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法学专业的应用

时间:2022-09-16 04:33:55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专业的应用

本文作者:王喆单位: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也称为个案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常由教师根据选取的个案预设情境,学生对不同情境下涉及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阐释分析问题的具体思路,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本质上是提出一种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朗代尔提出,当前在大学教育中被商学院、医学院广泛使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教学情境的预设性。案例教学所讨论的个案由教师提前选取,并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对案例进行必要的修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进行分析,尽管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但都是针对该特定情境提出的。第二,参与主体的主动性。与传统讲授式教学相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案例教学的最大优势,只要案例选取适当,老师进行必要的启发和鼓励,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尤其是法学案例因其往往涉及敏感、复杂的社会问题,学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问题的看法。第三,教学效果的启发性。尽管案例教学以学生独立分析为主,但是教师必须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对个案本身可能涉及的各种情境进行分析,指出不同情境下涉及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我国法学专业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在英美法系国家中,判例教学法是法学教育的主要方法,正如朗代尔教授指出:“被作为科学的法律是由原则和原理构成的。每一个原理都是通过逐步的演化才达到现在的地步。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漫长的、通过众多的判例取得的发展道路。这一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判例。因此,有效地掌握这些原理的最快和最好的——如果不是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那些包含着这些原理的判例。”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讲授式教学有利于教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法律知识;但是,法律终究是一门应用学科,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在重视传统讲授式法学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以案例教学为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讲授式教学法能够向学生系统传授基础法律知识,适合低年级的学生,但是当学生的学习已经形成一定的体系时,仅仅采用讲授法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法学人才,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转变。

(二)案例教学法重视双向交流,实现教学相长。案例教学虽然由教师选取案例,预设情境,但确由学生主导讨论活动,学生可能提出各种解决之道,但同时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涉及到法律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加以解答,并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并且促使教师进一步思考学生的需求,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开展

(一)案例选取案例教学功能的实现依赖于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案例。法学说到底是一门应用于实践的学科,在司法实践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案件,为体现现实性用于案例教学的案例一般来自于实践,但通常要进行筛选,并加以改造。教师在选取案例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案例应服务于具体教学目的。个案会属于不同的法学专业方向,在具体的专业方向内,它又会涉及到某些问题,选择案例时要防止面面俱到,力图通过一个案例解决所有问题,应当根据课时、课程进度、学生承受能力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为特定的教学内容服务;二是案例应当具有现实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所选案例要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并反映社会现实,可以选取新近发生的典型案例,以此为蓝本进行情境预设。

(二)教学流程设计除了选择合适的案例外,教学流程的设计对于案例教学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案例教学应当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首先,由教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与案例的介绍,除了让学生了解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外,还应当在案例介绍后提出案例所涉及的关键问题,为学生讨论指出方向;其次,由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学生讨论应当分小组进行,每组应当选出代表,在小组讨论后,由各组代表分别阐释观点,具体阐述本案所涉及的法律内容;最后由教师进行评析和补充。

(三)教学效果评估良好的教学必须具有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案例教学不同于讲授式教学,不应当采用传统评价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和考核时,应建立以综合能力为标准的成绩评判、考核机制。一方面,应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打破传统仅由教师进行评价的模式,积极开展学生互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表现给出成绩;学生之间尤其是小组成员之间对彼此参与课堂的情况比较了解,可以进行互评,这样有利于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应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教师不仅仅要对课内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评价,除此之外,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都应当纳入评价体系当中,以此来促进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