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概论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9:32:06

医学概论论文

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篇1

1.1传统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将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公共管理、物流专业共56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同步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教学进行同时实施文献教学法,在文献教学法实施之前,向学生开设文献研究方法讲座,学生根据自我兴趣选择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关文献进行网上检索,收集文献并整理,之后撰写论文。完成传统教学法内容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法内容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理论考试。两组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试验组最后成绩以理论考试成绩与论文成绩作为评价指标,理论考试和论文成绩各按照70%和30%计入总成绩。两组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成绩是86.54,对照组的成绩是77.26,统计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叭)。

1.2传统和自主授课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将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信息、英语专业共54名学生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同时,实施学生自主授课方法。学生自主授课方法主要在传统教学进度的前1/3后进行,此时教师限定一定课时数,由试验组学生自主选择讲授内容,自主选择授课方式,每位试验组学生都要参与授课,进度和时间由教师全程控制,教师在学生自主授课结束后,总结和梳理知识体系,并对授课的学生进行点评和打分。试验组最后成绩以理论考试成绩和自主授课打分作为评价指标,理论考试和自主授课成绩各按照70%和30%计入总成绩。两组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结果证明,试验组的平均成绩是88.23,对照组的成绩是75.31,试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有明显差异。

2对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法改革的认识

2.1培养成就意识促进知识掌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情境的创新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对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法改革,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2010级公共管理、物流专业的学生教学法的改革试验充分证明,传统教学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提高对中医学基础内容的认识,勤加思考,激发学生探索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求知欲望,同时促进学生利用学校网卜图书馆资源拓展知识广度和深度,通过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尝试撰写论文,最终获得中医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享受成功的喜悦。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法的改革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达到学生主动要求学习中医知识,主动探求中医知1识的目的。

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篇2

一、数据收集

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数据,统计日期为2020年4月21日,笔者将《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019年被引频次及被下载频次排名前12位的文章列表如下。1.1999~2019年《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被引频次前12位的文章,如表1所示。3.《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近10年文章所属主要栏目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二、论文特征分析

(一)与文章题材、内容的关系

1.药学类文章被引频次及下载频次较高从表1、表2分析可见,既有较高被引用频次又有较高下载频次的文章主要为药学类文章,包括药学类综述及研究性文章,表明药学为目前所属学科的前沿、热点趋势问题。随着近年来医药科研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精力于医药科研领域,随之对相关论文的需求亦增大。而单纯科研性论文是针对某个领域或问题的专项性研究,可以直接给读者提供比较详细的数据,也是科研工作者做下一步研究的基础,虽大多为本专业的读者下载,但被引用频次却很高。药学综述被引及下载频次较高,考虑因综述类文章涉及面较广泛,可吸引读者下载,读者关注度高,且文章内容有可汲取的引用点,故被引频次亦较高。而部分综述文章虽有较高下载频次,但被引频次却不高,可能因其主要是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内容概括亦相对简略,读者未能从中汲取其有用信息。2.临床及教学类文章被引用频次偏低由表1可见,被引频次排在前12位的论文中含08临床类文章3篇、理论类1篇、教学类为0篇。表2中文章《三伏贴、三九贴治疗原理剖析》虽有较高的被下载频次———1476次,但其被引用频次仅为17次;文章《避免“水课”,成就“金课”———关于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有效教学途径的思考》下载频次为1476次,但被引用频次仅为8次。说明此类内容为目前研究的热门点,但因可能内容没有供读者汲取的参考点,或不能帮研究者全面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故引用频次偏低。

(二)与出版年份的关系

从表2可见,排在前12位较高下载频次的文章发表时间跨度较大,说明与年份关系不大。但被引用频次较多的文章多分布在2010年以前,前12位未见有2010年以后的高引用频次文章。结合图1分析,近10年来占比较大的栏目为临床报道及教学研究内容,分别为870、484篇,而药学研究及实验研究占比较小,分别为130、68篇,同时与药学综述类文章的减少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临床及教学文章虽占比较大,但读者写作时可能未找到文章的可引用点,从而影响了被引频次。

(三)与基金项目的关系

表1中被引频次排前12位的文章中有2篇含有基金项目,其余均无。表2中有4篇含基金项目,其余均无。如文章《避免“水课”,成就“金课”———关于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有效教学途径的思考》虽有基金项目支持,下载频次亦较高,但被引频次不高,说明读者引用文献与是否有基金项目关系不大。综上,药学综述及研究类论文被引频次较高,临床及教学研究类论文被引频次相对较低,被引用频次与出版年份及有无基金项目无明显关系,主要与文章题材、内容及文章质量有关。

三、提高期刊学术水平的对策

(一)关注热点,优化组稿

组稿模式是决定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切入点,目前大数据等技术蓬勃发展,复合型知识需求显著增加。医学编辑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懂得医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关注和把握当前学科的研究热点、焦点及前沿,结合作者群资源组织优质稿源,同时应与行业内专家保持联系,就热门医学话题及时组稿,积极约稿。可增加药学类高质量文章的组稿,增加药学类文章比例,同时尽量摄入较为优质的临床及教学研究类文章,力求新颖、独特,使得读者在读后有可以摄取利用的东西,即有“可引用点”。

(二)注重时效,提高效率

毋庸置疑,医务工作者将自身取得的经验发表出来,供正在进行研究的同行参考,若发表不及时,即失去了原有的参考价值,这亦对科技期刊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很多来稿是需要退回修改的,因此编辑在审读文章时,尽量及时退修且退修意见要明确,使得作者可将文章一次修改为达到发表标准的论文,省去了反复修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反映研究热点和学科研究前沿的稿件要从优发表。

(三)从严审稿,杜绝劣质稿件

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篇3

大学语文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普遍成为高校非中文专业的选修课,一路走来起起落落,冷暖不定。如何让这门课程持久稳定地发展下去?根据我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实践,笔者认为必须探索建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通过相对科学完整的课程编排,形成相关的板块状课程群,才能保证大学语文课程稳步发展。我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1994年学校还是一所医学专科学校,就在医学各专业开设了30学时的大学语文选修课。但由于课程门类单一,课时、大纲、教材不稳定,甚至时开时停,十多年发展乏善可陈。2006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重新编写人才培养方案,也包括选修课课程设置。为了全面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必要增加人文类课程总量。预感到建立课程体系、搭建课程平台的机遇到来了,便提早准备增设新课程的材料,又在课程论证答辩环节努力争取,最终增加了中国古典名著赏析、西方名著导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美学导论等多门与大学语文课程相邻近的文学或文化类课程,大学语文的课程体系平台初步构建。

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框架及及构建过程

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探索,让我逐渐明晰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即以大学语文为核心,形成一个相对丰富、完整的板块,设立多层次、呈放射状的大学语文课程群。由于初步搭建的平台还比较单薄,根据教研室师资的专业方向,便不断酝酿新的课程,抓住每次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机会,不断添加、完善:2011年增设现当代名家名著赏析;2014增设陕西地域文化、影视文学鉴赏;2017年增设医学与文学。自2006年平台搭建以来,经过三次修建和补充,形成了目前由三个层面组成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第一层:核心课程——大学语文;第二层:文学纵向扩展——中国古典名著赏析、现当代名家名篇赏析、西方名著导读;第三层:文学、文化横向扩展——影视文学鉴赏、陕西地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美学导论、医学与文学。该体系的具体编排与逻辑联系是:第1学期大学开设30学时大学语文,立足于中国文学名篇的文本赏读,在教学方法上特别标示出不同于高中应试教育支离破碎的解读,以引起医学生对文学阅读与鉴赏的兴趣,为以后选修更多的文学类课程打好基础;第2到第4学期分别开设古典、现当代和西方名著赏析,课时在20-30学时之间,是大学语文的扩充和细化,立足于作家作品讲读,初步搭建文学赏析的平台;其他相关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影视文学鉴赏、陕西地域文化、美学导论、医学与文学等涉及文化、哲学及相关交叉学科课程散设在四个学期中,课时也在20-30学时之间,以丰富大学语文的内容,满足学生更为广泛的人文知识需求。搭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无疑是个艰苦探索的过程,在专业特色明显的医学院校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建成一个非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确是不易的。尽管搭建到目前的状态在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课时编排的合理性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但我们已前后努力了12年。比如美学导论应属于哲学范畴,放在这个体系里稍显牵强,就只能尽量向文艺美学靠拢。搭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实践让我体会到,要完成这项工作,一要有长远的眼光,构建适合学生需求的体系内容,储备相关专业方向的师资;二要抓住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机会,积极申报新课程;三要在申报成功后保证课程良好运行,促进持续发展。

三、形成健康良好的运行机制

课程体系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因为人才培养方案要定期修订,如果运行不好,选课学生达不到规定人数,自然会被裁缩甚至砍删,近年来已有多门选修课程遭此境遇。所以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是维持课程前行、促进课程发展的唯一途径。(一)以课堂质量保证选课率。近年来我校实行学生网上自主选课,要留住学生、保证选修率,只有通过精彩的课程内容、端正的教学态度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形成良好的课程口碑,让学生届届相传,此外别无选择。以近三年为例,我校每年招收本科生约3000人,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每学期在1-4年级拟开设约100门选修课,而经学生选课后能成功开设的约30-40门,大约3/5的课程因达不到选课人数要求(40人)而不能开课,而大学语文类课程从未有开课失败的记录。从近三年数据看,分设在一、二年级两个学期的大学语文及主干课程——中国古典名著赏析、西方名著导读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直保持了较高的选修率,在能成功开设的选修课中名列前茅:大学语文选修率近60%,其他主干课程也在30%以上。(二)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水平提高。为了提升课程位置,我们积极进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及教学研究。2010年12月《大学语文》申报我校第二批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获批,2013年底结题。通过课程建设,整合了教学内容,修订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建设了完整的课程资料,从教学文本的教案、课件、课后练习到模拟试题库、参考书目及文献资料、教学图片库、音频视频资料库等文本扩充资料;2016年申报了“医学生文学类选修课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研究”,对多门文学类选修课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厘清相关课程的内容界限、教学重心,探索选修课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通过课程建设,锻炼了教学团队,提高了教学水平,也提升了课程在校内的知名度。我们还积极参加教材编写、撰写教学论文和参加教学竞赛。主编的《大学语文》曾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在省内影响较大;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涉及到教材研究、文本解读、教学教法、教学改革、学生语文现状等内容;同时在各种教学比赛中连连获奖,先后获得第一届“全国大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三等奖、“陕西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全国高校首届医学人文课程讲课大赛”三等奖和陕西省高校微课比赛二等奖等。(三)以科学研究提升团队声誉。近几年来,教研室教师已成功申报多项研究课题,内容涉猎到清初关中诗歌、陕西女性文学、文学与医学等内容,大多数已顺利结题。2013年申报的“清初关中诗歌研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18万元,是我校人文社科项目零的突破,提升了团队声誉,保证了我们在学校的话语权。(四)以广泛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扩大影响。2014年校图书馆开办“书香校园”系列文化讲座,三位老师受邀为主讲人,利用这个平台,选择紧贴时代、容易共鸣的话题,举办了多期文学、文化类讲座:比如,莫言获奖时开讲《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歌曲《卷珠帘》红极时,拟题“《卷珠帘》与中国古代的闺怨诗”;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播出,讲“路遥的人间抒情主义解读”;马尔克斯逝世,赏读他的《百年孤独》;中秋节到了,就讲“关于中秋文化”……由于题材广泛,找到恰当的契合口,所以很受师生欢迎,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也扩大了课程影响。我们还一直积极协助校团委、学生会、文学社团进行演讲、征文、辩论、朗诵等活动,活跃校园生活,提升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建设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思考

许多高校都在探索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思路,多年前已有同行在尝试建立课程体系或课程群。我的思考是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建立不是千篇一律的,应结合专业特点与地域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多年从事医学院校语文教育的实践,让我认识到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文学教育是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导师”,它的显性意义在于提高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其隐性意义则在于培养医学生善良高尚的情怀,树立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源自内心的爱融入个性,延伸到未来的职业中。因此建立医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应该寻找大学语文与医学专业的联系,将课程目标与专业目标靠近。大学语文具体的教学对象决定了课程的生存基础和生长态势,作为医学院校,探寻大学语文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契合点是课程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从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出发,试图探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比如适当涉猎名医传记或以疾病、生命为题材表现对人生与社会深层思考的作品,通过文学语言、形象、情感,感染学生,滋润心灵;还可以通过文学作品阅读鉴赏,透视各种生命境遇,体悟疾病、痛苦、衰老、死亡等生命状态,便于理解病人的处境和痛苦,强化职业素养,为学生未来即将从事的职业在技术层面之外提供人文思考。院校所处的地域文化风貌特别是地域文学也应该成为大学语文课程不可忽视的内容,多所院校在尝试地域文化的融入。西安这个“周秦汉唐盛,自古帝王都”,“东有孔夫子,西有司马迁”的地方,地域文化极为浓厚:从《诗经•秦风》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到“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长恨歌》,从“塔势如涌出”的大雁塔到“人闲桂花落”的辋川,从“茂陵刘郎秋风客”到“铁马秋风大散关”……随手可数,遍地经典。以《长恨歌》为例,这首诗作者、写作地、故事发生地均在西安及周围,只有在陕西、在西安才能更好地读出其中浓郁的地域色彩。一个大学生(尤其是外地来陕的)在西安学习四五年,如果是非文科专业,未必懂得那些光耀了几千年的美丽诗文就诞生在自己身边。就地选材,突出鲜明的地域色彩,甚或旧地重游,身临其境,让学生透过几千年沧桑历史的云烟,重新感受作者的情怀,那么写在书本上的文字一定会变作心中美丽的诗行,永远不灭。上述思考,正在尝试实践,医学与文学和陕西地域文化课程的开设便是例证。但这两门课程课时太少,无法展示相对丰厚的内容,还需要尝试新的途径和手段。

参考文献

李美歌2008《抓教材建设,注人文精神,构建大学语文教学新理念——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对策》,《语文学刊》第9期。

郭莉萍2009《文学与医学:生命救赎的两个支点》,《健康报》第9期。

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生物技术;医学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高新技术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满足社会对生物技术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国内许多地方性院校开始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只是掌握扎实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该种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实践教学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举足轻重。实验教学体系由课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构成。但目前很多院校在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上,还只是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简单对应,整体效果较差。因此,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对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地方性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现状

国内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经历多年尝试,不同办学水平、不同层次和不同特色的大学其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侧重点各不一样。如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钱国英教授主持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课题,改革的内容是将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整合,增设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将实验课安排学分单独开课,并分为学生自选实验课程和必选实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后的效果表明,其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实际效率,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但也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增加的开放实验室的经费从哪支出及如何合理管理的问题,涉及到学校多个部门的协调与管理,因此实践中存在实际困难。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进行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时,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遵循创新性、系统性、连贯性和综合性的原则,从直观性、验证性和巩固性实验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过渡,将实验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技术系列(又称为基础核心实验)、专业技术实验系列和创新实验系列。与学校生物技术专业有相似医学背景和创办历史的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把生物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到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在教学内容上,以“淡化验证性实验,强化综合性实验”的思想为指导,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在教学方式上,不断加大开放实验室的力度。

二、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

南华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是于2000年在原基础医学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本科专业,学校从该专业设立之初就着力突出其医学特色,在该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体系中包含有多门基础医学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神经生物学、医学伦理学、药理学概论、药剂学概论、制剂学、化学制药技术、生物制药工艺及设备、药用动植物学等,并于2008年获得了湖南省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如何更进一步突出学校生物技术专业医学的特色,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与技能的人才,又能在医药、食品、检验检疫、环境等领域从事教育、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学校生物技术专业构建一套科学合理而又可行的具有医学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学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基本展开。1.确定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适应其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将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思想与总体框架。学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选择继续深造或进入生物制药企业、生物技术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因此,教学目标中除了培养学生生物技术基本实践技能外,要重点突出学生独立科学实验基本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但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还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独立的实践创新能力。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应按照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的规律,来进行系统设计,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机制的有机统一。实验教学内容要按基础实验、专业技能实验、创新性设计实验的循序渐进方式进行,并增加综合性、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将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可实行按系统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而生物学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以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为主。努力将当代高新生物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过程之中。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跟着做的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巧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3.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协调与管理。规范实验室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制度。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从实验的准备、实验预作、实验课的管理、实验室卫生和安全、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更新等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每个实验室内都有实验员工作规范、学生实验守则、药品管理制度、安全防护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还有实验仪器的使用登记和运作情况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多余的课外时间增加更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已于2014年实行春、夏、秋季三学期制学制改革,在夏季学期主要开设选修课和开放性实验课。开放性实验课目前为教研室教师自己申请,学生选修,当选修学生达到一定人数时教务处准予开课,并按课程学分拨付教学经费。此项改革为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要解决好单独开设实践课程的经费预算,实验试剂的订购、配制与出台,实验室教师的协调配合以及实验室教师工作量的认定等。4.加强校外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和健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制度,努力探索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素质生物技术专业应用性人才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和完善校企双向推动、双向管理、产学密切合作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产学双方的深层次合作。学校生物技术专业为具有医学特色的专业,因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以生物制药企业为主,目前已有省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其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个。从学生和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企业要求延长学生的实习时间,以及加强实习期间的工作纪律与约束力;学生则要求能参与到企业的核心技术部门和岗位实习,而不只是走马观花地了解整个企业生产流程。5.改革与探索毕业论文设计。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是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最后的实践环节,是提高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和开展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可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安排提前,让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去完成创新性和探索性较高的课题;选拔学术水平高和责任感强的教师承担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提高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同时生物技术专业具有医学特色,因此选题内容应多与疾病发病机制、天然药物化学改性、药物药理研究等相关;从毕业设计开题、实施、中期检查、论文撰写、预答辩和答辩等环节全程监控毕业论文质量,同时从建立合理可行的本科毕业论文激励制度、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加大毕业设计的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改革,最终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钱国英,汪财生,朱秋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5):60-61.

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篇5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保障专门人才的需要,1998年教育部在新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随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截止2015年12月,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57所。从培养院校来看,不仅有综合类院校,还有财经类、理工类、农学类、师范类、医药及政法类院校,其中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药类院校为15所。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学者们日益关注本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以某校为例或基于院校的优势学科背景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但关于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比较我国15所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异同点,总结医学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合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方面

我国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学院校大多以培养从事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背景突出与医学相关的特色。总结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医疗保险特色、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以及健康管理特色。也有医学院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综合类院校相近,没有明显的特色。

(二)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方面

与上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医学院校该专业的主干学科均以公共管理学为核心,又分别设置与人才培养特色对应的主干学科,如医疗保险学、金融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管理类课程、社会保障学课程群、经济类课程以及与特色学科对应的课程。其中医学相关课程是该专业在医学院校发展的一大特色。大多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通过开设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完成该专业学生医学背景知识的培养。也有部分院校开设了详细的医学课程,如生理、生化、内外妇儿等医学课程。

(三)实践教学体系方面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程实践、专业社会实践、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其中少数医学院校在学生学完医学相关课程后安排学生到医院临床科室实习。大多数院校的学生实习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主要分布在医院医保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机构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

(四)讨论

通过比较分析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均依托医学背景突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为主。同时各所院校的培养目标、主干学科、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知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特色不突出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力求突出医学背景特色,但是从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分析,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工作的毕业生凤毛麟角。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人才培养特色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医院医保部门招聘医疗保险工作人员的数量较少,而且医疗保险岗位对医学的要求又较高,用人单位一般选择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从事该岗位,对非医学专业的社保人才拒之门外。二是学生医学知识不足。由于学制有限决定了该专业不能开设全面的医学课程,大多数院校以医学概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医学背景知识。而本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在学习医学相关课程时普遍存在较大困难,往往丧失信心,只是应付考试,这就直接导致该专业毕业生的医学知识严重不足。

(二)课程设置缺乏标准

比较各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同类院校之间差异大。各医学院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普遍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但各院校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设置数量和课程内容差异非常大。二是课程设置思路不清晰。很多院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由管理类、社会保障类、医学类、保险学类、经济学类等等课程构成,但课程设置缺乏明显的主线逻辑,主要课程都有涉及,但各门课程之间融合性较低。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是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环节少。很多医学院校仅以毕业论文和毕业见习实习作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部分;部分学校要求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但大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二是实践教学设备少。该专业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往往以课程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大部分学校没有该专业的独立式实验室,更没有实验设备和软件。三是实践教师缺乏。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大部分教师仅仅完成理论授课,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时间较少。同时专业教师也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基于社会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推进,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构成的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这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创造了契机。医学院校在确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调研各级社会保障机构、医疗保险机构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科学确定本专科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二)基于统一规范基础上坚持特色发展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为依据,首先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在此基础上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医学背景优势,围绕国家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以服务健康中国的建设为目标,突出医疗保险特色。

(三)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学校实际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为了进一步增强本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和融合性,通识教育课根据学校实际进行系统安排。专业课应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提炼社会保障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依此进行课程设置。同时课程设置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

(四)基于行业需求设计多元化课程

由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存在与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不同行业中,因此针对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本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多元化设计。多元化设计可在上述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方向课中体现。根据专业特色可自主设置社会医疗保险方向、商业健康保险方向、健康管理方向、老年社会保障方向等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既突出个性化人才培养,由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鉴于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医学院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一是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强化校内实验。通过开设《社会保险经办实务》、《综合管理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内社会保障专业实验室建设。二是加强校外实践。通关系统指导和培训,要求学生在大二大三期间到基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保险公司或医院医疗保险部门开展实践与调查活动,计入必修学分。三是加强专业实践教师队伍的培养。要求教师指导本专业学生参加学校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等。四是进一步强化综合实践环节。综合实践除包括专业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外,还应强化低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环节,通过课程实习的形式安排学生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等部门进行见习实习,强化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实践认知。

作者:李华业 单位: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长远.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基于对六所高校的调研,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12):59-63.

[2]王玉枚,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研究——基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1(1):84-86.

[3]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以财经类院校为例,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04):30-33.

[4]林建鸿.农林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探析,高教论坛,2014(10):57-60.

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篇6

制度保障是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1]学校制定出台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办法》和《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每年安排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赣南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赣南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使用管理细则》等文件从项目的申报、训练及经费等方面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推行教学方法改革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了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案例式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交互式教学(interactiveteachingmethod)、“双语”教学、临床技能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伙伴,自主提出学习问题,安排学习步骤;精选教学内容,大幅度减少必修课学时数;丰富第二课堂,开设校级资源共享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优化课程设置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在整个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学校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改革专业课教学内容,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必修课程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预防医学(含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医学科研方法概论等,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开设有医学与哲学讲座,选修课程中开设有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自然辩证法概论、循证医学、临床科研设计测量与评价、创造学等。

四、引导学生参与科研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学校注重医学生科学思维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将其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倡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一是将学生科学素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三早教育”计划(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二是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如大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开放性实验室项目等)进行科学研究。三是建立学生导师制,为学生配备有经验的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文献,鼓励学生撰写论文。

五、丰富实践教学

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保险学专业;医学院校;实践教学

2016年保险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0万亿元,同比增长27.50%。其中,财产险和人身险业务分别同比增长9.12%和36.51%[1]。在行业发展不断加快、行业地位在国民经济中愈发重要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深入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自2014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政府、社会特别是高校积极主动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围绕如何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从教育理念、方法、体制、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改革。目前,我国各类医学院校开设保险学(020303)专业的数量为8所(截至2017年)。基于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的办学特色与培养目标定位,通过探讨专业实践教学如何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本文将医学院校开设保险学专业本科层次作为讨论对象,以某校(以下称“WY高校”)保险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作为案例,结合同类院校的具体做法,对医学院校如何从供给侧改革入手,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探讨。

一、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的办学定位

(一)地方普通高校的本科培养定位。近年来,中央、地方和高校对于高等教育如何不断深化改革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多样化需求的矛盾日益关注。选择在高等教育框架下改革创新还是转成应用技术类型、应用科学型抑或是职业本科教育?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该如何定位值得深思。高等教育自其诞生起就具有公认的质的规定性,即追求学术创新同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我国高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高校面临就业的压力,因此部分高校在政策的引导下转变为职业教育,但是,因此而忽视高等教育的本质,混淆职业教育和应用教育值得商榷。因此,抛弃创新性和学术性是错误的,完全用就业指标来评价高校与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是错误的。[2](二)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的办学定位。我国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开设时间并不长,根据教育部公布信息整理,医学院校开设金融类保险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共计8所,其中包含药学院和独立学院(表1)。我国医学院校办学特色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专业培养定位一般为应用型人才大多医学院将保险学专业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开办保险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大多是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在保险学专业定位上也倾向于选择应用型而不是学术型。本质上,任何高校均具备学术性和应用性,只是主要侧重点不同,决定高校性质的作用不同。因此,地方本科医学院校将保险学专业定位于应用型培养,符合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同时很好地满足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强调医学、经济学与保险学知识的复合型从目前开设保险学专业的医学院校来看,8所学校均强调结合本校的医学优势,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等学科作为支撑专业培养的重要基础,强调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上的复合型特征。因此,医学院校开设的保险学专业明显不同于财经类、综合性大学设置的保险学专业。在第八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上,教育部高校金融学类专业教指委员会王绪瑾针对保险专业本科教育发展提出: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保险学是应用型学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应该严格区分,学历教育的核心是专业基本理论教育。[3]目前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的定位应该明确,既区别于学术型高级专业人才,同时也不同于职业学院单纯的职业教育,充分体现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定位。

二、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案与内容分析

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较多,涉及实践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实验课程教学、实验室建设、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毕业论文以实践教育考核、及师资力量培养等,甚至还包括校内各类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活动安排、寒暑假实践教学任务等。本文以WY高校为例,重点讨论校外实习、实践课程设置和校内科研活动。(一)校外实习不同方式与内容的比较与分析。目前各医学院校均比较重视校外实习,但具体做法各有不同。图1为WY高校保险学专业的实习培养方案基本内容。目前实习培养方案的思路基本可以概括为“医学+保险”(此处的“医学”是简化表述,指临床实习部分;“保险”同样为简化表述,特指保险专业工作实习部分;下文及图表沿用简化表述)。1.实习单位的选择对于医学实习,WY高校遵循统一安排与自愿选择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也可以由保险机构安排少数医疗实习单位。同时,近年来增加了司法鉴定所的实习安排,据学生反馈,司法鉴定所的实习经历对于保险专业来说更具有针对性。但同时,也必须要明确,医院实习特别是三甲医院能够较好地提供医学知识全面系统的学习。关于保险专业实习,目前WY高校财险公司与寿险公司均有安排,一般集中在浙江、上海、合肥、南京以及本地。原则上,考虑实习对于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水平以及结合就业意愿。目前大多数学生实习后能够较好地实现就业,满意度较高。通过在校期间邀请实习单位与学生见面,双向选择,统一安排,最终能够达到较好地效果。此外,WY高校也注意由于保险学专业学生的金融学科属性,对于少数学生基于因材施教的考虑,学校也安排了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实习。2.实习内容的确定在各医学院校开设保险学专业之初,医学实习一般会将几乎所有医院主要科室部门列为实习单位,将实习内容确定为全部临床医学知识,同样保险实习也是尽量囊括所有险种与业务种类。但是,经过与历届毕业生的访谈以及与实习单位的交流,发现这种求全的实习安排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也存在需要调整的地方。笔者认为,较合理的做法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实习安排时,根据学生选择保险专业实习的单位不同,确定不同的实习内容。具体地,选择健康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应该对应综合性医院,并涵盖尽可能多的临床科室;如选择财险公司从事车险理赔特别是人伤鉴定等工作,应侧重于骨科、医学影像、伤残鉴定等。总之,无论从实习内容还是从实习单位的选择看,要进行更加精细科学的设计,充分考虑保险实习与医学实习之间的联系。(二)校内实践课程的设置。1.医学课程的设置缺乏足够的实验课时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的实验教学非常重视且比较规范,但是由于保险学专业对临床知识的要求不同,往往难以开展。例如,WY高校的保险学专业采用基础医学概论与临床医学概论的课程形式,由于理论课时较少,同时医学知识由于内容过多,导致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难度较大,教师更换频繁,讲授速度过快,因此根本无暇顾及实验教学,究其原因,为课程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上缺乏系统地实验教学安排。2.体现保险学与医学相结合的课程较少现阶段真正把保险和医药相结合的课程较少,多是把综合类大学或财经类大学中保险学专业的课程照搬过来,无法体现出“保险+医药”的特色。[4]医学院校的保险学专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医学特色上,因此,必须加大保险与医学相结合的课程开发速度,实现医学知识与保险学知识的真正融合。在保险学相关专业课的开设上,应该充分避免传统的各类课程重复交叉开设,否则既占用学时,又无法提供真正实践需要的专业知识。医学院校通过课程开发,例如健康保险学、社会医疗保险学等课程纳入医学知识,深化医学知识与保险知识的融合,而不是过去仅仅停留在就保险谈保险,就医学谈医学的局面。

三、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一)如何处理好“医学+保险”两阶段校外实习的关系。两阶段实习是保险学专业实践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保险学专业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第一,在管理体制上,应统筹兼安排医学教育与保险专业教育资源。对于实习医院,应该以专业培养质量为生命线,不能对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有所偏颇。第二,在实习内容上,医学实习与保险实习应该服从保险学专业培养的客观要求,不断完善实纲,医学实习充分体现保险学专业发展的需要,保险学专业才能不断彰显医疗特色。第三,以毕业论文设计为抓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采用双导师制或者直接聘用校外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以实习内容作为选题来源,加强应用研究。(二)如何更好地融合医学课程与保险类实验课程。医学院校保险专业传统的教材、教学内容都已经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首先,教材建设是前提。当前,需要国内各医学院校进行密切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研讨并编写一系列适应保险专业特点的教材,同时根据实践情况,编写案例、实验课教材,充分体现保险行业发展的实践特征,把握内在规律。其次,需要学校顶层设计。从医学课程的校内实验课入手,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医学专业的实验课程,比如影像、骨科方面的实验课,要结合保险案例加强训练。第三,从教师自身能力来看,目前真正熟悉保险的医学教师是几乎不存在的,保险方面的教师对医学同样不了解。医学课程与保险课程就是各自独立存在,没有太多联系。目前比较好的办法,应该是提倡高校之间学科带头人、实习单位的专家等业内人士联合起来,共同制定医学课程与保险课程的教学标准。

参考文献:

[1]保监会.保监会“2016年保险市场发展情况”新闻会[EB/OL].www.circ.gov.cn/web/site0/tab7926/info4077026.htm,2017-02-14.

[2]储常连.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七问[N].中国教育报,2016-04-12.

[3]宫伟瑶,等.集两岸智慧提高保险教育水平[N].中国保险报,2015-10-26.

[4]舒燕.“供给侧”改革下医药院校保险学专业模块化教学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24(6):830-848.

[5]杨波.保险专业教学案例库建设之我见[J].高教学刊,2017(17):53-55.

[6]段晓华.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保险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7(20):155-157+16.

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已初见规模,为了克服体育院校办此专业的缺陷,凸显医学院校的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文章从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出发,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能用体育的方法去解决人的健康新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利用生物学和医学知识探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既涵盖体育科学中的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保健和康复、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也包含生物科学和医学等学科中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1998年教育部将运动人体科学设置为本科专业,属于教育学的体育学类。2004年普通医学院校开始招收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但因该专业招收的对象是“普通理科生”并且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再加上该专业是一个新专业,缺乏办学经验,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上,基本上套用体育专业和临床医学等专业的相关课程,难以体现“以运动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人的健康新问题”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导致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上产生了偏差。为了更好地促进运动人体科

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笔者就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谈以下几点心得。

一、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目前状况

1.培养方案。运动人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到2007年止,全国拥有该专业的本科院校达27所,其中,已招生的医学院校就有5所。各院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和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即“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探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练习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修业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2.课程设置。因该专业缘起于体育院校,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方面,招收的是普通理科生,并且他们的体育技能素质又较差,再加上大部分体育院校缺乏临床医学专业作支撑,导致在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偏多,而医学知识过于简单,非凡是“在神经系统、骨关节、心血管、慢性疼痛等疾病的康复方法和手段,以及心理学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就更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在医院实习的时间偏少,不能很好地适应运动康复的要求。

3.教材建设。教材是规范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材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是使用临床医学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中的相关教材,在教学内容上难免造成不连贯性,影响教学质量。教材和培养目标不相匹配,就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

4.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所学课程大多为体育方面的知识,而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又是想成为康复治疗师,再加上目前社会上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了解和熟悉不足,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练习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就业前景不尽如人意。

总之,随着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发展,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不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不改变招生对象以及学位授予方式,不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则在医学院校的发展道路将举步维艰。

二、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由此而带来的老年人身体锻炼和病后康复等新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学校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培养社会所需的既懂医、又懂锻炼的复合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而努力。

1.培养目标应和市场需求相统一。在现代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核心新问题的背景下,体育运动在这类疾病防治上的重要功能已初显端倪,作为主要培养专门从事“体疗”人才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已成为社会紧缺专业。为此,医学院校应根据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灵活把握培养目标,既不能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混同于体育教育学专业,也不能将它类同于康复治疗学专业。应根据市场需求,认真探索体育和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如何运用体育的方法解决人的健康新问题”这一主线,制订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业务培养重点应是摘要:把握体育、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各项基本的体育练习方法以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运动处方解决人类健康新问题,即在把握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形式来促进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的一系列积极变化,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2.凸显医学院校特色。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始建于体育院校,“落户”于医学院校,为了和体育院校互补,凸显医学院校运动康复的特色,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较好地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要求,采取前期公共教学模块和后期专业分流的方式,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具体来说摘要:第一,要将招生对象由“普通理科生”调整为“体育生”,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或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在大一和大二期间,采取公共教学模块,让学生把握体育学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干课程除大学公共课外,应有系统解剖学、功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基础医学概论、中医骨伤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创伤学、运动处方原理等课程。第三,在大三开始进行专业分流。一为“体育保健和康复”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主干课程为医用物理、临床医学概论、医学影像学、康复评定等,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二为“休闲体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休闲体育发展所需的学术探究、技术指导以及教育、组织管理和策划的能力,主干课程为教育学、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社会学、休闲体育管理学以及体育技能实践系列课,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三为“体育教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懂得康复保健知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主干课程和师范院校的类同,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

3.合理布置毕业实习。实习是学生即将工作前的一个培训阶段,为学生向职场转变做预备,非常重要。专业分流为“体育保健和康复”方向的学生,主要布置在医院康复科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6~8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休闲体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布置在健身俱乐部或中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体育教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布置在中小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所有分流方向的学生在第8学期返校后,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知识和技能空白,有所侧重地进行补课。

三、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的建议

为更好地促进、规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深化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改革,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应组织专家编写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材。

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及人才培养目标,在招生对象方面,应将普通理科生改为体育生,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因普通理科生体育技能稍差,对体育运动的喜好不浓。

同时,要瞄准人才市场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摘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药学;整合课程;教学改革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八次全体会议精神,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要求各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我们在调研活动中发现,“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不能紧跟学术前沿和社会科技发展,尤其是与实际工作和学生就业联系不紧密”成为药学专业学生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当前,药学领域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革,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已成为国家战略,我国真正进入了创新药行业爆发期。然而,传统的培养体系是建立在将已上市药物产业化的基础之上,无法满足当前对创新药物研发人才培养的需求。无效的教学活动直接导致学生多囿于死记硬背,学无所用的假象更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蚕食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和兴趣。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具备创新药物研发思维和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1]。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整合药学的概念、改革思路和设计[2-6]。有鉴于此,苏州大学药学院在药学专业中设置了整合药学教学改革班[7]。经过实践,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值得推广应用。

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药学教育的发展,学科间交叉融合,药学教育模式也随之发生变革。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药学教育模式存在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学科学习时间跨度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各个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能力较差等弊端,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柰大学首次探索并建立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型医学教育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哈佛大学在30年时间里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医学整合课程改革,为其他医学院校的整合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均先后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方案[8,9]。该课程体系打破了学科界限,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从生命整体角度综合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一课程体系改革为整合药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提供了思路。

2改革思路

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围绕创新药物研发人才培养,采用目标为导向的教学理念(OBE),按照药物研发(“找好药”,整合药学)、生产(“做好药”,工业药学)、使用(“用好药”,临床药学)进行分段培养(图1),着力培养基础厚、口径宽、视野广的创新药物研发型专业人才。

3实施方案

3.1理论课程整合

学院在整合课程改革实践中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按照知识体系,遵循从基础到专业、从简单到复杂、从机制到药物、从疾病到治疗的原则,通过跨学科、跨教研室组织教学团队,成立药物学总论、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循环与运动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泌尿与内分泌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等九个课程团队,形成药学专业课程的综合课程模块(图2)。在药物学总论模块中,重点讲授药物研发的思路和基础知识,包括整合药学概论、药物化学概论、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概论、药理学概论、药剂学概论、药物分析学概论等。八个系统疾病治疗药物模块依据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程度和认识程度,由简单到复杂依次讲授。每个系统选择3-5种代表性疾病,分别从系统疾病介绍入手,依次讲授疾病发病机制、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发现、代表性药物的设计与合成、疾病治疗用中药的研究与发现、疾病治疗用生物药的研究与发现、疾病模型的构建与药物活性评价、代表药物的药理与毒理机制、代表药物的成药性分析与评价、代表药物的剂型设计与评价、代表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等知识,让学生扎实掌握药物研发理论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研究和开发新药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能力(图2)。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化学、生物学、临床与药学知识的融合,教学重点与难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3.2实验课程整合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坚实的实验动手能力。在设置实验课程内容时,我们尤其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而且,从理论出发,通过实验来检验理论,并促进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学时安排上,我们按照1∶1的比例设置实验课,即每个模块理论教学54学时,实验教学54学时。在内容设置上,我们选取理论教学中的一种疾病和一个代表性药物,按照新药研发路线设置实验内容,即包括化合物合成、疾病模型的构建、化合物活性筛选、药物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价、成药性评价、剂型设计与评价、质量标准研究等(图2)。极大减少了验证性实验,而更多采取探究性实验,即在一些重要实验参数上设置一定范围,而非某一固定值;通过分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索意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教学方法

学生第1-4学期学习化学、生物学和临床基础知识,第5学期学习药物学总论、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循环与运动系统药物等模块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第6学期学习呼吸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泌尿与内分泌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等模块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教学形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参与式教学模式,CBL为引导的理论精讲,小组PBL讨论学生参与体验、头脑风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终生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理论讲授中注重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学生通过绘制知识链接导图,理清知识脉络,系统掌握重点和难点。通过临床病例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提高了学生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交叉融合的能力。

4整合课程运行保障

4.1成立整合课程团队

优良的整合课程团队是整合课程改革与运行的关键。首先建立整合课程组,打破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研室管理体系,吸纳不同专业的优秀教师组建整合课程教学团队,设立团队负责人和教学秘书,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共同讨论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和PBL案例,做到针对问题及时调整。

4.2师生积极参与

学院多次组织专家召开整合课程改革专题研讨会,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PBL案例设计等方面组织工作坊进行讨论,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比如,整合课程教学业绩点为普通课程的2倍;设定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发表整合药学教学研究论文、出版教材,并针对整合药学班学生设置新药创制项目等。学院顶层设计,科学组建团队,教师培训到位,积极主动参与是整合课程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4.3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授课时间

模块教学中,不同学科内容和时间上衔接紧密,有助于知识融会贯通,不同器官系统疾病的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为学生逐渐搭建起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在时间安排上,一个模块讲授完后接着讲授下一模块,理论与实验平行进行;每一模块教学结束后即进行考核,而不再集中于期末进行考核,有助于督促学生平时学习并及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整合课程实施效果

整合课程的考核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放在首要位置。由于缺少能直接使用的参考教材,迫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和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调查问卷反馈结果表明,整合课教学增强了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前课后积极主动查阅资料,课上积极发言,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同时PBL教学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交流,有助于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开始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甚至更有向以学习为中心转变的倾向;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亦已逐渐向以问题为中心转变。

6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系统疾病整合课程改革实践的顺利实施,师生对以系统疾病为主线的整合教学体系高度认可。但改革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新问题。首先,某些教学内容容易在课程整合重建中遗漏。我们在集体备课中进行内容核查对接,逐一解决了类似问题。比如,在传统教学中,一些经典药物由于其研究较为透彻,常作为典范进行详细讲解。但是,这些药物可能已经不在临床使用,不一定适合于作为新药研发思维培训的案例。因此,在新的教学内容中,我们更加注重选取目前临床使用更为广泛的新药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其次,多个学科交叉授课过程中,学生上课需要翻阅多本教材,不利于内容的系统和完整。为此,编写相关教材显得尤为必要。第三,整合课程教师更换较为频繁,同时学科间知识相互融合贯通不够,学生有学科知识分离的感觉。为此,建立不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和听课制度。同时,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促进教师相互学习,鼓励教师讲授与本学科相关课程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基于系统疾病的整合药学课程体系经过教学改革班试点、完善和应用,在理论探索、应用实践、体系建立、培养模式、团队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对其他专业PBL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对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张振琴,于海琳,胡晔晨,等.“五新”医药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2):136-139.

[2]樊代明.整合医学—理论与实践[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518-522,529-534.

[3]郭姣,陈钢,索蓄斌,等.整合药学—药学教育发展新时代[J].药学教育,2018,34(3):1-4.

[4]蔡志奇,宋粉云.整合药学的背景、内涵和实践路径—基于药学高等教育的视角[J].医学争鸣,2019,10(1):7-11.

[5]胡莹莹,赵舒扬,张勇.整合药学和转化药学理念下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药学教育,2020,36(6):21-24.

[6]张勇,赵一秀,杨宝峰.整合药学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21,23(1):185-192.

[7]蒋小刚.整合药学体系中呼吸系统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9):636-638.

[8]樊代明.整合医学—理论与实践[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55-66.

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篇10

1.1壮医专业建设与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条件之一。我校在推进中医药教育的同时不断地对特色少数民族医学进行研究与挖掘。对壮医学教育开展相对比较早,早期主要以讲义的形式开展壮医学有关课程的选修课。自2002年起就开展了中医学(壮医方向)的本科教育,该方向学生在修读中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增设了《壮医基础理论》《壮族医学史》等12门壮医药特色课程[1]。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将壮医药的各项科研成果以及诊疗技术渗透到中医学本专科各专业的教学之中,在学生当中广泛传播壮医药知识,吸引了大批热爱壮医的学生。2005年10月壮医药学院成立,配备了专业的教师队伍、独立的特色诊疗教学实验室等,从此壮医学教育开始步入正轨。经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壮医学本科专业于2011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使壮医学进入医学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实现了壮医专业独立招生与培养。至今已经培养了包括中医学(壮医方向)和壮医学本科生近300人。目前我校壮医学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将近300多人,这不仅极大地促进壮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也为开展民族医学硕士教育打下了扎实的生源基础,是未来振兴壮医药文化的中坚力量群体。1.2师资队伍。广西中医药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壮医药教育起就积极地建设壮医药的师资队伍。80年代中期,班秀文教授作为壮医药教育与教学研究的先行者及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开始招收中国医学史壮医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启了我校民族医学硕士教育的先河[2]。壮医药学院成立后更是加强了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涌现了黄瑾明、黄汉儒等壮医名师。2006年经国务院教育部学位办的批准,广西中医药大学获取了民族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增设民族医学(瑶医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前,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博士生导师2人,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广西名中医、广西优秀青年中医、广西十百千人才等,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的民族医学硕士生导师队伍。1.3教学条件。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成立了壮医药研究室、壮医门诊部,并在此基础上于1994年成立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研究所,成为了壮医药教育教学中心。自2005年壮医药学院成立以来更是建成了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中心,包括壮医诊疗实验室、壮药实验室、壮医药标本室等。2011年政府出台了壮瑶振兴计划政策,我校顺应形势成立了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教学研究条件日臻完善。这也极大地满足了民族医学研究生教学与教育,从此民族医学硕士生教育更上了一个台阶。

2民族医学研究生教育迎来的机遇

壮瑶医学作为广西的特色民族医学,近年来也不断迎来了其发展的机遇。2.1社会认可度及需求不断提高。首先,随着近年来不断地对壮瑶民族医学进行挖掘整理和积极推进研究,壮医学从理论到科研均趋于成熟,在临床方面,不仅壮医学的药线点灸、经筋疗法凭借其显著的疗效受到患者的肯定,而且瑶医也凭借其独特的医理用药理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痛风、不孕不育等疑难杂症方面的疗效也不断得到患者的认可,壮瑶民族医学的社会认可度正在不断地提高。其次,广西拥有丰富的壮瑶医药资源,“医药不分家”不管是医药的理论挖掘整理还是临床研究应用都是一项任务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民族医药人来完成。近年来壮瑶医特色专科门诊或病房从市级三甲医院到各县级医院也逐步兴起,如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其仁爱分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玉林、梧州市等中医院均有壮医瑶医专科门诊或特色医学门诊等等,社会对各层次民族医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高层次的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更是紧缺。此外,为做好老一辈专家学术传承也需要更多的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人才,不断重视及加大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是实现壮瑶民族医学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举措。2.2各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在学校层面上,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医学的学科建设,在加大对民间优秀民族医学文化调研整理与总结的同时,也积极进行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合理化探索,立志打造我校以壮瑶医药为特色的民族医学品牌。当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瑞康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柳州、桂林、玉林、梧州市中医院等十几家医院均设有壮医(民族医)特色专科门诊或病房,极大满足了本科乃至民族医学硕士生的实践教学。政府政策层面上,广西区政府大力支持壮瑶医药的发展,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并出资兴建作为我校第三所直属附属临床与教学医院的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是以壮瑶医为特色的医院,也是继金秀瑶医医院、武鸣区中(壮)医医院、崇左市中医壮医医院等县、地级市医院以来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民族医医院,将于2018年8月投入使用。该院的建设不仅体现了学校及政府加大建设我校特色民族医学学科建设的决心,也进一步为我校民族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方向,同时,也为民族医学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做了最好的铺垫。只有学科为社会认可,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为社会所接受,才是我校民族医学教育发展的机遇。

3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基于西医在社会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背景下,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存在以下几点问题。3.1生源问题。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亚民族医学专业”(即其本科专业为中医学而非壮医学等民族医学范畴的专业)的学生,这一生源占很大部分;二是本科专业就是我校壮医学专业这一民族医学专业范畴的学生,由于我校壮医学专业学生基数比较低以及学生报考兴趣等方面原因,这一部分生源只占一小部分;三是“亚医学”专业(即其本科为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跨专业报考,这一生源也占一部分。结合往年报考数据统计可知,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往往大于报考人数,特别是在民族医学(瑶医方向)表现更加突出,与报考激烈的内科学专业相比,民族医学生源间的竞争几乎没有,相当比例的招生人数还需要靠调剂来完成。综上可知,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不仅生源数量少,而且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不容乐观的。3.2导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导航”“引路人”的作用,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也要指导科研活动、探讨学科学术问题等[3],其学术素养等时刻影响着学生。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广泛推行导师制[4],“导、学”关系是学生与导师在这一制度下建立的[5]。目前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有19名,笔者通过与在校部分民族医学研究生交流发现部分导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导师忙于行政或科研项目,学生有时对自己的导师“难得一见”;②学生读研期间需听取一定数量的报告或讲座是学校倡导的,而自己导师却很少给自己上课或做报告讲座;③导师对学生撰写论文不能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或指导等。3.3培养存在的问题。目前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研究方向与内科学专业的差异不是很明显,呈现出一定的“内科化”现象,平时课程大多是各专业一起上的公共课为主,除了学术学位学生有一些自已本专业特色的课程,如民族医学基础理论、民族医学现代常用药物及方剂、壮医特色疗法、瑶医特色疗法等课程外,专业学位学生基本是没有这些课程的,这就体现不出民族医学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应有的自身的特点,其自身特色的研究方向仍亟待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此外民族医学也面临着中西医学边缘化的危机,社会认知度及认可度也有待提高,尤其是民族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相对面较窄,就业压力仍较大这一社会因素,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惑,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怀疑,觉得学习它根本用不上,从而消极对待民族医学的内容,这也不利于专业的培养及自身素质的提高。

4对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4.1生源方面。①不断完善壮瑶医学基础理论教育,加大壮瑶医特色诊疗技术课(如壮医药线点灸、壮医经筋疗法、滚蛋疗法、瑶医特色目诊、瑶医马骨刮痧等)的课时,加大民族医学的宣传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来报考学习;②鼓励壮医学本科生树立对民族医学的信心,积极学习传承发展民族医学;③积极推进瑶医学的学科建设,努力实现瑶医学本科招生,与壮医学教育一起增加民族医学范畴本科学生基数,扩大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生源数量。4.2导师队伍建设方面。①学校应进一步明确导师对学生在学业、学术、科研方面的指导职责,重视以及发挥老专家教授的传帮带作用;②学校应积极推进不同学科导师之间、导师与教学管理人员之间、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各种面对面交流与互动,可通过每年举行研究生培养经验交流会、导师沙龙论坛等形式交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③可逐步从单一导师向导师组制度转变,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论文等各方面的指导。4.3培养方面。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研究方向呈现一定的“内科化”现象,这与国家医疗改革与政策变化特别是近年来规培政策的出台有一定关系,同时也是难以避免的问题。因此,在时间相对充足的研一,除了完成公共课程之外,专业学位的学生也应当有相应的课时来学习民族医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如民族医学基础理论、民族医学现代常用药物及方剂、壮医特色疗法、瑶医特色疗法等。此外,因为很多学生本科是没学过壮瑶医相关知识的,因此,应积极鼓励这些同学课外加强学习壮医学通史、壮药学概论、瑶药学概论等相关知识,以为更好地学习和传承民族医学打下基础。

5结语

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仍存在需要改进之处,这就需要院校和学科建设者不断思索从而不断改进,不断推动学科向前发展。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民族医学学科发展的关注,从而获得政府部门更多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当然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对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将永远在继续前行、不断完善的路上。

参考文献

[1]罗婕,庞宇舟.壮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大众科技,2014,16(2):157-158.

[2]庞宇舟.对壮医药教材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4):103-105.

[3]闻世宇,李秀丽,王洪江,等.浅析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角色和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0):199-200.

[4]崔靖,张明,梁雪垠,等.从人才长远发展角度探索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问题[J].人力资源管理,2017(5):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