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基础范文10篇

时间:2023-07-09 09:14:21

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理论基础范文篇1

1西医学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1西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医学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同步,西方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有赖于17世纪兴起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法国医生拉美特里(Lamettrie)著作《人是机器》就是把人体医学研究纳入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还原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方法论,主张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于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医学实践逐步建立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等学科,为现代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促使医学研究日益向微细方向深入,从大体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到达基因水平[2]。迄今为止,以还原论为哲学指导的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重组DNA理论和技术更是引起了生物学、医学的革命性变化,分子生物学将各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引入到分子水平,使人们对生物学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3]。可见西医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西方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西医学研究的方法论倾向于还原论。

1.2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医学理论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其理论基础,注重整体观、联系观、平衡观是其主要的特点。系统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其指导观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理念,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全过程。阴阳学说代表着人体与环境,机体内部、脏腑间、气血津液间的动态平衡观,五行学说代表着机体内部的多系统、多层次相互间的联系观,因此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联系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融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性、联系性,其研究方法完全符合系统论思想。可见中医学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中医学研究的方法论符合系统论。

2中医学理论与西医学各自的理论特点及不足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5]。由研究的主体、内容可以知道西医学和中医学是可以相通的。由于两个医学理论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也各具特点和不足。从两者特点可见,他们的世界观是可以互通的,方法论是可以互补的。

2.1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1.1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西医理论是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他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从医学的形式看西医学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它以客观、具体、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西医学把单元结构作为其理论基础,把单元结构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把以还原论为指导的以单元结构为基础的西医学简单理解为“元”医学。西医这种纯技术的还原论的研究方式促进了人类医学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多数传染病被有效控制、多数疾病找到了诊断治疗的方法,人类平均寿命得到了很大提高。

2.1.2西医学理论的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医学这种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把生命视为一个线性的系统,以简单的因果关系来推导生命活动、推导生理病理、推导治疗手段的还原论方法日见其局限性。有时单纯的还原分析难以导出由一些随机、综合因素所引发的变化和产生结果的机制[7]。例如,生物体活性的理解,按线性关系从无活性不能得出活性;没有组成要素的非线性关系、复杂系统的概念,则难以理解活性[8]。由于还原论过于强调新发现、新技术,新的技术常常以市场为导向而忘记了医学研究的人本主义精神,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其片面性、局限性是难以避免的,例如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防治方法的认识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诊断治疗方法不断增多,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给患者、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负担。创新技术产生的成果被快速产业化运用于临床,为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提供了理论庇护。其产生的后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这种非人性化的局限性是以单纯的技术至上的还原论的哲学观指导下的西医自身无法解决的。

2.2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2.1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以阴阳平衡观为指导,以五行相关学说为联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以阴阳平衡为指导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是以平衡观、联系观为基础的。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衡”医学。

2.2.2中医学理论的不足中医理论系统观思维是其最大的特点,但我们必须看到系统论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核心内涵是需要以还原论为基础的,在中医理论的构建中,由于中医理论对还原论思想有着先天不足,过于依赖系统思维,对一些客观存在的结构不够重视,不重视对微观结构的研究,常常在诊断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笼统的缺陷,面对蓬勃发展的西医科技,常常显示出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否则这种系统论的研究只能是一种“暗箱”。

2.3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与不足

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如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研究、解释中医理论,用西医的方法来评价中医诊断和疗效,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中药(药理分析、组方成分分析),以中医的疗法补充西医治疗或用西医的疗法补充中医治疗,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进行诊治,这些中西医结合方式虽然在临床上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互补,对中医科学性论证及对中医理论的局部观点的证实,以及对中药组分分析,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较庞杂不够系统,且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其主体指导思想仍然是把中医药处于被动从属和被检验和验证的地位用还原论方法指导中医药现代化。由于缺乏有效的医学思想和创新医学理论的指导,中医与西医在医学指导思想和医学基本理论层面上的结合非常有限,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所以中西医结合目前只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远不能满足于社会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急需在取得前述的大量成果、经验、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两个学科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理论特点进行更高层面的结合研究。

3创新理论的医学哲学基础

3.1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世界观

由中西医学理论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可知,中医理论具有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的“衡”医学特点,其研究方法倾向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具有与系统论相符合的医学哲学观。西医理论具有以单元结构观的“元”医学的特点,其发展受西方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较大,具有与还原论思想相符的医学哲学观。从当代的哲学观看,无论是自然辩证法还是机械唯物主义都有着历史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在医学理论的世界观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样可以把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论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世界观。

3.2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方法论

由前述分析可知,无论是还原论还是系统论都有着其方法论的局限性,都不具备引领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重任。我们把西医理论以解剖结构单元为基础的“元”医学特点与中医理论平衡观为基础的“衡”医学特点进行融合,形成还原论与系统论相统一的“元衡论”观点。“元”是西医理论的精髓,是结构单元的简称有形态的、结构的内涵,是以静态的、孤立角度研究人体;“衡”有阴阳平衡观的基本内涵,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有平衡的、联系的、动态的内涵,是以联系的角度研究人体。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结构单元为研究基础的人体平衡观。包括整体单元结构、层次单元结构、单元结构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状态。用它进行医学研究就可以形成兼顾点(单元结构)、线和面(层次单元结构)、立体的(整体单元结构)多维研究思路,可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内容,完善中医的科学内涵,弥补西医学重技术轻思想,重局部轻整体的不足。使对疾病的分析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用它来指导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本理论构建可以有效地兼顾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结构与功能等。可以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方法论。用于指导疾病预防、控制、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研究。

3.3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

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见表1。

3.4试用“元衡论”指导临床医学研究

痤疮有着复杂的病因病机,我们曾经以“元衡论”对痤疮的病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到痤疮的发病是由于三个层次的内在平衡失调共同作用产生的,性腺雄激素循环为第一层次,皮脂腺皮脂循环为第二层次,微生态循环为第三级,当他们的循环保持平衡时,人体不会发病,当第一个循环被打破,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第二层次循环的平衡被打破,皮脂分泌增加,进而导致第三级循环的微生态的平衡被打破进而引发痤疮。这三个循环由第一层次到第二层次到第三层次分别由雄激素、皮脂参与介导,构成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依次发展的病理过程[9]。我们根据病因病机特点,有针对性地分解为三个层次分别针对皮肤微生态、皮脂腺分泌和雄激素分泌等进行治疗,明显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复发。同样的道理,遇有复杂难愈的疾病,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元衡论”思维进行临床研究,例如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的、顽固的、反复不愈的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医学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医学上一般认为静脉性溃疡的病因是静脉曲张后静脉机能不全,静脉长期淤血,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最后因轻微外伤或感染形成溃疡[10]。但通过我们的一组研究可知,以上情况只反映了病因的一个方面,静脉性溃疡除与下肢静脉曲张有关外,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与下肢淤积性皮炎、足癣、甲癣、反复发作的丹毒、甲沟炎、心衰、糖尿病等均有一定关系[11]。从“元衡论”观点看包括三个层次的失调:①下肢静脉曲张—静脉循环障碍—淤积性皮炎;②慢性足部真菌感染—反复引起丹毒—淋巴循环障碍—淤积性皮炎;③淤积性皮炎—外伤感染—微生态失调—皮肤溃疡。可见静脉性溃疡的发生是有多层次病因导致的,其反复不愈、顽固难治是由该病病因的多样性和病情的复杂性决定的。通过给以相应的针对各层次的综合治疗和相关的健康教育,可以大幅提高疗效,并且可以有针对性防治复发[12]。

中医理论基础范文篇2

新护士的规范成长离不开管理制度的束缚,因此在新护士进入科室前,医院安排为期两周时间的岗前培训,针对医院的管理体系、护士的核心制度、护理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的学习,等等,并制定统一的标准,使他们了解护理中各项工作的操作程序;同时,由医院人事科安排专人讲授,重点学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医院中医文化,开展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运用语言和行为沟通的方式和技巧。通过培训,使新护士明确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责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责任心与服务意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2两个环节是重点

入职后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伸,也是对在校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强化。而新护士由一名护理毕业生成为合格的临床护士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多阶段的连续过程,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的继续教育对护士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医院护理部设立了专门的护理示教室,把“厚基础、强能力”当做目标,把强化中医“三基”训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此为基点,医院投入大量资金,完善护理培训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开展教学培训,以提高年轻护士的业务能力。与此同时,护理部对年轻护士制定了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将教学活动统一归档,月月考核,并将学习成绩通过内网在医院进行公示,并为每个护理人员建立业务档案,由此而建立了科学、合理、高效的培训管理体系。同时,医院为了将培训工作进一步的落实到位,形成了由大内科、大外科和门诊部护士长担任组长,由各科护士长担任组员的病历书写组、护理操作组、质量控制组,定期对科室的工作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的漏洞,及时纠正,全面提高年轻护理人员乃至全院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2.1中医理论基础的学习

中医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病因,以及疾病的防治基本理论知识。为普及中医理论基础知识,由医院科教科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及学习制度,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为年轻的医学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对“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七部分进行讲述。制度中规定具体学习时间定在每周一、四下午下班后,学习时间为两个半小时,要求除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员均必须参加,实行打卡制度,并公示参加学习人员名单,将学习课时纳入年终考核指标之一。该制度的制定、实施,基本形成了医院有具体政策,科室负责监督落实的良好局面,很大程度提高了年轻护理人员中医理论基础知识的储备能力。通过学习,很多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医护理操作及护理病历的书写奠定了基础。

2.2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它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因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而被我院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科室。应医院管理年评审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十项中医操作技术,从考核,人人过关,并按要求应用于临床。护理部以《中医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指南》为指导,对常用穴位的灸法、穴位按摩、拔罐、刮痧、熏洗疗法、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等十余项中医操作进行了操作目的、评估患者、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项目的培训并考核。对适用性强的护理技术在全院进行推广,如:耳穴压豆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失眠、近视;艾灸治疗胃病、肠炎、腰腿疼;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恶心、呕吐等等。该项目的推广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中医理论基础范文篇3

关键词:中医文化;通识教育;综合院校

1通识教育概念

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中,通识教育是一种综合全面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思维敏捷、德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以人为根本出发点,不同于以往片面地强调理性、追求功利学、学术不端的教育理念,一直致力于培养同时具备良好学术态度和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北京大学率先在1990年代后期发起了通识教育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果[1]。

2中医学科的内涵和特点

中医理论体系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中医理论是以整体观念为思想指导,在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认识上都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的。人体相应地会产生病理反应,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治疗是基于调节人体阴阳整体平衡的原理。因此,中医理论揭示的是整个宏观系统的生命规律和疾病规律,不同于西方医学理论。通过在非医学院校推广中医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医文化的内涵[2]。

3推广中医文化通识教育的困境

3.1专业建设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根据我国综合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医文化并没有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去落实,因为中医文化的专业建设是诸多资源利用下的综合项目,其专业建设包括课程体系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等系统性项目。3.2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对于通识教育的开展是通过通选课的开设来实现的,因此各院校在通选课上的开设具有很大的自主决定权。其考核过后所获得的学分为6~16分。如今,各大高校都有开设通选课程,其课程数量也是从几十个到一百多个不等。可以说,通识课程数量比专业课程和必修课程数量多。但是,对综合性院校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通识课程的开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医通识课程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程相比,也存在学分过低、课程质量低、教学资源不集中的问题,导致中医文化通识教育在综合性高校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障碍,难以担负起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任。使用SPRSS19.0统计软件,将测量数据表示为x±s,并通过t检验进行各组之间数据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参考数据的分析,发现大一至大四阶段的大学生对于开设中医课程的接受度较高,但学校开设的综合性中医课程数量偏少。正是由于开设的课程偏少,缺乏考勤以及考核的要求,学生对于中医文化接触较少,对于传统中医文化带有陌生感。

4传统中医文化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

4.1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当代大学生在促进和发展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负责青年发展和教育的大学教育是国民素质发展的基石。传统中医文化因受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在综合性院校开设传统中医文化课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中医文化的热爱之情,而且可以促使他们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因此,通过开展传统中医文化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4.2了解中医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中医是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形成的。它是有关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的传统医学,也是几千年来积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引用和吸收了成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理论。从文化渊源角度来看,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的内涵[3]。

5结语

当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综合培养的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学由于自身法乎自然的哲学基础,尤其关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中医教育中的作用,符合本科教育阶段对于综合型人才德智培养的要求,因此在综合性院校开展传统中医文化的通识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邵佳,骆殊.将传统文化和通识教育引入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6):79-81.

[2]殷平善,张国华.浅论通识教育与中医的创造性思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6):773-774,779.

中医理论基础范文篇4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中医;护理;教学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三分治、七分养”突出了护理在卫生健康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中医护理更是体现了“七分养”的独特效果[1]。中医医院应当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中医护理专业人员并不多,中医医院人员配置标准规定中医护理专业人员要占护理人数30%以上,许多中医医院并未达到此标准。而西医院校护理学教育只重视西医护理教育,有的虽然设置了中医护理学课程,但在课程数和课程的设置上与中医院校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甚至没有将中医护理学设置为必修课。中医护理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医辨证理论为指导,通过辨证施护实施各类独特的护理技术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护人类健康,为医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医护理学重视理论知识,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医院迫切需要加强护士中医护理教学,开展中医护理实践技能培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医院19个科室中665名西医护理学专业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N0级为2年及以下临床实践经验的护理人员,N1级为有3~5年工作年限的护士或护师,N2级为5年以上护师、10年及以下主管护师,N3级为10年以上主管护师、专科护师、副主任护师,N4级为主任护师、教育护师、责任组长、专职专科护师。其中N0级105名,N1级140名,N2级210名,N3级155名,N4级55名。对其实施分层次教学培训。1.2方法。(1)问题分析。常规中医护理教学和培训一般是由护理部制定年度计划,对所有护士进行统一授课、技能培训、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护士工作繁忙,日常要学习和考核的内容多。而中医护理理论深奥、知识抽象,中医护理操作复杂,西医护士中医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热情不高,目标不明确,学习效率低下,护士对中医护理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运用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弱。(2)实施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方式要充分考虑医院各学科各层级护理人员的需求,教学内容来自中医临床一线,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四诊、经络腧穴概要、辨证施护、体质调护和常用中医实践技能,每个层级均有明确的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根据其自身层级和所需知识点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分层次教学方式全方位的为各层级护理人员供循序渐进的学习空间。N0、N1级偏重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健康教育等。N2级侧重中医健康教育、四诊、经络腧穴概要等。N3级侧重辨证施护。N4级侧重体质调护、疑难病例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科研等。中医护理技术则根据技术操作难度分层进行,教学过程中各层次有交叉。见表1。1.3观察指标。干预实施前,组织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开展分层次教学后,再次组织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比较实施前后的考核中各层级护理人员的成绩。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理论考核成绩比较。结果显示,实施后各层级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见表2。2.2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成绩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条件也在不断的完善与进步,医疗护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不断的总结问题和改善问题[2]。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特色学科,其理论即蕴含中医基础理论,又有护理学特征,存在许多优点。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体质调护和饮食护理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内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思路和指导。中医护理学一些特有的临床技能对疾病损伤较少,弥补了西医的不足,中医护理学在医疗活动中展现了其魅力,越来越受到护理届的普遍关注和认同。中医护理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并不适应,要发展以学员为主体的多层次教学模式,要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普通护理人员学习中医护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仅要学习中医护理理论基础和中医整体概念,更要灵活掌握中医护理实践技术。对于中医护理实践学习,宋阳等[3]认为不仅要学习中医护理的相关实践操作,更要加强中医护理整体思维的引导,如辨证施护、健康宣传和食疗等,突出中医护理特色。李玉霞等[4]也强调中医护理的临床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要制定中医护理临床操作实习计划,让学员在实践过程中把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实践技能灵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突出中医护理优势。马秋平[5]认为中医护理是祖国特色护理,但要跟着世界发展的脚步,所以中医护理教学模式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不仅要学习辨证施护和整体观念,还要把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为程序的整体护理模式应用到教学中,形成中西医护理结合。中医护理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实践,整体教学模式并不适用,必须考虑护理人员的个体差异,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不断开展。分层次教学根据学员的学历、职称、工作经历等,将其分成五个层次,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员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施教。由于分层次教学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增强了学员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促进学员更加热爱护理专业。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个层次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着重强调学员的实际能力和个性发展,能够激发各层次学员的创造力,极大提升了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学习参与率。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培养护理人员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各类临床操作技能,根据学员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完善教学计划,使临床教学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和系统化,明显增强了学员的临床操作技能,全面提高了学员的综合能力,为培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中医护理人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分层次教学后护理学员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均显著提高,充分证明分层次中医护理教学的优越性,分层次教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学习成绩,培养护理人员中医整体辨证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促进了其全面发展,能够为临床实际工作奠定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解决临床护理中各种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分层次教学能够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其对于中医知识的理解,巩固了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扩展了知识面,提高护理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临床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徐桂华,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李红,陈善玉.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选择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0):106-107.

[3]宋阳,岳炜,杨湘薇.中医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25(2):107-108.

[4]李玉霞,李丽萍.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与探素[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7):90-91.

中医理论基础范文篇5

关键词:一氧化氮中药复方血管内皮心血管疾病

随着1998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颁发,血管内皮细胞不再被认为只是一道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屏障,它在维护血管自身内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注目。一氧化氮是内皮细胞行使其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信息分子,NO生物利用度的降低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1NO生物利用度与心血管疾病

目前已知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由内皮细胞所分泌的活性分子物质主要用于维持血管扩张和收缩功能的平衡、血凝和抗血凝的平衡、促炎症与抗炎症的平衡、过氧化与抗氧化状态的平衡,这些平衡状态的打破被称之为内皮功能的损伤[1,2]。由内皮细胞所生成的NO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这主要包括[3]:通过cGMP(环鸟苷酸)途径扩张血管,维持血管的基础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与黏附;通过干扰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CD18与内皮细胞表面形成的黏附键和抑制白细胞CD11/CD18表达,从而阻止白细胞与血管壁黏附;NO还能抑制平滑肌细胞DNA合成、有丝分裂以及增生。

可见NO几乎参与了以上各个平衡状态的维持,因此NO生物利用度的降低将直接导致内皮功能的损伤,这可以表现为[4~6]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减弱、血小板聚集的增加、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血管平滑肌增生等;长期内皮功能不全[7]将导致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多种疾病。因此,如何提高NO生物利用度,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已经成为我们研究中心和其他国际科研团体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重点。

2中药复方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优势

中药复方本身体现着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这两个中医药学理论特色,是中医药学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巨大优势。中药复方由多味药物按照“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组方,其主要功效和疾病的辨证分型相对应;中药复方化学组分复杂,其疗效在于各组分之间协同效应的发挥从而对机体产生的整体调节作用。

其次,心血管疾病大多是多机制、多因素引发的慢性疾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多个器官、部位的病变和基因表达的改变,因此对机体具有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调节功能的中药复方在应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中常呈现较好的疗效,具有特殊优势。

3具有NO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

就近年所报道的对心血管疾病有确切疗效,且具有NO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按照其主要功效,主要包括如表1所示的7类方药。

表1具有NO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略)

3.1活血化淤类血府逐淤汤功善活血化淤,现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淤;牛膝祛淤血、通经脉;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合枳壳可一升一降,开胸行气;生地合当归养阴润燥;甘草调和诸药。张秋雁等[8]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后,灌胃给药桃仁、红花不同配比的血府逐淤汤7d后,发现各给药组血清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明显提高,内皮素(ET)、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此实验表明不同桃仁、红花配比的血府逐淤汤具有内皮保护作用。从目前研究来讲,活血化淤类方药是具有内皮保护功能的较大一类中药复方。

3.2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类中医理论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除血淤外,痰浊也至关重要。活血化淤领衔人陈可冀院士也认为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不能仅重“化淤”,还应该重视“化痰”[9]。

瓜蒌薤白半夏汤以祛痰宽胸为主要功效。方中瓜蒌理气宽胸,涤痰散结,为君药。薤白通阳散结,行气止痛;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二者共为臣药。佐以辛散温通之白酒,行气活血。本方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治疗。郭书文等[10]探讨NO、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及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作用机理时发现,在大鼠常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时,血浆中NO水平降低、PAF的含量升高;瓜蒌薤白半夏汤能明显升高NO和降低PAF的含量,提示瓜蒌薤白半夏汤具有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另外连乐燊等[11]的研究表明多种瓜蒌薤白类方具有血管内皮保护功能。

3.3平肝熄风类天麻钩藤饮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有效方剂。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用以为君。石决明功能平肝潜阳,除热明目;川牛膝引血下行,二者共为臣药。栀子、黄芩清热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均为佐药。龚一萍等[12]在探讨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作用机理时,发现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血清NO水平,并能够显著降低血压但对ET无影响,提示影响NO水平变化可能是天麻钩藤饮的降压机制之一,天麻钩藤饮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3.4益气活血类补阳还五汤功善益气活血,现在广泛的应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治疗。方中重用生黄芪补气,令气旺血行,淤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血化淤,为臣药。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助当归尾活血祛淤,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药。蔡冬梅等[13]将120例气虚血淤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单硝酸异山梨酯组(A组)、补阳还五汤组(B组)、单硝酸异山梨酯加补阳还五汤组(C组),按设计各组服药3个月后,发现三组对冠心病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B组与C组治疗后血浆NO含量显著提高,提示补阳还五汤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3.5芳香开窍类麝香保心丸由麝香、冰片、人参提取物、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组成。“不通则痛”,从中医理论上讲,麝香保心丸之所以对冠心病心绞痛确切有效主要在于“三通”:开窍以行气而通,温热以祛寒而通,益气以补虚而通。李勇等[14]在高脂血症造成兔动脉壁NO代谢异常的动物模型上,观察了麝香保心丸的干预作用以阐明其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机理。结果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可提高动脉壁内皮型NOS基因表达的趋势、显著增强动脉NOS的活力、提高血浆NO代谢产物的水平,表明麝香保心丸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可能与保护动脉壁NO系统、维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单味麝香和冰片均没有显著的调节NO代谢、改善内皮功能的药理学作用;而张赐安等[15]发现由麝香、冰片混合而成的芳香开窍药能够促进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产生NO,提示了中药不同药物之间协同作用的存在。

3.6补益肝肾类根据中医理论,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多为“本虚标实”,在本以(肝肾)阴虚、血虚为主,血压健2号胶囊功善滋补肝肾,滋阴潜阳。方中珍珠母入肾经滋肾阴、入肝经清肝火、入心经清心热,故用为君药。枸杞子补肾生精,龟板滋补肝肾,二者共用为臣药。白芍滋阴柔肝,知母清三焦之火而润燥养阴,二者共为佐药。牡蛎引火下行归肾,以为使药。陈宁等[16]选择原发性高血压之阴虚阳亢型患者并用血压健2号治疗,结果血压健2号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压值,并能有效提高扩血管物质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降低缩血管活性物质TXB2、血管紧张素的含量;提示血压健2号的降压作用可能与调节NO生物利用度有关。

3.7以虫类药“通络”为治疗特色的中药复方吴以岭教授[17]在继承叶天士络病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络脉痹阻不通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和共同发病机理,使用虫类药逐淤、搜风“通络”是治疗的重要方法。据此吴以岭开发了以通心络胶囊为代表的一系列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中药复方。通心络胶囊中人参益气通络为君。水蛭活血通络,全蝎解痉通络,共为臣药。虫逐淤通络,蜈蚣、蝉蜕搜风通络以解痉,赤芍凉血散血,共为佐药。冰片芳香通窍且引药入络而为使药。冯立刚[18]将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通心络胶囊组,治疗8周后发现通心络组与治疗前相比血液ET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而服用复方丹参片的对照组治疗前后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3.8其它另外,以益气养阴为主要功效的参麦注射液[19]、温阳利水为主要功效的肺心平[20]、清热解毒为主要功效的黄连清降合剂[21]、益气健脾为主要功效的健脾降糖饮[22]、补血益气为主要功效的心脉神口服液[23]、温肾暖脾回阳救逆作用的四逆汤等[24]均具有调节NO的作用,提示中医药在治疗保护血管内皮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

4结语

NO生物利用度的降低参与了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血管舒张因子NO进行调控、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也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热点。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药复方体现着中医药学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两大基本特点,通过中药复方对NO进行调控、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中医理论,高血压、冠心病和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可有阴虚、阳虚、气虚和血虚;标实主要有痰、淤、风、火。高血压和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在本以(肝肾)阴虚、血虚为主,在标有痰、淤、风、火;而冠心病以(心肾)阳虚、(心肾)气虚为主,在标以痰浊和淤血为要。

以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学发病机理为着眼点,我们可以找到大多数具有内皮保护功能的中药复方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并具有确切疗效的理论依据。如活血化淤类中药复方主要针对“淤”这一“标实”,而淤血参与了以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通阳散结、祛痰宽胸为主要功效的瓜蒌薤白半夏汤等及温通心阳、芳香开窍的麝香保心丸主要用于心阳不振,淤、痰浊痹阻心脉的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以平肝熄风作为主要功效的天麻钩藤饮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目前报道主要用于辨证属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治疗;吴以岭教授认为络脉痹阻不通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和共同发病机理,目前研究表明多种使用虫类药以“破血逐淤通络”的中药复方具有血管内皮保护作用;许多补益肝肾类中药具有内皮保护作用,而肝肾不足,尤其是肝肾阴虚被认为是高血压和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根本病机。

综上所述,近几年在中药复方调节NO、保护内皮功能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笔者认为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研究:

①深入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注重理论继承、创新,以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中医理论为出发点发掘更多的具有内皮保护功能的中药复方;②坚持辨证论治,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优势。上述具有NO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在应用于临床时均具有相对应的证型。我们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辨证分型,而针对此种证型疗效确切的中药复方有可能是通过调节NO来实现的,这将为我们筛选具内皮保护功能的药物提供广阔的复方资源和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③进一步研究中药复方对NO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将中药复方的现代作用机理和NO下游信号传导通路相联系。著名的“伟哥”便是通过抑制5型磷酸二酯酶(PDE-5)[25]而使血液中cGMP浓度升高,发挥其扩张血管、增强阴茎勃起之功。NO下游信号通路中还有多个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将组分复杂的中药复方与NO下游药物靶点相结合,有可能会导致更多新药的开发;④最新研究表明eNOS脱偶联[26,27](eNOSuncoupling)是导致NO生物利用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而氧化应激(ROS)水平增高、L-Arg和NOS辅助因子四氢生物喋呤(BH4)不足是其发生的机制;其中血管壁NADPH氧化酶[28]、L-Arg合成、分解、转运[29]相关蛋白和BH4合成、补救相关酶[30]的表达或(和)活性异常与eNOS脱偶联的发生关系密切,然而从未有人将中药复方与eNOS脱偶联这一多因素导致的病理现象相关联。我们认为深入考察上述不同功效的中药复方对eNOS脱偶联的逆转作用和逆转机制的异同,不仅将使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和深入化,还将引导人们更多的思考中药方剂配伍的理论和优势。

【参考文献】

[1]MichielsC.Endothelialcellfunctions[J].JCellPhysiol,2003,196(3):430.

[2]葛敏.内皮功能障碍与常见心血管疾病[J].交通医学,2006,20(4):487.

中医理论基础范文篇6

【关键词】中医学;生态学

中医学认为,保持机体内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生态医学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充分利用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有病治疗,未病防病,无病保健,延年益寿。两者理论,不谋而合,十分相似。最近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发表“中医是伪科学”的奇谈怪论,可见这些人对中医理论知之甚少,片面理解。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生态医学的研究,也涉足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决不是伪科学”[1,2]。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于1869年提出,其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研究生态学,保护生态环境(宏环境和微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及生命优质有着重要作用。近30年来生态学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学科群,并出现了许多分支,生态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3]。

2生态医学及三层次

生态学分为宏观生态学、微观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三个层次。生态医学可从三个层次进行研究,一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同其环境的宏观生态医学;二是以单细胞为中心同其环境关系的微观生态医学即医学微生态学;三是以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同其分子环境关系的分子生态医学;现就生态医学的三个层次简要介绍如下:

2.1宏观生态医学在医学和人体健康方面,随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作者认为医学必须将人放在整个生物圈中来研究生命现象,因为人不仅仅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更重要的是人是生物圈中众多物种的成员之一,生物圈对人类的影响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只是在20世纪50年生的环境危机和“公害病”迭次发生以后,人们才认识到生物圈的变化与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噪音和振动的增多,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理化因子进入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植被的破坏和野生动物的灭绝,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影响人体以下的生态层次。另外,人口爆增也将影响到食物的供应,食物短缺可致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现在许多人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里,这样的城市中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公共健康规划的使用是严重超载的,这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必须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3]。

2.2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魏曦、康白教授开始从事微生态学的研究,60年代以后美国的DubosR·J等人把大量的生态学观念和术语引入到微观生态学研究之中。1977年,联邦德国VolkerRush博士首先明确提出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学(microecology)一词,康白教授将其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微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医学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医学,它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长期的生物进化、适应过程中,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其数量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正常微生物大部分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交换物质、能量,甚至相互传递遗传信息,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生物拮抗等作用,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正常微生物群,在正常条件下,与宿主保持着生态平衡,一切干扰因素,都将引起微生态失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在感染性疾病中,按以往的观点,是病原微生物所致,但它不能解释菌群失调所致的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医学微生态学认为,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学现象。疫苗、抗生素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抗生素对人类的不利作用。1950年魏曦、康白二位教授曾发现一例鼠型链丝杆菌感染的鼠咬热病人,在用抗生素治疗后,虽杀灭了病原体,但终因导致肺炎克鲁伯菌(正常情况下为人体正常菌之一,不致病)肺炎进而引起败血症而死亡,成为世界上首次发现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症,当时二位教授曾预言到,在光辉的抗生素降临以后,我们必须注意其给人类带来的阴影,扰乱正常菌群和引起菌群失调。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这就唤醒人们对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和失调等问题的研究,从此,诞生了微观生态医学。微观生态医学的行为是维护人体的微生态平衡,防治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制剂疗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5,7]。

2.3分子生态医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及生态学的理论向分子生物学中的渗透而出现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ecology)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物质的生态学问题,分子生态学一词于1988年由中国的向近敏、林雨霖二位教授首先提出,随后国外的TerryBurke也在《自然》杂志上提出。分子生态学的定义为:研究分子生物甚至生物活性分子同其分子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态学的分子层次。它主要阐明生命体与其相关细胞之间的各种活性分子直至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的生理平衡状态和病理失调状态的分子机制,以及促进生理平衡和防止病理失调和恢复生理平衡的措施和方法,分子生态医学的医疗行为是利用分子生态制剂以恢复分子生态平衡[6]。

3中医学的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医学

中医学的四诊八纲就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中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药食同源的防病原则都是生态医学思想的体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中医学的生态观在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中的体现加以论述[1~3]。

3.1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建立了预防为主的保健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微生态学的崛起,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从治疗医学、预防医学已经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它必须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思想为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这是医学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的必然规律。微生态制剂由于是来自宿主生理性细菌的制剂,回归至原生境,修复生物屏障,根据疾病的生态病因的观点,因而,微生态制剂可达到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之目的。微生态疗法重在调整,中医的核心也是调整,因此,两者的观点和理论不谋而合,这是值得互相借鉴的。

3.2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借此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根本规律,因此,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关于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根本规律的学说[1~3]。

3.2.1阐释人体的结构及生理功能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正常生物群,构成了除解剖意义上的系统以外的微生态系统,与机体形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据瑞典Gustaffson教授研究估计,人类肠道大约带1kg细菌,其活菌数量达1012~13个,这些正常菌参与了宿主的代谢、免疫、生理生化、生物拮抗等方面的作用,以维持人的健康,此即微生态平衡。

3.2.2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则认为“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使阴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人体微生态系统由于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使其平衡遭受破坏即微生态失调,便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胃肠微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便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

3.2.3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在于阴阳失调,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微生态学诊断疾病,采用厌氧培养技术对人体某部位正常细菌进行定量(多少)、定性(何种细菌)定位(存在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微生态失调及程度。

3.2.4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取天地自然规律,采取各种养生的方法,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养生防病即为现代的保健医学,保健医学必须以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的重要功能就是无病保健,未病预防。

3.2.5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微生态疗法也是恢复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其方法有营养调整、抗菌调整、内服菌群促进物质、活菌制剂等从而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

3.3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的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是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足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来认识正气可理解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态。20世纪70年代中期荷兰微生态学专家VanderWaaij提出了定植抗力学说,其含义为肠道正常菌群对潜在病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拮抗作用或抵抗力。研究证明,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对定植抗力负有重要责任,抑制了厌氧菌,定植抗力便下降,扶持厌氧菌,定植抗力便提高。康白教授提出了生物夺氧学说,因肠道正常菌大多为厌氧菌,因此,他用从土壤中所分离出的一株无毒的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一种生物夺氧的活菌制剂,口服后,肠道氧气被消耗,提供了供厌氧菌生存的厌氧环境,厌氧菌才能生长,才能维持正常菌的屏障作用和其他功能,从而达到扶正(扶持正常菌群)祛邪(拮抗外袭菌的感染)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微生态平衡原理十分相似。

3.4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态系统功能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脾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有关,微生态学研究表明,中医的脾与人体胃肠正常微生物有密切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指胃受纳食物之后再经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此而失常,便会出现腹胀、便泌、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在人的胃肠微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韦荣球菌等,每克粪便的细菌数量可达1014个,如此大量正常菌产生的各种酶,参与了机体的酶池,对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如胃肠微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就会发挥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若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双歧杆菌等减少时生物屏障作用下降,有利于外来病原菌的侵袭,或与其他肠道菌比例失调或寄居位置的变化如产气菌大量增殖,就会引起腹泻、胀气等表现。

3.5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中医的药食学,即药物与饮食关系的学问,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是其主要内容,药与食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把药物与食物科学地配合起来用以养生、治病是中医学的重要课题,作者对中医的医食同源有以下的理解。

由于不合理的膳食可致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等,对病人而言,合理营养极为重要。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表明合理营养和药物对于防治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营养也是使宿主适应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重要因素。营养失调、营养不良或营养变化都对正常微生物群有影响,在正常时保持微生态平衡,在异常时导致生态失调,在微生态治疗法中,用限制营养的办法抑制过盛菌的繁殖如发酵性腹泻可限制碳水化合物食物,腐败性腹泻限制蛋白质食物等。通过营养对正常微生物群中某些成员的促进作用来调整菌群失调也可取得一定作用,根据不同种群对营养要求的不同,可达到促进某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目的。对双歧杆菌的扶植可用胡萝卜、乳糖、野芝麻四糖、棉子糖;对乳杆菌的扶植可用乳糖和蔗糖;对肠球菌的扶植可用叶酸、复合维生素B及蜂蜜等多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通过营养的作用来提高宿主对其正常微生物群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结构对类杆菌和梭菌有促进作用,这两种细菌的增多与癌症和衰老有联系,因此,要保持对健康有益的正常微生物群,就必须注意膳食结构,合理膳食以利人的健康。

3.6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

中医的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在出现相同的证候时,应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有关微生态学中异病同治的问题,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胃肠道疾病及微生态治疗。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胃肠粘膜上排列着致密的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形成菌膜屏障,这种菌膜屏障能发挥生物拮抗作用控制有害菌的繁殖,阻止有害菌毒性物质的吸收,产生乳酸等使体内有害毒物排出体外,具有清洁肠道,保护肝脏,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一旦菌膜屏障破坏,在外袭病因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慢性结肠炎、肝病加重等,鉴于这些疾病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微生态失调,因此,利用宿主体内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等)作为种子,通过发酵工程,扩大数量,制成活菌制剂,再回归到宿主的原生境,重建菌膜屏障,就能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一种微生态制剂能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此谓异病同治。

从以上列举的医学微生态学理论与中医理论来看,两者不谋而合,极为相似,因此,是值得相互借鉴的,可以用医学微生态学原理解释和阐明中医中的某些理论,也可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理论和中药、药方。舌象检查证明,不同舌象,是不同菌群结果,通过中医中药疗法,可改变舌象,菌群结构也同步改变。四君子汤有扶植肠道生理性细菌的生长作用,小承气汤在调整肠道平衡方面非常有效。我们可利用微生态学研究方法,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依据生态学原理去研究中医中药等方面的问题,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项祺.内经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2]牛实为.内经生态观,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3]孙濡泳.普通生态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4]扬力.周易与中医学,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

[5]康白.微生态学,第1版[M].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7.

中医理论基础范文篇7

1明析中医之体,明确教学目的

明确中医学与生物学的关系是理解现代生物学在中医学教学中地位的必要条件。生物学是中医学的主要科学理论基础。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与西医学相同,其对象为作为生物学存在的人类。中医学在对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生物学范畴之历史认识基础上,巧妙地以古代哲学思想为工具,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不断完善其独特的理论体系。生物科学为中医之体。

生物科学为中医之体,这决定了现代生物学在中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生物科学成就运用的结果。中医学在产生和历史沿革的过程中着眼于古典生物学,同时又借鉴了古代哲学对生物体人的认识,有着当时历史阶段的先进性,并在当今临床医疗的某些方面较西医仍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中医学与现代生物学的衔接却有些差强人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代西医密切跟踪现代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因之取得了相当的优势。因此,从现代生物学角度完善对中医学理论的诠释,进而为中医学理论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可以更好地说明中医学“源”和“流”的问题,为中医学的继往开来铺平道路。中医学与现代生物学的有机融合是时代的要求,而在中医学教学中加强现代生物学教学是必要的实现途径。

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是医学进步的源动力,而生物科学知识的发展及其在医学科学的应用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必经途径。从而,人类对医学进步的需求为生物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生命力。医学科学扎根于生物科学,并从中获取营养;二者又休戚相关地伴随时代进步。在现代生物学的带动下,西医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学饱含了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如何借力于现代生物学而承前启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遵循经典中医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现代生物学的知识体系,适当地对中医学理论增添现代生物学范畴的诠释,“古为今用”与“今为古用”并举,是中医发展的历史必然。现代生物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加强遵循了中医学发展的必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当今生物学的进步为中医学和西医学均提供了广大的发展空间。中医学必将在现代生物学平台上发扬光大--不要局限于历史渊源的角度,习惯性地将生物学只划归西医学的范畴,无意中将生物学与中医学剥离开来。割裂中医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就使得中医学丧失了其科学性的基础。

明确了生物学为中医之体,在中医学教育体系中完善现代生物学教学的目的和迫切性则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掌握现代生物学知识后将获得更大的中医学研究潜能,并会自觉地从生物学知识理论源泉中为中医学发展汲取营养。为了顺应中医学教育发展的这一趋势,既需要加强现代生物学课程建设,也有必要结合中医学专业特点创新现代生物学教学方法。

2服务中医之本,精选教学内容

现代生物学课程的开设是对中医学教育的有益补充,但要考虑不能过分加重学生负担。在中医药院校现行五年学制的时间内,中医学专业学生需要完成中医学课程和西医学课程,任务之重已不言而喻。学制改革为七年制是一条有研究价值的途径,但短期内不会成为现实。我们当然也不能照搬其它一些国家的做法,即以完成生物学专业的本科教育作为进入医学院的前提要求。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将其作为借鉴,探索有选择地将精华版的普通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列入教学内容。结合中医学专业的特点,本着学以致用的精神,有目的地筛选内容,在不过分增加于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将部分重要的有关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其它课程或者学生们已有必要的了解,或者与中医学的发展关系不是很密切,在目前情况下可暂不考虑。

现代生物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系统性地为学生引入现代生物学概念,介绍理论,使之服务于中医药学的发展。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现阶段课程内容的设置有必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化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是生物学的语言。学生在高中阶段积累了一些化学知识,但仍需要有系统地提高,以便为更好地学习现代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可以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胶体化学的重点内容进行综合,合并开设一门课程。在兼顾基础内容的全面性的同时,结合现代生物学教学的需要,精选重点教学内容。例如,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内容与生物学中细胞膜脂双层的形成、分子生物学中蛋白质疏水作用的原理有密切联系,则应当作为课程的一级内容。

其二,实验动物学是近代生物学乃至医学的重要支柱,是中医学证候模型研究的基础。掌握实验动物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动物的背景材料,充分考量实验动物与人体在行为学等方面的差异,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是建立中医学证候模型并正确评价结果的要求。同时,学习实验动物学的知识也勿庸置疑地可以开拓中医学证候模型设计的思路。

其三,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平台,作为中医药研究的新兴手段。这两门学科已经与现代生物学的许多领域联系密切,知识体系形成交叉,内容非常丰富。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领悟从微观角度阐释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现代生物学中的信号传递体系中,生理、病理或药理等信号沿相应的通路传递,经过细胞内复杂的网络系统的精密调制,而最终发挥效应,即代谢改变、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等,反映在中医学临床的观察,则为人整体的气血阴阳的变化。

3.遵循中医之道,创新教学思路

中医药学根据古代生物学对人体的认识以及临床观察的积累,成功总结并应用了整体观和阴阳平衡等理论。经典中医理论经受了历史考验,在当代医疗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正在被更深入地研究和发掘。中医学久经临床检验的思想理论是中医学的根本,中医理论拥抱现代生物学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必经途径。在现代生物学有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中医学与生物学的血肉至亲关系,结合自己对中医现状的了解和在教学科研中的心得体会,适当提示从生物学角度考察中医学的线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教师有必要根据有关中医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适当调整授

课内容,以更好地为发扬传统中医药学理论服务。

在中医学教育体系中,中医药类专业课程自然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学生养成了吸收和消化知识的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为了使现代生物学的教学适应这种思维模式,教学思路需要创新。在科研和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中医理论与现代生物学的逻辑思路包含内在的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据此在教学中将现代生物学的知识与古典的中医学内容进行类比,从而既有助于学生接受现代生物学知识,又便于学生将来学以致用,利用生物学的知识中去思考和解决中医学的“源”和“流”的有关问题。这种创新的教学思路在下面的两个例子中有所体现。

在考察某个信号对生物体系的影响时,需要整体地研究复杂的信号传递网络系统,分析系统的平衡状况的变化;而整体观念和平衡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原则。有鉴于此,在教学中则可先行回顾宏观中医学的有关理论,再转而引导学生进入微观领域学习信号传递网络中的多种信号传导分子如何精密调制信号,实现整体平衡的。

中医理论基础范文篇8

【关键词】《内经》;文献研究方法;理论探讨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地位最高的中医理论经典巨著,自其问世之日起即被尊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素问》王冰序)。正因为《内经》具有如此重要的学术地位,所以自其成书以来,代有研究。而其中最主要的研究手段就是文献研究方法。因为《内经》成书久远,“文义高古渊微”(明张介宾《类经·序》),加之流传转抄过程中造成的错讹脱衍等问题,所以历代医家、学者借用古代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发掘、搜集、整理、研究《内经》,去伪存真,补其阙漏,考镜源流,力求保持、恢复(或接近)其原貌,使之为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专业工作者所了解、掌握和利用。归纳起来,对于《内经》的文献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追溯法

所谓文献追溯法,即是循着文字语言所展现的思路,对《内经》理论产生时的医学、哲学、思维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背景的逆向寻找,亦即探求《内经》理论的原生态。

《内经》是一部以生命科学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巨典,奠定了中医学科的坚实理论基础,全面、广泛、真实地将秦、汉及其以前的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医药,甚至社会科学、哲学、思维科学、语言学、文字学等各相关学科研究的成果巧妙地引入到医学领域,并将这些相关的文化知识与生命科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以解释人体生命科学的具体问题。

文献追溯法就是要求研究者回归到《内经》的立场上,求索其当时社会背景、文化背景、长期医药知识积累背景下构建其理论体系时是如何思考的,从而对其中所传载的丰富生命科学知识进行深刻的文化解读和医学理论知识的系统剖析。通过这一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使研习者更好地了解《内经》理论形成的背景,从源头上体悟其蕴涵的深层医理,这对进一步弘扬拓展《内经》理论,使其不断地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更有效地服务于今日的临床实践,使中医学事业发扬光大,具有重大的意义。

2校勘研究法

校勘,简单地说就是改错,是把古籍传抄、翻刻过程中出现的文字上的脱、衍、误、倒、错简等等纠正过来。中医药古籍由于年代久远,版本不一,传抄刻写之误实所难免。要保持典籍的原貌,使之对现代临床及科研发挥作用,适当的校勘是必须的。真正对《内经》进行校勘工作,是从唐王冰开始的。校勘成绩最突出的当推北宋林亿、高保衡之《新校正》。此外清代的俞樾、胡澍、孙诒让、日本丹波元简等,亦都对《内经》进行了一些校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新的见解。

纵观这些医家的校勘工作,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校勘的内容,涉及误字(在传写和翻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因后人妄改而致误)、脱文(即原书有的文字,在传抄过程中脱失)、异文(同一原文在其不同篇次、传本、刊本或著作中有所差异,虽尚未能确定孰是孰非,但可资参考对照者)、衍文(指原书本来没有的某些内容,在今本正文中出现,或文义上下不属,或前后文字重出,或者是后人妄加的文字等)、疑文(指原书中某些文字似是而非,不能肯定)等多个方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本校、对校、他校、理校和综合校等多种。

2.1本校法

是指以本书前后不同卷、篇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进行前后互校。此法要求校勘者胸中有全书,熟悉全文,否则不可为也。《内经》虽文出多人之手,又非成书于一时,但其中的文句、语法、用韵等,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医家充分利用《内经》文义相关、结构相对及文辞押韵等特点,参考本书前后内容勘定正文。

2.2对校法

即版本校,是指运用同书之祖本或别本进行互校的方法。针对不同之处,校而正之,并注于旁,是最基本的一种校勘方法。此法通过各本对校,发现版本间存在的异文,并标明之,给后人研究学习《内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3他校法

是指运用与校本学术体系相近、或内容相同的别种文献予以校勘的方法。通过他书互校,既可以使研读者对《内经》相关学术体系有系统地了解,又保存了许多古医书的佚文,为后人了解和进一步探讨研究古医籍提供了客观依据,奠定了基础。

2.4理校法

是在无别本或他书可校的情况下,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时,运用推理的手段进行校勘的方法。应用这一方法,比其他任何一种方法进行校勘的难度都大,要求校书者必须具备相当高深的相关知识,对所校之书在医理与文理及书中所涉及的各种内容,具有较全面与深刻的理解,方有可能对诸多异文之是非,作出准确或比较准确的判断;方有可能在无别本或无别书可循时,发现书中存在的问题。

2.5综合校

就是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校勘方法强化论证的依据,进行校正,使其校正更具有说服力。

综上所述,校勘是读古籍必须随时应用的方法,也是读通《内经》必不可少的功夫。通过校勘的文献研究方法,既可存真复原,保留《内经》古籍原貌,又可有助于后学,也更加彰显了《内经》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意义。

3注释研究法

注释,即解释语言文字的含义。《内经》专业性强,语言文字的时代特征浓郁,不注不释,后人难以读懂,不懂不通则无从谈及研究应用,所以注释法又成为研究《内经》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内经》成书不久,西晋皇甫谧在其所著的《黄帝针灸甲乙经》中就首开注释法研究之先河,此后(梁)全元起、(隋)杨上善、(唐)王冰、(北宋)林亿、)明——马莳、吴菎、张介宾、(清)张志聪、高士宗、姚止庵等,都对《内经》篇名、字词、文句、音义等作了各具特色的注释。纵观他们运用的注释方法,又主要有以下几种:

3.1运用不同篇章经文互释是《内经》注家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通过运用《内经》不同篇章的经文互引注释,不仅加强了《内经》各篇内容之间的联系,使研读者能够融会贯通全书,有浑然一体如线贯珠之感,也使其所注内容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3.2引用前人旧注作注主要是通过引用前人注文中一些精辟的观点来注释《内经》理论的一种方法。《内经》理论,不仅因文义悬隔给研读者造成困难,而且还因其思维方法与表述方式的古今差异,抑或学理深奥,常使人们在医理上也难以深入,所以历代注家很多,自古就形成了阅读与参考历代注家注释,来研读注释《内经》的传统。如林亿新校正中较多地运用了此注释方法。常常引用其前的全元起、杨上善、皇甫谧、巢元方、孙思邈、吕广、越人之说,从多角度来阐释《内经》理论,以资后人参考学习。

3.3用文史书证作注即引用文史书籍来注释《内经》理论的一种方法。如王冰注释《素问》时就证引了《老子》《尚书》《周易》等文史书目达四十余种。这种证引古文献作为注释语证,可使所注内容更加明晰而深刻[1]。

3.4证引医学典籍作注即在注释《内经》时,引用相关的医学典籍文献对原文进行阐释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既可以使《内经》的理论更加明晰透彻,也反映了注释者所读医学书籍之广,理解研究之深,注疏证引令人叹为观止。

3.5以理释义即运用医理注释经义的一种方法。《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其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医理这一核心命题,所以医家在注释《内经》时,常常运用他们渊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刻而详细的医理分析。这就使经文内容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医理来明文理,也为后世医家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研究《内经》做出了示范。

正是通过上述各具特色的注释方法的运用,才使《内经》抽象的理论变得简捷明白,这对弘扬《内经》理论,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4分类整理研究法

分类整理研究法,即是按照一定原则,对《内经》中相关理论进行归类整理研究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把《内经》按理论观点、学术内容等进行归类,可以使学习者按其理论体系和学术内容进行研读,因此也是研究《内经》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文献方法。隋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即是用“以类相从”的方法,将《内经》的内容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藏府、经脉等一十九类,每类之中又分为若干子目,并在原文之下系以注释,为后世分类研究《内经》开辟了先河。明张介宾远绍其业,撰有《类经》三部,可谓是对《内经》进行分类研究最有成就、最完整的著作。其中将原文共分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等十二类,各类之下又分360多节,分别摘引了《内经》原文,按节归类,然后详加注解,不仅征引、解释并评论了前人的说法,而且也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该书纲目清楚,条分缕析,多从易理、五运六气、脏腑阴阳气血理论等角度阐发经文蕴义,颇能启迪后学。

这种分类整理研究法,通过梳理《内经》原文,使之按理论观点、学术内容归类,便于读者研读,因此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5校注译析综合研究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中央政府对中医事业的重视,使《内经》的文献研究方法也开始由单一走向综合,大量颇具功力的校注译析综合研究成果面世。如陕西中医学院张登本教授主编的《黄帝内经素问析义》及《黄帝内经灵枢经析义》,一改历代研究《内经》诸种专著之旧,采用了“注释为主,校勘为从”,以及“疑义相予析”的研究方法,在全面、详尽注释的基础上,对经文的宏旨大义进行了分节、逐条剖解分析,因而“原文分析”是该书的突出特点,也是研究的重点,意在剖解经旨,阐发奥义。在解析经文时完全遵循原文的内在规律,进行了逐层地分析,若遇内容繁难的原文,则运用图表予以表达,使读者一目了然。两本“析义”的又一特征是“讨论”,凡是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启迪作用,或对临床治疗有直接指导作用,或历代有争议而未能决断的原文,在“疑义相予析”的工作原则指导下,采用“纵横联系”“结合临床实践”的方法,予以深刻剖析。这种“原文分析”和对相关内容进行“讨论”的研究体例,在全国该领域的研究中独树一帜。

这一校注译析综合研究法的运用,使《内经》以崭新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也成为《内经》文献研究方法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起点。通过这一综合方法的运用,使研读者更好地洞悉《内经》相关原文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使其不但能读通原文、理解经义,更重要的是能引导读者如何应用经旨服务于临床实践,在国内同行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6纵横联系研究法

所谓纵横联系研究,即在对《内经》进行文献研究时要进行“纵横联系”,广泛联想[2]。其包括了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所谓横向联系,局限一点讲,就是要把所研究的原文,放置于全篇或全书相关原文中去理解。如此才能深入透彻地领会其基本精神。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之“去宛陈莝”,如果我们联系《灵枢·九针十二原》“宛陈则除之”,《灵枢·小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以及《素问·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等条文,可以发现《内经》所言“宛陈”是一连词,指的是淤血。所谓“去宛陈莝”,即是针对临床上水肿病日久而致血淤者,去除淤血的治疗方法而言的。这样理解就既符合《内经》经旨,又切合临床实际。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运用活血化淤法来利水,治疗各种水肿病取得成功,既是《内经》理论的发展,也反过来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理论内涵。

所谓纵向联系,就是要进行古今联系,将历代研究《内经》原文的著名医家、医著以及著名论点加以联系。通过纵向联系,既使一些重要医学理论源远流长;又可以加深对相关学术观点沿革过程的认识。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之论,后世明代张介宾的“大宝论”就是宗此而加以发挥,并创温补之法,自成一派。再如《内经》提出的病因三部分类法,为后世医家认识病因奠定了基础。东汉张仲景的内所因、外皮肤所中、其他三类病因分法以及宋代陈无择著名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都是在《内经》对病因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只有纵横联系,才能深刻而系统地理解《内经》重要学术观点的完整性。

7语言文字学研究法

文字是传播思想的工具。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研究《内经》,虽是经学研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的借用,但对于这部虽属医书、亦属经典的巨著来说,同样是最基础、最切实、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因为语言文字之学乃是“通经(此处并指医经)致用”的根基和桥梁。因此,要通晓《内经》,首当通其语言文字。以此方法来研究《内经》,可谓发端很早。从某种意义上讲,皇甫谧、全元起、杨上善、王冰等人早已步入这一领域。不过,专精研究《内经》中的语言文字问题,尤其是音韵问题者,始于明末清初。其中又以顾炎武的《音学五书》、胡澍的《素问校义》、俞樾的《春在堂文集》为著名。今人潜心于这一领域并取得卓然成就者,有钱超尘先生所撰的《内经语言研究》一书,该书从音韵、语法、词义(训诂)三方面对《内经》作了全面研究和分析,资料丰富,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研讨深入,其中多发前人之未发,是研讨《内经》的必读之作。

因此,语言文字学研究方法也是对《内经》进行文献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了解和掌握《内经》理论,读懂其文义的第一步。

8临床实证反观研究法

临床实证反观研究法,即是通过对汗牛充栋的古今文献医案、医家临床验案等的研究,反观与体悟《内经》之理。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行为。实践方法是所有学科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手段。同样,实践也是《内经》医学理论发生的起点,实践贯穿于《内经》医学理论发生、发展全过程的各个层面,实践也是《内经》医学理论的必然指归。纵观历代医学大家,他们或在理论上独具见解,或在防治疾病上效验如神,但究其成功之路,都是以研习《内经》为其成功之路[3]。《内经》指导着他们的临床实践,反过来,他们临床实践的有效性又不断验证着《内经》理论。正因为《内经》医学理论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及其指归都是建立在实践这个坚固牢实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学习、研究《内经》医学理论时必须运用临床实证反观的研究方法,以实践作为切入点,把《内经》所论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理解《内经》蕴含的深层次义理,否则,非但不能深刻地理解《内经》所论述的相关理论,也不能使所学的相关知识落在实处,同时也会使所学习的《内经》相关知识失去必要的价值[4]。

9目录索引研究法

目录索引研究法,即是通过对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介绍如何编撰、利用中医文献目录索引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是对中医文献中所论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合,用一定的方法排列次序,编成目录,并表明它们在文献中所在的位置,为后人研读查阅提供方便。这一研究方法,由来已久。早在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著《七略》,即开创了中国目录学研究的历史,是中国“目录学”的滥觞。对于《内经》的目录索引研究,也一直是历代医家研究的重点。在浩瀚的中医文献里,《内经》原文曾无数次地被引用,当前的中医文献整理、教学、临床以及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等方面,都要经常查核《内经》原文。但由于《内经》篇帙浩繁,内容庞杂,各篇所论错互非一,学者每每为了查找一句原文,而望洋兴叹。这既限制了《内经》作用的发挥,又消耗掉许多宝贵的时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鉴于此,许多医家致力于《内经》目录索引的研究,其中又以任应秋先生编著的《黄帝内经章句索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出版发行)以及宗全和主编的《黄帝内经文句索引》(河北医学院,1983年10月出版发行)为代表。

这些目录索引,均具有汇编性、分类性和检索性等特点,查阅方便,为人们更好地运用《内经》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工具和一条简便的捷径。因此,对《内经》进行目录索引研究,也是其文献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古今学者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的文献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对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研究《内经》中所蕴含的医学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登本,孙理军.王冰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715.

[2]张登本.学习《内经》的方法与境界[J].陕西中医函授,2001,5:1.

中医理论基础范文篇9

1、自然养殖阶

猪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从驯化到20世纪初,猪的养殖一直是采用自然养殖模式,以吃各种青粗饲料为主,猪饲养周期长,料肉比高,由于自然养殖青粗饲料品种多,各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复杂,养殖以一家一户的散养为特征,中大猪的免疫力强,不易生病,结果是:肉质细腻、微量成分含量丰富、营养全面。但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人们对肉食日益增长的需要。

2、集约化规模养殖阶段

随着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动物营养学成为独立学科,现代养殖业逐步发展并成熟起来。其特征为:以动物营养学为理论基础,以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为目的。采取了改良品种,在饲料中添加各种饲料添加剂等措施来提高畜产品的产量,结果造成肉品品质下降,卫生安全系数降低甚至危害到人类身体健康。现在人们所吃到的猪肉几乎都是从养殖场出来的饲料猪肉,饲料猪所吃的饲料是专业人士科学配制出来的,以提高生长速度、缩短饲养周期为目的的。这种饲料是用玉米、豆粕、麸皮、几种氨基酸、几种矿物元素、几种维生素以及一些促生长用的促长剂和防病用的抗菌素等药物组成。所谓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其实却十分简单,用简单成分的饲料在短时间内堆砌出来的猪肉蛋白质内油质较少、组成成分相对简单,这样的猪肉能会好吃吗?白水煮肉,味同嚼蜡并不夸张。饲料中添加的一些化学促长剂及一些抗菌素类药物在畜禽体内的残留,还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抗菌素及“瘦肉精”的危害,人们已经领教过了。另外现代人经常患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偏瘫、癌症等,虽没有证据说明与现代肉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也不能说明一点关系没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逐渐发现一些过去用于饲料的添加剂如:某些抗菌素、镇静类的药物等在畜禽体内的残留对人体存在着相当的危害。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出台饲料管理措施,以法律的形式禁用已确定的对人类有危害的饲料添加剂。我国由于以前饲料行业管理相对较松,饲料添加剂滥用严重以致造成我国肉食产品出口受阻。

二、当前养殖业面临的挑战

1、在现代动物营养学理论指导下养殖模式使畜牧生产水平的提高几乎已达到极限。

2、既要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又要提高肉食品质这一矛盾日益突出。

3、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

4、养殖成本日益提高。

三、如何实现新的突破

1、理论基础的突破

要想实现根本性突破,必须在理论上得到突破。传统动物营养学主要是依据化学和传统生物学的基础,把动物看成小型肉制品加工厂,忽视了动物的生理特性。现代动物营养学应以现代生理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同时借鉴中医理论的整体观,重视各种营养因子的调控和基因表达,把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条件调节到最佳状态。

2、养殖模式的突破

根据现代动物营养学的理论,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把动物看成活的个体,除营养外,还要考虑动物是否处于最佳生理状态、最佳心理状态,等等。

3、育种的突破

主要是培育遗传稳定性好的新品种,降低品种退化的机率。

4、饲料生产的突破

要解决既要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又要提高肉食品质这一矛盾,首先要解决食品安全性,尽量减少饲料中人工合成类药物添加剂的使用量,减少药物及化工类饲料添加剂在肉品中的污染,造成对人们身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其次,尽量使用天然植物成分作为饲料添加剂来改善畜禽的生产性能,增加畜禽的免疫抗病力。不少科研工作者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找到了很多解决办法,其中天然中草药以其无毒副作用、无有害残留等优势被广大畜牧工作者认为是最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另外,鉴于目前养殖模式,饲料中普遍添加大量抗菌素,破坏了猪肠道的有益菌群,易受致病菌感染而致病的现象,建议结合中草药添加剂使用微生态制剂,一方面提高猪的免疫力,一方面增加肠道有益菌群,对抗致病菌的感染。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根据中医理论:任何一种植物都具有某种医理作用,其中可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具有抗病促长及补充营养功能的就有数百种之多。如黄芪含有微量元素多达14种,山楂含有70多种成分,白术具有健脾益气功效,陈皮、神曲具有健胃功能,党参、黄芪、白术还具有促进合成代谢的作用,何首乌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黄芪、决明子还能促进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的合成等。博凯国际·郑州博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博凯助长灵,试验证明:能有效提高瘦率,减少胴体脂肪含量;提高生长速度,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免疫抗病力,缓解应激反应;提高猪肉系水力,改善体型、改善肉质与风味等。

绿色饲料添加剂广泛地应用在畜牧业生产中,人们的健康安全将有所保障,我国的畜产品出口将不再被一些国家所限制,畜牧生产企业也将会随着产品品质的提高而提高效益。

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中医药理论依据

依照中医理论,现代动物营养配置的看似“全面”的饲料及各种大剂量、高浓度营养素和抗菌促生长剂的使用,迫使动物机体细胞代谢亢进,并朝脂肪沉积和蛋白质合成方向努力,久而久之,破坏了肉猪机体的阴阳平衡、协调生长的自然规律。

现代养猪生产追求快速生长,究其根本,无非是脂肪组织的大量沉积、蛋白质的合成增加和全身肌肉结缔组织水分积聚、含水量上升,此即为中医的“水湿”。湿盛困脾,脾为后天之本。只有脾的功能得到全面正常的发挥,才能使机体血脉畅通,使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特别是肌肉的生长、发育及各种微量风味物质的沉积。脾气健运,则肌肉发育良好、丰满、香嫩,否则肌肉痿软,水分高,味差。而脾和胃相关,脾失健运,胃也受累,从而导致消化不良。且由脾虚引发的气血失调,会损及其它内脏器官,致使肺、肝、肾及大肠、胃的功能失调。肺气虚,则可经常出现养猪中的毛不亮、腹泻等症状。肝气虚,使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气虚则血瘀,加之活动少,血瘀进一步加剧,从而在中大猪生产阶段,普遍出现“气虚血瘀,脾虚水湿”的病理状况。由此可见,一味追求快速生长,必然引发脾气虚,而又引发肺、肾功能失调,最后导致体内各环节,特别是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失调。另外,脾在防病及抵御外邪侵袭方面,也承担重要的角色。

博凯助长灵中的白术功善健脾益气,党参功善健脾益肺,山楂功善健胃,陈皮、神曲功善健脾胃。这些药材脾的功能得到全面正常的发挥。

博凯助长灵的组方不是一些药物的简单堆积,而是在中兽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药物本身的性能有目的的将药物配伍起来应用的。以何首乌、决明子、黄芪、党参、白术等药组成博凯助长灵,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燥湿利水、健胃消食、补肝肾、补气血、壮筋骨等功效。其中何首乌功善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润肠通便;决明子功善清热燥湿、润肠通便;黄芪功善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白术功善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党参功善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山楂功善健胃消食,行气散瘀;陈皮功善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诸药结合,可以使脾、肺、肾、气、血等的功能得到全面正常的发挥,使猪机体的阴阳得以平衡、生长的自然规律得以协调,使脂肪组织难以沉积、蛋白质的合成平衡和全身肌肉结缔组织水分积聚、含水量平衡。从而明显促进猪的健康生长,提高猪肉的品质,增加瘦肉率,减少胴体脂肪含量。

我们选用的药材均为有机复合物,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作用不仅有直接作用,而且多有间接作用和整体调节等作用。如黄芪含有微量元素达14种;山楂含有70多种成分,还有未知因子和活性物质。这些成分除单个成分起应有的作用外,还有它们间的复合作用,这也是化学合成药物无法比拟的。因此,中草药每一个复合体,其结合成分在作用机制上是以整体调节为主,突出对动物机体的相应作用,调节平衡。

中医理论基础范文篇10

1、自然养殖阶段

猪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从驯化到20世纪初,猪的养殖一直是采用自然养殖模式,以吃各种青粗饲料为主,猪饲养周期长,料肉比高,由于自然养殖青粗饲料品种多,各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复杂,养殖以一家一户的散养为特征,中大猪的免疫力强,不易生病,结果是:肉质细腻、微量成分含量丰富、营养全面。但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人们对肉食日益增长的需要。

2、集约化规模养殖阶段

进入20世纪,随着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动物营养学成为独立学科,现代养殖业逐步发展并成熟起来。其特征为:以动物营养学为理论基础,以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为目的。采取了改良品种,在饲料中添加各种饲料添加剂等措施来提高畜产品的产量,结果造成肉品品质下降,卫生安全系数降低甚至危害到人类身体健康。现在人们所吃到的猪肉几乎都是从养殖场出来的饲料猪肉,饲料猪所吃的饲料是专业人士科学配制出来的,以提高生长速度、缩短饲养周期为目的的。这种饲料是用玉米、豆粕、麸皮、几种氨基酸、几种矿物元素、几种维生素以及一些促生长用的促长剂和防病用的抗菌素等药物组成。所谓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其实却十分简单,用简单成分的饲料在短时间内堆砌出来的猪肉蛋白质内油质较少、组成成分相对简单,这样的猪肉能会好吃吗?白水煮肉,味同嚼蜡并不夸张。饲料中添加的一些化学促长剂及一些抗菌素类药物在畜禽体内的残留,还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抗菌素及“瘦肉精”的危害,人们已经领教过了。另外现代人经常患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偏瘫、癌症等,虽没有证据说明与现代肉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也不能说明一点关系没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逐渐发现一些过去用于饲料的添加剂如:某些抗菌素、镇静类的药物等在畜禽体内的残留对人体存在着相当的危害。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出台饲料管理措施,以法律的形式禁用已确定的对人类有危害的饲料添加剂。我国由于以前饲料行业管理相对较松,饲料添加剂滥用严重以致造成我国肉食产品出口受阻。

二、21世纪养殖业面临的挑战

1、在现代动物营养学理论指导下养殖模式使畜牧生产水平的提高几乎已达到极限。

2、既要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又要提高肉食品质这一矛盾日益突出。

3、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

4、养殖成本日益提高。

三、如何实现新的突破

1、理论基础的突破

要想实现根本性突破,必须在理论上得到突破。传统动物营养学主要是依据化学和传统生物学的基础,把动物看成小型肉制品加工厂,忽视了动物的生理特性。现代动物营养学应以现代生理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同时借鉴中医理论的整体观,重视各种营养因子的调控和基因表达,把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条件调节到最佳状态。

2、养殖模式的突破

根据现代动物营养学的理论,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把动物看成活的个体,除营养外,还要考虑动物是否处于最佳生理状态、最佳心理状态,等等。

3、育种的突破

主要是培育遗传稳定性好的新品种,降低品种退化的机率。

4、饲料生产的突破

要解决既要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又要提高肉食品质这一矛盾,首先要解决食品安全性,尽量减少饲料中人工合成类药物添加剂的使用量,减少药物及化工类饲料添加剂在肉品中的污染,造成对人们身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其次,尽量使用天然植物成分作为饲料添加剂来改善畜禽的生产性能,增加畜禽的免疫抗病力。不少科研工作绿色饲料添加剂广泛地应用在畜牧业生产中,人们的健康安全将有所保障,我国的畜产品出口将不再被一些国家所限制,畜牧生产企业也将会随着产品品质的提高而提高效益。

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中医药理论依据

依照中医理论,现代动物营养配置的看似“全面”的饲料及各种大剂量、高浓度营养素和抗菌促生长剂的使用,迫使动物机体细胞代谢亢进,并朝脂肪沉积和蛋白质合成方向努力,久而久之,破坏了肉猪机体的阴阳平衡、协调生长的自然规律。

现代养猪生产追求快速生长,究其根本,无非是脂肪组织的大量沉积、蛋白质的合成增加和全身肌肉结缔组织水分积聚、含水量上升,此即为中医的“水湿”。湿盛困脾,脾为后天之本。只有脾的功能得到全面正常的发挥,才能使机体血脉畅通,使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特别是肌肉的生长、发育及各种微量风味物质的沉积。脾气健运,则肌肉发育良好、丰满、香嫩,否则肌肉痿软,水分高,味差。而脾和胃相关,脾失健运,胃也受累,从而导致消化不良。且由脾虚引发的气血失调,会损及其它内脏器官,致使肺、肝、肾及大肠、胃的功能失调。肺气虚,则可经常出现养猪中的毛不亮、腹泻等症状。肝气虚,使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气虚则血瘀,加之活动少,血瘀进一步加剧,从而在中大猪生产阶段,普遍出现“气虚血瘀,脾虚水湿”的病理状况。由此可见,一味追求快速生长,必然引发脾气虚,而又引发肺、肾功能失调,最后导致体内各环节,特别是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失调。另外,脾在防病及抵御外邪侵袭方面,也承担重要的角色。

博凯助长灵中的白术功善健脾益气,党参功善健脾益肺,山楂功善健胃,陈皮、神曲功善健脾胃。这些药材脾的功能得到全面正常的发挥。

博凯助长灵的组方不是一些药物的简单堆积,而是在中兽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药物本身的性能有目的的将药物配伍起来应用的。以何首乌、决明子、黄芪、党参、白术等药组成博凯助长灵,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燥湿利水、健胃消食、补肝肾、补气血、壮筋骨等功效。其中何首乌功善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润肠通便;决明子功善清热燥湿、润肠通便;黄芪功善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白术功善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党参功善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山楂功善健胃消食,行气散瘀;陈皮功善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诸药结合,可以使脾、肺、肾、气、血等的功能得到全面正常的发挥,使猪机体的阴阳得以平衡、生长的自然规律得以协调,使脂肪组织难以沉积、蛋白质的合成平衡和全身肌肉结缔组织水分积聚、含水量平衡。从而明显促进猪的健康生长,提高猪肉的品质,增加瘦肉率,减少胴体脂肪含量。

我们选用的药材均为有机复合物,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作用不仅有直接作用,而且多有间接作用和整体调节等作用。如黄芪含有微量元素达14种;山楂含有70多种成分,还有未知因子和活性物质。这些成分除单个成分起应有的作用外,还有它们间的复合作用,这也是化学合成药物无法比拟的。因此,中草药每一个复合体,其结合成分在作用机制上是以整体调节为主,突出对动物机体的相应作用,调节平衡。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何首乌、党参、黄芪、白术等能刺激机体生长,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机体生长性能,杀菌抑菌,抗应激功能等,特别是能有效兴奋胃肠道和促进消化腺酶的分泌;黄芪、决明子能促进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和atp酶的合成,即可抗贫血和改善蛋白代谢的作用,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还可提高血清胆固醇的含量,对机体的再生能力,促进新陈代谢有很好的作用;党参、决明子、山楂等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利于补充饲料中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不足,平衡和完善猪日粮,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从而达到发挥猪的生产潜能,提高猪的生长性能,节约和降低成本的目的;陈皮对消化道有缓和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同时又可使胃液分泌增加而助消化;山楂含脂肪酶,可促进消化。此外,山楂、神曲及陈皮可促进胃肠蠕动,逼出大肠内的气体,发挥其健胃助消化作用;促进合成代谢的有党参、黄芪、白术等;何首乌有类雌激素样作用,决明子、山楂能降低脂肪及血脂的作用。

由此可见,除了改善机体生长性能,改变猪肉品质和瘦肉率的增加以外,博凯助长灵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杀菌抑菌,抗应激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