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6:01

医学科学论文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篇1

近年来,我刊来稿大量增加,但从论文写作质量上看,大多不够理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论文没能把自己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充分反映出来。资料不全是常见的,缺乏对照和(或)可比性差以及统计数据和方法有误,更是屡见不鲜;有的不注重使用书面语言表达,文章结构和层次不分明,自造字(词)、缩写字(词)连篇,可读性差;有的书写字体潦草,签名更是有如天书,给审阅和进一步联系带来很大困难;有的文章虚话、套话讲了一大堆,而实质部分却未进行深入分析,或同一内容前后重复。凡此种种,不仅大大影响了投稿的命中率,而且给作者本人乃至编审者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和浪费。因此,对提高医学科学论文的写作水平,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医学科学论文的写作,是临床与科研的后续工作,同样要认真对待,丝毫马虎不得。初学写作者,先要精心阅读若干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了解和掌握这些文章的写作技巧、特点、格式等等,然后就自己的资料进行总结,反复修改,反复练习,并和写得成功的典型文章相对照,找出差距和不足加以改进。相信这样做过几次之后,写作能力和水平定会有较大的提高。当然,有选择地阅读几篇阐述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文章也是有帮助的。近年来,我刊也相继发表了一些有关文章,希望对读者能有所启迪。

既然所撰写的论文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毫无疑问,文章首先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独创性。从选题、设计、观察方法、结果分析到结论,每一步都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严格的要求;而文章具有独创性,才更具有交流和刊出价值。综观我刊来稿,存在有关这些方面的问题还不少。科研设计和方法学方面的问题固然有之,但更为普遍出现的是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为此,我刊曾多次请李晖教授撰文阐述有关知识,收到了良好效果。

可读性是文章不可忽视的另一重要方面。论文缺乏可读性,同样会影响其质量甚至失去刊登价值。准确、简练、通顺、字体工整清晰,是对语言表达和文字的基本要求。欲求行文准确,除了恪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之外,采用规范化的字(词)尤其重要。当前,来稿中使用中、英文名词术语缩略语的现象很普遍,甚至达到泛滥的程度。有时阅读一篇文章,要反复翻看其文中的注释;如其中某一关键缩略语注释疏漏,则无法继续阅读而要寻觅工具书查找,试问有多少人还有坚持阅读下去的兴趣。中、英文缩略语不是不能用,而是必须有控制地使用。这在我刊编委会纪要中已一再强调,希望能有所改进。

按国标规定和要求,摘要是论著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也不可等闻视之。我刊来稿和刊出文章中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毫无疑问,论文摘要应是能准确而概要地反映研究结果的精品。本刊目前已被世界多种医学信息媒介、医学论文摘要、目录索引所转载。虽然迄今国内尚无英文版的内科专业杂志,广大国外读者仍可借助于本刊每一期的论著英文摘要了解我国内科医务人员写作的论著。如何使国内外读者更迅捷、准确而概要地了解我国内科学界的科研成果,是作者和编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关于论文摘要的书写,本刊在稿约中已加以说明。应当注意摘要的基本结构,它必须包含目的,材料和方法,取得的结果和结论。目前许多论文摘要几乎千篇一律地在摘要之首冠以:“本文”、“我们”等字句,其实这些主语完全可以省略而不至于使读者产生误会。在摘要的始终也是这样,全部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为了使不懂中文的读者了解文章的内容,英文摘要可以写得更具体些,字数也可以增加到400个实词左右。摘要中力戒使用含意空泛的套话,如“文中讨论了有关的问题”等。摘要应包括文章的精髓,特别应写明该论著的突出发现,必要时附以具体的数据。目的应鲜明,结论应明确,材料方法的描述应简而明。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篇2

科学论文是对科学领域的现象进行研究并描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它记载科学工作者探索未知的过程,反映科研工作的水平和价值,也是科学家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文字记录。

医学的任务在于认识疾病,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寻找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医学科学论文是医学工作者在医学科学实验或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一、医学论文的性质、特征和要求

科学论文的特征是由科学研究的性质所决定。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造和无止境地探索未知的过程。

它的显著特征是①系统性②客观性③继承和创造性

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问题的提出—假说的形成—假说的验证—现象事实资料的收集分析—结论的得出—形成科学论文

论文的形成也是科学研究基本程序的描述、概括和反映。

论文的特征是:1、高度的科学性

2、严密的逻辑性

3、语言文字的准确、客观、概括性

4、理论性(由感性上升至理性)

5、规范性

二、医学论文的类别

1、按专业性质分:

医学论文:A、基础医学论文(方法、结果、讨论(结论))

B、临床医学论文(临床经验体会、临床总结报告、专题研究总结、新技术新方法报道、病例分析、病例报告、病案讨论)

2、按研究性质分:A、探索性研究

B、发展性研究

3、按科研手段分:A、调查性研究课题

B、观察性研究课题

C、实验性研究课题

D、总结经验性研究课题

E、整理资料性研究课题

4、按功用分:A、学术论文

B、学位论文:学士论文5000~10000字,反映作者学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硕士论文1~5万字

博士论文>5万字

硕士论文的要求:

①反映著者专一专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②反映著者已能独立从事该专业的研究工作

③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新见解

④对该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博士论文的要求:

①对某学科某领域有深入广博的学识

②能对某学科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③对该学科的研究水平有重大突破和重要推动作用

④能独立选择具有创造力的研究方向,并能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三、医学科学论文的体裁

1、论著性

2、学术讨论性

3、综述性

4、交流性

5、评论性

四、医学科学论文的评估

1、内容的独创性

2、资料的正确性

3、结果的确证性创新、求是、达理

4、成果的应用性

5、文章的可读性

五、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和规范要求

㈠标题(题目)

要求:1、能揭示论文精髓(研究目的、对象、指标、效果)

2、简明、醒目、新颖、准确、生动、富有吸引力

3、<20个字,尽量不设副标题,需要时用破折号分开

4、缩写和原形不宜同时出现。10以下用汉字,11以上用阿拉伯数字(十二指肠除外)

㈡署名

作用:1、成果的归属

2、文责的归属

要求:1、单位左侧,姓名右侧

2、个人成果属个人姓名,集体成果按贡献大小排序

3、著者工作单位一般只列出单一作者,余可作脚注

4、确认他人帮助可用致谢

㈢目录:对长篇论文而言,起提供作用,供读者了解论文内容梗概及各论点之间的联系。

㈣提要(摘要)

要求:1、字数250~500字左右

2、内容包括:本课题的研究原由、目的、范围和重要性;研究内容和方法;突出成果和成果的价值和意义;阐明结论(结论的提出有三次:提要、前言、讨论)通过阅读提要可获得本文的概念、论点、准确数据和基本结论

3、文字简明扼要,独立完整

4、忠实原文,不加评论,不与其它研究工作对比关键词:不超过5个,列于摘要之后

㈤引言(前言、导言、序论)是论文的开头、总纲,扼要点破论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1、内容包括:论文的主题、目的和范围、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起点,阐明本课题希望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2、防止“夜郎自大”和“过度谦虚”

㈥材料与方法是论文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说明试验和观察所使用的材料方法、研究过程、测试方法,以便重复验证和估计其可靠性。

要求:内容包括: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实验和观察所用的材料和研究的基本过程,可借助图表、实物照片来表示。

㈦结果——主要陈述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结果

要求:1、客观、可靠、准确

2、不要主观臆测,任意取舍

3、主要是摆事实,不必分析评论、评价

4、必要是用统计图表、实物照片帮助陈述事实结果

㈧讨论—根据“结果”提供的事实,探讨主题的一种研究方式

内容要求:1、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估计结果的正确性,评价其意义,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2、与前人的工作联系起来,比较其异同,解释其因果关系或提出自己观点和建议。

3、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大小,应用价值如何

4、实验过程有何经验教训,尚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5、引用文献要注明出处,避免与自己的结果混为一谈。

6、避免主观臆测,自圆其说。对结果进行深入广泛的分析和综合,提高对结果的认识,为结论提供理论依据。

㈨结论(小结)说明论文阐述的主要发现所能说明的理论认识,是全文的概括和总结。

要求:1、同研究目的保持一致与前面提出的问题前后呼应

2、把讨论分析得出的认识,以简明扼要的论点形成表达出来,结论应能概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3、讨论中引用和涉及的材料只作旁证,不能作为结论的依据

4、要客观科学准确简练地使用文字,避免笼统,过宽过窄的断言

㈩致谢

[十一]参考文献——列在论文末尾’’用温哥华格式

1、期刊参考文献格式:

著者文题刊名出版年卷(期)及页码

孔详彬伪石蒜碱抗癌作用原理的探讨癌症1988;2(3):144~145HuthE.Newformsforreferences.BrMedJ1979;1(6):1697-8

2、图书参考文献格式:

著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齐顺贞主编实用外科诊疗技术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1741DavenportHW.Adigestofdigestion.2nded.Chicago:YearBookMedicalPublishers’’1978:123-5

[十二]附录

1、实验中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由于正文篇幅关系无法列入,又有旁证价值

2、论文已完成后,发现有新材料或遗漏材料必须补充

[十三]外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

1、英文文题

2、作者姓名和单位

3、摘要内容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篇3

较快的数据积累速度,与广泛性、多样性和开放性一同,被认为是Altmetrics最主要的特征[1,2]。相比于出版延迟等因素所导致的传统引用数据的时间滞后性[3-5],Altmetrics数据可以在科学后的较短时间内实现快速积累,以此为论文影响力计量提供早期评价指标[6]。从科学论文在线发表的时刻开始,文献管理工具或社交媒体平台上围绕论文所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和用户传播行为就有可能被追踪记录下来,构成早期的Altmetrics数据。这些非正式的数字学术足迹,一般不需要经过同行评议、学术出版等流程,因此能在论文在线可见后极短时间内出现并且被捕捉[7,8]。例如论文在发表后不久,便会在Mendeley上积累起大量的读者数据,而引用数据则一般需要经过几年的积累才初具规模[9,10]。反之,快速积累的社交媒体数据,也增强了论文在网络环境中的可见度,为论文带来更多点击与访问[11]。在诸多Altmetrics数据来源中,推特(Twitter)数据不仅是论文覆盖率最高的数据来源之一[12,13],而且表现出最快的积累速度[14,15]。推特数据的快速积累具体表现为:当科学论文可在线获取的短短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已经被推特用户提及,从而积累起推特数据[16,17]。受到预印本的影响,论文甚至会在正式发表之前就已经受到推特关注[18]。因此,对于大部分仅拥有推特数据的科学论文而言,它们的首条推特是Altmetrics数据从无到有的分界线,意味着它们首次在社交媒体平台为用户可见,是社交媒体传播的起点。以往关于科学论文推特传播问题的研究,大部分关注的是论文推特提及次数与未来引用次数的相关关系[19-21],或是总推特提及次数随时间推移的积累模式与速度[22]。但对于科学论文推特传播的起点,即来自何地的哪类用户在何时实现了科学论文的首次推特传播,还缺乏具体定量分析。在传统文献计量学领域,科学论文获得首次引用的积累速度与模式已受到学者关注[23,24]。本文则着眼于科学论文获得的首条推特,对WebofScience的论文中拥有推特数据进行了大规模分析,以回答以下研究问题:第一,科学论文首条推特的积累速度如何?对于不同学科领域的论文而言,发表后一般需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获得首条推特?第二,科学论文的首条推特是由哪些类型的推特用户的?首条推特和后来的其他推特是否有不同的推特用户构成比例?第三,科学论文首条推特的用户来自哪些国家/地区?来自论文作者国家/地区的推特用户是否会最先关于这些论文的推特?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要对科学论文的首条推特进行分析,首先需要确定论文具体的正式发表日期和所有推特的时间。文献计量学分析中常用的宏观时间尺度,如年、月等,并不适用于分析在微观时间尺度(日、小时等)内能够实现快速积累的推特数据,更无法用于识别科学论文的首条推特。因此,本文使用Crossref记录的精确到日的DOI号创建日期代表论文正式发表日期,论文所有推特的日期与用户信息则通过DOI号从Altmet-ric.com提供的数据集中匹配获取。2.1Crossref记录的DOI创建日期Crossref(www.crossref.org)是一个正式成立于2000年1月的国际学术出版商联盟,目前已成为开放科学(OpenScience)的重要数据整合者和提供者。截至2018年9月,Crossref已收录了逾1亿条学术文献记录[25]。Crossref最主要的产品之一,是其为成员提供的数据对象标识符(DOI)注册与储存服务。本文使用Crossref记录的科学论文DOI号的创建日期,作为科学论文正式发表日期的。由于DOI创建日期精确到了具体日期的层次,本文得以实现在微观时间尺度(日)上,对科学论文获得首条推特的耗时进行度量。Altmetric.com从2011年10月开始追踪记录论文的推特传播数据,因此本文选取发表于该时间点之后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自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五年时间里,共有6,859,973篇WebofScience论文(仅考虑Article和Review两种文献类型)拥有被Crossref记录的DOI号。通过对DOI号的匹配,本文从Crossref采集了这些论文的DOI创建日期,以代表论文正式发表日期。2.2Altmetric.com记录的科学论文的推特数据本文基于所选取的6,859,973篇论文的DOI号,通过Altmetric.com提供的数据集搜索匹配了它们的推特传播数据。截至2017年10月,共有2,221,737篇论文(占32.4%)积累了推特数据。根据Altmetric.com记录的所有推特的时间,每篇论文的首条推特,以及与之相关的推特日期、推特用户地理位置、用户类型等数据,同时被提取出来以进行分析。有预印本的论文相比于其他论文而言,具有在电子出版环境下优先可见的优势,有可能更早被推特用户提及,因此,33,879篇有预印本的论文(占1.5%,即Altmetric.com记录有ArXivID的论文)被剔除。对于其余的2,187,858篇论文,本文比较了所有论文的DOI创建时间与Altmetric.com记录的首条推特时间。正常情况下,推特提及应该发生在之后,但有149,212篇论文的首条推特时间早于DOI创建时间,除预印本的影响外,可能的原因还包括:第一,部分情况下,Crossref记录的DOI创建日期与出版商正式在线的日期之间存在细微偏差,论文上线日期可能实际上早于记录中的DOI创建日期。当这类论文在上线后迅速获得推特提及,其首条推特时间便有可能早于记录中的DOI创建日期;第二,由于出版商合并等客观原因,Crossref记录的DOI号可能根据要求更新创建日期,导致已经发表了一段时期的论文获得一个新的DOI创建日期,从而使得以往已经积累的推特的时间早于新的DOI创建日期。为保证分析的准确性,这些首条推特日期先于DOI创建日期的论文也被剔除。最终,2,038,646篇WebofScience论文及其首条推特数据被选取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所有6,859,973篇论文以及2,038,646篇拥有首条推特的样本论文的发表年份分布状况如图1所示。2012—2016年这五年间,总数呈增长趋势,且获得首条推特(即至少拥有一条推特数据)的论文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发表于2015、2016年拥有推特数据的论文的比例相较于前几年也有明显提升,2015年和2016年分别有34.6%和34.1%的论文积累了推特数据。2.3CWTS学科分类体系为比较不同学科领域科学论文在获得首条推特时表现的差异性,本文使用CWTS学科分类体系对2,038,646篇样本论文进行了领域分类。CWTS学科分类体系是由Waltman和VanEck提出的基于引文关系的单篇论文学科分类体系[26]。相比于WebofScience使用的基于期刊的学科分类体系,基于单篇论文的CWTS学科分类体系能对论文的所属学科和具体研究方向进行更详细的分类,并且解决了发表于多学科期刊上的论文无法进行有效分类的问题[27]。在科研评价的实践中,CWTS学科分类体系已被应用于“莱顿世界大学排名”(LeidenRanking,http://www.leidenranking.com/)。CWTS学科分类体系基于引文关系,对Webof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三种可引用类型的文献:研究论文(Article)、综述(Review)、信函(Letter)进行了聚类,这些单篇论文形成了4047个有着各自具体研究主题的子类,即图2中的4047个圆点。这些细分子类又聚集成高层的五大学科类型,分别是人文与社会科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物理学与工程学、生命与地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五个学科类型的布局如图2所示。

3结果分析

3.1具有推特数据的论文的学科分布当一篇论文收获了首条推特,也就意味着该论文积累了至少一条推特数据。图3展示了6,859,973篇论文形成的4047个子领域中,2,038,646篇具有推特数据的样本论文的分布状况。每个圆点代表一个子领域,圆点的大小由该领域内总论文数量决定。圆点颜色取决于各个子领域中至少有一条推特数据的论文的比例(Proportionofpaperswithatleastonetweet,PP(Tw≥1))。当子领域内拥有推特数据的论文的比例较高(即PP(Tw≥1)数值更接近于1)时,圆点偏向红色;当该比例较低(即PP(Tw≥1)数值更接近于0)时,圆点偏向蓝色。比照图2的CWTS分类体系可以看出,人文与社会科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生命与地质科学的论文推特数据的覆盖率更高,这些学科领域的论文更容易受到推特关注。而在物理学与工程学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领域,具有推特数据的论文比例较低。从各个学科论文的具体推特数据覆盖比例来看(见表1),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为44.8%,位列所有学科第一位;人文与社会科学位列第二,比例为42.2%;其后是生命与地质科学领域,该领域有31.7%的论文受到了推特关注;物理学与工程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比例非常低,分别为13.4%和6.9%,出自这两个学科领域的论文在推特平台上的受关注度相对较低。3.2首条推特的积累速度通过计算论文正式发表日期(DOI号创建日期)与首条推特日期之间的天数差值,可以得知每篇论文收获首条推特的耗时(天),即在后的第几天,论文获得了首条推特。图4分别展示了五个学科领域内,历经不同天数获得首条推特的论文的比例。首条推特的耗时被分为六个时间阶段:0—1天(当天和接下来的第一天)、2—6天(后的第二天至第一周内)、7—30天(的第一周后和第一个月内)、31—180天(的第一月后和半年内)、181—364天(的半年后和一年内)、365天—(的一年后)。五个领域具有推特数据的论文中,都有过半的论文在发表后一个月内积累了首条推特,超过80%的论文在一年之内被推特提及。但获得首条推特的耗时,有着较明显的学科差异。物理学与工程学领域的论文尽管推特覆盖率不高,但总体收获首条推特的速度更快,该领域论文的首条推特有43.5%是在后的前两天获得,约80%发生在后的第一个月内。生命与地质科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的论文在各时期获得首条推特的比例,仅次于物理学与工程学领域。相比之下,人文与社会科学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里,在发表较长一段时间后才获得首条推特的论文比例更高。尤其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论文,逾40%是在发表一个月之后才获得首条推特,12.3%是在发表一年后才积累了首条推特。表2展示了五个学科领域内,论文获得首条推特的平均耗时。其中物理学与工程学领域的论文平均经历了最短的时间获得了首条推特(约52天),随后是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生命与地质科学领域的论文,平均耗时约66天获得首条推特。人文与社会科学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论文获得首条推特的耗时较长,分别为95天和134天。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不仅只有很小比例的论文被推特提及,而且论文一般是在发表较长一段时间后,才被推特用户关注。3.3首条推特的推特用户类型分布Altmetric.com主要根据推特用户的个人简介关键词、有链接关系的期刊的类型和关注者列表这三项个人用户信息,将过科学论文相关推特内容的推特术期刊和学术出版商存在频繁链接关系的用户;实践工作者(Practitioner):临床医师或者从事临床医学研究的研究者;科研人员(Researcher):熟悉科学文献的用户;社会公众(Memberofthepublic):与科学文献没有链接关系并且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类型的用户。本文选取的2,038,646篇样本论文的首条推特,是由180,114个不同的推特账号的,其中169,312个推特用户(占94.0%)拥有Altmetric.com识别并匹配的身份类型。此外,为比较论文获得的首条推特和后来其他推特的用户构成,本文采集了这2,038,646篇样本论文的全部推特数据以及用户类型数据。2,038,646篇论文获得的全部推特由1,550,615个不同的推特账号,其中1,438,031个推特用户(92.7%)拥有Altmetric.com识别的身份类型。图5比较了CWTS五大学科领域内,首条推特和后来其他推特的四种类型的用户构成比例。对于各个学科的论文而言,科学传播者在首条推特中所占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在后来其他推特中所占的比例。科学传播者是与学术期刊、学术出版商频繁关联的一类推特用户。期刊与出版商的工作促成了科学论文的在线发表,科学传播者往往能第一时间接收到论文出版信息,并将其到推特平台,从而提高了论文的可见度。实践工作者主要是从事临床科学的用户,他们更加关注自身所处领域的论文,在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更高。科研人员是最熟悉科学论文的人,他们在推特传播中的作用仅次于社会公众(即Altmetric.com无法根据用户资料明确划分身份类型的高于在后来其他推特中所占的比例,其他领域的情况则相反。无论是首条推特还是其他推特,物理学与工程学领域的论文拥有最高比例的科研人员参与论文的推特传播,该领域论文的首条推特有大约32%是由科研人员的,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学科领域。表3列举了五大学科领域内,四类推特用户论文首条推特的平均耗时(天)。物理学与工程学领域的论文获得首条推特的平均耗时最短,不论首条推特是由哪类用户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论文获得首条推特的平均耗时相对最长,除了科学传播者贡献的首条推特(平均58天),要快于对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论文的首条推特(平均83天)。总体来看,除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外,科学传播者论文首条推特的平均耗时是最短的。在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物理学与工程学、生命与地质科学领域,科研人员首条推特的速度仅次于科学传播者。而在人文与社会科学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实践工作者却展现出较快的首条推特速度。3.4首条推特的推特用户国家/地区分布样本论文获得的2,038,646条首条推特中,1,002,728条(占49.2%)具有Altmetric.com识别的用户地理位置信息。这些了论文首条推特的用户的国家和地区分布状况如图6所示。美国与英国是最大的两个首条推特用户来源国。第一时间科学论文相关内容的推特用户绝大部分来自北美、西欧和澳洲,相比之下,来自南美、非洲、东欧和亚洲的用户较少。本文从WebofScience中采集了首条推特用户地理位置可被识别的论文的作者机构数据,以统计这些论文是由来自哪些国家/地区的作者发表的。当来自多个国家/地区的作者合作发表一篇论文时,每个国家/地区都计作发表了一篇论文。发表了具有推特数据的论文最多的20个国家/地区及其论文积累的首条推特的数量(括号中)如图7所示。这些国家/地区的论文所收获的首条推特的用户来源,则通过堆积百分比条形图来表示。每一个子块代表来自某一国家/地区了首条推特的用户的比例,越靠近左侧,就表示来自这个国家/地区的推特用户比例越高。来自论文作者本国/地区的推特用户用红色子块突出显示。由美国、英国和西班牙这三个国家作者发表的论文,吸引了最高比例的来自本国的用户第一时间在推特平台相关内容。由于来自美国和英国科学论文首条推特的用户绝对数量最多,对于其他大部分国家/地区发表的论文,来自这两个国家的推特用户同样占据了最高比例,紧随其后的,是来自本国的推特用户最早相应论文的推特内容。然而对于意大利、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而言,其论文首条推特的用户来源构成则较为特殊。来自西班牙的推特用户在美国和英国之后,是意大利发表的科学论文收获的首条推特的第三大来源。而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这三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尽管拥有推特数据的论文总数量较高,但首条推特用户来自本国/地区的比例则较低,分别仅有1.2%、1.4%和0.8%的首条推特是由本国/地区用户的,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地区的这一比例。由图6可知,来自这三个国家/地区了科学论文首条推特的用户的数量较少,因而可能导致了相比于其他更为活跃首条推特的国家而言,来自本国/地区的用户比例较低。图8详细列举了积累了首条推特的论文数量最多的20个国家/地区所获得的来自这20个国家/地区的用户贡献的首条推特的比例。美国与英国是最主要的了首条推特的用户来源国,分别对各个国家/地区论文首条推特的贡献比例几乎都占据了20%以上。除西班牙、意大利、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以外,其他国家/地区来自当地的推特用户对本国/地区的首条推特贡献率紧随美国和英国之后,比例处于6.4%(丹麦)至21.2%(澳大利亚)之间。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篇4

医学科学工作者,无论人事医疗、科研、预防或教学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获取知识与信息,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形式是科技论文。医学科学论文的质量,既反映了医疗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医学发展动态,同时也是后人发现和发明的基础。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而是将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这样的书面记录才是学术论文。

(一)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

1贮存科研信息

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表它"(tobegin''''''''toend''''''''to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科学技术没有国界),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的。

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

从事临床及医疗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民。

4启迪学术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研究水平

科技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凝聚着巨大的艰辛。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思维的深化,可提高科技工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6考核业务水平

发表科技论文的多少(数)与它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大小(质),是评价科研工作者业务、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必需是实事求是,科学的反映科研结果,决不允许造假)。当然也是进行业务考核与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尤其重要)。也是发现人才的渠道之一。

(二)医学学术论文撰写的要求

1思想性

撰写一篇医学学术论文,首先必需遵守医学科学的道德。其次要有自己鲜明的论点,即全篇的概念与判断要明确,避免含糊不清、主观、片面,以及脱离客观实际。

2科学性

科技论文的写作应该是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客观的真理,使之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而医学科学论文的写作,则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疾患,保障人民健康,造福于人类的重大举措。因而,从论文的选题、设计、观察研究、归纳分析,直到结论,每一步都必须坚持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和严密的方法(1964年聂荣臻提出)。具体而言:

(1)选题: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否则将劳而无公。

(2)设计:为了真实的反映客观结果,需要排除一切可能影响结果的主观因素和偶然因素。因而选择的方法与采用的材料要有充分的可比性和随机性。

(3)观察研究:真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及过程,而无任何失真(真实性);准确的观察和记录,而无增减偏离(准确性);全面完整的收集资料,而无重要的残缺(全面性)。对于临床研究虽然有时是困难的,但是十分重要的。

(4)推理和结论:推理要有逻辑性,结论要有严谨性。不可夸张或抬高自己,贬低他人。必须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为佐证,而且只有在承受实践的基础上撰写的论文,才最有说服力。

3先进性也称创新性。

科技论文上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的科学记录,它不同于一般的专著和教科书,或工作总结。论文应有新的发现与发明,而不是一味重复过去的资料和结论。如搞基础研究,就应选题新颖,方法先进,有新发现或新观点。临床研究应采用更多的病例,或更加深入的观察,或有创新的治疗方法,且疗效更好。这就必需阅读足够的相关文献,了解过去与现在的行情。许多学术论文投向期刊后不被采用,往往其内容就是缺乏新意和创见(如报道100例阑尾手术的体会)。当然不同的期刊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如全国性期刊就应该达到国内外领先或先进,地方性期刊则要求地方性先进。只有这样科学才能不断发展,技术才能日益进步。

4实用性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除少数纯理论研究的论文之外,绝大多数医学论文应结合医疗、预防的工作实际,力求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比如进行动物实验,不单纯是为了进行研究而研究,或为了写几篇文章而研究,而应在动物研究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过渡到临床,造福于人民。论文的实用价值越大,其指导作用也就越大,越具重要性,读者也就越欢迎。

5可读性

医学学术论文的文字要应用规范化的语体文、包括科技语体。要求表达准确、简练、通顺,层次发明,论据严谨,图表清晰,最好还有一定的生动性。要使读者感觉到通顺流畅、毫不费解,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经历,获得最多的知识和信息。但应切忌华丽情感的修饰,脱离实际的夸张。

6规模性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篇5

医学科学论文的写作,是临床与科研的后续工作,同样要认真对待,丝毫马虎不得。初学写作者,先要精心阅读若干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了解和掌握这些文章的写作技巧、特点、格式等等,然后就自己的资料进行总结,反复修改,反复练习,并和写得成功的典型文章相对照,找出差距和不足加以改进。相信这样做过几次之后,写作能力和水平定会有较大的提高。当然,有选择地阅读几篇阐述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文章也是有帮助的。近年来,我刊也相继发表了一些有关文章,希望对读者能有所启迪。

既然所撰写的论文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毫无疑问,文章首先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独创性。从选题、设计、观察方法、结果分析到结论,每一步都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严格的要求;而文章具有独创性,才更具有交流和刊出价值。综观我刊来稿,存在有关这些方面的问题还不少。科研设计和方法学方面的问题固然有之,但更为普遍出现的是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为此,我刊曾多次请李晖教授撰文阐述有关知识,收到了良好效果。

可读性是文章不可忽视的另一重要方面。论文缺乏可读性,同样会影响其质量甚至失去刊登价值。准确、简练、通顺、字体工整清晰,是对语言表达和文字的基本要求。欲求行文准确,除了恪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之外,采用规范化的字(词)尤其重要。当前,来稿中使用中、英文名词术语缩略语的现象很普遍,甚至达到泛滥的程度。有时阅读一篇文章,要反复翻看其文中的注释;如其中某一关键缩略语注释疏漏,则无法继续阅读而要寻觅工具书查找,试问有多少人还有坚持阅读下去的兴趣。中、英文缩略语不是不能用,而是必须有控制地使用。这在我刊编委会纪要中已一再强调,希望能有所改进。

按国标规定和要求,摘要是论著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也不可等闻视之。我刊来稿和刊出文章中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毫无疑问,论文摘要应是能准确而概要地反映研究结果的精品。本刊目前已被世界多种医学信息媒介、医学论文摘要、目录索引所转载。虽然迄今国内尚无英文版的内科专业杂志,广大国外读者仍可借助于本刊每一期的论著英文摘要了解我国内科医务人员写作的论著。如何使国内外读者更迅捷、准确而概要地了解我国内科学界的科研成果,是作者和编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关于论文摘要的书写,本刊在稿约中已加以说明。应当注意摘要的基本结构,它必须包含目的,材料和方法,取得的结果和结论。目前许多论文摘要几乎千篇一律地在摘要之首冠以:“本文”、“我们”等字句,其实这些主语完全可以省略而不至于使读者产生误会。在摘要的始终也是这样,全部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为了使不懂中文的读者了解文章的内容,英文摘要可以写得更具体些,字数也可以增加到400个实词左右。摘要中力戒使用含意空泛的套话,如“文中讨论了有关的问题”等。摘要应包括文章的精髓,特别应写明该论著的突出发现,必要时附以具体的数据。目的应鲜明,结论应明确,材料方法的描述应简而明。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篇6

1思想性

撰写一篇医学学术论文,首先必需遵守医学科学的道德。其次要有自己鲜明的论点,即全篇的概念与判断要明确,避免含糊不清、主观、片面,以及脱离客观实际。

2科学性

科技论文的写作应该是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客观的真理,使之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而医学科学论文的写作,则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疾患,保障人民健康,造福于人类的重大举措。因而,从论文的选题、设计、观察研究、归纳分析,直到结论,每一步都必须坚持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和严密的方法(1964年聂荣臻提出)。具体而言:(1)选题: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否则将劳而无公。(2)设计:为了真实的反映客观结果,需要排除一切可能影响结果的主观因素和偶然因素。因而选择的方法与采用的材料要有充分的可比性和随机性。(3)观察研究:真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及过程,而无任何失真(真实性);准确的观察和记录,而无增减偏离(准确性);全面完整的收集资料,而无重要的残缺(全面性)。对于临床研究虽然有时是困难的,但是十分重要的。(4)推理和结论:推理要有逻辑性,结论要有严谨性。不可夸张或抬高自己,贬低他人。必须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为佐证,而且只有在承受实践的基础上撰写的论文,才最有说服力。

3先进性

也称创新性。科技论文上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的科学记录,它不同于一般的专著和教科书,或工作总结。论文应有新的发现与发明,而不是一味重复过去的资料和结论。如搞基础研究,就应选题新颖,方法先进,有新发现或新观点。临床研究应采用更多的病例,或更加深入的观察,或有创新的治疗方法,且疗效更好。这就必需阅读足够的相关文献,了解过去与现在的行情。许多学术论文投向期刊后不被采用,往往其内容就是缺乏新意和创见(如报道100例阑尾手术的体会)。当然不同的期刊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如全国性期刊就应该达到国内外领先或先进,地方性期刊则要求地方性先进。只有这样科学才能不断发展,技术才能日益进步。

4实用性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除少数纯理论研究的论文之外,绝大多数医学论文应结合医疗、预防的工作实际,力求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比如进行动物实验,不单纯是为了进行研究而研究,或为了写几篇文章而研究,而应在动物研究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过渡到临床,造福于人民。论文的实用价值越大,其指导作用也就越大,越具重要性,读者也就越欢迎。

5可读性

医学学术论文的文字要应用规范化的语体文、包括科技语体。要求表达准确、简练、通顺,层次发明,论据严谨,图表清晰,最好还有一定的生动性。要使读者感觉到通顺流畅、毫不费解,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经历,获得最多的知识和信息。但应切忌华丽情感的修饰,脱离实际的夸张。

6规模性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篇7

医学科学工作者,无论是临床医疗、科研、预防或教学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获取知识与信息,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形式就是科技论文。医学科学论文的质量,既反映了医疗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医学发展动态,同时也是后人发现和发明的基础。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而是将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这样的书面记录才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1:贮存科研信息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表它”(tobegin,toend,to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从事临床及医学科研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

4:启迪学术思想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研究水平科技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凝聚着巨大的艰辛。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思维的深化,可提高科技工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篇8

这些研究大都关注标题的语言特征,未涉及标题的信息结构。有关教育学期刊论文标题的研究并不多见,而且语言使用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也影响了标题的写作和传播。本文拟以4本权威教育学期刊论文标题为研究对象,探讨最近5年来教育学期刊论文标题的特征和变化,具体研究问题为:①论文标题长度是多少;②论文标题信息单元及结构是什么。

2.研究方法

2.1语料来源。本文所选的语料均来自2010—2014年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标题,《学习与指导》(Learm_r^awdin灯,简称LJ)228篇,《美国教育研究》(AwericawJowrwaZ,简称A£i?L)186篇,《教育研究者》(EdMcaticmd,简称£J?)126篇,《科学教学研究》(/owrmiZo/J?以earc/iinScienceTVacAiTzg,简称JJ?ST)235篇,共计775篇。这4本期刊都是SSCI检索,影响因子在2.5以上,属于教育学旗舰性期刊。其中,2010年论文161篇,2011年153篇,2012年147篇,2013年165篇,2014年149篇。2.2分析框架。论文标题的长度用单词数表示。本文采用GeSUato(2008)的方法计算单词数。缩略词(如NCLB、VASI、L2等)和不加连字符的合成词(如Lifecourse、CareerStart等)算作一个单词。对于加了连字符的合成词,根据句法-词法的标准,如果其中的一个成分只是黏着词素,则只算一个单词(如Inter-Letter、Micro-Evolution、Dis-Identification等);如果两个都是独立的意义单位,则算两个单词(如Domain-Specific、Discrete*Time、Peer-Led等)。标题的信息单元指标题的组成部分。单信息单元标题即一段式标题,中间没有标点符号,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以下称作“单标题”)。双信息单元标题即两段式标题,中间用冒号、破折号或问号等标点符号隔开两个短语或句子(以下称作“复合标题”)。三信息单元即三段式标题(本语料仅有2例,归入复合标题)。例子如下:例l:SocialEffectsofCollaborativeLearninginPrimarySchools(LJ,单标题)例2:TheEconomicEffectofEducationinanInformationTechnology-PenetratingEconomy:EvidenceFromHongKong(Ei?,复合标题)例3:Big-Fish-Little-PondEffectiGeneralizabilityandModeration—TwoSidesoftheSameCoin(AElU,三段式标题)关于信息结构,即信息单元之间的语义关系,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案。HamP_Lyons(1987)认为标题由主题、核心、评论、观点组成^Swales、Feak(l994)将复合标题分为4类:“问题-解决方案”“一般-具体”“主题-方法”及“主要-次要”,但是“主要?次要”型标题与“一般-具体”型标题不容易区分,而且有重合。Anthony(2001)根据对计算机科学研究论文标题的研究,将正副标题的关系分为5类:“命名-描述”“描述_命名”“主题-描述”“主题-范围”及“主题-方法”。本研究中未发现“命名-描述”“描述_命名”这两类,研究论文的标题与学科有一定的关系(S〇ler,2007)。GeSuat〇(2008)区分了5种最主要的语义关系:“一般-具体”“主题-方法”“主题-方法+背景,,“主题-背景”与“具体一般”。但是,Gesuat〇(2008)对“一般-具体”型标题定义太笼统(占到期刊论文复合标题的57.3%),另外,“背景”部分只是对研究对象的进一步细化,而且这两种类型有重合,不易区分。综合前人的研究,并结合本语料的特点,本文将标题的信息结构分为5类:第一类为“一般-具体”型,前半部分为主题,后半部分对主题进行详细说明或扩展,冒号或分号比较靠前;第二类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型,前半部分已是比较完整的标题,为了突出重点,后半部分对研究对象进行聚焦,强调学生层次、具体能力、学习科目、研究场景、研究时期等,冒号或分号比较靠后;第三类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型,前半部分为比较完整的标题,后半部分强调所运用的研究理论或方法;第四类为“主题-观点”型,前半部分为研究主题,后半部分提出观点或看法,有时观点也以疑问形式提出,也可能是“观点-主题”型;第五类为“引言-研究内容”型,前半部分引用研究对象或其他著作的话语,对主题进行提示,后半部分是完整的标题。

3.研究结果和讨论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篇9

2、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版,2004年版以及最新出版的2008年版(第五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3、什么是部级期刊?一般说来,“部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部级刊物。

4.什么是“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5、什么是学术期刊?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6、什么是CN类刊物?所谓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7、什么是ISSN类刊?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

所谓ISS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

8.什么是CSCD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来源期刊简称为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扩展库期刊:378种(动态)。

9.什么是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608种。

10.什么是SCI期刊?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Citation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篇10

一篇科学论文的可读性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引起作者的高度重视.可读性是由如下因素决定的:1.研究工作是否取得了实质件进展,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结果是否深刻和有启发性,如果是阶段性成果,它对后续的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是否是重要发现的前奏.如果研究工作没有获得阶段性或最终的结果,就不应动手写论文,靠一个平淡的研究工作无论如何是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来的,因而也不可能是一篇具有可读性的文章.2.作者要对论文进行完整的构思,体现严密的逻辑思维,一项研究课题经过长期努力工作而得到结果时,就应当像艺术家构思一幅作品那样,一丝不苟.精雕细刻,对论文的论述方式,内容的取材,学术思想的解释,研究背景的介绍等等需要反复推敲,仔细斟的,以期作到论文的结论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完整.逻辑性强.如果作不到这一点,那么论文就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了.3.在论述方式上,要作到深入浅出,表达清楚.简练.专业术语准确,前后一致,语言要规范,生动.4.文字与插图恰当的配合.国内相当多的论文在利用图,表来生动地阐述学术内容方向还显不足,随着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方法的普及,论文中采用彩图,立体图的趋势将会增加,这可以避免过多的文字说明,而且效果也比较好.5.论文的体例格式.虽然每一期刊都制定了能反映他们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的体例要求,但大体上,学术期刊有一个共同的体例要求,读者对此并不陌生,不过真正认真照着去作的却不多,作者可能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术期刊为什么要提出体例要求须知这不是可以随意对待的事.体例不仅保证了论文形式上的规范,也保证了内容上的可读性,恰恰就是这一点被许多作者所忽视了,其中,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这三者基本上决定了论文能否被期刊所采纳和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进入《科学文献索引》的优秀期刊《Chinesephysics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一再申明:本刊特别注重文章的标题.摘要的编写.目的在于提高文章的引用率.标题应该清晰地描述文章的内容,又能反映与其他文献的区别.关于摘要,首先要求是对文章时主题及其所属的领域和研究对象给予简短的叙述,更重要,更严格的要求是对文章的理论或实验结果,结论以及其他一些有意义的观点给出情晰,明确,较具体的简要的叙述.可见这三者对一篇论文是能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的.国内有些论文的一个通病是喜欢包罗万象的,大而空的标题,接着又是言过其实,空洞无物的掖要.例如说一次观测就得出一个变化规律;一个算法就解决了一个NP问题,等等,罗列的关键词不能反映论文的中心议题,也不便于检索,这样就使得读者没有兴趣再读下去了,出现这样的结果,何谈沦文的可读性请看一下《Nature》在投稿指南第二条上对可读性是如何解释的:来稿应写得清楚.简练,以便让其他领域的读者和母语为非英语的读者能能够读懂.基本的但又属于专业的术语应作简明解释,但不要说教式的.在投稿之前请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同事对最终文稿在清楚易懂方面提供意见往往很有用.《Nature》杂志的编辑常常建议修改并重写论文的摘要和正文的第一段(即引言),...,并保证文章和图片对非该领域的读者明确,能读懂.这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论文的可读性是何等重要,《Nature》杂志一再最终文稿在清楚易懂方面提供意见往往很有用.《Nature》杂志的编辑常常建议修改并重写论文的摘要和正文的第一段(即引言),...,并保证文章和图片对非该领域的读者明确,能读懂.这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论文的可读性是何等重要,《Nature》杂志一再申明,论文是否利用最终决定权属于编辑部,凡不符合他们要求的稿件,毋需深人阅读即行退稿,道理很简单,在大量来稿的情形下,编辑不可能花太大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一篇可读性很差的稿件.谈到可读件,使笔者回想起在数学界流传很广的一件恢事.在本世纪之初,Hilbrt由于提出23个数学论题而名声大振,有人间他何谓一3个好的数学选题,Hilbert毫不犹豫地回答:清晨与你漫步时,能向你遇到的第一位行人用10分钟时问解释消楚的数学选题.可见简明,清楚,易懂是一篇论文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当然,《Nature》与《Science》不是专业杂志,他们特别重视论文可读性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专业期刊是否就不必这样认真对待可读性问题呢,事实上,可读件是指读者在读过你的文章之后,能够明了你要说的什么问题,是怎样着手解决的,并不需要读者非得全面理解你的论文的全部内容,因此,专业期刊同样要求论文具有可读件,如果一篇论文由于可读性差而失去很多读者,对于期刊本身而言,负面影响将是严重的.

论文写作五要素之2:信息量

信息量是源于通信领域而逐渐普及成为大众与媒体频繁使用的一个词,将它与一篇科技论文联系起来,是指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论文本身能向读者提供多少有关该论题的信息.笔者在《ChinesephysicsLetters》的投稿规范上看到,它是指"要尽可能多地给出有关研究的信息,尽可能少地运用investigate(调查),study(研究),disuss(讨论)等词,并举例作了进一步解释,如"Thecrosssectionis(6.25±0.02)就比"Thecrosssectionismeasured"包含更多的信息量.通俗地讲,读之前或许不知道,或者模糊不消或不确切的知识在读过该文之后不仅获得新知识,还消除了模糊不清或不确切之处,就说明这篇文章包含较多的信息量.简言之,当你读完一篇文章后获得的新知识越多,说明它的信息量就越大.显然,"多点测量"的信息量要比"6点测量"少得多,前者给出的是模糊的,不确切的信息,而后者则是清楚的.确切的信息.

现在,国内外一些著名期刊对论文的篇幅作了严格限制,这样作的意义何许呢显然新的学术思想,新的实验,新的发现......等等创新结果是决定论文信息量的关键,但是不可否认,篇幅的严格限制会促使作者想方设法删除那些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的或次要的内容,作者面对篇幅的限制,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构思论文的框架,选择最重要的素材,采纳最恰当的表述方式并对文字的叙述仔细推敲,这样作的结果,一般来说论文的内容充实了,(信息量上增加了,主题鲜明了,论文的质量也相应地提高了.

著名的国际学术期刊《PhysicalReviewLetter》的编辑首先对来稿从标题,图表,数学公式直到参考文献逐一计算所占的行数,总行数绝对个能超过46O行,否则即退回作者重新修改,精练内容到符合要求为止.篇幅虽少但内容不充实,论文包含的信息量太少则很难被编辑,申稿人认为是篇好文章,退稿是预料之中的事.

从上可知,限制论文篇幅隐含着对信息量的要求,只要作者认真对待,反复修攻,精练自己的叙述方式,就能够改善论文的质量,尤其是增加信息量在这方面值大家借鉴的是,Watson与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在《Nature》上,只有约500字和一幅DNA的双螺旋图,就是Penzias和Wilsoh发现字宙大爆炸的3K背景辐射的技术观测论文也只有一页篇幅,而这两篇论文则使作者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医学奖与物理学奖.

论文写作五要素之3:参考文献

将参考文献列为评价一篇论文质量的标准之一,可能会使读者和作再感到惊奇,甚至产生异议,这并不奇怪.因为笔者认为,参考文献在一篇论文中的地位,以往是被大大忽视了.现在有了《科学文献索引》,就不难理解参考文献在论文中的重要作用了,由美国宾州的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ISI)倡导的按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价研究成果的思想就产生了SCI,它除了收录论文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之外,还特意将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全部收录下来,这样就能把一篇论文同其他论文之间有学术意义的联系勾画出来,从而沟通了不同作者群体之间的学术联系,并进一步统计出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Factor),即某一期刊在连续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为A,第三年它被引用的次数为B,影响因子IF=B/A,意指该刊两年内所发表的论文在第三年彼引用的平均次数.它反映了该期刊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在不同刊物上发表文章其难易程度相差可能很大.可见参考文献对计算影响因子和评价论文水平所引起的巨大作用.

当然,有一些非常优秀的论文并不一定刊登在影响因子很高的期刊上,例如Lorenz的"确定性非周期流";Feigenbaum的"非线性变换的普适测度特性"以及Shannon的"通讯的数学理论",等等,用IF作为唯一衡量标准显然是不公允的,偏颇的.

对于作者来说,一项研究工作从选题开始就离不开阅读文献资料,在撰写论文时,一定要将你产生新的学术思想之前最重要的文献列举出来,说明当时的研究所达到的水平;在研究工作开展中,受哪些文献资料的启发,从哪些论文中获得了教益,促进了研究进度,属于这类的文献均应列出,写论文时应对论文涉及的学科内容进行检索,看看是否遗漏了重要的相关文献,有一个感人至深的事例,就是孟德尔(MendelJ.Gr)的豌豆杂交实验,他把从两年实验中总结出的杂交组合法则发表在"自然研究协会"的杂志上,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他去世16年以后,三位有名的生物学家彼此独立地再次发现了他得出的组合法则,他们是荷兰人deVries,奥地利人Tschermak-Seysengg和德国人Correns,他们同在1900年递交了自己的论文,为慎重起见,又不约而同地各自查找了有关豌豆杂交实验的全部资料和论文,恰巧同时发现孟德尔早于他们30多年就发现了杂交遗传的规律,为了表示对前人的敬仰和尊敬,他们各自在论文中将该规律称作孟德尔定律,如果他们三人轻视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那么其后果将会多么今后世人遗憾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一篇论文所代表的研究只能起到承前启后孔作用,除了自己独立而创新的那一部分内容外,在论文中不必也不可能对涉及到的相关问题逐个详细论述,这时给出有关的参考文献,以说明结论,观点,数据的来源,读者如想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就可查阅文献,这样一来,文献就成了自己论文的补充和完善,编辑,审稿人将根据论文中开列的文献消单初步判断该论文的水平以及作者对有关学科的背景知识水平,自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判断作者的科学道德,如果不是受文献检索条件的限制,你未能在论文中列出与你的研究密切相关的主要文献,读者,编辑和审稿人可能会看作是一种不良学风,这对你的事业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损害.

参考文献的选择是一项极为严肃的事,它关系到论文的可信度和作者的声誉,论文的作者对所开列的主要文献均应认真阅读过,并向读者保证论文中某处引用的参考文献的确与该处的内容有关,文献发表的刊物,年代,卷号,标题,页码同样应核实无误,期刊的编辑人员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是很多的,但许多作者对此却了解甚少,采取了轻慢的态度.

国内学术论文在引用参考文献上存在以下问题

1,为了省事,转引二手文献,既不核对,自己也没有看过或浏览过,引用是否恰当,准确,一般则很少考虑.

2,只引自己的论文,这既是自负又是无知的表现,读者,编辑和审稿人认为只引作者自己的论文,说明作者的研究课题没有引起同行的关注,不属于热点课题,也不属于前沿课题,同时还认为作者对当前该领域各相关学科的进展不了解,起码很长时间没有查阅文献资料或阅读学术期刊了.对于这类论文国内编辑部一般采取十分宽容的作法,就是退请作者作补充,因为出现这类现象的作者有些还是学术界资深的研究员;国外这类现象很少见,遇上了自然是作退稿处理.

3,阅读的是中文文献,引用的是外文文献.以D.Marr的《Vision》一书为例,该书由于创立了视觉的计算理论而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国内很及时翻译出版了中文本,成为从事生物视觉.计算机图像处理,机器人视觉研究的必读之书,遗憾的是,不少作者在中文期刊论文中却引了该书的英文原著,实际情况是,英国原著在全国没有几本,就是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也没有,那么许多读者是从哪里得到原版著作阅读呢,中文版是几位专家历经干辛万苦完成的一本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可读件很高的译著,当你从中学得了有用的知识后,为什么只引用英文原著,而不引用中文译著呢

4,引用文献中近三年之内的比例少,这自然和国内外文期刊少,同内读者获得外文期有较大时间滞后有关,随着Inlernet的发展,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

笔者将参考文献作为判断一篇论文质量的标准之一,相信会被越来越多的作者,读者,编辑同仁以及审稿专家理解和认同.论文写作五要素之五:署名与致谢

科技论文的署名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应按研究工作实际贡献的大小确定署名论文中的每一位作者均应对其论点,数据和实验结果负责任,其中责任作者还应当对读者的质疑有答辩的能力与义务.不恰当的署名既可能失去获得科学奖励的机会,又可能严重损害论文与作者的声誉.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Baltimore于1986年在他本人并不熟悉的,不知道有伪造实验数据的论文上署名,造成了恶劣影响,受到科学界严厉的谴责,论文被宣布撤回,他本人引咎辞职,因此,优秀科技论文的署名反映了作者的科学道德,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一篇科技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一个研究小组完成的,至少包含了课题组的贡献,也包含了作者与同事,同行的学术交流与讨论,甚至向其他专家学者当面的或书面的请教.也包括经费的支持和工作条件的保障,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通过论文对自己的学术思想,研究进展提供过帮助的主要人员表示致谢是完全应当的,特别是在学术上,科学问题方面对自己的研究提供过帮助或得到过启发的人员,一定要向他们致谢(期刊论文不一定要书面致谢,靠参考文献或联合署名解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界出现了一次极不公平的诺贝尔奖事件,当时著名的女物理学家莱丝.梅特娜(LiseMeitner)对核裂变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出身犹太民族受到迫害离开德国后,她曾通过大量书信促进(实际上也指导了)奥托.哈恩(OttoHahm)进行实验工作,遗憾的是哈恩为了独得诺贝尔奖,未能向评委会提供这些内情,既未在论文中署上梅特娜的名字,也未向她致谢,终于将梅特娜排斥于诺贝尔奖之外,使科学界感到极大的震动,哈恩的品行将永远受到谴责.

论文的作者千万不要轻视致谢这件事,把它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事,自已论文公开发表后,就用书面形式记载了你的科研成果,同时记下了你的科研道德,像哈思那样的事,无论它的档次多高,还是不出现为好.

以上五个要素,是一篇优秀科技论文必须具备的,至少是应当努力去实现的目标.编辑,审稿人实际上是与作者一起为实现这一目标在不懈地工作着,关键当然还是作者自己.

怎样撰写向SCI刊物投稿的论文

撰写科学论文的重要性:

科学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产出形式.撰写科学论文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基本功.

学习撰写科学论文是每一个研究生的必修课,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学好.

什么是SCI论文

SCI(ScientificCitation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创刊于1964年.分印刷版,光盘版和联机板等载体.印刷版,光盘版从全球数万种期刊中选出3300种科技期刊,涉及基础科学的100余个领域.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900万条.

进入SCI这一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

SCI选录刊物的依据是文献分析法,即美国情报学家加费尔德提出的科学引文分析法.该分析法以期刊论文被引用的频次作为评价指标,被引频次越高,则该期刊影响越大.

在一定时期(通常是前两年)内,某一刊物发表的论文,被已经进入SCI刊物的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物这一时期内的论文总数,即为该刊物的影响因子.

ISI对全球的自然科学刊物进行考察,凡影响因子大于某一临界值的刊物,则可以进入SCI系统.

进入SCI系统的刊物分为两类,即内圈和外圈,前者的影响因子高于后者,前者称为SCI刊物,后者称为SCIsearch刊物.

SCI刊物还分为影响因子高区(大于1.105),中区(在1.105和0.422之间)和低区(小于0.422)3类.

衡量期刊特性的,除了影响因子外,还有及时指数(ImmidiacyIndex)和被引用半衰期(CitedHalfLife).

及时指数是指一种期刊当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与当年的文献总数之比.此指标表示期刊论文所述的研究课题在当前的热门程度.

被引用的半衰期是指一种期刊各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年被引用次数逐年累计达到被引用总数的50%所用的年数.

被引用半衰期反映期刊论文研究题目的延续时间,即期刊论文时效性的长短,或知识更新的快慢.

在选择投稿的刊物时,可以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指标.

SCI论文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研究也日益全球化,SCI论文是进行国际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国际同行了解我们的主要渠道

发表SCI论文,可以向世界显示我国基础研究的实力,提高我国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在世界著名刊物如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一篇重要文章,对于某一学科而言,其意义不亚于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取得一块金牌.

发表SCI论文的多少和论文被引用率的高低,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水平的标准,是招聘,提升,考核,评奖的重要指标.

就基础研究而言,在什么样档次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便具有什么样档次的水平,一目了然,一般不再需要鉴定.如果成果不是在国际知名的SCI刊物上发表,便很难被认为是国际水平的.

发表SCI或SSCI论文是地理与资源所基础研究领域博士生取得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也是联系出国深造时使国外导师了解自己的最好方式.

好文章的起码要求:

Clear:思路清晰,概念清楚,层次清楚,表达清楚

Complete:内容完整,结构完整匀称,切忌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Correct:科学内容正确(不出错),资料数据正确(数据可靠,可信),语言正确(无语法错)

Concise:论述深刻,充分揭示其科学内涵,使用定量方法

怎样撰写向SCI刊物投稿的科学论文

据估计,属于语言和写法方面的原因而退稿的,占30-40%;属于实质性内容的原因而退稿的,占60-70%.

为了有的放矢,应该首先分析向SCI刊物投稿命中率低,退稿率高的原因:

无新意,重复他人工作(国际刊物最欢迎的是具有原始创新性的工作);

有新的发现,但未能很好地提炼,升华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单纯的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理论的分析;

仅仅是区域性(Local)的工作,而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的的工作(General),即仅仅是国外方法在中国某一地区的应用,而不是提出新的方法;

文章组织得不好,文字功夫欠佳,国外审稿人难以看懂.

怎样使研究工作具有新意

采用新技术,新仪器对自然过程进行观测,取得新资料;对新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新概念;在新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理论.

用新的思路,理论或方法对前人取得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新的结论.

立足于我国特有的自然条件(如黄土高原,黄河,青藏高原,喀斯特地貌等),发现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

对前人建立的模式或理论提出质疑,建立修正的模式.

怎样对观测资料进行提炼,升华

以新的理论,概念为指导.如地貌学的临界理论,复杂响应理论.

建立模型:经验统计模型;有物理基础的模型;模糊数学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分形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

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

在GIS平台上进行研究成果的集成与表达.

怎样进行文章的组织

文章的结构

语言

图表

提要: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目的,方法,主要发现,结果,结论.应具有自明性.

关键词:准确,规范,不要太偏(否则会影响文章的引用)

前言:提出问题

介绍论文的背景,本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尚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进而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和目标.

方法(理论或观测技术)

所取得的资料(资料是如何取得的,对资料精度的分析)

分析与结果(逻辑推理,理论推导,建立模型,模型的验证);

结论.

语言:

使用严格的科学术语,不使用未经定义的似是而非的说法,对于自己首次提出的概念要给出明确的定义;

语言要准确,少用文学语言,切忌将科学术语生硬地译回到英语中去,使国外审稿人不知所云;

要有较强的逻辑性,推理要由充足的理由(已知的原理或事实的依据),不要做大跨度的跳跃.可以看一点逻辑学的书,包括数理逻辑,以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写出地道英语论文的窍门:

多读,多记,多背,不妨采用小学生学作文的方法,多背一些句子甚至段落.

当语言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可直接写出英文,而不要先写中文,再逐句甚至逐词翻译.只有能用英语思维的人才能写出好的英文.

多投稿,国外审稿人常会对语言进行修改,与你的写法对照,会有很大收获.

图表:

地图是地理学家的特殊语言,是地理研究成果的结晶.

用相关图,变化曲线,分布图来表示所取得的成果,比语言叙述要直观得多,而且也更加具有定量意义.

以表的形式列出必要的观测数据,国外审稿人对此很感兴趣.

不同类型科学论文的写法:

分类

(1)实验性论文

(2)报道性论文

(3)理论性论文

(4)综述性论文

实验性论文

1前言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数据)

4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5结论

报道性论文(报道某一项科学发现,这一发现不是通过实验,而是通过野外调查发现的)

1前言

2研究区概况

3对所发现的现象的叙述

4解释

5科学意义

6.结论

理论性论文(提出一项理论或计算方法)

1前言

2理论的提出(推导,证明)

3理论的验证(如理论模型的率定)

4理论的应用(算例,或应用意义)

5结论

综述性论文

综述某一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应该有述有评,而不只是前人工作的罗列;

要有综述者自己的观点和对他人工作的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和解决问题的设想;

应该归纳出几个热点或前沿问题,展开叙述,不要像记流水帐似的,面面俱到;

既要大量占有文献,又要有所取舍,突出精华,要对文献仔细消化之后再动笔,切忌机械罗列.

要有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对他人的研究起到指导作用;

尽量引用最新的工作,体现出时效性;

尽可能阅读原始文献,"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在SCI刊物发表文章的几点体会

立足于创新:新概念,新方法(技术),新资料,新发现,新理论."新"是一篇好论文的灵魂.

立足于我国特有的自然条件(如黄土高原,黄河,青藏高原,西南喀斯特地貌),发现新现象,提出新概念.

写好提要;

写好前言,特别是写好文献综述;

资料来源和观测方法要准确详细地交待清楚;

凡是引用他人的观点,事实,数据,均须注明出处;

要附上研究区的地图,文中提到的地名要出现在图上,不能遗漏;

寄回修改稿时,对审稿人所提的意见是如何修改的,要一一说明;未能修改的,要说明理由,得到审稿人的理解.

敢于向权威刊物投稿:

不少杂志欢迎来自中国的成果;

国外审稿人的意见颇多真知灼见,即使退稿,对你也有很大启发;

档次越高的刊物,审稿人的水平越高,有新意的成果越不会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