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联体HIV/AIDS患者管理模式

时间:2022-08-25 10:58:20

中医医联体HIV/AIDS患者管理模式

由于HIV/AIDS患者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会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中医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目前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省、市级医院,导致偏远地区HIV/AIDS患者就诊难。针对这一现状,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采用省、市、县、乡、村“五级一体化”中医医联体患者管理模式,让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本文从河南省中医医联体HIV/AIDS患者管理模式内各级医疗机构人员工作职责的角度阐述该模式具体做法,并探讨效果与工作体会,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供了更多管理经验。

1主要做法

通过建立并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使省、市、县、乡、村各级别医疗机构成员之间形成一体化的协作配合,并实施省市专家负责制度[1]。不同成员分工清晰,互相合作,采用基层首诊、专家巡诊与远程会诊相融合、上下合作、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HIV/AIDS患者管理体系。

1.1省级

为解决医联体中基层医疗人才匮乏的问题,推进基层医疗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充分吸引和发挥省级专家对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建设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在河南省中药治疗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制定并完善医联体治疗艾滋病工作的具体方案,负责中医药救治艾滋病的技术性工作;服从项目安排,参加艾滋病的会诊工作;每月下乡一次,检查患者情况,指导病历及病程记录的书写,解决技术问题;对下级医师进行技术指导;落实项目的管理工作,督导治疗方案的实施,病案资料的审核和验收。

1.2市级

在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负责本辖区项目的实施工作;组成市级专家组,组织巡诊、会诊工作;确定选入中医治疗项目的患者;审核专项资金的使用和药品的发放管理;解决辖区内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督促各种报表的填写、汇总并按时上报[2]。

1.3县级

具体负责本组HIV/AIDS患者的中医药救治,包括登记造册,详细记录药物的发放情况,记录服药后的疗效及症状变化情况等;对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患者,如实记录使用的中西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天数);对于重症患者随时进行抢救治疗,必要时提前请上级专家会诊,详细记录抢救经过。

1.4乡村级

乡村医务人员需要协助主管医生,根据省、县专家巡诊时间安排,做好患者的通知和召集工作;掌握本村HIV/AIDS患者的基本情况,做好健康教育,督促患者按时服药;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若病情加重或突然变化应立即通知县主管医生给予处理。对死亡病例及时上报。

2成效

2.1患者就诊不再受地域限制

由于河南省HIV/AIDS患者多分布在偏远农村,医疗条件差,中医医联体模式改善了上述问题。省市专家定期巡诊,患者在村里也可以得到优质的治疗[3]。模式覆盖范围包括8个省辖市的31个县(区)181个乡(镇)、803个行政村,1361个自然村,并且规模不断扩大。

2.2参与患者人数不断增多

在国家政策支撑下,更多患者参与到中药治疗艾滋病的免费项目中,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4]。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治疗人数达到9830余例,并且近三年失访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不超过0.2%,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2.3促进医疗资源整合

中医医联体“五级一体化”患者管理模式在形成县乡村基层医疗机构到省市三级综合医院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治疗模式的基础上,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对医联体内各级医院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包括国家专项经费分拨、中医药制剂发放、经验交流、专业化培训等[5]。同时对于我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基地文献成果转化,以及对于我国艾滋病管理的医联体模式的发展和探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工作体会

目前中医医联体“五级一体化”的HIV/AIDS患者管理模式以艾滋病治疗为重点进行规范化管理,逐渐扩大救治规模。更大范围地救治患者,给予患者更优质的诊疗关怀服务。但随着参与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基层医务人员承担的救治任务也不断加重,易产生懈怠情绪。调研发现部分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并反馈。此外,部分家庭贫困患者,经过治疗后,劳动能力得到改善后便外出务工。目前通过药品邮寄,电话回访的形式进行管理。但舌苔、脉象等不能够完全观察,不利于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为此,下一步计划将中医医联体管理模式与互联网+相融合,依托互联网线上平台方便HIV/AIDS患者就诊[5]。利用互联网线上医院进行专家远程会诊,实现患者与专家间的零距离。另外通过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各方面的培训,针对外出务工患者,通过微信、QQ等手机通信软件进行定期随访与病历收集以及在线就诊。切实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侯思伟 祁晨旭 徐立然 王健 雷颀 郝明玲 付鹏鹏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研究中心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