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28

研究生论文

研究生论文范文篇1

1.周密的论文辅导程序与时刻安排。论文辅导和辩论悉数作业包括预备与发动、论文编撰与辅导和论文检验与辩论等三个阶段。预备与发动阶段主要使命就是毕业论文选题、主管教育的副院长为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发动、学生选题、会计学院断定辅导教师、分担教育的副院长为教师进行怎么辅导论文的发动。论文编撰与辅导阶段详细又可细分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主要使命是:

(1)选题辅导与写作方案辅导;(2)纲要辅导;(3)初稿辅导;(4)二稿辅导;(5)论文定稿。论文检验与辩论阶段归于终究一个阶段,其主要使命就是:检验论文和安排辩论。

2.充沛的论文辅导支撑与辅助东西。能够为学生和教师供给许多论文写作和辅导支撑性和辅助性的东西。比方每一届本科毕业生在预备与发动阶段都能够取得一份《毕业论文写作辅导及辩论作业指南》,一起能够取得一份《毕业论文选题》。

3.严厉的论文写作、辅导和辩论质量操控办法。为了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就需要对学生和辅导教师的作业进行监督与操控。为此,会计学院针对论文写作、辅导和辩论等各项环节采取了一些操控的办法。其间,最主要的操控办法,就是规划并运用《作业草稿》。《作业草稿》是监督与操控学生和教师在论文写作和辅导作业的一种东西,也是学生和教师就论文写作和辅导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与沟通的一种前言。其次,会计学院专门树立论文检验小组,依据现已规划好的相应表格及其项目要求,对学生的论文定稿进行匿名审阅,只要论文质量符合检验规范的,方有资历参与论文辩论。再者,规则辅导教师逃避准则,即不审阅本身辅导学生的毕业论文,也不参与本身辅导学生的论文辩论。终究,树立辩论小组,指定资深教授担任辩论主席,并规则辩论结果和辩论成果由辩论委员会经过无记名表决方式发生。辩论成果的判定是依据一套完善的点评办法进行,这一套点评办法主要是从观念、内容、格式、结构、辩论等五个方面状况进行点评。

我以为要进步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除了辅导教师的尽力以外,会计学院还必须从整体上统筹安排。为此,我对本科毕业论文辅导作业提出以下若干主张:

1.论文选题不必束缚得过于狭小。现在许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虽然是寻求专家定见断定的,可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一经选定一般保留较长时刻,较少改变,这样有些标题就失去了持续研讨的含义,难以反映年代环境的改变;二是许多标题规则得过于严厉,这样可能束缚辅导教师的发挥地步,一起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我以为,关于一些现已陈旧或许落后的选题要进行定期筛选,一起要弥补一些反映理论前沿与实务热门的选题。别的,论文选题能够定得相对广泛一点,比方财务管理专业就能够定一些比如“企业经营成绩点评”、“公司价值评价”这样的标题,这样做的优点有许多,一是能够减少改变的次数,一起有能够反映年代的特征,二是能够发挥辅导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能够依据实际状况断定终究要写的角度。

研究生论文范文篇2

1.要有方案

研讨生读书方案应该包含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专业读书方案。研讨生专业培育方案管着研讨生大的读书方案,三年的读书方案。研讨生要安身专业,将来靠专业所学安居乐业。这是长时刻的、大的读书方案。

第二个层次:研讨方向读书方案。研讨生在第二个学期、至迟在第三个学期要赶快在导师指导下断定自己的研讨方向,在专业培育方案的根底上,依据自己的需求拟定研讨方向的读书方案。这是中期方案。

第三个层次: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方案。在初步完结研讨方向读书方案,有了立异观念的根底上,将研讨方向细化为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而断定自己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方案。这是短期方案。研讨生的读书首要要有读书方案,而且必須完结这个读书方案。没有或不完结读书方案,三年的研讨生学习根本上就是打烂仗。

2.要史、著、论相结合

研讨生读书,书目的挑选和方案的拟定,有必要史、著、论相结合。

所谓“史”就是每个专业、每个研讨方向乃至每个选题的学说史。研讨生研讨、做学问有必要站在前人常识沉淀的根底上,向历史学习。每个专业有必要搞通本专业学术史。没有史做根底,论文跟作业陈述差不多,就没有理论深度,缺少历史感,轻飘飘的。有史的根底,选题、论文才干变得厚实起来。所以读书方案有必要先读专业学说史。

所谓“著”指的是古今中外关于这个专业、这个研讨方向、这个选题的经典作品、文献。读经典名著,把握第一手资料是研讨生读书的根本功。研讨生与本科生读书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本科生以读教材为主,研讨生以读原著、文献为主。原著、文献与教材之间是源与流的联络。研讨生把握了原著、文献,就知道教材内容的来龙去脉,源头地点,就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去驾驭所学。假如把“史”比作一个常青的“藤”,那么经典作品就是在“藤”上结的一个又一个的瓜。把握了史来读名著,就好比“顺藤摸瓜”,顺着史的头绪去读不同年代不同名家的作品。

所谓“论”就是学术论文。学术界是一日千里的,研讨生怎样把握学术动态、学术前沿?就是经过每年每月每期,曰新月异、不断发展着的学术论文把握学术动态。研讨生要学会看学术论文,坚持看新杂志、新论文,一周10篇左右,养成习慣,这样常识就永久不会过期,就能把握这个专业、研讨方向、选題的学科动态和理论前沿。

依照史、著、论相结合去读书、做学问,由已知范畴向未知范畴推动,功底就厚实。

3.要阅读、泛读、精读相结合

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这么多的书在这么短的时刻内怎样读好、怎样读完?这就有个读书办法的问题,可以采纳阅读、泛读、精读相结合的办法。

所谓阅读就像是看报纸相同大标题翻一下,了解作品的书名、目录、提要、前语、跋文、大体大纲,或许论文的标題、内容摘要,知道作品、论文讲的是什么。阅读首要就是博学多才,涉猎要宽,去粗取精,精选出进一步泛读、精读的作品或论文。特别是学文科的更要注重阅读。

所谓泛读,就是在阅读的根底上,要求一页一页翻,目下十行。遇到不明白的、精彩的当地不要停,记下页码,继续读,这样可以加速读书速度。古今中外书虽多,但真实有价值有用的信息却不多,重复的多,这就需求经过阅读、泛读,挑选有用信息。经过阅读、泛读留下需求精读的书。

所谓精读,就是在阅读、泛读的根底上,对需求精读的作品、论文,一字一句地咬文嚼字,乃至连标点、注释都不要错过。精读可分四个层面:①认知。做到字面读懂,乃至可以复述,背下来。②了解。和前后章节,乃至和已学的常识融会贯通,接通常识间的联络。③质疑。进一步地读出问题,提出质疑。读书读出问题,是科学研讨的腾跃,科学哲学家波普就认为“科学研讨起源于问题”,“科学家提出问題比回答问題更有含义”。研讨生要有问题认识。论文写作必埙树立问题认识、问题中心。问題从哪里来?首要从读书中来,书读多了才有问題。④立异。有了问题,进一步读书和查询研讨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做出理论立异,这样研讨就有自己的立异效果。所以,读书要把阅读、泛读、精读相结合,确保读书的质量,做到谨慎治学。

4.要与记笔记相结合

虽然现在有复印、电脑、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依然不可能彻底替记,而是笔记的弥补,笔记大体有四种方式。

索引笔记——在阅读、泛读进程中顺手记下作品或论文的作者、书名、标題、杂志-、出版社、年月、期数、页码以及用简略几个字归纳的问题,即在哪本书或哪篇论文上讲了什么问题。研讨生记索引笔记对科学研讨很重要,记索引笔记的进程就是在读书进程中堆集有用信息的进程,平常的堆集可以防止使用时的手忙脚乱。

摘要笔记——把最重要最有用的观念、资料一字不漏地摘录(复印)下来。这些观念、资料在写论文引用时可以打上引号,标准阐明。写论文的引注资料就是从摘要笔记中来的。

札记笔记——用自己的话椒括所读书或论文的根本观念,中心思维,也可以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顺手记下来,少则几个字,多則几十、几百个字。札记笔记对文献总述很有用,对理论立异和写论文也很有用。咱们平常在读书或评论中闪现的一些思维火花,少纵即逝,假如不顺手记下来,往后再想也想不起来。

文献总述——这是做科学研讨的根本功,也是把握学科研讨动态的根本要求,在科学研讨中非常重要。文献总述首要总述与学位论文选题方向有关的古今中外前人的研讨效果,前人的作品、论文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观念,这些现点之间是什么联络,要根裾所读的文献整理出来。经过文献总述,才干找出前人研讨空白和单薄处在哪里,你的选题和研讨的根底在哪里,突破口在哪里,立异在哪里,这也是论文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地点。

5.要与社会调査研讨相结合

研讨生读书要与社会查询研讨相结合,论文选题和研讨必須安身于实践,特别是深入社会实践做个案查询,这对科研训练很有优点。社会查询有很体系的一整套办法,文科研讨生经过社会查询可以取得第一手资料,防止网上下载,抄袭,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许许多多前人从来没有提出过、回答过的问題,从社会实践动身才干使咱们的理论立异有厚实的根基。

二.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

研讨生在读书、研讨的根底上,要在第三个学期至迟在第四个学期选题、开题。研讨生选题、开题要尽早,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研讨方向和选題的联络、开題与写作的联络。

1.尽早断定研讨方向和选题

简略地归纳,所谓研讨方向就是科研作业者在较长时刻内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讨活动的学术范畴。我把它形象地称作“学术圈地”,就是经过治学树立自己科学研讨的自留地。研讨生作为科研新手,开端断定的研讨方向常常是蒙昽的、意向性的,有必要经过一个个课题的研讨,一篇篇论文的写作,研讨方向才逐渐断定下来,构成自己穗定的学术领地。研讨方向与课题、论文是面与点的联络,研讨方向限制了课题、论文的规模,而课题、论文表现和拓展研讨方向。研讨生的学位论文选題应该和研讨方向紧密结合起来。

2.断定研讨方向与选题的根本准则

方针先行准则——研讨生断定研讨方向、论文选题要与结业以后的出路结合起来考虑。假如要考博,就要将自己的研讨方向、论文选题与考博的专业方向、博士生导师的研讨方向相挨近,博士生导师选取博士生,往往会考虑是否与自己的研讨方向共同。假如要作业,或去高校、科研机构,或去机关、企业,就要有认识地将自己的研讨方向、论文选题与作业方向挨近。

取长补短原則——研讨生断定研讨方向、论文选题要尽可能与自己的本科根底、曩昔作业实践根底、就读院校的根底条件联络起来考虑。要热爱和安身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努力完成研讨生学习与自己以往的常识和实践根底最佳结合,少走弯路,发挥自己的优长,厚积薄发,早出效果。除非特别需求,一般来讲,不要去搞自己不明白或不熟悉的东西,也不要三心二意,搞远离自己所学专业方向的东西。

追应国家社会严重理论和实践需求准则——研讨生断定研讨方向、论文选题要瞄准国家社会最关怀的严重理论与实践问题。尤其是文科专业,必定要有实际认识、问题认识,才干使研讨真实有价值。每一年的《国家社科基金攻略》就列出了当时国家最关怀、最期望解决的严重理论与实践问题。可以依据这些问题细化为自己的研讨方向和选题,这一方面可以经过请求课题,取得论文的社会查询研讨经费;另一方面,研讨作业只要适应国家严重理论和实践需求才有出路,才干越做越大。

理论立异准则——研讨生断定研讨方向、论文选题,做出研讨效果,责在立异,也难在立异,“吃他人鳴过的馍没有味道”。

小題大做和可行性准则——研讨生要把大课题细化为可以具体操作、确保完结的小题目,小题大做,写深写透。由于研讨生三年的学习时刻有限,硕士学位论文3万字容量有限,可以将一两个问题说清楚,有新意,就很不错了。

3.学位论文开题陈述

学位论文开题陈述,是研讨生学习和研讨的重要环节。应尽早在第三个学期进行。开题陈述一般包含以下六个方面内容:

选题的研讨动态——即1000字左右的文献总述。

选題的理论和实践含义——要求选题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阐明选题的学术性、实际性、创造性。

研讨提纲——列出研讨的根本思路、根本内容、首要观念、重点难点,老师经过研讨提纲可以看出选题有没有立异。研讨提纲与学位论文写作提纲还有距离,写作提纲是进一步研讨后的效果。

参考文献——与选题有关的中文、外文首要参考文献,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论文还要求有几篇外文参考文献。

研讨生开题陈述经往后,还要依据导师和专家组提出的定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选题。一个好的成熟的论文选题等于研讨成功了一半。

4.学位论文怎样写

学位论文是一种特别的学术论文,其中心在立异。学位论文就是写立异现点,即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自己的资料来充沛证明自己的立异现点。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立异可分为三个层次:

学科立异——这是最大的立异,如达尔文发现生物进化规则,完成了生物学的革新;马克思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则,完成了社会历史观的革新。达尔文、马克思被称为学术大师、科学大师、大思维家。

专业立异——在学科的某一个范畴或某一个专业的立异,如皮亚杰的发作认知论。专业立异使科研作业者成为这一范畴的专家。

观念立异——某一学术观念、结构、资料立异,或提出或归纳不同的观念构成

研究生论文范文篇3

一、需求导向与校企协同的内涵

(一)需求导向。我国人才培养形成了一系列导向理论,如学业导向、能力导向、就业导向、供给导向、实践导向,等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需求导向理论由国外学者率先提出,并逐步引入我国,逐渐在国内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能力为本,理论与实践并重,产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3]。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谓需求导向,就是高校结合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并创造条件使研究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培养,调整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外在需求,创造更大效益。因此,需求导向综合了能力导向、实践导向、就业导向等理论,非常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二)校企协同。校企协同在国外称之为“合作教育”,由美国学者赫尔曼•施奈德于1906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首先提出,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校企协同的内涵不断扩大[4]。清华大学于1995年在国内首先成立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同样离不开校企协同,即在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的指导下,高校与企业资源及其教育力量主动协调、紧密合作、形成合力,利用各自的目标和优势,校企双方结合人才培养、企业需求对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施同步培养,以实现人才培养效果的最优化,克服了高校在培养专业型人才方面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也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二、“双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分别介绍基于需求导向和基于校企协同(简称“双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一)基于需求导向的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当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基于企业、行业的现实需求,为此,不仅需要研究生在高校环境里通过理论学习、学术交流获得专业知识的积累,同时,在企业里由企业导师全过程指导参与实践项目,并通过实践考核获取学分,实现高校、企业的双重培养贯穿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基于需求导向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需求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框图如图1所示。(二)基于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高校和企业的协同培养,通过校企协同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在实践中提升职业胜任力,图2为基于校企协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框架,主要包括校企共同参与的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内外导师共同开展研究生培养、校企共建实践创新基地、校企共建科研平台、校企共同开展纵横向课题合作等等,在此基础上,高校、企业还可以围绕研究生培养开展其他工作,如,校企联合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校企专家互访与交流,等。

三、土木工程“双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前面构造了“双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现在以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主要围绕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创新基地、师资队伍、学位论文等方面,构建并阐述“双基”研究生的培养模式[5]。(一)培养目标。任何培养模式的构建,首先就是制定培养目标。土木工程专业“双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了在获取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企业实践经验的积累,掌握解决实际土木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研究生在进入企业工作岗位后,运用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工程技术及解决方案。(二)课程体系。“双基”培养模式的土木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不仅应与当前土建行业的发展及人才需求相适应,也应与所在高校的现有师资、课程、实验室等资源相匹配,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应在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既要体现研究生课程的学科前沿性,也要体现专业学位的工程实践性[6],具体课程体系如图3,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根据工程实践需要,本专业开设了专业特色课程(如,工程结构防腐与耐久性、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软土地基处理,等)和地域特色课程(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管理、沿海工程环境影响效应、盐渍土处理与利用,沿海文化与海盐文化,等)。(三)实践创新基地。根据土木工程学科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基地可以为设计、施工、检测等单位,开展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将研究生的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落到实处。依托设计单位,研究生可以参与拟定设计方案,熟悉工程结构分析软件的应用,熟悉设计规范,开展工程结构计算与分析;依托施工企业,可以参与项目施工的生产、管理等工作,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工程问题;依托检测单位,可以参与拟定检测方案,评估检测结果,处理工程病害等,最终实现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这些基本上都是这些单位的日常业务工作,对于研究生就业来说刚好也达到了校企协同培养下的企业需求导向的要求,这也是专的最大区别。(四)师资队伍。研究生培养以导师负责制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其中,校内导师根据学校的导师遴选和考核评价制定选聘,要求导师具有一定的科研项目、经费等可支撑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并实施导师退出机制,确保校内导师的质量;企业导师主要来自实践创新基地企业,均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以弥补校内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并把企业的需求直接与研究生培养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校内校外导师共同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更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核心,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当注重研究生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7]。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实践,来源于工程,如设计方案的优化、施工技术的更新等,才能体现学位论文的先进性、可行性,与企业需求的关联性;学位论文选题由高校导师、企业导师共同负责,以确保学位论文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并严格执行学位论文在开题、中期考核、评审和答辩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在成果考核方面学位论文必须具有创新性。

四、土木工程“双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证评价

近年来,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围绕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特别是与地方高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相匹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安徽理工大学、江苏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高校培养研究生,确立了土木工程“双基”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盐城二建集团、盐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践创新基地,并与盐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并与企业共建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结合企业需求修订培养方案、更新课程体系,形成了企业全面参与、校企协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紧密围绕绿色环保理念,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工程学科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积极开展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新材料的结构构件、新型结构体系研究工作;岩土工程学科以盐城沿海建设为契机,在环境岩土工程方面开展沿海新沉积滩涂软土的生态加固及环境修复等方面研究,重点开展沿海滩涂软土工程特性及快速排水与生态固化等,建有盐城市沿海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校级岩土工程研究所。近五年,研究生导师共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20项江苏省科技厅、住建部等科技项目,高校导师和研究生积极深入企业,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横向课题到账经费1000余万元,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经费保障、基础保障,全方位提升了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目前,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已联合培养研究生100余名,并与加拿大蒙克顿大学工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研究生培养开创了一条联合培养研究生之路,为2018年盐城工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做出了卓越贡献。在研究生培养的示范引领下,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土木工程专业先后两次通过土木工程评估(认证),并先后获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江苏省土木类重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等,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材也获评江苏省重点教材。

五、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土建行业的持续发展,工程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高校必须明晰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导向,联合设计、施工、检测等各类工程单位,不断优化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实践创新基地、师资队伍、学位论文等,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现企业需求和校企协同的深度融合,不断强化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立章,杨旭东,宋招权.需求导向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6,1:1-4.

[2]刘克非,肖宏彬,易锦,等.校企合作模式下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评估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3):25-30.

[3]李植斌,田红彦.基于需求导向的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5,9:145-147.

[4]田国旺.基于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9.

[5]余修武,蒋复量,郑平卫,等.工程类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探析[J].高教学刊,2017,19:3-5.

[6]王功勋,祝明桥,曾超峰,等.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0-81.

研究生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地方高校;研究生;学位委员会;职能强化

我国学位管理体系自1991年以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逐步建立,形成了国务院部委一级和省一级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再加上学位授予单位一级的学位评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学位委员会)的学位管理体系。学位委员会最主要的功能作用有四项:一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研究确定并组织实施学位发展的战略规划;二是指导并组织开展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学科的建设与管理;三是负责博士、硕士和学士三级学位标准的实施与学位质量的管理;四是依法维护学位申请者和学位获得者的正当权益。这四项功能作用可以概括为学位规划管理、学位授权管理、学位质量管理和学位权益管理。学位委员会主要具有三大功能作用:对上级的承继性功能作用,对平级的协调性功能作用,对下级的监管性功能作用。着眼全国和地方重大社会需求,着眼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着眼各类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学位委员会功能作用,对学位工作实施强有力的领导和管理,营造公平公正的学位授予环境,促进提升高校管理和教育质量。目前,我国正处于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急需构建一个与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01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延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健全学位授权审核机制,不断完善我国学位制度。要继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高博士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以改革为动力,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这对各级学位委员会和学位授予单位提出了新时期下的要求。学位委员会在学科点调整中起重要作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6年10月19日公布了《关于下达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共有25个省份的175所高校撤销576个学位点,包括大量博士学位授权点,共有25个省份的178所高校增列了366个学位点,表明在国家“双一流”计划启动的背景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引导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高校发展的奋斗目标。这次学位点动态调整工作成效显著,激发了办学活力,优化了学科结构,研究生教育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位委员会在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中起重要作用,以广东省为例,2015年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共从全省26个硕士学位单位的13631篇学术学位论文中抽取826篇论文送审,占全省学术学位论文总数的6.1%。我省7所高水平大学共被抽检580篇学位论文,其中44篇被评为优秀论文;505篇被评为良好论文;31篇被评为一般论文;存在不合格学位论文20篇。2017年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继续从全省12523篇学位论文随机被抽取801篇(抽检率6.4%)。可见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都进一步严抓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大背景下,急需强化研究生学位委员会职能作用以提高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学位委员会作为高校学位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位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发展也对高校学位委员会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授予的质量,发挥学校各级学位委员会的功能作用,包括对上级学位委员会的执行功能作用,对平级学位委员会的协调功能作用,对下级学科评议组的监管功能作用,在现阶段地方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地方高校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强化本地区高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5年起广东省启动建设高水平大学工作,希望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若干所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大学,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特色重点学科。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投入力度、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掀起新一轮高校发展热潮,对接国家“双一流”政策,建设“双一流”的后备军和预备队。努力建设更多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为广东乃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过程管理,着力解决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的若干共性问题,完善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的学位授予结构,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高水平人才为目的,深化制度改革、评价激励、资源统筹配置等方面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以重点领域的有效突破带动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应立足于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全面思考强化学位委员会的职能,以完善运行机制为视角制定相关管理措施,高校学位委员会架构包括校学位委员会、分学位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三级。首先理顺校学位委员会、分学位委员会和学院学科评议组三级管理在学位管理中的相互关系,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学位委员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使三级学位委员会既互相制衡,又相益相长,营造良好的学位管理运行环境。从完善决策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监控职能等方面强化学位委员会职能,我们通过学校三级学位委员会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健全和完善学位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和学科的发展,提出了“高起点、重创新、厚基础、强能力、求卓越”的研究生培养思路,按不同大类学科组成5个学位分委员会,通过学位委员会修改完善包括博士学位、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学位授予条件和授予程序,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学位授予条件有一定提高但又兼顾学科间发展的不平衡。(2)加大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力度,根据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重,特别在工科院校中加大该比重,我校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的比例目前达到了1:1.3,把发展重心逐步转移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上来,实现我校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从以学术型为主向以应用型为主转型。(3)根据教育部的指导和学科的发展,审查指导申报增列或调整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的申报材料;审查学科方向设置;定期审批学士、硕士、博士生培养方案,秉持“创新驱动、特色发展”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使培养方案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发展。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上,强化专业实践,与多个行业内著名企业建立一批高水准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进行联合培养,并在答辩委员会中要求有企业高级工程师参加,获得良好效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打开了更宽畅的渠道,同时形成了一批产学研合作成果。(4)完善构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以学位论文质量倒逼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常态化机制,学位论文不仅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更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学位委员会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检查。将学位论文抽检结果纳入到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评估考核,与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直接挂钩。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活动。组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我校自2016年起,对申请博士学位、全日制硕士学位以及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实施全盲审工作机制,由原来10%学校抽检送审其余自行送审,到2018年改为全部第三方电子双盲全委托送审;同时,为鼓励多出高水平成果,对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学位委员会认定的“Top”刊论文的博士学位论文和A刊论文的硕士学位论文开通“免盲审”通道。(5)建立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导师激励机制,以导师责任制为抓手,继续加大力度狠抓学位论文质量,提高学位论文的优秀率,根据每年引进的高水平人才情况、导师的业绩和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学位委员会每年开展导师的遴选工作,审批招生当年的硕士、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和取消名单,动态调整当年新增和停招的导师名单。对具有学位委员会指定的部级或省级重要学术头衔人才,如长江学者、国家和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者、珠江学者等直接认定为博导,从而提高了师资水平和招生吸引力。(6)积极探索借鉴国(境)外高等教育先进的学位管理机制,从招生、培养、学位工作等方面改革多管齐下,包括在课程教学和选课、成绩管理、论文评审、答辩申请等各方面信息化和国际化,创建多元化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稳步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带动下学位委员会通过这些措施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使省属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根据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关于201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粤学位函[2018]3号)的有关精神,广东工业大学42篇被抽检硕士学位论文全部合格,优良率达90.5%。这也是广东省学位委员会从2014年实施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起,广东工业大学连续四年被抽检的硕士学位论文全部通过,抽检合格率达100%。同时,近8年广东工业大学连续被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抽检的博士学位论文也获全部通过,合格率为100%。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从2014年的优秀博士论文1篇,优秀硕士论文5篇上升到2016优秀博士论文4篇,优秀硕士论文13篇。但研究生学位论文仍存在论文研究主题与方式方法创新性不够,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的趋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22-点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等等问题,需要学位委员会和导师的进一步努力。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一直是地方高校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学位委员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作用的提升和强化、以及地方高校的发展,过去地方高校生源质量远比不上985高校的生源质量的问题得到改善,实现了研究生生源从“争取有”到“争取优”的转化,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高校研究生优质生源问题,形成良性循环。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2017年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人数”和“上线人数”开始攀升,2017年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人数同比大幅增长56.6%。第一志愿考生总上线人数同比增幅达141%,且生源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到2018年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第一志愿考生上线人数达到招生计划数118.8%。其中某些专业学术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上线人数更是达到招生计划数的247.6%。一改过去生源主要依靠调剂的现状,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谢桂华,对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功能作用的系统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9):93.

[2]于士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延东在北京出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并讲话[Z].新华社,2017-1-23.

[3]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4]贺蓓,尹来.广东打造高水平大学群[N].南方都市报,2017-10-16.

[5]宗河.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4-3-18(003).

[6]何莉萍.适应新形势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1):21.

[7]梁传杰,吴一非.论地方省级学位委员会运行机制完善与职能发挥[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4.

[8]杜占元,系统谋划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8):1.

[9]王玉学,吴楠,谢金华.试论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及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关系[J].高教探索,2016(7):37.

[10]梁传杰,罗勤.论强化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职能[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5.

[11]马晓霞.校院二级管理制度下如何强化学院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职能[J].研究生教育,2013(2):278.

[12]朱勇,杨蕾.提高地方高校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3(28):273.

研究生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金融学研究方法;研究生教育;缺陷

一、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数量经济模型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为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学才具有了科学性及严谨性。但当前从世界范围看,在整个20世纪中,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呈现出急剧的狭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及现象;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代数、积分、计量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等在一些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已超过了90%。一些极度崇尚数学的金融学家们认为,通过建立相对于现实世界简化的模型,然后再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讨论,来呈现这种精确性和严谨性,而不再去过多的考虑该模型对于现实世界的预测和解释能力,这使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纯技术学科”,更加关注数学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了。

但金融学并非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其最终目标应该是为了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及结果。一些一流的美国金融学杂志对于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对于大量来自各国的论文采用是否有数学模型作低成本的筛选,这使数学形式主义成为一种金融学及经济学的学术标准、一种范式和一种时尚。

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风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中国最优秀的经济类学术期刊《经济研究》,是广大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坐标,但纵观近些年发表的文章,充斥着大量的数学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或者仅仅是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国的数据上,也是可以容忍的。这让很多长年从事金融学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产生困惑,他们认为,经济及金融学说史以及对于现实经济历史的学习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关注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发展,一篇精美的数学文章就足以代替了。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蔓延危害极大,所谓过犹不及,其发展不仅会极大的抑制研究人员及学者们的创造力及新思想的诞生,也会对在校研究生们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二、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特点及形式主义倾向

研究生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重要展现方式。近些年,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不可否认,这与金融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研究生课程在改革之后,与国际知名财经院校的课程设置逐渐接轨,加入了数理金融、博弈论、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重要课程,这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最有力的工具,对于深入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人从2006级数百篇金融学研究生毕业论文中随机抽取数十篇,经过认真的阅读及思考,发现虽然论文质量相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形势也并不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论文普遍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

所谓科学性是要求论文所表述的内容具有可靠性,体现在论据要准确翔实,文字表述要精练不可含糊其辞,大部分研究生论文达不到以上要求。这是由于研究生论文的写作时间往往很短,平均是3~6个月,研究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详细的阅读、分析和筛选资料。论文的创新性是要展现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事实上大多数论文要么是材料堆砌,要么过多借鉴别人缺乏自己的创见。像大多数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都是由材料堆砌而成,以时间为序最多,很多论文中都仅仅是“某人认为……”的格式,没有时间、地点、提出理论的缘由等,这样的综述意义不大。再就是论文中模型的“借鉴”,几乎都是直接照抄照搬国外的东西,再直接用中国的数据进行检验,而数据的质量又不高,只要得出结论就可以了,不管其正确与否。这部分能力的缺失是研究生教育致命的问题,解决不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前途令人担忧。

(二)不了解研究生论文写作规范,可读性差

有些研究生并不清楚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中存在多处规范化方面的问题。有的论文没有导言、研究背景和意义,有的论文没有文献综述,有的论文内容摘要写得像引言,有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形态各异。这些都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输入之后要有输出,论文是输出思想的重要形式,因此,研究生若是不了解写作规范,就会影响输出的效果,而使研究成果大打折扣,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三)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在抽阅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80%以上都使用了复杂的数学模型,20%左右的学生通篇论文都是数学模型鲜有文字表述,95%以上使用了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对数十位研究生的访谈调查中,85%的学生认为“数学模型”非常重要,是衡量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仅仅有20%的学生认为“解决问题及解释现象的能力”至关重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如果在毕业论文中没有使用数学模型,而仅仅是采取规范分析的方法,那么不仅论文的成绩会很低,答辩的时候也会很不讨好,甚至有的想继续深造的金融学研究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本科学数学就好了”。这些情况表明,数学形式主义的倾向已经在高校的金融学教育中蔓延,学生们知道投资组合、公司财务等一些课程可以旷课,但金融数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一定不能缺课,瘸了这条腿论文写不出来,甚至毕业都成问题,这是高校金融学专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问题是学习并运用这些工具对于研究生们来说是件好事,因此论文从表面看来,水平很高,高深的模型,复杂的推衍,有些连导师及答辩老师都看不懂,但细究起来,很多此类论文的学术价值很低,甚至是毫无价值。一些是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东西,没有任何推进,一些是根本和中国国情完全不配合的模型,最终的结论也与现实背道而驰,一些甚至是和研究的问题不太相关的模型,生拉硬拽地用在论文中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严重的数学形式主义倾向带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要重新树立学生的研究理念,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而数学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其作用又是什么。

三、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金融学研究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正是研究生教育弊病的反馈和缩影。因此,总结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

(一)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

近年来,国内舆论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断下降。其实不然,究其关键是在于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晰。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对于自己的将来都有准确的定位,有的学生是想提高身价和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有的学生是在金融研究方面感兴趣,想在未来从事金融学术研究工作。对于这两类学生,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的方法。像在美国纽约州的研究生教育就是分为两类,即从事科研工作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M.A.、M.S.等)和从事其他职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M.B.A.、M.E.等),其教育效果良好,可值得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借鉴。这样不仅能使那些期望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接受正规的科研训练及准备,又使研究生教育不再是培养少数研究人员的精英教育,而具有职业及专业培养的大众意义了。

(二)研究生课程设置多元化但要重点突出

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多元化,当今科学研究呈现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是趋势,但并不是泛泛而学,要注意重点突出。一定要设置工具类的课程如计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软件应用、博弈论等,这就好比挖土需要工具,用手挖掘效率极差,但工具只是提高效率的手段,并非最终的目标。因此,对于理论的深化学习就更为重要。一些高校金融学院将资本论及金融学史等课程砍掉,是极不明智的,从史学中能了解各种金融理论发展的背景及脉络,从经典的资本论文献中汲取的是深度的精华和营养,这些课程都不是其他课程能够取代的,新思想的创造及理论的提出离不开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否则学生们的思想将变得空洞无物。

(三)引入研究生论文指导课程,全方位介绍研究生论文写作目标、规范;鼓励思考,增加集体讨论时间,通过小论文及演讲方式传递思想。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单纯讲授的教学模式,组织课堂讨论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对于研究生会有一定的压力,他们必须要在课后大量的阅读文献资料才能有所讲、有所悟,但教学效果比“满堂灌”的传统方式效果要好得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科研动态和方向的敏锐度,提高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符合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培养的是能思考、能判断、能解决问题的高素质的研究人才和专业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继成,陈艳春.研究生论文写作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2006,(9).

[2]赵婷婷,代寒灵.研究生教育中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

[3]王玉德.也谈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原则——兼论研究生论文和本科生论文的区别[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0).

研究生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金融学研究方法;研究生教育;缺陷

一、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数量经济模型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为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学才具有了科学性及严谨性。但当前从世界范围看,在整个20世纪中,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呈现出急剧的狭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及现象;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代数、积分、计量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等在一些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已超过了90%。一些极度崇尚数学的金融学家们认为,通过建立相对于现实世界简化的模型,然后再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讨论,来呈现这种精确性和严谨性,而不再去过多的考虑该模型对于现实世界的预测和解释能力,这使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纯技术学科”,更加关注数学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了。

但金融学并非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其最终目标应该是为了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及结果。一些一流的美国金融学杂志对于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对于大量来自各国的论文采用是否有数学模型作低成本的筛选,这使数学形式主义成为一种金融学及经济学的学术标准、一种范式和一种时尚。

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风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中国最优秀的经济类学术期刊《经济研究》,是广大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坐标,但纵观近些年发表的文章,充斥着大量的数学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或者仅仅是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国的数据上,也是可以容忍的。这让很多长年从事金融学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产生困惑,他们认为,经济及金融学说史以及对于现实经济历史的学习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关注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发展,一篇精美的数学文章就足以代替了。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蔓延危害极大,所谓过犹不及,其发展不仅会极大的抑制研究人员及学者们的创造力及新思想的诞生,也会对在校研究生们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二、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特点及形式主义倾向

研究生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重要展现方式。近些年,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不可否认,这与金融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研究生课程在改革之后,与国际知名财经院校的课程设置逐渐接轨,加入了数理金融、博弈论、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重要课程,这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最有力的工具,对于深入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人从2006级数百篇金融学研究生毕业论文中随机抽取数十篇,经过认真的阅读及思考,发现虽然论文质量相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形势也并不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论文普遍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

所谓科学性是要求论文所表述的内容具有可靠性,体现在论据要准确翔实,文字表述要精练不可含糊其辞,大部分研究生论文达不到以上要求。这是由于研究生论文的写作时间往往很短,平均是3~6个月,研究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详细的阅读、分析和筛选资料。论文的创新性是要展现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事实上大多数论文要么是材料堆砌,要么过多借鉴别人缺乏自己的创见。像大多数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都是由材料堆砌而成,以时间为序最多,很多论文中都仅仅是“某人认为……”的格式,没有时间、地点、提出理论的缘由等,这样的综述意义不大。再就是论文中模型的“借鉴”,几乎都是直接照抄照搬国外的东西,再直接用中国的数据进行检验,而数据的质量又不高,只要得出结论就可以了,不管其正确与否。这部分能力的缺失是研究生教育致命的问题,解决不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前途令人担忧。

(二)不了解研究生论文写作规范,可读性差

有些研究生并不清楚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中存在多处规范化方面的问题。有的论文没有导言、研究背景和意义,有的论文没有文献综述,有的论文内容摘要写得像引言,有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形态各异。这些都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输入之后要有输出,论文是输出思想的重要形式,因此,研究生若是不了解写作规范,就会影响输出的效果,而使研究成果大打折扣,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三)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在抽阅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80%以上都使用了复杂的数学模型,20%左右的学生通篇论文都是数学模型鲜有文字表述,95%以上使用了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对数十位研究生的访谈调查中,85%的学生认为“数学模型”非常重要,是衡量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仅仅有20%的学生认为“解决问题及解释现象的能力”至关重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如果在毕业论文中没有使用数学模型,而仅仅是采取规范分析的方法,那么不仅论文的成绩会很低,答辩的时候也会很不讨好,甚至有的想继续深造的金融学研究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本科学数学就好了”。这些情况表明,数学形式主义的倾向已经在高校的金融学教育中蔓延,学生们知道投资组合、公司财务等一些课程可以旷课,但金融数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一定不能缺课,瘸了这条腿论文写不出来,甚至毕业都成问题,这是高校金融学专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问题是学习并运用这些工具对于研究生们来说是件好事,因此论文从表面看来,水平很高,高深的模型,复杂的推衍,有些连导师及答辩老师都看不懂,但细究起来,很多此类论文的学术价值很低,甚至是毫无价值。一些是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东西,没有任何推进,一些是根本和中国国情完全不配合的模型,最终的结论也与现实背道而驰,一些甚至是和研究的问题不太相关的模型,生拉硬拽地用在论文中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严重的数学形式主义倾向带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要重新树立学生的研究理念,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而数学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其作用又是什么。

三、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金融学研究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正是研究生教育弊病的反馈和缩影。因此,总结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公务员之家

(一)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

近年来,国内舆论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断下降。其实不然,究其关键是在于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晰。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对于自己的将来都有准确的定位,有的学生是想提高身价和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有的学生是在金融研究方面感兴趣,想在未来从事金融学术研究工作。对于这两类学生,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的方法。像在美国纽约州的研究生教育就是分为两类,即从事科研工作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M.A.、M.S.等)和从事其他职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M.B.A.、M.E.等),其教育效果良好,可值得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借鉴。这样不仅能使那些期望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接受正规的科研训练及准备,又使研究生教育不再是培养少数研究人员的精英教育,而具有职业及专业培养的大众意义了。

(二)研究生课程设置多元化但要重点突出

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多元化,当今科学研究呈现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是趋势,但并不是泛泛而学,要注意重点突出。一定要设置工具类的课程如计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软件应用、博弈论等,这就好比挖土需要工具,用手挖掘效率极差,但工具只是提高效率的手段,并非最终的目标。因此,对于理论的深化学习就更为重要。一些高校金融学院将资本论及金融学史等课程砍掉,是极不明智的,从史学中能了解各种金融理论发展的背景及脉络,从经典的资本论文献中汲取的是深度的精华和营养,这些课程都不是其他课程能够取代的,新思想的创造及理论的提出离不开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否则学生们的思想将变得空洞无物。

(三)引入研究生论文指导课程,全方位介绍研究生论文写作目标、规范;鼓励思考,增加集体讨论时间,通过小论文及演讲方式传递思想。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单纯讲授的教学模式,组织课堂讨论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对于研究生会有一定的压力,他们必须要在课后大量的阅读文献资料才能有所讲、有所悟,但教学效果比“满堂灌”的传统方式效果要好得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科研动态和方向的敏锐度,提高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符合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培养的是能思考、能判断、能解决问题的高素质的研究人才和专业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继成,陈艳春.研究生论文写作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2006,(9).

[2]赵婷婷,代寒灵.研究生教育中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

[3]王玉德.也谈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原则——兼论研究生论文和本科生论文的区别[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0).

研究生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金融学研究方法;研究生教育;缺陷

一、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数量经济模型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为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学才具有了科学性及严谨性。但当前从世界范围看,在整个20世纪中,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呈现出急剧的狭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及现象;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代数、积分、计量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等在一些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已超过了90%。一些极度崇尚数学的金融学家们认为,通过建立相对于现实世界简化的模型,然后再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讨论,来呈现这种精确性和严谨性,而不再去过多的考虑该模型对于现实世界的预测和解释能力,这使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纯技术学科”,更加关注数学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了。

但金融学并非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其最终目标应该是为了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及结果。一些一流的美国金融学杂志对于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对于大量来自各国的论文采用是否有数学模型作低成本的筛选,这使数学形式主义成为一种金融学及经济学的学术标准、一种范式和一种时尚。

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风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中国最优秀的经济类学术期刊《经济研究》,是广大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坐标,但纵观近些年发表的文章,充斥着大量的数学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或者仅仅是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国的数据上,也是可以容忍的。这让很多长年从事金融学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产生困惑,他们认为,经济及金融学说史以及对于现实经济历史的学习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关注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发展,一篇精美的数学文章就足以代替了。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蔓延危害极大,所谓过犹不及,其发展不仅会极大的抑制研究人员及学者们的创造力及新思想的诞生,也会对在校研究生们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二、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特点及形式主义倾向

研究生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重要展现方式。近些年,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不可否认,这与金融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研究生课程在改革之后,与国际知名财经院校的课程设置逐渐接轨,加入了数理金融、博弈论、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重要课程,这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最有力的工具,对于深入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人从2006级数百篇金融学研究生毕业论文中随机抽取数十篇,经过认真的阅读及思考,发现虽然论文质量相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形势也并不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论文普遍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

所谓科学性是要求论文所表述的内容具有可靠性,体现在论据要准确翔实,文字表述要精练不可含糊其辞,大部分研究生论文达不到以上要求。这是由于研究生论文的写作时间往往很短,平均是3~6个月,研究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详细的阅读、分析和筛选资料。论文的创新性是要展现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事实上大多数论文要么是材料堆砌,要么过多借鉴别人缺乏自己的创见。像大多数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都是由材料堆砌而成,以时间为序最多,很多论文中都仅仅是“某人认为……”的格式,没有时间、地点、提出理论的缘由等,这样的综述意义不大。再就是论文中模型的“借鉴”,几乎都是直接照抄照搬国外的东西,再直接用中国的数据进行检验,而数据的质量又不高,只要得出结论就可以了,不管其正确与否。这部分能力的缺失是研究生教育致命的问题,解决不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前途令人担忧。

(二)不了解研究生论文写作规范,可读性差

有些研究生并不清楚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中存在多处规范化方面的问题。有的论文没有导言、研究背景和意义,有的论文没有文献综述,有的论文内容摘要写得像引言,有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形态各异。这些都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输入之后要有输出,论文是输出思想的重要形式,因此,研究生若是不了解写作规范,就会影响输出的效果,而使研究成果大打折扣,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三)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在抽阅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80%以上都使用了复杂的数学模型,20%左右的学生通篇论文都是数学模型鲜有文字表述,95%以上使用了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对数十位研究生的访谈调查中,85%的学生认为“数学模型”非常重要,是衡量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仅仅有20%的学生认为“解决问题及解释现象的能力”至关重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如果在毕业论文中没有使用数学模型,而仅仅是采取规范分析的方法,那么不仅论文的成绩会很低,答辩的时候也会很不讨好,甚至有的想继续深造的金融学研究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本科学数学就好了”。这些情况表明,数学形式主义的倾向已经在高校的金融学教育中蔓延,学生们知道投资组合、公司财务等一些课程可以旷课,但金融数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一定不能缺课,瘸了这条腿论文写不出来,甚至毕业都成问题,这是高校金融学专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问题是学习并运用这些工具对于研究生们来说是件好事,因此论文从表面看来,水平很高,高深的模型,复杂的推衍,有些连导师及答辩老师都看不懂,但细究起来,很多此类论文的学术价值很低,甚至是毫无价值。一些是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东西,没有任何推进,一些是根本和中国国情完全不配合的模型,最终的结论也与现实背道而驰,一些甚至是和研究的问题不太相关的模型,生拉硬拽地用在论文中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严重的数学形式主义倾向带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要重新树立学生的研究理念,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而数学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其作用又是什么。

三、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金融学研究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正是研究生教育弊病的反馈和缩影。因此,总结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

(一)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

近年来,国内舆论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断下降。其实不然,究其关键是在于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晰。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对于自己的将来都有准确的定位,有的学生是想提高身价和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有的学生是在金融研究方面感兴趣,想在未来从事金融学术研究工作。对于这两类学生,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的方法。像在美国纽约州的研究生教育就是分为两类,即从事科研工作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M.A.、M.S.等)和从事其他职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M.B.A.、M.E.等),其教育效果良好,可值得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借鉴。这样不仅能使那些期望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接受正规的科研训练及准备,又使研究生教育不再是培养少数研究人员的精英教育,而具有职业及专业培养的大众意义了。

(二)研究生课程设置多元化但要重点突出

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多元化,当今科学研究呈现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是趋势,但并不是泛泛而学,要注意重点突出。一定要设置工具类的课程如计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软件应用、博弈论等,这就好比挖土需要工具,用手挖掘效率极差,但工具只是提高效率的手段,并非最终的目标。因此,对于理论的深化学习就更为重要。一些高校金融学院将资本论及金融学史等课程砍掉,是极不明智的,从史学中能了解各种金融理论发展的背景及脉络,从经典的资本论文献中汲取的是深度的精华和营养,这些课程都不是其他课程能够取代的,新思想的创造及理论的提出离不开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否则学生们的思想将变得空洞无物。

(三)引入研究生论文指导课程,全方位介绍研究生论文写作目标、规范;鼓励思考,增加集体讨论时间,通过小论文及演讲方式传递思想。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单纯讲授的教学模式,组织课堂讨论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对于研究生会有一定的压力,他们必须要在课后大量的阅读文献资料才能有所讲、有所悟,但教学效果比“满堂灌”的传统方式效果要好得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科研动态和方向的敏锐度,提高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符合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培养的是能思考、能判断、能解决问题的高素质的研究人才和专业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继成,陈艳春.研究生论文写作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2006,(9).

[2]赵婷婷,代寒灵.研究生教育中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

[3]王玉德.也谈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原则——兼论研究生论文和本科生论文的区别[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0).

研究生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医学期刊;编辑;研究生;学术能力;策略

“双一流”建设是政府与高校共同推进的一项大工程,在该战略背景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几乎所有医学院校均将在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发表一篇论著作为研究生学位授予的基本条件之一[1]。在很多医学院校,甚至成为研究生奖学金及各类优秀评定的主要指标,这使得研究生作者的投稿比例越来越高。笔者对温州医科大学所属的《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温州医科大学学报》《肝胆胰外科杂志》等期刊近年来研究生作者的论文数量进行大致统计,发现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均占了较大比例。但是在编辑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研究生作者群由于缺乏科研和论文写作经验,与其他作者群相比,稿件中总是存在各种问题。一直以来,充足、优质的稿源是高校医学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期刊拥有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近年来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使得国内的大量优质稿源外流。面对此种现状,高校医学期刊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通过相应的对策培养优秀作者群,拓宽稿源值得我们编辑深思。为此,笔者对《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研究生作者稿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一系列策略,以期培养研究生作者群,增加优质研究生稿源,达到研究生作者群和期刊共发展的双赢效果。

1研究生作者稿件中的常见问题

1.1写作欠规范。医学研究生由于初涉科学研究或者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较短,论文写作经验不足,甚至不知道医学学术论文该如何写,所以稿件常存在写作不规范,可读性差的问题。笔者对杂志近两年来的研究生来稿进行分析后,发现写作方面欠规范主要包括:论文题目不准确,表述累赘,未能概括全文;单位和作者署名随意,中英文表述不对应;中英文摘要不够简练,未能体现全文的主要内容,甚至出现摘要内容和论文内容不符现象;前言内容阐述条理不清,写一大堆概念性内容,而未能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表述不清,读者无法重复研究;医学专业术语混用,量和单位使用混乱,图表和公式使用不规范;文内语言表达不规范,语句不通顺;参考文献著录信息错误,著录项目不全,引用的文献无代表性等。1.2科学性不够。稿件的作者只有大量地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地研究、分析数据,并认真地在科学实验研究中进行探究,以最充分、最真实有力的实验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才能保证稿件的科学性[2]。显然很多初涉科研的研究生做不到以上要求,对相关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研究进展情况不了解,常出现选择的实验方法不科学,得到的实验数据不准确,投到编辑部的稿件逻辑结构不清晰,论述缺乏依据,结论与结果混淆或者结论只是简单重复结果的内容,未能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无说服力等问题,导致论文的科学性不够。1.3存在学术失信行为。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除了进行医学研究,完成论文答辩外,大部分时间需在医院各科室轮转,完成临床实习,这使得他们能用于研究的时间较非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少,再加上医学研究过程中往往受样本例数、对象依存性、偏倚及其他不可控性因素的影响,耗时耗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于是部分医学研究生便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甚至直接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以求顺利,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3]。彭志红等[4]以不记名的方式对医学研究生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6%的研究生承认在实验中为与预期研究设计一致,曾不同程度地修改数据,编造结果,违背了学术诚信。此外一稿多投也是医学研究生学术失信的主要表现之一。医学研究耗时长,完成课题时,往往已临近毕业,为及早知道审稿结果,尽快,有些研究生便会选择一稿多投[5]。1.4存在医学伦理问题。医学期刊涉及的是人或动物的生命健康,刊发的大部分稿件是关于人或者动物的医学研究,因此不可避免会产生医学伦理道德问题[6]。林加西[7]对我国777篇医学动物实验论文的伦理规范情况调查显示,我国医学期刊论文中大多数作者的伦理意识不强,仅10.55%的论文写明经伦理审查并同意开展,2.96%的论文注明遵守实验动物管理条件、饲养及实验过程,1.8%的论文注明伦理学审查编号。笔者在编辑工作中发现,医学研究生因研究经验不足,尚未真正参加临床工作,缺乏伦理意识,与其他作者相比,研究生的稿件存在更多的医学伦理问题。

2编辑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思考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医学期刊肩负着传播最新的学术信息和科技成果,并发现和培养高校人才,培育新学科的社会使命,因高校医学期刊的一些编辑属于“学者型编辑”,平时身兼教职,在期刊所属的高校开设有专业课程,编辑还具有与教师相同的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等工作性质[8]。同时期刊编辑的编辑实践工作决定了他们对医学相关专业的知识有更全面的把握;对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及特征有更深刻的了解。这使得编辑能为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这是其他行业人员所不具有的条件优势。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研究院所在绩效评定、科研、教学、职称等方面的考核时唯SCI收录期刊为重,对国内中文期刊的考核则相对弱化,导致大量的优质稿源流向国外重要检索机构的源期刊。而部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限,写作的学术论文往往达不到SCI收录期刊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内的学术期刊成了研究生的重要园地[9],尤其是医学学术期刊,稿源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来自研究生作者[10]。尽管医学研究生写作的论文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些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思维敏捷,能吃苦耐劳,埋头于实验室和科研一线,科研过程亲力亲为,所做的科研大多是导师的重大科研项目,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不乏涌现一些新发现、新思想和新成果[8],基于这些科研成果的研究生论文可以成为高校期刊优质稿件的重要来源,最终可以丰富期刊的稿源,提升期刊的质量。

3提升学术能力的策略

3.1开展医学论文写作指导。当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研究生培养期间开设了医学论文写作课程,但医学论文写作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普遍存在,使得任课老师对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不足[10],从而导致医学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出现各种问题。医学期刊编辑的编辑实践工作使其对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针对以上研究生论文写作欠规范问题,编辑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论文写作指导。如资深编辑专门针对新入学的研究生开设医学论文写作课程,讲解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并可结合编辑工作中的来稿写作案例展开分析。必要时可以将编辑的学习资料如编辑出版规范、编辑常用标准甚至编辑的继续教育学习资料进行整理后,上传投稿系统的投稿指南供有需要的研究生作者下载学习。3.2进行针对性的稿件退修。稿件退修是医学期刊编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最直接方法[11],如一项针对医学研究生的调查显示,81.3%的研究生认为期刊编辑对论文做了很多指导,90.1%的研究生认为期刊编辑的退修意见对论文的修改很有意义[10]。研究生因为缺乏科研和论文写作的经验,稿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往往较其他作者多,编辑要在认真研读专家审稿意见的基础上,准确、具体、有针对性地提出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学术内容、结构和文字表述上的问题,使研究生修改稿件时有的放矢,目的明确[11]。编辑修改研究生稿件时建议以修订加批注形式,其中的修订痕迹和批注说明可以让研究生清晰看出编辑已修改之处和需作者修改之处,提高退修效率的同时,让研究生掌握论文的修改方法。此外,编辑可以灵活改变稿件的退修方式,如有编辑针对常住校内的研究生作者采取面对面退修稿件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研究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帮助研究生学习论文标准和编辑规范,而且促进了编辑与研究生作者的情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研究生对科研和论文写作的热情[12]。3.3进行学术诚信建设。医学研究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群体,是医学创新发展的主力军。面对医学研究生稿件中出现的学术不端现象,作为学术质量守门人的学术期刊编辑,在抵制学术不端,坚守学术诚信方面有着特殊的使命。对研究生的投稿,采用作者贡献声明、潜在利益冲突声明等学术诚信控制机制,以提高对稿件学术诚信情况检验的能力[13]。对录用的研究生稿件,刊出前实行责任编辑学术诚信负责制[3],如在编辑修改过程中主动指导研究生正确标引参考文献,不可过多引用推导公式、文字或图表,宜直接引用结果,同时核查稿件的原始数据和图片;如有疑问无法确认,务必联系作者,要求提供证明或者作出合理解释,杜绝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对于修回的稿件,如内容改动较大时,重新进行,防止退修过程中因引用内容不当出现新的学术不端行为。3.4提高医学伦理意识。针对医学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伦理意识缺乏问题,编辑在对以人为对象的稿件进行医学伦理审查时,应跟研究生一一确认以下内容:受试者是否充分知情并了解研究中的内容,并在了解相关内容后仍自愿参与研究;受试者是否被告知可能潜在的风险,并在了解相关内容后仍自愿参与研究;受试者的相关情况及隐私是否被严格保密;开展研究前是否经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的审查等[6]。编辑在对以动物为对象的稿件进行医学伦理审查时,应跟研究生一一确认以下内容:是否遵守实验动物管理条件;饲养环境是否合理;实验过程是否遵守“3R原则”;动物处死方式是否合适;开展研究前是否经过动物伦理审查并同意等。以上确认流程可以使研究生提高科研中的医学伦理意识,形成伦理审查的惯性思维。3.5建立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学术期刊作为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载体,可以为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以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14]。在“互联网+”时代,期刊编辑可以利用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投审稿系统等新媒体技术为研究生作者提供其与审稿专家、编辑之间学术交流的平台。由于微信在沟通方面比其他新媒体更方便、快捷,编辑可以根据期刊来稿情况建立该年度来稿的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在这个微信群里,作者可以就投稿、审稿、退修、校对中的问题向编辑或其他作者咨询。编辑在群里第一时间样刊,让研究生们优先阅读转发,同时在群里定期推送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信息,并就稿件修改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提醒,增加编辑与研究生作者之间的互动学习。3.6适时开辟研究生栏目。高校医学期刊的栏目一般是根据其办刊宗旨和方针来决定的,还可以根据所属高校学科发展、期刊发展、来稿情况等因素开辟新栏目。近年来,研究生作者稿件逐渐增多,在有些高校医学期刊甚至占了大半的比例。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生作者群的医学论文特点,集中规划,专题评审,适时增设研究生栏目,让研究生作者投稿有地,目标明确。比如《中华中医药杂志》为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仁心雕龙专刊,赢得了广大研究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研究生科研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15]。这次的投稿和发表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研究生更乐意将优质稿件继续投向母校的期刊,从而成为期刊的稳定作者群。

4结束语

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既是医学未来科研工作的主力军,也是医学期刊重要的作者群之一。针对医学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写作欠规范,科学性不够,学术失信行为和医学伦理问题等常见问题,高校医学期刊编辑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医学论文写作指导,进行稿件退修的针对性指导和学术诚信建设,建立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并适时开辟研究生栏目等来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积极培养研究生作者群,拓宽期刊优质稿源,最终达到研究生作者群和期刊共发展的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研究生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人才培养

为建立适应临床医学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发展,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1](教研〔2014〕2号),推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自2015年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即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培养。在有限的3年时间里,学生面临既要完成33个月的临床轮转,又要保证科学研究的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毕业论文出现盲评首次通过率下降、论文学术水平下降的问题。学术能力是学位教育与单纯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区别的根本特征[2],我校对于该类研究生的培养以专业实践能力为主导,临床科研能力为特色,坚持实践科研两不误。为此,我校构建了论文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制度、信息化、课程建设、强化导师责任制、优化培养环节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质量控制来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的提升。

1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1.1培养环节缺乏有效的过程考核及监督机制

1.1.1部分培养环节缺乏严格的指标及监控体系跟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培养过程一般包括课程学习、选题、开题、数据收集分析、中期考核、论文送审、答辩等多个环节。原则上每个环节都应有严格的指标体系,考核合格方可进入下一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过于灵活。以开题为例,我校2013—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开题考核中全部通过。根据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有关规定》文件要求,硕士研究生应在第3学期内,在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范围内向评审小组作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业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3~5人组成。由于缺乏完善的过程考核指标体系,虽然有评审小组,但是评审小组成员一般都是导师邀请的同行专家,如若不是导师本人要求,谁也不会把场面弄得很“难堪”。由于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这就使研究生在各个环节中有“求情”的漏洞可钻[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旦学生利用了导师、评审组的宽容,随之而来的或将是学位论文质量的崩溃。且由于缺乏严格的过程监督体系,开题等关键环节甚至流于形式。1.1.1.1原始科研实验数据审核不严我校2013—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实验记录要求及审核不够规范、严格,科研实验记录本仅在毕业的时候要求归入学籍档案,部分研究生毕业前找导师或课题组审核签字,二级学院才进行审查,对于数据真实性无法及时审核。导致个别论文存在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问题,临床研究结果脱离实际,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1.1.1.2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位论文形式审查我校对于2013—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缺乏严格的形式审查,少部分论文存在图、表的标识不清,医学专业术语、符号等使用不符合标准,论文逻辑思维混乱,语句不通顺,内容空泛等问题,有的论文存在排版混乱,标题的大小、序号不一致的现象,论文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1.2导师责任制贯彻不够

导师责任制在“双轨合一”研究生培养中存在阻碍。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忙于轮转各个科室,使导师在临床技术及科研训练过程中无法实现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师生联系“藕断丝连”“若有若无”[4];少数导师一年见不了自己的学生几面,甚至于不认识自己的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挂名导师;部分导师忙于自己的个人发展,教学、上临床、写论文、接项目、评职称等,热火朝天,却无暇顾及研究生培养,对研究生的指导时间不够[2]。1.3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双轨合一”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达到33个月临床轮转的硬性规定,一入学便进入科室轮转,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减少了科研设计、科学实验、统计分析等内容的课程或课时,缺乏学术道德与实验室安全、人文素养、医学伦理等课程,进而导致其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更为欠缺,学术规范也亟待加强。

2优化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体系的主要措施

2.1加强论文质控制度建设注重制度引领

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加强内涵建设,完善论文质控制度要求。2019年我校新制定《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始资料审核办法》,对《关于开展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盲评工作的规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同时启用新版科研(实验)记录本,对科研(实验)记录通常应当包括的内容,如:课题名称、实验设计、实验名称、时间、人员、环境、方法、仪器和材料、实验结果和结果分析等做了详细的记录说明和规范。对严格论文保障环节管理,实施了更严格的论文制度和校内外同行专家双盲论文评审制度,细化了论文通过标准:去除本人发表文章复制比<15%,通过直接送审;15%≤去除本人发表文章复制比<30%,3d内修改并再次提交论文;去除本人发表文章复制比≥30%或者二次复制比≥15%,取消本年度答辩资格。并将研究生论文质量与招生指标分配、学科建设绩效和导师个人发展相挂钩,坚决杜绝问题论文出现,保证研究生出口质量。

2.2升级信息管理平台面向质量监测与预警

针对目前较大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提高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信息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手段。2018年我校引入全新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实现目标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等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对监控预测和规范化管理等功能进行了升级,将研究生培养各关键环节纳入信息化管理,要求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论文、盲评、答辩、等环节在系统进行提前申请及填报,二级学院管理部门运用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组织督导组对开题等环节进行监管和抽查,将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按照工作流的思想进行可视化流程控制[5],保障研究生论文开题等培养关键环节不流于形式,从而促进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

2.3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狠抓过程管理

研究生导师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不仅在学业指导,乃至职业生涯发展上,也是举足轻重的[4]。鉴于部分导师对研究生未能尽职履责,2019年我校临床医学院制定《全面落实研究生指导教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方案》和《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责任书》,同时《研究生指导教师立德树人工作记录本》,要求导师如实填写参加各类培训、自学等提高综合素养情况,研究生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安全、医德医风、学术道德等教育,人文关怀以及临床、科学研究等至少每月的指导情况。导师和学生在每次完成的项目后签名,临床医学院不定期抽查,与科室绩效、导师年度考核及评优挂钩。

2.4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学习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6]。2019年我校对2017—2018级研究生及同类高校进行调研,修订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削减了前期调研中学生满意度不高的课程学时,新开设学术规范与实验室安全、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学等培养研究生科学道德、学术规范以及提升科研、写作水平的课程,2019年组织研究生进行教学评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满意度高,认为新开设的课程能有效提升人文素养及科研水平,课程评教分均在96分以上。

2.5加强论文质量保障环节过程建设及督导我

校于2019年在论文质量控制体系中引入科研(实验)原始数据核查等环节。从2020届毕业研究生开始,研究生在确定与学位论文及已(拟)相关的全部原始资料完整、属实后,在审核表签名,将原始资料、科研(实验)记录本、学位论文和审核表一并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对研究生的论文原始资料完整、真实、关联性、实验记录的规范性、数据分析的正确性进行把关;二级学院可成立学位论文审核专家小组进行审核。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进行抽查及有因检查。开展学位、行为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与研究生学位证书挂钩。我校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一是通过科学合理地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为保障其论文质量奠定了基础;二是随着该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和不断完善,在培养机制上能够促进培养单位的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推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该论文质量控制体系需要在各位同行、专家的指导下继续实践和完善,期望构建一个被各培养单位广泛运用、实践效果被普遍认可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Z].(2014-07-14)[2021-03-12].

[2]田玲玲,杨金涛.以地方医学院校为例探讨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科技风,2019(23):236.

[3]周金.民族高校信息类硕士研究生过程培养体系现状与对策建议[J].新西部,2019(36):137-138.

[4]陈俊琦,姜涛,邱洁,等.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素质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0):23-24.

[5]胡祖辉,朱俐,吴国庆.面向质量监测与预警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0):54-59.

研究生论文范文篇10

一、会计论文的现状

目前我国会计论文主要分为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又称科研论文、研究论文、专题论文,是会计学界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及科研人员总结科研成果,送交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学术出版社或学术会议发表或宣读交流的论文。

毕业论文主要是指学位论文。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是各类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人员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写出的论文,即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对于学士论文,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技能,解决不太复杂的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论文,要求能够充分地反映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见解;对于博士研究生论文,则要求反映作者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该学科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创造性成果,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毕业论文还包括在我国接受高等专科教育财经类学生的毕业论文。

二、会计论文作用和特点

(一)会计论文的作用

1.会计论文的写作是会计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会计研究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及会计学者,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围绕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撰写会计论文,对企业会计制度转轨和企业改革(如兼并、破产、关闭、出售、公司制改建、债转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中的财务管理、资金成本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方面,以及会计新领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会计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会计论文是总结会计经济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发展会计理论,以指导会计实践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国,有上百家财经类期刊刊登会计论文。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为了总结前一年度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每年还组织前一年度会计学论文评选活动,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册出版,由此激发了广大会计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以正确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会计改革深入进行。

3.写作会计论文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考核会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等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学术性即科学性,是指在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会计论文的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应用价值上,而且表现在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为:

会计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建设与发展会计学科领域,描述会计经济活动中某一新的现象、新的发现,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实践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对新的发明和创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严密逻辑推导,求得规律性认识,丰富原有理论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