养、保健、高附加值。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化食品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开发新的大众餐桌加工食品。重点发展酿酒、乳制品、饮料和方便食品,努力形成8类特色食品加工制造产业链。支持枝江、稻花香、白云边、劲牌酒业做大做强,培育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白酒和保健酒生产基地。扩大啤酒生产规模,提高品牌和市场占有率。支持汇源果汁、娃哈哈、农夫山泉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

——日化工业。主要发展合成洗涤剂、化妆品、肥皂、电池等产品,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培育行业知名品牌,将中国名牌仙桃“舒蕾”洗发水产品做大做强,重点开发绿色、环保、多功能日化用品。

——造纸工业。按照“减少污染、节能降耗、提高档次、扩大规模”的原则,大力发展以纸为原料的办公、印刷、学生用品、食品包装、卫生用品等深加工纸制品。重点发展武汉、赤壁晨鸣纸业,监利大枫纸业,孝南纸制品产业集群,推广清洁生产,将我省建成中南地区最大的纸制品生产中心。

——塑料制品。重点发展农用塑料、建筑塑料、包装塑料、工业及工程塑料,大力提升日用塑料制品档次,拓宽塑料应用领域,建设可降解塑料原料生产基地,培育发展塑料机械产业,将湖北凯乐建成全国塑料行业龙头企业。

(3)机械工业。依托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搞好资源整合,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农用机械、汽车零部件、石油机械、通用机械等支柱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提高技术装备和制造技术水平。

——通用机械。重点发展包装机械、粮食机械、造纸机械、电动机械制造基地,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增加科技含量,扩大品牌经营规模,提高品牌竞争能力,支持京山轻机、安陆粮机、广水风机的发展。

——汽车零部件。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鼓励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优良资产向大公司、大集团集聚,组建汽车零部件开发平台,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力和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依托东风公司,带动曾都、老河口、谷城、丹江口、郧县和公安、石首、洪湖等县(市、区)的汽车配件生产,形成以汽车零部件为主体的汽配走廊,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农用机械。发展新型植种机械、多功能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及其配套农机具,开发研制新机械,实现茶叶、柑橘、食用菌、中药材、蔬菜等农作物的机械化种植,将县域优势资源转变成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4)医药化工。重点发展医药工业和有机化工原料,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农用化工,进一步发挥我省磷、盐资源优势,建设一批较高水平的化工工业园和医药工业园,推进我省医药化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力争“***”期末医药化工工业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有较大增长。

——农用化工。加快以化肥为主的农用化工结构调整,提高高浓度化肥比重,争取2010年高浓度化肥比重达到65%。支持新型肥料研发,发展农用化工新产品,开发生产低毒、高效农药,实现传统农用化工向环保农用化工转型。

——精细化工。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品,进一步加快农药、涂料和染料等传统精细化工的升级改造,重点发展饲料添加剂、造纸化学剂、生物化学品、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等化学品,形成具有特色的新领域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染料及染料中间体产品,将楚源化工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生产基地。

——磷化工。充分发挥我省磷资源优势,依托矿山,走矿肥结合、矿化结合、肥化结合的路子,优化资源配置和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浓度磷复肥、磷酸盐化工和高新精细磷化工,做大做强宜化集团、兴发集团、洋丰集团、祥云集团、黄麦岭磷化工和大峪口磷化工,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精细磷化工生产基地和高浓度磷复肥生产基地,打造磷化工经济强省。

——盐化工。充分利用丰富的卤水资源,重点搞好地下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双环化工为龙头,把盐化工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开发氯甲烷、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等深加工系列产品,支持应城、云梦、潜江、天门、松滋等地盐化工产业集群建设,建成我国重要的盐化工生产基地。

——医药工业。整合我省医药资源,做大做强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现代中药,培育发展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兽药产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发展高科技含量的生物制药,加快新药的开发应用,发挥我省中药材优势,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集群。

(5)建材工业。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高档玻璃、高档陶瓷产品,积极开发绿色建材产品,着力培育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

——水泥工业。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的综合利用。重点支持华新水泥阳新500万吨,武穴600万吨,京山、宜都400万吨,恩施100万吨和大冶300万吨水泥项目的建设。

——新型建材。加快开发无污染、防火阻燃、节能节水的塑料型材、多功能门窗、建筑涂料、石材和石膏制品等新型墙体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等建筑用材,支持当阳、枝江、黄梅、应城、枣阳、通山、仙桃、潜江等地建筑陶瓷、石膏采选加工、摩擦材料、优质石材、新型建材生产基地的建设。

——玻璃工业。大力发展优质浮法玻璃及深加工产品,生产安全、保温、隔热、抗菌及光电玻璃等高新产品,发展“超薄、超白、超厚、超大”优质浮法玻璃,力争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将三峡新材建成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新型建材生产基地。

(6)水电建设。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重点发展清江水布垭、江坪河、堵河潘口、黄龙滩、宣恩洞坪、白莲河水电站建设,鼓励流域综合开发,支持清江、堵河流域的整体开发和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抢抓南水北调机遇,做好汉江梯级开发。

3.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强县域就业吸纳能力

依托武汉城市圈,打造现代物流业、旅游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业,通过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为县域人口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1)物流业。建立物流运输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大力发展以江汉平原腹地为“金三角”的现代物流业,筹建粮食、棉花、油料、水产品、果蔬等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及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区域性交易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创建1-2个国内知名物流龙头企业。

(2)旅游业。重点发展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一江两山”旅游,将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历史人文特色,积极促进乡村休闲游。积极开发恩施民俗生态旅游区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支持通山九宫山、黄陂木兰山、长阳清江、赤壁陆水湖、松滋洈水、罗田天堂寨、钟祥明显陵、应城汤池温泉等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3)邮电通讯业。加快邮政运营体系建设,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初步形成以实物传递、金融服务、集邮、电子邮政为主体的综合业务体系。

(4)金融保险业。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保险市场,加强对后备上市公司的培育,鼓励企业以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保险业。

(5)信息服务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充分利用我省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优势,建立产学研基地,发展高新技术园区,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1)电子信息与机电一体化。重点发展通讯光缆、光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软件产品、瓷绝缘子、多色印刷开槽机,支持京山轻机、钟祥新宇、大冶登峰、广水电瓷的发展。

(2)生物技术与新医药。重点发展生物农药、现代中药、新型化学合成药及新型制剂、系列氨基酸和维生素产品、发酵产品。将广济药业建成我国最大的核黄素生产基地,将八峰药业建成国内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基地,将郧西建成全国最大的黄姜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激素药物中间体生产基地。

(3)新材料。重点发展电子铝箔、磁性材料和多晶硅等电子基础材料、纳米塑料、高品质人造石英晶体、低硬度品级热塑性弹性体等产品项目。支持富思特集团、宜都东阳光发展,将宜都建成全国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

四、发展战略与对策措施

(一)发展战略

1.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培育支柱产业,发展一批规模以上骨干工业,创建一批名牌产品,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骨干企业。一是加大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快设备的更新换代,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加快新型产业的培育,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有效对接,不断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注重资源型产业的深度开发,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四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以此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县市,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旅游经济,实施“回归工程”,引导外出经商打工人员回乡创业。通过工业反哺农业,进一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动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2.实施“产业集群”战略。重点抓好农产品、纺织、化工、机械、建材、医药、高新技术等产业集群的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促进与龙头企业产品的配套和产业链接,形成相关产业与龙头企业的聚集。围绕重点产业、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扩大产业链。支持和引导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新产品开发,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全省重点扶持培育30家产业集群,每个县市重点扶持1-3个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着力打造若干个大型的功能性园区和特色产业链,在全省造就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叫得响的特色产业集群。推进资源向小城镇聚集,发展产业关联度高的新型工业区、加工区、商贸区,逐步形成产业聚集、企业聚集、人口聚集、商业聚集和板块经济,引导农村劳力和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地向小城镇转移。

3.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积极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名牌产品,在重点产业中培育50个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3位的拳头产品。不断扩大品牌经营规模,扩大品牌规模效益。重视精品名牌的开发,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拳头产品,给予重点支持。通过培植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产业。鼓励企业争创名、优、特、新名牌产品,力争在5年内创出5个中国名牌产品。

4.实施“科技人才兴县”战略。充分发挥湖北科技人才优势,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县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强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完善创新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批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依托省内高校,建立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实施“县域人才援助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县市工作或创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坚持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

(二)对策措施

1.发展民营经济。积极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重点扶持100家民营企业,加大民营企业机制创新的力度。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动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化,加快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快风险投资机制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和担保途径,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切实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服务,引导和支持中介机构、各种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为民营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扶持的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向科技型、外向型、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力争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提高到70%以上。

2.发展招商经济。发展招商经济是提高县域经济外向度的重要举措。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拓宽招商引资领域,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创新招商引资办法,增强招商引资效果。积极引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吸纳就业多、产业关联度高的工业项目进入工业园区。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服务力度,使更多的项目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大。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发展需求,力争每个县市每年能上1-2个带动力强的骨干项目。发挥政府、企业和民间的积极性,突出特色、突出重点、突出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和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和品牌,增强县域经济的持久活力。

3.发展特色经济。我省大多数县市资源比较丰富,要立足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龙头。各县市要重点抓好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发展相关的产业链,打造各种专业镇,形成“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格局。

4.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冶金、纺织、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实现节约、清洁、安全、可持续发展,使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特色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依法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力争单位GDP能耗平均每年下降4%。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化转型,建设循环型企业、工业园区和农业生态园区。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综合运用价格和财税等经济政策,调节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

5.发展劳务经济。一是以提高劳动者技能为突破口,加强人才培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二是以工业化为龙头,发展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增强其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三是大力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外出民工回乡创业,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四是通过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环境优化等综合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五、保障机制

(一)完善扶持政策。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扶持。逐步将扩权范围扩大到所有县市,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完善财政“省管县”体制,实行财政激励政策,增加对县市财政转移支付。不断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创新意识强、创新人才密集、发展潜力大、管理机制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担保领域,对已经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县市,省财政给予重点扶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行业市场信息制度,引导地方和企业投资方向。积极引进和扶持新的金融机构,鼓励和支持企业以股权融资和发行债券的方式筹措项目资金。大力改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服务环境和信用环境,努力形成有利于吸引投资的长效机制。

(二)建立服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人才培训、创业辅导、信用担保、信息咨询、技术创新、科技服务等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就业形式多样化,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信用担保服务体系,扩大金融信贷服务领域和范围,搭建面向民营企业的担保平台,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成长。继续加强“科技下乡”的帮扶措施,加大对落后地区资金、政策、信息、技术的扶持力度和倾斜力度,注重转变落后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为县域经济发展排忧解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不断完善《湖北省县域经济与社会综合评价考核暂行办法》,发挥考核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建立和完善考核奖惩办法,使绩效与任用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地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每年对全省76个县(市、区)经济发展进行考核,考核结果通报全省,形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四)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县域经济联席会议制度、主要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努力排除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妥善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鼓励创新,勇于实践,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完善的服务,打破城乡、行业、部门、地区界限,努力营造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