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工作大会的讲话材料

时间:2022-02-14 09:37:00

就业工作大会的讲话材料

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区就业工作精神,落实自治区关于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扎实有效地做好全市就业工作,努力推进全市就业稳定健康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把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扩大就业始终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市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市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扶持企业发展、稳定就业岗位、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培训规模、开展就业援助、强化就业服务等一系列就业政策,在经济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使就业形势保持了基本稳定。去年全市安置城镇人员就业3.82万人,其中新增就业3.23万人;农村牧区转移输出就业31.4万人,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22.3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6%以内,超出了预期目标。在困难很大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就业工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全市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市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具体体现。在此,我代表市委、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就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多年来关心支持就业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虽然我市的就业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我市同全国全区一样,就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仍在延续。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加剧了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复杂性,给就业工作带来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和困难,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基础尚不稳固。二是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目前,全市适龄就业人口约140万人,而就业人员不足百万人,尚有40多万人处于待就业状态。加上每年新增城镇和农村牧区新成长劳动力,以及历年累积的下岗失业人员,每年需安置就业在6万人以上,但目前,每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大约3万个,缺口较大。同时农村牧区仍有30多万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输出就业,就业压力继续增加。三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全市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比重太低,且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人员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劳动技能无法适应今后产业调整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要立足当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又要着眼长远,着力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切实把这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实。

当前,中央、自治区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总书记多次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指出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广大劳动者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富民与强区并重的发展战略,把工作重心转到发展方式转变和改善民生上来。市委、政府也十分重视就业工作,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作为今年的“十项民生工程”之首。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就业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切实将工作重心转到发展方式转变和改善民生上来。各地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就业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在思想认识、工作安排上,切实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推动就业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强化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和扩大就业

各地各部门要继续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全力推进就业工作。

一要加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就业增加的前提和基础。要把加快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在经济发展中扩大就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在培育产业中扩大就业,通过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拓展就业容量,保持就业稳定,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狠抓项目建设,通过大项目保财政,中小项目保就业,以此推动富民强市目标的顺利实施。要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新型产业,着力提升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资源型支柱产业,引导建材、冶金、重化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改造升级,在工业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要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等有利于就业和富民的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产业结构体系和就业格局。各地在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中,要把就业岗位增加、人力资源配置作为安排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兼顾对经济和就业的同步拉动,推进项目建设与扩大就业互促互动。

二要大力扶持自主创业。创业是就业之源、财富之源,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要创造性地执行好国家、自治区有关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创业和投资环境,建立创业绿色通道,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环境。要把鼓励创业作为扩大就业的突破口,用足用活就业扶持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机制。要认真落实和广泛宣传面向企业的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等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好我市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融资难问题,积极扶持企业扩大就业岗位,探索以创业促就业的新路子。要广泛开展创业促就业行动,各地要大幅度增加财政贴息额度,争取银行信贷支持,扩充促进就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基金,扩大创业信贷规模,鼓励各类失业人员通过创业实现就业。要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为抓手,加大就业创业园区建设力度,重点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转复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带动就业;要扩大设施农业和现代畜牧业规模,吸纳农牧民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农牧民工创业。

三要落实新一轮就业政策。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市就业造成了很大困难,去年我们之所以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继续保持了就业的基本稳定,关键是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就业政策,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完善对策措施,发挥了强大效力。今年的就业任务与去年相比增加不是很大,但总体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要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就业工作的主动权。今年国家已经明确将稳定就业的政策再延续一年,保持新一轮就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确保认识高度不降、政策措施不变、工作力度不减,在落实好既定政策措施的同时,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就业政策的综合效应。要着眼于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自治区提出的“三个更加注重”的就业政策,更加注重就业政策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的有机结合,与发展中小企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更加注重突出重点,继续把大学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统筹做好农牧民工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更加注重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实现就业岗位稳步增长,就业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四要健全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要越来越多地关注和加强公共服务,特别是要把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当前,要着眼于应对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和新挑战,按照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建设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城乡劳动者提供统一及时和高效的就业服务。要借助人事劳动部门机构改革之机,抓好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机构的整合,充实力量,组建市、旗县、街道办事处(乡镇苏木)三级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要加强街道办事处(乡镇苏木)和社区(嘎查村)等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充实和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形成市、旗县、街道办事处(乡镇苏木)、社区(嘎查村)四级就业服务工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网络,加强创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援助等方面的能力建设。要建立预警预报和动态管理制度,及时掌握供求关系和客观政策变化,提高对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推进公共就业信息化建设,形成上下贯通、数据集中、即时查询、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

五要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就业培训是稳定和减缓就业压力、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要把培训放到促进就业的重要位置,实施好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帮助更多的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要加强对城镇失业人员技能培训,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充分调动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教育院校积极性,根据失业人员不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手段,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率。要加强对农牧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认真实施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春风行动”和“阳光工程”,广泛开展农牧民工实用技能培训,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用工走向,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升农牧民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三、加强领导,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促进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每个家庭的幸福,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地各部门要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市直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为促进就业提供有力保证。要充分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强化对就业工作的领导,推进就业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

二要加大投入力度。各旗县市区要在管好用好上级再就业转移支付资金的同时,积极调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足额安排就业资金,重点解决小额贷款担保金、岗位补贴、社保补贴、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补助、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加大就业资金的投入。

三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要把就业工作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和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层层进行分解,逐级落实责任。把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等指标列入实绩评估考核体系。要对落实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等,加强经常性调度,定期督促检查,及时通报情况。对完成任务好的,要进行表彰奖励;对没有完成任务的,要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完成就业任务。

四要加强协调配合。就业工作不只是劳动和人事部门的事,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衔接,形成合力。劳动和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推进改革中进一步理顺关系,积极研究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统筹解决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综合经济部门在抓项目、抓产业、抓发展的同时,要按照富民与强市并重的要求,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扩大就业,努力促进就业与经济同步增长。要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工商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促进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五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以引导就业观念转变和促进就业供求对接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宣传创业、就业的成功典型,宣传地区、部门促进就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各类创业项目和用工需求信息,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做好就业工作事关民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有效做好就业各项工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