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5:41:29

医学影像论文

医学影像论文范文篇1

(1)内分泌系统核医学。

(2)临床应用广泛的核医学技术,如: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等。

(3)在临床诊断治疗、疗效判断、预后评估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核医学技术,如:肿瘤核医学、心血管系统核医学、神经系统核医学。

(4)临床价值重大的核素治疗,如甲状腺疾病及肿瘤的核素治疗等。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从核素显像的原理,影像的分析要点、常见的异常类型、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核素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治疗后的防护,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同时给出实际病例,进行课堂讨论,积极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在考试命题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突出核医学的临床实用性。

2改进教学方法

进行多模式教学过去由于教学内容多,理论课时数少的矛盾,教师们更多进行了“填鸭式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进行教学,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提问、讨论等环节,使学生疲于接受教学内容,而难以及时消化吸收,导致学习兴趣低、学习效率低。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核医学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多媒体技术将图像、动画、视频及文字资料生动逼真的融于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无法用语言描述清楚的教学内容予以模拟,给学生们更为直观、深刻的影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平台。教师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将大量的图片制作成多媒体幻灯,将核素示踪过程完全以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结合实际病例进行提问并展开讨论,最大限度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教学互动,突出了教学中的重点,增加了教学信息量,同时增强了教学效果。

3将核医学影像与其它影像学进行比较

体现出核医学功能显像独特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们以放射学得理念学习核医学,特别强调解剖学的概念,例如在描述影像时,常用放射学概念,如“密度”、“信号”等,因此,授课时,我们特别将放射影像学与核医学进行对比,在总论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放射影像学与核医学成像原理的不同;在各论教学时再进行比较教学;例如心肌灌注显像是核医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主要目的是评估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部位、范围及程度;而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简称冠脉CTA)也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手段之一;我们将二者进行比较教学;冠脉CTA检查的是冠状动脉的解剖学改变,即冠脉有无狭窄、钙化及肌桥,并对病变进行精确定位。理论上冠状动脉狭窄可致心肌的血流灌注减少,但由于机体有着强大的代偿机制,并不是所有冠脉狭窄、斑块及肌桥都会出现心肌缺血或梗死,因此,冠脉CTA并不能显示冠脉疾病引发的心肌缺血的范围、程度;然而这恰好是心肌灌注显像的特长。心肌灌注显像观察的是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通过心肌放射性分布的多与少反映心肌血流灌注的多与少,而心肌细胞聚集放射性的多少取决于该部位冠状动脉灌注血流灌注量,即心肌灌注显像反映的是冠状动脉狭窄这个病因所导致的结果-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范围及程度,从而判断预后,并可评价冠脉支架的疗效。这好比是水渠与稻田,冠状动脉好比是水渠,心肌好比是稻田,水渠有问题不能代表稻田的灌溉不好,而我们更为关注的是稻田里的麦苗是否长的好,即心肌是否缺血。由此可见冠脉CTA所提供的是解剖学信息,心肌灌注显像提供的是功能学信息,二者分别反映了一个疾病的两个不同的侧面,从不同的角度对疾病进行评估,各有所长,不可相互替代或混淆。

4紧随现代医学发展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核医学最新研究进展,培养学生及时跟进医学科技发展的新动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现代医学影像学已从单纯的形态学诊断发展为形态与功能成像并重,并着眼于分子影像学的研究,分子影像学代表了21世纪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方向。随着现代核医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分子核医学取得了显著进展,带动了肿瘤核医学、核心脏病学及神经核医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核医学图像模糊、解剖结构欠清晰的难题;PET/CT、SPECT/CT图像融合一体机的使用,使核医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另外,随着现代临床医学及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有些传统的核医学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逐渐减少,甚至被淘汰了;同时,随着核医学仪器及放射性药物的发展,核医学中新的内容层出不穷,我们需要及时跟进核医学的发展,将核医学的新技术、新进展及时补充到教学中,突出核医学先进性及实用性,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并重点讲解这些内容,例如:随着PEC/CT的广泛使用,正电子显像成为了核医学研究热点,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正电子显像的显像原理、临床应用价值就成为了新的重点内容;这样更贴近临床的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得学生们及时跟进学科发展新动态,在将来的临床实践中能更合理自如的运用核医学知识为临床服务。

5加强教师技能培训

促进教师知识扩展首先,医学科学的发展,鞭策着教师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提高业务水准。尤其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迅速推进了分子核医学的发展,因此教师们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更快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核医学的新进展,培养学生及时跟踪的学科新动态。其次,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得核医学的教学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如何更好的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成为了教师们的新课题。这样的变化不仅要求教师精通核医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还要求教师掌握基本的微机应用知识、相关的操作软件、一定的网络知识及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电子仪器的应用技能。

医学影像论文范文篇2

1.1课时少,内容多。现代医学影像学教学较以前涉及的知识面、信息量增广,内容增多,而教学课时数却在锐减[1],使得实践教学出现了“时间紧、任务重,学生感到抓不住重点”等问题。传统的X线、CT、MRI等方面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影像专业的教学学习。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制定难以达成一致性,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间冲突时有发生。医学影像学既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同样也是联系解剖学、病理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科目。培养学生根据患者病情建立一套自己的实用、灵活的影像检查手段,逐步建立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逐渐达到医学影像学专业素质教育的目标[2]。1.2教学方法老化,重点难以突出。医学影像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图像相结合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结合大量阅片才能对知识点进行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观片灯方法是最初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采取的主要带教方式,即带教老师从众多的胶片中整理出典型的教学片,使用观片灯向学员解读疾病的表现。教学片的质量和数量由于使用过程的损坏及数量的限制,难以达到教学要求;授课老师在众多储存片中查阅出具有教学价值的教学片非常费时费力;最初的感光胶片需要显、定影进行冲洗,其中含有重金属的定影液会对污染环境。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带教的学生受到限制,无法详细解惑学生的疑问,使得学生掌握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变得非常困难。

2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策略

2.1创新教育内容。如今医学设备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开发而显得更智能化、自动化,医学影像学亦需要与时俱进、技术创新。目前,临床实际经验与医学影像理论知识存在不一致,故需要教学内容改革。将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依据大纲要求进行整改,结合具体病例的临床症状与理论相结合来进一步阐释,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通过不断扩充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进展,以点带面,举一反三,以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能够做到理论最大程度联系临床工作。2.2教学方法革新。医学影像的检查方法之多、原理之复杂,学生难以掌握。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就需要在理论课上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各种影像的检查原理、检查方法及实践技能。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医学影像的授课及学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目前仍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未得到根本的改革,学生仍旧只能被动的跟着教师的节奏,按照教师提供的PPT课件进行走马观花的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少,一些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得不到充分的解答,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问题依然是问题,教学效果便无法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调整教学方式,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大胆阐述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课堂上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配合讲义、课件、图片,再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将临床经验融入问题解答中,让学生能更直观的理解、掌握,将在影像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临床实践经验表现出来,更深入的去思考、去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临床能力。2.3教学工具改革。以下三方面是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的特点:第一,内容丰富的影像学资料。不同疾病有着不同的影像学特点,目前多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让学员全面了解病理状态下的影像学改变。第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如今大部分医院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并结合影像实物片,让学生认识到荧光屏上的影像和实物片的影像是有差异性的。第三,学生医学影像检查的操作、原理的培养。目前,随着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e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的出现,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教学水平和诊疗水平亦明显改善。PACS是通过各种接口把平时扫描的不同医学影像资料以数字化的方式全部储存起来,以后需要出具医学报告或拷贝相关典型图片时,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准确、迅速调出使用,并伴有辅助诊断管理的一些功能。PACS应用于影像学的实践教学之后,激光胶片的使用率明显下降,影像资料完整性和丰富性明显增高,影像学资料的解读工作更加容易掌握。PACS具有以下优点:(1)病例资料的收集较便利,课程质量和数量得到了提高[3-5]。(2)患者的隐私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医疗官司明显下降。(3)教学资源得到了共享。(4)影像学实践的考试不需要传统的胶片及试卷,既减轻环境的污染又保证教学质量。医学影像的实践教学方法随着影像学教育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目前利用电子信息学技术构建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平台的医学教育机构越来越多,既简便了带教老师的教学工作,也灵活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在临床的技能。为培养应用型影像人才学生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3结语

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涵盖的内容较多,学生要熟练地掌握专业的影像技能只有通过自然科学为基础、深化教育医学理论才行。在这信息资源丰富的互联网时代,现代化、多元化的医疗设备是医院的必配。如今学生的学习、工作需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通过对当前教学改革,我们将电子信息技术与影像学教育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专题网站、医院PACS网络系统等多种成熟技术,实现医学影像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一定能更好地提升我国的影像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唐光健,刘文亚,秦乃姗.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4):542-544.

[2]王红光,李顺宗,胡书芳,等.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立体形象思维方式与创新诊断模式在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8):767-768.

[3]毛锡金,范万峰,王山山,等.PACS系统联合CBL、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31(3):498-500.

[4]王东旭,李广微,杜有利,等.解剖实验与医院PACS系统联合的教学新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142-144.

[5]张英俊,刘静,余晖,等.基于PACS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N].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0):1500-1501.

医学影像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传统教学;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实习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参与式教学列为我国未来十年大力推广和普及的重要教学模式和方法之一。理念上,参与式教学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和共同参与;方法上,参与式教学要求师生平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达到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的目的[1]。近年来以参与式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绩[2-4],但有关将参与式教学运用在医学教学中——特别是将其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实习中的文献鲜有报道,本文将对此作初步探讨。

1参与式教学的应用意义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的医学学科,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影像诊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能获得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影像成像技术的原理,掌握成像手段的选用原则,掌握常见病的影像表现,培养独立阅片及分析诊断的能力。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重在实习阶段。但常用的传统的信息灌输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且医学影像诊断学内容繁杂、理论抽象,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很多学生仍不知如何阅片,亦不知如何获取课外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知识以进行分析诊断和鉴别诊断,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探索一种更好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探索式、开放性、主动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同为主体,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以及进行高层次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可根据教学效果即时调整授课内容和难度。同时,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过程中,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获取教学反馈、评价并进行反思,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取得进步[5]。

2参与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实习中的应用

教学实践证明[6],参与式教学较传统教学法具有优势。参与式教学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7]。由于医学院校师资匮乏、学生众多及医学知识繁杂,可将采用后者,即将参与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机结合,探索符合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参与式教学。将医学影像诊断学参与式教学实践的过程分为课前准备、理论学习阶段、实践阶段和反馈评价反思四个阶段,使参与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实习中[8-9]。2.1课前准备。如何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呢?这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作为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首先按教学大纲要求展示,使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及要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设计参与式问题、储备病例和相关图片。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乐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应该确定这一点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来教他们”。实习阶段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解剖学、病理学等基础课程及医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课程,进一步地实习医学影像诊断学若能与既往知识融会贯通,将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可据此来设计本学科范畴内的相关的参与式问题,比如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分期及相应的影像表现和临床症状等,并储备病例和相关图片。2.2理论学习阶段。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将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知识的重点难点以传统授课模式的形式围绕课前设计的问题进行精讲,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经典病例的影像图片,围绕影像图片进行讲解,并授予文献检索方法,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和获取课外知识的能力。2.3实践阶段。理论学习结束后,将学生分组,将参与式问题及病例分发到感兴趣的各小组,保证小组各成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给学生充分自主性自行分配组员搜索及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查阅相关专业书籍,解释参与式问题,并对病例进行分析诊断。在此期间,同时要求学生定时进行小组讨论,汇报各自工作完成情况,鼓励小组间及学生与教师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在指定时间如分派问题及病例后一周,组织小组病例讨论,由小组主讲人提出病例的定位、定性诊断、可能的定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与影像相关的病理学基础、阐述临床治疗方案及陈述该病的影像学最新科研进展,小组主讲人发言结束后小组其他组员可进行补充,同时提出需教师解答的疑惑问题。在各小组讨论时,教师要记录需解答的问题,发言结束后点评问题,并分析学生的诊断思路,对每位学生的发言和全体同学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的思辩表达能力。2.4反馈评价反思阶段。每一次小组病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针对本次教学进行检查,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问卷回答、建议等形式获取学生对该教学方案的反馈评价,并进行教学活动的反思,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取得进步。

3参与式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实习中的应用效果

自开展参与式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实习中的应用以来,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均认为参与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且很好地补充了后者的不足。在参与式教学中,学生反映虽然学习压力大、花费时间多,但提高了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提高了沟通交流能力、发现问题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使师生之间关系更为融洽。此外,参与式教学是教学相长、互动的过程,其要求教师不断丰富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以驾驭课堂。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及培养学生进行高层次思考的能力,还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参与式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实习中是可行的,能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时见.参与式教学的内涵特征[J].教师教育学报,2014,1(4):108-111.

[2]汪玉侠,黄忠东."参与式教学":提高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9):70-73.

[3]王静.参与式教学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8):14-15.

[4]慈向科,赵玉宏,万莉,等.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口腔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13,22(3):345-348.

[5]陈时见,谢梦雪.参与式教学的形态特征与实施策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6):91-95.

[6]张健,向永孝,王文军,等.参与式教学法在医学留学生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6,27(15):2564-2566.

[7]陈瑞华,欧珠罗布,付强,等.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1(6):88-89.

医学影像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人才

医学影像学在医学领域称得上是一门新兴学科,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门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并围绕影像技术展开的学科。同时,医学影像学与临床医学息息相关,学生需要在拥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技能的基础上,对影像技术和影像图片也拥有足够的分析掌控能力。在现阶段,医院影像科引进了大量先进的科学设备,这些设备能更好地帮助检查治疗疾病,但由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不足以支撑学生在毕业后能胜任当前的影像医师的工作。因此,为了促进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医学影像学教学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革创新。

一、医学影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当前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无法跟上社会的要求。当前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教材大多数是以疾病为主要内容,再通过加入核磁共振、超声等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从影像学角度认识不同的疾病,这在以前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内容。现在很多医院已经将影像学独立了出来,分为放射科、核医学科等,而不是作为临床医学的附属科室存在。这种科室的划分,不但要求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更高,还要求专业划分更为详细,因而过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要求。2.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多,而教学课时不够。医学影像学作为一门刚从临床医学中划分出来的学科,不但对基础医学的知识内容和临床技术掌握要求极高,还要求拥有系统专业的医学影像学知识,这就意味着医学影像学课程相较于其他医学专业来说要更为复杂和广泛。显然,当前的课程结构不足以使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消化知识内容,课时安排也不能让教师全面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本科医学影像学教学已经将影像专业延长为了五个学年,而高职学校却没有改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学校相关部门应当注意对课时结构安排及时做出调整。

二、关于改革创新医学影像学教学的措施

1.关于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医学影像学与医院的医疗设备息息相关,X射线、超声波、核磁共振等各方面的教学都需要通过机器设备对教学内容加以辅助。然而现阶段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大多还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这对于影像学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来说是不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占比,把课堂时间归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学会操作。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改在医院进行学习,通过临床病历直观了解一种疾病及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2.关于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传统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大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上的聆听者,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节约了课堂时间,但是却不一定能拥有良好的课堂效率。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主张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把教师放在引导者的位置,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让教师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学习知识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应该把课堂当作探讨知识的地方,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因此,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好指引工作,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不是进行压迫性教学。3.关于检测考核方面的改革。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的期末考查都是以笔试为主要考查部分,包括医学影像学在内的所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都不重视实践操作的考核。这种考查方式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水平,因为理论知识过关并不表示学生能在进入医院后帮助病人治疗疾病。因此,高职院校在期末考核中应加入对学生实践操作水平的考查,只有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都能满足教学要求,才能真正说明完成了教学目标。4.关于教学工具方面的改革。教学工具的改革也是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等,让多媒体技术中的丰富视频和图片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课堂内容。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使用PPT教学,能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提供参考资料。网络信息技术还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协作,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困惑,构建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教学急需一场革新,使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方面都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贴合实际。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共同努力,打造新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学影像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志春.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J].解剖学研究,2014(01).

[2]谢东,李强.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6(24).

[3]徐贵平,金晨望,强永乾.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策略与趋势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3(04).

医学影像论文范文篇5

1.1人才培养目标

在内科学课程设计时要明确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培养紧缺人才。经过3年时间,使学生成为适应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掌握医学影像技术基本理论及技能,能从事放射诊断、超声诊断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2应具备的能力

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等;熟练掌握常见病的放射诊断、超声诊断基本知识、理论,具备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临床工作的能力;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做出正确影像诊断的能力。

1.3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该专业主干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主要课程包括内科学等。

2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内科学理论教学课程设计

2.1突出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特色及就业岗位需要的知识

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对学习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综合素质类课程兴趣不高。因此,内科学课程设计不能模仿和照搬本科课程,也不能把中专的课程简单地组合起来。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相应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通过适当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打破原有课程设计界限,优化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技能训练,以突出操作能力、注重临床教学、加强技能实践、适应基层需要为原则,设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内科学课程体系。近年来我们按照这个思路,以“实际、实用、实践、实效”为原则,在制订内科学教学计划时重点选择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以增强动手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体现岗位需要的知识。

2.2明确内科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1明确内科学的地位

开始授课前向学生介绍内科学与专业课程、临床工作的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其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等系统的常见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与外科学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科。

2.2.2明确内科学学习的意义

内科学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为日后学习其他临床学科和从事临床实践或基础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内科学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核心学科,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想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密切相关,其诊疗原则与方法亦适用于其他临床各科。

2.2.3明确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内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通过病史询问或面谈后,进行体格检查,根据病史与检查所见做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以期在众多鉴别诊断中排除可能性较低者,获得最有可能的诊断,给出合理治疗方案。

2.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3.1重视“三基”教学,强化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关系

“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内科学学习以疾病为中心进行讲解,包括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如学习“慢性支气管炎”时,先让学生复习支气管的解剖和生理特点,炎症的病理特点,咳嗽、咳痰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再进行讨论并提出诊断依据,给予合理治疗,从而达到基本理念与临床知识的有机结合,为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奠定基础。

2.3.2重视疾病间影像诊断的鉴别

影像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图像,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作出诊断。内科学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肺炎链球菌肺炎、肺结核病早期,病变部位病理改变为渗出性炎症,影像学检查表现为相似的X线征象,但这两种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不一样,如发热症状,肺炎链球菌肺炎多呈稽留热,肺结核病人多表现为长期低热,于午后或傍晚开始,次日晨降至正常。通过对这两种疾病的介绍,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使学生明确影像学检查只是辅助检查,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影像诊断,从而为临床医生明确诊断提供依据。

2.3.3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增强直观性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增强直观性,加深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为了增加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弥补临床见习中的不足,通过多媒体展示临床病例后再进行教学。如讲授“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时,先以病案形式展示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教学中还可通过对解剖、病理生理知识的复习来阐述疾病的演变和表现、两种病之间的联系、影像诊断的变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诊治方案,不仅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而且提高了其分析、探索问题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4强调教学总结和复习

教学中对一堂课的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和复习,使学生明确重点,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目的。课堂导入和结束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如教师对“肺结核”一病讲授完理论知识后,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明确“肺结核”临床分5型,每型的影像特征不同。

2.3.5改革考核方法,评价学生综合能力

重视课间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意识,从而提升学生操作技能。改革考核方法,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如通过病例分析引导学生注重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明确岗位需求、就业要求,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3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

教师的能力评价对教师的业务发展具有导向作用。高职院校只有一部分教师有深入生产第一线实践的经历,大部分教师缺乏动手能力,不能将医院最新技术引入教学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职“双师型”教师已成为主要的师资力量。教师应定期深入临床,熟练掌握临床技能,了解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了解社区医疗、农村卫生室岗位需求;认真备好、写好教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4选好教材

医学影像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医学成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技术

0引言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作为提供医学成像设备相关行业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培养适合当前高新技术发展,掌握先进医学影像技术,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设计研发,维护管理的专业人才成为普遍关心的难题。《医学成像设备学》是医学影像技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内容包括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和分类、常规X线机、数字X线机、CT机(CTComputedTomography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设备)、磁共振、超声和核医学等成像设备的基本结构、功能、技术参数和临床应用。其中《医学成像设备学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医学成像设备价格昂贵,对于设备的安装和人员防护标准要求较高,大学实验室尚无法满足要求,课程设计教学无法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以项目驱动实践教学的方法对《医学成像设备学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1增加认知实践

认知实践着力于“认知”。21世纪以来,随着行业内三大巨头公司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简称为“GPS”把研发中心或生产线建立在了中国。国内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医学影像设备的民族企业研发机构如联影、迈瑞、鱼跃、明峰等。国内医学影像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端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医学成像设备学》主要讲述医学成像设备的原理及应用。《医学成像设备学课程设计》从课程出发,将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与X线机实验,X线CT实验,磁共振实验一起共同组成医学影像专业的核心实践教学模块。利用医学影像研究所现有实验设备GE单排CT,富士公司的DR,上海医疗器械厂自主研发的移动式X线机设备等。通过对这些进口和国产设备各方面的比较和性能参数的分析,使同学们看到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学院近年来与飞利浦、西门子、联影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实习基地备忘录,利用这些基地带领学生们实地参观,也邀请企业或医院的专家到学院来做专题讲座为同学们讲解专业知识。

2改进课程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课题来源于与各大公司或医院合作的课题。比如,高频X线机电源分配子电路设计就来源于与上海医疗器械厂合作的昆腾高频高压发生器研发项目。X线机球管测试则来源于与飞利浦暑期实习合作项目,具体改进如下。

2.1每天一个学时左右的微视频教学环节

微视频的引入改善了教学环境,加深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请同学们准备一个20分钟以内的简易的微视频,可用手机很方便录制素材,用电脑或者平板电脑就可以后期制作出来。比如X线机电源电路的设计中采用三相半波、三相六波和三相十二波电源的电路在应用领域的差别。同学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互联网,学校图书馆,电话联系,实地考察取材,得到视频素材。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新环境下,微视频,微课这种形式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这些微视频可以上传至班级群或云端共享,在宿舍,回到家里,随时随地都可以回放。比课本上纯理论分析的设备硬件电路原理描述更能促进大学生思考。

2.2课程设计结合工程实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

工程师的基本工程素养随着企业对工科毕业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偏重理论教学向注重实践教育转变。由教师主导改变为学生主导模式,启发学生选读相关工程领域的新科研成果和发展方向的工程应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医学成像设备如X线设备、CT设备等都是大型设备,整机系统制作难度较大。对于只做过基础电路实验的同学一周内完成课程设计尤其难,只能通过仿真设计完成电路分析到设计的过渡。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备电子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础,针对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的特点,结合往届学生的教学经验,主要推荐学习两个难度适中的电路设计软件和仿真软件:PROTEL和Multisim,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通过这两个软件可以完成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和印制线路板的制作,并通过仿真查找原始电路设计的问题再纠错。而熟悉这两个软件的使用对于大学生将来从事硬件开发也非常有益。对于局部核心电路的设计要求学生做面包板辅以实验,来加强学生们对于电子元器件的认知。比如做高频发生器电源电路的设计内容时,要求学生采买绝缘栅型双极型晶体管(IGBT),并制作电路板。市场上IGBT型号众多,参数各异,如何采买各种类型的元器件也是大学生将来成长为工程师的第一步。很多大学生正是在这一周的课程设计内学会了看色环电阻,学会在购买二极管三极管时需要事先了解哪些参数如何采买等。

2.3资源共享

参考工程实践中项目的解决方案模式指导学生进行本课程设计。整个课程设计以工程项目方式立题,以解决具体工程实践问题为目标,由两三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分工合作再做系统集成。每组设立一个负责人,整个课程设计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题目所给出的设计参考资料有部分是英文的,需要翻译。专业文献的翻译必须结合专业课程内容采用专业术语才能做到准确、专业。课程设计拆整为单,将设计问题分解为一个一个模块可以降低设计难度和制作难度,最大程度上解决了课时过少问题。由于自己的独立完成任务情况将会影响到整体问题的解决使得每个同学更负责更主动,从而克服了大家一起做同一个模块的惰性。让外语翻译能力强的同学做技术翻译工作,电路设计能力强的同学做原理图设计,而仿真能力强的同学做仿真。后期则需要大家一起共享经验与教训,分析结果,讨论课程设计报告内容。这种管理模式正是目前用人单位开发项目采用的常规模式,通过提前适应团队协作,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目标的个人负责结合团队需要模式。使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企业医学成像设备研发、制造、维护需要,也使同学们更了解医院的影像设备管理规范和自身的安全防护。

2.4课程设计结果分析。课程设计的最后一天为成果汇报日。鼓励学生采用多媒体+实物的方式进行汇报。汇报由项目的提出,整个项目的分解,目标方案的制定,最终实现和实物或仿真展示等几个部分组成。每组汇报完毕,由其他项目组提问相关技术问题。有时提问的角度也是很有创意甚至可以作为下一届的设计题目。通过你问我答,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做项目讲解的能力。通过互动能触发学生更全面的思考。2017届医学影像专业的一组同学就是在汇报后,完善了方案,充实了上交论文的内容。课题的结束往往只是下一个课题的开始,课程设计的内涵得以延续。而教师在掌控整个汇报的过程中也可以受益良多,真正实现了教学互长,当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创新实验报告,优化成绩评定标准

基于上述几点课程设计内容上的改进,对于实验报告的要求也进行了改进。课程设计不能像理论课那样出试卷给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也不能像实验课程那样根据实验报告或数据分析给分数。课程设计都是结合工程实践中的项目而设计的一个个的小课题,要求学生根据小组的既定题目写专业论文。格式参照科技论文的格式,字数在2000字左右。一周的实践中期要求上交一份中期汇报简报,报告课程设计的进度和设计方法等。成绩评定不单单从论文入手,还要综合考虑一周时间内每个同学的工作量,由平时分和报告分两部分三比七确定。而平时分,结合课程设计中组员表现由各小组组内互评给出。对于这种自己参与打分,同学们表现得非常认真。付出时间较多并带动了整个项目进展的同学都被组员给了高分,极大地体现了平时成绩的公平性。比起大多数理论课只由几次作业成绩取平均要客观些。杜绝了平时缺席,考试成绩好就能得高分的结果评价弊端。论文的内容准确合理、格式正确、论述严密作为课程设计报告分数评价标准。平时分数和报告分数相结合得到《医学成像设备学课程设计》实践课程的最终分数。

4结束语

在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项目的资助下,本文《医学成像设备学课程设计》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探索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从而为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成像技术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奠定基础;二是为国内从事《医学成像设备学课程设计》教学的同行提供一点参考。微视频形式新颖,主题突出,交互性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工程项目的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分组合作方式更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使之明白团队合作的必要性。但限于作者水平文中尚有不当之处,恳请同行给予指正。

参考文献

[1]聂生东.关于医学影像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C].医学影像学全国教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7.

[2]徐跃.医学影像设备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高春芳,李国柱,黄磊,等.浅谈《医学影像设备学》实践教学改革[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5):2131-2132.

[4]张晓瀛,马东堂,王德刚.美国MIT电气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4):8-10.

[5]GeneralAbstracts.MolecularImagingandBiology[C].Pro-ceedingsoftheworldmolecularimagingcongress2016,,18(2):1-1278.

[6]倪德克,师亚莉,朱旭花,等.EDA技术在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4):118-119.

[7]石磊,郝静.Multisim仿真在电路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13(20):200.

医学影像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在线教学;医学影像技术;课程设计

在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全国高校积极开展课程的线上教学。上海健康医学院在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在2020年春季学期开展了大规模在线教学活动,组织全校所有专业进行了线上授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经过一个学期的在线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所开展的在线教学活动,以及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同行提供一些借鉴。

1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线教学情况

1.1在线教学的组织与实施。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的在线教学分为2周试运行周和19周的正式教学周。医学影像学院开设线上教学的课程总门数为54门,其中本科层次29门,高职层次25门。所有课程都在校内超星课程平台上完成了建课,其中教师使用自建资源或自行录制授课视频的课程为48门,选用线上共享他人优质课程资源(链接到超星平台)的4门,使用其他技术(云班课)的课程2门(在超星平台进行签到、答疑互动等环节)。在线授课以教师录播为主,结合直播形式进行集中答疑。学校对线上教学活动提出了“1141”的要求。第一个“1”指教师授课PPT上传到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个“1”指必须有课程的线上讲授(课件中重点和难点的录屏或旁白上传或直播讲解,也可推荐上相关课程资源收看);“4”指授课中包括但不限于作业、线上测验、线上互动讨论、线上答疑辅导等活动;最后一个“1”指PPT或录屏等视频中需包含任务设置,比如不少于1次/15分钟的进阶式测试等。在课程建设和在线教学过程中,医学影像学院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在每门在线课程的首页上强调了教学资源的学习功能,不得在网上传播。学院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在线教学的特殊性,让教师更加注意授课中的语言和行为,把好意识形态关。1.2课程在线考核。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的所有课程采用在线形式考核。医学影像学院共完成54门(95门次)课程考核。所有课程的在线考核统一在学校超星平台上进行。每门课程的教师先编制题库,然后通过随机组卷的形式,从题库随机抽取题目,生成5~20套试卷。配合题目选项乱序等功能,尽可能减少试卷的重复度。医学影像学院在线课程考核过程中严格按照学校的文件要求执行,总体平稳有序。1.3在线论文管理与答辩。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学校要求,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全体本科生需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论文的过程管理采用“中国知网”的“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实现了论文题目双选、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提交与、最终稿上传等所有过程材料的在线管理。通过指导教师、评阅专家、答辩专家等不同角色的电子签名上传,实现了全过程文档的自动导出归档。答辩统一采用腾讯会议App进行在线答辩,要求学生全程开启摄像头并全程录像。答辩过程中,学生自述不少于10分钟,答辩小组提问不少于10分钟。答辩成绩根据答辩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在各组答辩过程中,学院答辩巡视组对各组的答辩情况进行巡查。通过在线答辩,发现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接受这种新的答辩形式,而且能够很好地利用各种即时在线工具,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1.4在线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为了不断提高在线教学质量,确保做到线上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上海健康医学院形成了“校级督导—院级督导—同行听课”三级教学监控体系(见图1)。由校外专家组成的校级督导,对全校课程进行分类质量监督。院级督导由学院资深教授组成,听课覆盖学院所有课程。同行听课在教研室层面开展,每位教师听课次数不少于4次,被听课次数不少于2次。同时,在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组织了3轮在线课程资源巡查与通报,针对所有在线课程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行巡查。另外,每个班配备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向学生处反馈课程的教学情况,在每周的教学质量周报告中进行通报。

2在线教学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个学期的在线教学,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和学生普遍接受了在线教学这种新的模式。相较于以前的传统课堂教学,现在教师能更主动地思考怎样在课程中加入在线元素。二是技术层面上,教师对在线教学相关的各种软件和工具的使用能力大幅度提高,对于各种录屏软件、视频制作软件、课程平台的各种设置与操作等都能比较熟练地使用。三是积累了一部分优质的在线资源。很多教师都是自己开发授课视频或实验视频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一部分优质的在线资源,为后续优质在线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四是积累了在线教学经验。在一个学期的在线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尝试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比如课件录播、直播授课、网上文字答疑、语音答疑、直播互动等,这些都为教师后续开展在线教学或混合式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在线教学中的困惑及思考

3.1部分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欠佳。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能在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研究机构从事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操作、维护和图像处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1]。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践学时占了很大比重。经过一个学期的“纯”在线教学,发现部分课程的实践环节安排比较困难。有一些课程,比如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可以通过虚拟仿真、视频示教等形式,配合实验报告等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还有一部分课程,比如X线设备及摄影技术、CT设备及扫描技术等,虽然也可以通过视频观摩来完成教学,但是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操作,缺少肌肉记忆,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这样一些课程的实践环节,还有待后续再安排线下教学进行强化巩固。3.2需要完善“课程学习社区”建设。这次大规模的在线教学中,总体来看每门课程都如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横向比较各门课程的建设情况,能发现课程建设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通过在线学习,学生除了能够像常规课堂那样获取PPT和课程讲解的视频之外,应该能够更便捷地做到与教师互动、同学间交流学习,获取课程相关的衍生资源,进行不同层面的课程测试与评价等。为此,要通过不同形式和方式的在线资源建设,构建和完善在线课程的“课程学习社区”[2]。3.3以“学”为主理念有待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能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3]。此次大规模在线教学,是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的一个契机。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青睐直播授课,等于是将原来的传统课堂照搬到线上,以“学”为主理念有待进一步夯实。

4结论

上海健康医学院在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进行了全校规模的在线授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在线授课、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在线答辩、在线考核等教学活动。通过一个学期的在线教学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也发现在实践教学、在线课程建设、以“学”为主课程设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席秋玉.高校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构建、实现与分析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医学影像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医学影像教学;融合教育;现状

伴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同时人们的关注点由疾病为中心转化成患者为中心及健康为中心[1]。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预示着医学领域人文精神的强力回归。现代医学是循证医学,医学影像学包涵了多种影像检查、治疗手段,已成为临床最大的证源,在临床工作、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医学人文教育在影像学中的发展却略显滞后。本研究通过对陕西省某医学高校师生医学人文教育程度和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影像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调研,探究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规律,为提升医学影像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可靠的基础与依据。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1、调研对象。于2018年9月-2018年12月对陕西省某综合性大学附属教学医院的师生进行问卷调研分析。调研对象包括医学影像医师、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及实习医师、在校医学生。2、调研方法。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编制“医学人文教育现状调研问卷”,调研内容涉及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认知程度、学校开设医学人文课程现状和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影像教学中开展情况,共四部分内容。采用微信调研问卷的方式,调研所得数据从表单大师软件中直接导出,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医学人文教育的四个方面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二、调研结果

共调研387人,收回问卷387份,全部符合填写要求,其中医学影像技术人员50人,占12.9%;医学影像专业实习医师41人,占10.6%;医学影像医生52人,占13.4%,医学生244人,占63%。1、医学人文教育的认知程度。调研结果显示,在对医学人文教育的了解程度方面,该医学院校师生中有近一半的被调研者对医学人文教育不了解(13.18%)或只是偶尔听说(27.91%);有56.07%的被调研者对医学人文教育一般了解;仅有2.84%的被调研者对医学人文教育非常了解;不同群体对医学人文教育的了解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x2=31.59,P<0.001)。在接受医学人文教育情况方面,21.71%的被调研者从来没有接受过医学人文教育;70.54%的被调研者接受过医学人文教育,但较少;仅有7.75%的被调研者经常接受医学人文教育;不同群体在接受医学人文教育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x2=7.14,P>0.05)。在周围人医学人文教育的了解方面,22.74%的被调研者周围的人不知道医学人文教育;36.46%的被调研者周围的人不了解医学人文教育;40.83%的被调研者周围的人了解医学人文教育;不同群体周围人对医学人文的了解程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x2=11.48,P>0.05)(见表1)。2、学校开设医学人文课程的现状。在学校开设的人文教育情况方面,有5.94%的被调研者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开设人文教育课程;64.34%的人认为学校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种类单一,不能满足需求;仅有29.72%的被调研者认为学校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种类丰富,能满足需求;不同群体之间的认识程度无统计学差异(x2=6.95,P>0.05)。在人文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重要性对比方面,1.55%的被调研者认为人文教育一点不重要;13.44%的被调研者认为人文教育远没有专业知识教育重要;32.56%的被调研者认为人文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都很重要,但是专业知识教育更重要些;52.45%的被调研者认为人文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一样重要、一样需要重视;不同群体之间的认识程度无统计学差异(x2=13.71,P>0.05)。在医学人文对处理医患关系的作用调研中,有1.29%的被调研者认为医学人文对处理医患关系没有任何帮助;21.96%的被调研者认为医学人文对处理医患关系的作用一般;76.74%的被调研者认为医学人文对处理医患关系非常有帮助;不同群体之间的认识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x2=15.79,P<0.05)(见表2)。3、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开展情况。调研发现,在医学人文书籍阅读情况方面,8.27%的被调研者从不阅读医学人文书籍;67.44%的被调研者偶尔阅读医学人文书籍,认为可以缓解精神压力;24.29%的被调研者经常阅读医学人文书籍,认为是精神上的享受;不同群体之间的认识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x2=27.47,P<0.05)。在医学人文教育培训参加方面,1.03%的被调研者认为不会参加医学人文教育培训;11.89%的被调研者认为可能会参加医学人文教育培训;73.39%的被调研者认为如果有时间会参加医学人文教育培训;13.7%的被调研者一定会参加医学人文教育培训;不同群体之间的认识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x2=20.93,P<0.05)。关于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中的需求调研中,3.62%的被调研者认为在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中不需要医学人文教育;40.31%的被调研者认为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中作用一般;56.07%的被调研者认为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中应用非常重要;不同群体之间的认识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x2=37.64,P<0.05)。关于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影像学实习过程中的需求调研中,3.1%的被调研者认为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不需要医学人文教育;39.02%的被调研者认为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作用一般;57.88%的被调研者认为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应用非常重要;不同群体之间的认识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x2=35.86,P<0.05)(见表3)。

三、讨论与建议

1、提高医学院校师生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认知程度。调研显示,仅有2.84%的被调研者对医学人文教育非常了解,仅有7.75%的被调研者经常接受医学人文教育,不同群体人员接受医学人文教育的情况没有差异,这些数据均反映出目前医学院校师生对医学人文知识了解不够,接受医学人文教育程度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我国高中阶段分文理科,而医学高校学生基本都是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先天不足;第二,我国医学院校办学模式过分强化专业教育,导致许多医学生人文素质欠缺。[2]此外,不同群体人员的比较结果显示,虽然不同群体人员接受人文教育程度没有差异,但是医学影像技术和医生岗位的被调研者对于医学人文教育的了解程度均较高,这是由于在进入临床工作后,在与患者长期的诊疗过程中,发现了医学人文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会激发他们主动了解和学习医学人文知识。要提高医学院校师生的人文素养,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首先,在教育理念上重塑医学人文精神,做到敬畏生命、尊重他人、对人行善,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人文的方式培养学生。其次,在教育内容上着力培育医生职业道德,落实人文素质教育,即培养有教养的医生。最后,在教育环境上要有良好的人文氛围,紧抓校园的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育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是教育的根本。[3]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积极开展医学人文修养、医患沟通、文史哲等系列讲座,营造医学人文气氛,为医学生成才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重点建造一些人文景观,如中外杰出校友长廊、知名医学家艺术雕像等,[4]加强榜样力量的塑造,触动医学生的心灵,培养医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保持学校独特文化的生命力。[5]2、课程设置上要将人文精神与医学教育相融合。研究发现,仅有29.72%的被调研者认为学校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种类丰富,能满足需求。52.45%的被调研者认为人文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一样重要、一样需要重视。这组数据不仅反映出本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相对薄弱,种类单一,不能满足需求;同时也反映出本校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教育。由于人文教育的缺失,导致不同群体的人员对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均认识不够。但是统计结果显示,从事临床工作的影像科技术人员和医生认为医学人文对医患关系的帮助非常大。现阶段我国的医患关系突出,医疗纠纷频发,这就要求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和策略,影像科医生更要在临床医生和患者之间发挥桥梁作用,从而建立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6]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将人文精神与医学教育相融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具体做法可以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参考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教训,确定医学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第二,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要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结合专业特点,有效引入行业热点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7]第三,在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医学发展史,将一些在医学发展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和人物的人生经历以及为医学发展所做贡献进行弘扬,鼓励医学生向这些人物学习,树立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医学人文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3、加强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医学人文教育。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被调研者认为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影像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超过半数的被调研者认为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同等重要,在医学影像教学中加入医学人文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不同群体的分析结果显示,影像科技术人员和医生阅读人文书籍和参加医学人文培训的医院均高于医学生和实习医生,这就更加肯定了在医学教育阶段进行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这两类人员也都认为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和实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医学影像学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挖掘专业课中的人文内涵,还要提升自身的人文内涵,教师的精神风貌、治学态度、敬业精神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等都对学生素质的养成具有直接的、广泛的影响。加强医学影像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PBL教学方式,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日常理论教学中,创设融入医学人文素质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把学习内容置于案例中,从而加强医学影像理论教学中的人文关怀。通过PBL教学方式,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医学职业人格,提高其医学人文素质。[8]第二,在医学影像实践教学中加强人文关怀,积极创设人文关怀教育的情景,带教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对患者的关心、安慰、同情等人文关怀教育,将关爱生命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培训学生关爱生命、尊重他人的良好职业素养。在操作中,要求学生能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权益,给予患者人文关怀。

四、结语

近几年来,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的运用也更加广泛和重要。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生的摇篮,应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使医学生在医疗学习的初期阶段就树立救死扶伤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医学影像学教师在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影像学教学时,不仅要精心传授医学影像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医学生面对生命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开发医学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精神,使人文教育贯穿于医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中。

【参考文献】

[1]MarsacML,Kassam-AdamsN,DelahantyDL,etal.Posttraumaticstressfollowingacutemedicaltraumainchildren:aproposedmodelofbio-psycho-socialprocessesduringtheperi-traumaperiod[J].ClinChildFamPsycholRev,2014.17(4)399-411.

[2]石廷玉,王园媛,涂星.谈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可能的解决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44)86-87.

[3]刘献君.论文化育人[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2)1-8.

[4]丁岚,叶秋英,许春等.浅析医学人文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8.22(36)65-66.

[5]伍思婷,鲁向辉,林佳才等.以医学人文教育引导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7.8(33)1257-1258.

[6]张俊祥.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以医学影像学专业为例[J].安徽医药,2008.12(4).

[7]柳云,杨晓星,薛涛等.“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17)113-114.

医学影像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在线教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自主学习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依据医学各学科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专业性极强[1],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医疗卫生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有序进行在线教学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采取措施消除弊端,成为当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

1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的特点

1.1课时少而内容多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新的检查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医学影像学作为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2],在临床中的重要地位开始彰显,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制四年,本科阶段设置的课程和教学内容非常多,公共基础课有医用化学、高等数学等,医学基础课有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专业课有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技术学等,甚至在计算机方面也设置了VisualBasic、计算机网络原理、医学信号处理等课程。然而由于每学期学时有限,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远远不够,需要学生课余时间自主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对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1.2实验课少而要求高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研究机构从事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操作、维护和图像处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验学时占了很大比重[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临床二级学科,偏重设备仪器操作技术的培养以及影像成像方面知识的讲授,因此影像学和物理学方面的实验课必不可少[4]。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而该课程的实验课对学生要求非常高。学生不仅要掌握X线、CT、MRI等成像片子的正常形态,还要了解不同片子所呈现的问题和症状,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仔细和认真,还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一定的悟性。而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这种基础医学实验课虽然安排的学时不多,但对学生实验完成度要求也很高。

1.3对授课教师能力要求高

在医学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算是一个新兴专业,每年招生数量普遍较少。以大连医科大学为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全国招生仅32个人,相比其他专业如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等招生人数明显较少,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有限,难以实现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因此,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更加信任和依赖授课教师,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对学生影响非常大,教学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对授课教师能力要求比较高。

2在线教学的特点

2.1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对学生来说,在线教学允许他们选择不同的地点上课,打破了常规教室占座模式,而且学生如果错过某节课,也可以利用回放功能进行自主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会更加自由。对授课教师来说,在线教学改变了传统站在讲台授课的方式,可以和学生一样坐着讲课,身体更加放松,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到授课内容上。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随时各种通知,使学生提前了解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做好预习,提高学习效果。

2.2依赖流畅的网络和完善的设备

教学平台对在线教学的顺利进行及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大多数教师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是QQ、雨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等,虽然功能丰富,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钉钉直播不支持屏幕共享,学生看不到播放的课件;雨课堂教师和学生不能直接进行语音交流等[5]。而且上课时间集中,造成网络拥堵,部分学生因为网络不稳定需要重新登录,也有学生反馈直播卡顿听不清、语音与屏幕不同步等,直接影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大连医科大学为例,学生和教师都使用雨课堂进行在线教学,而每次上课时总会出现网络连接异常情况,学校接到反映后会派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修好之后才能继续上课。这个过程不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进度产生影响,如果不能第一时间维修好,还可能耽误下一节课的讲授。

2.3增加课程回放功能

与线下教学不同,当学生对某个知识点不理解或教师讲解速度过快没听清时,可以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的回放功能进行知识的回顾和梳理,这对于理解能力不强、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的学生来说帮助很大。学生在期末复习过程中,也可以随时浏览教师讲过的知识点,利用回放功能来加强对重难点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复习,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在线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负担,当不记得是否讲过某个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回放功能来了解讲解情况,以便更好地安排教学。

3在线教学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影响

3.1知识获取更加方便,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可以提前浏览课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回放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和复习,使知识获取变得更加方便。但同时在线学习环境不再局限于教室,学习地点和方式更加自由,这就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较强的自律性。实际上在线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听课状态不如线下,课堂参与度低,部分学生甚至有投机取巧的想法,通过抄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导致在线作业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另外,网络的功能十分丰富,很多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会分屏去看一些与课程无关的信息,耽误了课程学习。就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而言,4年的时间学生需要完成数十门课程的学习,而教师在课上讲授的知识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自主学习非常重要。

3.2教师教学更加便捷,但设备操作仍不熟练

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在线教学中课件发放和课程安排比传统线下教学更加方便。线下授课结束后教师很难联系到学生,没办法提前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然而在线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授课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提前安排,对课程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一部分年长教师对新兴教学软件的操作并不十分熟练,经常会出现操作错误,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授课教师多半是医院德高望重的放射技师,他们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但对教学软件的操作并不熟悉,经常由于操作错误导致直播中出现没有声音或没有画面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课程的开展。

3.3电子设备功能完善,但覆盖不全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线教学软件的功能不断完善,部分软件对电子设备的要求较高。然而,目前电子设备的覆盖并不全面,个别家庭困难的学生没办法配备齐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汇总了一份听课的负面清单,其中一条指出无法平等地访问在线教学平台,缺乏技术或良好的互联网是继续学习的障碍,特别是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6]。在线教学通常依托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电子产品的普及率无法达到100%,无疑会影响课程的学习和作业的完成。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阶段需要学习医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这类课程,教师在线教学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电脑进行相关文献检索,这对没有电脑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耽误了课程学习。而线下教学就不会有这种问题,医学院校都有计算机教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没有电子设备的学生也可以轻松完成课程学习。

4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提升在线教学效果的对策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高校针对在线教学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但如何有效地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线教学效果,还需要教育管理者、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4.1教育管理者应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4.1.1立足当下,积极思考,长远发展疫情暴发后的在线教学虽然事发突然,但不能病急乱投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管理者应立足社会现状,思考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在线教学。同时,拓宽视野,开阔思维,不要仅仅看到不利的一面,要转换角度思考在线教学的优势,不仅可以加强学校资源的整合,还可以根据出现的问题来调整专业发展的方向。4.1.2因地制宜完善有关政策机制教育管理者应针对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制订符合专业发展前景的相关政策,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对于在线教学可能带来的问题也要进行全面总结和思考,出台有关文件,做到有问题可以尽快得到解决。同时,不要盲目跟风其他专业的政策,不结合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发展前景而随意设置课程,不仅不能促进专业的发展反而会带来隐患。4.1.3基于数据评估在线教学质量在线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可行性和优劣之处还有待研究及考证,对于在线教学所带来的问题要随时探查并解决。因此,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管理者应定期进行在线教学质量问卷调查,了解在线教学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学生的反馈。通过数据评估在线教学质量,不仅能针对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动态,对专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4.2任课教师应提升在线教学能力

4.2.1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授课教师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学安排进行授课,要针对在线教学重新调整教学计划,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听课效果。相比线下教学要留出一些机动时间,以防教学平台或网络出现故障影响教学进度。4.2.2提升在线教学能力医学院校要对全体授课教师进行设备操作的系统化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授课软件的操作方法,以防出现上课时不会操作设备以及进错课堂等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直播中出现问题和故障的频率,提高对教学时间和课程进度的把控能力。4.2.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授课教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上课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对PPT上所呈现的知识点的讲解,更应该看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要及时、详细解答,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4.3学生应主动接受在线教学

4.3.1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在线教学对学生自律性要求很高,学生应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在线学习中来。面对电子设备的娱乐功能时,要拒绝诱惑,做到在上课时间认真听课。4.3.2改变传统观念很多学生对于在线教学有着很大误区,认为在线教学和线下教学的目的不同,在线教学可以不认真听课,课后看回放就可以了。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应该及时纠正,做到线上和线下同样状态。4.3.3善用教学平台的功能大部分在线教学平台的功能十分完善,但是学生很少去利用他们。比如语音弹幕发送功能,学生在上课时发现问题或存有疑惑时,可以向教师发送弹幕寻求答案,更好地利用在线教学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从长远来看在线教学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尽管存在很多不足,但经过不断探索、思考和优化,一定会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推动在线教学的持续发展,进而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7]。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在线教学所带来的新变化,印证了我国教育在逆境中的正向发展。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也会逐渐跟上新时代教育教学前进的步伐,拥有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赵红兰,孙存杰,赵英红.新医疗环境下医学影像技术学的教学探索与思考[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4):458-460.

[2]黄飞,李舟文.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初步探讨[J].医学研究杂志,2008(7):121-122.

[3]肖寒,徐小萍,程敬海,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规模在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7):73-74.

[4]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新增本科专业开设物理基础课程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14(5):34-36.

[5]郎文霞.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利与弊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6):188-189.

[6]UNESCO.Halfofworld’sstudentpopulationnotattendingschool:UN-ESCOlaunchesglobalcoalitiontoacceleratedevelopmentofremotelearn-ingsolutions[EB/OL].(2020-03-19)[2021-08-24].

医学影像论文范文篇10

一、计算机化病历

计算机化病历是医学信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是指存在一个系统中的电子病历,这个系统可支持使用者获得完整、准确的资料;提示和警示医疗人员;给予临床决策服务;连接管理、书刊目录、临床基础知识以及其他设备[2]。电子病历的优点如下:完整的电子病历存储系统支持多个用户同时查看,保证个人医疗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通过网络,医师可以在家中或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随时获得患者的电子病历。同时可根据不同的用户给予不同的资料查询权限,从而保证了病历的安全性。授权用户在适当时间才能查看合适的病历。

此外,电子病历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医疗记录。论文通过与图像信息的整合,可提供实时医疗监控,药物剂量查询等多种功能。电子病历已成为新兴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的基础。

电子病历目前可大致分为单机电子病历和网上电子病历两种。网上电子病历的优点是采用了ASP服务器提供全球性服务,安全性与数据完整性则由ASP供应商解决;缺点则是数据不在医师所工作的计算机上。

虽然医疗界投入巨资,电子病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3]。首先,病历数据的输入界面仍不够简单;其次,电子病历需要统一的医学用语标准。目前,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已制定出统一医学用语系统(unifiedmedicallanguagesystem,UMLS),这一系统包含了近一百万个术语描述医学概念。一旦该系统得以推广,将极大地促进全球医学用语的标准化。

二、医学信息系统

医学信息系统与其他工业系统有很大的不同。毕业论文不同的部门对信息的要求不同,这是对医学信息系统最大的挑战。例如,信息系统用户可分为基本用户和二级用户,基本用户包括医师和其他护理人员;二级用户则包括医疗保险公司、政府医疗保险机构等。不同用户需要的信息不同,导致信息管理的复杂性。同时,如何有效地利用不同的信息系统解决不同的医疗管理也日益成为人们重视的课题。

信息系统包括实验测试系统、医疗设备订购与维护系统及影像图片存储与交换系统等,存储于不同的计算机和不同的信息网络中。对于特定的用户来说,前端界面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后端数据必须是一体化和标准化的。

医学信息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患者关系管理系统(patientrelationshipmanage—ment,PRM)、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等|4J。ERP技术在商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近年来,其在医疗机构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其特点是将企业信息整合为一体(整合的数据库),所以各系统都提供一致的数据。一次输入,多次使用,有效地降低了输入费用,并保证各系统得到完整、实时、一致的数据。其次,ERP系统可用来决策医疗设备订购、管理和维护,例如通过一个整合的数据库,根据病床的使用率,ERP系统可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PRM是侧重于患者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PRM记录患者生活习惯、个人病史、家庭病史以及过敏反应等,医院从而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通过PRM,患者也可向医院询问医疗方案。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管理上也日益重要,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降低成本,为医师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医疗诊断的质量。Bresnahan[5]指出,上千种的服务、多种治疗方案以及相互关系使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而这种复杂性推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上的使用,已远远超过其在银行业和零售业的应用范围。

三、医疗决策系统

医学实践最重要的是作出正确的医疗诊断,因此医学信息学将研究重点也放在决策系统上。硕士论文决策系统不仅需要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和工具,而且需要理解医师如何利用推理知识作出医疗判断。

当前决策系统主要基于两种方法论:着重于统计分析的定量分析法,以及侧重于逻辑推理的专家系统法。定量分析法产生于上世纪50和60年代,主要用于解决心脏疾病和异常疼痛等临床问题。早期系统以概率决策理论为解决问题的依据。最新的此类系统以美国Stanford大学PANDA项目最为著名[6]。PANDA项目使用了决策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胎儿期诊断,根据概率分析方法对胎儿期中的问题作出最有利于患者的选择。专家系统法以逻辑推理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最著名的第一代专家系统是MYCIN系统[7]。此系统主要用于对多种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其中的医学知识不是包含于工具中,而是存储在规则中。第二代专家系统则以Asgaard系统最为成功[8]。系统大大扩展了MYCIN的功能,并补充了一系列的推理方法,其中包含了所有相关领域中的复杂知识。通过与数据库的连接,系统可自动提取带有时间标志的数据,而这种功能则使系统可针对某个患者作出特定阶段最适合的治疗方式。另外通过反溯法可比较不同的医疗护理,并作出相应的质量报告。

四、影像信息学技术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医学影像学随着数学、生物物理学和工程模型学蓬勃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各类学术会议侧重于影像,而忽视了信息学,导致医学影像信息学科发展缓慢。

直到近年,界面友好的医学影像数据库与二维、三维结构及可视化的结合将医学影像信息学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于1990年的“可视人”项目提供了大量的人体模拟图像,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各类解剖学教育软件的开发,更为重要的是引发了关于模型、摸拟及大型数字化图像搜索等一系列的信息学问题。同一时间开始的“人类大脑”项目则直接导致了大量关于大脑数据图谱登记、分ShanghaiMedJ,2004,VoI27,No9区等课题的开展。新的信息学、生物计量学、计算图像学的结合,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影像信息与模拟学的重要性。

现代影像信息学研究的重点包括图像传递标准、传递规则、医学术语、信息压缩、图像数据库索引及图像病例传递安全等。从“虚拟细胞”[9]到“虚拟人”[10],当前影像信息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到个体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医学信息学面临着更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影像信息的完整化需要更深层的科学、技术和医疗实践的结合,包括对二维和三维图像自动分区与注册的新技术;数据抽象与概括;图像数据库中生物多样性来解释群体图像数据和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开发医学信息数据注释语言整合高级图像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等。

五、远程医疗与互联网

随着宽带网进入千家万户,远距离传递诊断和患者管理信息成为可能,远程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通过网络电视和无线技术,使医师及患者能随时传递相应的医学相关信息,从而为远程医疗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远程医疗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其现阶段只限于特定的人群。

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图片和文字传输的介质,而且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数据。英语论文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医师不仅可以全球共享医学资源,而且可以针对某一特殊病例进行广泛的交流。例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提供医药在线(MEDLINE)数据库,其成员可查看、打印各类文献资料;医学网(CLINICWEB)则提供所有临床信息的索引,是医学界常用的搜索引擎。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为一些身患相同病症人群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可能,此类患者交流组织的形成有利于自我寻找最合适的治疗。

六、数据标准的重要性

电子病历和病案的大量应用、医疗设备和仪器的数字化,使得医院数据库的信息容量不断地膨胀。然而简单存储信息只是数据库的低端操作,数据的集成和分析以及医学决策和知识的自动获取才是信息学研究的重点。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数据必须以特定的结构方式来存储。数据结构允许计算机轻易地传递符号和像素,并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然而,这种数据结构不是仅由输入来决定的,医护人员必须有一约定俗成的数据标准,并为社会所公认。这一数据标准明确了数据库中存储的特殊符号所具有的涵义。其作用正如字典一样,起到咨询和定义的功能。数据标准又可分为文字标准和信息标准。

文字标准是指标准必须以文字形式表示,而不能以图像形式表达,国际上称为医疗数据系统,它包括一系列有特定涵义的单词。意识到标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医学和信息组织参与到此标准的制订中来。其中最著名的为美国病理协会制订的人类与兽类医学系统术语标准SNOMED和英国健康中心制订的医学系统术语标准ReadCodes。

信息标准则同时定义文字和图像数据。当今最通用的信息标准称为HL7(HealthLevelSeven),也可称为标准卫生信息传输协议,其中又包括医学数字化图像和传递标准(DICOM)。HL7标准确定了数据库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顺序和格式,涵盖了实验测试术语、药品设备采购术语、收费术语、出院转院术语及电子监护术语等,并提供了一种类似于数据库的结构,利于患者信息在电子病历系统、实验室系统等多种数据系统中传递。

DICOM可明确图像在数据流传递过程中压缩和加密的格式,并确定CT图像或B超图像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方式。

七、结语

医学信息学是计算机技术、生物物理学、统计学等与现代医疗结合的新兴学科,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水平和降低成本的必然结果。这一学科需要多领域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大力合作。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医学信息学将在医院管理、教学和科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带动整个医学界的革新。

参考文献

1GreenesRA.ShortliffeEH.Medicalinformatics:anemerginga-cademicdisciplineandinstitutionalpriority.JAMA,1990,263:1114—1120.

2SteadWW.HalrlmondWE.Computer-basedmedicalrecords:thecenterpieceofTMRMDComput,1988,5:48—62.

3McDonaldCJThebarrierstoelectronicmedicalrecordsystemsandhowtoovercomethemJAmMedInformAssoc,1997,4:213—221.

4SiauK.Healthcareinformatics.IEEETransInfTechnolBiome-di.2003.7:1-7.

5BresnahanJ.Dataminging:adelicateoperationCIOMag(on-line).1997.

6OwensDK,ShachterRD,NeaseRF.Representationandanaly-sisofmedicaldecisionproblemswithinfluencediagrams.MedDecisiMaking,1997.17:241—262.

7YuVL,FaganLM,WraithSM,eta1.Antimicrobialselectionbyacomputer:Ablindedevaluationbyinfectiousdiseaseexperts.JAMA,1979,242:1279—1282.

8ShaharY,MikschS,JohnsonP.TheAsgaardproject:ataskspecificframeworkfortheapplicationandcritiquingoftime-on-entedclinicalguidelines.ArtifIntellMed.1998.14: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