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工作报告二

时间:2022-02-19 03:40:00

党政工作报告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年工作回顾

*年是*经济又好又快,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一年。一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统筹、大集中理念,深入实施“三区两带”发展战略,开创了经济实力更强、人居环境更优、人民生活更好、发展活力更足的可喜局面,圆满完成了区第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亿元,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22亿元,增长9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亿元,增长19%。

一、“三新突破”成效显著,经济质量持续提高

新型工业增势强劲。预计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61.5亿元,增长27.3%。科技园建设不断推进,基础承载能力、功能配套和综合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工业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动工121个,建成109个,工业投入达65亿元,增长57.2%。集群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8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31.5%;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突破29亿元,占规模以上增加值54.7%。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实施技改项目119项,创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2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4.8亿元,增长11.6%。传统商贸业改造成效显著,家乐福、欧尚等9个商贸项目开工建设,繁华时代、文庙广场、城西假日等商圈日趋成熟。特色旅游业亮点纷呈,国色天乡二期、金马湖、云湖天乡、浪淘沙、龙门阵等重大旅游项目顺利推进,国色天乡一期成功营运,顺利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首届鱼凫温泉旅游节成功举办,全年预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亿元,增长2倍。总部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成功引进省地电投资经营集团总部项目,顺利启动成勘院、中旭投资等5个总部项目建设。金融业健康发展,新引进金融机构1家,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和各项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39亿元、74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39.3%、56.2%。三方物流、服务外包、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也得到一定发展。

现代农业高效推进。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9.85亿元,增长4.9%。*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友庆花卉产业聚集区和寿安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川农大研究生院、*农林科学院、省医药集团物流中心等项目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新引进培育盛世天逸等龙头项目14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51家,各类专合组织34个,产业化带动面达72%。农业标准化生产顺利推进,*大蒜、优质水稻、天星葱等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顺利通过验收,创特色农产品品牌8个。

招商选资成绩裴然。新引进项目290个,其中投资上亿元38个,上5亿元18个,上10亿元5个;到位资金127亿元,同比增长43.8%;新引进500万美元以上重大利用外资项目9个,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同比增长78.6%;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个,达4个。

二、区域要素良性互动,城乡统筹深入推进

“三个集中”扎实推进。工业集中发展成效明显,工业集中度达77.3%,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位居全市前列。农民集中居住稳步推进,开工建设新型社区16个,建成新居工程、新型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9个,竣工50.4万平方米,安置农户1630户,首批安置“双放弃”跨区域集中居住农民1180户。土地规模经营不断深化,土地流转面积达7.5万亩,占农用地面积41%,规模以上经营面积达5.6万亩。

农村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建成乡村道路28公里,镇(街)和新型社区公交通达率达100%,基本实现了交通与公交全域化。农村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信息服务实现全覆盖,农村宽带户普及率超过10%,并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电话。农村面源污染和小流域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关闭养殖场507户,完成生态支渠整治9.5千米、斗渠42千米,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

农村发展机制不断创新。土地规模经营财政补贴、风险补助和流转服务中心等土地流转服务新机制初步建立,土地流转依法、有序、健康。实施“两股一改”改革试点,建立健全村组集体经济贷款担保机制,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预计年末全区集体资产上百万元的村(社区)将达30个。

三、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全覆盖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启动了城市规划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编制建设,完成了区域总体规划、新市镇总体规划、城市形态分区规划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了交通、供水、电力等各项专业规划和科技园控制性详规,强化了规划引领作用,规划成果运用率达100%。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旧城改造深度实施,东关仓库片区等8个旧城区改造项目全面启动。新城区建设加快推进,成功引进新城区商务中心项目,建成新区道路7公里、电力配套20公里,铺设各类管网7.8公里,新城区框架日趋明晰。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智能化、长效化和全覆盖城市管理机制初步形成。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城市管理下移外延和城市公共服务市场化营运,初步建立标识广告管理长效机制,规范设置机动车临时停车场24个,拆除违法建筑5.3万平方米,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观。

基础承载能力不断增强。道路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启动了轨道交通前期准备,加快了光华大道延伸线金马河大桥及引道、温郫大道*段、府通路等建设,完成了成青旅游快速通道*段、物流大道连接线、惠民路等重点道路建设,建成各类道路41公里,开通3条通达中心城区的公交线路,全区路网密度达271公里/百平方公里。能源保障得到加强,*南220KV变电站、科技园110KV变电站和彭崇500KV输变电线路过境*段建设全面完工,新建CNG加气站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新铺自来水管网44公里,新建通讯基站127个。

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1%。金马河、江安河和杨柳河出境断面水质均提前实现市上下达的全年4个月达标的目标任务。环保设施不断完善,启动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永盛等三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完成科技园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2%,工业污水处理率达98%。土地资源保护加强,全面开展“百日行动”土地执法检查,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启动城市景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2.1平方米。先后荣获全省首个省级环保模范区、中国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四、城乡保障日趋加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城乡就业不断扩大。实现充分就业社区38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率达95%以上,“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消除,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435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达68176人。城乡社会保险有序推进。率先启动实施农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合医疗参保率达99.85%,农村低保覆盖率达100%。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信息平台初步构建,确保了低保、五保和困难群众救助全覆盖;完成农村“安身工程”111户和寿安、金马两所敬老院建设工程。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97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6021元,增长11%。全面完成十大惠民行动,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五、强化均衡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开展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专利申请量达138件,增长42.3%;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1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44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4%。教育均衡发展有力推进。深化义务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收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启动了柳林实验校迁建项目,全面完成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满覆盖”、*中学高中部迁建和万春、公平实验校建设等项目;加强教育强镇建设,完成了金马镇创建市级教育强镇工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启动公共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成立医疗健康信息服务中心,加强三个公立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完成村卫生站“三化两服务”建设63个;强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医疗急救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展卫生村(社区)创建活动,创建市级卫生村(社区)2个、市级健康教育示范点2个。加快档案管理城乡一体进程,率先在全省实现村、社区档案省三级规范化管理的全覆盖。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历史文物陈列馆、文化馆和图书馆建设加快推进,启动7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和2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的标准化建设;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完成了全区光纤电视专用网建设;成功举办第六届光祈音乐节等文化系列活动和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等部级体育赛事,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文明指数位居全市第一。

平安*建设取得实效。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信访工作得到加强,受理来信来访1364件,办结率达96.8%。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效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不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和回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建议及意见,办复率均达100%,满意率达98%以上。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和依法治区工作,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5‰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人防、民族、宗教、征兵、双拥、外事、侨务、对台、气象、统计、保密、地方志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六、加快推进职能转变,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推进。注重制度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网上预审批和上下协同审批等制度得到完善和加强;深化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清理行政审批302项;深入推进为民办事全程制和窗口首席代表授权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跨部门协同;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政务公开面达到100%。公共财政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综合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投资审计、政府债务及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管理得到强化;整合三大国有投资公司,组建光华集团投资公司,公用事业投融资平台更加理想。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创新廉政监察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力度,创立软环境工作督查制度,廉政惩防体系初步构建,政府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支持监督,凝聚着全区人民的心血与汗水,体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一是城乡大统筹的发展格局还未完全形成,城乡隐性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发展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二是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还需要我们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破解资源约束瓶颈、实施产业化项目带动和完善项目推进的保障机制上狠下功夫;三是政府职能转变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面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维,不断锻炼和提高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的能力。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努力加以解决。

2008年工作安排

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起始之年,是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攻坚之年,也是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先行先试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在改革创新中寻求突破,在应对挑战中把握主动,以新的状态和作为奋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好字优先”,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为突破,大力实施“兴三优二、一三互动”产业发展战略;以提升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能力为重点,不断深化“三区两带”组团发展战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共建共享;以破除机制体制障碍为抓手,勇于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亿元,增长16%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4%;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增长36%;招商选资到位资金达到160亿元,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亿元,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亿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00元,增长15%以上;完成10大惠民行动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和总体要求,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眼突破机制体制,全力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

紧紧抓住*“试验区”发展机遇,积极先行先试,大胆改革创新,重点突破土地、财政、行政、金融等关键领域机制体制障碍,力争在政策和制度创新上取得原创性经验和开创性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深化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抓住*被列为全市“试验区”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县的机遇,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出让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储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等制度,依法通过有偿、有期限转让、出租、作价入股、合理化上市交易等方式盘活集体土地资产。深化“两股一改”、“双放弃”、“拆院并院”等工作,加大以土地、集体资产和农村房屋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探索土地收益分配方式,研究完善农民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补偿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改革土地利用管理办法,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完善土地使用监控和依法回购制度,加大土地再开发力度,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的调控能力,促进土地供应向优质项目和企业倾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深化公共财政体系改革。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划分区财政与镇(街)的收入支出范围。完善财政分配体制,建立健全转移支付激励机制。强化财政预算刚性约束力,扩大部门预算范围,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强化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资项目预审,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逐年提高,形成财政投入“统筹城乡、向乡倾斜”的稳定增长保障机制。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要求,加大对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投入力度,促进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

深化行政管理和镇村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完善行政机构管理职能,加快组织机构再造和服务流程再造,逐步探索适应发展的机构设置方式,减少部门职能交叉。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完善服务购买机制,将城市环卫、城市绿化、农技推广、农业技术服务等适合市场运作的政府公共服务推向市场,逐步形成“社会投资、政府买单、群众受益、高效优质”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以经济功能区替代行政区划的管理模式,赋予功能区产业发展和经济管理职能,强化功能区所在行政单元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目标考核体系,提高行政效能。积极探索村(社区)公共服务职能与村集体资产经营职能分离,创新村(社区)管理体制。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投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有公司由单一筹资型向集实业经营、资本运作为一体的城市运营商转变,做强国有公司,提升国有公司风险运作水平,促进国有资源与金融机构的高效对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担保基金,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转移分摊机制,积极发展地方金融组织,力争建立1至2家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发展民间信贷担保机构,建立担保风险公司,引导企业利用债券、信托、上市等方式融资。依托区融资服务中心,探索银企常态化合作机制,畅通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二、着眼产业提档升级,全力探索经济发展新方式

坚持“兴三优二、一三互动”的产业发展战略,立足高端产业,加快产业升级,深化产业内涵,构建业态优化、主体突出、互动融合的产业发展新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

坚持以科学规划完善产业组团布局。继续深化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推进产业集群、要素集聚、优势集中,加快形成功能互动、优势互补、环境协调的主体核心组团发展格局,不断提高组团式发展水平。重点抓好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各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基础配套项目规划,全面完成科技园各功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启动各核心功能区规划,为产业未来发展奠定空间基础。

坚持以自主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加快现代服务业跨越升级。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实施文庙等“四个商圈”和南浦路餐饮休闲街等“五条特色街”改造升级工程,做好珠江投资国际采购中心项目的前期工作,启动西部服装城、西部汽车城、亚创物流等重大服务业功能性项目建设,形成适应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商业流通格局。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深化江安河、金马河两条旅游产业带规划,积极策划包装金马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着力打造“两带”示范段亲水景观。突出抓好重大旅游项目,加快鲁家滩、金马湖、清水河体育休闲公园等项目的开发和国色天乡二期、龙门阵、云湖天乡、浪淘沙等项目规划建设,适时启动寿安文化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在北部片区规划建设一批高端商务休闲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实施精品旅游战略,加快提升旅游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重点抓好*游客集散中心的规划筹建,积极培育旅游经营主体,加大旅游营销力度,不断放大*旅游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现代商务业,围绕打造“*西部生态商务中心”,精心规划新城区产业集群中心,着力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区域总部,力争引进总部企业10家,加快引进配套一批商业服务业,全面启动*医学城项目和华西医院永宁分院建设,加大台湾长庚医院、美国老年康复医院以及医学科研教育研究机构的引进力度,抓好新城西商业中心、省地方水电集团、水电七局总部、成勘院总部等项目建设,逐步构筑主业鲜明、配套完善、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商务服务体系。培育发展服务外包业和创意产业。紧紧抓住*被*定位为服务外包基地这一契机,规划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区,引进一批技术研发、信息管理、财会核算等业务流程外包企业,鼓励区内企业实施非核心业务流程外包。依托天府创意产业园,着力引进一批平面设计、文化艺术、咨询策划等创意企业,逐步培育形成创意产业群。着力壮大新型工业。坚持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型产业培育并重,推动工业体系由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并重转变,实现工业增长由资源依托型和投资拉动型向创新支撑型和内生增长型转变。改造提升主导产业。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坚决退出一批高能耗、低效益的劣质企业,确保园区优良企业比重达到70%以上。深化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鼓励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实施强强合作,形成一批大企业集团,实施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加快形成主导产业集群优势,力争新增1—2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重点推进迪威电子、龙孚科技、科创药业、香港中联汽配、四通数控机床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确保三精升和制药、青岛啤酒、菊乐乳品等按期竣工投产。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和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重大科技项目,用高新技术引领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重点加快武汉“光谷”孵化园、“新加坡商务城”等高新技术孵化器建设;整合各类产业扶持资金,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力争新建市级工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33亿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通过技术交流、联合攻关、共建研发中心等方式,促进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以科技公共研发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科技优势资源向优秀企业聚集,帮助和鼓励企业完善QS和ISO9001质量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战略,精心培育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群,力争新培育企业技术中心3—4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企业5家,创中国名牌产品1—2个、省级名牌产品5个。提升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柳河高新产业园、天府创意产业园、中心商务区、专家高管楼和数字平台建设,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力争新增天然气供应能力5万方/日,新增电力供应能力10万KVA,新增自来水供应能力1万吨/日。着力深化拓展现代农业。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友庆花卉产业聚集区和寿安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等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集农业科研、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产业发展于一体的都市农业转变,推动一三产业互动融合。重点启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快编制完成总体规划、核心区控制性详规以及基础设施配套规划,尽快配套完善道路、水、电、气、讯等设施,加快永宁中试基地建设,力争年内在核心区新引进农业研发单位和企业5个以上。加快友庆花卉产业聚集区建设,重点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抓好惠美花境、广东先锋等花卉龙头企业建设,以“天府花城”的资产重组和管理再造为载体,建立集市场交易、展示、商务服务等为一体的现代花卉物流中心,积极筹备2009年中国兰花博览会,力争完成核心区6000亩建设任务。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8个千亩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提升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确保卉森、加州农场、蜀国印象等项目年内实现规模经营,力争全年引进培育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61家,带动农户面达75%。加大农业科研力度,重点打造花卉研发工程技术中心,启动*大蒜、天星葱2个特色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新建市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2个,力争将*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

坚持以战略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树立合作就是发展理念,加强对外交流,广泛开辟合作领域,放大*在全球的角色,实现区域项目对接和产业、技术、资源互动。积极加强与发达国家城市、国内先进地区城市和世界500强企业的交流与沟通,主动参与区域合作与发展,深化温郫都区域联动,积极探索与崇州共建“*西部轻工业片区”,运用市场力量办好第四届“海博会”,促进外向交流与联动。加大项目策划与储备力度,力争策划包装精品项目15个,储备项目90个。强化招商选资理念,立足高新产业,调整招商方向,开展定向招商,从引进传统制造业为主向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并重转变,从引进工业项目为主向引进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拓展,着力引进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高三强”(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投资密度强、市场需求强)龙头型企业和配套项目,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集群。

坚持以资源集约强化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按照开源节流、节约优先的原则,整合区域发展要素,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要素保障。着力破解土地“瓶颈”。继续走“内挖潜,向上争,向外借”的路子,严格执行亩均投资强度标准,加大闲置土地催建和清收,促进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严格控制引进高耗地项目,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实现零地招商;调整土地供求结构,优先保障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大公益性项目用地,缓解土地资源压力。加速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强化节水管理,推广中水回用,启动寿安新水厂和*自来水六厂至*供水主管建设;做好*南220KV变电站和科技园110KV变电站的后续建设和营运工作,实施*变电站升压和万春、永宁、涌泉110KV变电站建设;抓好中石化天然气项目*配气站及管网建设工作,加快天然气北部调压站建设,新建万春、永宁配气站,扩容华阳线大田站,完成燃气管网建设33公里,力争使*早日实现双气源。加快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争取启动*至*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成温邛高速公路*段开放,全面实施府通路、草金路西延线工程,启动成青旅游快速通道与成温邛高速公路以及芙蓉大道、光华大道与绕城高速完全互通工程;进一步完善公交服务体系,优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城乡客运站点,努力打造最便捷、最畅通、最优化交通网。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使用体制,探索实施政府雇员制,引进一批创新人才,破解专业人才瓶颈,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和人才保障。

三、着眼实施精品战略,全力构建生态花园新区

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型现代化新区的要求,立足丰富内涵、完善功能、优化形象,深度推进城市智能化提升、精细化管理和生态化改造,打造城市精品,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魅力。

完善城市空间规划。按照层次分明、相互衔接和完整统一的要求,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着力完善城乡一体的城镇建设体系规划、交通体系规划、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规划和生态绿化体系规划。启动公共绿地系统规划、户外广告定点规划、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等编制工作,编制完成电力配网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现代服务业规划(研究)、文化发展产业规划,抓好*新城商务中心等重大项目的规划服务工作,全面完成UPGIS系统建设。

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尽快启动中学巷和军区教导大队片区、麻市街及五医院片区改造,加快推进金江大厦、五环广场等重点区域的改造升级,大力开展中小街道特色街区整治,完成向阳路和鱼凫路等城市干道综合改造,新建一批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光亮”工程、净化工程、景观工程和畅通工程;深度挖掘和展现城市人文特色,深化城市内涵。围绕构建*西部生态商务区的目标,全面推进新城区建设,完善新城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启动星级酒店、商务写字楼、大型购物中心等商务设施和市民中心、新城农贸市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建设,促进新城区尽快形成核心带动功能。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实施公平、和盛、寿安等场镇的旧城改造,加速推进新居工程和农村道路、水利、电力、供排水、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区共享。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改善城市管理办法,着力提高城市管理精准度、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确保城市繁华而有序,通畅而安全。深入推进数字*建设,全面完成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搭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依托金马湖数字的打造,启动实施全域化数字宽带工程,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互联网应用环境。继续抓好数字小区建设,加快信息亭建设,力争建成2—3家数字示范小区。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社会化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和动员机制,增强城市管理的透明度。继续深化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城市管理公众参与度。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不断完善生态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强化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坚决取缔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实施创森工程,力争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全面开展大气环境、噪音、扬尘污染治理,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全面完成永盛、和盛和寿安3座污水处理站建设,实现城市污水收集率达85%以上,处理率达82%以上;积极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深入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完成杨柳河、凤溪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启动金马河、江安河生态长廊建设,力争杨柳河、江安河、金马河出境断面丰水期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实施拓水靓城,塑造花水相伴、林城相依的生态亲水映像。

四、着眼改善民生民利,全力谱写和谐社会新篇章

坚持和谐共创、成果共享、确保公益,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谐,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教育均衡化发展。深化学习型*建设,探索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大融合,启动寿安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和教师公寓二期工程,完成海科实验校建设工程;完善城乡教师交流互动机制,探索实施城乡教师“同城同酬”、“区管校用”新机制;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工程,加快职教中心和职教中心创业园建设。完善教育资助体系,全面落实中职教育免费政策,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的资助力度,确保人人平等享有教育权利。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引进和扩充一批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全区教育水平。

加快城乡一体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抓好公平、涌泉、天府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万春镇中心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继续完善医疗信息服务中心。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大重大疾病防控力度,努力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深化医院管理机制改革,成立医院管理中心,实施营利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分开和医管分离改革。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启动“一公里文化圈”工程,全面完成国家二级图书馆达标工作,基本完成全区镇街综合文化站标准化规划建设,推动20个重点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建设。加快文化艺术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启动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资源,办好首届鱼凫文化节,努力打造古蜀王都文化品牌。加快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重点抓好陈家桅杆、历史文物陈列馆和王光祈纪念馆的管理开发工作。着力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成与西南财经大学共建体育场建设和“农民健身工程”10处以上,推进全民健身工程,积极发展体育电子竞技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园规划建设,创建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生活环境。认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继续加强民兵、老龄、残疾人、民宗、外事侨务、对台、档案、地方志和工、青、妇等各项工作。

扎实推进城乡充分就业。优化完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并延伸到诚信企业和科技园、各镇街、社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构建功能更加完备、服务更具效率、体系更为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认真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失业人员登记管理、职业培训、就业帮扶制度,拓宽就业渠道,重点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建立就业援助基地和部门帮扶制度,切实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深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城镇职工劳动合同“全覆盖”,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

不断完善城乡社保体系。着力完善可以相互衔接、转移、接续,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参保准入、不同经济水平缴费标准、待遇享受公平合理的城乡社会保险体系。积极推进新型农民养老保险,改善参保结构,探索建立城镇未参保人员和无工作老年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完善“双放弃进社保”、“土地股权换社保”等社保制度,整体提高全民社会保障水平。狠抓社保基金扩面增收,按时足额保障各项社保待遇。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城区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低保标准正常增长机制,着力解决好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五、着眼提升服务能力,全力开创政府建设新局面

紧紧围绕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的目标,推进理念、管理和服务创新,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凝聚力和突发事件处置力。

以提升服务效率为重点,着力提高政府执行力。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完善并联审批制,提高“马上办”绿色通道效率,健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加强行政效能监察,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功能,着力提升区长公开电话、区长信箱功能,强化政府信息公开,不断拓展政府服务渠道。调整政府工作重点,在政策支持、财力保障等方面重点向社会事业、公共事业和农村发展倾斜,努力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以推进民主法制为重点,着力提高政府公信力。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及各派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和重大决策公开咨询等制度,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的行政执法体制,落实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政府执法水平。以加强廉政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政府凝聚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行政监察与审计监督,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资金资产管理、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管理等制度,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失误责任追究机制。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好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公务员队伍培训、选拔、管理机制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公务员队伍。

以深化“平安*”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突发事件处置力。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完善快速反应机制,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加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建设,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教育、挽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平台,切实关心下一展。加强信访工作,深化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矛盾纠纷联动排查调处网络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防控、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公共安全保障和突发性公共事件预警处置能力。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各位代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金*,既是全区人民的殷切希望,更是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化希望为动力,化使命为行动,团结奋进,务实创新,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