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9:48:34

中药实训总结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中药学;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以技能培养为本,要求职业院校要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的技术人才。举办中药传统技能竞赛的主要目的是检验中药学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考核与展示中药专业学生的岗位通用核心技术、综合职业能力,引领和促进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将竞赛要求和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并应用到相应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丰富和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赛教融合良性循环,而且对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行业与教学广泛融合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从中药传统技能大赛的举办宗旨、考核内容、评分标准、对选手要求以及竞赛成果资源应用等出发,探索其对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实训教学、联合培养、考核体系等人才培养有关内容改革的影响,构建出以中药传统技能为核心的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调整培养目标

目前,高职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多数是以培养具有一定中医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能服务于中药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设置培养目标时,口径较宽,人才培养过程中未突出传统中医药文化和技能的特色,而高职培养周期只有3年,导致中药学专业学生技能多而不精,知识面广而不专,就业时大多无异于药学专业,难以体现中药学专业的特色和满足传统中药生产与服务相应岗位的要求。传统中药技能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制备和应用中药的综合技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医药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技能是中药鉴别、饮片炮制、传统剂型的制备和调剂等。基于传统优秀文化和医药技能的传统中药和基于现代西方文化和医药技术的现代中药,对其人才培养的理念、方式和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可分别面向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的相应岗位群,进行区别化的人才需求分析、培养目标及规格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过程实施、学生素质评价等内容的编制,形成中药学专业的不同人才培养方向。在中医西化、中药弱化的今天,传统中医药文化和技术在传承与创新发展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导致从事传统中药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高素质术技能人才紧缺,出现传统技能人才断层。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对参赛选手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国家和行业企业对高职中药学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仅如此,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方案或规程对选手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技术规范、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详细要求,这对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等核心内容编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因此,可依据中药传统技能竞赛有关要求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上进行优化探索,突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传统中药技能人才的培养,将中药传统文化和技能培养纳入岗位需求调研的范围,邀请涉及中药传统文化和技能的中药相关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有关内容的讨论,充分吸纳其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传统中药技能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意见,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设置学生技能目标时,将中药传统技能设定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并将其用于集中展现和检验学生的关键必备技能,以期培养出能推动中药产业发展和传承中医药文化与技能的专业人才。

2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迫使职业院校改变人才培养课程结构观,构建起能支撑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并将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任务贯穿到教学过程目标中,重视课程之间的交融[2]。基于对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和技能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时,要突出以传统技能为核心,对接传统中药的鉴别、炮制、调剂岗位群及其工作任务。比如将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两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增加到144课时,夯实中药学专业传统技能的理论基础。适当增加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药制剂技术、药品GMP、药品GSP等课程的课时,以丰富学生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增强传统中药的生产与服务能力。设置模拟传统中药炮制、调剂与服务、储存养护、质量控制、采收与加工实训等生产与服务综合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对传统中药的综合运用能力。此外,设置中医针灸与推拿、药膳食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培养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课程,以拓展学生传统文化底蕴。与此同时,减少天然药物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等基于基于现代中药技术的基础课程或课时量,以确保传统中药技能的教学效果。

3提高师资素质

双师素质教师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培养的质量。传统中药技能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具备传统中药技能和中医药文化背景的师资。师资队伍建设包括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两个方面。校内师资中医药理论强但操作技能弱,而校外兼职教师则技能强理论弱。为此,为提高学生对传统中药的综合运用能力,从事中药传统技能教学的教师须提高其双师素质,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采取措施:①组织校内中药学专业课教师到传统中药饮片生产和服务企业、中药材市场及全国中药传承教育培训班或会议进行学习和培训,在提高自身中医药文化底蕴和技能水平的同时,将学到、看到和练就的技能带回到学校、课堂,分享给同事和传授给学生。同时以校内大师工作室建设为平台,通过技能展示、交流及传、帮、带,提高青年骨干教师的技能水平,形成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等能力不断提升的教师个人发展机制,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中药传统技能教学团队。②技能竞赛的内容和要求源自于行业企业相应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要,代表着行业企业的主要技能水平和先进技术发展方向,所以技能竞赛培训往往由校内专业教师、校外技术专家组成。在技能培训过程中,校内外培训教师通过彼此交流和相互学习,共同研究技术技能操作标准、传统中药炮制与加工技术、中药饮片真伪鉴别技能和经验,从而使校内培训教师的实践技能和经验得到不断提高。③聘请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质量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或一线从事炮制和鉴别工作的老药工为校外兼职教师,采取工学交替、学徒培养或实习指导等方式,在培养学生传统中药技能的同时,带动校内教师双师素质的有效提升。

4创新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实训和实习,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一环。技能的培养须以实践教学为主,这就迫使职业院校应形成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主线和特色的综合能力实训教学模式。以培养中药传统技能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必须依赖于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为培养学生的中药传统技能,可以通过以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培训为纽带,建设校内一体化中药鉴定、中药炮制和中药调剂3个综合实训室,更新或添置与中药传统技能竞赛一致、与行业企业生产与服务实际相当的实训设备,增加包括传统中药生产与服务范围的校外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依据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由单项到综合、由仿真实践到真实职业体验的认知规律,探索构建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四级递进实践教学模式[3]。针对培养学生运用传统中药的能力,积极推行任务驱动和理实一体教学教学模式。以中药性状及真伪鉴别技能为例,基于任务驱动和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可按以下3步走:①以小组为单位布置需进行真伪鉴别的中药品种范围,并提前将实训品种有关学习资料、电子工具书通过超星学习通、QQ群、微信群发放给学生,要求每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提前熟悉并确定各组拟要解决的问题。②学生在一体化综合实训室进行探索、验证和结果分析,教师做适当的指点。各组学生遇到的所有问题将通过视频拍摄或录音的方式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现给大家,集中讨论解决。③教师通过一体化教室或者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实训后成果做点评、总结和分享,同时优选典型的案例和素材生成课程资源用于下次教学,持续积累课程资源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通过任务驱动和理实一体教学法,使得学生形成领取任务、分析任务、准备资料、实施验证、总结反思、借鉴经验的工作思路和职业能力。

5校企联合培养

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使得职业院校只有加强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对接和服务企业。以培养中药传统技能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立足传统中药企业实际需求,以培养服务传统中药企业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主动做好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对接”,创新工学交替或基于传统技能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传统中药生产与服务企业合作,聘请中药技能大师或“老药工”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学生中药炮制、中药鉴别和中药调剂等传统技艺,实现对传统中药技艺的培养和传承。与此同时,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在学生在顶岗或轮岗实习期间,有意识地将实习生安排到具有传统中药特色的生产或服务企业实习,并针对性安排传统中药生产与服务相应岗位一线技术专家作为实习期间毕业设计的校外指导老师,培养学生的中药传统技能。

6优化评价体系

毕业生素质评价本身是个较复杂的问题,传统的评价方法的缺陷在于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的技能水平,不利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以中药传统技能为核心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就必须突出传统中药技能的考核。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课程、课程体系、专业3个层面。在课程层面,针对理论课程,增加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的比例,突出过程考核。采用线上线下授课相结合的,应探索并发挥线上考核的优势,将学生课前准备、课中表现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监控、统计并生成形成性过程考核成绩。针对实训课程,参照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制定相应课程技能考核细则,实施独立考核并形成单独的技能考核成绩。同时将学生实训的参与程度和过程表现纳入实训成绩的评定的范围,并约占一半的比例,迫使学生摒弃投机心理,注重实训过程,培养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在课程体系层面,针对中药传统技能的培养与考核的需要,增加中药鉴定、中药炮制及中药调剂课程及其综合实训项目中技能考核比例。在专业技能评价层面,具体包括3种措施:①实行职业技能资格证考核制度,要求中药学专业学生必须至少获得中药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中药炮制与配置工等任意一个体现传统中药技能综合应用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申报毕业。②实施以证代考制度,对取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获得中药传统技能竞赛省赛一等奖及国赛三等奖以上成绩的学生,可免修相应的课程。③将中药传统技能竞赛的考核内容及历年真题或模拟题纳入中药学专业技能抽查标准,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专业技能抽查。只有重视传统中药技能的培养和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才会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目标,才能培养出满足传统中药生产与服务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艺.贸易类职业技能竞赛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和应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41-42.

[2]刘贺.浅谈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7):163.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高职;中药炮制技术;课程建设

中药炮制技术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是我院药学系开设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据辩证施治用药及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需求,对天然的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制作的一项制药技术[1]。中药炮制技术与多门课程有密切联系,如前承课程:中药鉴定技术、中药应用技术和后续课程:中药调剂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为中药学、药学专业学生在生产和营销岗位上储备必要的中药炮制知识和技能,它既是中药学专业各类职业资格和职称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的必赛项目。我系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改革之前,理论和实训分开,重理论轻实训,也没有将素质目标列入课程目标之内。经过中药炮制课程改革团队的努力,将传统炮制理论和实践技能有效结合,在实训项目的选择上既考虑了实用性也融合了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中药炮制技术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先讲理论后做实验,理论和实验课分开上,学生往往缺乏自主性的被动接受,也不利于学生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并且学生会有“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感觉。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职业教育需求,为了体现出中药炮制技术课程的实用性,该课程2013年作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立项改革课程之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改革与创新,全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笔者作为课改团队的负责人,负责我院中药专业、药学专业中药炮制技术的改革工作。现将药学专业的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改革和实施介绍如下:

1课程定位

中药炮制技术主要培养学生中药炮制操作技能、炮制品质量评价的经验鉴别能力以及同一品种的不同炮制规格的应用区别。依据职业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使中药炮制技术与中药鉴定技术、中药调剂技术、中成药与方剂等课程有机衔接,为学生胜任中药炮制工、中药购销员、中药验收员、中药调剂员等工作储备知识和技能。

2课程目标

依照我系人才培养方案为大纲,确定中药炮制技术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各种炮制方法的操作要点,掌握常见药物的炮制方法、成品规格;掌握炮制对中药成分的影响和炮制品贮藏保管、净选加工、饮片切制的基本知识及要求。2.2技能目标。能熟练进行制绒、拌衣、切制等操作;能熟练进行清炒、加辅料炒、炙法等操作;能熟练进行煅法、蒸、煮、燀法、去油制霜法、煨法等操作;能正确使用净制、切制、炒制设备加工药物;能识别180种中药的炮制品,并能正确评判炮制品的质量;能够运用中药调剂技术、中药鉴定技术和中药炮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炮制常用药材,并能正确鉴定成品质量;能够熟练使用药典、其他中药炮制技术工具书等解决实际问题。2.3素质目标。树立“药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的职业观念;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依法炮制、规范炮制”的工作态度;形成“团队协作、继承创新”的职业风范。

3课程模块设计

将《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分为基础模块、净制模块、切制模块、炮制模块共4个大模块,9个子模块,18个单元(见表1)。主要培养学生炮制技能和炮制产品的经验鉴别技能。所以,对这4个不同模块分别进行不同的改革和创新,更具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1)课堂与实训室一体化,使课程教学真正做到符合“教、学、做”合一,实现现场教学、项目教学和现场考核等[2]。为了彻底贯彻“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所有课程内容将实训室与课堂一体化,增加了技能操作和考核的比例,同时将素质目标纳入考核内容。使学生具备炮制中药和炮制产品成品质量评判的能力。(2)课程内容与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标准引入教学中,按照技能大赛标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以顺应时代要求,以满足岗位需求,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并为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培养种子选手。

5教学方法

5.1顺应时代,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中药炮制技术课程特点,设置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5.1.1云课堂、微课等在教学中的应用。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改革之前最常用的实训教学方法是先看教师示范或操作视频中的示范,然后让学生来操作,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成品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产品质量点评。但一味地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学生会产生疲劳感,也失去了新鲜感,学习积极性也会下降。而微课教学融趣味性、知识性和风格多变等特点,给传统教学增加了新的形式。如在学习“其他制法”时,除了可以动手操作煨法制肉豆蔻外,还可以定时穿插“萝卜提净芒硝”、以及“渗析法制备西瓜霜”等微课教学,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并且满足了有些实验时间过长不能在课堂上完成的缺陷,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充分利用云课堂于课后学习和课前预习以及师生之间、组员之间增强互动。改变以往传统的预习和复习就是看书或者是写作业、做题目,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作业形式千篇一律。通过智慧职教为平台,以简短的视频或精致清晰的图片、网页链接等不同形式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使教学资源、学习形式丰富多样,方便学生学习,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如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教师提前在职教云的视频或图片,根据教师抛出的问题进行线上、线下小组间及小组内思考、讨论,也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同时活跃了学习的氛围。没有了课堂上的约束感,学生会更轻松自如,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5.2项目教学。通过项目实训,使学生掌握炒黄、炒焦、炒炭、麸炒、米炒、砂炒、蛤粉炒等突出职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每种操作方法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项目进行训练,比如炒黄操作其中一个项目为炒黄黑芝麻,并将成品制作成黑芝麻丸,既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实训更加有趣,让学生对每次实训内容都充满了期待。5.3探究学习。根据每班人数的不同,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线下、线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中药产品炮制、中药饮片销售单位的饮片质量调研并给出调研报告、不定期线上项目讨论等,并且能够运用工具书以及网络资源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与中药炮制兴趣小组。

6规范考核评价

建立了注重实践技能考核的课程考核标准,加大了技能考核比例(50%),包括平时实训技能30%和期末技能考核20%。平时实训项目严格按照评分细则计入成绩,评分细则参照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药炮制模块评分细则结合我系学生特点而制定,期末技能考核从平时的实训项目内容随机抽取。技能考核项目主要有净选加工(包括制绒、拌衣等)、清炒法(包括炒黄、炒焦、炒炭)、加辅料炒发(包括麸炒、米炒、砂炒、蛤粉炒等)、炙法(包括酒炙、醋炙、盐炙、蜜炙等)以及燀法等,去除操作时间过长和过于复杂的项目,如蒸法、复制法等。要求学生能识别教学大纲要求的中药炮制品种,能识别规定的中药炮制品,随机给出一种药材能正确判断使用何种炮制手段,并能安规范在规定时间内炮制出成品,且能正确评判炮制品的质量,同时能说明炮制目的。我系与康尔佳药业、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等多家企业密切合作,既有生产单位也有销售企业,能提供生产、调剂、验收等多个岗位的岗位标准,并使课改工作动态发展,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以期望课改工作与时俱进。

7完善课程资源

7.1校内教学资源校内教、学、做合一的实训室,水、电、炮制器具等设备齐全炮制工位充足,并设有中药炮制兴趣小组实训操作室、中药炮制标本陈列室等。7.2校外教学资源我系与多家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学生在校外的见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拥有康普药业、药圣堂等多家知名中药企业的支持,定期参观药厂炮制车间,或利用寒暑假深入药厂实习,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不拘泥与课本与学校,理论与实际紧密有机的结合。

8逐步完善后续网络教学资源

我院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改革目前处于课改第三阶段,以智慧职教为平台且完备的教学资源库正在筹建当中,部分网络资源已经投入使用,后续将持续更新与扩大制作中药炮制技术课程资源库建设,并实时更新。目前资源有课程简介、教学内容、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多媒体课件、参考资料在线作业与答疑等,课外拓展资源如中华本草、本草中国等有关中药炮制的优秀纪录片。正在筹建的资源有中药炮制成品图片库、主讲团队课程录像、在线实训等内容。

9总结思考

经过课改团队老师的一系列改革,改变了我院以往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枯燥乏味的重理论轻技能和素质目标的模式,实现了真正的“教、学、做”合一,并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波.中药炮制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篇3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保定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扎扎实实真抓实干,使我校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践行“科学规范,创新务实”的校训,本着把我校“做大、做强、做优”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育人工程,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很好地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并且受到上级的表彰,连续四年被保定市教育局、市教育局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保定市教育局评为语言文字示范校、被市语委会评为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学校中药专业被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校通过省级园林单位的验收,并被评为绿色环保学校。

现就学校基本情况和四年来的主要工作做一个简要总结:

一、加强学校管理,规范日常工作

1、健全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明确管理责任,分工到人。实施分部管理,实行部主任负责制。细化分解工作目标,对学校办公室、总务处、财务处、学生处、招生办、培训处等处室明确分工,同时完善修订了各处室职责。

2、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对“千分制”考核、教师聘任和校内效益工资制进行修订,加强了行程性管理,职工教育教学奖罚严明,力所能及地提高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教职工和班主任队伍管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做好成员规划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政治理论,加强教职工及党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职业学校教师道德规范》等,每位教师撰写了《师德建设学习体会》文章和《如何做好本职工作》等师德体会文章,极大地提高了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并多次成功举办了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和班主任基本素质大赛。落实备课上课制度、听课制度和作业批改辅导制度、质量分析监控制度。建立了校级领导指导教学制度,校长听课评课达到规定的课时标准。按照上级要求,我校两部教师大部分老师均参加了骨干教师的培训,完成了“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

二、育人育德,陶冶学生情操

鉴于生源的参差不齐,有些家长对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颇有微词,为了转变社会上一些人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树立良好的口碑,更好地做好招生工作,我们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一切为了学生”为指导思想,办老百姓信得过的职业学校。在教室、办公室、实验室、校门口、操场、走廊、楼体外侧等醒目地方,展示名人名言、伟人或英雄画像,让学生时刻受到熏陶和教育,让校园文化的理念渗透到学校每一个角落。

本着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把品德教育渗透在方方面面,让学生明事理、知感恩、诚信做人,铭记“利人达己、德行天下”的道理。针对企业用人的要求,我们对学生还进行了就业培训,使他们懂得一个人有了好的德行,才会被企业录用,被社会认可。蒙牛的老总牛根生有一句名言:“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企业需要的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这也是我们的养成目标。

我校一直注重寓德育于活动之中,给学生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利用升旗仪式、电视、广播、宣传栏、板报、班会等向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中华美德教育等等,组织五四感恩教育以及“祖国在我心中”等征文比赛,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自豪感。组织学生收看了《文明之旅》的一些优秀讲座,旨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美德,使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充满文明与美德的魅力。组织参加了“快乐大舞台”活动、会计、中药、旅游餐饮等专业技能大赛、艺术月的大合唱、文艺演出、教师节舞蹈比赛、团体操大赛等大型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并得到了上级表彰和良好的社会反响,我校团委荣获“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奖。

我校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得很多奖项:旅游专业学生胡梦颖等六位同学荣获保定市中等职业学生技能大赛酒店服务与管理项目大赛三等奖。我校学生在参加省中等职业学校客房、会计专业技能大赛中,其中旅游专业的邱亚倩、朱曼月、董冰冰、张洁、王云共五人获得二等奖,李玟获得优胜奖,并获得团体三等奖;会计专业的兰霞同学获得会计实务项目技能大赛二等奖,张林梦等五位同学获得三等奖,并获得团体三等奖。

三、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办学水平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悠久的药文化传统,发展定位准确、办学目标明确,教学设施先进,积聚了多年的办学经验。近年来围绕我市强力打造中药都的战略思想,以此为契机着力建设中药专业,使之成为我省的品牌专业,把我校建成北方中药人才培训基地。

1、加大投入,提高学生的技能。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2010年10月至今先后投资达620.3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增设了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调剂等实训实验室以及电工基础、数电(模电)实验室、制冷制热、电力拖动、电子工艺实验室,实验设施齐备,应用率高,缩小了毕业生与实际岗位之间的差距。2013-2014年装备中草药分离提取实验室、显微镜观察室、超净工作室、中草药制剂、加工实验室、药用植物土肥、土壤检测实验室、中草药检测检验中心等实验室,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进步一的提高。建成专业实验、实训室29个,校外实训基地18个;药都集团和三九集团等药业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工位,在药都集团的GMP车间,学生接触到中药行业的先进水平,具备了标准化、国际化意识。

2、成功申报部级中草药种植实训基地项目,获得国家财政支持240万元,建立高标准的中草药实训基地。

3、专业实训室调整后,实训水平进一步提高。投入近20万元为中药、电子电工、旅游等专业和“送教下乡”专业购置了实训设施。

4、投资购置电脑,把各处室的老化电脑全部换新,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5、投资30万元,完成园林式学校创建工作,进一步绿化、美化了校园,优化了育人环境,通过了省级园林单位的验收。同时硬化了学校办公楼前和餐厅前地面,解决了积水和塌陷的问题。药苑重新规划建设、校园生活区和教学区做了新的规划。重新粉刷装修了办公楼、教学楼的教室、楼道,更换了门窗。

6、图书馆藏书、报刊达到要求,充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需要,借阅率高,为学校提供文献信息多,管理规范。有电子阅览室,现代化管理程度高,电子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供教师阅览和参考。

7、拥有标准的体育场,400米环形跑道,体育场地充足,各类体育设施、器材齐全,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8、标本馆的建设:四年来对中药标本馆不断进行完善,今年又聘请了北京的专业团队打造,进行顶级设计与装修,布局设计严谨周密,标本馆充分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配备先进的示教设备,不仅满足教学培训的需求更极大地丰富了标本馆的内涵与外延。装潢采用传统中式风格,与陈列展示的中药标本相得益彰,让人一走进标本馆大门,就感觉到浓郁的中药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建成我省乃至全国一流的中药材标本馆,一是为中药专业教学实习服务,运用标本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并提供所需的植物标本、实验材料和制药原料;二是为前来我校参观的外省同行、国际友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辨别中药材的场所,对我校特色专业的宣传起到良好的作用,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学术交流搭建良好平台,成为我校弘扬中药文化的窗口。

“中药是科学的、也是文化的”,中药标本馆充分彰显出中医药的科学性和文化性,她在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中医药热爱者提供学习、认识中药平台的同时,给人以传统中药文化的熏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四、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拓宽就业渠道

我们始终坚持“抓就业、促招生、强管理、重科研”的办学指导思想,做到“出口畅、入口旺”,把招生和就业两个环节视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教育教学管理,重视对口升学,合理设置专业,注重技能训练。

1、在生源减少的情况下,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把招生作为评职、评优、评模的一个条件;加大宣传力度,制作专题片在各校播放,制作各种条幅,悬挂在我校的显著位置,村村户户都有我们的宣传语;实行领导干部包校制等多项措施,年年完成招生任务,得到了上级的充分的肯定。为了更好地普及职业教育,我校积极进行宣传,进行高三分流工作,多次下乡到各普通中学开展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2、确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办学思路。加强校企协作,实现招的进、留的住、送的出。科学地把握市场规律,做到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采取联合办学、代培师资、委托培养等方式,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为拓宽就业渠道,我们多次去本地以及周边城市的大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不仅与三九药业、伊康药业、药王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人才供求关系,而且与北京敬仁堂药业、北京御生堂制药有限公司、山西省景康药业有限公司、三星电子、保定长城、冀中兽药制药有限公司等五十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就业率达100%,并对毕业生做详细的跟踪调查。今年北京宏仁福康、北京宝林堂医药有限公司、北京恒盛海康药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公司纷纷来我校招聘中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造成中药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今年四月底我校还和韩国庆南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我校学生可以通过校内考核,推荐到韩国庆南科技大学深造,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

五、重视对口高考,圆学生大学梦

我校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悠久的药文化传统,发展定位准确、办学目标明确,教学设施先进,积聚了多年的办学经验、荟萃了众多的人才精英、形成了开拓、创新的领导核心、构建了高素质、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有着良好的办学环境和效益。2014年的对口高口又创佳绩,升学率100%,圆了学生的大学梦。三名同学考取了本科一批院校,邱娅倩同学以总分662分的好成绩名列省第一。电子电工的朱满仓同学以532分的好成绩打破了12年来本专业无本科的记录。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地方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传承中药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强力打造具有校园整体和谐、又彰显职教特色气质的校园文化,提升我校的外部形象。结合我校中药特色专业建设,依托我市地域经济特色,用当地常见中药材全方位打造校园中药文化,在校园空地合理种植以药用植物为主的花草树木,以祁菊花为主,辅以银杏、鸢尾、射干等药用植物,形成高低植物相间、草本木本错落,“三季有花香、四季有绿色”的格局,让学生既能学到中药知识,又有观赏价值,起到绿化、美化校园的目的。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了遗留多年的茶厂问题,学校南门打开之后,生活区与教学区完全分开,学校布局将会更加合理,鸟语花香、色彩斑斓、窗明几净、特色鲜明的优雅环境,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发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经过不断探索,学校工作取得了一些的成绩,对口升学率、就业率均名列前茅。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招生规模急需进一步扩大;二是学校各项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三是办学经费仍有不足。今后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更加努力,把我校“做大、做强、做优”,为我市经济腾飞和职教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职教中心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学校工作的稳定大局,关系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为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为了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增强广大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自护自救能力,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的通知》要求,我校积极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努力,学校安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将我校安全教育日活动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从学校规章制度上着手,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1、加强学习,及时传达上级有关的安全指示精神,把握好内涵,领会好实质,提高每一位教师的安全意识,增强做好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成立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校长宁彦红任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落实了各项安全分管人员,使每一位教师明确责任。

3、做好安全工作的宣传。学校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途径,做好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一种全员参与,齐心协力,共建安全有序的校园良好氛围。

4、构建主体教育网络,通过“校讯通”做好学校、家长的联系。对学生在校时间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学校利用公开信或电话等形式,将采取的措施和要求及时向家长通报,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二、具体落实如下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工作的落实,自上级文件下发后,我校就组织学校全体师生,认真学习了《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的通知》,成立了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分工和责任,落实和完善了相关安全制度。

2、积极营造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在安全教育日和重大节日加强宣传,悬挂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安全宣传横幅和标语,通过宣传栏、墙报板报、广播等形式途径进行广泛宣传,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确创建的意义和工作目标,全面掀起创建的高潮。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文件精神,营造安全文明创建的良好氛围。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里,开展了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向每位学生家长发放交通安全告家长书,组织全校学生观看了有关安全教育的宣传片。通过以上工作,营造安全教育的网络,家长配合学校抓好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学生加强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3、坚持升国旗和国旗下讲话,学校领导经常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安全教育,及时对学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班主任经常利用晚辅导和班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结合安全教育主题和节假日,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告学生家长书》,并通过校讯通等途径向家长传递信息,提醒家长们在家里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开展进营业性网吧的危害性的专题讨论,揭示其危害性,教育学生不进入网吧、游戏机室、舞厅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并组织教师进行检查,引导学生利用学校网站上绿色网站、健康网站,收集信息的方法。

5、加强了领导、教师值日值班和学生值岗力度,保持校园清洁,保护学生安全。针对学校校道的实际,学校配足值日领导、教师在校门口、校道上维持秩序,值日领导、教师在送走最后一位学生后方可离开,同时教育学生不买小摊小店内的不洁食品和饮料,防止食物中毒。

6、经常性地进行治安防范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即查即治,不留隐患。在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时扩展学生法律知识。夏季对学生进行防交通安全事故、防溺水、防中毒、防煤气中毒、防盗、防触电、防敲诈勒索等教育,下发了安全教育的相关资料,出版了黑板报,各班积极开展了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学校的广播室等向学生宣传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7、严格做好春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制订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成立了预防和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全校教职工提高认识,不得掉以轻心,利用好消毒用物品,对学生进行肠道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对于安全工作,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工作抓得紧,抓得实,各方面情况良好,学校教学秩序良好,学校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教师勤奋敬业,务实争先,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为了不断改进工作,完善措施,我们将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大成绩。

第三篇:职教中心迎检工作总结

为切实做好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我校顺利通过省教育督导评估,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校。上下团结一致,集思广益,尽职尽责,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近期来备战“迎检”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常规工作方面

1.积极准备各种档案材料、文字材料。

2.带领学生打扫教室、卫生区卫生。学生干劲十足,毫无怨言。

3.每天搞卫生、检查卫生,打扫每个角落。

4.积极进行教室及楼道校园文化建设。

5.积极进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6.设计安装楼道内、大门口校园文化牌匾。粉刷学校墙壁,书写标语口号。

7.加班加点迎检。多次利用节假日的时间,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二、依法治校方面

1.有配套的健全的规章制度。实行校务公开,做到民主管理,监督机制完善。

2.学籍管理严格,制度健全,档案完备。

3.学生入学、建籍、转入转出、毕业等均严格执行省规定。

4.依法做好“控辍”工作。

5.对教师、学生素质评价有领导、有组织、按计划实施,结果得到充分运用。不单纯以考试成绩与升学率评价学生的质量和老师的工作。有吸纳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参与学校工作评价的具体措施,效果好。

三、教学工作方面

规范教学行为。我校认真学习《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坚持不懈地抓教学常规的落实,促进教学行为的规范。

1.落实课程设置。

强化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我们遵循大纲,严格执行课时计划,确保教学行为规范化。

2.规范常规管理。我们采取了“三查、两看、一分析”的管理措施,即查教案、查备课、查作业批改;看课堂教学效果、看学生学习情况;分析考试成绩,以此来规范我们的教学工作。对教学过程有检查、考评、调控和改进措施。

四、德育建设方面

1.注重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各项工作为育人服务。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纪律、法制、行为规范养成等方面教育,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各部门职责明确,密切配合,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重大节日,通过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诗歌朗诵会,歌咏比赛,手抄报展览,演讲赛,班队主题会等活动的开展,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第四篇:中药学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市职教中心成立于1991年2月,是首批部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联系基地、中国最具特色职业学校、省示范性职教中心,是一所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110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71人,有55个教学班,在校生2168人。我校是省唯一一所具有中药学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悠久的药文化传统,强力打造中药专业。中药专业自1991年开办至今已有24年的历史,1999年医药专业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特色专业”;2002年11月省组织的部级重点职业学校教学评估结论为“职教中心的骨干特色专业(中药专业)建设处于省内领先水平,适应了市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走出了一条生产、科研、教育一体化的路子。学生数量多、就业率高,是名符其实的省级标杆。”;2013年12月中药专业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专业”。

我校坚持“突出特色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办学指导思想,面向市场办学,中药专业毕业生占学生总数的50%,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00%,为京、津、冀等地以及我们本地多家企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现把中药特色专业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实训设施完备,实习工位充足

1、实验室的建设:中药实训楼建筑面积5399平方米,由国家拨款600余万元于2008年筹建,内设中药实训室、中药标本馆和可容纳300人培训的会议厅。2010年投入使用,至今先后投资数百万元新增了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调剂等实训实验室,实验设施齐备,应用率高,缩小了学生与实际岗位之间的差距。2013——2014年投入320万元装备中草药分离提取实验室、显微镜观察室、超净工作室、中草药制剂、加工实验室,药用植物土肥、土壤检测实验室、中草药检测检验中心等高标准实验室,其中中草药检测检验中心可完成中草药农药残留成分、重金属含量、土壤的检测。几年来共建成实训室29个,校外实习基地18个,为学生实习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工位,在实验室使学生接触到中药行业的先进水平,具备了标准化、国际化意识。

2、标本馆的建设:我校的中药材标本室收集了国内常见、地方名贵、国外珍稀中药材标本达2200余种,设有浸液标本室、腊叶标本室、药材标本室、及学生标本复习室。整个展厅布局合理,艺术地体现了中药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既突出中药的传统特色,又饱含浓郁的艺术气息,把静态的标本变成生动的教材,便于学生学习观察,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以后,结合标本的展示进一步加深巩固所学内容,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拓展,是理想的实训场所,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友人和高校学术前来参观学习。

二、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合理

我校有较强的师资队伍,中药专业任课教师49人,其中外聘教师6人,中药专业课教师31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0人,占专业教师比例32%,中级以上职称教师23人,占专业课教师比例74%。中药专业课教师中有10人获得了执业中药师资格,23人获得了高级炮制工技术等级证书。配合各制药厂、饮片厂,开展中药知识培训,培训人员达一万余人。本专业除了基础课,还开设了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中成药学、中药制剂学、药理学、中药鉴定学等。我校依据市场的需求,编写了《中药鉴定技术》、《植物组织培养》、《药用植物栽培》等校本教材,不断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反映行业发展方向的高质量的专业教材,以提高中药专业的教育质量。

我校依托独特的中药资源优势、品牌优势、集散优势和人文优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药都的战略决策,为中药都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对接京津。尤其是天士力等医药集团入驻我市以后,急需大批中药专业技术人才,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开设中药学专业很有必要。

我校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备的硬件设施,有实力、有能力培养具有中药学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中药质量监控,有效成分提取、检测,制药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把中药专业做大做强,为中国医药的传承发展,为地方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职教中心工作总结

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成立于1991年,是教育部首批公布的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示范性职教中心、中国最具特色职业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联系基地。连续三年得到了保定市和市教育局的表彰,被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我校位于“千年药都”,立足本地特色经济,专业优势强劲,学校的龙头专业为中药专业,是省教育厅命名的“省级特色专业”。根据市场需要,还开设了旅游餐饮、电子电工、会计电算化、音乐、营销、焊接等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171人,有18个教学班,学生2107人。学校占地11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有标准的体育场、中药实训楼、中药标本馆各一座,建成专业实验、实训室29个,校外实训基地18个。

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紧扣“质量”这个核心,围绕把我校“做大、做强”的发展主题,除了常规工作常抓不懈以外,2014年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育人育德,陶冶学生情操

鉴于生源的参差不齐,有些家长对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颇有微词,为了转变社会上一些人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树立良好的口碑,更好地做好招生工作,我们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一切为了学生”为指导思想,办老百姓信得过的职业学校。在教室、办公室、实验室、校门口、操场、走廊、楼体外侧等醒目地方,展示名人名言、伟人或英雄画像,让学生时刻受到熏陶和教育,让校园文化的理念渗透到学校每一个角落。

本着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把品德教育渗透在方方面面,让学生明事理、知感恩、诚信做人,铭记“利人达己、德行天下”的道理。针对企业用人的要求,我们对学生还进行了就业培训,使他们懂得一个人有了好的德行,才会被企业录用,被社会认可。蒙牛的老总牛根生有一句名言:“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企业需要的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这也是我们的养成目标。

我校一直注重寓德育于活动之中,给学生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利用升旗仪式、电视、广播、宣传栏、板报、班会等向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中华美德教育等等,组织五四感恩教育以及“祖国在我心中”等征文比赛,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自豪感。组织学生收看了CCTV--4《文明之旅》的一些优秀讲座,旨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美德,使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充满文明与美德的魅力。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办学水平

我校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悠久的药文化传统,发展定位准确、办学目标明确,教学设施先进,积聚了多年的办学经验。近年来围绕我市强力打造中药都的战略思想,以此为契机着力建设中药专业,使之成为我省的品牌专业,把我校建成北方中药人才培训基地。

1、加大投入,提高学生的技能。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2010年起至今先后投资数百万元新增了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调剂等实训实验室以及电工基础、数电(模电)实验室、制冷制热、电力拖动、电子工艺实验室,实验设施齐备,应用率高,缩小了毕业生与实际岗位之间的差距。2013-2014年装备中草药分离提取实验室、显微镜观察室、超净工作室、中草药制剂、加工实验室、药用植物土肥、土壤检测实验室、中草药检测检验中心等实验室,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进步一的提高。建成专业实验、实训室29个,校外实训基地18个;药都集团和三九集团等药业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工位,在药都集团的GMP车间,学生接触到中药行业的先进水平,具备了标准化、国际化意识。

2、标本馆的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中药标本馆进行顶级设计与装修,布局设计严谨周密,标本馆充分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配备先进的示教设备,不仅满足教学培训的需求更极大地丰富了标本馆的内涵与外延。装潢采用传统中式风格,与陈列展示的中药标本相得益彰,让人一走进标本馆大门,就感觉到浓郁的中药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建成我省乃至全国一流的中药材标本馆,一是为中药专业教学实习服务,运用标本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并提供所需的植物标本、实验材料和制药原料;二是为前来我校参观的外省同行、国际友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辨别中药材的场所,对我校特色专业的宣传起到良好的作用,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学术交流搭建良好平台,成为我校弘扬中药文化的窗口。

“中药是科学的、也是文化的”,中药标本馆充分彰显出中医药的科学性和文化性,她在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中医药热爱者提供学习、认识中药平台的同时,给人以传统中药文化的熏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三、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拓宽就业渠道

我们始终坚持“抓就业、促招生、强管理、重科研”的办学指导思想,做到“出口畅、入口旺”,把招生和就业两个环节视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教育教学管理,重视对口升学,合理设置专业,注重技能训练。

1、在生源减少的情况下,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把招生作为评职、评优、评模的一个条件;加大宣传力度,制作专题片在各校播放,制作各种条幅,悬挂在我校的显著位置,村村户户都有我们的宣传语;实行领导干部包校制等多项措施,今年春季招生人数将近300人,创最近几年招生最好纪录,得到了上级的充分的肯定。为了更好地普及职业教育,我校积极进行宣传,进行高三分流工作,多次下乡到各普通中学开展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2、确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办学思路。加强校企协作,实现招的进、留的住、送的出。科学地把握市场规律,做到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采取联合办学、代培师资、委托培养等方式,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为拓宽就业渠道,我们多次去本地以及周边城市的大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不仅与三九药业、伊康药业、药王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人才供求关系,而且与北京敬仁堂药业、北京御生堂制药有限公司、山西省景康药业有限公司、三星电子、保定长城多家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就业率达100%,并对毕业生做详细的跟踪调查。今年北京宏仁福康、北京宝林堂医药有限公司、北京恒盛海康药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公司纷纷来我校招聘中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造成中药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今年四月底我校还和韩国庆南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我校学生可以通过校内考核,推荐到韩国庆南科技大学深造,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地方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传承中药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以省对市教育督导评估为契机,强力打造具有校园整体和谐、又彰显职教特色气质的校园文化,提升我校的外部形象。结合我校中药特色专业建设,依托我市地域经济特色,用当地常见中药材全方位打造校园中药文化,在校园空地合理种植以药用植物为主的花草树木,以祁菊花为主,辅以银杏、鸢尾、射干等药用植物,形成高低植物相间、草本木本错落,“三季有花香、四季有绿色”的格局,让学生既能学到中药知识,又有观赏价值,起到绿化、美化校园的目的。

学校南门打开之后,生活区与教学区完全分开,学校布局将会更加合理,鸟语花香、色彩斑斓、窗明几净、特色鲜明的优雅环境,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发展。

五、培训高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立足本地,为我市培养实用人才。近年来,市提出了图强进位跨越发展,重返省三十强的奋斗目标,突出中药都建设一条主线,激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两个动力,构建药业经济、园区经济、城市经济三大板块,推进药都品牌化、产业规模化、城市精品化、农业现代化、文化产业化、社会管理服务化六化进程,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五个保障,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实力强大、宜居宜业、和谐善美的石保衡金三角区域中等城市、闻名中外的千亿级中药都,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抢占中药制药产业高端,使技术创新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建成部级研发基地。这对我校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为本地经济发展培养有技能、德才兼备的人才。

六、跟进人才市场,建立培训中心

我校正利用我们优秀的专业教师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积极联系省食药监局,谋划在我校建立省药品检验上岗培训合格证培训中心和省中药材、中药饮片高级鉴别师培训中心,为我省中药行业培训高技能专业人才,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和鉴别能力,提升中药材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经过不断探索,学校工作取得了一些的成绩,对口升学率、就业率均名列前茅。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招生规模急需进一步扩大;二是学校各项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三是办学经费仍有不足。今后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更加努力,把我校“做大、做强、做优”,为我市经济腾飞和职教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六篇:职教中心国务院基金调研工作总结

市职教中心成立于1991年,是首批部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联系基地,中国最具特色职业学校,省示范性职教中心。是一所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立足本地特色经济,专业优势强劲,学校的龙头专业为中药专业,2013年12月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特色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171人,有18个教学班,学生2017人。学校占地11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有标准的体育场;中药实训楼一座;学生公寓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学校餐厅可容纳2000余人就餐;中药标本馆收集了国内常见、地方名贵、国外珍稀中药材标本达2200余种;有专业实验、实训室29个,校外实训基地18个。我校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悠久的药文化传统,发展定位准确、办学目标明确,教学设施先进,积聚了多年的办学经验;现开设有中药、旅游餐饮、电子电工、计算机、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等专业,中药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电子电工与旅游专业为重点专业,形成了骨干专业有规模,重点专业有后劲的整体发展格局,专业设置合理。

我校坚持“突出特色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办学指导思想,面向市场办学,中药专业毕业生占我校学生总数的50%,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电子电工、旅游、焊接等骨干专业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00%,为京、津、冀等地输送了大批实用型人才,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1、标本室的建设:我校的中药材标本室收集制做中药材标本2200余种,近两年不断补充、完善,为中药专业教学实习服务,并提供所需的植物标本、实验材料和制药原料,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2、实验室的建设:2010年起至今先后投资数百万元新增了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调剂等实训实验室以及电工基础、数电(模电)实验室、制冷制热、电力拖动、电子工艺实验室,实验设施齐备,应用率高,缩小了毕业生与实际岗位之间的差距。2013—2014年装备中草药分离提取实验室、显微镜观察室、超净工作室、中草药制剂、加工实验室、药用植物土肥、土壤检测实验室、中草药检测检验中心等实验室。我校现有实训室29个,校外实习基地18个,药都集团和三九集团等药业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工位,在药都集团的GMP车间,学生接触到中药行业的先进水平,具备了标准化、国际化意识。

3、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多媒体教学网络、中药研究所的建设,促进职教中心向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使我校真正办成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用人才培训中心、科技示范推广中心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基地。各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并开通了局域网,独立设置的图书资料室、阅览室,图书资料齐全,藏书十万余册、电子图书二十余万册。

二、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富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学习生活环境

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建设具有校园整体和谐,又彰显职教特色气质的学校绿化。结合我校的中药专业特色加强校园绿化建设,在校园空地种植以药用植物为主的花草树木,突出药业地域特色,以祁菊花为主体,辅以银杏、鸢尾、射干等药用植物,高低树相间、落叶树、常绿树相间,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格局,让学生既能学到中药知识,又有观赏价值,起到绿化、美化校园的目的。精心组织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多种特色活动,校园广播站办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师德建设,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政治理论,加强教职工及党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职业学校教师道德规范》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极大地提高了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

在强化师德建设的同时,严格了各项纪律,一是采取指纹签到制度,有效地减少了迟到、早退现象。二是完善了“千分制”考核制度,并加大行程性考核的力度。校内效益工资制、全员聘任制为主体的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运行更加规范。三是抓好教学常规等工作的落实。

3、学校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益,以此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在教学设置中坚持以“实践能力为本”的教学原则,以各专业兴趣小组为模式,把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将专业社会实践纳入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此之外学校还继续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好传统,在技能教学上把企业的专业技师引进来参加学校技能实践课教学,运用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动手、学会创新,使我校专业技能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三、大胆创新,着力特色建设

1、从体制创新入手,打造中药特色专业品牌。一是在课程设置上,以市场需求来大胆调整和增删课程及内容。克服条条框框的束缚和限制,以技能培养和训练为中心,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必备的相关知识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上。二是在投入力度和管理力度上,实行倾斜政策,不断增加设备投入,保证实验实习的经费支出,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良好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中药专业做大做强,建设成为我省的名牌特色专业,成为我国北方中药人才的培养训练中心。

2、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办学宗旨,以就业为主;以培养技术人才为主,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加以规范指导。进一步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注重对教育者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教风建设上,倡导师德精神,突出师德意识。注重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环境育人放到学校工作的首位,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用教风带动学风,用教风带考风,培育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3、加强联合办学,做到校企双赢:在新的条件下,我们积极借鉴和学习兄弟学校及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从中得到启示,结合我校的实际,认真探索,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和进步。

四、面向市场,调整办学思路

调整思路,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转变办学观念,把招生、就业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切实抓紧抓好。确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办学思路。科学地把握市场规律,做到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采取联合办学、代培师资、委托培养等方式,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今年依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校积极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又增设了焊接、营销专业。

为拓宽就业渠道,我们积极对接京津,订单培养率达70%以上,就业率达100%。与北京、天津近百家药业、电子、通信企业签订了稳定的就业协议,这些企业也成为我校学生的实习和实训基地。同时,依托知名院校,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并与中国农业大学一起承办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中药研究工作,我校也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的实习基地,为京、津、冀等地多家企业输送各种人才。今年北京宏仁福康、北京宝林堂医药有限公司、北京恒盛海康药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公司纷纷来我校招聘中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五、学校严格落实国家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设立专门学生资助机构,严格学生资助和免学费公示制度,采用中职自助卡发放资助资金。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篇4

【关键词】高职;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前置课程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天然药物学基础,后置课程是药剂学、药物分析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所以天然药物化学发挥着很重要的桥梁作用。但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感觉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本课程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基础课程的知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而且部分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二是由于学生来源多样,结构复杂,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体较差;三是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实训硬件条件等方面局限性较大。为了改善教学效果,笔者对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探索。

1.原则和依据

1.1所有的改革和探索都以“够用、实用”为原则。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区别之一,就是本科教育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高职教育注重知识的实用性[1]。我们的教学内容,既不能太宽泛太全面,让学生掌握不了,也不能过度简略,无法满足后续课程和工作岗位的需要。1.2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需要和后续课程需要为依据,兼顾考虑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和卫生系列职称考试的需要。我们对药学专业暑期专业调研和近3年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分别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和毕业生的角度把握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我们也综合考虑了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和卫生系列职称考试大纲的要求,最终确定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深度。1.3理论与操作技能并重。虽然高职教育特别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但我们也不能轻视理论知识的作用,尤其是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的时候,不能以注重技能操作为由,避重就轻地把理论知识给忽略了,毕竟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还是要靠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理论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2.1内容的取舍。考虑到药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学服务与药品调剂等一线工作岗位,基本不涉及到药学科研,所以我们的教学都舍弃了偏向于科研性质的内容。例如绪论部分[2],在讲述学习天然药物化学这门课的意义时,对于“开辟扩大药物资源,促进新药研发”,“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改进药物剂型,提高临床疗效”等内容,我们只是稍加提及,更多地强调天然药物化学知识在中药炮制、中药提取和中药检验等工作中的运用,并列举黄芩等多种中药材的炮制、提取、质量控制实际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天然药物化学知识的实用性。此外,“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等内容也从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删掉了。2.2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除了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天然药物化学》教材之外,我们还搜集、制作了部分教学资源。2.2.1《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中药材、饮片、中成药的鉴别项与含量测定项均运用了天然药物化学知识,而且常见类型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在《中国药典》中均有体现,我们从中选取了一些代表性项目纳入到我们的教学案例资源库。此外,《中国药典》作为国家标准,是药品生产和检验岗位使用频率极高的工具书,让学生尽早接触和使用,对学生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更有帮助。2.2.2色谱法、pH梯度萃取法等内容抽象难懂,教师制作了模拟动画和图片,将微观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2.2.3天然药物化学中有许多显色反应,单纯让学生记忆,学生很容易忘记,很容易混淆。教师将前一届学生实训课上提取分离得到的产物收集起来,在课堂上当场演示这些显色反应,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记忆深刻。此外,也尝试过让学生在实训课上相互录制显色反应的操作过程,选取录制效果好的视频留作教学资源,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2.3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按照结构、理化性质、提取与分离、鉴定四个模块组织编写,条理清晰,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形成知识的孤岛,各模块之间不能建立起联系。教师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向学生传达“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对理化性质的应用就是提取分离鉴定方法”这一思想,并在讲授过程中,将结构、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每个章节学习结束,都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手绘思维导图,并将作品拍照上传到蓝墨云班课,学生之间匿名相互评价,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多次实践表明,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总结,学生对章节的知识点有了整体的把握,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所提高。

3.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3.1加大基本操作的训练力度。综合分析毕业生岗位能力需要,后续课程需要以及《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中的操作过程发现,回流提取、连续回流提取、萃取、抽滤、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等基本操作运用最为频繁,因此,我们把这几项基本操作作为实训项目,单独安排了实训课时,并对每一项基本操作制定了考核标准,实行随机抽考,确保人人会操作。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后续的实训项目。3.2成立兴趣小组,实施分层培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是比较灵活的,往往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每个班级我们都选取学有余力的同学成立了两个兴趣小组,由小组成员自行设计提取分离的路线和流程图,并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时间参与实训前的准备工作。在正式上实训课的时候,其他同学按经典方法实训,各兴趣小组按自己设计的线路进行实训,同学之间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在这种模式的带动下,现在的实训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了,大家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3.3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试验。在进行挥发油的提取分离与鉴定项目时,我们为学生准备了八角茴香和丁香作为实训药材,但我们也鼓励学生自己携带其他含有挥发油的植物进行该项实训,并要求学生自己查询植物中所含挥发油的类型和比重,自己选取挥发油的提取装置[3]。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大家带来了蕲艾、柠檬、橙皮等多种材料,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了相应的挥发油,都显得格外兴奋。通过这种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乐在其中,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3.4更加注重实训过程考核。以往的实训考核是以实训报告为主要依据,参考学生最后一次课的操作考核表现进行评分[4],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平时实训课上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天然药物化学的每一个实训项目可分解为若干实训任务,每一个实训任务又可分解为若干操作过程,而且这些操作过程均是学期初单独实训和考核的内容。所以,每次实训课上教师都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同学作为考核对象,对其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学生最终的实训成绩由实训理论知识考核、平时操作过程考核和实训报告考核三部分组成,这样既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又能对学生参与实训起到督促作用,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显峰.本科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区别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17):182-183.

[2]吴剑锋,王宁.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杨宇婷.浅谈天然药物化学实训教学改革[J].继续医学教育,2015(07):19.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篇5

关键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德育渗透;分层教学

中医药理论与传统的中国哲学密不可分。在教育行业中,很多教师、学者喜欢引用国内外教育界的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并收获了大量的成果,但是对于传统中医药理论在教育界的发掘、推广却研究甚少。故此,作为一名中医药专业的教师,以中药炮制学的教学为例,简要剖析中医药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和应用。

1“整体观念”的含义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1“整体观念”的含义

“整体观念”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调的是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既包含了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也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1.2“整体观念”的课堂生态系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堂生态是教学环境与教学系统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教师、学生、课程这三要素构成了课堂生态的主体结构,而教学便是将教师、学生、课程有机串联起来的动态过程。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媒介,进行正向和反向交流,通过进行“物质”(教学内容)、“能量”(情感、态度、信念等)转换和交流等,从而实现该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1]。教学中的“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体现出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是不可缺少的程序,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要备这些内容,更是要深入实践,备好实践环节,才能实现教、学、做的统一。例如,中药炮制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应用性学科,要求学生不仅仅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对一些常见中药材按照规范进行炮制操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整体观念”来努力优化课堂生态系统。这一优化包含了微观教学环境———“人的因素”(教师和学生)的优化以及宏观教学环境———学校环境(教室、实验室、实训中心)和社会环境(中药炮制饮片厂等实训基地)的优化。只有将微观教学环境和宏观教学环境均纳入到教学的整个环节中来,才能实现“天人合一”,教学的“整体观念”便充分体现出来,中药炮制学的课堂生态系统才能实现持续的良性动态平衡。

1.3以“整体观念”进行知识点的耦合与传导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作为一名教师,教好学生的前提是自己的专业素养过硬,但掌握专业知识并不等于就能够教好学生。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会分成各个章节,并包含了多个知识点,而每一次教学只能讲授很少的一部分。要把课讲好,不仅仅要备好每一章节的课,更要把整本教材进行通读,要把整本书甚至是延伸至教材外的许多知识点在脑中串联,以一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反哺于学生,才能够将知识行之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这种巧妙拼接知识点的耦合与传导的备课方法便是贯彻了“整体观念”。以中药炮制学为例,中药炮制方法按炮制顺序分为净制、切制和炮制三大类,教学过程中又按照总论和分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总论中的基本理论知识贯穿在分论中的每一味药材的炮制过程中。除此之外,分论中的每一味药材的炮制方法也进行了归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共性”炮制方法的教学,然后再对每一味药材的“个性”特点进行讲述,将学习的思路串联起来,从而便于学生找出共性部分和个性部分,并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出来。以白矾、石膏炮制方法为例,详见表1。

1.4“整体观念”的教学是实现德育渗透的有效手段

评判一名教师的教学水平,可分为三等:下等唯材施教,纯属纸上谈兵;中等教用结合,传授一技之长;上等教书育人,方显德才兼授。德育渗透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培养要求通过借助载体、营造氛围、引导教育对象,使之接受有关的思想、观点、作风、行为。德育渗透本身就包含了“整体观念”,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以学科教学中丰富的素材、直观的场景,向学生展示道德和价值准则,与德育灌输相比而言,德育渗透更顺乎自然,更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2]。在传统中医药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有“整体观念”,将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道德水平并重,采用德育渗透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将德育的理念有机融合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在中药炮制学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味药材的教学,穿插一些古代医学家和中草药的故事,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德育。

2“辨证论治”的含义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2.1“辨证论治”的含义及“辨证论教”的提出

“辨证论治”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又一基本观点。古人在大量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吸纳当时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数学等知识,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模式,并力求把观察到的复杂自然现象归结为几个简单的基本概念和关系。“辨证”即是认证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经历代医家的发展和演绎形成了一个有着浓厚哲学思想和民族文化背景的中医药理论体系[3]。在此,将“辨证论治”引入到教学中来,便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可以称之为“辨证论教”,即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2“辨证论教”即实现现代教学概念中的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首先,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其对本专业的认知还是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的是认知教学,学校开设的“教学认知周”便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认知周”,就是指在新生入学时,安排一周时间,通过带领本专业的学生去以后将会从事的岗位熟悉工作,从而使得新生能够对本专业迅速产生一种认识和认同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譬如像药学专业的学生将会被带至药厂、药店、医院药房、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等一线实训基地去参与整个生产、销售活动。而对于即将走向实习岗位的学生来说,即可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设定模块化方向,既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传承性,又满足了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其次,对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采用对证处理、分层教学的方式。譬如,在中药炮制学的实训教学中会发现,学生对于“炒法”这个简单的操作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那些曾经在厨房有过烹饪经验的学生,铲刀运用得娴熟,知识点传授起来比较快,教学时只需要纠正其错误方式方法就可以了;而对于那些从未运用过铲子的学生来讲,“炒法”这一个动作便需要不厌其烦指导,并让学生不停地反复练习,经过几次的实训课才能够达到与前者相同的教学效果。

2.3“辨证论教”即实现教学方法的灵活变通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像理论知识可以采用讲授法、类比法等教学;而实验实训便需要采用示教法、任务驱动法等。中药炮制学的教学同样如此,理论教学的讲授和实验实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实验实训课程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医药传统理论中的哲学思想,经过了几千年历史的积淀,依旧璀璨夺目,对当今的各行各业均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研究阐述了中医药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中药炮制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显示了中医药理论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将进一步探索,以使得中医药理论古为今用,推动中医药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传承。

作者:王云峰 史菁菁 单位: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张筑生.高职院校德育体系整合创新[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篇6

关键词:中药专业;药剂学课程;教学设计

1前言

随着教育部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建立以就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大学院校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各大学院校积极修订药学专业培养计划,按照专业调研结果明确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此,大学院校对中药药剂学的课程整体进行了教学优化设计,通过对单个课程的全局设计实现教学课程的整体优化工作,课程定位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方法等都需要进行设计,以为后续的中药药剂学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2中药药剂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准备工作

2.1课程定位,中药药剂学是在中医药学理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对中药药剂处方、制作工艺、质量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技术学科,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相关知识理论,得到了从事中药制剂行业所需的专业的知识技能,为获得“职业药剂师”等专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2.2课程目标,本文设计的中药药剂学课程整体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第一,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中药制剂制备、操作技能,按照CMP标准生产中药制剂,具备安全事故预防处理能力,分析制剂生产工艺以及质量控制能力,解决药品流通使用中相关问题的能力等[1]。第二,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中药剂型特征、制备工艺以及质量等基本技能,熟练应用各种辅料,了解制剂生产仪器设备操作知识,了解新制剂等能力。第三,素质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药品质量安全生产使用认知,具备团队精神,培养善于发现、创新的习惯。

2.3课程内容,本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以职业岗位需求及其工作内容为基础,将职业资格考试作为标准,将资格考试融入课程设计,使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能够实现连接。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高校针对中药药剂职业领域、工作岗位以及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安排设计,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整合并安排,将其与其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之间进行连接,同时将其与临床药剂实践及药品生产实践联系起来,衔接中医和中药。本课程总学时为11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60学时,实训教学为50学时,理论与实训课程的选取要满足中药药剂专业学生从业方向,理论课程要满足职业岗位以及职业资格考试需求,实训课程要以常见中药制剂生产和典型药剂产品进行设计,例如大山楂丸、连翘片等常见药品的制备[2]。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分别为通用、重要传统、中药液、中药灭菌、中药固体、中药半固体及其他、拓展这几个模块,每个模块教学内容对应着学习任务,学生学习完成后要掌握相应的药剂生产工艺、制备手法等理论内容,并总结出自己的中药药剂生产工艺。

3中药药剂学课程整体教学的设计工作

3.1首堂课,首堂课指的是第一堂课,其任务就是使学生对课程整体能有明显印象,充满兴趣地对待后续课程。对此,本文在设计第一堂课的时候摒弃了传统教学方法,根据新理念对课堂进行了精心设计,利用29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中药药剂学展开了说课,从课程定位、目标、设计以及教学方法、学时、考核等方面为学生展现了中药药剂学总体要求,使学生明确了解中药药剂学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中药药剂学的兴趣。

3.2教学方法,中药药剂学作为中药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其在综合性、知识量以及内容等方面都比较大且繁杂。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以讲课为核心,这种教学被称为LBL教学,教师在课堂中是主宰者,而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3]。根据中药药剂学科特征,创新教学模式,将PBL与LBL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PBL教学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是知识引导者,主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校可以利用LBL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利用PBL教学方法进行实训课程的教学,该教学方法可以充分使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达到教学目的,其通过将学生引入到真实的事件场景中,促使学生进行自行讨论并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提高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教学可以选择“鱼腥草注射液事件”或是“欣弗事件”等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学。实训课程中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角色扮演、项目教学等方法,模拟与工作场景相类似的环境,学生在这种事件环境以及工作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扮演操作人员的,有扮演复核人员的,有扮演QA人员的,不同角色的工作任务不同,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角色完成相应的任务,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3.3学生考核,对学生目标达成状态进行检验就是考核,考核的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学生能力。考核是由多个部分构成的,在笔试考核中,通过笔试试卷考核学生的计算、逻辑分析等能力,将涉及的题型纳入笔试考卷中,同时还包括平时课堂的作业考核、课堂表现考核以及出勤考核等,这些都属于学生考核内容。对于中药药剂学课程考核而言,教学课程分为考查课和考试课两种,在考查课中,其考核标准设计为总成绩=0.4*平时成绩+0.6*期末笔试成绩;在考试课中,其考核标准设计为总成绩=0.3*平时成绩+0.7*期末笔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了课堂作业、出勤、操作考试等平时考核成绩[4]。

4中药药剂学课程整体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中药药剂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组在某大学院校中药药剂专业2015-2017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的内容包括职业技能、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结果:2015-2017级的学生对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的满意度都超过了55%,不满意率普遍在5%以下。从中可以得到,课程整体教学优化设计之后,大学院校的学生对于中药药剂学专业课程的满意度普遍比较高,课程内容的设计也比较实用、丰富,获得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这种多元教学方法获得了学生的欢迎,使学生能够对中药药剂学产生兴趣的同时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5结论

综上所述,中药药剂学课程的整体优化设计对于大学院校职业教育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中药药剂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优化研究,为课程内容的深化调整提供了动力,同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丰富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莉,刘强.网络探究在《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8):2038-2039.

[2]国大亮,何永志,张艳军,等.中药药剂学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J].药学研究,2014,6(9):544-545.

[3]陈求芳,周毅生,黄嗣航.中药药剂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与体会[J].中医教育,2016,35(4):62-64.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巩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成果,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办学效益,努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创建工作,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目标任务

1、职教园区建设。建成立足全市、面向全省、服务全国的的现代职业教育园区。市区职教园区位于市南部新区内,规划面积2800亩。要求三县谋划职教园区建设。

市委、市政府已于2010年启动规划用地300亩中药科技学校新校区即技师学院建设,2012年实现新校区招生;规划用地450亩的幼儿师范学校已完成规划设计工作,将于2012年底开工建设。对入驻园区院校的总体要求是建设1所现代中药(医药卫生)类学校(以中药科技学校为依托的技师学院已投入使用)、1所师范类学校(幼儿师范学校)、1所旅游服务类学校、1所加工制造类学校、1所现代农业类学校等。各入园院校负责各自校区内教学、科研设施、必要的公共配套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2、重点学校建设。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规划在20所左右。各县区建好1所办学规模达3000人以上的公办职教中心,1-2所其他不同体制的中职学校,校均规模在1500人以上。到2012年实现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国家现行设置标准,到2015年,全市中职学校达到国家设置标准。

3、重点专业建设。按照“服务经济、对接产业,服务就业、对接职业,服务终身发展、关注继续学习,坚持改革创新、拓展服务功能”的总体要求,对接和服务市现代中药、能源化工、轻工食品、汽车制造、文化旅游五大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以及一、二、三产业发展,建设好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类、文化艺术类等五大专业群,在五大专业群和医药卫生、休闲保健、旅游服务等专业大类基础上建设20个重点骨干专业和品牌特色专业,开展品牌专业建设专业评选工作。

4、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市中职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分期分批建设10个具有教育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功能的市级重点实训基地。积极扶持中央财政支持的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支持项目学校引进企业设备、人员、技术以及生产服务项目,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提高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三重”项目建设步伐

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以重点专业点、重点实训基地为支撑,以重点学校为龙头的中等职业教育骨干学校群体,使其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骨干与带头作用,确保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内涵与外延建设协调发展。

(二)扩大职教发展规模

加强高中阶段招生计划统筹与宏观调控,按照职普比大体相当的原则安排招生计划;科学确定中职和五年制高职招生比例,完善相关政策;开展面向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等人员的职业教育。

加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利用职业学校人员、技术和设备设施等优势资源,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现代农民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转岗和在职职工及现代新市民等培训,扩大社会培训的份额,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规范教师入口,加强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训,建立职业学校稳定的教师补充机制。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逐步按规定配齐教师。二是加强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双师型”率。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采用岗位培训、下厂锻炼、挂职顶岗、跟班研讨等方式,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

(四)促进校企合作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完善教育内外部配套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姻,学校与企业互动。积极探索校企“订单”培养、产学研结合、共建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促进职业学校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不断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实施步骤

1、制定实施细则。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教育现代化目标,各县(区)制定本地实施细则。

2、认定合格学校。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制定我市合格职业学校评估方案,每年逐校开展合格职业学校评估认定工作。

3、逐年总结提高。每学年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总结,总结经验,找准差距,扎实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为推进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必须把职教工作纳入政府管理目标,并作为对主要领导干部和责任部门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必须把职业教育规划布局、资源优化配置和持续健康发展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工程,认真组织推进;必须进一步加强宣传,努力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环境。

2、明确职责。加强政府统筹,建立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政府督查机制,确保按规定要求完成任务;市级教育行政及相关部门,依法统筹协调和管理全市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工作;各县(区)科学规划、全力推进本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工作;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根据相关计划,切实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篇8

1.1学校及专业概况

以纪录片播放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学校自建校以来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激情和自豪感。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明白在校五年期间学什么、怎么学、今后干什么等问题,同时明白职业资格技能、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的相关要求。邀请优秀校友,介绍各自的成长、成才经历,以及工作单位、工作岗位等情况,以鲜活的人物激励学生热爱专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介绍行业企业状况及发展趋势和前景。

1.2岗位感知

校内实训中心参观:带领学生参观校内实训基地,初步感知专业生产环境、设施设备。药品生产方面:参观药品生产企业,使学生对“药厂”“制药公司”等药品生产企业产生初步的认识,并能具体地感受到“原料药”“制剂”“剂型”“中药提取”“中成药”等专业术语,感知生产车间、一般生产区、洁净生产区等药品生产环境,实实在在看到各种剂型药品生产的设备、质量分析设备等,为将来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

医药公司方面:通过参观药品批发企业,使学生对顾客服务、药品介绍、药品购销、药品陈列、贮存和养护、中药鉴别、中药调剂、用药指导、销售与售后服务、药品入库和出库等药品经营知识产生初步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经营意识,为今后的实践技能训练、参加医药购销员、中药调剂员、西药药剂员等职业资格考证打下基础。社会零售药店方面:通过对连锁大药房的参观,初步了解药店的布局、药店的日常管理运营、药师的工作、药品排列原则、中药饮片存放规律等。包括观察该药店的门面装潢、周围居住人群、地理位置;归纳药店所经营的商品种类;了解中药饮片存放情况等。

医院药剂科方面:通过对医院药剂科的参观学习,初步了解医院药事管理的概况。了解医院药剂科的部门设置、药品调剂的流程、生产的医院制剂品种及药库的分类设置、药品的储存养护、出入库验收等。

1.3职业引导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规划今后的职业生涯,学会如何确立方向、选定目标、合理定位、自主学习、不断拓展能力,争取全面发展。使学生明白想要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的,“成功=周密的计划+正确的方法+有效的行动”。科学学习方法指导:针对初中教育与高职教育的特点、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的重点等,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使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及素质养成等全面提高;学会如何预习、自主学习、注意轻重详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积极独立思考等等。青春期教育:通过安全防范、情感、讨论、青春随想4个篇章,给学生讲解青春是什么。不管是烦恼、快乐、忧愁,都因为有了青春的色彩而显得异常珍贵。每个人只有一次青春,应该要学会珍惜,放飞梦想,实现理想。

2《专业认知》课程实施情况

从2008年开始,在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08级新生第一学期的教学中增加专业认知课程。从第一周开始,每周2课时,先向学生介绍专业对应的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概况,再带领学生到对应的各单位参观。目前,08级学生已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就反馈情况分析,学生都能迅速完成从药学学生到药学工作人的角色转换,乐于通过实习掌握更多实用的专业技能,积极承担起药学工作岗位职责。

在08级药学专业学生进行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实施情况,2009年初修订五年制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时,增加了专业认知的内容。09级专业认知采取集中进行的方式,在第一学期的中途实施,期中考试后集中一周进行专业认知教学。学生们在认知的过程中充满了好奇心,勇于发问,积极探索求知,在认知结束的实践报告中反馈了大量的信息,学生表示通过专业认知,对专业有了清晰的认识,极大地提升了专业自豪感和学习兴趣。总结09级药学专业学生专业认知的实施效果,2010年、2011年的新生认知再作改进,同时推广至学校五年制高职各专业。各专业针对专业特点计划安排,组织实施,效果显著。

3《专业认知》课程实施的意义

“专业认知”教学的安排,充分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专业认知”教学安排作为构建“五年一贯制”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一部分。第一学期安排认知教学周,让学生一进校门就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特别是将来的就业岗位,各岗位对应职业情况。“专业认知”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其他各实习环节的基础。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各课程之前,对本专业所从事的活动进行实地参观、了解,对本专业形成感性认识,使今后的学习能联系实际。

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和指导老师的讲解,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了解专业概况。通过参观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形成专业概念,为后续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巩固专业思想。通过认知周教育,学生提前进入专业思考,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结合将来的就业方向,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4结语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篇9

关键词:“双高”建设;人才培养;药学专业;产教融合

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即双高计划);在2020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再次联合印发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产业转型升级加速致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双高计划”中,特别强调要服务地方经济,根据2019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通知》内容,吉林省对医药健康产业高度重视,以打造“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为目标,笔者所在的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按照“双高计划”的要求,服务医药健康产业链,组建了药学专业群。药学专业群包含药学专业(骨干专业)、中药学专业以及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对接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流通、药学服务等岗位群[1]。

一、构建“双向互动”“四元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撑体系

能否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行业对岗位及能力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检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地的重要标准。药学专业群在“双高”建设指导下,构建“双向互动”“四元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撑体系,即学校与企业双向联动,在教师、学生、岗位、能力四元素中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承担的任务[2]。

(一)健全多元育人培养机制

组建科尔沁草原地区药学专业群职教共同体,健全“医教协同、校企联动、多元育人”的培养机制。校院、企业双方建立沟通机制,企业选派核心团队入驻,开展“员工化”职业综合素养培训[3]。

(二)成立校企合作产业学院

结合高职扩招政策,依托新校区建设,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开展联合招生、课程研发、横向课题等方面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或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开办通辽泽强连锁药房、优尼普瑞食品(药品)第三方检测中心、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心,设立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

(三)建立专兼一体教学团队

要以校外医院(企业)工作站、校内药学服务工作室为抓手,形成“校院(企)共建,专兼一体”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依托行业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互聘共用、双向流动、专兼一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4]。

(四)开发虚拟仿真教材资源

基于信息化技术,特别是VR/AR技术的应用,校院(企)以中药炮制工、药物制剂工、基层药学服务技术人员岗位技能为基础,开发了工作任务单、实训活页式、工作手册等教材。

(五)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聘请企业一线人员参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以真实岗位项目开展模块教学,升级药品生产模拟仿真车间,建设中药检测分析实验室,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功能,与企业合作开展教学、技术研发、技术推广等项目,开放实训基地服务社会。

(六)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开展系列社会药店企业项目训练营,开展企业员工培训模式教学,团队共同学习[5]。与连锁药店合作,建设线上售药校内实训中心,让学生在校内模拟进行药品线上销售。

二、构建“双线三维度”人才培养模式

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形成职业能力培养与创新创业培养“双线”并重,在教学活动全过程中,充分体现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三维度”,构建药学专业群“双线三维度”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构建职业能力培养与创新创业培养“双线”一体课程体系。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创新创业培养贯穿于药学专业群的全过程,将创新创业培养的理念融入职业能力培养转化的教学内容中,以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两条主线,通过“感知—认知—练习—实践”四层递进式教学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在职业能力培养中,分为通识能力培养、基础能力培养、核心能力培养、拓展能力培养四个阶段,在创新创业培养阶段分思维开发、素质提升、比赛获奖、成果转化四个步骤推进学生“双线”能力提升:首先,以职业能力感知、认知为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职业能力教育之中,通过对职业能力基本素养的培训,增进学生对职业岗位需求的了解,培养学生岗位认知力,达到岗位胜任力;其次,以能力提升为主,在职业能力课程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安排创业教育通识课、融合课和拓展课,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互融互通,同时突出创业素质和能力培养课程化,将有创新意识和有创业意愿的同学组织起来;再次,参加各层次的“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业技能,给予学生创业信心;最后,以围绕能力拓展和成果转化为重点,重点突出岗位的职业性、实践性,对创新创业的开放性指导和扶持。整个过程中注重总结在职业能力培养和创新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在就业和创业实践中少走弯路,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三、结语

职业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产业升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双高”建设,尤其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应立足于高水平学校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正确对待“双高”建设的职业性与教育性,在遵循企业岗位需求与职业教育评价的基础上,确立知识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水平专业群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既要实现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思维向“校企合作”双向育人思维的内涵转变,也要落实从单纯“理论教学”向双线“创新创业”的培养目标转换。在“双高”计划背景下,药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双高”建设中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关键环节,凸显了服务于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响应了国家关于新时代高水平高职学校办学定位和育人功能。药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采用学校、企业“双向互动”,形成命运共同体,调动双方资源,成果互享,从而支撑教师、学生、岗位、能力“四元融通”,在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三维度上,形成“双线三维度”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高”建设打造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恩伦,马健云.“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高校教育管理,2020(03):19-29.

[2]卢宇.“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探究[J].机械职业教育,2020(10):23-27.

[3]吴志鹏.“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的问题诊断与路径选择[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1-5.

[4]石继连,周逸群,肖嫩群,等.中药学专业“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17(06):1463-1465.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篇10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独立学院;药学综合实训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所在地江苏连云港,已形成以江苏恒瑞医药、正大天晴、康缘药业、豪森药业四大药企为代表的医药产业群。连云港市医药产业的迅速崛起,有力地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医药类独立学院是我国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之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以更好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是我校自2013年迁址连云港市办学以来的办学宗旨。我校结合办学宗旨、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来建设药学综合实训课程,是对学生进入实习工作岗位之前的重要培训,对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药学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及相关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安排突出课内外一体化、突出综合设计、突出自主创新等。药学综合实训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从理论过渡到实践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是以临床前新药及仿制药制剂开发研究流程的各环节的基本内容为主线,以药品研发基本思路、药物制剂处方前研究、药物制剂处方工艺研究、药物的质量研究、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药品注册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进行药物制剂研发的基本规范,完成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然后以具体项目为载体,以原料药的合成、药物制剂的制备及原料药和药物制剂的质量检测等典型工作任务为项目各阶段的实施任务,构建课程内容,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以满足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需求,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药学综合实训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以实践为导向、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解决工作岗位上的实际问题,充分体现其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生在项目教学法实践中职业技能得到了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加强。项目教学法在药学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效果显著。现将项目教学法的经验总结如下:药学综合实训课程设置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学项目的选择、项目设计、具体实施、成果评价与考核等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1)项目的选择:项目选择一要根据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进行设计,二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实训条件和现有的仪器设备进行选择,三要以《中国药典》的内容为依据,综合考虑药品的分析检测方法、原辅料和试剂的成本、采购的难易程度及在制备过程中药品的稳定性等因素,选择可以在规定学时内能够完成的药品作为实训项目。我校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已经成功建立了依达拉奉原料药的合成及其注射液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的合成及注射液和片剂的制备等教学案例。

(2)项目设计:通过项目的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原料药的合成及质量分析、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分析等环节的操作技能,能够规范书写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如实训项目一: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的合成及其注射液的制备,内容包括:实训前准备(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学习分析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理化性质、合成方法等)→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的合成→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质量分析(保证制剂所用原料药合格)→仪器设备检查→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质量评价(保障制剂质量),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药学综合实训项目,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制备和质量评价工作流程,更好地将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岗位职业素养。

(3)具体实施:药学综合实训课程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学生需要全程参与实训的各项准备和操作,教师要在实训项目开展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具体内容包括:指导教师提前向学生预告实训项目,讲解项目实训目的、要求、内容和做法,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撰写项目立项调研报告和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指导教师向学生讲解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及大型精密仪器的操作使用规程→学生按照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原料药的合成与质量分析,模拟药品注册CTD资料格式出具原料药部分的相关资料。→学生按照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药物制备,按照制备工艺流程进行药物制备操作(包括中间体的检测,出具中间体检验报告单)。→依据药品质量标准成品进行成品的质量检验,并出具成品检验报告单。模拟药品注册CTD资料格式出具制剂部分的相关资料。

(4)项目成绩评定:依据学生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指导教师评价,结合实训项目设计方案、项目立项调研报告、实训操作技能、原始记录完整性、团队协作能力、实训实验结果和CTD注册申报资料七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药学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是加强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提高专业素质的有效训练途径,对于独立学院药学专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志阳,顾雪梅,杨雨微,等.基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独立学院中药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建设—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为例[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2),47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