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12-10 16:23:20

医用耗材培训

医用耗材培训范文篇1

关键词:医用耗材;库房管理;规范化管理

医用耗材包括医院在正常医疗工作中,常使用的人体植入物、一次性医疗材料、经消毒后可二次使用但易损耗的医疗材料,其临床使用量较大、器械种类繁多且应用范围极广,为医院进行科研、医疗、教学工作的首要物质条件[1]。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完善,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技术迅速提升,医疗耗材种类、使用量进一步增多,逐步渗透于临床治疗、护理全过程中;同时在新型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行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医用耗材管理对成本控制、医疗资源配置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而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主要是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优化、规范管理流程,对有效预防、控制临床诊疗中存在的医用耗材浪费、过度使用、管理信息滞后等问题,并可有效协调医院经营中经济与利益间的关系,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2]。

1医院耗材规范化管理重要性

近年来,医药科学技术逐渐迅速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医用耗材功能也逐渐完善、临床用途不断增加,对医疗事业发展有着极大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带来更大挑战。在既往医用耗材管理中,多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通常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对医用耗材整体管理水平较低。随着医疗技术提升,各种先进的高价值医用耗材层出不穷,使得医用耗材费用、用量都不断提升[3],且现阶段人们医疗安全意识逐渐提升,社会各界对临床诊治、护理工作关注度提高,加强医院耗材规范化管理不仅可有效保证医用耗材质量,降低医院因医用耗材损坏造成的经济损伤,并可有效提高医用耗材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应用的安全性,对保障患者临床医疗安全,提升医院社会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2医用耗材管理常见问题

传统医用耗材管理多以粗放型模式为主,其主要流程为:医疗科室根据临床医疗工作需求,向医用耗材管理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并由耗材管理部门向相关供应商采购医用耗材,由供应商发货,将所需医用耗材送至医院[4],由科室持入库单办理院内手续,随后将医用耗材入库,由临床科室根据实际需求量领取医用耗材,在此管理流程中存在以下问题。2.1医用耗材采购制度不完善。在医用耗材传统管理中,其生产许可证、注册证等信息都需经过严格审批,以保证医用耗材质量安全,并将各资料以纸质形式存档,但当医用耗材资质实效性发生变化时,则将使得纸质版信息难以及时得到更新,将使得医用耗材采用中各环节存在问题,将为医用耗材质量安全留下严重安全隐患。2.2耗材质量信息追溯困难。医用耗材质量安全多需通过生产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信息体现;而随着医用耗材品种繁多、批号复杂及流通性广泛等特点[5],将大大提升医用耗材跟踪监控难度,在医用耗材实际管理使用中存在一定医用耗材过期情况,将对医院经济造成直接损失,且低值医用耗材由于数量众多,监控管理难度更高,易出现使用过期医用耗材情况,将大大降低医疗安全性,提高医疗纠纷风险。2.3医用耗材管理部分职责不清晰。医院相关部门职责不明确,对医用耗材流通使用监管控制力度较弱,仅仅对医用耗材费用结算、入库管理具有管理权限,但对医用耗材实际流通、收货等环节并无有效监管权限[6],难以对医用耗材进行有效动态监督管理。

3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实际应用

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不断提高医用耗材数量化、精细化流程监管力度,可从成本控制、费用支出、使用情况、用途流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控,可有效提高医用耗材实际管理水平。3.1完善医用耗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临床科室及医用耗材管理部门间合作,搭建医用耗材采购、入库、使用、跟踪管理等动态机制。采购部门根据科室实际需求,合理选择资质健全的医用耗材供应商,并全程监控采购、配送、验收等工作,保证各环节可追溯性[7]。由医院财务部门根据医用耗材流通状态、紧迫性、费用控制、使用效率等进行综合分析管理,并结合医院财政状态,制定周密的预算安排,合理规划医用耗材采购量,全面避免医用耗材浪费或不合理使用情况。同时由医院监督部门加强医用耗材管理工作进行事前、中、后进行全方面监督考核,防止医用耗材不合理使用情况发生。3.2加强医用耗材采购质量管理。严密监控医用耗材使用情况,加强动态管理,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耗材采购量;在实际采购过程中,需由采购部门准确统计各临床科室内医用耗材用量、种类消耗情况,需确定耗材的规格、型号,各科室领取日期;同时可将医用耗材根据库存量多少进行分级,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同时整理统计供应商供货日期、医用耗材生产日期、保质期、到院日期等基本信息,并根据各科室每月实际需求量、使用量,科学调整采购方案,防止库存大量积压,造成资源浪费。3.3加强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化技术逐渐提升,信息化管理在各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因此在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中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在短时间内提高管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医用耗材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技能培训,强化培训效果;并借助信息化管理,加强医用耗材入库、出库、移库、查询、盘点、财务、综合费用开支等管理流程,全面提升医用耗材各环节信息化管理力度;同时,在信息化管理中,需提升信息操作系统的实时性管理,合理区分不同价值医用耗材,并对不同品种耗材进行收录管理,严格根据耗材名称及其种类进行快速录入,加强规范化信息管理,同时完整保留医用耗材存档数据,增强信息可追溯管理,为科室库存、采购、追踪等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8]。3.4提升医用耗材配送效率。成立医用耗材二级库,加强医用耗材配送效率,为每个二级库配置专业医用耗材管理人员,并加强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实际管理能力,并加强医用耗材各环节全面管理,并保留医用耗材原始资料;并指导管理人员严格执行缺损管理制度,定期记录、统计医用耗材库存量,在库房管理中需以“先进先出”原则,避免医用耗材过期情况;此外,需由二级库工作人员盘点库存医用耗材消耗情况,保证医用耗材账目准确性。

4结语

在医用耗材传统管理中,由于粗放式管理水平低下,对医用耗材采购、入库、使用等动态管理不足,使得医用耗材浪费情况严重;而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可对管理各环节中数据信息的实时性进行准确管理,可通过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借助信息化技术,加强医用耗材信息追溯性管理,提升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叶红梅,王红仙,温静,等.基于医保管理的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实践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7,38(9):132-134.

[2]陈伟伟.南京市区属医院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管理现状调查与建议[J].医疗卫生装备,2017,38(10):146-148.

[3]鹿倩倩,袁冶.浅谈物资系统在医用耗材仓库管理中的必要性[J].财经界,2017,45(6):114-115.

[4]孙锐.医疗耗材在医院使用中的规范化分类及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9):161-163.

[5]米树丽.精益管理在手术室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0):157-158.

[6]史逸秋,孙慧伶,廖雪晴,等.医用低值耗材的二级库房管理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9):1222-1225.

[7]宋尚玲,刘沙沙,窦亚楠,等.关于精细化管理在降低医用耗材占比作用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2):168-170.

医用耗材培训范文篇2

关键词:医用耗材;管理现状;规范化管理

1.医用耗材管理现状

医用耗材是指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使用的,按国家相关法规纳入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或取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行政许可并具有医疗特征的消耗性材料,包括一次性及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等。医用耗材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诊疗人数的迅猛增加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新的改革和挑战。据《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7.0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0亿人次(增长1.3%)。2015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6次。面临如此庞大的就诊人群,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用耗材需求随之增大,品种和规格增多,然而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耗材种类繁多,名称混乱;产品更新换代快;支出比重过大,不合理增长过快;供应商构成复杂;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监管困难等问题[1~2]。随着新医改的提出,国家及各地区卫计委出台了各种药械政策,由此给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医用耗材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规范化管理,不仅能节约医院成本,而且能够降低病患的就医成本。针对目前医院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医疗机构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临床服务效率,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医用耗材管理流程。

2.医用耗材的管理规范

2.1准入与采购

严格准入,精细管理。医院应当建立严格的新增医用耗材准入审核制度。临床科室提交医用耗材新申请,医院耗材管理部门需严格审核产品及厂商资质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资质审核包括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和销售授权等。同时,医院物价与医保部门对产品的收费和医保信息进行审核,审核完毕后由医院采购专业委员会进行讨论与论证是否予以准入[3]。对于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严格执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采购。2012年12月,原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医疗机构和高值医用耗材供应商必须通过各省(区、市)建立的集中采购平台开展采供[4]。对于集中采购目录外医院确实需要使用的高值耗材,需由医院采购专业委员会准入,并到省市集中采购部门备案后,方可使用。医院在进行医疗设备采购时应当同时考虑配套使用的医用耗材在设备全生命周期内可能发生的成本等因素。加强专机专用医用耗材的管理,在设备立项前必须结合医用耗材进行综合论证。

2.2验收与存储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用耗材验收、入库及出库制度。设专人验收,验收人员须熟练掌握医用耗材验收标准,在规定的验收区内按验收程序进行操作。高风险耗材应借助条码或射频识别技术进行验收,确保产品可追溯。验收时,实行三查九对:查验包装是否破损,查验标识是否清晰,查验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核对供货单位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生产企业、灭菌(生产)批号、有效期、数量价格以及特殊储运要求。进货查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一般医用耗材记录应保存至医用耗材规定使用期限届满后2年或者使用终止后2年。植入性医用耗材进货查验记录应当永久保存。冷链管理产品应当严格按冷链要求验收并加强储运过程的监管,储运方式及储运温度应符合说明书和标签标示的要求[5]。设置符合医用耗材储存要求的场所作为库房。相对独立,库房面积与库存量相适宜,按类别分库管理、分区存放,高风险及穿刺器械特殊管理。库房质量管理包括安全管理(防火、防潮、防虫、防鼠、防污染)、库房温湿度管理、效期管理(先进先出、按批次发放、出库复核),对在库物品定期养护,避免过期、失效、损坏,对库房的基础设施及相关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建立定期检查记录制度。

2.3使用与评价

医疗机构使用医用耗材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采用与患者疾病相适应的医用耗材进行诊疗活动;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疾病诊疗常规,严格掌握应用适应证,患者在使用前应当知情同意。作为管理部门,切实开展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定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监督与管理制度,并将制度落到实处,成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到临床科室对高值耗材(包括植入类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进行不定期抽查。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与分析,并告知临床科室加以改进。医疗机构应建立统一的医用耗材申领管理平台和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医用耗材的申购、领用和管理,科学计划领用。对医用耗材临床使用人员和医用耗材管理人员建立培训和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新产品前培训及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医用耗材评价是医疗机构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医用耗材供应和使用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措施,促进医用耗材合理使用的过程。包括采购前评价、验收评价、供应商诚信评价、使用评价等。根据已建立的评价体系,定期对医用耗材管理工作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等综合评价分析。

2.4安全性监测

安全性监测的内容包括由于产品可靠性、可用性、产品内在风险、人为风险等因素引起的不良事件等。医院耗材管理部门应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管。各临床使用科室设专人作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员,专责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和上报。遵循可疑即报的原则。医疗机构应当逐步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医用耗材安全性监测,构建安全性监测网络系统。

3.医用耗材管理的发展趋势

目前医用耗材管理正经历物流模式、采购模式、风险评价办法、经济管控措施等各项变革与创新。集中采购、第三方物流、SPD一体化供应模式、医院耗材资源管理HRP新模式、实现物资全流程闭环式管理将成为今后医用耗材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抓好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下,医院耗材管理人员应高瞻远瞩,勇于创新,探索更科学、合理、有效的医用耗材管理模式。

作者:邓宝芸 景明 张阳 付延安 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供应处

参考文献

[1]李涵,钱明理.医用耗材成本控制方法及效益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3):244-246.

[2]黄昕,吴云涛.改进医疗耗材管理,加强医院成本控制[J].卫生政策与管理,2012,50(26):117-118.

[3]郑敏.医用耗材的规范性管理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2,35(14):336-337.

医用耗材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成本核算;医院;医用耗材;管理

为促进医院的稳定、和谐发展,需要医院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内部管理,尤其是对医用耗材的成本管理,只有切实做到医用耗材成本管理的合理化与规范化,降低医院运营中的相应医用耗材不合理支出,才能有效维护医院的良好发展[1]。

1优化医用耗材资源配置,充分提高医用耗材管理能力

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医院需要集中对耗材管理人员各项技能的培养,全面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医用耗材管理推广落实到各个环节中。通过制定全面科学的处理方案,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医用耗材日常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医用耗材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应当积极参与医院所开展的各项培训与教育工作,并积极树立良好的医用耗材管理意识,如此才能做到对医用耗材信息的充分利用继而强化对医用耗材的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能力来切实有效地提高对医用耗材的管理。1.1提高医用耗材的增值管理水平。1.1.1合理控制库存量。在医用耗材使用过程中存在两大矛盾,其具体表现为:使用频率高和单次使用量少、需求时间不确定和应用不及时。因医用耗材具有特殊性,这也直接决定了医院必须具备较大的耗材库存量。然而,占据较大的库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仓库,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和财力。因此,在医用耗材的管理过程中,合理控制库存量非常关键。1.1.2医用耗材科学分类管理。通过严格按照价值分类,直接将医用耗材分为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通常高值医用耗材对安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生产使用时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耗材通常为医用专科治疗使用的材料,如心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人工关节、其他脏器介入等材料。同时医用耗材又可以按照专科分类,如手术室耗材、麻醉科耗材、血液透析耗材等。通过对医用耗材的合理分类,不仅可以方便用信息化的手段对耗材的品种及使用数量进行有效监管,还能有效解决医用耗材的采供问题。1.1.3高值耗材“零库存”管理。通过全面分析供货公司在发展中的数据库,构建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尽量选择信誉好、配送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公司作为高值耗材的长期供货商。供货商直接送货到设备科进行预入库,临床使用后由设备科进行正式入库、出库及汇总,做到真正意义的“零库存”,最大限度降低各项资金的占用率,从而全面提高资金的周转率。1.2提高医用耗材的风险管理能力。对医院内营环节的管理,只有切实做好对医用耗材的管理与筹划,才能识别各类潜在的风险。如通过临床医用耗材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或可疑不良事件的收集,通过及时与厂家沟通确定不良事件的可能原因,定期分析相应医用耗材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做到及时通过短信、院内网公告、通知等多种方式在多媒体平台对医院临床科室加以提示,可以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因同类耗材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医疗纠纷或人员伤害等事件。又如,针对临床科室的耗材周转管理,应以其平均周转率作为评价标准,以降低耗材损失风险。在卫生材料方面,应建立起完整的收入与支出数据系统,这样既有助于对科室绩效的考核以及对卫生耗材的成本管理,又能切实防控因耗材损失而引发的风险[2]。1.3提高对医用耗材信息数据的有效使用能力。就国内医院在医用耗材管理方面的整体现况而言,其卫生材料普遍呈现增长过快的态势,而导致增长过快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因设备的更新换代而使得材料也同步呈现大面积的更新;(2)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类高值耗材不断涌现,加之新的医疗技术与项目的开展与推广,使得各类经消毒便可多次使用的一次性耗材逐步退出临床,进而导致了卫生材料单价的上涨。与此同时,基于定性分析,通过现今的物流、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等即能够进一步明确哪些卫生耗材的增长是合理的,哪些是需要严格管控的。及时了解卫生材料实际使用情况,如每日领用、每日消耗的材料数量、金额统计等,若能将这些信息及时呈至管理层,则能为管理层制定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2强化医用耗材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耗材实时监督与管理

基于现今的信息化时代背景,医院对医用耗材流通的基本状况也应基于现有的物流信息平台来及时掌握,以适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要求[3]。现阶段,大多数医院除了全院的一个总仓库,还会在个别重点科室设置二级仓库,而目前临床二级仓库的管理模式主要还是以人工手工做账为主,难以实现相应库房实时医用耗材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智能柜概念的提出,为大家展示了一个功能强大的临床库房概念。智能柜是为了给临床科室领用备货物资的临时仓库,它只需要临床人员通过身份识别,就可以从智能柜中领用到当中的物资,如果临床人员使用物资有多余,还可以储存到智能柜中,并且这个记录每日生成,每个月设备仓库与临床科室进行结算。通过利用智能柜采购可高效完成临床医用耗材的申报、申领及二级仓库的用料拨补等工作。此外,依托现有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加大医院医用耗材的信息改革力度,还可逐步实现对高值耗材的实时监督与管理,以确保医用耗材的合理运用[4]。

总之,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以及分级医疗体制的深入推广,医疗收入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此,为确保医疗机构的运营过程始终与医保政策保持一致,医院方面需要重视对医用耗材的管理,以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继而维护医院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宁.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下医用耗材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6):11-12.

[2]方芳.基于成本核算下县域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7(22):41-42.

[3]李小樱.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J].大众投资指南,2017(9):150,152.

医用耗材培训范文篇4

医用耗材是卫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服务供给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地区医用耗材的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准入管理相对滞后,与当前医疗技术发展及临床服务不适应[1-2]。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后,积极转变医用耗材的管理模式,探索构建基于准入法的“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目录”,突出强调将临床价值高、经济性评价优良的医用耗材优先纳入。但医用耗材与药品在市场准入、卫生技术评估(healthtechnologyassessment,HTA)等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3],探索基于医用耗材的特点构建适宜的医保准入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现简要梳理医用耗材医保准入的国际实践经验及挑战,结合国内实践,提出我国医用耗材医保准入优化策略及建议,为我国政府医用耗材医保准入改革提供依据。

1国际医用耗材医保准入实践经验及挑战

1.1基于HTA的医用耗材医保准入是国际主要运作机制

欧洲等地区和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数国家通常采用HTA程序及方法进行医用耗材的医保准入[4]。如英国国家健康临床优化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forHealthandCareExcellence,NICE)、澳大利亚医疗服务咨询委员会(MedicalServicesAdvisoryCommittee,MSAC)、加拿大药物和卫生技术局(CanadianAgencyforDrugsandTechnologiesinHealth,CADTH)等机构承担其国家的医用耗材HTA工作[5-11],基于HTA的评估结果支撑医用耗材医保目录准入。HTA程序一般包括申请、评估、评审及决策等。但各国的医用耗材运作机制略有不同。(1)从评估范围来看,英国及加拿大基于确定的遴选原则选择部分医用耗材进行评估,澳大利亚则对申请的医用耗材全部进行评估。(2)从评估实施来看,英国和加拿大主要通过独立的评估团队来开展,而澳大利亚则通过申请人开展,由独立的学术团体进行复核。(3)从评估准入的阈值来看,英国明确增量成本-效果比阈值,而澳大利亚及加拿大则为隐性阈值。(4)从决策效力来看,英国及加拿大的评估机构具有较强的决策权,而澳大利亚则为推荐建议。

1.2医用耗材医保准入与支付标准衔接呈现多种模式

国际上,一般医用耗材医保准入与支付标准形成同步衔接。总体来看,医用耗材支付标准的形成主要有3种模式。(1)基于HTA的价值定价,如英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国家通过经济学评价结果及阈值合理测定医用耗材的价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的主要参考。(2)基于临床获益程度分类形成溢价及定价规则,如在无明显获益进行同类产品的参考定价,有明显获益情况则根据获益的大小进行分类,基于分类结果确定相应的溢价谈判规则,典型的国家包括德国及法国等[12]。(3)基于多维价值综合评分确定相应的支付标准制定规则,如韩国对于创新医用耗材,采用医用耗材评分工具vas2(ValueAppraisalStandard2)进行综合评分,内容包括了临床效果、成本-效果及生活质量等维度,针对评估医用耗材相对对照品的改善程度综合评分确定相应明确的溢价规则,以此作为定价的依据[13]。

1.3国际医用耗材HTA准入机制面临的挑战

基于HTA准入机制医用耗材医保准入面临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估的证据不足,医用耗材通常缺少临床试验,这主要与各国医用耗材市场准入过程中临床试验数据要求明显低于药品相关[3,14]。二是学习曲线有差异。医用耗材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与使用者的技能与熟练度有关,各地区间医用耗材的培训投入及实施时间的长短可造成学习曲线的差异,进而反应在临床效果上的变异[15]。三是成本的测量有差异,医用耗材成本不仅包括一次性耗材成本,也包括维护成本,其平均成本与申请地区的服务量等紧密相关,使得不同地区及机构间成本存在较大差异。四是医用耗材更新及定价调整频繁[16],表现为产品在短时间内更新换代,其价格也经常随市场变动。以上这些均对HTA及结果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保准入决策的不确定性。

2我国医用耗材医保准入机制实践及优化策略

2.1我国医用耗材医保准入机制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医用耗材的管理采用排除法,多数地区没有形成医用耗材的目录。仅有少数地区进行了医用耗材目录管理。如2009年上海市探索对医用耗材实行目录管理,2010年进一步要求对医用耗材的安全性、有效性、适宜性评估并综合临床需求、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及卫生技术评估结果形成医保准入决策,逐步形成了上海市的高值医用耗材编码库。2019年上海公布了《可另收费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目录》,以进一步强化医用耗材的目录管理[17]。从以上实践来看,上海市前期的探索经验与当前医用耗材目录化管理高度一致,且同国际的HTA理念较一致,是值得参考的实践经验。

2.2探索构建基于价值导向的医用耗材分类准入及支付的新机制

医用耗材培训范文篇5

〔关键词〕医院设备及耗材档案管理;信息化;重要性;措施

目前,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已经有了极为明显的提升,医院信息系统也被广泛地应用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其所彰显的效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现阶段我国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会拉低我国医院医疗设备以及耗材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同时会影响医院档案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想要促进我国医院的发展,就需要针对医疗设备以及耗材档案信息化的管理实践进行探究,处理好医院医疗设备以及耗材档案的各类管理问题。

1医疗设备以及耗材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设备以及耗材档案是医院各种医疗运行的衍生物,其档案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可以采用纸质版、电子版等形式记录下相关的数据信息。这类数据信息内容都会以其实际的工作活动需求为基准,所以,不管是何种形式、何种内容,这些资料都具有极强的原始性,可以有效保证其事件发生的确凿性[1]。另外,档案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医院工作的历史以及发展的实际状态,可以成为医院发展的宝贵的历史材料,作为历史以及法律凭证。对此,需要采用信息技术对医疗设备以及耗材档案进行管理,确保其管理工作开展的价值以及效用。我院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多亿的设备资产,有上万种在用的耗材品规,每年有五亿多的耗材交易量,因此,需要庞大的数据档案。

2医疗设备以及耗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2.1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低下。现阶段,在我国大多数的医院中都会使用计算机,其计算机内的管理信息系统数量比较多,种类也比较齐全,但是很多人员都不能较为充分地意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迫切性,使得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不会将医疗设备以及耗材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其中。2.2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开发水平滞后。目前,我国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速度比较缓慢,其实际的发展也存在滞后性,医院档案管理软件存在一定的漏洞缺陷。计算机档案管理根本无法满足医院的实际发展需求,导致医院的信息系统无法高效地连接,同时缺少可兼容性以及可扩张性等,需要对其进行升级更新。

3医疗设备以及耗材档案信息化管理措施

3.1强化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力度。合理使用医院网络资源,将资源共享性能发挥到最大值,将设备及耗材档案信息资料填入档案室的数据库中,在归档纸质文件的过程中还应将同版本的电子文件进行归档处理,放置到该单位的档案数据库系统内,同步性运行[2]。3.2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想要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建设速度,需要针对该医院的自身经济能力等进行分析,从实际出发,合理使用现有的医疗设备,并依照相应的原则去购进较为先进的技术系统,合理使用档案管理软件。3.3构建医疗设备及耗材档案管理体系。依照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标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系,并赋予档案管理体系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特性。其所选定的设备及耗材档案管理软件应具有实时浏览等性能,方便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让数据信息可以更为高效地存储,方便检索浏览,从根源上满足我国医院文档一体化的管理需求。3.4医疗设备及耗材信息资源共享。档案的价值是使用,合理使用医院内部网构建医疗设备及耗材档案信息网站,提供各类检索等服务,开展医疗设备及耗材档案信息咨询,让医护人员及相关采购人员更快更准确地对医疗设备及耗材进行了解及使用,进一步开发使用医疗设备及耗材的档案信息,提高档案服务质量。3.5医用设备及耗材档案信息管理措施。医院在购进医疗设备时,所产生的纸质文字材料被称为设备档案,设备档案所包含的内容比较齐全,分别是各类设备申请材料文件、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合同签订、设备的操作使用说明、人员的培训记录等的原始凭证。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从立项申请到报废,时间周期比较长,中间环节比较复杂,参与人数比较多。所以,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工作既耗时又耗力。只有构建医疗设备器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才能增强医疗设备管理的科学性,以最快的速度对医疗设备的资料产品进行调研,使用较小的人力物力取得较大的经济成果,提升采购的主动权利,增加医疗设备器械的管理效益[3]。所谓调研,就是广泛收集有关准备购置的某类设备相关资料,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减少采购时间,降低采购成本。利用设备及耗材档案信息管理协助制定医院器械维护、维修,为诊疗工作提供合格的技术装备。

医院在医用卫生耗材使用管理中,将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结合,在对医用卫生耗材进行多属性、多角度、多层次的科学分类编码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医用耗材档案管理子系统、医用耗材网上申领子系统:医疗设备科医用耗材一级仓库管理、临床使用科室医用耗材二级仓库管理,增加医用耗材成本分析控制管理、医用耗材供应商管理子系统、医用耗材全程监控等管理子系统,形成智能化人机交互式,新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下医用卫生耗材全程监管模式,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使信息流贯通供应链全程,优化院内供应链流程,提高供应效率。对全院耗材的使用进行集中管理,实现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更好地管理产品资质等材料,及时发现过期的证件,将此类材料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中[4],以便可以随时查找、调用。当证件时效到期时,系统自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杜绝安全隐患。另外,库房中库存的医用耗材主要是使用科室较多,使用量较大以及应急储备的医用耗材,为临床工作提供基础保障。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对库存量设置预警功能,一旦库存量低于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采购员备货。

医疗设备以及医用耗材的数量以及品种都比较多,且应用的频率也比较高,是医院开展各类医疗护理工作的基础。医用耗材管理工作的开展会影响医院管理工作的运转,同时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医院以及患者的自身利益。需要赋予医疗设备以及耗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特征,合理地使用信息化技术,确保信息化技术使用的系统性以及透明性,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监控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其实际的管理流程,提升其实际的工作效率,避免各类意外事故。

[参考文献]

[1]杜俊燕.对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几点看法[J].东方企业文化,2014(13):204.

[2]白香云.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4):40.

[3]赵晓蕾.探寻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研究[J].价值工程,2014(27):176-177.

医用耗材培训范文篇6

医学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包括调研、论证、采购、验收、入库、使用、维护、保养、维修、质量控制、更新和资产处置等过程,为保证其质量,医院需要积极开展医学装备的技术保障,加强其临床使用的质量控制,定期对其使用安全和风险管理进行评估,为提高医学设备使用合理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2]。医学装备部作为医疗设备的管理部门,肩负设备的采购、供应、维护、保养等重任,其为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医学装备部在国内起步相对较晚,致使其长期被定位为后勤职能部门,未得到医院的重视,加之制度的不健全、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人才匮乏等因素,其工作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2按照评审要求,完善医疗装备部管理

2.1“人”———组建医学装备管理人员团队。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来临,人们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日渐增长,与此同时,医疗设备对于临床上的辅助诊断及治疗作用愈发凸显。医疗设备需要医学工程团队的保养及维护,由于医院人员的精简,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各种客观原因导致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频繁流动。我院在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共计5名,既要负责科室设备的维修,又要进行剂量的效验、质量检测,工作强度的增大及与工资待遇的不匹配导致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组建一支富有热情的医学工程团队是实施各项管理举措的基础。2.2“机”———严格控制医疗设备采购各环节流程。医院现有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模式依托集团供应链事业部的大力支撑,前期各环节做法如下。(1)医学装备部的相关人员应与临床相关科室充分沟通,尽量做到精确掌握各科室所需,临床科室也应分析所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率、社会效益、成本效益,并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医学装备部,医学装备部统计后的数据应汇总上报医学装备委员会进行讨论,由委员会成员投票选出优先配置的设备,减少设备的重复购置,体现医疗资源的共享性。(2)组织科室兼职医疗设备管理员学习各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定期组织培训考试。大型医疗设备操作人员(包括医师、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接受岗位培训,取得相应资质后上岗。定期组织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应急演练;演练目的:评估医院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修改应急预案及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理清人员职责,改善应急处理中的协调问题;检验相关人员对应急预案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调整应急演练难度,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提高全员安全意识。(3)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对其性能、安全进行检查、维护,保障设备的高效运转。我院是一所年门诊量80万人次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对于部分设备进行有效的预防性维护保养是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举措,更是设备完好率的重要保证。2.3“料”———实行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实行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可以使耗材管理更加细致化、规范化、流程化,主要做法如下。(1)医用耗材采购必须按照集团规定流程进行。经医学装备部备案并通知送货,严禁科室直接通知供应商送货及向供应商借用耗材。(2)严禁使用非招标收费医用耗材。同类或同型号产品原则上不超过两个生产厂家。(3)新增收费医用耗材项目须经医学装备部签字确认,由医学装备部报物价科申报新收费条目。医学装备部每月1号对医院在用产品价格与政府耗材采购联动平台上的价格进行核对,并将更新的价格及时通知物价科。物价科及时完成价格调整并通知使用科室。(4)医用耗材、护理耗材(包括手术室二级库、介入中心二级库)必须由供应商首先送货至医学装备部库房验收,严禁科室未经医学装备部验收直接收货,如发现科室直接收货,除对科室进行经济考核(按品种金额比例,扣罚当月绩效奖金)外,对违规供应商视情节进行处理,甚至取消供货资格。(5)原则上所有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必须遵循先验收入库后使用的原则,部分手术科室(骨科视情况)无法做到先入库后使用流程,必须在手术后24h内到医学装备部办理入库手续。(6)高值医用耗材计费必须在使用当天完成。(7)严禁使用科室留存高值医用耗材发票。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后供应商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将发票送至医学装备部登记。(8)敷料类、止血类、针灸类、美容类、康复类、手术类、烧伤类、小型医疗器械、口腔类等医用耗材,除手术室、供应室、血液透析室、检验科、ICU、胃镜室、内分泌科按月申报需求计划外,其余科室一律实行周计划申报耗材使用量。使用计划须经战线领导审批。(9)科室医用耗材领用量应控制在上年度全年月平均量的90%以内。(10)医学装备部(财务部)每周检查手术室、介入中心二级库使用及库存情况,护理部每周抽查3个以上病区医用耗材使用及库存情况。(11)医学装备部负责供应商管理,核查供应商是否按时开票、是否规范配送,对违规供应商提出考核意见;物价科负责使用科室计费规范管理,每周抽查科室医用耗材计费情况,严禁套收或违规收费,对违规科室提出考核意见;医务部每周检查科室医用耗材合理使用情况,严禁科室滥用或留存发票,对违规科室提出考核意见。2.4“法”———组织学习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帅气些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办法》《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等,以上法律法规是我院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的基础。依据以上相关法律法规我院制定了一些相关日常管理制度和措施,例如,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器械产品召回管理制度、医用耗材(包括植入类)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管理制度、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的使用程序、医疗设备使用安全监测报告制度等,使我院的医疗器械在使用和管理上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确保了质量与安全,降低了医疗风险,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定期组织科内人员学习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日常工作管理中我部定期对涉及器械、耗材采购的人员和仓库保管人员进行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做到人人懂法,不踩“红线”。2.5“环”———医疗设备做好定位放置管理。医院全面引进集团7S管理理念,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和节约(saving)理念。7S管理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需要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医疗设备定位管理就是引用7S管理理念,在房间相应位置贴上标识,不得随意更换位置,设备管理员通过科内的培训学习,将设备保养维护知识和设备的固定位置放置传达到科室每位医护人员,并定期对设备周围环境进行随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若发现设备故障,及时与医学装备部工程技术人员联系,同时上报科室相关负责人,启动紧急替代方案。

3小结

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卫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卫生知识、卫生法律观念不断增强[3],医院医学装备部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也凸显其重要性,其是一项关系医疗安全的系统工程,医学装备部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抓住机遇,不断摸索总结,通过提升内部管理,才能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为医院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道佩.对2011年版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商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3):1091-1093.

[2]胡峻,汪卓赟,周典.新形势下医院医学装备运行管理机制构建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14,12(3):83-85.

医用耗材培训范文篇7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

2018年5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其整合了人社部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生育保险职责、国家卫计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国家发改委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民政部的医疗救助职责[1]。国家医疗保障局的管理目标之一是完善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全民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医保基金合理合规使用、安全可控[2]。2019年11月26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下发《关于近期打击欺诈骗保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的通报》(湘医保函〔2019〕76号),其中显示,2019年6月20日,国家医保局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展开检查。经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存在多记手术缝线等耗材费用、过度检查等严重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3]。2019年12月,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办公室的《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定点公立医院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中表示,2019年开始到今后一段时期内,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及医保管理工作进入全面监管高压态势。审视公立医院医疗收费行为,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不合理收费等现象依然存在,但同时也要看到现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滞后,医疗服务收费定价不合理、医务人员价值与收费价格倒挂,医用耗材管理混乱、高值耗材价格虚高,财政补偿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国务院办公厅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指出,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实施评估触发机制,及时进行调价评估,达到条件的要稳妥有序地调整价格[4]。针对医保支付改革、基金重点监管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浙江省公立医院医保与价格管理工作实践进一步阐述。

1浙江省公立医院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体系

浙江省公立医院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体系包括: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特需医疗服务项目、自主定价医疗服务项目、非医疗的经营性服务项目,见图1。1􀆰.1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基于《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01年版)》,结合浙江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实际制定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规范。浙江省公立医院现行基本医疗服务项目6052项,分综合、医技、临床、中医及民族医诊疗4个大类8个小类。其中,床位类13项、诊察类38项、检查类902项、治疗类1395项、护理类13项、手术类2515项、化验类1157项、其他类19项,不包括医院开展的特需医疗服务项目、非医疗业务服务项目、用于医学研究目的的项目,以及使用不成熟技术的新技术服务项目及预防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5]。1􀆰.2特需医疗服务项目。2015年8月1日开始,浙江省卫健委、浙江省物价局取消了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审核和备案的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在提供服务前与患者或委托人签署书面协议,由需方自愿选择。价格信息应在执行前10个工作日起,在医院网站、院内醒目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5]。现行特需医疗服务项目共23项,见表1。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明确公立医院提供特殊服务的公立医院比例不超过所有医疗服务的10%。1􀆰.3自主定价医疗服务项目。自主定价医疗服务项目包括: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辅助操作、飞秒激光辅助操作、局部断层调强放疗、全身断层调强放疗、膝关节注射治疗(利用组织再生修复技术)。以上项目及价格自执行前10个工作日起,必须在医院网站、院内醒目位置明显突出的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1􀆰.4非医疗的经营性服务项目。根据实际需要开展非医疗的经营性服务项目,自执行前10个工作日起,须在医院网站、院内醒目位置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基层公立医院价格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政策滞后。目前,浙江省区域内公立医院仍在使用2010年修订的《浙江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项目名称、项目内涵、除外内容、说明等内容基本没有随着市场和医学的发展调整、更新,与疾病谱变化、临床新进展脱节。例如,《浙江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中第三大类—临床诊疗类—本类说明:“急诊病人、确诊为艾滋病、乙肝、丙肝、戊肝、淋病(梅毒)、气性坏疽、破伤风、鼠疫、绿脓杆菌、结核病的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或经血管介入治疗,使用一次性卫生材料的,可加收100元/次的卫生材料费。”但对甲型流感、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病人使用一次性卫生材料如何收费没有表述。2􀆰2医疗定价不合理。2􀆰.2􀆰.1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定价不合理,医务人员价值与“大出血抢救”含抢救材料、仪器(特殊止血材料除外),现行收费价格为85元/人次(为每人每日提供某项医疗服务为1人次)。而一例产后出血抢救从发生出血至活动性出血明显缓解再到生命体征平稳,耗时2~8小时,至少需要值班医生1名、护理人员1名、二线值班医生1名、医疗总值班1名、护理值班1名。仅人力成本已经远远超出单次价格,更不要说体现技术价值,同时还耗费大量物力,现有的收费政策明确除特殊止血材料外,其他抢救耗材、仪器等均不能收费。医务人员价值与价格严重倒挂。2.􀆰2􀆰.2耗材定价不合理。耗材价格虚高,特别是高值耗材、高频次使用耗材价格定价不合理。如高达10万元的颅骨修补材料、七八万元1只的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5万元1个的动脉膜支架等CQ类医用材料(主要包括人工器官),医保单项累计最高限额为3万元;CG类医用材料(属于骨科脊椎内固定材料),医保单项累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CL类医用材料,医保累计最高限额为4万元,超出部分由患者承担。2􀆰.3可收费耗材注册证管理不规范。在医院运营中,可收费耗材管理不规范情况较普遍,其中以注册证名称不规范影响最大。由于注册证名称的不规范,造成各家医院理解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例如,第三大类—临床诊疗类中,关于内镜下临床诊疗使用可收费耗材的乳头切开刀(电凝切割器、铣刀头),仅电凝切割器注册证就有“双极射频手术刀头”“多功能手术解剖器(电凝切割器)”“高频电刀及附件”等多个名称。再如,2019年8月13日,浙江省医保局《关于公布浙价省医院心胸外科类和麻醉类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目录的通知》中,麻醉类耗材的二级目录为“细菌过滤器(人工鼻)”,供临床用于配套呼吸机、麻醉机患者呼吸管路,以过滤微小颗粒。但生产厂家在注册产品名称时,使用的名称各异,有的用“一次性使用呼吸麻醉管路过滤器”,有的用“一次性使用呼吸麻醉管路过滤器(人工鼻)”。2􀆰.4新技术、新项目没有规范收费名称。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医院的新技术、新项目持续开展,为患者提供越来越好的服务。但医用耗材更新换代后,却存在未设置相应的收费内容的问题,例如,新耗材广泛应用于手术中,却没有对应的收费项目,阻碍了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和开展。2􀆰5过度医疗、不合理收费依然存在。2.􀆰5.􀆰1违反价格政策。一些医院仍存在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分解项目、同一项目多次收费、收取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内已包含的内容等方式变相提高收费标准、擅自设立医疗服务项目等行为。2.􀆰5.􀆰2违反医保药品目录、耗材目录。存在超药品适应症使用药品、将医保目录外药品串换成目录内药品、将医保目录外耗材串换成目录内耗材,以及将医保目录外医疗服务项目串换成医保目录内等行为。2􀆰.5􀆰.3过度医疗。没有针对患者病因提供医疗服务,过度开具检查、检验项目,以套餐、打包形式收费;把针灸、推拿等中医理疗项目作为普适性项目等。

3对策

3􀆰1政府层面:研究价格政策,加快推进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动态调整。3􀆰.1.􀆰1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现行基本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进行调整。省级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建立公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调整的长效机制。允许先试先行,由市公立医院价格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申请,报市级价格主管部门定期受理并试运行,自费收取,期满再上报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后统一。3.􀆰1.􀆰2健全以成本和收入结构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建立病种标准化治疗模式,为公立医院单病种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支持。定期监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成本、费用、收入、绩效分配等运营情况,完善医疗服务项目准入制度。3􀆰.1􀆰.3严控医用耗材定价。规范基本医疗耗材目录,严控医用耗材定价。规范生产到流通领域、耗材定价依据。积极推进医用耗材集中招标、带量采购,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扩大国家谈判目录,鼓励公立医院使用。3.􀆰1.􀆰4加强可收费医用耗材、药品使用监管加强药品耗材使用监管。逐步建立、完善药品信息追溯机制,实现药品“一物一码”。以高值医用耗材为主,逐步对所有可收费医用耗材建立医用耗材唯一标识。规范可收费医用耗材名称,可以医保目录中的中文名称对应收费名称,规范耗材注册、采购、使用等环节统一编码应用。统一全国药耗集中采购,统一标准、功能。3.2医院层面:加强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内部管理,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3􀆰.2.􀆰1健全医院内部价格监管体系建立网格化院内监管体系,成立医保与价格管理委员会,合理配置医院管理部门及人员。专人负责医院医疗收费、医疗保障的监管工作;在每个业务科室指定一名或多名兼职管理员,负责本科室内部价格管理。3􀆰.2.􀆰2持续强化培训。基于现有政策,加强对科主任、护士长、门诊医生、兼职医保与价格管理员、新职工等各类人员的培训,通过中层干部例会、专题会议、临床宣传指导、线上、线下咨询、考核等多种方式开展政策宣传与培训,反复强化,入脑入心。3.􀆰2􀆰.3不断改进医疗收费行为。成立科室质管小组,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制订规范医疗收费行为持续改进计划。每月组织各业务科室对本科室收费及医保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自查自纠,主管部门督查,及时反馈。每月、每季度、每年对扣款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分析、通报。3􀆰.2􀆰.4信息保障医保价格管理智能化引入SPD物流管理系统,对可收费医用耗材进行全过程可追溯监管,规范医用耗材收费行为。建立医疗费用事前提醒系统,将医保政策和协议管理要求转换为提醒规则,对医疗费用进行事前提醒、事中监控、事后分析,全过程监管,规范诊疗收费行为。3􀆰.2.􀆰5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设置价格管理重点管控指标,将价格管理工作纳入医院综合考核目标。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从医疗服务产出、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服务效率等多角度进行评价,综合考虑。逐步形成以保证质量、控制成本、规范诊疗、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为核心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

4结语

医用耗材培训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完整的监察组织架构,制定有效的监察管理制度,建设高效实用的监察平台,形成全县统一的“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实现对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机构、配送机构和使用机构各项行为以及医疗机构检查治疗情况的实时监控。发现和纠正问题,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不断规范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配送、使用、回款等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筑牢医药购销领域反商业贿赂的防线。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建设。以县为单位,统一制定方案、统一组织机构、统一信息平台,统一开展“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

坚持资源整合。整合医疗机构医药信息系统、药品电子监管信息系统、新农合信息系统和医保信息系统,实现资源整合。

坚持稳步推进。先在县直二级医院试点实施“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不断完善系统功能,认真总结工作经验,逐步将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和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监察系统。

三、主要内容

“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包括医药集中采购系统、医疗机构医药信息系统、药品电子监管信息系统,并与新农合信息系统、医保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对接,实现数据交换。

(一)监察用户

纪检监察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物价部门、医疗保险行政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院内部监督管理部门等。

(二)监察对象

药品采购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药品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

(三)监察方式

1、网络监察。运用网络技术连通“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与监察对象的信息系统,根据监察重点,自动采集监察对象信息数据,实时分析和判别,使用红、黄、绿灯显示监察状态,异常状态显示红灯,预警状态显示黄灯,正常状态显示绿灯。

2、分类监察。分别设置各级各类监察用户的监察权限。

纪检监察部门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使用等情况进行监察,发现问题及时在线督办。

物价部门对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价格信息进行监察。

医疗保险行政管理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以及三个目录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配送等情况进行监察。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单位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使用等情况进行监察,查看督办信息,及时纠正不规范的采购使用等行为,并反馈处理意见与结果。

(四)监察重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省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政策规定以及联席会议决定,在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配送、使用和回款等环节,确定监察重点。

1、采购环节监察重点。主要对医疗机构是否按规定编制药品和医用耗材供应目录、是否按规定严格执行网上采购,基本药物配备率是否达标等进行监察。

2、配送环节监察重点。主要对生产和配送企业能否根据订单及时足量向医疗机构配送货物进行监察。

3、使用环节监察重点。主要针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药品和医用耗材使用以及检查治疗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进行监察,通过使用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汇总分析,查找违规的、不合理的或潜在的问题。

4、回款环节监察重点。主要对医疗机构能否按规定及时回款进行监察。

(五)完善相关信息系统

1、完善医疗机构医药信息系统。医疗机构对各项信息进行规范和完善,全面覆盖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使用等环节,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2、完善县药品电子监管信息系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的电子监管码逐步做到全覆盖,提供相关药品和医用耗材的基本信息以及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向医疗机构配送药品的信息数据。

3、完善县医保信息系统。医疗保险行政管理部门扩大对医疗机构数据的抓取范围,提供医疗机构所有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使用及检查治疗等数据。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10日前)。建立政府主导、卫生牵头、纪检监察监督检查、部门配合、医疗机构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由县卫生局、监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物价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办组成的联席会议,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全县“阳光医药”工作,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3月初,县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县“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二)准备阶段(3月11日至3月31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强化操作技能,各有关单位和医疗机构要加强与上级的沟通和对接,积极梳理相关信息和数据,要结合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更新添置硬件设备,确保本单位医药信息系统与“阳光医药”系统、标准软件接口的兼容性,为全面推进“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工作做好准备。

(三)试点实施阶段(2012年4月底前)。在县直二级医院试点实施。

(四)总结推广阶段。通过县直二级医院试点实施,及时总结经验,将“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向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

建立全县“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是实现扁平化、网络化政府管理新模式、加强我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领域不正之风的有力抓手。“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的运行将有利于降低药品与医用耗材的虚高价格,减轻患者的医药负担;有利于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行业作风的改进,树立医疗行业良好形象;有利于预防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发生,保护医务人员。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建设“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保障“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县政府主导,卫生牵头,监察、物价、人保、药监、信息等部门参加的县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卫生局主要领导担任,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为组成人员,负责全县“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等工作,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由县卫生局负责协调安排日常工作。各医疗机构要成立“阳光医药”网上监察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为组长,纪检监察、医务、医保、信息、药学、临床、医院感染、检验、器械、质控及后勤采购等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为成员,负责本单位的具体工作。

(三)明确部门职责

根据各部门职能,明确职责分工。监察部门负责督促检查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协调解决系统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对违纪违规行为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协助监察部门处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物价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执行情况,并提供数据等相关支持;人保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医保制度的执行情况,完善医保信息系统,并为“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的对接,提供技术和数据等相关支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流通情况,并为“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的对接,提供技术和数据等相关支持;县政府信息办负责支持县监察局的工作,为开发“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和数据接口标准软件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保障。

(四)严格落实责任

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方案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切实履行好牵头责任、配合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严明工作纪律,对工作进展缓慢,消极应付,配合不到位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严重滞后,影响整体推进,或泄露工作秘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医用耗材培训范文篇9

一、工作目标

2018年是落实精神的开局之年,行风工作的总基调是要以“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和“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以保障全体人民健康为出发点,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进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大力推动卫生计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以创建人民满意医院作为重要内容,全面提高全县医疗卫生单位行风的整体水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促进我县医疗卫生单位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行风建设重点工作

(一)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落实行风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医疗卫生单位行风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年度工作报告制度、行风工作评估表彰制度。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行风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健全行风建设内部监控机制,要建立行风建设组织构架。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配置专职行风建设人员。

(二)加大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医德医风教育。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做到依法行医。持续加强医疗卫生单位行风建设,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各医疗机构建立医务人员服务行为规范和窗口服务人员的服务用语及行为礼仪标准,实现医院管理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各医疗机构开展新入职职工行风教育培训,培训率达100%。

(三)聚焦重点环节,加强行业不正之风治理。持续深入开展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活动,严格落实“九不准”,专项整治医用耗材工作,加大行风案件查处力度,健全查办行风案件内部分工协调机制,将行风表现纳入干部任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工作中,实行行风一票否决制。对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实行零容忍和行风“一票否决制”。

(四)继续集中力量开展医用高值耗材专项治理工作。各医疗机构要认真梳理和解决高值耗材管理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各医院要以前一年度本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率、使用金额等情况,确定本年度高值医用耗材重点管理品种,每个类别不少于3个品种。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明确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临床科室主任要各尽其职,充分履行“一岗双责”,及时提醒所属人员规范、合理使用高值耗材。严禁生产经营企业直接向临床科室配送高值耗材,严禁高值耗材不入账、不入库进行“体外循环”。

(五)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将患者感知服务质量纳入医疗质量考评范畴。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巩固前三年成果,建立预约诊疗、远程医疗、临床路径管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务社工和志愿者五项制度,要持续推进医院巡查工作。2018年,省里将继续开展医院巡查“回头看”工作,同时,组织专家对各市县医院巡查工作进行“机动式”抽查。

(六)建立卫生计生系统征信体系,加强行风信息化建设。2018年,信息化建设成果在行风建设中广泛应用,建立行风评议平台,评议范围覆盖所有地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立用药和医用高值耗材公开公示制度。

(七)加强宣传引导,树立行业清风正气。加大对卫生计生系统正面典型的宣传力度,重点推动卫生工作者的人文教育,加强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充分展示广大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良好风貌,树立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坚决查处那些影响卫生形象的人和事,时刻警示广大卫生职工规范自己的言行,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打造一支党政放心、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队伍。

三、时间步骤

本次整治活动从2018年6月15日开始至2018年9月3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6月15日-30日)。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和职能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充分利用宣传资料、黑板报及媒体等宣传平台,对医疗卫生行风评比工作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行风工作的认识,积极投身到行风评比的活动中去。

(二)行风建设提高、改进、创建阶段。(7月1日-9月14日)。各单位要对照本方案的目标任务要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整治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检查评比阶段(9月15日-9月30日)。县卫生和计生局将对各医疗卫生单位行风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考核评比活动。对整治工作力度大、效果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表彰;对整改不及时、工作滞后、变化不大的单位要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对责任人予以追究。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全县医疗卫生单位行风专项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广泛、深入地开展,县卫生和计生局成立县医疗卫生单位行风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行风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医疗卫生单位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具体日常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相关目标管理之中,并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等方式,组织院内相关科室人员进行检查评比,并与科室(村卫生室)年终考核直接挂勾,确保工作有安排、措施有保证、重点有突破,形成整体推进,逐步深入的良好态势。

医用耗材培训范文篇10

关键词:妇幼保健医院;采购;成本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妇幼保健医院得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品、医用耗材、医用设备等是妇幼保健医院采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是成本控制工作,而采购成本控制又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妇幼保健医院要想获得更长久地发展就必须着力改变现有的经营状况,加强医院成本控制的管理,对医疗物资的质量和价格严格把关,在保证患者享受实惠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着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

一、妇幼保健医院采购成本的构成及管控现状

妇幼保健医院采购成本主要包括医疗耗材、医疗设备、设备维修维护、药品、信息系统等大额支出费用,这些费用是医院运营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目前在大部分妇幼保健医院中,采购成本的控制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医疗耗材的购进零散,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性报价,导致医用耗材质量得不到的保证;临床医用设备采购成本虽不高,但是绑定使用的试剂耗材费用高、后期维护保养费用大;采购管理人员缺乏对市场的实地考察,采购议价机制不健全,信息流通闭塞等导致采购成本高,运营成本不断提高。

二、妇幼保健医院采购成本控制不利的原因

1.没有制定规范的采购管理程序

医院医疗物资采购过程中,常常局限于熟悉的供应商,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采购,临床业务科室需要什么医疗物资直接与供应商联系,采购人员对于医用物资的采购流程往往也是走个形式,这样的采购流程会使得医疗物资的质量和价格没有保证,存在较大的风险。

2.采购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偏低

当前采购人员的基础工作情况主要是接受临床业务科室提供的采购计划,依赖现有的熟悉的供应商提供医疗所需物资,缺乏主动意识,对目前的市场情况没有进行了解和分析,忽视采购工作的重要性,无形中造成采购单价过高,对后续医疗物资的验收工作常常也是形式主义,对医用物资的质量把控不够严格,临床物资使用效果也没有做到监督反馈。

3.缺乏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

医院在选择合作供应商时,事前没有进行全面考察,事中评标时仅仅关注价格,事后监督反馈工作忽略。例如,妇幼保健医院最常用的设备就是宫腔镜设备,宫腔镜设备的采购价格不高,医院使用设备需要配套的探头耗材,单价非常高;同时后期的维护保养费用也很高。采购管理者缺乏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只注重中标时的购进价格而忽略后期厂家所能提供的维修保养服务,最终导致整体成本较高。

4.业务科室过于个性化的需求

临床业务科室的医生通常喜欢根据个人习惯选择固定化的厂家、规格、型号的药品及医用耗材,这就形成了医院采购品种多而杂、质量参差不齐。采购品种多而杂,供应商分散,不能形成市场价格竞争,造成采购成本无法得到降低。5.供应商的入门条件不合理医院目前对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供应商主要依赖于熟人,对其他供应商缺乏考察、了解不够深入,从而错过了其他更优选择;在引进医疗设备时,医院仅仅关注供应商的实力和采购单价,这样把一些能提供质优价优服务的供应商排除在外。对供应商入门条件设定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医院整体采购成本。6.内部考核机制不健全(1)未建立考核制度。医院在考核制度方面,并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而且这些问题在短暂时间内也是没有好的办法可以解决。采购工作人员在没有制度的制约下工作行为怠慢、敷衍导致医疗物资质量把控不严,耗材采购成本控制不力。(2)未确定明确考核方式。部分医院虽有一定的考核方式,但并没有与实际结合,形同虚设。成本采购控制工作难以实现。当前公立妇幼医院得发展应立足医院目前的实际情况,落实具体的考核方式,实施精准考核,以便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3)未落实考核结果及责任。对工作成绩没有考核就无法更好地推进工作的进展。工作业绩突出的没有给予相应的奖励,对工作业绩差的也无培训教育或调离岗位等措施,考核的结果及责任无法落实。

三、加强妇幼保健医院采购成本控制的措施

1.制定规范的采购管理程序

妇幼保健医院采购成本控制的首要工作是制定规范的采购管理程序。首先,各业务部门根据需求提供采购计划上报主管采购部门;其次,采购部门根据规定明确采购组织方式(集中或分散)和选定采购方式(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和单一来源等);最后,执行采购方式,签订合同,送货验收,后期对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反馈,有任何操作问题或质量问题随时与供应商协商处理,确保患者享受到质优价优的诊疗服务。

2.提升采购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采购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采购成本控制水平。一方面制定廉洁自律规定,加强采购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培养廉洁、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开展采购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包括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授课传授经验、参加外部举行的采购专项培训班,培养他们创新性工作思维,提高其专业能力。

3.提高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

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主要针对我们引入的医疗设备,比如检验设备、宫腔镜设备,有的捆绑医疗耗材单价高,有的后期维修保养费用大。采购管理人员要对供应商的实力和资质进行考察,事中投标时不仅要关注进价,还应考虑后期所能提供的服务,事后对于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反馈。只有做到全流程的跟踪服务,才能更好地做到全流程的成本控制,选择最优的合作对象,使医院的整体采购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4.统一业务科室过于个性化的使用需求

在保证临床业务科室需求的前提下,由医院采购部门牵头与各使用科室组织定期医用物资采购计划分析会,对药品、医用耗材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在不影响患者享受质优价优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对相同诊疗效果的医疗物资进行“合并”,减少过于分散的采购需求,统一各医生过于个性化的需求实行集中采购,批量购进。实行集中批量购进能有效提高医院议价水平,集中采购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采购成本控制管理模式,从而达到降低医院采购成本的目的。

5.提高供应商的考核标准

首先,供应链的生存之本是质量,最终医疗服务质量的效果也取决于医疗物资的质量。因此,对供应商的选择,质量关必须严格控制,不能以次充好,提高供应商的考核门槛。其次,医疗物资的采购价格低,意味着可以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对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其行业竞争力有着明显的作用。医疗物资采购单价低,售后服务好节省后期维护成本,降低整体成本。因此,价优服务优是选择供应商的重要考核因素之一。最后,供应商所能提供医疗物资的品种和交货及时性也影响着医疗秩序和诊疗质量,全面考核供应商的资质和实力,是保证医院健康持续运营的基础。总而言之,加强对供应商的准入机制管理,提高其准入门槛是保障医疗运行,保证诊疗质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工作。

6.建立健全的内部考核机制

(1)建立考核制度。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首先建立健全采购人员考核制度,约束采购人员工作行为,减少人员风险。其次,建立健全采购流程考核制度,做到过程可控、结果可查、易于监督。最后,建立健全供应商考核制度,跟踪监督医疗设备、耗材、药品在临床医疗中的情况,把好医疗物资质量关,实行优胜劣汰。(2)确定考核方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采购的次数、金额、信息等进行定量考核,对采购质量、采购效率和服务水平进行定性综合考评。定期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除正常的例行检查,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随机方式进行考核。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可对一个采购项目进行专项考核,也可组织季度、半年期采购执行情况开展综合考核。(3)落实考核结果及责任。对经考核,工作业绩优良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对考核服务态度满意率低、质量满意度低的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对考核不合格采购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学习或调离采购岗位。

四、结语

孕产妇及儿童对医用耗材的要求更高、用量更谨慎、品种更特殊,着力保证孕产妇及儿童诊疗物资质量,提供良好的就医体验。加强妇幼保健医院采购成本控制能有效地减少医院的运营成本,降低患者的诊疗费用,为患者提供质优价优的诊疗服务。目前医疗行业竞争激烈,妇幼保健医院只有不断调整陈旧的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思维、方法,才能使妇幼保健医院将医院的职能充分发挥,提升妇幼保健医院在运营过程中的社会价值。采购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对医院的运营、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妇幼保健医院应加强对采购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将采购成本控制这项长期、持续性的管理工作作用发挥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为医院稳健长远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参考文献

1.刘一存,李全."DOCTOR"医院采购管理体系实施效果研究.中国医院,2017(7)

2.周慧婷.医院成本控制下医疗设备的配置管理.医疗卫生装备,2019,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