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管理与学校内涵发展探究

时间:2022-12-26 09:04:37

学校德育管理与学校内涵发展探究

【摘要】学校德育管理主要包括师德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围绕当下学校德育管理中出现个别教师师德失范和学生难管理现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此来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

【关键词】德育管理;师德;学生思想品德;内涵发展

一、学校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学校德育管理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是每个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只有具备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才能修身、齐家、治学、育英才,才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师德是支撑学校发展最活跃最持久的内在动力。然而,当下的现实生活,由于受各种思潮的冲击,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学校不在是“世外桃源”。个别教师为了个人私利,有偿补课家教,乱订资料,“搭车”收费,伸手向学生家长索要礼品财物;更有甚者,丧失人性,性侵学生,加之媒体的“多米诺效应”,教师群体躺着中枪,师德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加强师德修养,做一名好教师,已成为每一位教师永远求证的人生命题。同时,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或“00后”,在“蜜罐”中生活,在“温室”中长大。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普及越发达,受各种思潮的影响,形成了思维的碎片化、绝对化倾向,加之大量留守、单亲学生的出现,学生的课外监管出现了“真空”,难管理,管理难,德育低效成为学校的老大难问题。在财富向知识致敬的今天,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学校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也迎接诸多挑战。学校的发展环境、人才的成长方式、师生的价值取向等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是中央执政新理念的关键词。所谓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学校德育管理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与时俱进,凝聚共识,在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让德育之树常青。

二、加强学校德育管理的举措

为了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2008年国家修订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这是加强对师德的顶层设计。2012年,教育部又下发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其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两部重要的文件都把师德提到首要的地位,凸显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师德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操守,是教师走向讲坛的必备要素。我们认为,加强师德建设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加大惩治震慑力度,使广大教师在师德问题上“不敢违”。对个别教师群体中的“害群之马”进行纪律处分、调离单位、开除公职,甚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杀一儆百”。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师德是“高压线”“高压电”,不敢触碰,从思想上敬畏,更不敢越雷池半步。第二步,加大监管督查力度,使广大教师在师德问题上“不能违”。既开“日光灯”又设“探照灯”,学校和各级部门加大对师德考核和督查的力度,建立师德档案,将师德作为评职、评优、聘任、晋级的必备条件,对师德实行一票否决制。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师德是不可触碰的“底线”“红线”,自觉把纪律挺在前面,讲规矩,守师德。第三步,加大学习教育力度,使广大教师在师德问题上“不想违”。加大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教育力度,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让师德成为“人知人晓工程”,成为“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每一位教职工头顶,时刻做到警钟长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树立师德意识,规矩意识,恪守工作纪律,规范育人行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现行新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学生德育管理,应努力做到:1.加强学生德育管理顶层设计。坚持学好、执行好新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守则》《规范》成为学生“人知人晓工程”,真正入脑入心,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教育学生必须要遵纪守法,树立纪律意识,底线意识,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2.抓好课堂德育教育主渠道。学生每天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课堂度过,引导教师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功能,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中,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特别是寓德育于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3.打好学生德育管理的持久战。学生德育教育不能暴风骤雨,一蹴而就,而是毛毛雨,细雨润物,这是由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坚持“低起点、小步子、慢节奏”,从使用文明用语、扫好地、做好操、排齐队、不乱扔垃圾、不追逐打闹等小事抓起,警钟长鸣,让德育教育常态化。4.创新德育管理形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开展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活动。利用重大节日(国庆)、纪念日(建党节)、重大活动(运动会)、升国旗、才艺展演等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教育效果好。5.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在强化外因管理的同时,还要发挥内因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班委会、学生会、共青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融入到学校日常管理中来,成为管理的主人。因为他们接地气,熟悉学生所想所思,让学生参与学校监督检查、总结评比,明确各自应该承担的义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具有主人翁意识,努力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学会做班级、学校的主人。

三、学校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发展

通过对学校有思想有灵魂的人的教育、转化,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达到一种和谐幸福的育人理念。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学生理想高远、诚实守信、勤奋好学、遵纪守法,从而实现我们追求的校园梦:教师,博约兼资,文行并美;学生,举止优雅,个性灵动,以此推动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基础的管理理念、人文素养、教育质量、社会效益、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新常态”表述中的“新”和“常”.中国新闻网.2014-08-10.

[2]习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4]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作者:张宏军 王聪睿 单位:甘肃省镇原县太平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