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青年实验教师培养路径

时间:2022-08-22 11:18:26

生物学青年实验教师培养路径

摘要: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实验教师队伍,加快高水平师范本科教育建设,为新时代“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师资保障,探讨高师院校生物学青年实验教师培养路径与实践。通过实施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注重实验课程全局观,重视“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提升青年实验教师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引领培养青年实验教师教育情怀,构筑传带教研共同体;搭建优质教学科研平台,改革考核评价和职称评聘机制,激发青年实验教师的教学科研热情和创新发展潜力。通过培养路径的创新实践,显著提升学院青年实验教师专业综合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为地方高师院校青年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卓越教师;生物学;青年实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基础,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是全面发展教育事业的前提,更是培养卓越中学教师最有力的师资保障[1]。作为培养“教师”的教师更应该专注教学,重视自身实践教学能力提升,保证课堂教学的创新性、有序性、高效性和灵活性。高师院校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新时代高素质生物学中学卓越教师的培养质量。新时代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生物学实验部分所占比重逐渐增大,这要求中学生物学教师具有熟练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创新思维,因此培养动手能力强、探究能力高、实验指导能力全面的卓越中学生物学教师是高师院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但从学院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承担实验课程的教师多为青年教师,存在教学经验不足、实验流程生涩、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实验兴趣,参与不积极,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亟待加强高师院校生物学青年实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探索行之有效的生物学青年实验教师培养路径,以适应新时代“卓师计划”的培养目标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创新实践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1.1改革实验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方法手段

系统、完善的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是提升实验教师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前提条件。各门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的融合,直接影响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学院开设动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及细胞生物学实验等课程,不同实验课程间存在内容重复,故将各门实验课程内容贯通,理顺实验项目,改革创新实验课程体系。例如,多门生物学实验课都涉及生物显微镜的使用,因此将生物显微镜的使用安排在最先开课的植物学实验中详细讲解,其他课程不再开设该实验内容,从而避免了实验内容的重复;生物化学实验中的“核酸类实验”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基本实验技术内容重复,根据学院实际教学情况,生物化学实验中略去“核酸类实验”,而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开设。根据“卓师计划”的培养要求,整合现有实验课程资源,构建适合培养卓越教师综合实验能力的一套完善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以期实验教学过程集全面性、实效性与整体性为一体,提升青年实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采用传统实验室课堂教学结合线上教学或虚拟仿真教学模式等教学手段,实现与课堂实验功能互补、虚实结合,打破课堂实验教学的时空限制,保证实验教学内容的有效传递,便于学生预习实验、观察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等,显著提升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1.2科研教学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教学内容

实现生物学科卓越教师培养的“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统一,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关键[2]。这就要求青年实验教师提炼自己科学研究的成功经验,将其运用到实验教学工作中,改革创新教育理论,同时以科学研究的眼光审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确保实验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高效性。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将教学与科研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参考科研项目的设计思路与实验方法,探索实验教学,这对学生科研思维、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深刻影响。学院鼓励青年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会议交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入实验教学课堂,提倡结合自身科研项目开设探究式实验,减少开设验证性实验。例如,在微生物学实验中开设“酸乳、东北酸菜中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特性研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仅包含了实验教材中的“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革兰氏染色与形态观察”和“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等实验项目,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科研设计创新能力。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开设“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co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实验项目,涵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教材中的“PCR基因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质粒DNA的提取和转化及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和检测”等实验内容,很好地将各个独立实验贯穿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也使教师的科研项目得以实施完成。这一“研教结合”模式在学院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实验教学中推广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3提倡翻转课堂教学,构建高效实验课堂

高校生物实验课程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学院采用“小先生制”教学策略以锻炼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构建高效课堂。对“卓师班”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开展实验课,一般3~4人为一小组,小组内成员轮流担任“小先生”。教师提前将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注意事项交待给“小先生”,“小先生们”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过程,做好实验记录,得出实验结论。实验课上由“小先生”为组内同学讲解实验内容,教师全程掌控指导,为学生解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根据实验项目的科学原理、操作技术细节、常见问题及其应对方案等内容进行充分的探讨学习。“小先生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利用实验课平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责任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知识讲解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中学生物教师奠定基础,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提升了实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水平,构建了高效的实验课堂。

1.4梳理反思实验教学过程,凝练升华实践教学理念

实验教学反思是提升实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催化剂,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熟练实验技能的卓越教师人才的需要。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反思性实践作为教师核心素养[3],教师应通过各种阶段性反思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课程目标规定范围内选取学生感兴趣、可行性高、操作性强、科学性与探究性结合紧密的实验内容。教师主要反思学生在实验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方面表现,以持续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课前对实验内容的熟悉程度、实验过程的参与积极性、与他人交流探讨等,分析该实验流程的优势与缺陷,促使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梳理教学思路。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和学生评价反馈通报会,期末召开教学总结会议,以学生的调查问卷和学习成绩科学评价实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学院积极鼓励青年实验教师参加教学创新能力研修班,助力提升青年实验教师实践教学设计与创新能力。承担实验教学的青年教师在研讨会上要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分享成功做法,探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实验教学要针对整个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教学反思,分析实验教学案例,真实反映实验教学的体会、困惑和感悟,以此改进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中,教师梳理反思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设计改用微量移液器定量添加替换实验教材中蘸取或是滴管滴加的操作方法,使各实验小组实验结果明显且趋于一致。实验教师通过借鉴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及实验教学反思,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验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生物学青年实验教师通过对每节实验课存在的问题加以整理、凝练和改进,逐步升华教学理念。

1.5指导学生学科竞赛,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有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及省级生物学科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师生协同进步。青年实验教师可在指导学生参赛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探索和实践的空间,充当学生学习合作者,同时积累经验并汇集有效培养学生动手和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4]。在参赛的同时还可向兄弟院校学习交流经验,汲取良好的实验探究方法,弥补现有条件下实验课的缺陷与不足。同时,青年实验教师在组织参赛活动中开阔了眼界和思路,进而促进实验教学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创新。

2注重导师引领,塑造教育情怀

新进青年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会显著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新进教师的培养和引领工作[5]。近几年学院将新引进的博士毕业生补充到实验教师队伍,承担卓越教师班的实验教学,但由于新教师缺少实验教学经验,甚至有时承担的教学内容与自己专业方向不对应,这就需要老教师对新入职青年实验教师进行目标导向和引领[6],帮助新教师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并激发他们的教学兴趣。老教师首先带领新教师听课和准备实验,再让新教师试课,进而指导新教师备课、传授教学方法和技能;同时新教师协助老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现象与结果,新老教师相互交流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其次,要大力弘扬教师教学责任感,培养青年教师教育情怀,增强教师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完善激励机制,提升成长平台

3.1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

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对教师教学具有积极导向作用,能够激发实验教师的潜能,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责任心,有效促进青年实验教师全身心投入实验教学工作,而不是单纯追求功利[7⁃8]。学院在充分肯定实验教师工作的同时,将教学业绩考核结果与工资绩效、奖金联系起来。学院创建了由实验教师组成的专业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对获得竞赛奖项的实验教师在年终绩效考核中给予一定奖励,且在年度业绩考核和评职中按照获奖等级给予一定加分。还有部分实验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对培养创新型卓越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院鼓励实验教师申请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课题,推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改革,并对承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教师按照绩效奖励政策给予奖励。

3.2改革实验教师职称评聘机制

通过改革实验教师职称评聘机制,提升青年实验教师科研和实践教学能力[9]。目前学校已设立实验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政策,并根据校院实际情况设定实验技术人员转变成教师系列的改职政策,从而激发青年实验教师队伍发展动力,对稳定和促进青年实验教师队伍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3搭建多方位的实验教学平台

实验教学平台的有效应用是提升实验教师队伍水平,改善传统实验教学效果的迫切需求[10]。学校通过购置先进仪器设备,加强仪器开放使用与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为青年实验教师科研及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与实验教学平台。同时,学院建有1个省级生物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并根据学科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组建微生物学、植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4个研究方向的科研实验室,为青年实验教师搭建了全天候开放使用的教学科研平台。学校和学院科研与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为青年实验教师科研及实践教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有利推动了青年实验教师队伍创新能力的发展。

4结语

新时代“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示范引领中学高素质教师培养的重要举措,更是高等师范院校有效实施卓越教师计划最重要的保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实验教师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创建高水平师范大学的人才保障。加强青年生物学实验教师的培养,要给青年实验教师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引领培养青年实验教师的教育情怀,提供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以此促进高师院校生物学青年实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同时要求青年实验教师不断钻研学习专业知识,反思教学,以新时代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自身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专注创新实践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定华.关于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1⁃3,98.

[2]王林发,伦明莉.地方师范院校全科型卓越教师培养的困惑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9(6):79⁃82,100.

[3]尹坚勤,田燕,陈华.“反思实践者”:新时期学前教师教育特征解构与路径探讨[J].江苏高教,2019(12):49⁃53.

[4]曼弗雷德·雷茨.良师有效指导促进科学进步[J].生物学杂志,2020,37(6):1⁃6.

[5]李雪,陈春霞,彭进松.高校新入职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3):71⁃72.

[6]张羽,李鸿儒,鲍艳,等.完善制度导向和目标激励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1):229⁃232,273.

[7]李正良,董凌燕.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本科教学激励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0(7):80⁃83.

[8]周海涛,胡万山.激发大学教师投入本科教学的内生动力[J].江苏高教,2020(4):16⁃21.

[9]徐圆圆,曹蓓,曹旭.高校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路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0):258⁃260,308.

[10]姜文凤,张永策,宿艳.“双一流”建设中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及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6):16⁃20.

作者:郭海勇 周晓馥 张兴政 王仁俊 赵永斌 郝锡联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省生物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