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8-29 17:10:02

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管理范文篇1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高校的资金来源由财政拨款变为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为辅的模式,使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被“企业化”了,也使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控制质量成本以提高效益。为此,本文提出了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引入高校的观点。在论述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含义、形成条件及将其引入高校的合理性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在高校中的应用。最后提出用查理•戴明的PDCA管理模式来完善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在高校中的运行环境,使其发挥最大功效。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等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由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度集中管理,逐步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模式。高校的法人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法人地位立足的高校要生存,要在生存中求发展,就必须有高质量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并且在将来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产品。因此各大高校纷纷引入ISO90000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其教学质量。但质量不是免费的,质量意味着成本。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控制或降低成本,才能提高其效益,以谋求更好地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运用于高校管理体系中的观点。

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

(一)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含义

质量成本是20世纪下半叶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费根鲍姆(A.V.Feigenbaum)提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或作业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或赔偿费用。质量成本管理是对质量成本进行管理的一种应用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质量成本的统计、核算、分析、考核及质量成本的计划与控制等。

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是20世纪后期形成的,是将作业管理与质量成本管理相结合,并以质量作业为核心,将“作业”、“成本动因”等概念引入到质量成本管理中,是质量成本管理的一种方法。目的是为评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提供手段,并为企业制定内部质量改进计划、降低成本提供重要依据。

(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形成条件

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是以“产品”为中心。质量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围绕一定产品的质量成本而展开的,对质量成本的发生本源及其动因缺乏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美国出现的以“作业”为核心的作业成本计算(ABC)及其相继发展的作业成本管理(ABCM),为变革传统质量成本管理,提出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提供了重要思路。现代企业制度及其管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需要,以及企业的竞争环境为作业成本管理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环境和动力。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其出现提供了技术支持。由此可见,把质量成本管理从“产品”层深入到每一个“作业”层,形成以“作业”为核心的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在竞争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作业质量成本管理运用于高校的合理性及意义

(一)作业质量成本管理运用于高校的合理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法人地位自居的高校表现出的产业性毋庸置疑。《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发明创造及为社会服务。高校三大职能活动过程已表现出与企业生产的类似性和渐进性。可见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已被“企业化”了。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为例:就如同生产产品的过程,其基本环节包括:招生宣传(广告)——招生(进原料)——在校教育(加工生产)——毕业考核(产品检验)——毕业分配(出厂)——用人单位的使用及毕业生信息反馈(质量跟踪)。由此可知,高校的“生产”过程由多个“作业”组成,且各“作业”间的界限及职能比较明确。已被“企业化”的高校必须也已经以法人地位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竞争、生存。因此,它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同企业已无很大差异。所以,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以“作业”为核心的计算体系和管理体系、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现代企业制度及管理科学化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等,高校都已经具备。因此,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引入高校是完全合理的。

同时,更重要的是,高校在引入质量认证体系提高质量的同时,也耗费了巨大的资源,所以质量不是免费的,质量是需要成本的。高校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就必须控制质量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引入质量成本管理也是必然的选择。

(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运用于高校的意义

首先,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现了“过程管理”的新思维,把高校质量成本管理深入的“作业”过程,实现了高校质量成本的动态管理。

其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现了“源流管理”的思想,把“成本动因”理论引入高校质量成本管理,引导高校从本源上寻求减少或消除无效质量作业,控制作业质量耗费,也使高校质量成本管理处于不断改善的环境中,有利于高校各部门加强质量成本的控制,挖掘质量成本降低的潜力及准确计算“产品”成本。

四、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在高校中的应用

对于高校来说,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运用应包括高校作业质量成本计算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

(一)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的计算

高校作为非盈利性事业单位,改革前资金主要或全部来源于财政拨款,对于成本的核算重视不高,且高校的质量成本具有分散性、隐蔽性的特点,使高校的质量成本容易被忽视,因而正确核算高校的质量成本显得非常重要。核算的基本步骤包括:

1、确认高校主要质量作业和质量作业中心。高校质量作业是指高校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的作业。质量作业中心是指围绕某一重要业务过程的质量关联作业所组成的集合体。质量作业通常包括控制作业和控制失效作业。控制作业主要指预防作业和鉴定作业;控制失效作业主要是内部损失作业和外部损失作业。参考企业质量成本的分类,并结合高校的特点,本文将高校质量作业分为:预防作业、鉴定作业、内部损失作业和外部损失作业。并按质量成本的构成,分设四个质量作业中心:预防作业中心、鉴定作业中心、内部损失作业中心和外部损失作业中心。下面结合高校的特点,将不同的质量成本分别归集到相关的作业中心中去。具体如下表所示:

预防作业中心鉴定作业中心内部损失作业中心外部损失作业中心

质量计划工作新生检测“产品”报废质量诉讼

质量培训期中检测“产品”返修质量索赔

质量改进措施期终检测“产品”复检

质量审核教育设施检修

质量奖励

教育能力研究

确认高校主要的质量作业及确定质量作业中心,为资源耗费在不同作业中心中进行分配提供了基础,也为成本发生源的明确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质量作业的归集,质量作业中心的明确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家对质量成本有更一进步的认识和责任心。因此,质量作业及作业中心的确认是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开展的重要基础,高校应扎扎实实地作好这一确认工作。

2、将高校质量作业耗费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作业中心。高校质量作业耗用资源及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这种资源耗用量与高校质量作业之间的关系,体现为“资源动因”,它是分配资源耗用的基础。结合高校来说,就是将耗用的资源按一定的标准——即“资源动因”分配到四大作业中心。明确各作业中心的资源耗用总量,有利于成本发生源的明确,使各作业中心能够对自己的责、权更明确,有利于质量成本的控制。同时也为下一步将质量作业成本分配到各“产品”打下了基础。此步最重要的是“资源动因”的确定。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联系外界环境正确确定“资源动因”。

3、将按“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作业中心的资源耗用量,按照“成本动因”分配到各“产品”,正确核心各产品的成本。基于以上高校质量成本的计算方法,高校可编制质量成本汇总明细账。具体如下表所示:

××高校××年度教育质量成本汇总表

项目

单位高校质量成本汇总合计

本科生研究生二学位……金额(元)百分比(%)

本质量计划工作费

质量培训费

质量改进措施费

质量审核费

质量奖励费

教育能力研究费

本新生检测费

期中检测费

期终检测费

教学设施检修费

内损成本“产品”报废损失

“产品”返修损失

“产品”复检损失

外损成本质量诉讼费

质量索赔费

合计

注:表中“百分比”为该项目占总费用的比例。

按照作业质量成本计算的高校教育质量成本汇总明细表,有利于高校明确各种“产品”,如“本科生”、“研究生”、“二学位”等所产生的质量成本及其构成。使我们能够明确每一类质量成本的重要性及占总费用的百分比。为从根本上解决质量成本的控制和降低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二)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

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是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引入高校管理中,是在高校作业质量成本计算框架上的延伸和发展。具体包括:

1.高校质量作业分析。高校质量作业分析可以按质量作业中心进行。由于质量作业中心是由围绕某一重要业务过程的质量关联作业组成的,所以以作业中心为单位对质量作业进行分析会更透彻,更清晰。对某项具体的高校质量作业可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直到为顾客提供满意质量的效果分析,以此层层深入下去,实现对质量作业的动态管理。

2.高校质量作业的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动因是推动成本的本源,对高校质量作业的成本动因进行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来减少或消除低效和无效的质量作业,以及因这些质量作业所耗用的资源,这是从根源上寻找优化高校质量作业和质量成本的有效方法。它可通过“头脑风暴法”由各作业中心相关人员协作找出。

3.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是对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在具体评价时应首先统计各质量作业中心的业绩,这是评价的基础。而对于各质量作业中心的业绩必须与其定立的质量目标与质量成本目标相联系,即考核其是否完成了目标及完成程度。这不但有利于质量目标及质量成本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增强了各质量作业中心的紧密度、依赖感,增强了各部门的质量成本意识。

以上三个步骤紧密相连、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五、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环境

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是高校质量成本管理的一个环节,更确切地说是检测环节。要使这个环节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则必须为其提供一个较好的运行环境。为此,本文将查理•戴明(CharlesDming)的PDCA管理模式引入到高校的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中。

(一)P阶段。此阶段是规划阶段。做规划时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水平,降低高校质量成本支出为目标,通过对高校目前实际质量成本支出的分析,制定本期改进目标。针对改进目标,确定下一步高校质量成本改进重点,研究改进方案,确定具体措施和方法。

(二)D阶段。按照改进计划,实施高校质量成本改进。在实施计划之前,高校应对相关人员进行计划实施培训,树立降低质量成本重要性的意识。在实施过程中,应对整个实施计划进行严格控制。

(三)C阶段。对照计划要求,通过检测高校质量水平及高校质量成本核算,来检查、验证、改进计划实施结果。

(四)A阶段。在分析改进计划的实施结果的基础上,总结改进成果,并形成标准,以供以后实施。对于继续存在的问题,进入下一次改进循环。

高校质量成本控制的PDC模型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提高的动态循环过程,每经过一次循环,高校的质量成本就会得到改善。高校的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更侧重于第三阶段,也为第四个阶段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其他三个阶段的涉及较少。因此高校在具体执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时应同时加强其他三个阶段的工作,以使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在论述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含义及形成之后,本文指出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引入以法人地位立足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化”高校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

质量成本管理范文篇2

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定量管理,同时也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顺利和有效地运行的保证。质量成本管理目的之一是使投入于质量管理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当如果质量成本投入过大或得不到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本效益效果。

2.对企业总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成本是企业总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持续性经营中不断发生的动态成本。通常而言,质量成本与企业总成本的关系是:当质量预防成本投入后,由于次品率和赔偿金额的减少抵消了质量成本的增加,企业总成本相应的减到最少;而随着质量预防成本的不断投入,由于次品率和赔偿金额的减少不能抵消了质量成本的增加,企业总成本体现了相应的增加。因此,企业也不可能无休止地追加质量预防成本而导致企业总成本的增加。质量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企业总成本控制的好坏以及相应的利润大小。

有资料显示,在2001年,全球发生了日本的三菱汽车和东芝笔记本电脑的两大质量问题诉讼案。其中,三菱汽车公司在全球大规模召回280多万辆轿车,造成3300万美元的直接费用损失。东芝公司则在2001财政年度(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由于质量问题的影响,第三季度净亏损849亿日元(6.38亿美元),而2000年同期公司税后净利润高达111亿日元。由此可见,质量内部和外部损失不仅给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也造成直接的非正常效率损失。

二、质量成本的本质

1.质量成本是企业的无形成本对象。在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资源的投入不仅产生了有形的经营成果——产品,而且也培育了无形的经营成果——质量水平、效率水平、人力资源水平、市场网络和增值作业水平等。这些有形和无形的经营成果,就是所谓的有形和无形成本对象。

2.质量成本属于企业的管理不善成本。质量成本是由于存在的或潜在的质量问题而投入改善的资源消耗。因此,它属于企业的管理不善成本。所有处理质量问题的过程都是非增值作业。这些非增值作业是不可能消灭的,而只能不断地减少和提高其效率水平。

三、质量成本控制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综合系统。质量管理是过程,目的是成本控制。对于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企业内部仅采用增加内部相关设备或增加人力或只重点改善容易看得见的现象等方法是不能解决长期问题的,并且由此增加的成本有可能损害企业潜在的利润。而忽视了软失误(如产生和处理质量问题人员的工资、管理不良仓品的所有支出等),损失将会更大。具体如下:

1.如果缺陷产品是由顾客发现的,那么成本就最高(给客户赔偿并进行售后服务维修等,并且客户的宣传效应会比任何其他形式的广告更为有效)。

2.如果企业内部自己发现缺陷并改善,那么成本损失的影响就会相对减少,但损失往往无法挽回,还是通过公司内部补救。

3.如果企业自身建立预防措施并对问题持续改进,那么缺陷所造成的经营成本就能够最小化。

客观地讲,所有对利润产生影响的因素都应划在质量成本中。为了防止随时在激烈的质量和价格竞争中被淘汰,必须积极地改进企业的质量和成本环境,全方位的以新视角审视现有的工作质量并加以改善和管理。在企业中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建立质量成本体系,将对企业降低成本、减少损失、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规范企业管理制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质量成本是一种不易被“看见”的成本,但是质量成本通常可由客户对企业的投诉或赔偿、报废返工处理、售后维修或其他有形的成本数值化和量化,通过分析汇总出来的数值就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软失误造成损失到底有多少。所以我们让每一个制造软失误的人能够引起注意,制定对策和改善措施,还是能够对软失误的质量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的。

例如,某一国内著名企业集团,自其成立30余年来,尽管集团在全国取得了各种各样的企业管理大奖,但集团内仍存在着影响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管理障碍,例如集团下属各企业的采购部门一直没有较好地改善原有的工作失误,要么采购件订货滞后;要么采购件入厂时发现采购错误;要么对于物资入厂的日期变更不进行跟踪和反馈……

可以说,这么多年,为了应对采购失误,该集团内部采取了要求生产制造部门定期主动向采购人员提交物资入厂需求申请,而采购计划管理人员也淡化了生产计划的重要性,而是依赖于生产制造部门的物资入场需求申请,这样就导致物资供应总是很被动,生产等待物资。但采购人员并不认为他们的这些失误对公司造成多大损失。对于这种状态,从2003年开始,集团内部开始全方面引入质量成本管理理念,对于采购出现的失误,由生产现场的待工工时和客户反馈的意见以及由于采购问题而造成的对客户的赔偿等相关费用进行量化,就把看似影响不大的采购失误用数字来体现。并进行考核,让每一位员工心服口服。面对这些数字,采购人员开始认识到了自身工作管理方法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工作方法和管理技能的改善,提高了集团下属各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已引入了质量成本管理理念,建立了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企业内部的质量改善已经不单单是生产现场、施工工程的质量强化,更实际地深入到了包括管理、技术和服务在内的各个岗位的工作质量改善,开始系统性地数字化地体现出了损失。相信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质量成本管理将逐渐扎根在企业内部的每一个角落,让它成为一个企业降低成本的新突破口,成为企业持续生存的稳定根基。

质量成本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策略

对生产企业而言,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是管理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内容。质量成本管理作为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的交叉点,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而产生的新概念,其是指与企业质量管理相关的一系列成本管理活动,在企业质量控制与成本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药品属于特殊商品,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质量控制是药品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药品的市场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药品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保障药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成本投入,已成为企业提升利润,实现战略发展的关键环节。对此,质量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成本构成

质量成本是药品生产企业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表现,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预防成本。指预防不合格药品而产生的费用,是质量成本控制的先导内容。预防成本的构成较为多样,比如,药品企业为加强质量管理,在制定质量方针、计划中所产生的成本;又如药品企业针对员工质量管理教育培训而产生的成本等。第二、检验成本。药品的产品鉴定是生产中的重要程序,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开支。鉴定成本包括原材料、辅料的检验成本;药品中间体的检验成本;药品生产完成后的验收成本;此外,鉴定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也属于鉴定成本的范围。第三、损失成本。损失成本由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内部损失成本指发生在企业内部的损失成本,比如产品在出厂前发生质量问题,难以向市场销售而导致的损失;又如产品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费用等。外部损失成本指产品销售后,因故障而产生的成本,比如因医药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使用的患者生命财产损失的赔偿费用等。

二、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1.强化药品生产质量。质量作为产品的生命,对制造业企业而言,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而言,更是如此。药品生产企业由于生产对象的特殊性,对产品的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为药品任何环节的瑕疵都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随着药品企业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全面质量管理日益成为药品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内容,而质量成本管理正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成本管理活动,其在成本管理中不仅从财务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将质量控制作为成本管理的中心,质量控制在前,成本控制在后,成本控制围绕质量控制开展,能够强化药品的生产质量。2.压缩企业成本开支。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药品市场国,药企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不少药物更是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就以7ACA为例,国内有多个厂家生产。在产品质量以及功能相同的情况下,价格就成为产品争夺市场的利器。对此,质量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质量成本管理围绕质量控制开展成本管理活动,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力图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开支,在优化企业经费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策略

1.完善成本管理体系。质量成本作为成本构成的重要内容,强化质量成本管理,是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严格控制成本支出,提高药品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质量成本管理中,最为主要的任务便是完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对此,药品生产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完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当前,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在管理中存在空白点,导致管理效果长期得不到提升,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质量成本管理机构,从质量管理部门以及成本管理部门选派专业化的人士,全面负责质量成本管理的任务,以提高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其次,完善质量成本管理流程。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从质量成本管理的特殊性出发,紧扣质量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流程,最大限度地剔除管理中重复、冗余的环节,提高质量成本的管理效率。最后,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中,制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制度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从制度的周密性、细致性以及可执行性三个角度出发,加强制度建设。2.明确成本管理责任。权责不明确是当前药品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对此,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从质量控制与成本压缩的角度出发,明确成本管理的主体责任,在组织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推行岗位责任制。要点如下:第一、明确管理机构的责任。如前所言,构建高效统一的管理机构是质量成本管理得以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管理机构需要肩负起质量成本管理的主体责任,深入到质量成本管理的各个流程、各项环节,以明确的管理责任书作为管理机构工作开展的参考依据。第二、推行岗位责任制。质量成本管理的范围比较宽泛,凡是质量控制中的成本支出,均属于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因此,药品企业需要根据管理活动的特点以及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将管理任务进行分解,以岗位为中心分解管理任务,确保定岗定责,有效克服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人浮于事的现象,以提高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第三、严格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制度是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补充,也是充分发挥岗位责任制度作用与价值的有效形式。药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的指标,根据岗位工作人员的实际表现开展绩效考核活动,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薪酬、晋升等关联起来,激励员工更好地履行岗位责任。3.适度提高预防成本。药品企业质量成本的构成较为复杂,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显性成本、隐性成本,而从成本支出的实际范围而言,又可以细分为多种形式。此点前文已经言及。质量成本的构成要素共同形成了质量总成本,因此,加强质量成本构成要素的成本控制,自然也就成为总成本控制的重要方式,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便是适度地提高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提高看似会增加总成本,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质量成本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关联性,预防成本的增高会导致其他成本的下降,最为典型的便是鉴定成本、故障成本等。预防成本属于前期投入成本,以预防医药产品质量为目标,预防成本的提高可以增强药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尽管前期的投入会增加,但后期质量成本会出现显著下降的态势,且质量成本的控制实践表明,在特定范围内,增加预防成本会导致鉴定成本、故障成本的显著下降,同时,二者下降的幅度要高于预防成本的增加幅度,从而实现总成本的降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预防成本占比越高越好,药品生产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质量成本管理构成的特点以及管理活动的实际需要,选择最为适宜的成本要素构成比,以此作为质量成本管理的出发点、立足点。

四、结语

成本控制是企业确保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而对制造业企业而言,质量成本控制则是成本控制的中心内容。药品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远高于一般企业,质量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相对也更高。药品生产企业要强化质量成本的管控,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定军.立华制药药品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

[2]白洁.对制造企业质量成本控制和优化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33):306.

[3]宫平.质量成本管理在制药企业的应用[J].科技市场经济,2016,(3):54.

[4]陆新颖.医药企业在TQM基础上对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方式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116-117.

质量成本管理范文篇4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高校的资金来源由财政拨款变为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为辅的模式,使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被“企业化”了,也使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控制质量成本以提高效益。为此,本文提出了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引入高校的观点。在论述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含义、形成条件及将其引入高校的合理性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在高校中的应用。最后提出用查理•戴明的PDCA管理模式来完善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在高校中的运行环境,使其发挥最大功效。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等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由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度集中管理,逐步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模式。高校的法人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法人地位立足的高校要生存,要在生存中求发展,就必须有高质量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并且在将来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产品。因此各大高校纷纷引入ISO90000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其教学质量。但质量不是免费的,质量意味着成本。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控制或降低成本,才能提高其效益,以谋求更好地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运用于高校管理体系中的观点。

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

(一)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含义

质量成本是20世纪下半叶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费根鲍姆(A.V.Feigenbaum)提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或作业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或赔偿费用。质量成本管理是对质量成本进行管理的一种应用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质量成本的统计、核算、分析、考核及质量成本的计划与控制等。

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是20世纪后期形成的,是将作业管理与质量成本管理相结合,并以质量作业为核心,将“作业”、“成本动因”等概念引入到质量成本管理中,是质量成本管理的一种方法。目的是为评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提供手段,并为企业制定内部质量改进计划、降低成本提供重要依据。

(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形成条件

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是以“产品”为中心。质量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围绕一定产品的质量成本而展开的,对质量成本的发生本源及其动因缺乏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美国出现的以“作业”为核心的作业成本计算(ABC)及其相继发展的作业成本管理(ABCM),为变革传统质量成本管理,提出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提供了重要思路。现代企业制度及其管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需要,以及企业的竞争环境为作业成本管理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环境和动力。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其出现提供了技术支持。由此可见,把质量成本管理从“产品”层深入到每一个“作业”层,形成以“作业”为核心的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在竞争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作业质量成本管理运用于高校的合理性及意义

(一)作业质量成本管理运用于高校的合理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法人地位自居的高校表现出的产业性毋庸置疑。《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发明创造及为社会服务。高校三大职能活动过程已表现出与企业生产的类似性和渐进性。可见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已被“企业化”了。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为例:就如同生产产品的过程,其基本环节包括:招生宣传(广告)——招生(进原料)——在校教育(加工生产)——毕业考核(产品检验)——毕业分配(出厂)——用人单位的使用及毕业生信息反馈(质量跟踪)。由此可知,高校的“生产”过程由多个“作业”组成,且各“作业”间的界限及职能比较明确。已被“企业化”的高校必须也已经以法人地位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竞争、生存。因此,它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同企业已无很大差异。所以,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以“作业”为核心的计算体系和管理体系、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现代企业制度及管理科学化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等,高校都已经具备。因此,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引入高校是完全合理的。

同时,更重要的是,高校在引入质量认证体系提高质量的同时,也耗费了巨大的资源,所以质量不是免费的,质量是需要成本的。高校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就必须控制质量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引入质量成本管理也是必然的选择。

(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运用于高校的意义

首先,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现了“过程管理”的新思维,把高校质量成本管理深入的“作业”过程,实现了高校质量成本的动态管理。

其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现了“源流管理”的思想,把“成本动因”理论引入高校质量成本管理,引导高校从本源上寻求减少或消除无效质量作业,控制作业质量耗费,也使高校质量成本管理处于不断改善的环境中,有利于高校各部门加强质量成本的控制,挖掘质量成本降低的潜力及准确计算“产品”成本。

四、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在高校中的应用

对于高校来说,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运用应包括高校作业质量成本计算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

(一)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的计算

高校作为非盈利性事业单位,改革前资金主要或全部来源于财政拨款,对于成本的核算重视不高,且高校的质量成本具有分散性、隐蔽性的特点,使高校的质量成本容易被忽视,因而正确核算高校的质量成本显得非常重要。核算的基本步骤包括:

1、确认高校主要质量作业和质量作业中心。高校质量作业是指高校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的作业。质量作业中心是指围绕某一重要业务过程的质量关联作业所组成的集合体。质量作业通常包括控制作业和控制失效作业。控制作业主要指预防作业和鉴定作业;控制失效作业主要是内部损失作业和外部损失作业。参考企业质量成本的分类,并结合高校的特点,本文将高校质量作业分为:预防作业、鉴定作业、内部损失作业和外部损失作业。并按质量成本的构成,分设四个质量作业中心:预防作业中心、鉴定作业中心、内部损失作业中心和外部损失作业中心。下面结合高校的特点,将不同的质量成本分别归集到相关的作业中心中去。具体如下表所示:

预防作业中心鉴定作业中心内部损失作业中心外部损失作业中心

质量计划工作新生检测“产品”报废质量诉讼

质量培训期中检测“产品”返修质量索赔

质量改进措施期终检测“产品”复检

质量审核教育设施检修

质量奖励

教育能力研究

确认高校主要的质量作业及确定质量作业中心,为资源耗费在不同作业中心中进行分配提供了基础,也为成本发生源的明确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质量作业的归集,质量作业中心的明确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家对质量成本有更一进步的认识和责任心。因此,质量作业及作业中心的确认是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开展的重要基础,高校应扎扎实实地作好这一确认工作。

2、将高校质量作业耗费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作业中心。高校质量作业耗用资源及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这种资源耗用量与高校质量作业之间的关系,体现为“资源动因”,它是分配资源耗用的基础。结合高校来说,就是将耗用的资源按一定的标准——即“资源动因”分配到四大作业中心。明确各作业中心的资源耗用总量,有利于成本发生源的明确,使各作业中心能够对自己的责、权更明确,有利于质量成本的控制。同时也为下一步将质量作业成本分配到各“产品”打下了基础。此步最重要的是“资源动因”的确定。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联系外界环境正确确定“资源动因”。

3、将按“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作业中心的资源耗用量,按照“成本动因”分配到各“产品”,正确核心各产品的成本。基于以上高校质量成本的计算方法,高校可编制质量成本汇总明细账。具体如下表所示:

按照作业质量成本计算的高校教育质量成本汇总明细表,有利于高校明确各种“产品”,如“本科生”、“研究生”、“二学位”等所产生的质量成本及其构成。使我们能够明确每一类质量成本的重要性及占总费用的百分比。为从根本上解决质量成本的控制和降低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二)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

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是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引入高校管理中,是在高校作业质量成本计算框架上的延伸和发展。具体包括:

1.高校质量作业分析。高校质量作业分析可以按质量作业中心进行。由于质量作业中心是由围绕某一重要业务过程的质量关联作业组成的,所以以作业中心为单位对质量作业进行分析会更透彻,更清晰。对某项具体的高校质量作业可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直到为顾客提供满意质量的效果分析,以此层层深入下去,实现对质量作业的动态管理。

2.高校质量作业的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动因是推动成本的本源,对高校质量作业的成本动因进行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来减少或消除低效和无效的质量作业,以及因这些质量作业所耗用的资源,这是从根源上寻找优化高校质量作业和质量成本的有效方法。它可通过“头脑风暴法”由各作业中心相关人员协作找出。

3.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是对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在具体评价时应首先统计各质量作业中心的业绩,这是评价的基础。而对于各质量作业中心的业绩必须与其定立的质量目标与质量成本目标相联系,即考核其是否完成了目标及完成程度。这不但有利于质量目标及质量成本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增强了各质量作业中心的紧密度、依赖感,增强了各部门的质量成本意识。

以上三个步骤紧密相连、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五、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环境

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是高校质量成本管理的一个环节,更确切地说是检测环节。要使这个环节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则必须为其提供一个较好的运行环境。为此,本文将查理•戴明(CharlesDming)的PDCA管理模式引入到高校的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中。

(一)P阶段。此阶段是规划阶段。做规划时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水平,降低高校质量成本支出为目标,通过对高校目前实际质量成本支出的分析,制定本期改进目标。针对改进目标,确定下一步高校质量成本改进重点,研究改进方案,确定具体措施和方法。

(二)D阶段。按照改进计划,实施高校质量成本改进。在实施计划之前,高校应对相关人员进行计划实施培训,树立降低质量成本重要性的意识。在实施过程中,应对整个实施计划进行严格控制。

(三)C阶段。对照计划要求,通过检测高校质量水平及高校质量成本核算,来检查、验证、改进计划实施结果。

(四)A阶段。在分析改进计划的实施结果的基础上,总结改进成果,并形成标准,以供以后实施。对于继续存在的问题,进入下一次改进循环。

高校质量成本控制的PDC模型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提高的动态循环过程,每经过一次循环,高校的质量成本就会得到改善。高校的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更侧重于第三阶段,也为第四个阶段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其他三个阶段的涉及较少。因此高校在具体执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时应同时加强其他三个阶段的工作,以使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在论述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含义及形成之后,本文指出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引入以法人地位立足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化”高校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

质量成本管理范文篇5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主导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质量和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可以吸引高端消费群体,获得高额回报,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可以满足大众的需求,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两者都是当下企业的主要竞争模式,大企业可以通过详细的市场细分来占领市场,只要其市场定位正确,就可以很容易取得成功。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实力,都无法与大企业抗衡,要想更好的生存,质量成本管理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而言,中小企业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具有如下意义:

(一)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个健全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可以从产品的各个方面着手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要求企业从生产准备阶段一直到产品最终完成并包装阶段都要严格进行质量成本的控制,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不仅从原材料采购的源头入手,抓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其对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也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成本考核,即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又能够降低成本并提高企业的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由于在资金和技术实力方面无法与大企业竞争,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只能是边缘化的产品,也就是大企业不关注的产品或服务,但即使在这样的‘角落’里,由于同样存在着想‘分一杯羹’的中小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细分市场里脱颖而出,中小企业同样需要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同样也是质量和成本。一句话,控制了质量,降低了成本,不论是与大企业竞争还是与中小企业竞争,都可以取得很好的业绩。

(二)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通过全面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各项因素,揭示出制约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保证产品质量及性能的基础上,去除产品的多余的不必要的功能和生产中不必要的环节,力求在产品质量、性能和成本之间寻求一个最优的平衡,也就是力求产品价值的最大化。有了质量过硬的产品,再配以较低的成本,中小企业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合理的最具竞争力的销售价格,在细分市场中将更容易找到吸引消费者的“卖点”,将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客户群,这些稳定的消费群体在适当的情势下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从而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中小企业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其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始终要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不仅决定着中小企业是否能够发展壮大,更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否。一个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其实就是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有效的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就能避免因监控不到位造成的质量责任事故;一个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更可以在较长时期内监控产品的制造过程,不断寻求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和方法,达到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为企业发展谋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并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二、中小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一)缺乏质量成本管理意识

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从企业主到员工的全面认识与配合,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待遇等方面的原因,很难吸引并雇佣到学历、素质和能力都较高的员工,员工普遍缺乏质量成本管理的意识,工作只是为了完成老板交待的任务,至于这些任务或工作到底是什么或者要达成怎样的目的就与自己无关了。其工作起来也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干完了交差了就万事大吉了,至于其他人做什么或怎样做都与自己无关,更不要说按照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要求,形成一个全面整体的质量控制体系了。

(二)难于界定产品质量责任

由于没有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往往难以监控,企业的生产体系(或过程)也不像大企业那样严密,人员分工也不明确,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往往也无法界定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真正原因所在,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是引起质量责任的原因,分工不明确的最终结果就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时,由于分工不够明确导致了员工的相互推诿,质量责任很难界定并追究。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也是因为没有适当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所造成的。

(三)产品质量差,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中小企业的又一特点就是追求短期利益,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的产品处于边缘化造成的,产品的‘短线’行为比较严重,中小企业设备简单,往往转型也比较快,这就使得其更看重短期快速的获利而不重视长效机制。这反过来也导致了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相对较差,且产品质量也不稳定,即使一时能够生产出质量较好的产品,往往也因为急功近利而忽视了后期产品质量的控制,一味盲目的扩张,等质量问题出现了再纠正为时已晚。中小企业质量不稳定的又一原因可以归结为中小企业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较低,这都可能造成其产品质量差及质量不稳定,但仔细分析却能够发现,中小企业没有一个能够保证质量稳定的长效机制,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四)产品质量控制缺乏制度保证中小企业经营的最大特点就是家族式管理,管理的主要力量是家族成员,通过人的“看管”来控制产品质量,而不是通过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并激励员工来提升质量或服务。而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再认真负责的人也有疏忽大意的时候,更何况他们的监督对象可能是几人甚至是几十个人呢。人来监督的最大缺点就是有监督和没监督时人的表现会不一致,每个人“凭良心”来做事,一旦监督不利或疏忽大意就会影响产品质量。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一个有效的制度性保证来长效的控制产品的质量,这都使得中小企业无论在质量还是在成本上缺乏竞争力。

三、完善中小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对策

质量成本管理并非朝夕之事,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打破弱势格局,就必须站在企业整体的高度,全面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措施,才能起到长效作用。

(一)将质量成本管理制度化,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

中小企业由于人员少,技术薄弱,所生产的产品往往是工艺相对简单、大企业不屑于生产的边缘化产品,所以在生产时往往不重视生产过程的控制,认为质量成本管理是大企业的事。如果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失去了现有的市场,大不了转型改做其他生意。然而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当下的许多大企业也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这些大企业当初如果不重视产品的质量,不将产品质量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恐怕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不需要多么深奥的理论基础,只需要将生产过程进行制度化的设计,将生产的每一步骤进行标准化的设计即可,也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

(二)通过程序化的工作顺序来进行不同工序的质量控制

质量成本管理更多的是程序化的日常事务,也就是通过对企业的工艺流程进行全面的剖析,将生产过程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工序,分析每一工序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而分清哪些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工作,哪些可能是多余的或可以改进的工作过程,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有了全面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经过这一过程的分析与实验,不但可以改进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因对整个生产过程监控不到位而产生的质量责任及因工艺流程不细而产生的难以纠偏的尴尬境地。并且通过这一过程,也可以将工作过程进行重新细分,并设计成最适宜生产且易于控制质量的工作过程,对每一工作过程的各环节也同样进行工序设计,力求将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固定下来,不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生产,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质量,并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三)加强员工质量成本意识,建立各工序质量责任负责制

要想控制产品质量并降低产品成本,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进行质量责任控制,再健全的制度目的也只有一个,也就是让员工在规范化的制度内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来。制度化的设计能够在出现质量责任时,分清是哪个环节或人员出了问题,以纠编或进行相应的惩罚。加强员工质量成本意识,建立各工序质量责任负责制,就是要让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在规定的条件及要求下进行,每个工序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对于上一工序不合格的产品拒绝接收,并避免将不合格产品流向下一道工序。有了制度化的保证,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人为因素带来的质量不稳定情况,并让每一个员工产生责任意识。

(四)奖励与约束机制的并进

质量成本管理范文篇6

为了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保证稳定的服务质量,饭店应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全面崐质量管理,就是从让消费者(顾客)完全满意着想,旅游饭店内部各部门综合开发、崐保持、改进服务的努力,以便最经济地进行经营和服务的有效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质量指产品质量和服务崐质量。产品质量就是其使用价值,即满足人们物质上需要所具备的哪些自然属性,崐而衡量产品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志是它能满足顾客的物质需要以及满足程崐度。如饮食制品的质量就是它的色、香、味、形、营养成分等。而服务实际上是无崐形产品。所谓服务质量,是指饭店产品适合一定用途、能够满足顾客精神上某种需崐要及其满足程度的属性。它包括饭店的店容店貌、安全卫生、服务态度、服务技巧、崐服务设施、服务项目、服务价格等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七个方面。

广义的质量除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以外,还包括工作质量。所谓工作质量,崐是指饭店的供应工作、技术工作、组织工作、后勤工作、绿化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崐工作等等对于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保证程度。工作质量是指饭店各个方面全部工崐作的质量,最终将通过饭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体现出来。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质,是保证饭店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以全面提高饭店服务崐的政治、经济效果,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声誉、旅游饭店在实行质量管理时,首先应崐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同时还必须符合旅游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例如,崐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就是旅游经济活动的一条重要规律,这一规律决定了旅游产品崐(广义而言)不能贮藏。从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商品是用来进行交换崐的劳动生产物。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任何商品只有从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崐域,其价值才能得以实现。饭店中客房这个商品与别的商品不同,有着极其强烈的崐时间性,百货商店里的电视机今天卖不掉,还可以等待明天、后天、其价值和使用崐价值都完整无缺地放在哪里,一旦销售掉,它的价值就得以实现。而客房这个商品,崐如果今天不能出售(出租组客人),即使它还完整无缺的放在那里,但到了第二天,崐这间客房的价值就如一件损坏的商品价值一样,永远失去了。同时饭店每天都以同崐一定量生产客房这个商品,如某饭店有200间固定客房,每天都有200间客房供销售,崐若某天只销售了100间客房,这100间客房的价值就得以实现,而另外100&127;间客房的崐价值就得不到实现,使饭店造成经济损失,它不象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具有可以调崐节性,根据某产品的销售情况安排生产。为了提高客房这个商品的经济效果,饭店崐应大力推销、努力扩大销售,尽最大可能使每间客房的使用价值得以实现。目前,崐各地旅游饭店为了扩大销售,实行了各种优惠办法:除了国家政策规定对华侨、港崐澳同胞、台湾同胞四种人实行折扣外,为了刺激顾客长住,&127;实行长住客人优惠收崐费,一个人住单间实折扣,团队实行合同房价,在旅游淡旺季又实行淡旺季折扣崐价,淡季折扣大,旺季折扣小甚至不折扣,所有这些折扣都是为了提高饭店客房这崐个商品的经济效果。同时为了保证饭店标准服务水准,对客房里损坏的物品要进行崐维修,这些待修房在修好之前不能出售,在这一天它就成为废品客房。以上过剩客崐房损失、折让损失、废品损失等等在现行会计核算上都得不到衡量和反映,为了加崐强旅游饭店的管理,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建立标准收入控制(即房金回收率指标)的崐同时对以上各项损失进行核算,开展质量成本控制,力争以合理的消耗取得最佳的崐经济效果。

同时,我们知道旅游饭店主要由两大营业部门构成:一是客房部,二是饮食部。崐客房部是负责提供舒适、优雅的客房,饮食部是负责提供美味可口的饭菜。饮食部崐和客房部一样,也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力争以合理的消耗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崐在实际工作中,饭店饮食部门是通过扩大销售额以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费用来提高崐经济效益,对于饮食成本的控制都是处于较被动的地位,其原因主要是目前饮食部崐门的综合毛利率水平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核定,上级主管部门以综合毛利率水平来考崐核企业的经营情况,很多地方还实行超过综合毛利率水平的部分毛利额由上级主管崐单位扣回,试图用这种办法防止企业擅自提高毛利率侵占消费者的利益,这就造成崐饭店饮食部门根据每月的实际毛利率水平来控制成本。如果本月份毛利率水平高了,崐下个月“勺”头就放宽一点,增加成本,降低毛利。如果本月毛利率水平低了,下崐个月“勺”头就收紧一点,克扣成本,增加毛利。用增减成本的办法来控制饮食的崐毛利水平。同时,企业的原材料浪费、霉烂变质损失,饮食制品的报废损失,剩余崐饮食制品的损失、盗窃、私分、白吃等等损失全部纳入企业饮食成本之中转嫁到消崐费者身上,而这部分损失在会计核算上也得不到反映。

质量成本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会计体系建筑业

0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出现,这些事故的频繁连续发生及酿成的恶果,无不令人震惊,也反映了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值得引起深思和重视。看似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刻不容缓,但是,一味地追求质量而不计代价是不现实的。质量差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同样,超过实际需要不计成本地生产过高质量,也是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对开展质量成本控制有很强的认同感,这使得在建筑行业中推行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有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现有理论的缺陷性,在实际推行中还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管理成效不显著。

1XYZ公司质量成本控制方案研究

XYZ公司是由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具有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园林古建筑一级资质,集房地产开发、建筑科研、建筑装饰、钢结构制作安装、速成墙安装、工程技术咨询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通过对XYZ公司实地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很容易发现,尽管XYZ公司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已经开展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并且其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事后检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成本太大;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职责不明确;高层管理者忽视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的重要性没有渗透到基层工作人员当中去,质量意识不强;现有管理体系不健全。

综上所述,公司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案还是问题的焦点,这在结果上集中表现为现有体系没能发挥有效的功能。这些缺陷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彼此之间又有着互为依存的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不仅是XYZ公司目前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是该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下面的章节中,笔者将在结合XYZ公司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如何正确的实现公司质量成本源归集,如何合理的建立公司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以及科学的应用质量损失成本的分析方法。

1.1XYZ公司质量成本核算技术方案

1.1.1XYZ公司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XYZ公司建筑施工质量成本可通过设置以下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一级科目质量成本,并下设4个三级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各三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四级明细目,以便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1.2XYZ公司质量成本分析

由上图1.2可以看出,XYZ公司的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及鉴定成本各占10%左右,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各占了37%和43%。因此初步结论是:降低质量成本必须从降低内外部损失成本,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

由表1.1的结论可知,2009年XYZ公司质量成本主要构成是质量损失成本。下面.图1.3分别对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项目进行分析。

从上图1.3可以看出,XYZ公司内部损失成本几乎全部由内部返工损失和内部返修损失构成。其中内部返修成本占有绝大部分。根据ABC理论知。如果将内部返修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上,质量成本控制的优化将有很大的改观。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①既要注重工程施工的质量,也要注意控制质量成本。提高质量水平不应该是以高的内部损失成本来实现的。内部返修成本如此之大,这是对不合格施工程序因返工重做而发生的费用。如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进行返工修复而发生的人工、材料、构件、机械等费用,这些费用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②2009年XYZ公司停工损失费为0。停工损失指由于各种内部的责任或外部的责任而引起的机械、设备闲置而造成的损失。如起重机发生故障造成停工是内部责任。2009年XYZ公司的内部损失成本结构不科学,加固成本、质量故障分析处理成本、材料降级处理损失的数额都很小。由此可以看出,2009XYZ公司没有重视质量成本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在一味地牺牲质量成本来实现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提高。

从1.4图可以看出,2009年XYZ公司外部损失成本主要构成有为外部停工损失和外部返修损失。这两者之和超过外部返修损失成本的80%,由此可知要想降低外部损失成本,主要对象是外部停工损失。外部停工损失主要因机械利用率低引起的,因此,应联系项目实际,从管理组织机械施工,提高机械利用率着手,努力减少外部停工损失。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XYZ公司的质量成本结构很不合理,要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以及今后控制的重点要放在对内部返工损失成本控制上。然而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量的多少,以及各成本比重多少是比较合适的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质量成本优化分析的手段。此外,公司应该重视对基层施工人员的培训,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技术和质量意识,从而从根本上预防质量问题的再发生。

2结论

质量成本控制需要质量成本数据,质量成本数据显示了公司经营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合理化的潜力。

质量成本数据是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缺陷和质量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指示器,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改进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寻找突破口。

一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非货币性数据不敏感,而对货币数据非常敏感,因此质量成本的货币形式能够引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应如何有效的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呢?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施工企业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构建一个可靠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要正常、有效的运作需要各个组织保证。

2.2注重培训提高素质。既要注重施工质量,更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大企业预防成本的投入,以便减少质量控制失效成本。2.3加强施工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预防成本投入。必须要提到预防成本。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

2.4建筑施工企业应关注质量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是开展质量成本分析、撰写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划、实施质量成本控制预计反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绩效的依据,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2.5企业应从制度上明确质量损失成本源。企业研究质量损失成本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找出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帮助有关责任部门尽可能地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2.6企业应有效地运用质量损失的分析方法。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的任务是为了支持质量改进决策,因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程序,使质量损失分析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易于操作,更好地为决策工作服务。运用质量损失成本总额及相关指标分析、ABC分析以及质量损失函数等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内外因素的影响程度,把握减少企业质量损失的计划和有效实施对企业质量损失的控制。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质量成本,并开始尝试开展质量成本管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理论与实践并进,将质量成本管理推向前进。此文仅是笔者学习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一点心得体会。在此只想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企业的关注,唤起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希望质量成本管理能真正走进我国企业,为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道奋,王效俐.浅论质量成本特征曲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8):80-83.

[2]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5:2-5.

[3]于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对策初探[J].中外建筑,2007(6).16-18.

[4]全国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委会.房屋建筑工程成本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丁春红.工程质量控制和成本浅谈[J].科技信息,2007(10):29-21.

[7]黄春金.工程监理中质量成本的研究与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7-9.

[8]李正权.质量工程师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中国质量报,2006.4.12.

[9]李卫东.企业质量始于质量工程师.人民政协报.2002.11.14.

质量成本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企业管理;质量成本理论;应用

质量成本理论是属于管理成本的研究领域范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企业面临的市场危机也更加的严峻。在此种情况下要提升企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还应该以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为切入点,并且从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的角度上进行企业管理。

一、质量成本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一)质量成本理论的含义

根据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质量成本的定义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有关费用。可将质量成本看作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衍生而出的质量成本理论便是对质量成本在企业生产中功能的一个概念性总结。其含义是给企业生产总成本的运算管理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

(二)质量成本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且在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市场竞争力来源便是质量和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可以吸引较为高端的消费群体,并且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企业中低成本的产品则是面向广大中低档次的消费群体,从而拓展企业的市场竞争空间[1]。其次,企业在管理中运用质量成本理论,可以更好的权衡企业的利弊得失,对于资金的管理也能有进一步的合理规划。这便是该质量成本理论对于企业管理的意义。

二、质量成本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强化质量成本管理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质量成本理论给予企业管理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企业管理中,所有对企业生产盈利产生影响的影响都在质量成本管理的考虑范畴之内。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处于弱势地位,企业有必要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有效的质量成本管理可以让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且及时改善,这样一来成本损失的影响相对较少。此外,虽然已经造成的成本损失无法弥补,但是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对此类事件进行管理预控,将企业管理中缺陷因素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2]。由此可见,强化质量成本管理可以为企业管理节省一大笔不必要的经费开支,实现企业管理资金的优化配置,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转变观念了,落实企业管理

时下的企业发展中总是存在多种误区。比如,市场分析不准确、产品定位不合理、消费者认知不足等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半是企业管理职责不明所致,因而,转变现有的企业管理观念,从质量成本理论的视角下落实质量成本管理,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采用质量成本管理保证信息的畅通

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很多企业在近几年的企业管理改革中,基本完成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尽快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才能摆脱当前的市场困境[3]。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决策主要依据市场反馈信息,随着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变化,要把企业管理工作延伸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甚至是外部市场中,更需要及时与质量成本管理的各相关部门的密切沟通,发挥质量成本信息在企业信息中的主体作用,及时收集、分析、处理、传递有关质量信息,帮助企业更好的了解市场动向,便于企业管理的领导决策。

2、抓住质量成本关节点

质量成本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还在于对企业质量成本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企业管理人员对质量成本的现状调查,再结合企业管理的自身特点以及企业实际质量费用的资金开支,对企业质量成本的关键工序进行重点防控,使企业管理中的质量成本管理效益更加显著,进而促进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4]。

三、质量成本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宜家公司最早建立于1943年,其最初的创立口号为“生活,从家开始”。此后宜家公司的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企业的业务范围也随之扩大从最初的文具邮购业务发展到今天,宜家公司已经是一个拥有180家连锁店的世界著名跨国公企业。60多年来,宜家公司业务量的不断增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完全得益于企业优质的管理。宜家公司在保证产品高质量以及实用性的目标理念下,坚持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下的企业管理,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二)质量成本理论在宜家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宜家是一家大型的生活类产品企业,无论是企业规模、技术、生产经验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先天的优势。结构性成本在宜家企业应用的显著性特点是开始性和确定性。简言之,企业一旦开始营业,其结构性成本就被确定而且很难改变。宜家企业的业务从家居生产到百货商场,无一不渗透着结构性成本的理念。除此之外,质量成本理论在宜家企业中的应用,还体现在执行性成本当中。宜家在对执行性成本的管理中,同样注重企业的内部管理并将其视作企业制胜的筹码之一,为了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宜家在产品设计中,宜家不仅将质量作为生产的根本,还注重将家居产品的简单实用原理和美观原理相结合,因此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前来消费。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质量成本理论是属于管理成本的研究领域范围,它属于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的同事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企业在市场的发展中经常面临多种困境,这就要求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借助于质量成本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多项措施的有效实施,例如,以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生产成本的降低为切入点,加强对产品的质量管理等多种质量成本控制模式,达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作者:张乃熙 单位:江苏金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尤建新,段春艳,黄志明等.动力电池回收的环境质量成本控制模型构建[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6):969-975.

质量成本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会计体系建筑业

0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出现,这些事故的频繁连续发生及酿成的恶果,无不令人震惊,也反映了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值得引起深思和重视。看似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刻不容缓,但是,一味地追求质量而不计代价是不现实的。质量差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同样,超过实际需要不计成本地生产过高质量,也是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对开展质量成本控制有很强的认同感,这使得在建筑行业中推行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有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现有理论的缺陷性,在实际推行中还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管理成效不显著。

1XYZ公司质量成本控制方案研究

XYZ公司是由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具有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园林古建筑一级资质,集房地产开发、建筑科研、建筑装饰、钢结构制作安装、速成墙安装、工程技术咨询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通过对XYZ公司实地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很容易发现,尽管XYZ公司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已经开展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并且其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事后检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成本太大;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职责不明确;高层管理者忽视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的重要性没有渗透到基层工作人员当中去,质量意识不强;现有管理体系不健全。

综上所述,公司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案还是问题的焦点,这在结果上集中表现为现有体系没能发挥有效的功能。这些缺陷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彼此之间又有着互为依存的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不仅是XYZ公司目前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是该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下面的章节中,笔者将在结合XYZ公司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如何正确的实现公司质量成本源归集,如何合理的建立公司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以及科学的应用质量损失成本的分析方法。

1.1XYZ公司质量成本核算技术方案

1.1.1XYZ公司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XYZ公司建筑施工质量成本可通过设置以下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一级科目质量成本,并下设4个三级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各三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四级明细目,以便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1.2XYZ公司质量成本分析

由上图1.2可以看出,XYZ公司的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及鉴定成本各占10%左右,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各占了37%和43%。因此初步结论是:降低质量成本必须从降低内外部损失成本,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

由表1.1的结论可知,2009年XYZ公司质量成本主要构成是质量损失成本。下面.图1.3分别对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项目进行分析。

从上图1.3可以看出,XYZ公司内部损失成本几乎全部由内部返工损失和内部返修损失构成。其中内部返修成本占有绝大部分。根据ABC理论知。如果将内部返修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上,质量成本控制的优化将有很大的改观。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①既要注重工程施工的质量,也要注意控制质量成本。提高质量水平不应该是以高的内部损失成本来实现的。内部返修成本如此之大,这是对不合格施工程序因返工重做而发生的费用。如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进行返工修复而发生的人工、材料、构件、机械等费用,这些费用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②2009年XYZ公司停工损失费为0。停工损失指由于各种内部的责任或外部的责任而引起的机械、设备闲置而造成的损失。如起重机发生故障造成停工是内部责任。2009年XYZ公司的内部损失成本结构不科学,加固成本、质量故障分析处理成本、材料降级处理损失的数额都很小。由此可以看出,2009XYZ公司没有重视质量成本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在一味地牺牲质量成本来实现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提高。

从1.4图可以看出,2009年XYZ公司外部损失成本主要构成有为外部停工损失和外部返修损失。这两者之和超过外部返修损失成本的80%,由此可知要想降低外部损失成本,主要对象是外部停工损失。外部停工损失主要因机械利用率低引起的,因此,应联系项目实际,从管理组织机械施工,提高机械利用率着手,努力减少外部停工损失。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XYZ公司的质量成本结构很不合理,要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以及今后控制的重点要放在对内部返工损失成本控制上。然而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量的多少,以及各成本比重多少是比较合适的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质量成本优化分析的手段。此外,公司应该重视对基层施工人员的培训,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技术和质量意识,从而从根本上预防质量问题的再发生。

2结论

质量成本控制需要质量成本数据,质量成本数据显示了公司经营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合理化的潜力。

质量成本数据是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缺陷和质量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指示器,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改进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寻找突破口。

一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非货币性数据不敏感,而对货币数据非常敏感,因此质量成本的货币形式能够引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应如何有效的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呢?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施工企业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构建一个可靠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要正常、有效的运作需要各个组织保证。

2.2注重培训提高素质。既要注重施工质量,更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大企业预防成本的投入,以便减少质量控制失效成本。2.3加强施工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预防成本投入。必须要提到预防成本。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

2.4建筑施工企业应关注质量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是开展质量成本分析、撰写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划、实施质量成本控制预计反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绩效的依据,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2.5企业应从制度上明确质量损失成本源。企业研究质量损失成本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找出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帮助有关责任部门尽可能地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2.6企业应有效地运用质量损失的分析方法。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的任务是为了支持质量改进决策,因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程序,使质量损失分析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易于操作,更好地为决策工作服务。运用质量损失成本总额及相关指标分析、ABC分析以及质量损失函数等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内外因素的影响程度,把握减少企业质量损失的计划和有效实施对企业质量损失的控制。公务员之家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质量成本,并开始尝试开展质量成本管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理论与实践并进,将质量成本管理推向前进。此文仅是笔者学习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一点心得体会。在此只想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企业的关注,唤起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希望质量成本管理能真正走进我国企业,为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道奋,王效俐.浅论质量成本特征曲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8):80-83.

[2]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5:2-5.

[3]于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对策初探[J].中外建筑,2007(6).16-18.

[4]全国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委会.房屋建筑工程成本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丁春红.工程质量控制和成本浅谈[J].科技信息,2007(10):29-21.

[7]黄春金.工程监理中质量成本的研究与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7-9.

[8]李正权.质量工程师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中国质量报,2006.4.12.

[9]李卫东.企业质量始于质量工程师.人民政协报.2002.11.14.

质量成本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会计体系;建筑业

0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出现,这些事故的频繁连续发生及酿成的恶果,无不令人震惊,也反映了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值得引起深思和重视。看似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刻不容缓,但是,一味地追求质量而不计代价是不现实的。质量差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同样,超过实际需要不计成本地生产过高质量,也是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对开展质量成本控制有很强的认同感,这使得在建筑行业中推行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有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现有理论的缺陷性,在实际推行中还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管理成效不显著。

1XYZ公司质量成本控制方案研究

XYZ公司是由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具有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园林古建筑一级资质,集房地产开发、建筑科研、建筑装饰、钢结构制作安装、速成墙安装、工程技术咨询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通过对XYZ公司实地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很容易发现,尽管XYZ公司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已经开展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并且其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事后检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成本太大;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职责不明确;高层管理者忽视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的重要性没有渗透到基层工作人员当中去,质量意识不强;现有管理体系不健全。

综上所述,公司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案还是问题的焦点,这在结果上集中表现为现有体系没能发挥有效的功能。这些缺陷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彼此之间又有着互为依存的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不仅是XYZ公司目前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是该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下面的章节中,笔者将在结合XYZ公司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如何正确的实现公司质量成本源归集,如何合理的建立公司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以及科学的应用质量损失成本的分析方法。

1.1XYZ公司质量成本核算技术方案

1.1.1XYZ公司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XYZ公司建筑施工质量成本可通过设置以下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一级科目质量成本,并下设4个三级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各三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四级明细目,以便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1.2XYZ公司质量成本分析

由上图1.2可以看出,XYZ公司的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及鉴定成本各占10%左右,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各占了37%和43%。因此初步结论是:降低质量成本必须从降低内外部损失成本,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

由表1.1的结论可知,2009年XYZ公司质量成本主要构成是质量损失成本。下面.图1.3分别对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项目进行分析。

从上图1.3可以看出,XYZ公司内部损失成本几乎全部由内部返工损失和内部返修损失构成。其中内部返修成本占有绝大部分。根据ABC理论知。如果将内部返修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上,质量成本控制的优化将有很大的改观。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①既要注重工程施工的质量,也要注意控制质量成本。提高质量水平不应该是以高的内部损失成本来实现的。内部返修成本如此之大,这是对不合格施工程序因返工重做而发生的费用。如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进行返工修复而发生的人工、材料、构件、机械等费用,这些费用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②2009年XYZ公司停工损失费为0。停工损失指由于各种内部的责任或外部的责任而引起的机械、设备闲置而造成的损失。如起重机发生故障造成停工是内部责任。2009年XYZ公司的内部损失成本结构不科学,加固成本、质量故障分析处理成本、材料降级处理损失的数额都很小。由此可以看出,2009XYZ公司没有重视质量成本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在一味地牺牲质量成本来实现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提高。

从1.4图可以看出,2009年XYZ公司外部损失成本主要构成有为外部停工损失和外部返修损失。这两者之和超过外部返修损失成本的80%,由此可知要想降低外部损失成本,主要对象是外部停工损失。外部停工损失主要因机械利用率低引起的,因此,应联系项目实际,从管理组织机械施工,提高机械利用率着手,努力减少外部停工损失。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XYZ公司的质量成本结构很不合理,要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以及今后控制的重点要放在对内部返工损失成本控制上。然而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量的多少,以及各成本比重多少是比较合适的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质量成本优化分析的手段。此外,公司应该重视对基层施工人员的培训,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技术和质量意识,从而从根本上预防质量问题的再发生。

2结论

质量成本控制需要质量成本数据,质量成本数据显示了公司经营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合理化的潜力。

质量成本数据是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缺陷和质量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指示器,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改进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寻找突破口。

一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非货币性数据不敏感,而对货币数据非常敏感,因此质量成本的货币形式能够引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应如何有效的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呢?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施工企业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构建一个可靠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要正常、有效的运作需要各个组织保证。公务员之家

2.2注重培训提高素质。既要注重施工质量,更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大企业预防成本的投入,以便减少质量控制失效成本。

2.3加强施工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预防成本投入。必须要提到预防成本。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

2.4建筑施工企业应关注质量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是开展质量成本分析、撰写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划、实施质量成本控制预计反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绩效的依据,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2.5企业应从制度上明确质量损失成本源。企业研究质量损失成本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找出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帮助有关责任部门尽可能地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2.6企业应有效地运用质量损失的分析方法。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的任务是为了支持质量改进决策,因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程序,使质量损失分析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易于操作,更好地为决策工作服务。运用质量损失成本总额及相关指标分析、ABC分析以及质量损失函数等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内外因素的影响程度,把握减少企业质量损失的计划和有效实施对企业质量损失的控制。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质量成本,并开始尝试开展质量成本管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理论与实践并进,将质量成本管理推向前进。此文仅是笔者学习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一点心得体会。在此只想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企业的关注,唤起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希望质量成本管理能真正走进我国企业,为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道奋,王效俐.浅论质量成本特征曲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8):80-83.

[2]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5:2-5.

[3]于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对策初探[J].中外建筑,2007(6).16-18.

[4]全国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委会.房屋建筑工程成本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丁春红.工程质量控制和成本浅谈[J].科技信息,2007(10):29-21.

[7]黄春金.工程监理中质量成本的研究与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7-9.

[8]李正权.质量工程师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中国质量报,2006.4.12.

[9]李卫东.企业质量始于质量工程师.人民政协报.20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