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语境下英语Story time板块教学探讨

时间:2022-07-11 09:54:12

主题语境下英语Story time板块教学探讨

【摘要】主题语境是英语课程内容的主要要素之一。对于主题语境下的英语文本解读,教师除了需要关注文本的文字信息外,还要对文本中的插图、文化背景、单元话题等进行多元、深入的发掘,从而实现对教材的多维度解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教师对主题意义的发掘,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程度、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

【关键词】主题语境;思维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新课标中提出的主题语境包含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三个板块。人与自我板块包含了生活与学习、做人与做事等内容;人与自然板块包含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防范、宇宙探索等内容;人与社会板块包含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文学、艺术与教育、历史、社会与文化、科学与技术等内容。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文本、插图、文化背景、时代背景等信息,充分发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内涵并努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统一和生动的语境中学习英语,让课堂有深度、有思维、有内涵。

一、设计领会类问题,深入理解文本

教师在课文文本的处理上,常常会设计识记类、查找类问题,如围绕Who、When、Where、What等展开提问。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厘清文章脉络,熟悉基础语言知识,了解文章大致内容。但很多教师往往止步于此,这时,教师不妨在此基础上追问几个领会类问题,如Why、How等,这会引导学生进入更深维度的思考。例如,在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8Ourdreams第一课时Storytime教学设计中,大部分教师只停留在文本表层,如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每位同学有什么样的梦想,老师有什么样的梦想”,然后再谈谈自己有什么样的梦想等。然而,在某次公开课中,一位教师在教授本篇课文时,则更进一步,更有深度,更有逻辑。他在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每个学生自己的梦想后,又追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Whydotheyhavethesedreams?”,从而引发了学生更深层的思考。Mike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牙医,为什么他想成为一名牙医呢?他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是因为现在很多学生不关心自己的牙齿,从而很自然地就引申到学生应如何保护牙齿的问题上。“Manystudentsdon’tcareabouttheirteeth,Iwanttohelpthem.”。此时,这位教师便拓展了一些保护牙齿的小技巧,让学生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牙齿。WangBing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宇航员,那为什么他会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呢?这里,教师可以延伸到中国的“航天梦”。中国载人飞船“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进展。LiuTao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并且,他希望有一天可以参加世界杯比赛。教材这里设计LiuTao的梦想是进入世界杯,其实也蕴含了丰富的深意。SuHai和YangLing的梦想则是成为钢琴家、舞蹈家,这两个梦想都是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实现的。教师在此便追问学生:“Isiteasytobeadancer?Isiteasytobeapianist?”答案是否定的,这位教师便教育学生任何梦想的实现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并且要拥有持之以恒的毅力,紧接着用“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升华了文章的主旨。由此可见,学生通过看似简单的几个问题就能把握文本的整体脉络。英语课标中提到的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三种主题语境在本文中均有所涉及。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设计领会类问题进行追问,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深层含义。

二、细读插图信息,拓宽文本内容

在英语教材中,插图与文字是相得益彰的,插图与文字都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实,学生对图片的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远高于成人。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图片激发学生发现更多细节,拓宽文本内容,发掘文本的主题语境。例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7Summerholidayplans第一课时Storytime的教学中,文字信息是同学们在讨论自己的旅行计划。文中Mike和YangLing在讨论时,只提到了他们要去哪里、待多长时间。然而,对于一次旅行,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考虑,如他们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为什么要去这个地方等。笔者就其中一方面“Whywilltheygothere?”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实,这部分信息虽然在文字中未提及,但在图片中已经传达,Mike去英国是去拜访爷爷奶奶,YangLing去北京是去拜访叔叔阿姨。他们的旅行可以总结为“走亲访友”。文字与图片是互补的,学生在读图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笔者顺势询问学生:“DoallyourrelativesliveinNanjing?Iftheydon’tliveinNanjing,wheredotheylive?Howoftendoyouvisitthem?”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从课堂反馈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的爷爷奶奶或亲朋好友不在南京,笔者便引导学生应该经常看望他们的亲朋好友,多多陪伴他们,尤其是爷爷奶奶。笔者通过一步步追问,发掘了文本的主题语境,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体现了学科育人的理念。

三、结合文化背景,深挖文本内涵

想要深入学习语言,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个载体。对于主题语境下的英语文本解读,教师除了要关注文本内容外,还要对文本的体裁、展现形式、文化背景等进行解读,同时,要充分发挥主题语境下传承知识、发展能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7ChineseFestivals第一课时Storytime的教学为例,这单元主旨就是中国节日,必然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讲到春节部分时,教师可以深层次发掘很多文化知识。比如,为什么春节又叫“过年”?由此拓展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年”这个怪兽,以及在春节人们喜欢穿红色的衣服、进行放鞭炮等活动,都是为了吓跑“年”这个怪兽。为什么人们会在春节吃饺子?因为饺子谐音“娇子”,有的地方又或是有在饺子里放金如意、糖果、花生等的风俗,那么,吃到如意、糖果的人,来年日子会更甜蜜,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等,人们以此来寄托美好的愿望。讲解到重阳节时,教师可以延伸到重阳节敬老、关爱陪伴老人的话题:“—Isitafestivalforyoungpeople?—No.Whatcanyoudoforyourgrandparents?”,从而引出“Moreaccompany,morelove.”这个主旨。在讲解中秋节时,教师可以介绍中秋节的神话:“Whatcanyouseeonthemoon?”,从而引出有关嫦娥的传说,也可以让学生回忆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词,如《嫦娥》《水调歌头》等,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理念,熏陶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篇中国传统节日的文本,蕴含着很多的文化内涵,体现的是人与社会中“社会与文化”的主题语境。教师应结合文化背景、延伸教材深度,跨学科融合相关知识点,启发学生思考,发掘文本背后的育人价值,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点上。

四、顺应时展,延伸文本深度

教师在处理文本时,对于一些文本中未提及的信息,即文章的“留白”之处,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时展去猜测可能的答案并逐渐形成自我认知。在一次赛课中,内容为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7Summerholidayplans第一课时Storytime,笔者处理课文时发现,文本在涉及每个学生的旅行计划时并不是对每一个方面都提及,如他们的旅行方式、旅行时间、和谁一起旅行以及为什么要去这个地方旅行等。这时,教师需要通过设计一些创造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再造”。如SuHai的旅行中,并未提到她会如何去香港,这就需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猜想。T:HowwillSuHaigotoHongkong?S1:Maybeshewillgotherebyplane.S2:Maybeshewillgotherebyship.笔者顺势引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去香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年前,人们大多乘船去香港,但近些年来,随着港珠澳大桥的竣工,人们去香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人们可以乘坐高铁或者乘坐港珠澳直通巴士等,这些都是祖国的发展带给人们的便利。笔者在处理这篇文本时,结合科技进步、社会热点等发掘了文本中“人与社会”的主题语境,引导学生深层次地理解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含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教师在拿到一篇文本通读后,应先确定该文本的主题意义,接着围绕主题创设情境,在基于主题的情境下,激活学生已知,发现未知;围绕文章主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依托语篇,通过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再通过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递进或循环递进的实践活动,为解决问题做好语言、文化、策略和思维的铺垫。此外,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教师也应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徐敏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