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经济的调整

时间:2022-11-14 04:55:13

民营企业经济的调整

本文作者:朱海东工作单位:华侨大学法学院

1经济增长方式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海峡西岸经济区民营企业粗放型增长问题由来已久。1979年)1995年,民营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政推动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递减。1995年)26年,市场经济引导下企业增长方式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的阶段,从总体上看,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民营企业的增长方式具有粗放与集约并存,以粗放为主的特征。同时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凭借其独特的人文及地理优势,及时把握发展的机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经济增长一直保持较高速度,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有利因素居于主导地位。从总体上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了经济由迟缓开发粗放型向开放性现代集约型区域经济的过渡阶段。民营经济取得了蓬勃发展的同时,民营企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不断突现,这些企业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和规模竞争力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少;产权结构方面和企业资本结构方面不合理,而企业资本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直接制约着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影响着企业整体的市场价值;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法律防范意识不强;同行业恶性竞争导致了企业的亏损,产业化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绝大部分还属于传统的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待实现;国际竞争实力不够,科技实力制约其外贸走出去的战略。鉴于此,本文探寻如何从产业法方面进行调整,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民营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从而协调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建设好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工贸城市。

2经济增长中产业法的调整与政策取向

从上世纪8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民营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有益探索与实践。目前制约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来自于国家在制定有关民营企业发展基本政策(如产业法)上不完善的外部因素和民营企业内部自身与生俱来及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若干缺陷两大方面的因素。根据科学发展观及十一五规划的内涵,笔者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产业政策建议:(1)加强经济增长方式创新的产业政策倾斜和体制创新。(2)对创新型增长方式经济实行财税扶持政策。(3)实行金融扶持政策,鼓励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4)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从业人员进行技术教育,以培养创新性人才,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5)优化民营企业的产权和资本制度结构。(6)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增强品牌发展战略。(7)扩大民营企业的进出口权并享受同外资企业同等国民待遇,减轻税赋,鼓励民营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具体包括如下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进行产业法调整的领域:投资(金融融资)、税收优惠导向、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或者平移、高新技术创新、环保产业、完善产业政策政府进行宏观政策导向、开拓国际市场。

3对制约民营经济增长各个环节的调整建议

第一,融资难是我国目前民营企业生存状态的最典型特征,也是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难以成气候的一个关键原因。规模小、资金短缺、投资方式单一势必造成民营企业产品开发难、市场开拓能力弱、风险承受能力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客观上反映了支撑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存在缺陷,所以加快国内外金融市场向民营企业开放,是改善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针对目前我国现行的各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取消,比如取消对校办企业、劳务企业的税收优惠,以利于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二是修订,比如按照产业政策导向和发展序列要求,统一对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和通讯业、农林水利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民营企业给予优惠;三是保留,比如保留对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的优惠。第三,对于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或者平移、高新技术创新。传统产业是指以传统技术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产业,是指工业化过程中起支柱和基础作用的产业,主要是工业,也包括传统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一部分。传统产业虽然在很多领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剩,但仍有很多的薄弱环节,需要发展和改造:(1)深化改革,健全体制,进一步完成计划向市场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2)进行技术创新,传统产业的改造急需技术的支持,利用新技术可以加快其步伐,跳过某些阶段。为了实现升级,必须进行技术创新。(3)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国家要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加大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募集技术改造资金。这样才能实现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增长。第四,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问题及建议。高新技术产业指的是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而出现的新的产业部门。相对与传统产业而言,高新技术产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发展高科技产业最重要的是开发这种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它比任何产业更需要人才。(2)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的开发性质,所需资金投入量大,且回收时期长。(3)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谓创新即类似于发明,是别人没有启用或实践的东西,那当然存在一种未来的不确定性下的效果预期问题,所以这需要一定的洞察力,预见力和冒险精神。(4)高新技术产业涉及产,学,研三个方面,是它们的有机结合。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实施以下政策措施:(1)抓住人才这一关键环节。坚决树立教育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尽管这是长线投资,但却势在必行。(2)国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1999年我国首次在国债中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加大了投资力度。(3)处理好和传统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必须由传统产业提供原材料、能源和市场,而且必须为传统产业的改造而服务。这样才能协调产业结构,真正实现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综上可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当前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的明智之举,而其调整的主要方向就是以人才为基础,以传统产业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符合国内外需求为导向,以拉动经济增长和发展为目标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等薄弱环节,从而在整体上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全面的升级。第五,民营企业参与环保产业的建设,既是一种义务,一种利他,也是一种责任,一种自利。为此,民营企业应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建立生态化生产体系,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向绿色产业转移,实现民营企业发展的生态化和工农业一体化。走绿色化、集约化、社会化经营战略,这种经营模式就要求民营企业在发展战略上自觉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放在突出的地位,将环境资源价值纳入生产核算体系,作为衡量企业效益和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第六,提高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是企业的领导者、推动者和服务者,其中服务者的角色最重要。为民营企业生存发展提供更多服务、提供迅速发展的有力支持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发展经济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服务,而不是自己去发展经济,这同样体现在政府对企业发展对外经济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上。政府对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政策支持可包括三点:一是法律保障。即民营企业必须在一个良好的规范化的法律制度框架下生存发展,民营企业的财产权、经济权等得到法律的保护,民营企业在债务、产权和在交易过程中发生纠纷等问题时,政府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在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过程中,国家的法律保障对于民营企业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规避许多风险。如发达国家对我国企业产品出口不恰当的倾销指责和惩罚,我国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交涉,如对国际上侵权与被侵权事件的处理,政府具有完备的法律依据加以援助。二是技术、信息支持。在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的发展中,民营企业已逐渐成为主角,民营企业要突破技术瓶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是非常关键的,政府可以采取措施鼓励国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民营企业形成有机的结合体,共同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吸引人才,为民营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创造一个创新环境。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政府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如利用我国驻外领事馆的商务处、经参处等汇编一些国际商业、投资情报,利用外资委等机构进行投资、资信等的调查。三是财税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在初创时期常常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如何帮助民营企业创业或上规模、上档次,政府的财税金融支持很重要,如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政府基金的扶持、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体系建设等,对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为促进和规范海峡西岸经济区民营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保障创新的合法高效开展,通过产业立法来大力扶持和发展民营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建议以立法的形式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民营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海峡西岸经济区相关部门可以制定5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民营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创新产业条例6负责民营企业的宏观管理、指导和协调。希望本文能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民营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协调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工贸城市群提供理论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