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系统反腐英雄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2-07-08 04:52:00

物资系统反腐英雄先进事迹材料

6年前他举报自己的顶头上司,在*物资系统中成了“反腐英雄”;6年后他被“请”进了检察院,身份已经不再是举报人了,而是一名涉嫌受贿犯罪的“腐败老总”。(2010年6月10日《检察日报》)

读了这则报道,让人耳目一新。仅仅6年,*就由举报腐败的“反腐英雄”沦落为被人重复举报的腐败分子,演绎了和他当年的举报对象,其顶头上司——原*物资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正处级)付厚刚差不多一样的轨迹:当官、被举报、接受检察机关询问、拘留、讯问、逮捕、起诉、法院审判。二人的犯罪性质、程序相似,而且作案的手段和方法也一脉相承,*仿佛在“克隆”、“抄袭”、“复制”举报信中付厚刚的所作所为。

实在让人触目惊心!善于学习敌人之长,方可克敌制胜。可*学习的并非其举报对象,以前上司的长处,而是学习、“复制”其贪腐伎俩,从而步其后尘,重蹈覆辙,被判刑10年。

表面看,从举报上司贪腐的“反腐英雄”沦落为被人举报的“腐败老总”,前后只有短短的6年时间,实在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但细查当初他举报上司的原因,就不难明白。当初他举报贪腐,并非因为自己党性强、富于正义感、拒绝腐蚀,而是因为出于争权夺利不成、遭受排挤打击后的报复心理使然。也就是说,其价值观的核心是“私利”,而非“公理”,这就不难理解,当他搬倒上司付厚刚、梁伟民,得到组织信任升任副总经理,分管的工作全都是“吃香”的差事以后的所作所为了:利用自己的职权千方百计谋取私利。所以,他监督班子其他人尽职尽责,自己行使职权时,偏偏执意暗箱操作。所以他能把握心理、审时度势,“该出手时就出手”,能分清哪些客户是长期合作伙伴,哪些客户是“一锤子”买卖;哪些项目利润大,哪些工程结算能“拖”出钱;哪些没有眼色的业主能挤出“油”来。能肆无忌惮地拿几位老客户开刀,利用手中的权力猛敲他们几笔。所以他在工作中养成“靠山吃山”的恶习,就连他正常的家用开支也不放过叫工程客户埋单的机会。

由上可见,虽然*披着“反腐英雄”的光环升官提拔了,但是他思想深处、骨子里却是肮脏不堪的,如此,也就不难理解:当他再次见到当初他作为举报人时见过的检察官林云时,他“噌”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把拉住林云的手,表情严肃、神态坚定、言语“自信”地说:“我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不了解,您还不了解呀?!像我这样憎恨腐败的人怎么可能有受贿方面的经济问题呢?我*拿人格担保,请组织上相信我。”他的表演实在让人喷饭、倒胃、作呕!

一个一心只为夺权,想谋取私利之徒,还有什么人格可言?可拿什么人格来担保?

已然犯下41次收受李俊等人贿赂共计人民币147506元的事实。还恬不知耻地说什么“憎恨腐败”、“拿人格担保,请组织上相信我。”已经蒙骗过组织一次,误以为他是反腐真英雄,提拔了他、重用了他,还想再骗过组织一次?只可惜,检察官的眼睛并非那么好蒙蔽!

*在法庭上的表现更彰显其“无人格”:一会儿辩解自己的受贿行为是普普通通的人情来往,一会儿又表示悔罪认罪,一会儿又害怕法庭认定他的言行属于翻供或不认罪,因此对他处以重刑。总之,他是一边辩解,一边认罪,目光反复地在几位法官和检察官之间游离着。其毫无人格的可怜相,简直和6年以前那个理直气壮的举报人判若两人,哪里还有半点英雄味?其脸厚心黑也可见一斑!

从举报腐败到沦为腐败分子,此等功夫只用6年练就,这一典型案例,给我们不少思考和启示:

其一,真正的反腐是源自坚强的党性原则、正义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而绝非自己的一己私利或小集团利益。这可兹为评选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和组织部门选拔人才借鉴。要尽早识别其动机,免遭*似的蒙蔽。

其二,领导干部要真正“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要加强人格修养,提升人格魅力,提高非权力影响力,以信义服人,以德才服众。切莫在耍心眼、玩手段、讲“厚黑”上下功夫。更不能“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满口勤政廉政、私下贪污腐化”,否则,领导丢了“人格”,难免沦落为*似的“可怜人”。

其三,廉政文化建设须深入推进。*当年的举报反腐并非真心反腐,全因报复所致,暗藏“不得腐而反腐”之意,有了腐败机会自然就顺理成章搞腐败了。这种“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羡腐心理”在广大群众中还不乏存在,致使“廉荣贪耻”氛围的形成大受影响。所以廉政文化建设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更需要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在这方面的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