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振兴思想研究和启示

时间:2022-07-26 09:14:54

乡村教育振兴思想研究和启示

内容摘要:托马斯·莫尔是著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英国人文主义学者和政治家,其代表作《乌托邦》中“治愚以济贫”思想是莫尔民本思想重要体现。英国于16世纪施行乡村教育振兴以达到济贫目的,莫尔作品中的各种叙事折射出作者对国家政策施行之建议。莫尔对后世英国济贫法律制度确立与完善及政策走势做出精准预见,展现出高瞻远瞩和过人之识。

关键词:托马斯·莫尔;乡村教育振兴;济贫;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St.ThomasMore又作SirThomasMore)于1478年2月7日诞生于英国伦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其父勤劳朴素、正直开明,是一位成绩卓越的律师,后在皇家高等法院任法官,这对莫尔成长过程产生深远影响。莫尔从小就接受优良教育,先在圣安冬尼学校学习拉丁文,1492年始在牛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和希腊文,1494年进入新法学院(NewInn)学习法学,后在林肯法学院(LinconsInn)攻读英国法。原生家庭对于教育无比重视兼之莫尔本人聪明好学,最终培养出一位才华横溢、少年得志的人文主义学者和政治家。与此同时,莫尔深深认同教育对于改变个人命运、改良社会风气、提升国民素质、乃至于左右国家命运起着举足轻重作用。莫尔所处的时代风云变幻,是英国历史上重要转折节点。16世纪的英国表面上一片祥和,却难以掩饰背后潜藏的种种矛盾与危机。英王亨利八世于1534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并成为英国教会首领,一举摆脱罗马教皇控制。王权已经对新旧贵族和教会势力取得了绝对控制权,从此大权独揽,而处于英国社会最底层的农民阶级则毫无政治话语权。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自十五世纪伊始,通过暴力手段将农民从原有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并将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大牧场和大农场,史称“圈地运动”。农民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失去生存保障,在经济上再无法做到自给自足,不得不远走他乡到处流浪。其或成为城市流民以乞讨为生,或被迫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无产者,出卖自身劳动力得以幸存。无论属于以上哪种,英国失地农民赤贫化现象是不争的事实。大量贫民流落到城市中,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在治安、管理、卫生等多方面对城市原有秩序产生巨大冲击,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政府虽采取“棍棒加面包”政策,残酷的血腥法令与扶危济困措施同时并举,但收效不大。在莫尔看来,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英国之所以面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严重失业和贫困问题,一方面源于富人在经济层面上对于农民残酷剥削和掠夺,另一方面也和因教育普及率低而造成农民阶层本身知识文化素质欠缺有直接关系。无法得到必要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失地农民大都是文盲且身无长技,唯有接受剥削出卖苦力。富人阶层在疯狂榨取农民剩余价值的同时,也剥夺了穷人受教育权利。莫尔最关心且急于想纠正的,正是大批失地农民被暴力从耕地上撵走及因此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后果,教育被视为是帮助农民跳出困境的一剂良药。

一.《乌托邦》中“乡村教育振兴-济贫”思想与建议

《乌托邦》(Utopia)是莫尔代表作,以莫尔和远航归来的旅行者希斯洛德之间对话为蓝本写成。《乌托邦》创作深受柏拉图《理想国》影响,全书洋溢着浓郁人文主义气息,同时又暗合英国民众对发现海外新国家的兴趣,内容新奇有趣,文笔自由流畅,又处处充斥隐喻,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上乘之作。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讨论英国社会现状,是一幅生动鲜活的英格兰现实图景;下卷描绘一个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以希腊语“乌有之乡”来定名该共和国。《乌托邦》中描写情景与当时英格兰社会形成鲜明对比,是对当时社会的尖锐批评。面对英国当时数量庞大的贫民和流民现象,莫尔在《乌托邦》中提出“治愚以济贫”主张。莫尔认为16世纪贫民问题是基于农民无法适应变革后的新生产关系,因此设法促使其提升知识层次并获得新生产技能,最终实现自食其力的目标,可以有效减轻贫民对城市造成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102力。莫尔暗示一系列施教政策实施,应由中央高层统一部署,自上向下进行贯彻落实。整个乌托邦共和国是一个共产主义大家庭,实行财产公有和按需分配,在教育方面同样执行国家统一发展计划,以此满足大多数人民和国家需求。乌托邦人给学术研究及国民教育以重要地位,他们推行教育,不遗余力。任何儿童都要上学,通过学习祖国语言进行阅读,并且学农,学劳动。他们不但要求儿童与青年读书求知,还重视培养他们的品德。至于一般社会教育,则着重于提倡公共道德、集体义务、正当娱乐,以期养成良好社会风气。莫尔借《乌托邦》传达自己对教育的重视,通过中央集控的模式施教,强调对底层贫民教化,既稳定社会又有利于失地农民再就业,最终把整个社会运行带入良性循环。莫尔将施教抬升到国计民生地位,视为济贫有效手段,而在具体教育内容先后序列上将农业教育推至首位。众所周知莫尔对于圈地运动一直旗帜鲜明地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导致社会罪恶的根源,因而强烈谴责富人圈占土地、驱赶农民。《乌托邦》中说“你们的羊一向是非常温顺且易于喂养的,但是据说现在变得贪婪、凶蛮起来,以至于吃人了”。莫尔认为重视且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要,解决百姓温饱问题是当下英国第一要务。他用乌托邦共和国“物资非常充足,产品非常丰富”对英国时局进行辛辣讽刺,因为除国王和少数达官贵族外,绝大多数英国农民都过着食不果腹生活,挣扎在冻死和饿死边缘。莫尔坚信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和创造现代文明的基石。缺失第一产业,国家强盛无从谈起,短暂经济兴旺也难以长久。在《乌托邦》中人不分男女都以务农为业,他们无不从小学农,部分是在学校接受理论,部分是到城市附近农庄上作实习旅行,有如文娱活动。他们在农庄上不只是旁观者,而是每当有体力劳动机会,从事实际操作。莫尔对于农业教育重视,客观上表露其对于农民重视,侧面上反映出一位人文主义学者对贫民疾苦的关心。

二.莫尔的“乡村教育振兴-济贫”思想与后世英国济贫举措

在浩如烟海的西方思想家中,莫尔具有崇高知名度和巨大影响力,迄今为止其作品还未丧失现实意义,其之所以能超出同辈原因,恰恰是他高度关心人民大众生活。《乌托邦》是一部不朽著作,以亦真亦幻的手法为英国广大劳苦群众所遭受水深火热的痛苦慷慨陈词、大声疾呼。莫尔一针见血地指出民众痛苦根源,并提出具体改良方案和措施,以期坚决彻底地解决失地农民赤贫化现象这一普遍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尽管莫尔空想社会主义依然存在历史局限性,但他能精准预见现代无阶级社会某些特征,的确堪称奇迹。德国经济史学者豪斯赫尔指出:“当时,对贫民的救济和教育关注甚少。这就是英国为什么在十六到十七世纪的转折时期制定世俗的济贫法的原因。”莫尔去世后,英国政府逐渐以积极作为方式介入福利领域并干预贫困问题,从而部分地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政府干预、中央化以及统一化趋势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强。1601年英王室通过新法案《伊丽莎白济贫法》。该法案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要济贫法,不仅是该系列法律制度发端,而且为此类法律制度发展确定基本原则,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社会保障法。法案在施教济贫方面有举措,如“贫穷儿童在指定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作学徒”等表述。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是1601年以后最重要济贫法,史称新济贫法。该法涉及范围更广泛,涉及教育、生产条件、失业、养老、生活等领域。综上所述,莫尔深刻地意识到英国广袤的农村之所以会出现困顿和落后,是因为乡村教育的发展陷入了停滞。唯有国家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大力振兴乡村教育,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贫困局面。“治贫”的前提条件是“治愚”,农村人口的知识提升与基本素质的提高,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经之徒,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三.借鉴“乡村教育振兴--济贫”思想有益于提升乡村地区教师素质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承担着知识传输的重要使命。因此,提高乡村教师素质是一项迫在眉睫但又知易行难的任务。自从我国实现全面脱贫之后,影响城乡教育之间的差异性因素已不再是硬件因素,而是更多地体现为教师本身素质和教学技能。我国始终在努力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以期能让乡村学子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一方面可以在未来服务于国家,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全身心投身自己的家乡建设,为乡村振兴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以提升乡村地区的教师素质。一方面将重心放在中小学教师层面;另一方面,要求不断深化和改进针对乡村教师的再教育和培训;并且还提出要将培训与乡村教师的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如何根据乡村教师的“核心需求”制定培训策略呢?首先,教育部门须以本地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础,制订新的培训目标和模式。鉴于当前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负担过重,培训内容、方法、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根据春秋季的农忙安排作出调整,定期输送高素质人才下乡传经送宝,以充实乡村教育教学培训资源。有必要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育培训服务团队,集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和科研人员,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对当地的乡村教师进行系统性培训,以期明显有效地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其次,为乡村教师提供差异化培训是乡村教育振兴的保障。我国地广人多,不同地区的乡村存在不同的特点和明显的差异性。乡村教育的使命之一是为本乡本土提供人才培养,因此学校教学也应该因地制宜,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凸显其个性。这不仅是针对学校原有教育模式的挑战,同时也对乡村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策略提出了新要求。针对乡村教师在个人职业发展中存在的诉求,各级政府有必要重视并提供差异化的后续培训服务,尽量保证每一位乡村老师都能得到具有本土特色的训练,以促进不同地区乡村教师的差异性发展。例如针对广大乡村小学教师,其本身已具备的教育训练与一线城市存在较大差距,乡政府宜考虑给他们提供诸如说课教学、乡村文化教学、教育管理与组织技能培养、现代化远程教学等,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还可开展双语教学(汉语+民族语)方面的培训。此外,要加快建立乡村教师流动制度,以满足每一位乡村教师个人发展中的“核心需求”,对于原有的教师培训模式不断改进、补充完善。同时须加强与一线城市之间的合作往来,一方面引进城市优质教育、教学模式和培训资源,另一方面鼓励并支持乡村教师走出家门,在大城市里开拓眼界、得到锻炼,将现代教育的源头活水引入乡村以振兴当地教育。

四.莫尔的“乡村教育振兴--济贫”思想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乡村教育观念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不断加大对于校舍翻新的投资,补充办学硬件设施,对学生的食宿成本进行补贴,以期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但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望子成龙的家长,尽最大努力把他们的孩子送去城市学校。结果造成城市学校班级规模过大,学生数量饱和,教育资源紧张,教育管理难度逐步加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村学校的教育资源面临闲置和浪费,乡政府在多年内对于教育的大力投入并没有获得较满意的回报。留在乡村学校学习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习惯、道德法制观念等方面,与城市学校依然拉开较大差距。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教育观念不正确,部分家长不重视参与对子女的教育,只是将子女送去学校就一劳永逸,认为教育是属于学校和教师的工作。针对这一现象,教育改革中应引入如下改进措施,以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的进一步开展。首先,乡政府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学校-家庭”教育体系,不仅针对学生,而且还须针对家长进行教育。有关部门应当参与监督,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终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齐头并进,让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其次,政府应在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吸引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农村发展教育事业,外来务工人员的回流有利于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理念的革新和改进。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在迁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之后,不可避免地受到发达地区繁荣文化景象的影响,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在不同程度上被打破,种种改变会影响到其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和教育观念。从人口结构上看,外出打工者主要是年轻人,他们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在原有的义务教育基础上,还存有一定的自我突破性。当这些外出务工人员重返农村后,他们会把在城市生活环境中习得的新知识、新思路、新习惯和新教育理念带回乡村。如这批人能投身于本地的乡村教育事业,就会给乡村教育的升级和革新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赵红英.《英国文学简史学习指南》[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50.

[2]托马斯·莫尔著,戴镏龄译.《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1.[3]豪斯赫尔.《近代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5.

[4]朱成晨,闫广芬,朱德全.乡村建设与农村教育: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融合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02):127-135.

[5]张志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121-126.

作者:张天骄 杜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