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扶贫开发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12-05 11:15:00

市扶贫开发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决定在9个县(市)区各选1个乡(镇)开展“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查找第二批“866”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总结第一批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对“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切实抓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开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推动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抢抓机遇,坚持不懈地抓好第二批“866”工程和小康示范村建设

(一)查缺补漏,加快推进第二批“866”工程

我市第二批“866”工程自2008年7月启动实施以来,总体上来讲进展是顺利的。到目前为止,市级落实财政补助资金1.7亿元,县级落实财政补助资金1.33亿元,部门落实项目整合资金2.1亿元,挂钩单位、企业落实帮扶资金2400万元;户“八有”、自然村“六有”和行政村“六有”分别完成计划的95%、90%和80%,部分村的行政村“六有”建设任务已接近尾声,总体工作进入查缺补漏和扫尾完善阶段。但与第一批相比,在宣传发动群众、工程实施进度、挂钩帮扶资金到位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差距。希望各级各部门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快第二批“866”工程建设进度,在全面完成户“八有”和自然村“六有”建设项目的基础上,9月底前必须完成行政村“六有”建设项目,10月底前完成整个工作的扫尾、完善、巩固和提升工作,11月至12月考核验收。时间紧、任务重,要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进行查缺补漏。各县(市)区要组织力量,对项目村“866”工程建设推进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要对照规划,查规划落实情况,查项目建设质量,查项目资金管理,查资金就位情况,查挂钩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履职情况,找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完善和整改。尤其对进展慢、问题多、任务重的村要重点研究,重点帮助解决。

二是要落实工作责任。总体上讲,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尽职尽责、全身心投入“866”工程建设,但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存在麻痹松懈思想,没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对挂钩村指导帮扶不够,工作推进不力,严重影响了建设进度。各级党委、政府和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切实履行好一把手的领导责任。挂钩领导要认真履行挂钩职责,深入挂钩点调查研究,帮助指导工作。各整合项目资金的部门一定要积极主动配合,为“866”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市直各部门承诺整合的项目资金,未到位的要抓紧落实。下派挂职干部一定要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脚踏实地、坚守岗位、全力以赴,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要解决突出问题。安居房建设、沼气池建设、产业培育、生产性水池水窖建设等,既是“866”工程建设的重点,也是推进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将安居房建设尤其是粉平刷白的要求降低了,重点抓了人口集中和公路沿线的村子,对边远分散的村子,只作一般要求,工作措施不到位,实施效果差。对此,必须坚持标准,真正达到瓦顶白墙、具有抗震能力、人畜分居、整洁实用,做到内外皆白(土坯墙内外均要粉平刷白;砖体清水墙内墙粉平刷白;石墙外墙勾缝、内墙粉平刷白)。沼气池建设力度总体上比第一批有所加大,但发展不平衡,少数地方过分强调客观原因,实质上是主观努力不够。沼气池、卫生厕、卫生厩三配套建设是户“八有”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意义十分重大。海拔在2200米以下的项目村必须建沼气池,海拔在2200米以上的项目村要进行节能改灶,确保户均有一口沼气池或节能灶。各地尤其是沼气池建设任务尾欠较大的,要下决心抓一抓这项工作。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的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果,夯实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这是“866”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要按照规划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人均分别有一亩特色高效经济林果和经济作物。山区、半山区要强化与高稳产农田(地)配套的小水窖、小水池建设,鼓励多建设小水窖,确保户均有一个生产性小水窖或小水池,保证群众生产用水需要,确保旱涝保收。

另外,在此特别提一下第一批“866”工程项目村的管理问题。据初步了解,有少部分项目村管理不力,没有按要求建立起一个好的长效管理机制,导致部分设施遭到一定损坏,村庄重现脏、乱、差现象,要特别引起各级的重视。建设好不容易,长期管理好更难。市里面将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些明察暗访,对第一批“866”项目村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管理不善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总结经验,切实抓好小康示范村建设

2008年以来,我们选择了一批基础条件相对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干部群众积极性较高的行政村,以“制定一个好规划,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富民好路子,建设一个整洁秀美的好村庄,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好村民,建设一个务实能干的好班子,健全一套民主管理的好制度,建立一套灵活高效完善的好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户“八有”、自然村“九有”、行政村“十有”为基本建设任务,分三批开展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引领和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广泛深入开展。经过一年半的建设,第一批10个小康示范村建设已全面结束,并通过了市级组织的考核验收,均被评定为优良等级。

全市第一批开展小康示范村建设的10个村(居)委会,虽然自然状况、基础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建设起点各不相同,但由于这项工作顺应了民心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措施有力,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建设热情。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第一批小康示范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示范村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加强,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得到了较大促进,为在全市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广大农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示范典型。

第一批小康示范村建设的经验表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是关键,各级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推进是保证,政府扶持、社会支持是保障,科学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是前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是目的。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第一批小康示范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巩固和提高小康示范村建设的成果。用第一批小康示范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指导开展好第二批小康示范村建设,争取第二批小康示范村建设在建设的水平上、建设的成效上都有新的提高,使小康示范村在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突出重点,全力实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整乡推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举措,是整合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的重要工作方法,是我市“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实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在更大的区域和空间上来谋划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统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

当前,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许多有利机遇和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抓好“三农”工作的战略地位,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省委、省政府决定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开展“整乡推进”试点工作,这是对××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二是全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具备了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条件,并且通过实施两批“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工程,尤其是会泽县五星乡率先在全省开展了“整乡推进”试点工作,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使全市扶贫开发思路更加清晰、机制更加健全、政策更加完善、措施更加有力。三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支持参与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力量不断壮大。四是贫困地区和农村广大群众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和进取观念日益强化,摆脱贫困、建设家园、加快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望日益强烈。这些有利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实施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16个州市开展“整乡推进”工作试点的要求,我市“整乡推进”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产业支撑、强化基础、综合配套、整乡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为根本,以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突出产业支撑、农民增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事业建设重点,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集中投入、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全力加快贫困地区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目标任务是:通过实施“整乡推进”,实现收入大幅度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底,实施“整乡推进”的9个乡(镇)91个村委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每一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5%以上,其中,山区、半山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的达到95%以上,3000元以上的达到60%以上,3500元以上的达到30%以上;坝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的达到95%以上,3500元以上的达到60%以上,4000元以上的达到30%以上;实现户“八有”(有一幢瓦顶白墙、具有抗震能力、人畜分居、整洁实用的安居房,有一口沼气池或节能灶,有一个卫生厕和卫生厩,有一个生产性小水窖或小水池,人均有一亩年产400公斤以上粮食的基本农田地,人均有一亩特色高效经济林果和经济作物,年人均有一头商品畜出售,有一个劳动力掌握一门脱贫致富技术)、自然村“六有”(有进村入组的简易公路,村内有整洁畅通的硬化道路,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进村入户的通电条件,有广播电视、电话信号覆盖,有一批劳动力受到培训和转移输出)、行政村“六有”(有进村公路和行道树,有合格的村委会办公用房、支部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兽医室,有群众信任、团结干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班子,有切合本地实际的未来五年发展好规划,有可持续增收的好路子,有维护群众利益的好制度)、乡(镇)“六有”(有乡到行政村的油路或弹石、硬化公路,有能带动全乡绝大多数农户增收致富四个以上特色高效的好产业,有布局合理、覆盖乡村户的流通网络,有符合安全标准规范达标的乡、村中小学校舍和校园,有达标合格的乡卫生院和兽医站,有达标合格的综合文化站)目标,简称“8666”目标。

实施范围是:9个县(市)区各1个乡(镇),涉及117个村委会1150个自然村的12万户46万人,在117个村委会中有26个村委会已经纳入了第一、二批“866”工程建设范围,这次不再安排项目资金。其中,会泽县五星乡、待补镇和××县老厂乡均被纳入全省“整乡推进”试点的盘子,五星乡主要是在现有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待补镇和老厂乡既是省的试点乡(镇),也是我市“整乡推进”的乡(镇)。

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突出产业培育,打牢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基础。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粮食、经济作物、林果、畜牧等种养殖优势产业,加大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输出力度,加快贫困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要加强产业项目培育,发展壮大特色高效产业,确保人均有一亩特色高效经济林果和经济作物,年人均有一头(只)商品畜出售,确保群众持续增收、脱贫致富;二是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力争每个项目乡(镇)新发展1个年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三是要强化劳动力培训和转移输出工作,确保户均输出一个劳动力,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四是要按照县级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配送中心,乡、村合理布点的要求,建立覆盖城乡的流通网络,从根本上解决好农产品进城难、工业品下乡难、群众买卖难的问题。要大力培植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激活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农民走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的路子,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优质率和转化增值率。

(二)突出基础建设,增强贫困地区和农村持续发展后劲。坚持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贫困地区和农村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重点抓好安居工程、村容村貌整治、庭院硬化、绿化美化、基本农田建设、沼气池建设等,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强化安居房建设,达到瓦顶白墙、有抗震能力、人畜分居、整洁实用;二是强化沼气池、卫生厕、卫生厩三配套建设,海拔在2200米以下的项目村必须建沼气池、海拔在2200米以上的项目村要进行节能改灶,确保户均有一口沼气池或节能灶;三是强化坡改梯、中低产田改造等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力争人均有一亩年产400公斤以上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地;四是强化与高稳产农田配套的小水窖、小水池建设,确保户均有一个生产性小水窖或小水池,保证群众生产用水需要。五是强化乡村道路建设,努力实现乡村道路达到油路、水泥路、弹石路,自然村村庄道路硬化的目标。

(三)突出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是摆脱贫困的基础和最根本的前提。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一是加大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力度。加快推进“两基”攻坚进程,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努力解决贫困地区就学难问题,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二是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坚持“农业消化一批、工业吸纳一批、第三产业转化一批、市外输送一批”的多元化就业渠道,认真抓好农民转移培训工作,力争每个贫困农户培训转移一个劳动力,做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三是增加科技扶贫投入。完善贫困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积极探索农业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普及、转化和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四是继续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多形式多途径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

(四)突出公共服务,全面发展贫困地区社会事业。要重点加强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乡、村卫生院(室)、文化站(室)、兽医站(室)及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等项目建设。全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工程,要力争在两年内完成,做到50年不落后、7级地震不倒,实施“整乡推进”的乡(镇)、村要提前启动,加快改造进度。要按照规范标准加快乡、村卫生院(室)、文化站(室)、兽医站(室)建设,具体标准分别由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畜牧局、市文化局负责制定和落实。要加快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信号全覆盖。要进一步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医疗救助体系,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要加快实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降低贫困地区人口出生率,不断提高人口素质。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五)突出综合配套,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整乡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水、电、路等“硬件”建设,又涉及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等“软件”建设。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卫生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乡(镇)领导班子及村两委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考核激励机制等。同时,要坚持统筹兼顾,既要注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又要注重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既要注重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又要注重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既要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注重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进一步统筹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和关系,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精心组织,确保“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效

全市“整乡推进”工作从2009年7月起至2010年12月底结束,具体分为五个阶段:一是调查研究、建档立卡阶段(2009年7月);二是实施方案编制阶段(2009年8月);三是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9月),县、市完成各项目乡(镇)实施方案的审核、修改、完善、审批工作;四是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五是考核验收和总结表彰阶段(2010年11月至12月)。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确保“整乡推进”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整乡推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市、县成立“整乡推进”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督促检查“整乡推进”工作;各县(市)区由书记任组长,县(市)区长任副组长,确定一名常委或副县(市)区长驻乡(镇)任常务副组长,同时担任工作队队长,各项目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及乡(镇)其他领导为成员,工作队队长负责对“整乡推进”工作的具体领导,按照实现“8666”目标的要求,搞好规划、协调各方、层层分解、扎实推进、完成任务;从市、县直单位选派一批挂职干部,每个村委会一名;有关项目村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履行职责,发挥部门优势,整合部门资源,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行动。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和村“两委”班子建设,真正使基层党支部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各级领导干部和挂职干部要大力发扬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优良作风,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整乡推进”,使群众真正成为投入和建设的主体力量,及时帮助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找准发展路子,采取有力措施,推动项目实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各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财政部门负责筹集专项财政扶贫资金;扶贫部门负责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规划和项目工程建设(各部门配合);交通部门负责乡村公路建设;水务、国土、烟草部门负责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基本烟农田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土地开发整理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电力部门负责电网改造;农业、畜牧部门负责规划和实施粮食、经济作物、水果、畜牧等种养殖优势产业,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中低产田地改造,乡、村兽医站(室)建设工作;林业部门负责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发展林果业及以沼气池为主的新能源建设(扶贫、农业、发改部门配合);教育部门负责寄宿制学校、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和标准化建设,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并落实贫困生救助保障制度;科技部门负责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普及工作;卫生部门负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乡、村卫生院(室)建设,在农村全面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和计生部门负责实施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广播电视、电信部门负责广播电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文化部门负责乡、村文化站(室)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劳动力产业办公室、农业、扶贫部门配合);民政部门负责弱势群体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农村低保政策,对无房或危房的村委会办公用房进行规划和建设;发改委负责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项目建设(扶贫部门配合);商务、供销部门负责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及流通网络建设;金融部门负责提供信贷支持;建设部门负责村容村貌整治建设规划;宣传部门负责宣传报道;文明办负责文明村建设;政法部门负责抓好平安创建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挂职干部的选派、管理、考核等相关工作;监察、审计、财政、扶贫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

(二)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要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合理、操作性强、体现特色、群众满意、先户后村再乡”的要求,在市、县“整乡推进”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各县(市)区扶贫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规划编制指导组,指导项目乡(镇)编制好“整乡推进”实施方案和村级“866”工程实施方案。坚持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广泛动员群众酝酿讨论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群众比较满意的“整乡推进”实施方案和村级“866”工程实施方案,报各县(市)区“整乡推进”领导小组进行论证、评审,由各县(市)区领导小组报市领导小组审批,经市领导小组批准后,由乡、村组织实施。

“8666”工程中的户“八有”建设项目是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德政民心工程,是实现“8666”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必须优先保障和满足。其次是解决自然村“六有”建设项目,最后再解决行政村“六有”和乡(镇)“六有”建设项目。各地批复的“整乡推进”实施方案是项目实施、资金拨付、检查验收、审计监督、行政监察的重要依据,要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划的项目地点、建设内容及规模组织实施,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地点及项目规划,如确需变更项目规划的,必须及时按程序上报县“整乡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有关项目主管单位同意,方可变更项目规划,否则财政不给予报账核销。规划中属于市、县两级财政补助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在资金未拨付到位前可提前组织实施;属于部门整合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必须在项目主管单位落实项目及资金的前提下方可组织实施;属于挂钩单位、企业帮扶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必须在项目及资金落实的前提下方可组织实施。各项目乡(镇)、村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绝不允许颠倒“8666”工程实施和资金保障的主次;绝不允许在项目资金未落实的情况下贪大求洋、乱开口子、乱铺摊子、上大项目;绝不允许随意扩大项目规模,使乡(镇)、村发生新的债务;凡是群众投工投劳能够建设的项目,绝不允许搞承包;绝不允许单干某个项目,或建设好一两个亮点村来应付检查验收,必须真正做到整乡全面推进。

(三)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围绕“整乡推进”的目标任务,按照“整合资金、捆绑使用、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实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互相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通过项目计划的编报,重点整合财政、扶贫、以工代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国土、教育、卫生、烟草、电力等各行业的发展资金和挂钩帮扶资金,集中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综合效益。2009年启动实施的9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总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其中,乡(镇)“六有”投入不低于800万元(市级财政补助200万元,县级财政补助2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00万元);平均每个村委会投入资金不低于400万元(已实施第一批、第二批“866”工程和小康示范村的村不再安排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其中,市级财政补助100万元,县级财政补助100万元,整合各级各类部门资金150-250万元(其中,人口在3000人以下的村,部门整合资金不低于150万元;人口在3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的村,部门整合资金不低于200万元;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村,部门整合资金不低于250万元),挂钩帮扶单位、企业筹集资金不低于10万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资金在2009年10月底前必须到位50%,其余50%必须在2010年4月底前到位,其他资金在2009年至2010年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农资金要优先安排到“整乡推进”项目村,有剩余的资金才能安排到其他村,否则按违纪论处。

(四)广泛动员,挂钩帮扶。要广泛动员一切力量,集全民之智,举全市之力,争取更多社会力量支持、争取更多群众参与、争取更多资金投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整乡推进”的良好氛围。一是建立领导挂钩帮扶责任制。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挂钩帮扶包乡(镇),县处级领导挂钩帮扶包村委会。二是建立单位挂钩帮扶责任制。市、县两级安排91个单位挂钩帮扶9个乡(镇)的91个村委会。三是建立企业挂钩帮扶联系制。按照“就近、就便、自愿”的原则,鼓励动员300户企业深入开展“百企扶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四是建立挂职扶贫干部驻村帮扶责任制。各挂钩帮扶单位选派一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熟悉农村工作的科级领导干部(为不影响面上的工作,县直单位担任实职的主要领导一般不选派)到乡(镇)挂职开展驻村入户扶贫工作,是中共党员的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不是中共党员的担任副乡(镇)长。五是建立乡(镇)站(所)挂钩帮扶责任制。项目乡(镇)各站(所)挂钩帮扶包自然村,主要负责项目的规划及组织实施工作。六是建立党员干部挂钩帮扶责任制。各挂钩帮扶单位、企业、项目乡(镇)的党员干部挂钩帮扶包贫困户。每个村委会由1名县处级领导、1个单位、2户以上企业组成挂钩帮扶组,由牵头单位的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挂钩帮扶单位和企业为成员单位,各挂钩帮扶组要确保2009年至2010年筹集1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或资金帮扶定点挂钩村。要严格帮扶项目及资金的管理,各挂钩单位帮扶的建设项目以财政部门拨付项目资金的文件为依据。各挂钩单位和企业的帮扶资金统一交各县(市)区财政局,以收款收据为依据。

(五)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一是严格项目管理。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做好项目的规划、论证、申报、审批等前期工作。按照审批的“整乡推进”实施方案和村级“866”工程实施方案,严格执行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具体组织实施项目的单位要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市、县“整乡推进”领导小组要适时对建设项目进行督促检查。要建立健全项目建设档案,完备项目建设资料,严格考核验收,并公开验收结果。项目建设完成后,要及时建立管理和维护制度,确保长期发挥作用。对各类项目的建设规划、实施数量、建设内容、扶持对象、补助标准、资金使用、物资发放等情况,实施前和实施中进行公示、公告,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项目建成后在各项目村委会设立简介牌(碑),将项目规模、建设内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质量等内容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严格资金管理。要严格按照《××市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专门制定《××市“整乡推进”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使用。要认真执行资金报账制、资金使用公示、公告制,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要严格专款专用,杜绝挪用、拖欠、挤占和改变资金用途的现象发生。市、县监察、审计、财政和扶贫部门要加强对所有建设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对违法违规使用项目资金的,依法追究主管领导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决不能姑息迁就。

(六)明确奖惩,严格考核。要制定具体的考核验收办法,2010年11月,由县“整乡推进”领导小组组织对项目乡(镇)、村进行考核初验,形成初验报告报市“整乡推进”领导小组。2010年12月上旬,市“整乡推进”领导小组组织进行全面考核验收,按优秀、优良、良好、合格、不合格五个等次,综合评议出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市委、市政府对整合资金措施得力、挂钩帮扶力度大、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快、质量好、成效显著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投入帮扶资金20万元以上的挂钩帮扶单位进行奖励;对工作拖沓、措施不力、帮扶不到位、工作效果差、未能按时完成任务、验收不合格的进行通报批评;对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的前20名驻村挂职干部,每人给予10000元奖金,并按照干部选拔有关规定和干管权限给予提拔使用;对综合考核成绩为优秀但未进入前20名和考核为优良的驻村挂职干部每人给予5000元奖金;对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的前20名的村“两委”班子给予20000元的奖励;“整乡推进”综合考核为第一名的乡(镇),对工作队长按照干部选拔有关规定和干管权限给予提拔使用,对乡(镇)党政班子给予表彰奖励,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按照干部选拔有关规定和干管权限给予提拔、重用;对考核不合格的驻村挂职干部延长挂职时间1年,不合格不出村;对考核不合格的乡(镇)、村,市级、县处级挂钩领导及市直、县直挂钩帮扶单位的主要领导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当年公务员考核不能评为优秀,3年内不得提拔和调动;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县老厂乡是全省“整乡推进”的试点乡镇,也是我市实施“整乡推进”的乡镇。××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作主动扎实。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县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整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及分管副县长,每人挂钩1个村委会。《整乡推进实施方案》已通过省、市有关部门评审批复,2009年5月7日召开了动员大会,动员大会现场捐款达3000多万元。整合部门资金、动员社会筹资达6000万元。目前“整乡推进”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县财政计划安排资金2200万元,第一期1000万元已于5月拨付到位,最近即将下拨第二期资金800万元。××的经验和做法值得肯定。

同志们,“整乡推进”扶贫开发是一项跨行业、超常规、大规模、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市委、市政府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确保全市“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实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