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改革局2021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2-10-29 04:10:03

发展和改革局2021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发改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提升年”要求,认真履行综合经济部门职责,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着力推动各项工作实现大提升。

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机关建设大提升

一是积极帮助沃森氏农牧协调解决因公司更名导致玉米配额作废的问题,为企业节省200多万元的生产成本。协助玫德集团完成新建高效率发电机组项目立项,出具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相关意见,为项目立项提供产业政策支撑。

二是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制定了《意识形态工作方案》,修订完善了《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管控方案》,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认真履行责任。组织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学习意识形态会议精神,采取授课辅导、参观学习、观看影像资料等方式,不断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火墙”,先后21次组织干部集体学习活动。

三是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研究制定了《市发展和改革局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计划》《发改局党组书记抓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工程”》《发改局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工作方案》,完善《发改局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强化廉政警示教育,4次组织学习违纪案例情况通报。强化保密安全意识教育,组织观看了《护航之道--总体国家安全观纵横》等专题宣传片,学习保密会议精神及警示案例,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安全观和保密观。

(二)坚持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发展大提升

一是扎实开展企业冲击新目标。筛选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影响带动力好的大项目入库,威海冲击新目标企业库由原来的5家扩充至6家。1-5月份,6家威海入库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16%,32家本土入库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14.8%。

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17个项目列入威海市重大建设项目,截至6月底,开工15个,累计完成投18.7亿元,投资完成率61%,河夏线改造、三矢食品分别因投资缩减、投资方暂停投资等原因已申请退出,同时增补了创新新能源制冷设备制造项目,正在等待威海市政府批复。玫德集团高性能流体输送配件项目列入2021年度省重大建设储备类项目,待项目手续全部办理完成后,转为省重大实施类项目,可为项目争取土地指标。3个项目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0.96亿元,投资完成率50.5%。5个项目列入省补短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87亿元,投资完成率25%。莱荣高铁项目征地拆迁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完成智能装备产业园南园、福喜养殖场等5个企业厂房拆迁及大孤山镇、口镇农村房屋征迁,红线内清表进地43.93公里,完成98.46%。

三是新能源产业招商实现突破。坚持“资源聚集产业”理念,依托优质的海上风场资源,大力发展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多次赴省发改委、省能源局,深入对接全省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风场资源布局等情况,经过努力协调争取,省初步确定为省级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未来将依托港,打造海上风电产业园。项目招引方面,成功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签订了总投资120亿元的明阳海上风电产业园项目,目前已完成船厂1#2#地块摘牌工作,3#4#6#地块正在挂牌,预计7月底完成摘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力争7月底开工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招商,与新泰特变电工、湖南湘电动力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项目的建设将助推我市优势资源变优质产业,快速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实力。

四是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监测。建立健全经济运行调度监测预警机制,纳统“窗口期”实行日调度、日通报,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实行月调度、月分析,针对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有效应对措施,推动经济指标平稳健康运行。预计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2%,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同期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外贸进出口增长14%。

(三)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服务发展大提升

一是强化金融创新服务。鼓励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开展多元化融资,为企业和银行牵线搭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打出小微企业增信基金、科技支行等金融政策“组合拳”,满足企业发展资金需求。今年以来,累计为巴特海姆新型材料、五童茶业、欧意特食品3家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兑现奖励资金150万元,为特来蓓丝特印染、汉泰大麻、北化新材料等5家企业解决资金需求1900万元,协调4家银行为宏远机床、日晟机械、佰德信新材料、振华海洋食品等8家企业发放科技贷款6525万元。

二是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超前谋划储备,积极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筛选伯特利、鲁源科技、汉泰大麻等11家企业入库储备,深入企业走访,解读申报政策,鼓励引导企业申报省级创新平台,切实提高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指导兴业源、农商银行申报省服务业专业人才,为企业发展储备高端人才。

三是积极与上争取政策扶持。加大跑上争资力度,上半年,全市18个争资考核部门累计上报项目113个,到位无偿资金4.64亿元,完成全年争资指标57.3%,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市发改局到位棚户区改造中央资金3880万元,获批老旧小区改造中央资金6019万元,预计年内可到位无偿资金近亿元。积极做好2021年专项债项目储备申报工作,12个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初审,总投资35.32亿元,专项债券资金需求11.44亿元,上半年已累计发行专项债券资金4.04亿元,切实缓解了我市重大投资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四)坚持以民为本,推动民生保障大提升。

一是加强粮食安全保障。启动2021年夏粮收购工作,科学研判粮食收购形势,积极筹措收购资金,加强仓容仓储设施检查,确保顺利完成5500吨轮换任务和1万吨增储计划。目前已到位粮食收购资金4900万元,完成5500吨粮食出库任务,已收购粮食2113吨。加大对粮食储备库、基层粮管所日常监管力度,抓好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定期对地方储备粮进行品质检测,确保储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不发生大、小各类事故。

二是深化价格政策管理。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物业公司成本监审,组织碧海苑、东方、富大等11个社区29个小区的业主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拟定物业费政府指导价标准意见,解决部分小区物业企业违规调整物业收费标准的问题,确保物业服务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积极与上协调对接,为绿色动力、国润中恒能争取上级电价补贴,预计争取电价补贴1800余万元。依法依规办理价格政策咨询和价格认证工作,回复办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群众反映事项转办单及网络舆情92件,回复满意率100%;规范完成101起、总标的额2016万元价格认定。

三是切实加强安全维稳。研究制定《市发改局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方案》,重点围绕金融领域、粮食系统、莱荣高铁三大领域,突出重点人群,加强排查稳控,逐一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实行24小时严密盯防,确保不走一人、不出一事。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底线思维,选派人员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驻点监管工作,对管辖范围内7家电力企业、1家长输管道企业、3家粮食企业,开展问题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实地检查近40余次,累计整改安全隐患150余处,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上半年,我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创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不够,威海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在威海市四区市排名靠后;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虽然呈现正增长态势,但从目前情况看,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均与其他区市存在差距;服务发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深入基层一线力度不够,等等。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市发改局将继续坚持以创新精神、务实作风和法治思维,引领发展、深化改革、依法行政,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提升规划谋划水平。根据上级安排部署,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做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实施工作,并抓好贯彻落实。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分析预警,抓牢抓实统计窗口期指标纳统工作,逐月做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为市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重点把握好三季度各领域中央投资动向集中期,及时解读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向等政策信息,指导各部门有的放矢开展跑上争资工作,确保完成年度争资8亿元的目标任务。

二是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健全项目推进落实机制,加快省重大项目、威海市级重点项目、省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建设,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力促项目建设产生更大经济效益。加快推进莱荣高铁段建设工程,完成征迁扫尾工作,加快推进桥梁、隧道等控制性工程施工,年内完成全部墩位施工。

三是着力增强区域发展动力。坚持创新引领,持续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密切跟踪省、市级企业创新平台申报动态,指导伯特利、鲁源科技、汉泰大麻等企业提前研究谋划,力争成功获批省、市级创新平台各1家。持续开展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加强政策解读宣传,推动骨干企业梯次发展、本土龙头带“链”成“群”,力争年内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到3家、过5亿元企业达到8家、过亿元企业达到30家。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跟踪好明阳智慧能源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协助企业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力争7月底项目动工建设,同时加强与新泰特变电工、湖南湘电动力等意向项目对接,争取早日签约落地。

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粮食安全保障,顺利完成5500吨粮食轮换任务和1万吨增储计划。扎实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强粮食、油气长输管道、电力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加强信访维稳工作,严格落实信访信息报告和预警机制,做好重要节点的稳控工作,确保信访人在重要节点稳定。加强价格领域政策落实,依法依规做好价格认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能耗“双控”、环保督查、“两高一资”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