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4:05:26

案例式

案例式范文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行动学习;师生协同实践教学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加强和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随着企业管理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境不断涌现,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不断增长,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经管学科的发展,经管类专业对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度不断提高[2],从而推动了经管学科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经管学科的实验室不同于工科教育的实验室,案例教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真实的管理情境,是管理学科一种重要的实验教学方式。而案例分析则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案例分析实践课程的开设通过对管理实践问题的聚焦,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而掌握的案例分析方法和思路可以应用于其他相关学科案例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问题导向的师生协同式案例教学理念。

1案例教学与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情境式教学模式[3],通过案例分析过程中自身的独立研究和与团队成员的互动讨论过程,显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学生借助案例提供的真实情境,通过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用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积累与能力训练。案例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首要特征在于使用案例,是以采用真实事件为基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且案例具有情境真实性。(2)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有两种学习类型:型和亲验型[4]。案例教学是一种准亲验型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充分的案例讨论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3)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节课堂教学都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以特定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5]。案例教学开展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培养计划的制定、案例整体设计、案例教学准备、案例课堂组织、教学评价与反馈等[6]。其中,案例课堂组织是其中的重要和关键环节。对于学生而言,如何有效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就是案例课堂的核心内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主要依赖于此环节[7]。广义的案例教学过程不单指案例课堂组织过程,还包括案例的开发、案例的选择。特别是案例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案例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和课后总结与评价三个阶段。具体包括布置案例、阅读案例、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也可以按照知识主题设定、案例情境创建、案例问题确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学习效果评价这六个步骤开展案例教学。其中,最核心的阶段就是案例分析[8]。这一阶段是学生参与度最高的阶段。从案例教学的内涵、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学中的核心和灵魂所在。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案例分析属于案例学习的范畴。对教师而言,案例分析更多体现在案例课堂组织和案例分析思路引导(包括案例问题设计)方面。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案例,做一定的课前准备,通过个人与团队的协作,对案例中所描述的情境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做出决策。

2案例分析实践教学构建机理

早期的建构主义者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Vy-gotskyLS.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建构主义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其核心思想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9]。该学习理论包含四个要素: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10]。案例教学是情境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够将无限接近社会的真实管理情境构建出来,使得管理学中社会性的知识得以结构化的表达[3]。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能够模拟真实的决策过程,在模拟中加深思考,使得知识得到有效深化,最终形成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完成了知识和能力的自我建构[11]。建构主义理论为案例分析实践教育搭建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在这一框架中,情境的构建是基础,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最终达到意义构建的目标[12]。

3案例分析实践教学过程构建框架

案例分析包括个人准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个人案例准备中有长期-短期过程模式[6]。具体来说包括定义问题、分析案例数据,关注原因和结果、限制条件与机会,提出备选方案、选择决策标准、评估备选方案、选择较优方案和制定行动计划和实施计划。有的学者将案例分析的步骤分为熟悉案例、认识症状、确定目标、进行分析、做出诊断、做行动计划六个步骤[8]。步骤的划分有所不同,但核心思想在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选择合适的案例分析工具(包括概念、方法、模型和理论),运用这些工具进行分析进而解决问题。案例分析本质就是案例问题讨论逻辑的设计,案例问题的设计引导着案例分析的讨论方向。可以围绕着“决策点”,按照决策要素和决策流程两种逻辑路线展开讨论[7]。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案例难度、所讲授的知识点、学生的知识背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大家发表个人见解等。3.1情境构建。“案例分析”课程中的课前准备属于情境构建的范畴。情境构建中案例导入是基础条件。教师首先会给学生介绍案例教学及案例分析的概念内涵,对学生知识储备以及技能的要求,通过这样的讲述,让上课的学生对于案例分析这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概念,随后教师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知识点选取8~10个工商管理学科不同知识领域的教学案例。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是有效开展案例分析课程的重要基础。教师在挑选案例时会更加倾向于决策型案例,这类案例中包含管理情境中真实的、引发学生思考的、待解决的管理问题,可以更好地引发多层次的讨论和思辨,战略领域、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案例居多。近年来,由于微案例短小精悍(少于3500字符)、知识点相对聚焦受到了青睐。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成了初步的案例认知。并通过对教学案例的个体阅读阶段,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管理情境。3.2协同交流。案例分析对于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的培养有着显著的作用,在这一阶段,协作交流的交互式学习不仅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体现在学生之间。“案例分析实践”课程采取的是随机组队的方式,避免亲疏有别的单一化组队,从而有效促进了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实现知识碰撞,更加贴近社会实践,培养他们与不同人进行合作与竞争的意识。经过了前期的基础知识铺垫并对案例情境形成基本认知后,进入到小组讨论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准确找到要分析的问题[12]。这是案例分析的起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在小组进行中期汇报之前,教师会针对学生的整体框架、抓取问题的准确度进行整体把握,并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纠偏。“案例分析实践”课程要求学生进行中期汇报,此时各个小组成员经过多次的讨论,已经基本形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导教师需要调动自身的资源,包括已有的理论知识、案例资源以及其他可以获得的信息,从学生分析案例时所应用理论的适配性、问题解决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等方面对学生的案例分析PPT以及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较为细致的指导。3.3意义构建。情境构建后通过阅读案例寻找问题和分析问题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再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交流与自身原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重构后最终形成了集聚全组学生智慧的问题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了个体及组织层面的意义建构。在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中,展现了案例问题的发现、解决思路,涉及到多个管理知识和理论的运用,这些属于显性知识范畴。而与教师、学生就案例的不同方面进行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准确传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说服他人、接受并且内化来自外部的知识,重组进入自己的知识链条中,这些都属于隐性知识范畴[9],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大有裨益[11]。终期考核同样以小组汇报加教师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需要对汇报内容和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可行性、合理性等进行评估反馈。完成这一系列过程后,会请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与组内其他同学的交流和学习情况等等。根据学生的自评、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平时接受指导过程中的表现、两次汇报的成绩、案例分析报告的完成情况及参与度等,教师将为每位学生给出综合评分。由于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案例教学高度重视,迄今为止已经连续举办9届、面向全校各层次学生的“卓越杯”案例分析大赛。因此,修完案例分析实践课程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案例大赛加强学习效果,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多次建构。3.4师生协同式教学。在整个案例分析实践课程中,师生间会有至少三次的线下见面和不定期多次的线上互动,教师会加入各小组的微信或QQ讨论群,学生们获取的资料和信息都要求在群里共享,而教师则随时关注这些信息,并进行答疑解惑、必要的指导工作。教师需要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理论的梳理、完善、自我建构的同时,反过来作用于自身的理论和教学体系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调动自身资源的同时也是一个补充资源、完善资源体系的过程。所谓教学相长的意义就在于此,详见图1所示。

4案例分析实践课程的支撑体系

4.1充足的教学资源。丰富多样的企业案例是支撑工商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基础[13]。大连理工大学于1987年开始试建国内第一家案例库,在30多年的案例建设经验基础上,并在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于2007年5月成立了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共享中心实行会员制,现有会员院校近300所,“分散建设、资源共享”,实现了会员院校间优质案例资源的整合。目前收录的各类教学案例达到4517篇,所包含的知识领域从原有的13类扩展为15类(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及电子商务、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及物流管理、技术管理与技术经济、项目管理、创新创业管理、商法、公司治理、会计及财务管理、其他),成为国内最大最规范的案例库。案例背景企业遍布全国七大区及港澳台地区,以及部分国外地区。案例事件涉及24个行业大类,在选题、结构、表达及理论四个测评维度上都具备规范性,从而保障了案例的质量以及教学使用效果[14]。充足的案例资源为“案例分析实践”课程的案例选择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此外,创办于2012年的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案例分析大赛)每年都会从案例库中挑选7~9个比赛案例,这些案例涵盖战略、营销、财务、项目、创新创业等多个学科领域,且均聚焦社会热点问题,通常这些案例也会优先进入案例分析实践课程的备选案例库中,为此门课程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案例来源。4.2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连接企业、教师和学生,实现教学、科研、企业发展三方共赢的重要平台,在推动教学、研究与实践融合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大连理工大学已经与义乌双童、森宇、太钢等40多家企业共同设立了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基于这些优质企业的鲜活商业实践开发了适合教学的案例。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企业管理实践,并将管理理论应用到企业实践中,达到检验教学成果的目的,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对于系统性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5结语

案例式范文篇2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为我校的2017级护理中专班6个班总共202人,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对班级进行分组:案例式课业组、传统案例教学组,两组学生入学时候的成绩没有什么差别。(二)所用教材:高凤,张宝琴主编《儿科护理》“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三)教学内容,选取适合案例教学的章节:小二肺炎、小儿腹泻、急性肾小球炎以及高热惊厥共计14个学时。(四)研究方法。1.案例式课业组。每组6人有组长。秘书和成员。(1)课业设计:开课前两个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相关内容的要求,与儿科医生设计教学临床案例并提供相关任务。请BTEC相关专家组对其进行审查和修订。(2)任务分领:将案例课业发给各个小组在授课前两周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根据案例相关问题分别领取1-2个任务,确保每个成员领取到不同的任务。(3)课前准备,小组成员讨论:学生围绕各自任务收集相关资料,查阅文献、调查。课前三天组长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对有争议的问题继续查找答案,根据不同的项目任务选取不同形式进行课堂汇报。(4)班级汇报,小组展示:对每组成员进行选派代表,将讨论的内容以幻灯片、视频、角色扮演、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演示,最后做出总结,对有异议的地方小组成员进行组间的讨论。(5)总结评价:教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归纳与总结,对重点、难点做出了相应的讲解。2.传统案例教学组。课堂教学中将案例直接向学生呈现,流出时间给学生思考,并逐一进行讲解,最后一周上交病例作业。(五)教学效果评价。对成绩进行评判:(1)阶段性考评,对课业/作业进行评价,考评等级作为依据,同时还要结合通用能力评价表对学生通用能力进行评价;(2)终末考评:对理论考核成绩进行考评。(六)统计学分析。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教学效果进行比较。

二、结果

比较成绩:两组干预之前,评判性思维测量表各维度和总分没有什么差别。干预之后,实验组的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和总分较对照组有一定的提高(P<0.01);通用能力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和他人相处和配合的能力、任务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和创新能力以及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前者较高(P<0.01),实验组对该教学方式有97.2%的学生都很满意。

三、结论

我国医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注重提高医学生的创造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实践中的各项专业素质。作为新的教学方法———案例式课业设计,能够对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有一定的提高,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为培养护理的专业人才,提高职业素养以及综合竞争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案例式范文篇3

关键词: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应用能力培养;职业需求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2015年10月,国家颁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性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要努力实现转型,要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要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要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1]在向应用性院校转型升级和努力为国家和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背景下,如何立足山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笔译人才,就成为了笔译课面临的难题和首要解决的任务。《笔译》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笔译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力。[2]该课程与日常生活、旅游交际、商务交流以及科技应用联系紧密,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因此,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下笔译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大量的翻译案例的讲解和真实职业环境下的翻译实操,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到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能在社会、文化、教育、旅游、商务、科技、应用等笔译职场常见题材的文本间做双语转换,翻译速度能达到每小时280-330个汉字或400-450个英文单词,译文能够忠实原意,语言流畅,准确率达到80%以上。针对向应用型转变、培养应用能力的目标,结合课程定位,明确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要求,该《笔译》课程对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考核、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努力实现课程向应用型转变,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协调发展。

二、面向职业能力进行课程设计

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是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主要特征。因此,应用型课程的课程设计就必须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参照相关从业人员的行业标准,来进行相关教学环节的设计。因此,该课程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要考虑的是职业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面向职业能力该课程的课程设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职业能力分析→工作过程分析→课程内容确定→学习任务确定→翻译案例确定→教学组织与实施。学习任务和翻译案例的确定要注意任务引领,兴趣提升,能力培养。

三、课程改革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内容优化。面向岗位职业能力,通过广泛的调研与综合分析,本课程紧紧围绕笔译从业人员的典型工作任务来选择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加强课程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围绕实际翻译工作环节展开,构建“翻译服务规范与标准+翻译理论和技巧+‘互联网+’翻译技术学习+职业化案例翻译操练”的应用性课程组合模式,将本课程建设成为集教学体系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效果职业化、融纸质讲义、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翻译案例库、翻译试题库、翻译词汇手册和互联网+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应用性课程。本课程的应用性教学安排是两学期,每学期16周,每周两次课,每次课两小时,共计学时128小时。具体的模块化课程内容安排如下:模块一是对翻译行业服务规范与标准和翻译基础理论的简要介绍,共用学时20小时。这一模块共分成7个任务:任务1是美国翻译行业服务规范与标准(2学时);任务2是欧盟国家翻译行业服务规范与标准(2学时);任务3是我国翻译行业规范与标准(2学时);任务4是翻译的概念、性质和范围(2学时);任务5是翻译的标准和方法(2学时);任务6是翻译的过程和译者应具备的能力(2学时);任务7是英汉语言的十大差异(8学时)。模块二是翻译技巧的练习,共用学时48小时。这一模块共分成11个任务:任务1是翻译中的措辞(6学时);任务2是翻译中的词类转换(4学时);任务3是翻译中的增词(4学时);任务4是翻译中的省词(4学时);任务5是翻译中的结构调整(4学时);任务6是翻译中肯定与否定的转换(4学时);任务7是翻译中主动与被动的转换(4学时);任务8是翻译中名词性从句的处理(4学时);任务9是翻译中定语从句的处理(4学时);任务10是翻译中状语从句的处理(4学时);任务11是翻译中长句的处理(6学时)。模块三是互联网+翻译技术的简要介绍和使用练习,共用学时8小时。这一模块共分成4个任务:任务1是各类电子翻译工具在翻译中的应用(2学时);任务2是网络信息的收集(2学时);任务3是翻译类数据库的应用(2学时);任务4是对比分析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局限(2学时)。模块四是职业化案例翻译,共用学时52小时。这一模块共分成6个任务:任务1是文化类翻译(8学时);任务2是旅游类翻译(8学时);任务3是公司简介类翻译(8学时);任务4是商务翻译(10学时);任务5是政治翻译(8学时);任务6是科技翻译(10学时)。在每一个大任务下,又可以分成若干个具体的小任务,每个具体任务都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翻译任务来进行,充分考虑应用性笔译人才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二)教学方法创新。1.案例教学法把翻译案例引入教学中,将翻译案例以文字描述、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进入翻译实操现场,以笔译从业人员的身份分析案例,并能运用已经掌握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对翻译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实际笔译操作能力。[3]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依托任务为载体,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具体的既定的翻译任务,探索性地自主获取翻译理论知识和技能。按照“引入任务、自主学习;知识准备、小组讨论;任务实施、规范演示;任务检查、教师点评”的过程开展教学,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对分课堂使用对分课堂,即把一半的课堂时间用于教师知识点的讲授,另一半的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每完成一个大的知识点的讲授后,笔者会采用当堂对分的课堂模式,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当堂对分主要以“亮闪帮”的形式在小组内分三个环节进行:亮闪闪:每个组员就该知识点自己最佳的感悟理解进行总结分享。考考你:每个组员就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设计问题考考其它他组员。帮帮我:每个组员提出1-2个自己没能理解掌握的知识点请求小组内成员帮忙解决。这些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以翻译实操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的“小先生”,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翻转。(三)“互联网+”手段辅助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逐渐兴起,对传统高等教育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4]把“互联网+”的手段引入《笔译》课程教学中,无疑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利用“互联网+”技术,逐渐学着从教师到教学引导师转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笔译》课程教学改革中,就充分利用了蓝墨云班课来进行日常课程的管理,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动态:包括学生出勤情况的统计、学习任务的下放、学习任务的完成与收集、作业分数的统计等;还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在线测试等;还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的头脑风暴、世界咖啡、团队列名等方式组织学生对翻译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和讨论。(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重视过程性考核,考核指标多样化。(1)加大平时的作业任务量和难度,给学生适当增负,将平时过程性考核的比重至60%,即学生学期的综合成绩由平时过程性考核成绩(60%)和期末卷面成绩(40%)构成。(2)平时过程性考核的指标要多样、全面。由于该课程利用了蓝墨云平台辅助教学,可以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过程监控,因此平时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课堂学习情况、网络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等。(3)将学生参与翻译竞赛、考取翻译资格证书和参与翻译创新项目的情况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中,并按一定的折算标准加分,最多可加10分。

四、结束语

该课程的应用性教学改革,通过面向职业能力进行课程设计,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并利用“互联网+”手段辅助教学,优化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方式、改革了考核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课堂的参与度大大提升,主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笔译职业能力。这为今后的工作岗位的实地操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课程的教学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教学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才能给教学增添活力,才能使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多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国平,汪小飞,王瑞乐.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应用性课程改革思路[J].科技世界,2016(19).

[2]陈奇敏.参与和体验:英语专业笔译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2013(9).

[3]项响琴.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应用[J].应用高教探索,2012(8).

案例式范文篇4

关键词:服装设计;交互式案例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方

一、引言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服装行业的创新需求。因此,服装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备活跃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广泛的知识积累[1]。基于近年来对高校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情况的观察,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服装设计创意的相关知识积累和研究型学习存在普遍性的不足,对设计创新的探索大都停留在形式主义的表层而难以深入到更深的文化内涵层面,这对于行业的发展和市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在课程教学阶段,如何促进学生专业知识面的拓宽,形成更加有深度的实践创新探索,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问题分析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教师是通过课堂授课的形式,对学生传授体系化的专业知识。然后,再通过标准流程性的训练过程,指导学生完成设计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述的知识范围主要是聚焦在专业课程的领域,虽然也会结合案例进行知识的讲解,但总体上是一个单向的信息输送过程[2]。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化和表浅化。传统教学方式过度偏重于结构化知识体系的构建,这是工业化时代以来形成的教学思维惯性。这种教学模式的潜在假设是专业知识可以不断细化,并相互连接形成结构有序的组织。对于较为成熟、内容高度体系化的学科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是比较适用的。但是,对于需要高频度创新实践的学科来说则存在严重的不匹配。首先,设计的创新实践在方法上无法做到高度结构化,因为创新活动本身就是对传统模式的颠覆和突破,而高度结构化的知识虽然能高效地应对已知问题,但在面对创新时则会形成思维的约束,导致知识面的狭窄化趋势,这对于开放性的创新思维培养是存在负面影响的。此外,为了形成高度结构化的理论知识,往往需要对现实中的案例抛弃大量的细节因素。而在实际的创新过程中,设计师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创新情境。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无法涵盖所有可能触发创新的因素。而仅仅让学生依据套路化的创新方法去进行创新设计实践则很容易陷入表面化的形式主义,而难以深入到文化内涵的层面开展更有影响力的创新活动。(二)理论认知与创新实践的脱节。教条化的知识内容与复杂而持续变化的现实情境之间存在天然的隔阂,而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则更加加深了这种隔阂。学生的思维如果被束缚在这种教条化的知识体系中,就会对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心理准备,从而在面对创新挑战的时候往往难以适应。要突破这层隔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则需要将现实情境带入到课堂中。案例教学相比传统的理论讲授,更能够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创新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培养学生自主地从复杂的现象中总结设计创新的经验性方法。(三)一般案例教学的弊端。案例教学最初源于哈佛法学院,后经哈佛商学院扩散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在一般的案例教学中,主要是由老师引入对某个案例的陈述,并引导学生开展对该案例的思考过程[3]。教学的内容一般包括典型事例陈述与专业分析两个部分。基于以往在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来看,一般性的案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包括:1.一般案例分析的文字性描述中会自然过滤掉很多具体的情境信息,但对于培养学生的经验性认知和深度思考能力来说,获取情境化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服装设计的创新实践是一个跨越性很强的过程,从最初的资料灵感元素的收集分析到最后的方案确定和细化,期间各个环节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相互的转化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设计师需要凭借经验的积累、深度的思考以及广泛的参与性讨论,来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而这些内容往往都没有在案例中具体呈现。2.在一般案例分析中,教师虽然会引导学生展开对一些典型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但仍然是教师在主导思考方向和最终的案例解释,这仍然是单向度的知识构建,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参与度是不足的。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更深入和全面地体会设计创新过程中的问题情境和解题策略。因此,教师应该建设更具有交互性的研讨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开放性的展开讨论,促进多元化的思考与交流,为创新实践打开更宽广的思维路径。

三、交互式案例教学策略设计

(一)服装设计课程开展交互式案例教学的条件分析。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开展设计创新实践,作为一个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学科,其知识体系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领域,而且包含了丰富的经验性知识。在实践中,需要学生根据主题,广泛地收集相关的信息,并展开分析研究,探寻创新的路径和方法。因此,服装设计的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基于以上特点,最为理想的学习环境是基于实际项目的创新实践工作坊形式。但这种教学模式在现实中受到教学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周期较长,调动外部资源较多,而且时间上与教学计划常有冲突,实现的成本太高。因而,交互式的案例教学和模拟性课题设计成为比较接近于现实情境的教学模式,能够与服装设计教学形成良好的匹配性,促进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提升综合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二)交互式案例教学的策略设计。1.过程设计。交互式案例教学的特点是强化“交互”性。所谓交互式案例教学,就是针对案例主题,在频繁的交流研讨和丰富的信息反馈中学习,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主导的学习过程。教师更多的职责是过程管理和学习引导。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参与性,就需要通过过程的设计来增加课堂的开放性,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具体的策略是转变传统课堂的案例研究方式,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的选题,然后由学生自行组织进行开放性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在形成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围绕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期间,教师的作用是逐步参与到学生的研讨性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2.在开展交互性。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的角色则应该根据具体的创新环节和情境进行灵活的转换和调整。教师在课堂交互中的角色从显性化的主导变为隐性化的主导[4]。在初期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选择研究主题并在方法上给与指导,在中后期阶段则主要是引导学生建立良性的研讨方式,适度的参与学生的研究性探讨,多给与资料和思路上的支持而尽可能不去干扰学生的思维发散性。

四、交互式案例教学的具体开展方法分析

(一)案例研讨过程中的组织方式。根据前面教学策略的分析,交互式案例教学的开展需要转变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显性的主导者转变为隐性的主导者。要实现这样的目的,首先需要从过程的组织着手,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流程和反馈机制。具体包括:1.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案例研究主题。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完全的主导,将理论知识与案例单向传输给学生,再以预设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相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强化了课堂的封闭性,容易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知识惰性,难以实现开放性环境中以兴趣为引导的自主参与性。因此,教师应该在专业课程的初始阶段就注重构建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案例的选题活动。由于在该阶段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比较欠缺,教师可以给出一系列可选的研究方向,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讨论,自主确定选题。对于那些希望在教师给出的范围以外的领域选择案例主题的小组和学生,应给与鼓励。在确定选题后,应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分工,组员可以按照不同的视角或资料源进行分类研究,同时,要选出组内的负责人来进行协调管理。2.组织工作坊式的案例研讨。在小组成员根据选题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以集中式工作坊的方式开展案例研讨活动。过程的组织可以按照“个人主题简报、小组讨论和成果汇总”的流程来进行。首先是小组成员对各自搜集的信息进行简报,这个阶段应控制时间,让每个成员都有公平的发言时间,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接下来是针对设计案例展开小组研讨,讨论过程需要进行记录,形成知识和观点的汇总。在研讨后,需要各小组对记录进行整理,并制作PPT,在课堂上讲述案例,陈述观点,并接受提问。整个过程中,教师担任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同时,在小组研讨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不断拓展思考的边界,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展开研究。3.结合设计实践课题导入专业知识课本的理论与实际的创新实践活动相比,是抽象化和结构化了的知识。通过交互式的案例研究,学生可以更具体地了解创新过程中的诸多细节。教师可以在案例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始思考和构思设计创新的主题。在构思设计的过程中接触具体的实践问题,并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情境中,教师讲述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就更有动力主动倾听、提问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案例的选题与课程知识体系的关系处理。一般的课程教材对知识的梳理都是基于理想化的设计流程按部就班排布的,而在现实的设计案例里,很多时候创新的过程并不严格遵循设计的标准流程,而是与现实的具体情境相互作用和影响。当学生对理论和实践不一致的情况产生疑问的时候,是教师介入讨论和引导的好时机。教师应把握这些时机帮助学生快速找出有效应对问题的知识内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有更充分的准备。1.案例的准备应尽量全面覆盖相关的信息。虽然交互式案例教学更强调学生自主选题和开展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把案例研究全部交给学生去完成。相反,教师在给学生列出相关选题的时候,需要对这些选题做更为充分的预备性研究。特别是对于一些典型案例,应该特别注重对背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梳理。这样在组织学生研讨的过程中,才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内容,避免让小组讨论陷入群体思维的陷阱。2.引导学生建立灵活的应用型知识体系。服装设计领域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有很多面向应用的具体知识,书本教材中关于设计流程的总结并不复杂,然而那只是代表了一个理想化的过程。在现实的创新情境中,需要设计师通过敏锐的洞察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来应对各种具体的问题。如果用传统课堂的知识灌输方式,效果必然事倍功半。教师应该从案例中提取情境化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指示体系。同时,经过交互性案例研究训练的学生也更容易从现实中发现同类问题的相似性,并尝试用案例知识创新性地解决现实问题。

五、结语

交互式案例教学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从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角度对开展交互式案例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扬州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师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近年来应用该方法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创新实践成效明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尤其是理论和案例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对接方面。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打破传统教学的线性化模式,将理论讲授、案例研讨和设计实践相互嵌套起来,以主题设计实践的方式将各个环节相互打通,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每个部分的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伯荣.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动态展示的实践探索——以“毛皮服装设计”课程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9(2):87-90.

[2]陈世栋,刘伯荣.案例研究教学方法及其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大学教育,2015(12):38-40.

[3]刘录护,扈中平.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理念、案例与研究批判[J].教师教育研究,2015(3):81-87.

案例式范文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会计;主题式案例教学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提出了更多的期待。这其中,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专业核心素养的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在《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一书中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给会计行业带来了新机遇和新变革,对会计人员的核心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传统会计专业,“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专业核心素养构成应包括创新思维、职业品德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创新思维是一种敢于开拓进取、求新求变的心理趋向和思想意识。创新思维包含对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和跨界性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惑时,能坚持不懈的积极探索,开拓思路,灵活处理遇到的问题,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职业品德的培养则是从会计职业品德、会计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等方面进行培养。会计职业品德主要包括爱岗尽责、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会计职业纪律主要包括熟悉本行业法律法规、坚持会计准则、保守财务秘密等;职业责任主要包括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执行力。专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技术运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就是要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数据技术时代,培养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需要学生具备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掌握计算机使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则是要加强学生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其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协调处理好各层面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具备自我提升的意识和持续成长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会计行业发展要求。

二、主题式案例教学对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传统的会计教学着重于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性,通常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学习的本质和教育的价值,因此容易让学生思维趋向单一,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发展。主题式案例教学在主题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在主题式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围绕某一会计相关主题贯穿课堂始终展开互动,学生依据自己的思维逻辑和生活感知对主题进行探索,学生不再是“听众”和“观众”,而是作为课堂的“主角”经历一个发现、思考和实践的体验式学习,会计专业核心素养便在这样的一个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下得以培养。

三、高职会计课程主题式案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案例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中已得到广泛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实践能力,但还存在若干问题亟待解决。(一)主题式案例散而乱,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主题式案例教学的前提是案例的选择和整理。近几年,关于会计案例的教材层出不穷,运用到课堂中也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定性分析案例多,定量分析案例少;对应知识点的案例多,综合性案例少;由于会计政策的变化,有些案例已经过时,不合适分析和学习,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主题式案例教学效果。有些老师也会选择自行开发会计案例,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会计实践经验不足,对实务工作的流程不了解,往往会导致设计的案例无法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也无法保证主题式案例教学的质量。(二)主题式案例教学讲授偏多,探究过少。主题式案例教学的特点是围绕教学主题以某一“整体案例”为核心,以问题为纽带,搭建生活与课堂的桥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养。然而,在会计课程的实际应用中,有些老师还未将教学观念转变过来,尤其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受课时所限,连教学大纲的内容都来不及讲完,根本没时间进行“头脑风暴式”的专题探讨。此外,由于长期受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普遍存在思维定势,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于是自由讨论、发表见解的案例教学又变成了老师主讲,这也为主题式案例教学的实施带来不小的困扰。(三)主题式案例教学深度不足,素养考核缺失。由于主题式案例教学的应用本身费时、费力,对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养要求较高,使得主题式案例教学在高职会计课程中并未得到普遍推广。教师如果不注意引导方向和深度,学生如果课前没有全面地熟悉主题背景,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教学实效会大打折扣。虽然高职院校会计课程评价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和发展,但对学生的考核还是以“理论+实务”的模块考核为主,采用书面闭卷考核形式,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过分注重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把握和应用,缺乏过程性考核和对团队小组的综合评定,难以全面量化评估学生的会计专业核心素养。

四、会计课程主题式案例教学培养会计专业核心素养的优化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式案例选取1.案例要贴合主题,具有一定逻辑性的和综合性。针对目前会计案例散而乱的现状,主题的引领十分重要。依据确定的主题,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个或两个富有逻辑性和综合性的案例,将教学知识点串联整合,设置体现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让学生在案例情境中去感知和探究,寻找解决问题对策和方法,达到以例“知理”、以例“明德”、以例“修行”的目的。2.案例要贴近实际,具有一定真实性和说服力。会计案例很多都是用数据说话,教师在选择会计案例时不能脱离实际地胡编乱造,从而导致科学性的错误。在案例选取时应尽量贴近实际,真实可信。如将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会计资料作为案例使用,将财税部门公布的专题要案进行汇编整理,增强案例的时效性和说服力。3.案例要契合学生,具有一定启发性和趣味性。会计课程内容繁复、枯燥,实践性强,对于缺乏实践工作经验的高职学生来讲,常常会有似懂非懂的感觉。为此在选取主题案例时要立足学生的认知特点,案例设问要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环环相扣、分层递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书本、互联网、实地调研等方式参与案例的收集和设计,提炼形成有价值的主题式案例,在此准备期间遇到的困惑和难点都可以作为案例研讨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案例的展现形式也要多样化,不能只是一堆事例、数据的简单罗列,尽量做到生动有趣,结合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式案例应用基于对高职会计课程主题式案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笔者以财务会计课程中应付职工薪酬内容为例,进行主题式案例教学的设计和实施。1.“薪酬岗位业务操作”主题学习活动概述(见表1)。2.“薪酬岗位业务操作”主题学习内容组织(见表2)。3.“薪酬岗位业务操作”主题式案例教学过程实施(见表3)。高职会计课程采用主题式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针对会计所有教学内容做出颠覆性的变革,而是针对部分适用项目做尝试性的创新,通过积极的探索提高教师的课改意识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情境选择和整合等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会计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郭军,毋文静,张雪莹.“互联网+”背景下MPAcc学生核心素养构成及培养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7):122-123

[2]张智霞.新建本科院校会计案例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7.34(2):55-57

案例式范文篇6

关键词:层进式;案例教学;课程建设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信息技能。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在多媒体方面的知识素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多媒体基础知识和应用,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在各高校中除了计算机相关专业要开设“多媒体技术”专业基础课程之外,这门课程也是面向工程类、艺术类、农学类、管理类、食品类等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门通识必修课。

1“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多媒体技术”课程在本科教学的十余年的讲授过程中,已经经历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由于课程本身具有知识点涵盖众多具体的媒体处理技术,讲授的内容复杂繁多,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各部分内容彼此相互独立等特点,因此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如下:(1)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化音频、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方面的基本原理、相对应的编辑与处理软件的应用等内容。这就要求要针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取舍,使之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教学目标。同时对使用的各种媒体类型的应用软件进行选取,需要从适用性和实用性两方面来考虑,尤其在面对软件类型及软件版本发展变更迅速的时代,必须紧跟各类软件发展的步伐,选择最新的、应用最广泛的软件及版本。(2)课程内容之间各自独立,每一部分都包含基本原理,对应的编辑与处理软件的操作与应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得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充分掌握相关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不足之处是原有的案例基本是围绕某一专题的某些知识点为主进行设计,知识点是零散的、片面的,缺乏案例之间的关联性。当然,“多媒体技术”课程是以整合多种媒体技术进行综合应用的,因此也需要设计综合应用案例,将多种媒体设计、整合,进行综合设计。(3)该课程面向多个专业的学生群体,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目标不同,对学习课程后的成果导向也各有所需。因此以统一授课内容、统一的考核要求,首先难以保证基础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避免不了学生偶尔的抄袭现象。统一的考核标准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达不到培养他们对于多媒体信息综合处理的能力,完成个性化的、有特色的综合作品的创作能力。

2层进式案例在推进“多媒体技术”课程建设的意义

层进式案例在“多媒体技术”课程中的设计应用有别于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2],其中层进式案例的设计是最关键的部分,案例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效果。层进式案例是指将“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前后内容衔接起来,作为整体进行案例的设计与构思,完成整个课程的内容建设。首先对“多媒体技术”课程内容按媒体类型进行了基本模块划分,在基本模块内按难易程度设计层进式案例,案例中包含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技能。案例之间要设计得有层进关系,并且提供了再次创作的空间,每一模块内还设计综合利用学习的多个知识点进行设计完成的综合性案例。在整个课程的最后部分再设计一个将多种媒体进行设计、整合、综合应用的综合性案例。这样的层进式案例设计,既可以保证学生对基本知识及技能的掌握,也使得大学生都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层进式案例教学对推进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3层进式案例在“多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实践

3.1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及内容设定。在进行“多媒体技术”课程内容建设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课程的内容也必须符合相应的培养目标。在本课程中的体现就是:首先对多媒体理论知识进行筛选,只保留核心基础理论,为未来持续学习提供一定的知识储备即可;精简或删除关于编码方法以及实现算法等内容,如音乐合成中频率调制原理、小波变换编码、音频波形编码中PCM、ADPCM以及熵编码、JPEG图像编码算法细节。其次,需要对多媒体软件进行选择和更新,选择更大众化和普适化的应用软件的新版本。例如音频软件的选择历经了CoolEditPro到AdobeAudition的过程,目前更新最新版本为AdobeAudition2020。图形图像软件课程选择AdobePhotoshop2020,数字动画软件选择AdobeAnimateCC2020、视频处理软件选择AfterEffects及PremiereProCC2020。3.2打造层进式案例的教学体系。3.2.1打造层进式案例。将整个“多媒体技术”课程按多媒体种类(音频、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划分,进行模块化设计,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形式把知识点梳理好。对主要知识点加以分解,以层进的案例形式推进课程进展。每种媒体类型都围绕相关知识点设计多个基础性案例,最后再设计一个综合性案例将这部分的技能整合。例如在图形图像部分,除了要讲解基本的色彩原理、像素、分辨率、图像格式等知识点之外,主要以讲解AdobePhotoshop2020开发环境、常用工具、常用处理图像的基本技巧等内容为主。在这里把图像处理基本技术进行梳理,按基本工具、基本操作、图层、样式、图像调整、蒙版、路径、滤镜等进行分解,将其按从简单到复杂,层进式设计相应的案例,并将案例效果设置成开放式结果。在图像处理的最后一部分,设计一个能够综合利用恰当的图像处理技巧,自己设计主题及风格,完成这个综合案例的制作。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图形图像处理专题中大概设计了4个基础案例。每个案例围绕着一组基本技能,能够完成基本技能学习的目的。这4个案例间互相支撑,有层进的关系,后面的案例是在前面案例中学习到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复杂设计。每个案例本身又能进行扩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对案例进行再次创作。这样既可以保证基础薄弱的同学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又能鼓励学习能力强、有创意的学生根据基础案例的技巧,做出较为复杂的、有独特创造的个性化案例效果。在整个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按音频、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先后顺序讲解,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动画和视频的案例当中使用音频、图像当中的案例素材,增加各种媒体之间的耦合程度。最后再设计一个包含多种媒体素材的综合性案例。这种跨越具体媒体类型的层进式案例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整个多媒体整体设计的理解。学生除了掌握某一专项技能之外,还能开阔思路,触类旁通,把具体的技能转换为再设计、再创造的能力。3.2.2建立灵活的考核机制。建立适应考核机制是保障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部分[3]。“多媒体技术”课程的考核形式,经历了从一次性期末考试,到期末提交电子作品,到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的转变。过程化考核方式最适用于本门课程的特点,它将考核点分散到整个学期之中,强调的是课程的学习过程,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重新整合后的层进式案例教学法,在过程化考核过程中,根据作品的学习内容及要求,分为随堂提交规定任务和综合作品考查两大部分,考核内容及要求分配如表2所示。随堂提交作业按照教学进度的进展,分阶段考核学生对各模块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综合作品考查部分则对应的是综合案例考核。综合案例只给定作品参考主题,例如今年图像部分的参考主题就是“抗疫”宣传海报,或者是宣传“文化自信”的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海报。而动画和视频部分的综合作品的参考主题是毕业“云演唱会”的宣传片或者是“最美逆行者”宣传动画。这里只给出主题方向,提供参考的设计过程及效果,但不规定具体技术实现细节及呈现效果,主要考核作品的创意性、完整性。这两种考核形式的组合,能将考核压力分散在整个学期之中,学生可以保证完成对基本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同时又培养学生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的应用能力,锻炼了创新、创作能力。

4层进式案例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层进式案例的应用在以下几方面对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效果产生了很好的作用。(1)在层进式案例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学团队的老师以学生为本,通过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精细设计教学案例,将案例以模块形式进行了层进式案例的设计,案例间有模块内的层进关系,也有模块之间的综合创作设计。同时开展开放式考核形式,逐步建立较为合理的多媒体课程教学体系。(2)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创作能力。在层进式案例教学的推进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提升,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有显著提高。(3)开放式的考核形式,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例如可以将时事热点、中华传统文化宣传、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融入案例当中,随时跟进综合作品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同时,也能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美、发现美、热爱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5结语

“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思考,将过往的案例教学再次进行整合和调整,通过层进式案例在课程中的实践,可以促进“多媒体技术”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进行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多媒体信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振花,李慧盈,杨瀛涛.以学生和科研项目为案例驱动的多媒体技术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9(10):159-162.

[2]陈颖频,林凡,喻飞,等.层次化实验教学在《数字图像处理》教学中的初探[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92-97.

案例式范文篇7

关键词:改革;生产事故案例;学生;职业能力

一、化工企业生产事故案例教学式设计理念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推行产教融合和工学交替,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建职业教育,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企业生产事故案例在教学式改革和设计上遵循的理念有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企业文化、职业知识底蕴和就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融入企业生产事故案例教学设计的全过程。

(2)立足包钢,辐射内蒙古,提高服务能力,突出“实践操作”,以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能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真正达到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育人、就业与发展”。

(3)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谋生技能,不断提升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本领,把学生培养成为品行端正,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二、化工企业生产事故案例教学式设计思路

以一个目标(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两种环境(学校和企业)、三个主体(学校、学生和企业)、四项结合(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生身份与学徒身份相结合,素质与技能相结合)的思路对化工企业生产事故案例教学式进行设计。依托生产事故案例教学式研究建设委员会,与化工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生产事故案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突出改革与实践的特点和亮点,在教学模式确定、方案设计与实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营造真实生产环境,使教学功能与生产功能、培训功能相结合。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使企业参加学校人才培育的全过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奠定持久职业生涯的基础。通过教师赴企业调研和请企业专业来学院进行专业研讨,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有效途径,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了解企业对该模式的态度、建议与要求,掌握企业所能提供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工作任务,选择化工生产事故案例作为学习的主线,序化教学内容。通过深入剖析,归纳总结出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从而确定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对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全面、高效的推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结合,改革阶段培养、技能递进、学岗通融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化工企业生产事故案例教学式设计内容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技能为核心,培养品行端正,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为愿景,引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化工行业标准,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构建化工企业生产事故案例教学式设计内容。设计内容遵循“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理念,突出“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特色,使学生能学会一门自食其力和生存的技能。

(一)成立生产事故案例教学式研究建设课题组

本着发展、交流、合作、共赢的思想,系校企工作组与包钢焦化厂合作,成立了化工生产事故案例教学式研究建设课题组,此课题组成员就生产事故案例教学式研究的建设内容召开研讨会,进行深入研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依附包钢各大厂矿课题组成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充分了解国际国内上在该领域内的发展前沿和最新动态,课题组成员多次走访焦化厂等单位,通过座谈、讨论、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生产场地等方式,与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及普通员工进行了广泛交流,对企业生产事故案例教学式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二)化工生产事故案例教学式研究与实践内容

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的,根据“由理论到实践,由实践到理论”、由“学徒到师傅”的职业成长规律,由完成简单的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按照通用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专业实践技能逐步上升的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一个多面手,不断适应企业的发展,并为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1.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培养阶段。作为职业人和社会人通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按照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的原则,改革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基础,调整教材和课程安排,让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常识化、形象化,使多数学生能感受得到,能听得懂,能接受得了,这样的教学才有意义,才有效果。必须摈弃教条、僵化的教学思想,大胆的创新引入知识与现实结合,这才是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降难度、增兴趣、为用而学。在实践教学上,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入手,以学生能够提升本专业的实训能力为目标,改革实践教学。在专业课中渗透企业文化和职业素质,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学活动和各种文化活动中。学生通过通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营造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诚信守纪、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的品质,让学生体验职业价值,懂得尊重职业价值和弘扬职业精神。

2.走岗实习阶段。在进行了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通过置身于化工企业生产一线,亲身了解企业的实际状况,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主要设备、布置方式等有一个总体了解,增强感性认识,巩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学习企业员工任劳任怨、坚忍不拔、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从中培养崇尚劳动光荣的观念,使学生具有吃苦耐劳、善于沟通、团结协作的职业素质;树立严谨求实、安全第一的职业意识,淡化学生毕业与就业的界限,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课堂、车间双课堂教学+贴岗实习阶段。深入贯彻“技能重于知识”的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

(1)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建”的建设方式,根据化工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从化工企业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入手,以此为学习的主线,解决现场实际问题。

(2)编写化工企业生产事故案例。根据高职教育特点以及行业特色,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企业生产事故案例,案例的编写拟包括以下几个内容:①案例说明;②案例背景;③主要内容(案例经过,案例的原因分析、确定原因、采取措施);④分析路径;⑤教学目标;⑥教学方式方法;⑦思考题及考评。生产事故案例体现高职教育特点以及行业特色,既能指导生产,又可把工厂搬入学校,在《煤质分析及煤化工产品检测》、《炼焦生产操作》、《工业分析》或相似的综合性课程教学中使用。

(3)通过对化工企业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确定化工生产过程分为五个工序:生产前准备、原料预处理、反应与控制、分离与精制、辅助工序,总结归纳出学习领域和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把职业资格标准模块化,构建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培养体系,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基础。

四、小结

化工企业生产事故案例教学式改革与实践使教学功能与生产功能、培训功能相结合。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在功能上实现“教室、实训室、车间”一体化,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感悟中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并在其中渗透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缩短学生就业“磨合期”。

参考文献:

[1]张继学.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状况[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60-61.

[2]季跃东.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创业教育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1):114-118.

案例式范文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涌现;社会研究方法

案例教学起源于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在法学教育中应用的判例教学法———运用具体案件分析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原则,将法律专业理论与律师办案实际相结合。与法律教学中使用的“案件”类似,“社会研究方法”教学中的“案例”也是“既成事实”。作为理论与经验的结合,案例的确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理论和熟悉研究方法。尽管如此,这种基于“既成事实”的传统案例也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的涌现式案例试图在提高社会研究方法专业知识学习效果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成就感和学习体验。

一、传统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与局限性

不同学科、专业和课程中使用的案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差异,例如,“法学原理”课程使用的案例往往是法院判例或某国的法律条文,“旅游资源开发”课程使用的案例通常采取类似湖南凤凰古城的旅游景点等,“社会学概论”课程使用的案例可能是报纸、电视或网络视频上基于社会事实的新闻报道,“社会统计学”课程使用的案例可能只是一道带有详细解题过程的计算题,“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使用的案例则大多是研究设计、调查问卷或实证论文。上述案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既成性。传统案例往往基于既成社会事实,是对事件、地点和人物的分析。第二,外在性。案例外在于当前研究者(此处指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教师在编辑案例中则具有一定的内在性,案例研究类似实地研究中的非参与观察)。第三,非反应性。案例像文献研究中的文献,缺少互动和反馈环节。根据笔者负责的“社会学案例研究”课程的教学经验来看,传统案例教学在社会学理论课和社会学史类课中有较好的效果。学生至少可以有三方面收获:结合经验性的案例,加深对社会学相关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通过分析案例、撰写报告和小组发言,提高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社交能力。这些收获与普特曼对学生分组的合作学习方式所具有的优势具有较好的关联性[1],从侧面说明案例教学中应该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二、传统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中的局限性

尽管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具有诸多好处,但传统案例的既成性、外在性和非反应性等特点,使得传统案例在“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却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对定量研究方法来说尤其如此。

(一)学生因机械模仿案例内容而丧失创造性

以本科生的“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为例,教师提供的案例往往是一份较好的研究设计,或者是一篇调查统计类的实证研究论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选定研究题目后,要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讲授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一份研究设计(调查方案)。在研究设计过程中一般要求学生用文字描述、理论框架、变量测量和研究假设等四种形式展现研究内容。讲课中会展示既成案例,但有些案例“惨遭模仿”。教学实践发现,研究框架中的中介变量往往很难设计,一些学生小组则直接把案例中的中介变量“拿过来”。但如果讲课中不用案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就会存在困难。防止此类不当模仿问题发生的方法之一是精讲案例,在促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搞清案例中所使用方法的适用性。本科生的“社会研究方法”课程还会把那些使用调查统计方法的实证研究论文作为案例。教师总是希望学生从高质量的实证研究论文中受到启发,加深对调查法相关理论的理解。此种案例尽管有一定作用,但对绝大多数研究方法的初学者来说作用有限。论文型案例中的研究方法是作者以自身课题独特性为基础,在多种方法中优胜劣汰的选择结果。论文案例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的优胜劣汰过程一般很少在论文中呈现,这不仅使得学生盲目照抄论文中的方法而不问其究竟,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且还会使不清楚“科学发现优先权”之难的学生误认为科学研究(特别是定量型的实证研究)很容易进行。

(二)学生因套用案例形式而丧失科学探索的乐趣

社会学定量研究方法之所以好学易用,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与定性研究(例如实地法)中的个案访谈和资料编码等技术相比,定量方法(例如调查法)中的抽样方法、问卷设计、统计方法和软件使用都相对比较容易掌握。很多定量研究方法很直观,就算不懂其原理也能大概模仿。但定性研究方法则“显得不太科学”,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直觉、顿悟和体验。而且,定性分析软件也比定量分析软件复杂。第二,定量研究论文的标题、研究设计(例如调查方案)和研究结果的呈现(例如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格式和结构比较固定。例如,调查报告一般包括导言、研究框架或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结论和讨论等内容。定量研究中这种相对固定的结构有利于初学者,但定性研究在论文题目、研究设计和论文结构上则无定规,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论证过程也不如定量研究那么直观和容易。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涉及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术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找到好的研究问题后还应该用好的形式将其转变为能抓住读者眼球的题目,而这需要在措辞时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虽然模仿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但笔者通过实践体会到,对于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选题能力弱是创造力丧失的重要表现。

三、涌现式案例的含义和特点

不管是研究课题的题目形式和措辞,还是研究设计的结构和内容,亦或是研究论文的呈现方式,传统案例都存在自上而下、由外而内、重结果却轻过程以及形式重于内容等问题,导致学生创造力和学习乐趣的丧失。与这种既成的传统案例不同,笔者提出“涌现式案例”(EmergentCase)的概念,更适用于“社会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

(一)涌现式案例的含义

“涌现”是复杂系统研究中的专业术语,美国圣菲研究所的霍兰认为,“在生活中的每个地方,我们都面临着复杂适应系统中的涌现现象———蚁群、神经网络系统、人体免疫系统、因特网和全球经济系统等。在这些复杂系统中,整体的行为要比其各个部分的行为复杂的多”[2]。系统科学把这种只有整体具有而孤立部分及其总合不具有的性质称为整体涌现性(WholeEmergence),它是组成成分按照系统结构方式相互作用、补充和制约而激发出来的,是一种组分之间的相干效应或结构效应。与此相对应,我们在“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情境中提出的“涌现式案例”指的是,由学生在有限知识和教师辅导下,通过小组讨论而自行设计和实施的案例,包括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和实证论文等。

(二)涌现式案例的特点

1.生成和建构并存。尽管社会研究方法中的涌现式案例也是以外在的已发生(少数未发生)事件为基础,研究对象具有涂尔干所界定的“社会事实”的特点,但涌现式案例不像传统案例那样止步于客观描述社会事实,用文本直接呈现案例,而是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发掘社会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其大体流程是:从社会现象提炼研究问题;以研究问题为指导抽象出深层概念;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设计研究假设和整体理论框架;在界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衍生出变量,并根据变量测量结果设计调查问卷等资料收集工具;收集经验数据并主要利用统计方法来检验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基于检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理论分析并提出对策。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上述研究过程具有建构性,研究者一般会按大致相同的步骤去“建构”一份研究设计或一篇论文,但从研究内容角度看,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因研究者甚至研究过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内容不是事先存在而等着研究者去发现,而是研究者(例如学生小组)经过谈论后激发生成的。因此,涌现式案例是演化中的存在,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是99%的生成加上1%的建构。2.已知和未知并存。对于初学“社会研究方法”的学生来说,涌现式案例是基于有限理论知识科学探索的结果。例如,在调查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每讲完一个研究环节(例如:选题、变量测量和抽样方法)都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选题,将所学环节付诸实践。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学生对已讲授的研究环节是已知的,但剩下的其他环节是未知的;从研究内容的角度看,学生选题的大致内容是已知的,但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是未知的。对于那些习惯了“听讲+背书+考试”的学生来说,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尽管有些新奇,但初学者很容易失去方向感和整体感,或者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研究方法课程来讲,这种边学边练的“干中学”(Learnbydoing)更加重视过程而非结果。学生的实践成果是不断试错的结果,是基于有限理性的满意决策结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有时候甚至要推翻重来。但科学探索的乐趣可能就在于此,苦尽甘来才会有乐趣和成就感。3.创造和毁灭并存。学生通过已经完工的案例不仅学到了新的研究方法(例如调查法),加深了对已选课题的认识,还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并增加了与人沟通甚至辩论的能力。作为学生自己创造性生产的结果,涌现式案例一旦生产完成就成为了传统案例。涌现式案例的作用在案例被生产完成时就已经实现,若拿已经完工的涌现式案例去进行案例教学,则可能带来负面后果。

四、涌现式案例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通常说来,“涌现”指一个系统中个体间预设的简单互动行为所造就的无法预知的复杂样态的现象。与传统案例一般由教师提供,学生并不熟悉案例的生产过程和选择标准不同,涌现式案例由学生自行创造。“涌现式案例”是由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学习规则,经由成员互动而生成和创造的事先无法预知的学习成果。从课堂组织的角度来看,涌现式案例的关键生产环节是基于有限知识和学生分组的课堂讨论。小组平均人数为6人,保证前后两排正好能坐下,以方便课堂讨论。负责记录的小组长坐在走道边,以方便教师查看讨论记录并进行指导。

(一)讲授有限知识

传统案例教学可能只给学生一篇有关某社会事件的深度新闻报道,或给学生放映一个电影片段。教师可以不作任何提示,任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甚至尝试进行发散性思维和讨论。但“社会研究方法”课程却具有特殊性,学生要根据所学方法创造一个案例。因此,教师必须要讲授有关研究方法的理论知识,甚至要展示一些传统案例。但理论知识不能讲授过多,应该边讲边练;案例展示也不能太多太深入,以免被过度模仿。在笔者的“社会研究方法”课中,讲授课时只占一半左右,其他课时是课堂小组和课外问卷调查实践。有限理论知识不足以支撑小组讨论,教学中要求学生围绕所选课题查找文献资料,并将关键文献打印后带到课堂上。同时,允许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随时通过手机上网查找资料。

(二)以平等为第一互动规则

复杂性虽然很复杂,但其基本原理却很简单,即简单规则导致复杂状态。涌现式案例生产中的核心原则是“平等”———生生平等、师生平等、机会平等、观点平等。平等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机会发表意见,教师临时参与讨论的时候也是这样。同时,平等也意味着每个人的观点都具有相同效力,在相同环境中优胜劣汰。组长的主要作用是设定任务和记录结果,过程协调和结果总结并不重要,因为结果是自然选择而不是认为指定的。

(三)强化非线性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涌现式案例的核心生产环节,这里的小组讨论不是简单的发表意见,而是基于外援记忆或交互记忆的头脑风暴法。基于外援记忆(externalmemory)提出的交互记忆系统强调人类具有借助外部储存媒介保存记录的倾向。交互记忆系统理论不仅强调如电话号码本、备忘录和档案资料等只能单向交流的外部记忆,更加强调群体中基于相互依赖和知识共享的外部记忆。魏格纳等人认为,交互记忆指的是对来自不同知识领域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检索和交流活动的共享的认知劳动分工,它通常是在亲密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小组是学生自愿组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关系基础;小组研究的问题不涉及到个人利益,因此,学术争论也不会影响个人关系。涌现式案例的小组讨论不是1+1=2的线性叠加和稳定增长的讨论,而是1+1=x的非线性讨论。非线性讨论中的参与各方经过知识、信息和情感的交换而彼此约束和选择、协同和放大,其结果是随机和多元的。非线性小组讨论使得涌现式案例的演化过程不断出现多种可能性和分支。此时,教师参与讨论并在各种观点难决高低时给予综合评判就非常必要。例如:利用调查法研究“大学生社团参与对职业期望的影响”,小组讨论过程中就有小组成员提出能否用实验法和个案法进行研究。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教学考虑,教师要求小组成员集体用调查法进行研究,但鼓励小组成员在课外进行实验法和个案法的研究设计,并将实验法和个案法中的想法“转译”到调查法中。

(四)重视灵感和直觉等发散性思维

涌现式案例是99%的生成加上1%的建构,也是98%的讨论加上1%的灵感和1%的直觉。灵感(inspi-ration)是主体对反复思考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某种偶然因素或潜意识信息启发而得到突然顿悟的心理状态。灵感本质上是认识过程中需要诱发的心灵受激感应活动,平等的非线性小组讨论正好发挥了诱发作用。直觉(intuition)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只有当经验积累达到融会贯通产生“共鸣”时,直觉的领悟和理解才能发生。

五、结论

涌现式案例是相对于由教师提供的既成案例而言,学生以小组讨论方式创造的这种特殊案例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等方面都能发挥较好作用。但这种特殊案例的生产和使用都有些问题值得思考,比如,是否只适用于“社会研究方法”类的课程?这种案例是否更适合研究生而不是本科生?学生小组的选题难易程度是否会影响到研究方法的学习效果?如何激励所有学生真心投入思考和讨论,克服涌现式案例生产中的“搭便车”问题?只有通过大量的涌现式案例教学实践,才能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并进一步优化涌现式案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PUTMANJ..Cooperatelearningindiverseclassrooms[M].NewJersey:PrenticeHall,1998:41.

[2][美]约翰·霍兰著.涌现:从混沌到有序[M].陈禹,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案例式范文篇9

职业医学虽然是预防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但是与其他的预防医学课程有很明显的不同,尤其与临床疾病联系紧密,甚至其部分职业病的治疗同临床内科治疗相同,课程中关于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发病机制与临床疾病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所以,在职业医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非常适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职业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而教学重点突出体现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控制和职业病临床知识方面,此外,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和危害性认定难度也较大,而案例教学可以通过多方面渠道解决这一难题,使学生融入到案例所设的场景之中,通过相互的讨论,能加深对教材知识的了解,并有长时间的记忆力,实践证明,讨论式案例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4,5]。

2讨论式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实施主要有三个环节:案例的引入、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案例总结[6]。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讨论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全面掌握教材里相关难点和重点,还要结合教材知识选择相关性较高的案例,并设计合适的问题供学生讨论,案例讨论的问题是案例教学环节的重点,好的问题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能贯穿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此外,也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所以,教师在准备案例教学时要充分备课,并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近发生的案例。讨论式教学模式也可以整合到传统式教学方法中,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针对性强的小案例,将理论教学和实际案例结合起来,使课堂讲解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

2.1案例的引入

教师在课堂上呈现案例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根据教材中相关知识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可以采用书面形式的案例材料,将文字材料发放到各个讨论组,根据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讨论,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介绍职业中毒病例的发生经过,并且结合图片和影音视频资源提供给学生,形成视觉听觉以及文字的强烈印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一方面要紧密联系教材知识,另一方面尽量选取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案例,尤其是经过新闻报道的案例,如果学生已经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了案例的大致情况,则更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比如:河南省新密市张海超的"开胸验肺"事件可以结合职业病的特点、诊断原则和预防控制等相关知识进行讨论,并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目前我国在职业病诊断方面存在的不足。还有河北省白沟镇的群体性苯中毒事故,通过这个案例讨论可以使学生了解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常见的职业性接触机会、苯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及目前国内关于职业中毒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等等多方面的知识。此外,结合铅中毒的病例讨论职业史在职业病诊断方面的意义,学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职业性接触机会以及铅中毒的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最后,结合一些意外中毒事故讨论急性中毒事故的现场处理原则、劳动场所现场调查内容以及中毒现场组织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现场处置能力,不明原因中毒的现场调查等与工作实践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此方面的案例很多,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合理的设计和组织。

2.2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职业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是案例教学模式的核心部分,按照组织形式可分为小组案例讨论和全班案例讨论。在小组案例讨论的模式中教师将问题提出后首先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了解案例所反映的知识点,然后展开小组内部讨论,让组内学生充分发表看法,畅所欲言,各个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引导学生关注重要的信息,以及如何围绕重要的信息解决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等等内容。讨论结束后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引导其他组的同学进行适当的补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全班案例讨论形式较为简单,关键是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围绕着重要信息引导学生如何调查患者的职业史,如何做好现场的调查工作,引导学生分析中毒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与临床疾病进行详细的鉴别诊断,最后组织学生讨论针对中毒事故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吸取的经验教训等内容。

2.3案例的总结归纳

案例式范文篇10

1多媒体视频临床资料采集与管理软件系统的功能特点

1.1采集资料快速、简洁、完整

采用视频手段可以对诊疗过程实时采集,自动储存录像资料,并对一些特殊体征、典型舌象、中医处方实施拍照贮存,可以完成单次全过程采集,也可以对某一种疾病进行完整过程的多次采集,能采集到真实动态的诊疗过程。

1.2单一式或组合式提取资料

可以按病名、患者姓名、医生姓名等单一方式提取资料,也可以采用组合式提取,如某医生治疗的某一种病及某种疾病疗效优者等任意多种组合提取,可以根据教师讲课的需要,来组合和整理资料。

1.3有一定的统计和分析功能

能完成一般资料统计学处理及针对病因疗效进行自动分析,这一功能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还可以不断充实与完善。

2动态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2.1片段式案例教学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学过的某一具体问题,为了加深学习印象采用的。该法多用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如脾虚之齿痕舌、阴虚之午后潮红、腰椎管狭窄症之间歇性跛行等特殊体征,临床教师基本上都在临床遇到过,但讲课的时候很难给学生解释,而“多媒体视频临床资料采集与管理软件系统”却可以迅速地将这些典型体征从资料库中调出,“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既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过程式案例教学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某一章节学习完成,为了让学生能系统理解所学知识而采用的。利用“多媒体视频临床资料采集与管理软件系统”采集的单次诊疗过程,让学生独立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让集体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让学生了解怎样去应用这些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3完整式案例教学法

利用某一种疾病的多次诊疗过程,让学生了解治疗疾病的复杂性和灵活性,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临床资料采集与管理软件系统”采集的临床痹证之行痹的多个患者的多次诊疗过程,就会发现针对不同的患者之同种疾病开方用药有很大的区别。行痹治疗虽以防风汤加减为主,但腰背酸痛为主者,多与肾气虚有关,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等补肾壮骨;若见关节肿大,苔薄黄,邪有化热之象者,宜寒热并用,与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合用。让学生理解中医“同病异治”的同时也充分理解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

3教学效果调查

我们把“多媒体视频临床资料采集与管理软件系统”动态式案例教学法用于河南中医学院2003级骨伤本科班2007年第二学期的《筋伤学》教学后做了书面调查,学生普遍反映知识记得牢,印象深刻,充分理解了很多以前难以理解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各项调查与2002级骨伤本科班2006年第二学期讲授《筋伤学》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相同学习内容教学后做对照,学生反映这种动态式案例教学法强烈激起了学习兴趣,调动了课堂学习的氛围,能让学生融入医生诊疗的环境之中。这说明“多媒体视频临床资料采集与管理软件系统”动态式案例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体验。调查结果见表1。表12个年级骨伤本科班动态式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略)注:2003级与2002级骨伤本科班教学效果比较。

4小结

案例式教学法是临床教师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各方面的报道也比较多,但细查之下发现,大部分教师用此法时只是将其作为一般的论据来佐证自己所讲的东西。殊不知,案例式教学法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连接理论课和实践能力的桥梁[1]。简言之,学生学习时接触的是人的病,而在临床上接触的却是病的人,人的病和病的人看似一样,实则迥异。

学习时接触的是某一个具体的疾病,而这个病是无数前辈在实践中反复锤炼进而升华成的一种理论,具有单纯性、概括性、一般性,是静止的东西。学习者一般会循概念、病因病机、发病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手段等去学习和认识某一个疾病。当学生毕业走向临床时,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人的病,而且还是一个个有着不同主诉、不同体征和不同特点的病的人,具有复杂性、具体性、特殊性的特点,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这一静一动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但同时又有联系,医学理论知识是临床实践的基础,而临床实践又是检验医学理论知识的标准[2]。要实现二者之间的联系,除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外,动态案例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当一个用“多媒体视频临床资料采集与管理软件系统”在门诊采集的动态案例摆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就要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去考虑如何解决,然后与动态案例中老师的处理方式加以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

“勤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学生掌握的知识是静止的,“多媒体视频临床资料采集与管理软件系统”采集的案例却是动态的,一动一静,紧密结合,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因此,案例在手,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教师用之得当,大有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