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哲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4:13:21

学习哲学论文

学习哲学论文范文篇1

学习哲学的目的:

对于专门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来说,学哲学本身就是学哲学的目的。即为哲学而哲学。生存就是为了哲学研究。人生的一切意义就在于哲学研究。

对于非专门从事哲学研究的人而言,学哲学的目的是:挖掘、构造、强化和改造人的思想(自我的和他/她人的);规范和批判人的思维方法,进而养成高效的思维习惯;指导、反思和检验人的具体思考和实践行为,进而达到个体和社会的自我否定、主客统一,实现个人的有效实践、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命的延续。

学习哲学的三个必要前提:

一、明确哲学的意义——哲学是人生的意义之源,学哲学能让人懂得人生的来龙去脉;系统地学哲学,人的智慧就能呈几何级数增长;能在哲学上有所成就的人必然青史留名,并往往长寿。

二、拥有自我批评、闻过则喜、知错能改、纳谏如流的操养、勇气和习惯。

三、有一定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积累。一般高中文化是基础。

学习哲学的方法:简言之,就是用兴趣引导阅读,用思辨形成体系,用实践检验学习。

一、培养兴趣。长期、间断性地刺激对哲学的爱好之情——说白了就是不停地问为什么,并为此感到喜悦。

二、反复阅读。阅读原著、评论、总论等各种哲学类书籍,可以从哲学故事、哲学史、哲学人物传记等大众读物读起,这样利于兴趣的积累,先凭兴趣翻阅,然后由翻阅扩展为泛读,再然后是精读感兴趣的某类哲学著作和该哲学的哲学史,最后是全面系统地阅读各流派哲学著作和哲学史。阅读中肯定会发现并提出问题,不一定要立刻解决(有些也不用解决),要保持这种发问的心态——这是不断、反复阅读的内在动力。

学习哲学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作为“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课程体系的理论墓劝,其地位至美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哲学教学的实效性这一主题,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哲学教学的定位问题、哲学教师的地位与作为的关系问题,哲学教学的内容、方法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思考。

“两课。教学如何走出困境,真正发挥“两课”的作用,使它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背景下既有地位又有作为,无疑是每个从事“两课,教学的教师乃至高校党委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且认真对待的间题。本文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思考。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强哲学教学的实效性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高哲学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说是个认识和实践的问题。就认识而言。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哲学教学的定位问题。哲学学科的性质是教学定位的内在根据。从哲学的本性看,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以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古希腊一些哲人就把哲学定义为“智慧之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中国的先哲说,作为“爱智,的哲学就是“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因此哲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陈述,而是要启发人的思维。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哲学思维代表民族发展成熟的程度和水平,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没有辩证思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对于个人而言,哲学水平体现着人的素质,境界和思维能力,大凡有成就,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无不具有很高的哲学思维水平。爱因斯坦曾对人说:“与其说我是物理学家,侧不如说我是哲学家’。既然哲学是一种智慧,能够塑造人的整体思维素质。因此哲学教育应当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作用。从哲学的功能看。主要表现为教育和应用。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功能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在正确的哲学理念指导下,人们才有可能从本质而不是现象上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等诸多复杂问题的正确认识,进而树立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理想,并内化为信念。当它最终凝聚成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时,哲学教育也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以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功能的显著特征。真正的哲学既不是教条式的理论说教,也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而是一种教给人们如何面对现实世界去思索、批判和创新的方法。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并不要求信仰它的结论,而只要栓脸疑团。如果我们的哲学教学能在这样的层面上展开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让他们经受哲学思维的训练,无疑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增长其悟性和创新意识。

在哲学教学定位的问题上还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的认识问题就是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二者作为不同的学科各有其特定的性质和功能。哲学在人的整体思维素质的训练中,注重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创新正是拼证法的批判和革命精神的体现。新世纪社会需要的首先是一种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大t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才有强大的竞争力,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有26次提到创新,教育部在《21世纪教育行动目标》中明确地把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作为教育行动目标。就此而言,哲学的教育功能起到了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哲学的目标指向不同,政治是出于维护阶级利益、阶级关系而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显然二者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因此简单地把哲学与政治、哲学课与政怡课等同起来,必然会影响哲学教学的效果,甚至在某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会严重破坏哲学的声誉。当然消除把哲学课与政课简单等同起来的认识和傲法,并不是要完全否认二者的有机联系。事实上在哲学为政治理论思想形成和实施政治行为提供指导作用的同时,政治也会以自身的方式影响着哲学。

哲学的本质和功能表明,在哲学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掌握的,应该是作为智惫的哲学,而不是一些抽象的关于哲学的名词和术语的堆砌;需要培养学生的,应该是哲学的思维能力,一种批判的、富有创造力的创新精神,而不是仅仅作为政治的淦释或教条化的说教。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定位,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探索哲学教学的手段、方法和途径才可能是有成效的。

其次是哲学课教师对自身的地位与作为的正确认识。哲学课教师担负着与其他教师同等重要甚至更艰巨的教育任务,理应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重视。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实上存在着对‘两课’的不重视和‘两课’教师地位不高的状况。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从客观上说,一是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直接的经济效益,偏重实务应用而轻视作为“形而上。的哲学。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其地位与哲学形成的鲜明反差;二是传统的哲学理论本身的问题,由于它与现实社会发展的某些不相适应,因而有时还不能为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三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它在一定程度、范围上成为政治让释的工具。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哲学的声誉,也必然影响到哲学教学的地位。从主观上说,一是教学本身缺乏针对性,由于理论失去现实的支撑变成空洞乏力的说教。事实上只有不断的追踪社会发展的轨迹,才能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的气息,具有生命力;二是教育者本身缺乏信心。外部环境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教师“转轨。,选择更有“前途。的职业以改变自己的地位。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对哲学教学无疑是雪上加霜。公务员之家

笔者认为“地位’与“作为。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提高“地位”关键在内因,在于教师主体性的觉醒,在于对自己所选择事业的追求与执着。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哲学教师就无法摆脱‘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有所作为才能东得自己的地位。因而我们需要在两块阵地上充分发挥作用:一是教学阵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体现哲学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使它具有特色,特点,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吸引力;二是学术阵地,通过学术研究将成果引人教学之中,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最需要重视和最需要化功夫的。只要我们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自信心,坚持改革与探索,坚持对现实社会诸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思考,通过自己的作为改变哲学教学的现状,我们的努力首先会得到学生的承认,进而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时也就获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由此可见,对于哲学教师本身而言,·作为’是“地位’的前提条件,“地位’是“作为’的必然结果。当然,从外部环境看,‘两课’教师同样需要得到学术乃至全社会、学术界的支持和关心,这种关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形式上,而应名实相符。

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有效性更是一个实践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植根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现实之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反思置身于其中的世界和人生,如何训练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一个重大实践性课题,需要在哲学教学改革中深人探索。

首先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探索。一是注重哲学教材的改革和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从现状看,哲学教材相对滞后。改革开放2f?多年来,哲学界的研究成果是丰硕的,但这些成果主要是以专著和论文的形式存在,而将它们引人哲学教科书和哲学教学的程度和层次则非常有限,再加上教师个体之间的学术水准和教学能力差异,又有所不同。这些情况必然制约哲学教学。重视哲学教科书及教学内容的更新,重视教师知识结构调整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是摘好哲学教学的重要基础。二是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理论的魅力就在于它植根于实践,来源于实践。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纵观哲学发展史,任何哲学理论的发展都得益于社会实践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同样如此。因此我们教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一些原理,而应该是方法;还要回到现实社会,用唯物辩证方法对现实社会问翅进行分析,用理性来思考和探究事件的本质,在批判中建立新的认识。这样。理论就不会是抽象的教条,而具有实际的内容;对实际间翅的认识也不是就攀论事,而可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可以采取专尼化亦即‘问理化翔的形式教学,这些间翅包括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杜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间翅。这种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按章。节、目服本宜科式的教学方法。克服教学中普遭存在的“脱节’现象。增强现实感和针对性。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内容是很多的:,如联系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城市职工分流下岗的间瓜以及社会贫富差距问胭等;联系精神文明建设,妙及经济伦理道裕、精神生产力可持续发展间翅等;联系政治体韶改革,涉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脸教训,还有中国当前。突出的社会矛盾—法制不健全带来的各种“设租’。‘寻租”现象,不受制约的权力导致腐败,特权导致的两极分化等: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涉及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如何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土化、中国化等。对上述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间翅分析得透彻,且有理有据,必然会产生很大的教育作用。

三是合理安排教学的总学时。对哲学授课学时的安排。既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又要体现其与现实结合的时代性。我们尝试着用总学时的70%作为哲学墓本原理的理论教学,30%的学时用于专皿化教学。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既要避免与中学政治课教学的重复性,又要适应大学生以后多加研究生人学考试的摇要,对现行的教材进行恰当处理。在进行专瓜化教学时,注惫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让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让学生将哲学智慧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以理性认识人生的目的和惫义,以理性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让学生认识全球化的世界。中国改革与发雇的本质以及自身的地位与贵任等。

其次是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考核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规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其中包括大的死记硬背的成份。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创造性,是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考核方式进行积极的改革探索,既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欢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小组论文和小组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具体过程为:教师设计论翅。学生以4--5人为一组选择论题;小组成员枪索资料;通过小组集体讨论拟出论文提纲;教师逐一听取每个小组的代表对论文所作的思考并进行交流;形成近5000字的论文,并注明所引用的参考资料、文献‘小组论文答辩;综合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论文写作态度、论文的质里和答辨的情况给出成绩;选择优秀论文由学生自行排版设计成册。

学习哲学论文范文篇3

一、中国哲学史教学基本现状

目前,中国哲学史课程在非哲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但其教学成果远远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值和学科建设本身应该达到的高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所遇到的这种困窘与处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作为非哲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国哲学史课程基本上都是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基本上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一些办学资历不是很深,同时又相对缺乏哲学社会科学传统的高等院校,往往出现按照自己的师资力量及现有教师专业特点随意调整教学计划,任意安排哲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哲学课程的开设而言也往往存在因人设课的情况。其他专业要么只开设西方哲学史,要么就直接把哲学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不包括儒道禅等中国的智慧[1]。这导致了人们将哲学看做为政治,有时甚至是时事政治。所以哲学在很多大学只是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是为了维持这个学科延续而不至于衰亡、绝种而为之,或者是为了保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存之罢了。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中国大学的哲学专业设置过少,并非每个大学都设有哲学系,就是在仅有的几个哲学系里,几乎没有多少学生将哲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另外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也没有人将哲学作为第二专业选修[1]。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认为,哲学史的学习不但抽象乏味,晦涩难懂,而且都是几千年前古人的思想,难免与现实社会脱节。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选课现实中不难发现,选修中国哲学史的学生大多集中于大一、大二学生,但总体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背外语的较多,很难展开教学互动,收效较微。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对中国哲学史学习兴趣不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了无用,二是上课听不懂,主要是为了修够学校指定学分才不得已选之。

3.课程自身建设不足。由于课程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相应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哲学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课程教育改革发展、提高课程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中国哲学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在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专业中,也是一个人同时上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多门课程,或者直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教授中国哲学史,这样往往造成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之间的恶性循环。其次,相关配套课程开设不足。如果单是开设一门中国哲学史或单是一门西方哲学史课程,很难形成学生学习的哲学氛围,也容易造成同学对哲学理解的片面性、局限性。在选修课时限制下,大多数专业开设的中国哲学史很难系统地让同学窥其全貌,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只能有选择性地讲解,容易造成知识链条的脱节。

二、中国哲学教学现状的原因剖析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在非哲学专业高等院校,中国哲学史本科教学存在诸多不理想情况,其建设与发展受到多方掣肘。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哲学史目前的困境呢?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个因素。

1.教学理念的世俗化。在传统的眼里,哲学给人们的一般印象是时代的精华和民族的灵魂,从而受到“礼遇”。然而在这种崇尚的“礼遇”之后却迎来了人们对哲学的“敬而远之”,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价值原则冲击下,哲学已经被人们在心灵上束之高阁了,此缘于这个大而无用的东西确实不能解决我们现实的冷暖与饥饿。这在近年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学校专业设置上看,绝大部分高校的新增专业及旧有专业的改革都朝着实用性、功利性、快速性方向发展,在此理念下催生出来的是专业越分越细、领域越分越小,越来越接近与与现代市场经济对接的专业培训,造成传统的哲学无人问津,而有了诸如法哲学、经济哲学、管理哲学等边缘学科的热门。从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上和用人单位看,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学习目前的“热门”专业,他们给自己预设的目标就是通过大学四年的集中培训与学习,毕业就能“学以致用”,派上大用场,而用人单位也倾向于专业人才,看重专业对口,学法学的就到公、检、法等部门就业,学管理的就到企业单位、管理部门就业,这使得哲学专业就无对口的就业单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

2.课程设置的程式化。教学理念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当前中国高校哲学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哲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八个二级学科及其三级学科开设的。在哲学专业,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科技哲学等。但这些课程,不论是概论、原理,还是通史、选读,大多只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大概的知识,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哲学自身。换句话说,哲学课程的设置最多就让同学们记住了一些观点、原理、流派,而没有达到哲学成智成人之终极关怀功能。在非哲学专业开设的哲学课程,这种“形而上学式”的课程设置更为突出,往往把哲学课程简单地等同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西方哲学,且大多缺乏如原著选读相关课程设置和哲学素质训练。

3.教学内容的古老化。现在很多高校使用的中国哲学教材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编写的,这些教材的编写大多明显地带有时代的痕迹,难免和现在的时代内容和新的考古发现不符。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老师在谈到中国哲学史课程内容改革目标时就指出,近几十年,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中国哲学史研究受前苏联教条主义的研究方法影响甚深,许多研究著作与教材搬用近代西方哲学四大块(自然观、发展观、认识论、社会历史观)的模式解析中国哲学,以为这样可以使中国哲学科学化,其结果是不仅没有能够把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理路还原出来,而且使中国哲学更支离破碎,更不成体系了[2]。这种古老化的教材编写模式,虽然在近年来有所改观,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一些教材只是过去教材内容改良,以为删减了马克思的观点就还中国哲学本原。再如一些教材的编写是“集体智慧”,即把整个中国哲学体系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分工撰写,结果大多知识材料的集合和观点的汇拢,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感和个性化。

4.教学形式的单一化。课堂讲授是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哲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特点,它不可能像上计算机或法律课程那样具体,也不可能像上外语课那样浅显,哲学的形而上性质决定了教学课程的抽象性、思辨性及对深度的要求。所以如何在自己的口头讲解和书面教材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给学生留出恰当的独立思考空间,带学生走进智慧殿堂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和艺术性的工作。当前的哲学教学由于制度、教材等的限制,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授课方式也大多还是填鸭式教学,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不能有效地形成教学相长,这恰恰磨灭了哲学教学师生间讨论、思辨的本质。

5.教学考核的死板化。教学考核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考核,二是对学生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而言,评价一个哲学教师教学的优秀与否主要就看学校发放的调查问卷和督学的一次听课打分,姑且不去评论这种评估是否全面,就其合理性与规范性也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其调查问卷过于表面和简单,所有学科的问卷内容整齐划一,不能反映学科之间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更不能体现教师之间的不同风格。进而言之,学生在评价的时候,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往往注重感性的教学过程,特别是本科学生,很难以理性的思维去评价一门课程教学的好坏。至于督学的一次甚至两次评课打分带有的偶然性和形而上学性就毋庸置疑了。对学生的考核而言,大部分学校的对学生的中国哲学课程考核方式都是以闭卷或开卷形式进行,或以论文形式通过,相比较而言,闭卷考试是其间最无价值的一种形式,它不能有效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这导致学生间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哲学学习的本性完全相悖。

三、中国哲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基于目前在非哲学专业中的中国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笔者认为其教学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扭转教学理念。从思想上加强对中国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是有效进行课程改革及建设的前提与保证,在这个意义上,扭转世俗的哲学教学理念,是解决好哲学教学问题及寻找其出路的关键。我们只有突破庸俗的实用观点和狭隘的市场经济价值原则,才能自觉把中国哲学教学真正纳入素质教育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哲学在增强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锻造强烈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格和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功能,这种成智成人的哲学素养应该成为现代大学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学校应该在其大学专业中学习的范围,提高其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要在教育中让不论是学生、学校还是社会都感到,在哲学学习中学到的为人之道,所训练出来的研读原著的能力、批判分析的能力、揭示观点中公认的预设能力、建构关于自己观点的具有说服力的论证能力以及论证中的文字表达能力,是普遍实用于其他学科和其他职业领域的[3]。

2.合理课程设置。作为非哲学专业开设的哲学课程,不宜设置太多必修课,但作为对哲学的一般理解的哲学概论或导论,应该规定学生必须修够足够学分,让学生能够了解哲学领域的重大问题,主要针对哲学史上产生的不同观点、重要问题的历史发展线索等,从而使学生对哲学所思考的问题及哲学的致思方式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哲学概论或导论是哲学思维的入门课程,之后学校应该以二级学科为范围,开设一系列选修课菜单。作为选修的哲学课,可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质,可以根据教师的专业优势设不同的专题,可以定时聘请知名专家以讲座形式进行教学和交流。这样既把基础的哲学素养训练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有利于入门后的学生及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

3.更新教学内容。目前惯用的中国哲学史教材主要有丁祯彦的《中国哲学史教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萧萐父的《中国哲学史》等,虽然这些教材的编写水平均较高,但都是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为主线,阐述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这种体例的优点是内容详尽,便于讲授,其缺点是详略不分,支离破碎[4]。在内容的设置上,作为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不宜对每个思想家具体观点的学习和研究,要抛开以往的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为基本线索的板式化、程式化的内容设置,而应该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以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哲学思维(认知)方式,分析哲学家们对某一重要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学生就不是僵硬地去接受某种哲学体系框架,而是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创新。

4.多样教学形式。哲学课程教学应该也必须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哲学教学是真正能够体现“教学相长”的舞台,师生双方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角色定位和思维模式,把教学过程从“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教学转变为双向互动。相对于其他课程,中国哲学史在教学内容上略显庞杂,我们只有找出一条贯通始终的线索,才能将之条分缕析。所有这些,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基础,学生只有拥有一定哲学基础和相关知识背景,才能跟上老师的思维与节奏;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教师必须切实对中国哲学史体系有整体把握,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所以教师要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

学习哲学论文范文篇4

一、中国哲学史教学基本现状

目前,中国哲学史课程在非哲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但其教学成果远远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值和学科建设本身应该达到的高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所遇到的这种困窘与处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作为非哲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国哲学史课程基本上都是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基本上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一些办学资历不是很深,同时又相对缺乏哲学社会科学传统的高等院校,往往出现按照自己的师资力量及现有教师专业特点随意调整教学计划,任意安排哲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哲学课程的开设而言也往往存在因人设课的情况。其他专业要么只开设西方哲学史,要么就直接把哲学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不包括儒道禅等中国的智慧[1]。这导致了人们将哲学看做为政治,有时甚至是时事政治。所以哲学在很多大学只是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是为了维持这个学科延续而不至于衰亡、绝种而为之,或者是为了保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存之罢了。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中国大学的哲学专业设置过少,并非每个大学都设有哲学系,就是在仅有的几个哲学系里,几乎没有多少学生将哲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另外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也没有人将哲学作为第二专业选修[1]。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认为,哲学史的学习不但抽象乏味,晦涩难懂,而且都是几千年前古人的思想,难免与现实社会脱节。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选课现实中不难发现,选修中国哲学史的学生大多集中于大一、大二学生,但总体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背外语的较多,很难展开教学互动,收效较微。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对中国哲学史学习兴趣不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了无用,二是上课听不懂,主要是为了修够学校指定学分才不得已选之。

3.课程自身建设不足。由于课程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相应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哲学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课程教育改革发展、提高课程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中国哲学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在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专业中,也是一个人同时上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多门课程,或者直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教授中国哲学史,这样往往造成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之间的恶性循环。其次,相关配套课程开设不足。如果单是开设一门中国哲学史或单是一门西方哲学史课程,很难形成学生学习的哲学氛围,也容易造成同学对哲学理解的片面性、局限性。在选修课时限制下,大多数专业开设的中国哲学史很难系统地让同学窥其全貌,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只能有选择性地讲解,容易造成知识链条的脱节。

二、中国哲学教学现状的原因剖析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在非哲学专业高等院校,中国哲学史本科教学存在诸多不理想情况,其建设与发展受到多方掣肘。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哲学史目前的困境呢?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个因素。

1.教学理念的世俗化。在传统的眼里,哲学给人们的一般印象是时代的精华和民族的灵魂,从而受到“礼遇”。然而在这种崇尚的“礼遇”之后却迎来了人们对哲学的“敬而远之”,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价值原则冲击下,哲学已经被人们在心灵上束之高阁了,此缘于这个大而无用的东西确实不能解决我们现实的冷暖与饥饿。这在近年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学校专业设置上看,绝大部分高校的新增专业及旧有专业的改革都朝着实用性、功利性、快速性方向发展,在此理念下催生出来的是专业越分越细、领域越分越小,越来越接近与与现代市场经济对接的专业培训,造成传统的哲学无人问津,而有了诸如法哲学、经济哲学、管理哲学等边缘学科的热门。从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上和用人单位看,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学习目前的“热门”专业,他们给自己预设的目标就是通过大学四年的集中培训与学习,毕业就能“学以致用”,派上大用场,而用人单位也倾向于专业人才,看重专业对口,学法学的就到公、检、法等部门就业,学管理的就到企业单位、管理部门就业,这使得哲学专业就无对口的就业单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

2.课程设置的程式化。教学理念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当前中国高校哲学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哲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八个二级学科及其三级学科开设的。在哲学专业,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科技哲学等。但这些课程,不论是概论、原理,还是通史、选读,大多只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大概的知识,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哲学自身。换句话说,哲学课程的设置最多就让同学们记住了一些观点、原理、流派,而没有达到哲学成智成人之终极关怀功能。在非哲学专业开设的哲学课程,这种“形而上学式”的课程设置更为突出,往往把哲学课程简单地等同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西方哲学,且大多缺乏如原著选读相关课程设置和哲学素质训练。

3.教学内容的古老化。现在很多高校使用的中国哲学教材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编写的,这些教材的编写大多明显地带有时代的痕迹,难免和现在的时代内容和新的考古发现不符。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老师在谈到中国哲学史课程内容改革目标时就指出,近几十年,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中国哲学史研究受前苏联教条主义的研究方法影响甚深,许多研究著作与教材搬用近代西方哲学四大块(自然观、发展观、认识论、社会历史观)的模式解析中国哲学,以为这样可以使中国哲学科学化,其结果是不仅没有能够把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理路还原出来,而且使中国哲学更支离破碎,更不成体系了[2]。这种古老化的教材编写模式,虽然在近年来有所改观,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一些教材只是过去教材内容改良,以为删减了马克思的观点就还中国哲学本原。再如一些教材的编写是“集体智慧”,即把整个中国哲学体系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分工撰写,结果大多知识材料的集合和观点的汇拢,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感和个性化。

4.教学形式的单一化。课堂讲授是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哲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特点,它不可能像上计算机或法律课程那样具体,也不可能像上外语课那样浅显,哲学的形而上性质决定了教学课程的抽象性、思辨性及对深度的要求。所以如何在自己的口头讲解和书面教材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给学生留出恰当的独立思考空间,带学生走进智慧殿堂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和艺术性的工作。当前的哲学教学由于制度、教材等的限制,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授课方式也大多还是填鸭式教学,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不能有效地形成教学相长,这恰恰磨灭了哲学教学师生间讨论、思辨的本质。

5.教学考核的死板化。教学考核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考核,二是对学生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而言,评价一个哲学教师教学的优秀与否主要就看学校发放的调查问卷和督学的一次听课打分,姑且不去评论这种评估是否全面,就其合理性与规范性也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其调查问卷过于表面和简单,所有学科的问卷内容整齐划一,不能反映学科之间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更不能体现教师之间的不同风格。进而言之,学生在评价的时候,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往往注重感性的教学过程,特别是本科学生,很难以理性的思维去评价一门课程教学的好坏。至于督学的一次甚至两次评课打分带有的偶然性和形而上学性就毋庸置疑了。对学生的考核而言,大部分学校的对学生的中国哲学课程考核方式都是以闭卷或开卷形式进行,或以论文形式通过,相比较而言,闭卷考试是其间最无价值的一种形式,它不能有效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这导致学生间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哲学学习的本性完全相悖。

三、中国哲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基于目前在非哲学专业中的中国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笔者认为其教学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扭转教学理念。从思想上加强对中国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是有效进行课程改革及建设的前提与保证,在这个意义上,扭转世俗的哲学教学理念,是解决好哲学教学问题及寻找其出路的关键。我们只有突破庸俗的实用观点和狭隘的市场经济价值原则,才能自觉把中国哲学教学真正纳入素质教育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哲学在增强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锻造强烈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格和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功能,这种成智成人的哲学素养应该成为现代大学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学校应该在其大学专业中学习的范围,提高其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要在教育中让不论是学生、学校还是社会都感到,在哲学学习中学到的为人之道,所训练出来的研读原著的能力、批判分析的能力、揭示观点中公认的预设能力、建构关于自己观点的具有说服力的论证能力以及论证中的文字表达能力,是普遍实用于其他学科和其他职业领域的[3]。

2.合理课程设置。作为非哲学专业开设的哲学课程,不宜设置太多必修课,但作为对哲学的一般理解的哲学概论或导论,应该规定学生必须修够足够学分,让学生能够了解哲学领域的重大问题,主要针对哲学史上产生的不同观点、重要问题的历史发展线索等,从而使学生对哲学所思考的问题及哲学的致思方式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哲学概论或导论是哲学思维的入门课程,之后学校应该以二级学科为范围,开设一系列选修课菜单。作为选修的哲学课,可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质,可以根据教师的专业优势设不同的专题,可以定时聘请知名专家以讲座形式进行教学和交流。这样既把基础的哲学素养训练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有利于入门后的学生及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

3.更新教学内容。目前惯用的中国哲学史教材主要有丁祯彦的《中国哲学史教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萧萐父的《中国哲学史》等,虽然这些教材的编写水平均较高,但都是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为主线,阐述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这种体例的优点是内容详尽,便于讲授,其缺点是详略不分,支离破碎[4]。在内容的设置上,作为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不宜对每个思想家具体观点的学习和研究,要抛开以往的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为基本线索的板式化、程式化的内容设置,而应该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以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哲学思维(认知)方式,分析哲学家们对某一重要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学生就不是僵硬地去接受某种哲学体系框架,而是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创新。

4.多样教学形式。哲学课程教学应该也必须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哲学教学是真正能够体现“教学相长”的舞台,师生双方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角色定位和思维模式,把教学过程从“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教学转变为双向互动。相对于其他课程,中国哲学史在教学内容上略显庞杂,我们只有找出一条贯通始终的线索,才能将之条分缕析。所有这些,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基础,学生只有拥有一定哲学基础和相关知识背景,才能跟上老师的思维与节奏;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教师必须切实对中国哲学史体系有整体把握,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所以教师要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

学习哲学论文范文篇5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将改革释放的红利加快转化为发展成果,争当全省改革创新排头兵,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持。

二、主要学习内容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重要讲话作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基本遵循,原原本本、对照起来学、统一起来学,领会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坚定全市干部群众的改革信心,凝聚全市人民的改革力量,把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奋力推进全市改革开放宏伟事业。

2.深入学习贯彻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讲话,站在时展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各级党组织要把学好用好《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作为今后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用总书记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3.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主线,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实际,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等重点理论读物的学习,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宣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宣传阐释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实现路径和根本保障,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精心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宣传活动和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用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鼓舞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4.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级党组织要重点围绕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紧扣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宣传、弘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深化城乡文明创建,扎实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不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力推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

5.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十八大做出的重要部署。今年,我市即将启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加强学习教育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位任务,通过认真学习党章、党的十八大报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相关专题材料,深刻理解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的目标要求,切实增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贯彻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打下坚实思想基础,力争通过学习深一步,达到认识高一层、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实际问题好一筹的要求。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虚心向人民学习,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切实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6.加强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教育。在2011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国情,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帮助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掌握使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世情、国情、民情、党情的教育。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情况,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和工作,对党和国家事业的顺利前进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出发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以深刻把握世情、国情、民情、党情这“四情”为前提。对于我们来说更要了解省情、市情。各级党组织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鼓励领导干部带头调研,就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着力解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就各自工作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思考。

8.全面掌握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各级党组织不仅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同时还要组织中心组成员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既要学习政治理论的新成果,增强政治敏锐性,更要学习业务技能,努力成为工作上的“业务通、多面手”。要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领导干部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要认真组织开展有关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统战工作、职业教育、保密工作、干部选拔任用、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互联网等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要强化学习意识,把学习当做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努力在提高能力素质、增长本事本领上下工夫;要坚持学以致用,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学习文件、吃透上情,深入调研、掌握下情,要走出去、知晓外情;要学会思考,仔细琢磨、细心探究,把情况搞全弄明,把关系理顺摆正,把措施具体落实,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三、主要工作内容

1.加强县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工作。严格执行中心组学习组织、学习管理、个人自学、集体学习等制度,结合实际按时点顺序每个月确定一个学习主题,制定详细学习计划,确保全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2天。各单位中心组组长要担负起领导学习的职责,做到学习工作和业务工作同研究同布置同落实。根据学习安排和要求,主持学习活动,带头讲党课、作形势报告,参加理论政策宣讲工作,指导和检查中心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中心组成员要严格遵守学习制度,科学安排工作,牢固树立学习即是工作的思想,摈弃克服工学矛盾的落后观念,保证集中学习到会率。要配齐配强中心组学习秘书,学习秘书要由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学习秘书要积极参加“全市县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秘书集体备课会”,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及时、稳妥、创造性地做好中心组学习的服务工作。各单位中心组要围绕每个月的学习主题,结合本单位业务工作实际深入学习研讨,形成学习文字成果(理论文章或理论论文),积极向省以上党报党刊、学术报刊和行业报刊投稿,确保全年发表至少一篇学习成果,并及时将发表情况报市委宣传部。各中心组全体成员,要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认真开展自学活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加理论研究,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学习心得、理论文章、理论论文,积极向市以上党报党刊、学术报刊和行业报刊投稿,确保每人全年至少发表一篇调研报告、学习心得、理论文章或理论论文,并及时将发表情况报市委宣传部。

2.坚持基层党组织集体学习制度。各级党组织要完善集体学习制度,每月相对固定不少于两日为本单位集中“学习日”,组织开展全体党员和职工集体学习,集体学习要有目标有计划,明确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拓展学习内容,规范学习管理,提高学习质量。中心组成员要坚持双重学习制度,既要积极参加中心组学习,又要带头参加所在支部和党小组的学习,并经常给党员和职工、群众上党课、做时事政策报告等,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各级党组织要立足长远,建立长期学习、持续学习的有效机制,把学习活动与机关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创新学习方法,开辟并拓展学习平台,做好学习保障,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逐步引导全体党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3.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欢乐·圆梦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好4月“读书月”活动,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学习主题和内容,认真策划、组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规模相对集中的学习活动。各高校要继续开展“我的中国梦”各项活动,把理论宣讲、文艺调演等送到校园、热在校园。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广大青少年和城乡群众广泛开展征文、演讲、读书、宣讲、辩论、歌舞、书画摄影等竞赛、展演、展示等活动,充分展现基层群众追梦、圆梦的生动实践。

4.突出学以致用开展各类学习培训研究活动。继续组织好全市县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秘书集体备课会,努力提高备课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组织开展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文章征集活动,反应全市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成果。各级党组织要在本地本系统本单位围绕本《意见》规定的“主要学习内容”开展评选理论文章活动,通过层层遴选每个县区各推荐10篇理论文章(由市委宣传部负责收集),市直单位推荐80篇(由市直机关工委负责组织遴选),参加全市的征集活动。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文章征集活动的文字稿格式为论文格式(其他格式的文章一律不收),截止日期为2014年6月30日,不另行文。

积极运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在线学习平台,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讲坛(堂)、基层文化站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家书屋、街道(服务中心)社区读报点、老年大学等学习教育阵地,形成覆盖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终身学习和培训的服务平台。

着力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依托市委党校和市属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市哲学学会等群团组织和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及相关从业人员的积极性,组织开展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申报工作,项目申报的有关材料见社会科学网。届时按照省社科规划办公室要求,各单位申报课题交市委宣传部统一申报。

学习哲学论文范文篇6

关于逻辑学课程小论文写作的思考与体会

如果说批判性思维的嵌入式教学是“讲逻辑、用逻辑”的理论学习,那么鼓励同学们撰写逻辑学课程小论文则是“讲逻辑、用逻辑”的实践应用。由于每门学科都会有许多需要讨论、厘清的问题,而且社会生活中每天也会发生许多引发争议的问题,那么对于这些问题,是人云亦云,抑或情绪化宣泄?还是适时理性地提出“合理的追问”?我们的做法是,在第一堂课结束时,就要求同学们在系统学习逻辑学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养成“找毛病”的习惯。告诉同学们,只要感觉有别扭之处,就一定存在着逻辑的问题,就需要用所学的理论的逻辑去分析、评价、批判,写出小论文。只要能够说明问题所在,几百字、千把字即可。同时,对于正确使用逻辑学知识点的范例,也可以通过分析、评价,正确理解理论逻辑的实际效用。对于这些“自己找问题”撰写的小论文,我们也必定对每一篇都进行批改,写上自己的看法、体会,然后再返还学生。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一)建立了师生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大学生通常会有一种看法,即在大学学习期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太少。许多老师并不知道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想法是什么,存在什么问题。由于缺少必要的互动,所以双方都有一种倦怠感。各自在对方的心目中,往往是一片过眼烟云,忘之可也。而在我们的教学改革中,小论文的写作,不但是“讲逻辑、用逻辑”的实践应用,而且以此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利用逻辑学知识批判与再批判的意识与能力,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由课堂延展至课外,在思想互动的同时,也增强了感情交流。因此,小论文的写作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互动沟通的良性循环平台。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同学们非常喜欢这个平台,基本上能够踊跃地通过这个平台展现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同学们通过实际应用,解决了学习中的畏惧心理,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体会,并且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友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平台,理解了逻辑思维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提高是永伴一生的。(二)基础性与引导性强通过几年来的小论文审读,发现同学们所撰写的内容五花八门,涉及各种不同学科问题和社会问题。通过沟通与交换意见,教师还可以按照所涉问题深化对逻辑学各分支学科知识的认识,如数理逻辑、现代归纳逻辑、法律论证方法、逻辑哲学、哲学逻辑、语言逻辑、逻辑史、哲学、哲学史、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等。因此,这种沟通平台的良性互动,可以促使教师不断了解逻辑学发展的历程以及逻辑学研究的现状。与此同时,我们还为有兴趣继续学习的同学们提供有关逻辑学各分支学科的课外阅读书目。(三)应用性与互学性强从这几年小论文写作内容看,同学们所涉内容五花八门,有对各自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分析与评价,有对辩论赛辩题的逻辑分析,有对学习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分析与评价,有对国际、国内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与评价,等等。在对小论文所涉内容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同学们提高了自觉运用逻辑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教师也能够不断思考一些新的问题,提高自己对逻辑的认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对逻辑学的知识、能力、认识的统一角度讲,在理解“如何有效说理、沟通”的意义框架下,双方都是受益者。(四)创新性强审视小论文的撰写、审读及交换意见,可以发现,不同学科的许多同学在对逻辑学的学习思考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逻辑学与批判性思维这一工具学科,把各学科所产生的理论创新转化为各学科实践的方法创新。这是因为,逻辑的分析、评价并不是批判的最终目的,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求思维主体在对客体(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再分析,进而发现问题,并通过理性的批判性思考,通过缜密的思维、严谨的分析、深刻的判断、丰富的想象,以科学的态度以及广博的知识,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寻求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并力图找到改进的可能性和可行的方法。也就是说,在批判旧模式、旧理论、旧方法的同时,提供新模式、新理论、新方法,并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逻辑思维及其引申的批判性思维,是以问题意识开始,以创新结束的,这也展现了逻辑思维乃至批判性思维的整个思维流程、逻辑机理、逻辑顺序与精神。小论文的撰写可以培育这种意识。(五)人文性强教师与学生通过小论文的撰写、审读与交换意见的互动,不但可以深刻认识逻辑学与批判性思维的毋庸置疑的科学精神与求真作用,而且还可以深刻认识逻辑学与批判性思维的人文精神与求善功能[9]。通过这种互动,师生同学们可以培育逻辑理性精神与平等的批判性精神,拒绝分析、评价问题过程中的情绪化。通过这种互动,师生可以共同体会:逻辑学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在现实的思维论证过程中,逻辑学不仅是求真的工具,而且是求善的工具。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错误的认识,到处都有靠诡辩的那种“假装聪明而实非聪明,而且是用表面上的聪明而非真正的智慧去赚钱的人”[10]15。那些靠诡辩的人往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11]7。同学们通过撰写小论文进行理性的分析、评价、批判,从而识别错误、反驳诡辩,进而提高沟通交际中的人文素养,并从中思索为何人的内在生命力提供了逻辑思维的能量,而人文环境则提供了逻辑思维的方向,即思维什么、怎样思维和为什么思维的问题。这样才能在展现逻辑思维所具有的扩散价值的同时,不但真正认识我们面前的这个现实世界,同时还要“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彖》)。也正是肇始于苏格拉底的道德理智主义所认为的那样,符合理性的行为是善的,而出于激情的行为往往是恶的。所以,有德之人必定时时处处用理性规范自己的行为。理性是道德的最高法则[12]41-43。同学们通过小论文的撰写,也可以体会休谟所认为的:“一切道德思辨的目的都是教给我们以我们的义务,并通过对于恶行的丑和德性的美的适当描绘而培养我们的相应的习惯,使我们规避前者,接受后者。”[13]23用孔子的话讲,就是“正名以正政”,“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百姓无措手足”(《论语•子路》);用公孙龙的话讲,就是“正名实而化天下”(《公孙龙子•迹府》);用《墨经》的话讲,就是“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墨经•小取》);用荀子的话讲,就是“以正道而辩奸,犹引绳墨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荀子•正名》);用罗素的话讲,就是逻辑的传统“实质上是一种启蒙和解放的运动,其目标是使心灵摆脱愚昧无知的束缚。它将世界展现为可由理性来把握的东西,从而消除了对不可知的恐惧。它的工具是逻各斯,它的意愿是在‘善’的形式下对知识的追求。利害无挂于心的探索本身就是伦理的善”[14]155-156。因此,通过逻辑学课程小论文的撰写、审读与交换意见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师生的人文精神境界。

撰写逻辑学课程小论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哲学论文范文篇7

一、平面设计的应用

PS的应用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很多平面设计问题都可以通过PS解决。PS强大的功能设置让平面设计这门专业艺术类别看上去与艺术关系不大,似乎完全是现代化社会的产物,更加符合机械制造和互联网时代的需要。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就此认定,平面设计已经不再需要艺术作为基础和指导?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从本质上说,平面设计基于的并不是PS这款软件的功能,而是基于这些功能对艺术设计的满足。社会不断变化发展,计算机艺术取代了部分传统艺术形式,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改变艺术的本质要求,包括美学的内容、艺术的本质、艺术感受等,都需要艺术思想和理论作为指导。现代社会更需要专业门类的不断综合实践,不能因为学科划分而忽视了专业之间的共性。具体从应用方面说,平面设计的应用已经深入各个行业,很多基础性工作,包括整体设计工作,都需要利用平面设计来完成。要了解平面设计的应用,实际上了解下面这些设计软件就可见一斑了: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InDesign、PageMaker、Freehand等。这些软件主要应用在设计领域,如广告公司、宣传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等。当然,现实的应用不等同于全部的艺术内涵,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平面设计的应用中应该不断增强艺术的思维,借鉴其他艺术设计形式,如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服装设计等。

二、平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平面设计领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缺失。一些高校的平面设计专业过于注重相关软件课程,如PS等,虽然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并熟练使用软件,却缺失了相关理论的配套,如相关艺术理论等课程。这样的课程设计缺失表面上看是教学缺失,实际上却是艺术缺失。学生学习了软件,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为什么说一切学科来源于哲学,原因就是如果某种学习不能上升到思想层面,那么这样的学习也就失去了知识储备的最本质意义。没有哲学层面的思考,PS就仅仅是一个设计工具而已。平面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短时间内被忽略了,这些平面设计问题导致了现实中的一些矛盾与困惑。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一味从软件入手,更多的是要坚持平面设计的内涵和各种要素意义,真正将平面设计作为问题的存在和出发点,在艺术领域内解决问题。二是平面设计软件对动手能力的无形损害。如同依赖使用电脑输入文字,导致一些人难以写出一手好字。设计者不要过于依赖计算机技术所带来的便捷性,必须认清一点:有时候便捷性是以损失艺术性为代价的。

三、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

谈到未来,很多时候涉及概念性的观点和问题,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基于现实的基础进行分析和畅想。平面设计的应用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逆转的现代化带来的现实内容。平面设计的未来取决于人们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处理艺术问题,如何更深入地坚持艺术理念来把握平面设计的应用,这是一对矛盾,更是一对必须一起面对的问题。平面设计在未来的发展有以下三个主要表现:第一,平面设计的设计未来。设计实际上是依据当前的设计概念和理念的发展而产生的,设计的未来是多元化的,会更加依靠科技成果的辅助,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大势所趋。第二,平面设计的哲学未来。哲学主要是理念层面的,后现代与现代的争执会作为一个焦点而存在,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要坚信科学的现代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要坚持适应新的艺术形式;同时,我们也要更加尊重传统,更加注重把握传统的内涵。第三,平面设计的美学未来。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如何使事物更加具有美的内涵,需要我们重新定义和把握现代美的概念,而不是一味用传统美学要求现代艺术形式。

作者:高卉卉 单位:哈尔滨铁路局疾病预防控制所

参考文献:

[1]牛彦然.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梅洹林.肌理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学习哲学论文范文篇8

不过有一点需着重指出的是,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毕竟与法学本科生有着较大差别。他们往往在四年本科学习中仅上过寥寥几门和本专业相关的法律实务课程(如新闻学专业开设的《新闻传媒法》等),个别兴趣浓厚的学生充其量也不过课余翻阅了部分法学书籍,负责指导他们毕业论文撰写的教师很多也仅为本专业而非法学课程教师。虽然在选题视野开拓度层面他们或许会宽于法学本科生,但在理论研究深度上,便着实难同法学本科生相提并论。③如此一来,我们就必须根据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之具体症结,一一对症下药,从而保证其能真正完成一份高水准的本科毕业论文。

一、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暴露的主要问题

1.论文选题不深入,主题不突出所谓好的选题乃成功之一半,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由于属“跳出法学看法学”,在研究视野开拓度上便有不少要宽于法学本科生。根据笔者在湖南长沙、衡阳、湘潭三地部分高校所做的抽样调查,同样打算写作合同法方面毕业论文,一些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可能会结合自己专业特点选择B2B或B2C等网络无形交易下的新型合同法律问题来写作,而法学本科生则因受电子信息技术知识匮乏束缚,往往更多倾向于探讨传统合同法问题。不过,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虽然在视野开拓度上较之法学本科生具备一定优势,但他们法学理论功底则有所不及,从而导致选题不深入,时常出现选了一个较新颖方面问题开始写作,最终结果竟是简单就事论事甚至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的情况。譬如某些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选择了虚拟货币的法律问题进行写作,但往往浅尝辄止,要么便简单就事论事通篇缺乏法言法语和法律思维像一份记者的新闻报道,要么就从最宏观政府话语层面大而化之地发些空洞无用的议论。

此外,与选题不深入接踵而来的便是主题不突出的问题。

正如汤维建先生所言,论文选题决定了论文主题,它给论文主题划定了范围,[1]既然我们许多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存在着选题不深入的毛病,那主题自然也会不突出,常常令人不知所云。如某些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选择了非政府组织的法律问题进行写作,由于选题不够深入,在主题上也变得模模糊糊,洋洋洒洒通篇论述了很多非政府组织的起源、类型和特点,但究竟要探讨的是什么具体法律问题,到结尾都没有完全交待清楚。

2.法律素质缺乏,毕业论文丧失实用性众所周知,法学论文应当是学术性的论文。[2]既然强调其学术性,那么作者就必须具备较高法律素质来综合运用各种有关法学理论。但遗憾的是,从目前许多非法学专业本科生撰写的相关法学毕业论文来看,不少文章都折射出作者法律素质的缺乏。诚然,正常情况下非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法律素质跟着眼于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学专业有天壤之别,但倘若缺乏法律素质,撰写法学论文又从何谈起?如某些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选择与跨国公司相关的法律问题作为自己毕业论文,可文中竟连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规定都仅一知半解,这样他们又焉能交出令人满意的毕业论文?

法律素质缺乏的一个必然结果便是毕业论文丧失实用性。从逻辑上说,非法学专业本科生要写出优秀的法学毕业论文应当结合自己专业特点从实用性出发。因为其法学理论功底大多不如法学本科生,若不结合自身专业实用特点而一味追求理论之深奥,那断难同后者相提并论。可吊诡的是,非法学专业本科生这类毕业论文大多却偏偏丧失了实用性。归根结底,便在于他们法律素质缺乏,导致许多基本法律常识均无从理清并加以灵活运用。为防止文章内出现严重错误,写作过程中自然喜好坐而论道泛泛空谈。这么一来,对自身原有专业实际问题进行法律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推理等活动都难以开展,其实用性便丧失殆尽。

3.参考文献陈旧,引证说服力不强任何学术论文的研究,“从论题的提出、资料的整理、观点的确立以及结论的得出,其实都离不开我们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3]

故此,所有研究者在从事论文写作前均必须广泛查阅前人大量文献资料。但可惜的是,现今许多研究人员尤其是大学本科毕业生这些学术论文写作初学者,往往忽略了此问题。而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又属一类跨学科交叉研究,他们对法学文献了解甚少,愈发暴露出参考文献陈旧、引证说服力不高的毛病来。

一方面,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由于自身法学理论功底欠缺,很难把握住国内外最新法学思潮及司法动态,那么在引用借鉴前人资料上便往往不知所措,导致了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陈旧。许多学生甚至根本无法分辨自己所参考的文献究竟乃紧贴时代具备学术争鸣性的前沿探讨,还是属已被学界普遍接受的通说理论,或者为早被淘汰之陈词滥调。到最后,文末草草列出几本或若干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陈旧过时的法学书籍和文章应付完事也就见怪不怪了。④另一方面,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还存在引证说服力不高的毛病。应该说,参考文献陈旧必然会带来引证说服力的低下,毕竟过时跟不上现代脉络的引证很难令人信服。但是,最根本原因仍需归咎于非法学专业本科生法学理论功底不高。引证是“理解他人的过程,是与他人对话的过程”,[4]若无相当的法学理论底蕴做铺垫,如何能理解他人并同他人对话?更如何能采用那些可信有力的引文作为自己论据和论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主要问题之根治由前述可知,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虽为一种可喜现象,但同时亦暴露出不少问题。显然,这些问题倘若不能尽快获得解决,对其长远发展必定非常不利。笔者认为,通过对主要问题一一对症下药,加以时日,我们还是完全有希望根治它们的。总的来说,我们不妨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

1.宏观层面:推行非法学本科法律文化学教育,以便强化法学理论,提高法律素质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所暴露出的一系列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归根到底还在于现阶段我们非法学本科专业的法学教育有很大不足。若非法学专业本科生能有一定法学理论功底,具备相当法律素质,那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了。但我们知道,非法学本科专业受自身人才培养体系限制,是绝无可能像法学本科专业那般设置一整套严密完备的法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如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一般四年学习过程中只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宪法学》、《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四门与法学有关的必修课,不少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更仅是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经济法与电子商务法》两门同法学相关的必修课程。[5]

盲目扩充法学课程所占份额只会既冲淡了非法学本科专业自身培养目标,又加重了学生负担,如此一来,唯一现实可行的路径便是在现有法学课程教学框架之内推行法律文化学教育。因为非法学专业的法学教育乃一类传授法学基础理论,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为培养合格的本专业人才服务的教育活动。[6]

而法律文化学教育就是为学生法学理论功底增强、法律素质的形成提供更加丰富多彩、深刻广泛的知识养分,帮助他们进行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以致在外部影响力和改造力督迫下,完成由书本上的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向法律素养再到法律素质的内化。我们要在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前提下强化学生法学理论,提高他们法律素质,就必须借助现有非法学本科专业法学课程教学渗透法律文化学教育,以教与学互动的双向认知过程,令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得到扩展,法律价值观念加以重构,法律人格结构获得重组,塑造起系统地对周边世界之法律理解力。

具体而言,要推行这种法律文化学教育,以便强化学生法学理论,提高法律素质主要可通过运用法律文化比较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法律应用能力来实现。如课堂教学中把抽象的法规、法条或法学理论放到社会文化的背景下进行讲授,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聚焦思考同一种法律现象,或者从同一视角去看待不同法律现象。虽然此等粗线条的勾勒方式不大可能使其获得类似法学本科生那样系统详尽的法学知识,但起码大体轮廓上的运用他们还是知晓了。那么毕业论文选题自然就会变得深入起来,主题也开始鲜明了。同样,文中便不再会缺乏法律素质,丧失实用性,在引证上亦会了解哪些参考文献是最新颖前沿的,最有说服力的。

2.微观层面:建立一套较完备的非法学专业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管理机制除了宏观层面推行法律文化学教育外,笔者认为,在微观层面建立一套较完备的非法学专业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管理机制也是非常重要之措施。毕竟对他们论文的具体规划和指导,还需依靠一系列现实管理机制来完成。况且,学生撰写跨学科的本科毕业论文正逐渐演变为各专业普遍存在现象,我们进行此类法学毕业论文写作管理机制的设置试点,很明显对其他专业及学科同类情况亦是颇有裨益的。具体来说,设置非法学专业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之管理机制可主要包容如下两方面:

第一,我们应当设立临时性跨院系的横向统一组织机构。

非法学专业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属于跨学科交叉研究,即一种“边缘处思考”。(梁治平语)但此类“边缘处思考”在现行毕业论文管理机制下难免会造成诸多不便。因为高校各院系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照惯例都是由本专业进行管理,无论具体撰写时间分配、指导教师安排或者最终答辩均莫不如是。而跨学科交叉研究所耗费时间往往要高于纯粹本专业研究,仅单独使用非法学专业教师指导这些学生或参与他们的答辩也较难保证其毕业论文质量。所以为尽量减少在撰写过程中的不便之处,我们不妨于每年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段内设置一个临时性跨院系的横向统一组织机构。它既包括本院系,又涵盖法学院系(或负责法学教学和科研的人文社科系),由二者来横向统一具体规划整个毕业论文撰写过程(如统一设置妥当的论文撰写时间、合理确定指导教师供师生进行双向选择等)。那么不便就会大为减少,毕业论文质量也随之会得以提高。

第二,我们应对此类毕业论文采用本专业和法学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共同参与答辩的管理模式。本专业教师虽然精通自己专业理论知识,但在这种跨学科的法学毕业论文写作上,由于牵涉更多法学理论,他们未必能给予学生最满意的指导。譬如哲学专业本科生打算撰写法哲学方面的毕业论文,一位仅精通中国或西方哲学的教师很可能无法对其所有法律问题做出圆满回答。而学生自己法学理论功底、法律素质又难令人称许,毕业论文暴露出的问题自一发不可收拾。“选择的指导教师须熟悉本专业的研究领域,只有行家里手,才能较容易为学生研究的选题找到突破口,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料,才能为他们解决更多的难题。”[7]

所以,我们在这些毕业论文撰写上需采用本专业和法学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共同参与答辩的管理模式,甚至其中法学专业教师还应起主导作用(毕竟它们仍是法学论文)。⑤如此一来,学生毕业论文中的选题问题、法律素质缺乏、参考文献陈旧等都能一一及时获得纠正,缺陷就自然少了许多。

学习哲学论文范文篇9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来自于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其核心理论要求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将儿童释放出来。他特别强调要尊重儿童的心灵和自由的天性,遵循儿童发展中教育规律的重要性。将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各类学校教育中就成为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现教学。

发现教学法的思想渊源可上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教学方法和近代西方教育家卢梭、第斯多惠、斯宾塞等人的教学思想,这一方法的广泛应用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积极倡导的结果。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时,不是简单地将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中心思想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独立实现知识认知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发挥启发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研究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和客观规律,从中发现创新点,形成自己的独特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促进学生对这种情境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回答问题。

(二)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法于二战后出现于欧洲,到20世纪六十年代由英国教学专家所广泛采用。情景教学法又称视听法,该方法认为知识的学习与知识使用的“情景空间”有密切的联系,强调要注重特定情景环境中产生的问题和寻求解决方法的自然关系,不强调预设目标,不对学生提出僵化固定的教学要求。情景教学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是一种极具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合作教学理论于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并在美国教育学家的倡导实施下于八十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合作教学是以建立和组织学习中人的关系为基点,通过设计先导目标,以全员多层次多角度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团体讲授为前导,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技能和心理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手段。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策略在毕业论文工作中的应用

(一)发现教学的应用。

通过多年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管理工作,我们注意到了这样一些现象,一些由教师设定好的题目由于多种原因(如学术性过强或脱离现实内容生僻等)往往乏人问津,而学生对自己有兴趣的问题或在实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有研究热情。所以,我们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指导中尝试应用发现教学在以下两个方面:

1、大学生在日常课程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学生兴趣不大,简单采用请教老师或同学交流的方式来解决;而另一些问题往往能引发一段时间的持久兴趣。不论是哪种问题,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其对问题的理解和研究兴趣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因此鼓励学生根据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自设题目。

2、在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时,鼓励有意向的同学对知名学术问题开展研究讨论。知名学术问题通常具有高的知名度和隐含的高回报收益,有兴趣有能力的同学如能解决知名问题,对于今后的进一步深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助力。

(二)情景教学的应用。

毕业论文主要于本科教学阶段的最后两个学期开展,这一阶段大部分学生要么在准备研究生考试和复试,要么已经进入意向单位进行实习或工作。在校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大多还能抽出时间,着手毕业论文的相关工作,而工作实习的学生就显得有些可望而不可即了。针对这些同学应用情景教学策略。具体做法为:鼓励工作实习同学在特定的工作情景中,发现具体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在努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时,也完成毕业论文的要求。例如,宜家家居是来自瑞典的全球最大的家具和家居用品零售商,每年会吸纳部分实习生进行短期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针对宜家采购系统结合实习工作写出了论文“宜家家具订购网的分析与设计”,就把毕业论文与现实很好地进行了结合。

(三)合作教学的应用。

合作教学策略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启示为:

1、导师在设置毕业论文题目时可以有意识地将相关题目分组,同类子题目成立论文小组,开展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在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时,导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相关题目,如连锁快餐店的管理系统设计,连锁咖啡厅的管理系统分析、连锁书店的管理系统的实现等。由于这些题目的主要设计目标相同,可以让这些同学在把握自己独特特点的情况下结合成论文小组开展合作,更好地完成论文写作工作。

2、从导师的研究课题中遴选学生能力所及的部分,由学生完成,开展导师与学生合作。导师还可以对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进行筛选,选取学生有兴趣能完成的部分,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研究内容,让学生在完成论文的同时,提高科研能力。

三、毕业论文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学习哲学论文范文篇10

虽然“近30年的繁荣发展历史证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各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也证明,没有哪个国家是通过依附发展成为社科研究强国的”[1]。但独立自主并不是否定人文社科研究的国际化,作为人文社科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研究,理应走向世界,建立既面向世界又独立自主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

1.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走向世界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实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是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扩大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注意引进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研究方法、管理经验。把我国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推向世界是哲学社会科学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一步指出,要“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经过几年的实践,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中国学者走出国门开展学术研究的实力日益增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学术与国际学术展开平等对话,逐步缔造世界学术生产关系中的“中国影响力”。而在缔造中国学术影响力的过程中,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必须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走出去”战略贡献智慧,走向世界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不仅要走在教育科学研究国际化的前列,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提供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研究范式,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被世界所接受和认可,而且要通过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加快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2.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走向世界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方面,反映着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对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贡献和影响。不可否认,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和程度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世界高教研究的整体格局来看,中国高教研究仍游离于‘中心’之外。……在国际高教研究的大平台上,中国学者发出的声音还很微弱”[2]。但在全球国际化、一体化的大熔炉中,没有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声音的国际化是伪国际化,没有中国高等教育学者参与的国际化也不能真正称得上是国际化。因此,在全球共同体内,我国能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贡献什么是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有责任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成就。3.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走向世界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强国的目标具有奠基性作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中国内部。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国,我们应当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研究学术体系,从而影响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与研究范式,不断增加在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话语权。要实现影响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格局的既定目标,其首要前提就是使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高等教育研究不仅仅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强国的目标具有奠基性作用。

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方面,通过“引进来”战略,译介了大量的国外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了解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最新成果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水平,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者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渠道。但总体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水平还比较低,能够得到国际认可的高等教育研究者或有影响的高等教育理论微乎其微,甚至于对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理解存在着诸多误区。走向世界的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现实困境。

1.高等教育研究缺乏国际视野。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群体内,往往会出现一种声音,即以中国特色自居,以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实践问题为理由,排除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事实上,从研究的角度来说,问题意识是研究的前提要素,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具有相通性的,国际视野的高等教育研究有利于我们借助于外脑或别国的经验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只不过在借鉴和学习中需要加以改造使其符合中国国情。从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的发展中国家来讲,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之际,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已经具有成熟的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正在遭遇的问题也正是西方国家在教育近代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遇到过的问题,洋为中用,何尝不可?因此,走向世界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首要前提就是要树立国际意识,从国际化的角度来审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把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问题置于国际化大背景下,把中国特色放置于国际化中,从而彰显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特色。

2.高等教育研究移植倾向明显。近代以来,受“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我国学术界基本上处于学习和追赶西方的阶段,以至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拿来主义,将向西方学习异化为盲目崇拜和照搬西方,患上了国外依赖症。毋庸置疑,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是一个自主创新的过程,高等教育研究也必须基于中国问题、创造并依靠中国理论,国外的任何理论并不具有普适的价值,以供我们依附和套用。尽管如此,依然有一部分人陷入了依附理论的迷信之中,出现“洋化”倾向,即盲目崇拜欧美标准,动辄引用西方的理论,而不管所引用的是否适合中国土壤,是否是二、三流甚至末流的东西,同时对我国自己的经典作品和理论建树却不屑一顾[2]。在这种依附、西化的思想影响下,不仅使我们对国外有价值的高等教育研究理论缺乏批判性吸收与改造的本土化过程,而且使我们放松了对本土高等教育研究理论的传承、挖掘和创新,同时也就忽视了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输送出去的意识,从而导致了主体意识的迷失和民族文化的边缘化,也就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缺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永远处于追赶者的地位。

3.高等教育研究的规范性不够。国外学者非常重视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尤其是学术研究中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参考文献等关键部分都要花费很大笔墨精雕细琢、字斟句酌、精益求精。虽然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也开始注重学术的规范性,但还远远不够。“在一项对我国300多种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核心期刊进行的调查发现,有引文的论文数只占论文总数的36.64%,这就是说在我国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领域中的高水平刊物中也大多数(63.36%)论文都没有一篇引文!它们要么只是个人感想,要么就是来源于道听途说,或者是不要任何基础的绝创。”[3]显然,在国际标准视野下,反映学术水平高低的关键部分才真正决定着论文的质量,对关键部分内容的交代,不仅可以扩大学术研究的信息量和研究视野,也将增强学术研究的可信度。

4.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程度和水平还比较低。近年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程度与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来看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更多地是处于追赶和学习的层次,看重的是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几篇学术论文、参加了怎样的国际学术会议或在会议上宣读论文。但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的基于学术共同体的话语权还没有形成气候。曾有学者基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五份主要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刊物①上从1980-2010年30年间发表的我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海外华人研究者的论文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表明:“身处不同地区的华人学者在国际高等教育刊物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大陆学者的文章从无到有,也同样呈现出递增的趋势。然而若以拥有数百倍于台湾和香港的研究队伍而言,大陆高等教育研究者在国际期刊上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数量少,所占比例低,且刊物分布不均衡、论文主题过于单一。”[4]显然,受语言障碍、学术研究经费不足、学科自身发展水平较低、相关政策导向价值偏离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程度和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

三、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高等教育的开放、交流与合作,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高等教育不断回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各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而实现高等教育开放、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措施就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走向世界,通过大力实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战略、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等教育研究的研究队伍、强化研究的规范性、积极创办国际性学术期刊等措施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走向世界。

1.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与意识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队伍。《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我国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显然,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基础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学者队伍。为此,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和鼓励高等教育研究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通过将重要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在国际上推介,充分展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和风范;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对中青年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国际交流项目还是学校自主的国际交流项目,都要积极地通过政策引领,以中青年高等教育研究者学术骨干为主要依托,紧密追踪海外高等教育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向,选取具有国际学术眼光和海外学术背景的高等教育研究者,持续实施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计划和工程。同时,还可以通过项目牵引,加大引进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优秀学术人才力度。

2.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拓展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走向世界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也不例外,提高其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手段就是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拓展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积极举办各类高层次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尤其是要创办高层次的高等教育研究学术论坛,通过搭建与世界学术对话的平台,不断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另一方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并在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演讲,加大对在SSCI、A&HCI等收录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在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的支持力度。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需要积极地走进去,加强实体性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平台的建设,深化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全面合作,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这样才能使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特色得到世界公认。

3.积极创办或推荐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国际交流刊物。学术期刊是科学研究论文的主要载体,加强我国本土的国际学术期刊的创办,不仅有助于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集中推向国际,使世界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水平,而且有助于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增添中国元素,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走向世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走上世界舞台,发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声音。因此,积极创办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国际交流刊物是走向世界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优秀国际高等教育期刊的联系,对具有原创性的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在世界优秀高等教育国际刊物上发表;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推荐我国国内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期刊参与国际公认的数据库的评选与竞争,只要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我们的高等教育期刊能够按照国际规范去运作,那么我们的高等教育中文期刊将有望进入国际公认的数据库。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努力地创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英文刊物,面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