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意见

时间:2022-11-04 03:29:00

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巩固“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进一步推动党的作风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着力思想建设,健全学习教育机制

1、完善学习制度。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部门(单位)学习和支部学习制度,完善“机关学习日”、“专题报告会”、“一把手读书会”、“周末读书会”、“星期一夜校”、“菜单式学习”等制度,建立健全机关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保障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坚持学以致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学习理论与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具体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针对性、实效性。

2、开展教育培训。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作风建设专题学习。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开展一次作风建设专题教育活动。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年作一次作风建设党课报告。把作风建设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及其他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新任领导干部的任职培训、在职期间的岗位培训和新录用公务员的初任培训都要突出作风建设方面的教育内容。

3、强化舆论宣传。进一步发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作用,认真研究部署作风建设宣传工作,及时宣传报道作风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的事迹,推广作风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曝光作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强化监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二、坚持民主集中,健全科学决策机制

4、发扬党内民主。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各种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坚持集体研究决策制度,保障决策民主、科学、依法。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各级党委(党组)、基层各支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作风建设民主生活会,并将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列为重要内容。

5、实行民主恳谈制度。领导干部每年到联系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或其他基层单位参加一次以上的民主恳谈活动,广泛征求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帮助解决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6、健全重大决策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有序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范围,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前要公开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保障决策符合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事务公开程序,扩大政务听证范围,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三、密切党群关系,健全为民服务机制

7、健全为民办实事制度。深入实施“456”民生工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明确量化目标,确保落实到位。每年确定一定时间,集中开展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为民服务活动。健全便民服务机制,完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8、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落实领导联系乡镇(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制度,认真实施“双千万结对帮扶”工程,积极开展领导干部接待日、下访活动。领导干部每年集中一个星期左右时间开展蹲点调研,每年深入基层单位调研时间不少于2个月;要结合分管工作实际,研究确定1-2个群众反映强烈、基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进行领衔破难。

9、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进一步发挥行政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市长热线、行风热线等沟通平台作用,整合各类投诉中心、投诉电话、门户网站和电子信箱,实行一门受理,健全投诉网络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保障群众依法享有的表达权。完善市长热线,坚持市长和部门一把手接听日制度。加大对热点、焦点、难点投诉问题的查办、督办、联办力度,提高办结率,提升满意率,切实改善民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四、创新机关服务,健全效能提升机制

10、推进行政服务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重大项目“6+X”审批许可制度,建立行政审批缺位默认制。逐步在市级机关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强化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健全完善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和网上办事大厅等新型办事平台。建立电子政务实时监察系统,对行政审批许可服务事项实行全过程的电子监察。推行“劝告式”执法模式,对行政相对人首次轻微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教育为主、告诫为先,防止以罚代管。进一步规范和制约行政执法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行使,防止执法不公。深化政务公开,完善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

11、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规范公务接待,简化公务礼仪。认真落实公务午餐快(便)餐制。进一步精文减会,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系统的作用。严格执行楼堂馆所建设、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规范考核奖励性补贴等各项规定。进一步加强公车使用管理,推行部门公车单车费用核算公示制度,实行统一保险和油卡制度,稳步推进公车改革。加强公费出国(境)管理,严格控制出国(境)的人数和次数。认真落实机关节能降耗有关规定,加强机关建筑物、办公系统节能改造,推广使用节能用品,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12、深化行政效能监察。加强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业项目的效能监察,推进项目建设,监督审批许可、检查收费等行政行为。进一步拓展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监测点作用,完善全市效能建设监督监测网络。建立对违反机关效能建设有关规定,影响创新创业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

五、加强监督检查,健全考核评议机制

13、开展专项监督活动。采取交叉暗访、对口检查、随机抽查、电子监察等方式,加强对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挥好特邀监察员的作用,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每年组织开展作风建设专题调研视察,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

14、建立健全作风建设考核机制。把作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机关部门绩效考核机制,每年组织开展群众评议机关活动。建立机关作风舆情预警机制,加强对新闻网站、网络论坛、网络博客的日常监测,有效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作风建设领域的信息,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形成作风建设舆情的汇集和分析机制。健全监测评议机制,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对机关作风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完善测评体系,增强评议活动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合理性。在基层站所继续开展行风评议和创建群众满意站所活动。

15、建立作风建设责任制。各级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作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本单位的作风建设负总责,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对分管范围内作风建设承担领导责任。加强对作风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行为。

六、落实职责任务,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16、加强对作风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机关单位和党政干部积极参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共同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作风建设经常性工作机制,明确具体工作部门,落实必要的人员和经费,加强对作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部署和监督检查。各级党委(党组)都要建立健全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的制度规定。领导班子成员要做作风建设的表率。

17、建立作风建设责任人述职制度。各级各单位领导班子的正职每年向上级党委和纪委报告抓作风建设的情况。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在抓好分管范围业务工作的同时抓好作风建设,每年将工作情况向党委(党组)作出报告。

18、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加强作风建设日常的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组织部门要把作风建设的状况列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内容,作为干部选拨任用的重要依据。宣传部门要加强对作风建设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他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作风建设的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