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学习科学发展观演讲稿(县)

时间:2022-04-12 03:11:00

政府学习科学发展观演讲稿(县)

科学发展观好似一条红线,贯穿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并写进了党章。这标志着我们党在理论上进一步成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科学发展观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彰显着无穷的魅力,贯穿于整个十七大报告。在此,我就科学发展观等问题谈一点学习的认识和体会。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是相一致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政绩观则是领导干部对履行职责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有的领导干部对发展的认识存在盲区,一方面表现在目光短浅,一叶障目,故步自封;另一方面表现在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由此可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对于党的领导干部是多么重要,而一旦在发展观和政绩观上出了问题,后果又是多么严重。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是要完整、全面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站在时代的前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造政绩。一是要扬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的政绩观,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政绩观;二是要扬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狭隘的政绩观,树立全局协调发展的政绩观;三是要扬弃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政绩观,树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领导干部正确的政绩观来源于对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理解。为此,要用全面的、发展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人民谋利益;要坚持“五个统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评判领导干部政绩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的政绩一定要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最终标准,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框架。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因为,人是科学发展观的承载者。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科学发展观既不能产生也没有价值。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诠释科学发展观的新的执政理念,赋予了科学发展观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与时俱进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发展观是人通过实践形成的进步观念,反过来指导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思维模式。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体现。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致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需求。显然,只有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需要,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也是为了推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包含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