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分析

时间:2022-09-01 11:21:06

地方特色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的现状,发现当前队伍建设存在岗位职责不明确、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能力不足和晋升通道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分类分层渐进式培训发展体系、深化分类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等举措,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地方特色高校;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人才是高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承担着支撑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中央人才工作会等系列重要会议,同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不断加强和推进高校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向内涵式发展。其中,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建立稳定的高水平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实践指导和管理服务人才队伍”。2021年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实验技术人才是学校和科研机构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加强科技实践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可见其分量之重、要求之高,为地方高校做好新时代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教育部的《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中,将实验室建设作为“支撑平台”纳入高校的学科评估体系中。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的实验室,高校实验室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和有力支撑,是学校进行高水平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而一流的实验室建设需要一流的实验技术人才队伍来支撑,实验技术人才作为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师资力量,是加快科研成果产出、提升学科影响力的有效推动者,其建设成效直接影响着高校实验室发展水平。因此,亟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才队伍来满足地方高校当前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西安工程大学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纺织高校,坚守纺织行业特色,2021年获批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现结合学校实际,调研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现状,从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等方面,深入剖析地方纺织高校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一步促进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一、地方特色高校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一)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现状。作为地方高校,西安工程大学在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拥有教学实验室共134个,实验分室471个,配置实验技术人才103人,分布于全校设有实验室的15个教学单位,基本上能够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以及学科建设需求。1.年龄结构分析。近年来,学校加大了青年实验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35岁及以下占到50%以上,考虑到之前学校补充的实验技术人才相对较少,使得实验技术人才年龄结构不合理。2.学历结构分析。实验技术人才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仅占4%,学历整体偏低。近年来,学校一方面引进博士教师和硕士实验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出台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培养了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实验技术人才,但由于部分人员转岗到了教师岗位,使得实验技术岗位博士占比位偏低。3.职称结构分析。实验技术人才队伍中高级职称占27%,中级及以下占73%。根据陕西省职称评审有关规定,学校对实验技术岗位开设工程系列职称,评审条件设置比专任教师低,但高级职称27%的比例与专任教师44%的比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大部分实验技术人才是中级及以下职称,使得实验技术岗位职称结构不合理。(二)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方面:1.实验技术队伍结构失衡,仍需进一步优化。通过对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的分析,与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对比后,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存在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2.实验技术队伍整体素质能力不足,队伍培养发展体系不够完善。学校和教学单位面向实验技术人才开展的培训相对较少。尽管有部分新进人员参与了国内访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项目,但培训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综合素质提升的系统性培训。目前学校中青年实验技术人才占73%,大多数是硕士毕业直接上岗,没有纺织行业背景或企业实践锻炼经历,缺乏仪器设备操作、维护以及更新等实践技能,影响了岗位工作质量。3.实验技术人才岗位职责不明、晋升通道单一,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学校对新进实验技术人才引进后的岗位培训不到位,新进人员主动学习岗位职责和基本操作的意识不强烈,导致当前实验技术人才岗位职责不清晰。同时,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多元化的分类评价体系不够健全,晋升通道较为单一,导致大多数人很难达到高级职称的评审要求。

二、强化地方特色高校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举措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巩固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具体有以下两方面内容:1.坚持思想铸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首要位置。各级党组织要提高对实验技术人才队伍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基层党委的把关作用,确保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思想引领,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质。2.抓实师德教育,持续增强“立德树人”使命感。积极健全师德师风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全员培训和个别辅导等制度,把师德师风教育贯穿实验技术人才专业发展全过程。要学好用好“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和“梦桃精神”等中国精神谱系的经典案例和榜样示范力量,切实加强实验技术人才理想信念、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四史”教育,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以“四有”好老师标准,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不断提升“立德树人”使命感。(二)构建分类分层渐进式培训发展体系,全面提升专业素质。依托教师发展中心统筹各类培养培训平台,分类分层实施能力提升计划,探索建立新时代实验技术人才“三类三层”渐进式培训发展体系,通过新进人才授课资格认定、中青年人才发展计划和骨干支持计划,全面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三类三层”渐进式培训发展体系(见图1)。1.扎实做好新进人才授课资格认定。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实现对新进实验技术人才授课资格的认定。开展教育理念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校史校情校规、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专题培训,以强化实验技术人才思想政治素养为引领,使其尽快了解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和学校基本情况,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邀请校内外专家通过主题讲座、报告工作等形式,为实验技术人员讲解实验教学基本规范和实验仪器基本操作,夯实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基本功。2.全面实施中青年人才发展计划。依托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特色,与政府、纺织企业搭建“三位一体”多维协同培训实践平台,共同实施中青年实验技术人才发展计划(见图2)。高校通过制定关于支持实验技术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与政府合作建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校地共建培训平台,与纺织企业建立西安工程大学浙江洁丽雅纺织研究院、柯桥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等“5+X”协同创新平台,联合西安纺织集团等建立“西咸纺织服装创新园”等公共实践培训平台,实施“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国内外研修提升计划”“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和“学历提升计划”,从政策倾斜、经费支持等方面鼓励实验技术人才到政府、企业、高水平大学挂职、锻炼、进修,进一步提升实验技术人才的学历层次、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3.针对性做好骨干人才培育计划。将实验技术人才纳入学校整体人才发展体系中,探索建立骨干支持计划,有针对性地从现有的实验技术队伍中选拔一批思想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技术骨干,从政策、经费上支持其快速成长为技术带头人,引领实验技术队伍发展,有效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三)深化分类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激发队伍活力。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通过强化分类管理、完善聘期绩效考核、深化职称评审办法,建立适合实验技术人才的多元化分类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多元化分类管理评价体系(见图3)。图3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多元化分类管理评价体系1.实施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分类管理。强化分类指导,结合队伍实际,制定实验技术人才管理办法,按照实验教学型、实验管理型、实验技术型等不同岗位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岗位职责,构建适合各类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健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人才活力。2.完善聘期绩效考核工作体制机制。根据实验技术人才岗位特点,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师德师风、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学科专业竞赛等方面进行考核,注重标志性成果和实验技术开发,引导实验技术人才回归岗位,潜心实验教学和专业研究。3.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健全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体系,按照不同岗位优化评审标准,把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放在实验技术人才职称评价的首位,着重考察实验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安全、技术开发以及学科专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和支撑作用。对长期在实验教学一线、岗位业绩突出的人员,探索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鼓励其潜心研究,做出实绩。

三、结语

实验技术人才队伍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分类分层渐进式培训发展体系、深化分类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等措施,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高素质实验技术人才队伍,推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向内涵式发展。

作者:巨孔亮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