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

时间:2022-07-14 09:30:00

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

近年来,桂阳县始终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作为一项事关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来抓,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中共桂阳县委关于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和管理工作的规定》。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组织、统战部门,按照上级要求,狠抓贯彻落实,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建立了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党外干部队伍。目前,我县配备党外领导干部98名。其中党外处级领导干部6名,正科级13名,副科级79名。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班子全部配齐了党外领导干部。全县11个政府职能部门,法院、检察院配备了党外领导干部;粮食局、体育局、民族宗教局、收费局等19个政府工作部门和科(局)级事业单位配备党外副职21人;乡镇配备党外领导干部31人,其中正职3人。

一、加强培养,提高素质

进一步完善了党外干部的培养教育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党外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我们把党外干部教育培训列入了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和措施。县委党校举办的领导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都有一定数量的党外干部参加,具体工作由组织部和统战部组织实施。党外干部的参训情况与党内干部一样都要记入个人档案,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和完善了党外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制度,对拟任职的党外干部坚持“不培训不提拔”。近两年来,举办党外后备干部培训班2期,参训党外干部128人;选送党外干部参加县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43人次;选送党外领导干部到上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进修19人次。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坚持“使用也是培养”的观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优秀党外干部到基层、到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和实践锻炼,或县内岗位交流,进行多岗位培养锻炼,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近两年来,共选派党外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学习考察26人次,到沿海发达地区实地锻炼21人次,县内岗位交流、挂职锻炼30余人次。三是实行重点培养。为确保在我县党外干部队伍中保留一批骨干力量和可用人才,我们有意识地把一些素质高、年纪轻的干部留在党外,建立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按照“一职两备”的工作要求,把干部评价好、群众信任度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党外干部作为备用对象,实行跟踪管理,重点培养,使其尽快进入领导角色,确保用得上,稳得住。目前,全县建档在册的科级党外后备干部30人,处级党外后备干部2人。

二、完善机制,注重选拔

在选拔党外干部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根本准则,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选拔工作力度。一是坚持原则标准。即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充分发扬民主,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认;坚持党外干部和党内干部一视同仁。每选拔一批干部,党外干部都占有一定比例。对优秀党外干部苗子,我们坚持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早使用,为优秀党外干部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两年来,我县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112人,其中党外干部32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就有17名,占党外干部选拔总数的53%。坚持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党外干部,主要看主流、看发展潜力,做到既坚持标准和条件,不降格以求,又不求全责备,不拘一格选拔党外干部。二是拓宽选拔范围。为扩大民主,广纳群贤,不断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我们把选人范围拓展到国有企业、人民团体、科技领域和新的社会阶层,打破人才的部门、行业、“所有制”壁垒。近两年来,我县选拔的党外领导干部,1人来自民族宗教管理部门、5人来自教育、科研、卫生等领域,6人来自国有企业、工商部门、人民团体。他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全县各阶层、群体和各界人士联系密切,在凝聚人心、调动积极因素、发展民主政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坚持选拔程序。坚持选拔程序,是选准人才、用好干部的关键。在选拔任用党外干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按程序办事,严格执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集体讨论、任职公示等程序,有效地防止了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

三、部门协调,形成合力

《桂阳县关于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和管理工作的规定》明确指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的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对照文件要求,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主动地配合两部做好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和人才举荐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党外干部的推荐、考察、培养、选任各个环节,县委组织部和县委统战部要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加强沟通联系,不断增强工作的整体合力。建立了县委组织部与县委统战部的协调机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即,建立和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共同考察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等等。县委组织部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列入整个干部工作规划之中。对拟提拔使用的党外干部,两部都联合派人考察,形成了“组织推荐、两部筛选、共同考察并研究提名、县委研究决定”的工作机制。

四、优化环境,搞好合作

在切实抓好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的同时,积极推进了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对党外干部做到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工作上大力支持、在生活上主动关心。认真贯彻党外干部政策,保证党外领导干部有职、有责、有权,对其分管工作真正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坚持和完善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与党外人士座谈制度、县委领导联系党外人士、与党外人士交朋友制度、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和重大事情事先征求意见等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他们对全县改革、经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鼓励他们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发挥作用。近年来,我县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工作受到上级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2004年3月份召开的全市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五、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在加强党外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上,强化对党外干部尤其是党外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对党外干部的任免、调动、交流、入党等,组织、统战部门实现了意见互通,并制定和完善了有关制度,使我县党外干部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一是建立了汇报制度。党外干部按要求半年向县委组织部和县委统战部汇报一次自己的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等情况,党外领导干部的年度述职报告分别报送县委组织部和县委统战部。县委每年组织召开2次以上党外领导干部座谈会、经验交流会,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同时听取他们对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建立了工作检查制度。县委统战部每年对有党外领导干部的单位党组织在处理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方面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结合每年的年度考核,由县委组织部和统战部对全县的党外领导干部和党外后备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客观公正地评价党外干部政绩,并将考核情况记入档案,作为党外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了任免交流机制。对已任职的党外领导干部,任职在一届以上的根据情况原则上进行交流安排;对任职时间较长又有特殊情况需安排进城工作的,给予优先考虑,让党外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不断激发党外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使党外干部队伍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