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经济转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时间:2022-09-22 09:00:47

资源型经济转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1评价体系构建

自1950年美国展开科技指标研究以来,经过学术界的大量探索,区域科技创新评价得到不断发展。文献回顾发现,我国相关研究可归纳为投入产出和知识创新两大视角。投入产出视角聚焦于科技创新过程,以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拓展和延伸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例如:赵峰等从科技环境、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湖北各市县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王亚伟等从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科技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发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知识创新视角侧重以知识创新及利用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构成要素,例如:王里克等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苏多杰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科技创造、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的经济绩效等方面对青海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价。本文将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因为该视角能动态揭示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过程中从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到产出的整合过程,突出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驱动效果,以挖掘科技创新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本质,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具有不确定性和可拓展性,因此,本文围绕科技创新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特点及功能,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可行性等设计原则,从投入产出视角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科技创新基础、投入、产出和效益4大模块。

(1)科技创新基础反映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的基本发展状况,是推进科技创新所必要的外部环境及物质技术条件,由科技人力资源、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和科技意识构成。科技人力资源是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人力资源,是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基础性智力资本。科技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作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科技意识则是一个地区推动科技创新的基本前提,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技创新的推进效率与效能,加强科技意识对于资源型地区摆脱资源束缚、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创新投入是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人力和财力的总和,是有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保障,也能反映出资源型地区对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及意志决心。其中,创新活动能否达到理想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力投入,尤其是R&D人员的投入。财力投入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保障,资源型经济转型需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中,促进资源型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

(3)科技创新产出是创新主体在一定创新基础及投入条件下通过配置各种资源所取得的创新成果,从科技活动直接产出、科技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3个方面评价。资源型地区的产出主要是资源及相关衍生品,科技创新成果相对较少,产出指标能直接反映出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效果。其中,科技活动直接产出是由创新活动取得的科技成果,反映了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积淀深厚程度;科技成果市场化是这些科技成果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体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则是进一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

(4)科技创新效益。科技创新能力及其实践的有效性最终要体现为科技创新效益。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特点,将从经济效益、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和环境效益3个方面来衡量。首先,科技创新能力应最终体现在对该地区经济效益的贡献上,提升资源型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将市场化的科技成果以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最终体现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此外,资源型经济长期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评价科技创新能力不应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的,要充分考虑科技创新带来的环境效益。综上,该评价体系由科技创新基础、投入、产出和效益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构成。

2实证评价过程

以《全国科技进步监测报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数据源为基础,对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纵向分析选取2007—2013年相关数据,横向比较选取2013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评价,该方法对多变量的大量样本数据的抽象分析具有较好效果,能避免主观偏差,剔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增强评价客观性,适合本文基于大量样本数据的多因素评价。同时,由于二级指标纵向分析中涉及样本有限,为避免因子分析法导致统计结果的不稳定,采用德尔菲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课题组邀请6位专家对相关权重进行了5次意见征询。

2.1纵向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或量纲上的差异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然后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因子分析,KMO值均大于0.5,主因子累计贡献率大于90%,说明采用主因子评价是理想的。提炼出特征根大于1的主因子,计算主因子得分,并以主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2007—2013年山西省科技创新发展的因子得分(见表2)。根据专家权重赋值,运用加权平均法对二级指标的纵向分析结果如表3至表6所示。由于数据标准化将各指标均值设为零,负值表示该年度相应指标值低于7年间平均水平。

2.2横向比较

同理,相关横向比较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7所示。在因子分析中,KMO值均大于0.5,选取的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均大于75%,说明该评价有较好效果。由于数据标准化处理,负值表示该地区的相应指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实证评价结果分析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从总体上呈快速发展趋势,这表明山西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技兴省战略,使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也看到,2013年山西省在全国排名第23位,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以科技创新驱动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任重道远。具体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析:

(1)科技创新基础。科技创新基础的稳步发展主要源于科技人力资源及基础设施建设,而科技物质条件在较大的徘徊震荡中呈下降趋势,科技创新意识虽自2012年后有所提升,但总体发展滞缓。据表7,山西省的科技创新意识在全国排名第25位,是造成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013年山西省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量、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与全社会平均工资比例系数、万人吸纳技术成果金额3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左右。可见,山西长期以来的资源依赖型增长模式形成的固有发展思维,导致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的思想意识薄弱。此外,作为持续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科技物质条件,其发展趋势及现状也不容忽视,其中2013年科研综合技术服务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60%。

(2)科技创新投入。结合表2、表4,科技创新投入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财力投入发展势头良好、人力投入震荡性走低构成其非协同性发展特征。近年来,山西省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完善投融资体系等路径,在推进科技创新财力投入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人力投入的增量及总量上却发展缓慢。据表7,山西省人力投入在全国排名第23位,是导致其科技创新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重要因素。据统计,2013年山西省万人R&D研究人员数为7.25人/万人,全国平均水平为11.23人/万人。因此,山西省在加大科技创新财力投入的同时,亟需在创新型人才开发与培养方面得到快速发展,促进知识积累、技术积累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

(3)科技创新产出。据表2、表5,科技创新产出总体上得到逐步提升,但具有较大的内在波动性。其中,科技活动直接产出经2007—2010年低潮后,从2011年最高点持续下跌至7年来最低点;科技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虽在2013年有所回升,但发展过程均呈较大波动,产业化还存在严重滞缓。据表7,山西省上述指标及综合排名均靠后,且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其中,科技创新直接产出尤其落后,2013年山西省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获国家科技成果奖系数均低于全国均值60%。在科技成果市场化上,2013年山西省万人技术成果成交额、万名R&D活动人员向国外转让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指标值不到全国均值的15%,且从其较大的波动性发展可看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不紧密,并存在短期性和不稳定性。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上,2013年山西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1.80%)与全国平均水平(7.75%)差距很大,加之其波动性滞缓,均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化亟待得到突破性发展。

(4)科技创新效益。科技创新效益的稳步提升主要归功于经济效益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山西省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环境质量指数、环境污染治理指数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自2012年呈下滑趋势;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自2007—2011年低潮后在2013年有明显降幅,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一。据统计,2013年山西省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7.16万元/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11万元/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出40%。可见,山西省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资源依赖型增长模式并未根本改变,转型发展仍存在明显的结构刚性,同时也凸显了这种结构刚性对科技创新形成的挤出效应;正是如此,也导致其科技创新效益在全国综合排名靠后,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因此,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整个科技创新效益的关键。

4对策与建议

以上对山西省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对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驱动作用,以及科技创新的前瞻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价值形态,将科技创新提高到战略层面,结合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发展规划,制定《山西省科技创新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将科技创新活动与长期转型发展目标有机结合。此外,应在全社会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典型单位和个人的表彰与奖励力度,并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预警、协调和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创新研究成果提供法律保护,提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需求,整合高校科研资源,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并依托省内8所科研力量较强的本科院校,加强转型重点发展领域的学科建设,加快培养转型紧缺型人才。将产学研合作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联合培养人才和创新团队。通过设立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培养本省科技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吸引转型发展亟需的新兴产业高端创新人才以及重点学科、重大工程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制定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采取产业吸引、项目吸引、核心人才带动等方式,促进人才引进。同时,要创新人才发展,为人才提供广阔的事业空间和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吸引并留住人才。

(3)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制定灵活的人才贡献与报酬挂钩政策,并让创新人才直接通过技术作价或入股等各种形式参与科技成果分配,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激励机制。加大科技创新项目扶持力度,完善山西省科技项目管理体系及政策,促进科技创新项目与高新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紧密结合,在重点支持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有直接影响的重大项目的同时,也要大力支持创新人才的探索性自主研究,鼓励基础性、原创性科研活动。加大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避免重复研究;鼓励打破学科界限,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在学术界培育“勇于创新、追求真理、宽容失败、崇尚科学”的良好文化风尚。

(4)持续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以市场为主导,支持和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合作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鼓励那些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相关的科研项目直接进入企业,形成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鼓励一些科研机构通过联营、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科技型企业。在高校/科研院所内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将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成效纳入对其领导班子及主管领导的业绩考核;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兼职从事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中介体系(如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等技术市场组织),并进一步规范技术交易、中介、咨询、评估等科技服务法规,为产学研合作搭建服务平台,持续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

(5)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定和完善《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以“高规划、高质量、高效益、高产出”为目标,引导本地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并采取具体措施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例如,重点支持和引导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人才、基础设施、共性基础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为纽带,科学规划,协调组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自主创新基地及特色园区为依托,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鼓励引导现有低成本型高新产业向创新型转变。

(6)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技术经纪、科技评估中心、科技会展等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研究开发、中试、检测等技术服务,为创新创业提供共性技术、仪器设备、工具软件等配套技术服务。建设行业工程技术中心,加快重点发展领域中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为行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制定资源整合共享政策和管理办法,加强科技资源、信息网络建设,加强科技服务资源的监督管理,促进各类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和科技信息的有效使用,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作者:常涛 李志强 韩牛牛 袁旭红 单位: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