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局管理综治工作要点2篇

时间:2022-11-23 02:58:47

国税局管理综治工作要点2篇

第一篇

2012年我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全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深化和谐平安国税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一、高度重视综治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抓改革发展与保障稳定统一起来,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本单位全局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大力推进和谐平安单位建设,确保内部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创建水平,达到先进或平安单位标准。

二、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层层推行综治领导责任制,全面实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保平安的领导责任,健全综治责任人政绩档案,坚持综治责任人述职报告制度。逐级层层签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书”,实行“一票否决”,严格责任追究。

三、深入开展综治宣传。认真组织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加强对平安单位创建和公众安全感测评工作的宣传和引导,采取各种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范围,注重宣传效果,国税人员对创建工作知晓率达100%,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综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健全维稳机制。落实“三个排查”制度、队伍状况半年分析制度,建立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信访工作,防止越级上访、群体上访事件。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着力加强“两权”监督。坚持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开展税收执法监察,加强国税机关内控机制建设,规范税收执法和内部行政管理。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依法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六、规范完善防控体系。建立综治经费保障制度,综治工作经费列入单位财务预算并落实到位。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群防群治队伍健全并充分发挥作用,财务、档案、发票仓库、中心机房等重点、要害部位技防设施覆盖面达100%,办公楼院和单位宿舍的物防、技防措施落实到位。

七、努力提高应急能力。增强应急管理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事件的防范能力、指挥能力、处置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健全落实预防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机制,有效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交通事故。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小组,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坚持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对群体性上访、重大安全事故、火灾和重大暴力抗税案件、逃骗税案件、盗窃案件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事项,及时妥善处置和按规定时限报告。对突发重大涉税舆情实行即时报告。

八、严格落实督促检查。对综治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考核,严格落实每半年对下属单位进行一次年中检查,每年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和奖惩,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年内召开工作例会不少于4次,及时按要求上报综治工作台帐、分析报告等资料。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坚决防止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问题和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加强机要、保密工作,加强互联网和局域网管理,确保系统内、外网络信息安全。

九、扎实提升综治水平。强化综治工作队伍建设,开展综治干部业务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内部综治机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和内保组织健全,落实综治专(兼)职人员,规范综治工作台帐,完善综治工作制度,不断提升综治干部和内保人员业务水平。

第二篇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做好国税工作意义重大。

2012年我区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国税工作会议和区委三届二次全会、全区财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融入“管理提升年”和“作风建设年”活动,认真履行聚财、管理、执法、服务职能,突出“六注重”,抓好“六着力”,实现“六助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作出新贡献。

2012年我区国税工作的主要目标为:国税收入总量突破3亿元(系统口径),达到3.3亿(政府口径),增长30%;税收执法准确率、税收数据及征管质量考核持续保持全市先进行列;创新管理项目评审力争获市局表彰奖励;全市国税系统主题实践活动和全区“作风建设年”活动评为先进。

一、注重提升质量,着力扩充总量,助推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

(一)加强税源预测分析。组织开展全区经济税收调研,认真测算现有税源、新增税源、潜在税源,进一步摸清税源底数。关注经济发展动态,加强税收政策调研,分析经济税源增减变化因素,结合结构性减税政策和增值税、消费税改革措施,加强政策变动和措施实施对税源变化影响的分析预测,主动提出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优化经济税源结构。建立健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分析管理制度,完善按月常规、按季重点、按年全面等三级分析模式,做好分行业、分税种、分重点企业收入情况分析,准确预测税源变化和税收收入形势,最大限度地挖掘税收收入潜力,掌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

(二)加强税负预警评查。规范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防止一达到标准就注销以及长期代开不认定一般纳税人的情况。严控再生资源行业税收,规范其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税负分析预警机制,定期《行业税负监测预警通报》,发挥纳税评估、与市局稽查局协作稽查的积极作用,抓好重点风险行业、风险对象的筛选,选好案、选准案,分类别、分行业积极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加强对现有行业评估模型、现有评估经验与方法的简化、优化和转化,做好纳税评估优秀范例推荐参评工作,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区域税收专项治理、重点税源企业轮查,加强税警联手,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票使用检查力度,以评促收,以查促收。

(三)加强税款监控调度。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要求,及时调整征管思路,主动策应和抓住影响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重大项目,密切跟踪关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进展,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工业园区、再生资源、房地产等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源预测、纳税申报、税款入库环节跟踪监控,强化组织收入工作调度,加大税收收入征缴,把握收入进度,保证均衡入库,保持国税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速度。加强出口退税审核管理,最大限度地争取出口退税指标,加快出口退税速度,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四)加强收入考核评价。合理制定税收收入计划,及时分解税收收入任务,落实到征收单位和税收管理员,全局上下都要围绕收入任务努力,局领导分片挂点、机关股室帮扶抓收,与挂点单位收入任务挂钩考核,要求征收人员围绕收入催、管理人员围绕收入管、评估人员围绕收入评、稽查人员围绕收入查、机关人员围绕收入促、征管车辆围绕收入转。完善《税收收入考核办法》、《税收收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收入任务考核和收入质量评价工作,巩固和提高税收收入质量,促进组织收入工作由注重收入规模、增长幅度向注重收入质量的转变。

二、注重创新管理,着力加强征管,助推质量与效率同步提升

(五)创新税收管理项目。发扬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把创新管理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围绕“管理提升年”主题,采取上下联动、全员参与、集中调研、可行性论证等方法,从税收征管的关键环节积极寻找创新管理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认真选准创新管理项目,成立创新管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策划编制《创新管理项目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调研督查、进展报告、情况通报、要素保障、考评奖惩等创新管理项目推进工作协调制度,全力组织项目实施、宣传推介和经验总结,确保取得实效,通过市局“创新管理看变化”巡回现场观摩评审,力争获奖。

(六)创优税源分类管理。根据《省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区局实际,整合税收征管资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科学划分税源,发挥税收管理员主体作用,建立大型企业“一户多人”、重点企业“一户专人”、中小企业“一人多户”、个体工商户“双人上岗”等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将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特殊类型企业和税源集聚度较高、体现区域性经济特点的重点行业纳入重点税源管理范围,实行专人专岗管理,建立税收管理员、管理科负责人、局领导三层联系制度,推行税源管理分析点评季度例会制度,通过税收管理员汇报户籍管理、发票管理、征收管理等情况,管理科、业务股室负责人现场提问和点评,帮助查找税源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时商讨税源管理应对措施和办法,增强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七)创强征管运行机制。健全信息管税工作机制,依托综合征管系统、防伪税控系统、出口退税系统等主要业务系统,发挥《税源管理辅助系统》功能,增强信息管税能力,拓展信息采集渠道,加强数据质量源头管理,强化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和征管质量指标考核,实行集中监控管理。进一步规范岗位职责,健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四位一体”部门协作工作机制,实行互动监控管理。进一步优化内部流转环节,梳理简并涉税资料,深化减负增效工作。严格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建立日常管理工作流程规范和考评机制,规范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和税收管理员下户行为,加大抽查考核力度,形成科学、严密、规范的税收管理员控管体系。

(八)创实税种管理方式。加强税务登记管理,突出注销清算、非正常户认定等关键环节,防范纳税人恶意走逃。加强普通发票和金税工程各系统的跟踪管理,注重“四小票”抵扣审核把关,建立普通发票“电脑开具”制度,发挥以票控税作用。按照“以票控税、信息管税、征退衔接、综合监控”十六字方针,加强货物和劳务税管理。按照“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二十四字方针,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规范核定征收方式,强化“三管”质量指标体系考核。完善和落实行业税源管理办法,提高中小税源征管效率,加强个体税收定额管理,确保税收政策及时落实到位。

三、注重依法行政,着力规范执法,助推法治与文明相互促进

(九)健全依法行政制度。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依法治税、重在治内、以内促外”和“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监督制度化”的工作方针,围绕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依法行政指标体系目标,健全《依法行政考核评价办法》,考核和评价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完善税收法制建设、保证机构运行顺畅、规范税收执法行为、预防化解税务争议、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健全依法行政保障等情况,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依法行政管理制度。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树立依法行政典型,推动法治国税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十)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行政强制法》,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修订《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加强合法性审查和清理等工作,增强执法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编制《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引》,对税务违法行为处罚裁量权的适用条件、裁量幅度、时限等进行合理合法地细化和分解,制定出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的执行标准,给自由裁量权加上“紧箍咒”。深入推进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重大执法项目集体审查、重点税收和涉税事项集体评审等制度,实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防伪税控最高开票限额变更、退税等涉税审核审批事项全局集中,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十一)加强税收执法监督。全面实施税收执法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建立完善以法规部门为中枢、业务股室为主导、基层税源管理部门为基础的税收执法监督组织模式。制定《税收执法案卷评查办法》,明确税务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税务稽查、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案卷的评查内容、评分方法,量化每一执法环节评分标准,规范税收执法文书填制、税收执法案卷立卷归档,开展税收执法案件评查工作,切实提高税收执法案卷质量。深入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用好《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抓好执法疑点信息库的运行,坚持“一案双查”,加强执法考核评议,落实问责制度。深化税收执法检查,对税务人员的执法轨迹进行内外延伸检查,提高检查针对性。

(十二)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树立税收执法风险意识,提升税收执法人员识别风险、规避风险、化解风险、防御风险的应对能力。加强税收执法风险识别,调查分析“两权”行使过程和运行轨迹,找准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的风险点,分解对应到岗位和人员。加强税收执法风险预警,建立各税种、税收征管和税务稽查等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推出“绿、黄、红”三色风险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进行风险提示和风险处理。加强税收执法风险防控,探索建立风险防控模型,编制《岗位风险分布图》和《岗位风险说明书》,确定风险强度系数,制定统一的评分规则和风险量化评分表,实行风险防控过程监控,重点关注和防控高风险权力。

四、注重优化服务,着力改善环境,助推征税与纳税和谐共融

(十三)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将“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作为纳税服务工作的愿景,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运行体系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以考核评价为保障,全面梳理纳税人依申请和税务机关依职权两类服务内容,创新服务举措,优化纳税人依申请的税收服务,做好税务机关依职权的纳税服务工作,不断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健全纳税服务考评机制,明确纳税服务各环节工作职责,提炼出可量化、操作性强、内外结合的考评指标体系,完善纳税人及社会各界评价方式,积极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全面客观地评价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畅通征纳互通渠道,重视纳税人需求投诉,有针对地改进服务中的薄弱环节,促进纳税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十四)强化税收政策服务。完善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制度,开展税收政策效应分析评估。认真落实增值税起征点、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用足用好国家支持“三农”发展、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就业再就业、鼓励自主创新、发展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等方面税收政策,发挥税收政策促进产业、园区、项目、民生发展的杠杆效应,积极引导来料加工贸易转换为进料加工贸易,将企业适用的退税政策由出口免税转变为“免、抵、退”税,推动免抵调库的增长。围绕“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充分利用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做大做强”、“强化管理,挖掘税源,增加收入,完成任务”、“规范稳控再生资源行业,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健康发展”四个课题,加强税收经济调研,寻找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十五)拓展纳税维权服务。扎实开展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组织召开税企联谊恳谈会,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和纳税人权利义务宣传,提高税法遵从度。借助国税网站、短信平台、纳税服务QQ群等,加强税收政策、发票缴销、纳税申报、出口退税等温馨提醒服务,帮助纳税人规避涉税风险。发挥纳税人维权服务中心的积极作用,完善维权工作制度,规范维权处理机制,健全纳税人需求征集、分析评估和诉求响应机制,探索税务法律救济服务,依法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纳税人维权服务,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政务)公开力度,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员、信息员、引导员等“三员”队伍和工作制度,密切关注和加强涉税舆情管理,防范和化解各类涉税纠纷。

(十六)提高办税服务效能。巩固五星级办税服务厅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强化办税服务厅“窗口”服务功能作用,将各种办税资源尽可能整合到办税服务厅,开展“免填单”业务试点,扩大即时办结、当场办结范围,推行“同城(城乡)通办”模式,扩大国地税合作范围,减轻纳税人负担,提高办税效能和服务水平。加强国税门户网站建设,拓展和完善网站功能,努力打造“网上办税服务厅”,积极引导纳税人网上申报、网上办税、网上认证。抓好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系统运行维护,认真做好总局纳税人满意度调查迎检各项准备工作。

五、注重文化引领,着力提升素质,助推组织与个人全面进步

(十七)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开展创建优秀领导班子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学习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组中心组学习,适时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参加更新知识培训、任职培训和研讨班学习,增强领导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党组议事规则,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围绕税收工作主题,针对征管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找准与上级精神、国税工作实际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健全管理机制,科学实施管理。围绕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行政管理效率,完善各项工作推进和落实机制,改进目标管理考核和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发挥绩效管理的牵引、激励作用,调动积极性,增强执行力。

(十八)推进国税文化建设。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国税文化建设,丰富和拓展国税文化内涵,将国税文化建设渗透于税收管理全过程,将国税文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国税人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国税核心价值观,构建国税共同愿景,提炼、倡导、弘扬国税精神,将国税系统倡导的执法理念、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内化为国税人员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工作准则,不断提升国税文化软实力。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系列评比表彰活动,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引导,进一步激发动力、凝聚合力,增强国税人员干事创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成推动国税事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十九)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深入推进学习型国税建设,把素质教育与提升、能力开发与拓展作为主线,持之以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岗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员培训,坚持逢“训”必考,强化专业化、高素质人才培养。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突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财会知识、纳税评估、税源管理、税务稽查、纳税服务等方面培训力度,培养业务骨干“尖兵”。鼓励干部参加“三师”资格考试和高层次学历教育,积极落实相关奖励措施,最大限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强《国税岗位学习管理系统》的使用,积极选拔人员参加省局能手竞赛和市局岗位技能竞赛,营造以赛促学、以学促干的浓厚氛围。

(二十)强化干部队伍管理。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进一步加大机关与基层、政工与业务、基层单位之间岗位交流,拓展国税干部职业发展空间。发挥党团工青妇组织作用,建立健全以职业发展、业余爱好、素质修养为方向的各类兴趣小组,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工作生活环境,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结合干部职务变动、个人收入变化等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确保干部队伍和谐稳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完善税务行政管理,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研究制定干部激励政策,提高优秀人才待遇,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根据市局安排,认真做好科级非领导职务晋升工作。

六、注重作风建设,着力反腐倡廉,助推勤政与廉政相辅相成

(二十一)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局和区委区政府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和部署上来,认真组织开展国税系统“转作风、强管理、提质量、防风险、促效能、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全区“作风建设年”活动,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融入到“管理提升年”活动中,按照“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坚持边整边改”要求,采取“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动员、深入自查自纠、认真督查整改、全面总结提高”等举措,下大力气查找和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工作作风中的庸、懒、散问题,着力解决领导作风中的假、浮、蛮问题,着力解决为政不廉的私、奢、贪问题,提高管理服务效能,优化税收政务环境,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二十二)抓好惩防体系建设。按照“制度+科技”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将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税收管理和行政管理中,通过明确职责、合理分权、规范流程、排查风险、完善制度的方法,形成权力层层分解、工作环环相扣、相互联系制约的管理链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进一步深化内控机制建设,围绕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行使,牢牢把握权力制衡和防控风险的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对权力运行风险突出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流程控制和监督制约;围绕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细化工作要求,加大责任追究和惩处力度。认真做好省市局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情况检查迎检工作,研究谋划惩防体系第二个五年工作规划。

(二十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国税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党纪政纪法纪和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国税干部遵纪守法意识,筑牢秉公用权、廉洁从税防线,促使国税干部守住法律底线、纪律底线和税务职业道德底线。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专项治理,强化“两权”监督,组织开展重点执法检查和监察,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税务系统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八不准”规定,严格执行述职述廉、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制度。发挥信访举报主渠道作用,及时发现案件线索,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加强与地方纪委、检察机关的沟通合作,有效遏制和减少税务职务犯罪。

(二十四)抓好财经纪律执行。坚持厉行节约原则,切实加强税务经费使用管理,推进依法理财,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深化财务公开工作,严格控制和压缩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三公”经费支出。健全规范公务用车、办公楼院、办公耗材、办公水电等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公用经费节支,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创建节约型机关。加快新办公大楼建设步伐,按照基建项目库批复的面积、标准和预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