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全权委托资产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04-07 03:07:31

私人银行全权委托资产管理的思考

【摘要】全权委托资产管理业务在国外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国内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对于账户进行管理,本文从目前常用的两种账户设计模式进行探讨,有助于国内银行特别是私人银行在这方面业务的落地实施。

【关键词】全权委托资产管理;账户设计

一、账户设计是“全委”业务的核心内容

全权委托资产管理业务(简称“全委”业务)指的是私人银行接受客户委托,根据委托协议的约定,全权客户管理资产决定并执行相关交易,由私人银行全权负责客户资金的资产配置,客户本身不参与决策过程的业务。这种服务模式对于国内家族客户来说很有吸引力,因为很多客户在企业的管理方面已经牵扯了大量的精力,希望能有专门的团队帮其打理资产。而在日常的过程中,私人银行与家族客户已经建立了比较好的信任关系,因此,私人银行在这方面有比较大的市场空间。由于“全委”业务的主要目标是将客户资金投向不同的产品,因此必不可少地会涉及到客户账户、投资账户、产品账户,如果产品本身是基金类产品,可能还会涉及到托管账户、资金账户等多种账户,如何在这些账户中梳理出符合业务要求的账户设计体系,同时又能为业务的后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这都是“全委”业务本身需要考虑的核心内容。

二、账户设计需要达到的目标

(一)有效隔离客户账户和投资账户

客户账户指的是客户用于日常资金用途所使用的账户,其对于资金的流动性有较高的要求。而投资账户用于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委托协议,针对广泛的市场投资产品进行投资。由于不同产品的投资期限、收益率、风险程度各有不同,因此为了保证整个投资账户的绩效水平,往往在一个投资周期内,客户资金不宜变动较大。从这点来看,投资账户与客户账户的需求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在账户设计上,要考虑将客户账户和投资账户进行有效的分离,避免资金在两种账户之间自由流动。

(二)可以投资广泛的投资标的

虽然在客户与私人银行签订的协议中,客户会明确提出限制市场或产品,但是总的来说,可以进行投资的投资标的还是占大多数,无论是现金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资产,其会涉及到不同的金融市场和广泛的产品。同时,不同市场的监管政策和限制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市场只适用于机构投资者,此时,账户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投资标的这种限制。

(三)账户粒度满足客户的要求

客户将资金委托给私人银行后,会要求私人银行定期出具相关的投资报告书。由于投资账户对外投资较为广泛,既有债券、股票等单一型产品,也有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等集合性产品,因此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将对外投资的明细数据反馈给客户是投资报告书中的核心内容,所以在账户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此部分要求。

三“、全委”账户设计模式分析

(一)专户模式

比较常用的方式是使用专户方式对外进行投资,这种设计有点类似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客户签订协议后,客户资金会从客户账户转到一个对外投资的专户上,这个专户就是投资账户。在协议的有效期限内,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进行限制,资金不能从专户流回客户账户。当进行对外投资时,以专户所有人的名义购买不同类型的产品,为了统计粒度更加明细和方便,在专户下会设计子账户模式,用于根据投资策略投向不同类型的市场或产品。这种方式由于采用了专户的形式,账户所有人已经不是客户本人,因此保证了资金在客户资金和专户之间的自由流动。而且,由于账户所有人是管理机构,从国内来看,机构客户的投资限制相对较少,比较容易进行分散性投资。但是,这种方式实际上变更了资金所有权,而委托本身只反映关系,不能进行所有权的转移。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私人银行以委托对公专户的形式对外投资,但是又不得不以联名专户的形式存在。但是这种形式的存在,委托人需要承担投资的盈亏结果。另一方面,如果客户的企业出现破产等极端情况,这部分委托资金是属于追索范畴的。

(二)电子账户模式

部分同业也在尝试利用技术手段以客户的名义客户资金对外投资。电子账户就是其中的一种创新方式。电子账户的特点是在线开户,但是没有对应的实体介质,账户归属人是客户本身,为了获得现金,需要电子账户关联实体卡。这样,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在电子账户和关联实体卡之间进行限制,使得资金不能在两种账户之间自由流动。同时,以电子账户为依托,通过电子账户对外进行投资。为了适应不同市场的细分要求,可以新开若干电子账户,赋予其不同的资金用途。但是,这种模式也有其自身的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其账户归属人是客户本人,对外投资可能会收到一些限制。此外,由于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了避免电子账户通过客户接触渠道(如网银、手机银行)对外进行转账,需要在所有可能涉及到账户之间资金变动的场景进行电子账户的限制,这对已有技术机构可能会有较大的影响。最后,由于账户归属人是客户本人,仍然不能摆脱“专户模式”下的亏损风险。

四、对未来的一些思考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全委”账户在设计上都离不开客户资金账户、投资账户、投资标的账户,只是在不同的模式上涉及的技术改造和法律关系有所不同而已。从法律关系上来看,由于当前委托资产管理业务中的关系并不会涉及财产所有权的转移,使得业务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非常谨慎,要严格按照协议内容执行投资交易。从未来发展来看,如果此业务在法律上仍然表现为委托关系,那么在协议中要避免出现收益率等涉及绩效的明确内容,同时在事前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度分析,针对协议中规定的内容,特别是协议约定的投资限制市场进行严格规避。另一方面,考虑到受托资产管理与信托关系具有更高的耦合性,未来可以考虑通过信托的方式对客户资金进行包装,将客户资金从客户账户直接转账到信托账户,私人银行以受托人的方式(或是作为受托人的投资顾问)对客户资金进行操作,这样从法律关系上就会有更大的自主权,不会受制于委托人或受益人的干预,有利于投资经理投资策略的具体落地。而且,当客户出现债务追索时,这种信托关系有助于实现客户资产的隔离要求。

作者:金 辉 郭晓蓓 单位:中国民生银行

参考文献

[1]贾旭辉.[J].2014.08.

[2]周坤轮.关于提升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能力的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3.07.

[3]李金龙.大陆未来宜开放全权委托业务[J].中国政法大学,2006.

[4]中国银行业协会私人银行业务联席会.探索未来我国私人银行资产管理五大模式[J].中国银行业,2014.08.

[5]巴曙松,徐小乐.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难题及化解[J].中国外汇,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