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作安排

时间:2022-11-27 03:32:00

主要工作安排

200*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行百里路半九十”,善始善终、毫不松懈地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对于我们迎接党的十7大召开,把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去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9·11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显现,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我们面临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更为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从国内看,有效需求不足等矛盾依然存在,“入世”将对部分行业和产品造成冲击,加快发展的压力很大。我们对面临的困难要有清醒认识和充分估计,同时,更要看到做好今年工作的有利条件。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总体上有利于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省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装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契机;国内广阔的市场,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省第七次党代会确定了今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战略措施,更加明确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必将极大地激发全省人民的政治热情,我们对做好今年的工作充满信心。

200*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十五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正确把握形势,坚定信心,沉着应对,趋利避害,转变作风,扎实工作,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改善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大力实施“科教兴时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0*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力争更快更好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外贸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持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为此,今年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促进农民增收。按照“多予、少娶放活”的思路,采取综合措施,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保护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种植优质品种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积极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努力发展创汇农业。继续推进林业分类经营,在积极发展林业产业的同时,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坚决制止毁林行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6个部级和100个省级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把农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动植物疫病监测防治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扶持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把乡镇企业改造、提高与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抓好“种子工程”建设。加快十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搞好水土保持。基本完成农电“两改一同价”。继续搞好扶贫开发,加强对宽裕型小康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试点县、示范园区工作的指导。做好省内对口帮扶和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积极稳妥地搞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继续推行减轻农民负担“三项制度”,落实中央规定的“八个禁止”,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在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

(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着力提升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以产业升级为核心,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扶持转化弱势产业,淘汰退出劣势产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数字福建”建设重点抓好政府公众信息网、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控中心和9个示范工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继续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把企业技术改造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轻纺、建材、林产、冶金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高,启动20个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示范项目。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提升原有制造业的技术水平。顺应当今世界企业发展趋势,抓大做强与放小扶小相结合,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做大做强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扶持一批成长型企业和新增长点项目。我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以产业链为纽带,协作配套、区域集聚、规模发展。

(三)大力开拓市场,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培育和保护群众的购买力。根据中央部署,下半年再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也相应增加。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扶持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型企业、中介及社区服务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千方百计拓宽就业门路,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和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多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培训,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研究制定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消除各种限制消费的障碍。扩大消费信贷规模,鼓励居民扩大住房、旅游、汽车、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发展假日经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认真贯彻加快发展住房二级市场等政策规定,确保落实到位。加强城乡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消费条件。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以农村村容村貌改造、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电改造带动农村消费热点的形成。打响旅游品牌,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培育流通产业,大力推动现代营销方式发展,提高闽货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四)努力激活多元投资,促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加大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力度,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发展全局的基础性项目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性项目。发挥我省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优势,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实行公平合理的税费、价格政策,放宽投资领域,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民间投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参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项目建设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运用贴息、BOT、TOT等多种方式,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经营城市为手段,保持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投资的快速增长。认真实施省政府有关污水处理产业化政策,抓紧制定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政策和社会事业项目代建办法。选好选准一批在建项目和交通战备项目,争取更多的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部管专项资金投资和更多的项目纳入政策性贷款范围。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落实年度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督稽查,切实保证工程质量。规范招标投标行为,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和工程质量事故。继续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度。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认真做好项目公开征集和推介活动,建立相应领域的项目储备库。

(五)推进体制创新,加快市场化进程。体制改革要着力推进“三个转变”:从以微观领域改革为主转向微观改革与宏观改革并举,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转为经济改革与社会事业改革统筹考虑,从注重微观效率的提高转向效率与公平协调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继续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进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今年125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70%要完成公司制改造。建立和完善劣势企业退出机制,力争用2年时间基本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完善“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构建或重组若干有较强投融资能力的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力争到年底,全省80%以上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新的营运体系。积极推进垄断性行业、公用事业企业的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形成公平竞争。继续营造良好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特别是盛市、县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着力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现有上市公司要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同时创造条件争取更多的企业上市融资。继续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完善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培育粮食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以粮食风险基金和粮食储备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发展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着力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

(六)以“入世”为契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做好应对工作,细化、落实应对措施。充分利用过渡期的宝贵时间,尽快提高我省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研究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和发展自己。各级政府要加强世贸组织有关知识和规则的学习、宣传、培训,使公务员、企业经营者尽快熟悉和掌握世贸组织的有关知识。上半年全面完成涉外经济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修订工作。要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适应外商投资尤其是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转变,把增强我省产业配套能力作为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手段,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巩固和扩大对东南亚、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招商,加强和拓展对美、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招商。把引进外资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外资投向。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吸引外商投资金融、保险、服务业。改进招商方式,建立更广泛的投资促进网络。加强对外商投资项目的扶持和服务,完善项目领导跟踪责任制;跟踪落实签约项目,促进实际到资。办好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福州国际招商月等重大对外经贸活动。整合各类开发区,强化功能开发,提升发展水平。要充分利用入世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出口主体的多元化和出口渠道的多样化,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商品、重点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核心,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在扩大机电等产品出口的同时,进一步挖掘传统产品的出口潜力。加快各级各类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申报和核定工作,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继续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承包工程,扩大劳务输出。发挥我省优势,深入做好对台工作,为促进祖国统一作贡献。抓住海峡两岸先后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扩大台商投资领域,搞好产业配套,促进现有台资企业增资扩产,更多地引进台资龙头项目和台湾大企业。继续办好台商投资区和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进一步搞好两岸定点直航试点。继续推进闽港、闽澳经贸合作与交流,加强服务贸易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等的合作。做好侨务工作,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和经贸往来,进一步激发海外侨胞的爱国爱乡和投资热情。

(七)加快推进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一个战略重点,按照三个层面同时推进九个设区市的发展,特别要在培育壮大福州、厦门、泉州三个中心城市上下功夫。推进城市化,要以规划为先导,以经营城市为手段,以生产要素集聚为支撑;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子,切实增强中心城市对小城市和中心城镇、城镇对乡村发展的辐射作用。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实行户口管理一体化,以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控制指标,全面推行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山海协作大通道。经济发达地区要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省里将继续在基础设施项目布点、财政信贷、转移支付、科技推广、教育发展等方面向老区、山区倾斜。加强老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山区优势资源开发,促进山区特色经济发展。针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研究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搞好对口支援宁夏自治区、西藏林芝地区、三峡库区以及新疆昌吉自治州等工作。

(八)搞好财政增收节支,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按照构筑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收支分类、预算编制等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税制,配合中央做好所得税收入中央和地方分享办法的改革。强化预算管理,不能搞赤字预算。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把确保工资发放摆在财政支出的首位,确保法定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完善省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政策,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建立地方财政稳定增长的机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妥善解决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建立债务预警机制。不准负债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乡镇不得以强制或奖励手段要求村一级借贷上交两税及附加。积极组织收入,实施“金税工程”,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清理税收返还、先征后返和各种收支挂钩行为,加大对偷逃税款、骗取出口退税、非法减免税等行为的查处力度,防止税收流失。强化审计工作,加大监督力度。

金融工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既不能盲目贷款,也不能“惜贷”。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和外贸出口的支持力度。扶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发挥福建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的作用。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城市信用社清欠工作。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小额信贷机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九)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建设信用文化。重点抓好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尝打击非法传销和变相传销、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及行业垄断、整顿文化市尝整顿娱乐服务场所、整治安全生产、治理“餐桌污染”、整治药品流通秩序、整顿矿山秩序、整治虚假广告等专项工作。对原来制假售假以及其他违法违规活动成规模的地区和集散地,要防止死灰复燃。坚持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严把市场准入关,从源头上治理;严格执法,加大惩治力度。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要加快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增强企业和公民的商业道德观念,努力建设信用文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十)认真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教育布局和结构调整步伐,巩固教育“两基”成果,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着力提高办学质量。继续搞好与中央有关部委共建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工作。加快福州地区大学城和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建设步伐,组建若干所省属本科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启动高校“211工程”二期建设。基本完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及各种成人教育,逐渐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继续实施人才战略,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落实有关政策,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闽创业。重视应用研究,组织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加强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推进公益性科技体制分类改革。发展科技风险投资和技术产权交易,拓宽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强化科普教育。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搞好重点疾病的监测和防治,全面完成全省初级保健规划目标。重视艺术精品创作和艺术人才培养,繁荣城市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快福建大剧院、省广电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和全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办好第十二届省运会、第六届全民健身节,建设200个全民健身活动点,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社会科学、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民政、民族、地方志、气象、防震减灾、老龄、妇女、残疾人、计生协、关心下一代等事业的发展。

建设“生态时,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世的宏大工程,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今年着重抓好沿海防护林四期工程、主要江河源头生态林一期工程和以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整治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以及部级、省级生态建设示范县、生态农业示范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县的建设。继续强化污染治理,巩固和扩大“一控双达标”成果。积极推进“五江二溪”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小城镇和农村水源污染的治理,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海洋环境和海岸带的保护,全面实施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权属管理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坚持各类非农建设用地补偿制度,确保全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落实责任制,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十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必须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质量放在重要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推进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养老、失业保险金扩面征缴工作。深化“医疗保险、医疗机构、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特别要扩大医保覆盖面,力争全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70%以上,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医疗保障。现在群众对医疗服务还不够满意,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降低药品价格,降低医疗成本,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巩固提高“两个确保”,今年全省要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加强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把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居民和困难企业职工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继续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和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工作。深化分配体制改革,解决收入分配中的突出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形成一个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占少数、中等收入人群占大多数的“两头孝中间大”的分配格局。改善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始终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继续抓紧抓好。改造城镇危旧破陋房,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加快农村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解决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关心下岗职工、困难企业职工、城市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群众、受灾地区群众等弱势群体,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并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开展经常性的社会捐助活动。

(十二)坚持“两手抓”,加快依法治省和以德治省步伐。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及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积极支持政协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加强同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联系。加强社区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实施“四五”普法规划,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健全法律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和群众的法律需求。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巩固精神文明创建、共建活动的成果,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切实做好拥军优抚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积极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黑恶势力。严厉打击走私、偷私渡和“”活动,坚决铲除“黄、赌、毒”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决查禁取缔“”等邪教组织和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加强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认真做好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努力把影响社会安定稳定的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