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算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21:04:39

学校预算论文

学校预算论文范文篇1

学校预算就是学校按照国家有关预算编制的要求,根据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财力情况结合单位工作任务安排所需资金,是学校运用、分配和控制资金的依据。中职学校的预算是反映中职学校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的现金收支、资金需求等财务状况的一整套财务资金管理情况,预算管理是中职学校财务管理的核心,综合体现了一个学校的资金管理水平。

二、中职学校预算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预算是筹集资金、控制支出以及考核效益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由于教学体制的变化,中职学校的生源普遍减少。中职学校能否争取到生源,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在中等教育体系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科学的预算管理有助于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提高学校在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同时,由于生源减少,导致财政拨款数中按学生数安排的生均经费和助学金拨款也相应减少。2012年开始实施的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原收取2880元学费改成财政只补助2600元,对三年级学生原收取2880元学费改成财政只补助1300元,使中职学校的预算收入大打折扣。如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中职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缓解这一矛盾,使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能有序正常运行,有必要加强学校预算管理。目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预算不规范,单位负责人的预算意识薄弱,不符合会计核算及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只有通过科学测算和正确编制,才能令学校财务活动达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只有不断深化中等职业学校的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学校资金的有效运行和成本的有效控制,缓解中职学校的资金压力。

三、中职学校现行预算管理方法

随着中职学校的发展,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经历了两年时间的建设,其成效已基本凸现,特别是在校企合作建设方面,有些中职学校的收入已逐渐呈现多样性,预算所涉及的内容多样化也决定了预算方法的多样化,由于中职学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在课程安排上以动手能力为主,校内的硬件设施较多,支出项目较分散,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各类中职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的,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目前,各中职学校所采用的预算方法有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等。

1.增量预算法

增量预算法是指以上年收支决算水平为基础,结合未来有关影响收支变动因素,分析各种原因,通过调整影响收支的相关因素来确定来年预算数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传统的预算方法,较为简单,但容易墨守成规,因为在使用增量预算时,原有的开支项一般很难调减,即使其中的一些支出项已没有设立的必要了。增量预算最容易掩盖低效率和浪费,同时也容易滋长预算中的“平均主义”和“简单化”。但这在目前的中职学校中,使用的最为广泛。

2.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单位对来年的工作进行重新部署,各职能部门主管对新的预算年度中拟完成的任务进行审核整理,重新估计为完成各项任务所需的支出金额,不受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支出项目或支出数额的影响。这种方法摒弃增量预算法中基数的不合理因素,将年度所有项目根据需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排序,从零开始,将预算编制到具体项目。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要求预算人员树立全局观念,避免支出的随意性,对目标的实现没有帮助的则不安排开支,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

3.弹性预算法

弹性预算是指以将来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编制能够适应多种情况预算的一种方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收入基本上是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学校教职工人数及在校生人数核定的,为了增收,各个中职学校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广开财路、有效地激发有关部门的创收积极性;在支出预算方面,可以事先提出费用支出上限,使各部门在限额内开支,才能有效地控制支出。在每个计划期结束后(一般以一个学期开展一次),编制预算执行报告,针对预算执行中的差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以利于预算的调整。

四、中职学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我国中职学校预算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三个方面。预算贯穿于会计活动的全过程,是学校组织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直接影响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财务收支平衡。然而,目前中职学校在预算管理中仍存在预算不科学、内部控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1.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性

预算编制从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个方面进行。收入预算包括一般预算拨款、财政代管资金专户拨款、其他收入等。在收入预算中,一般预算拨款以在编教职工人数作为拨付人员经费的依据,以文科、理科及艺术类的学生人数作为拨付生均经费和助学金的依据,而对其他来源的收入如免学费补助收入等并未进行更多的分析和预测,导致收入预算不够准确。支出预算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其中基本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商品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而项目支出必须严格按照上级财政部门拨款政策中的具体项目要求来安排支出,而且要准备随时接受上级财政部门的专项检查。部分中职学校在预算编制时,对支出预算编制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是由财务部门按照上级要求的预算表格填制完成,学校的教学、行政及其他管理部门并未参与预算编制,而编制预算的财务人员对学校纷繁复杂的业务活动了解有限,使得预算编制缺乏系统的科学论证,编制时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校业务发展的需要,在项目安排上与学校事业的发展脱节,仅以上级财政批准的预算作为本校的预算,或简单地在去年的预算基数上调整一定的数额,不符合预算编制科学性、规范性的要求。而上级财政的预算比较粗线条,与中职学校的费用支出明细项目相差较大,往往造成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不论是项目还是金额都是差异过大,严重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果。

2.预算的管理缺乏刚性约束

据了解,由于监督不力,中职学校的预算管理往往存在这种现象:编制预算是一回事,执行预算是另一回事,如年初编制预算时总务科的修理费20万元,年内总务部门的负责人根本没有受到20万元的约束,还是根据房屋和设备的损坏情况安排修理工作,实际发生的修理费用大于或小于20万元无人理会。而财务部门在其中并未起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作用,没有定期将费用的支出与原预算进行对比,导致预算的支付结果与原预算差异较大,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约束力、权威性和严肃性,预算编制形同虚设。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职学校在编制预算的时候,对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不够,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年度预算调整变动情况时有发生;各项费用未按预算安排支出,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甚至有的部门是到了具体业务完成后才去找财务部门要钱,这种随意性使中职学校的预算成为“软”预算,没有什么约束力,形同虚设。而上级主管部门在年终决算报表管理上也并未对各个中职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考核,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随意性,不利于学校对资金的合理安排使用。

3.内部控制不够完善

在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预算控制最为重要性。预算管理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控制的状况,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促进中职学校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然而,当前的中职学校,由于中职学校财务人员在专业性上较普通高校低,管理层对于预算管理也不够重视,因而导致内部控制环境良莠不齐,预算约束刚性不强,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极大的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从而导致中职学校生均成本居高不下、浪费严重。中职学校普遍没有设置内审机构,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致使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控制,使得小部分人利用管理上的漏洞牟取私利。

五、改进中职学校预算管理的建议

中职学校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将正确的预算管理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提高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的能力,并建立健全考核办法,减少低效能和浪费的现象,保障预算管理功能高效发挥。

1.坚持科学测算,保证预算的专业性与准确性

可成立校长直接领导下的、由财务科牵头,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学校预算管理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科学合理地编制单位预算,为学校领导层的预算决策提供依据。管理机构人员首先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学校的职责、教职工人员构成、在校生人数以及不同专业生均拨款标准等情况,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各个年级的学生数,科学测算学校来年的所有收入,全部纳入学校总预算;做细支出预算,财务部门应在上级主管部门下达下年预算任务前就提早向学校有关部门下达预算编制任务,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根据各专业的设置情况整理、分析各部门上报的预算计划,平衡学校的财务后,按部门和用途进行细化,为各部门提供具体明确的经费控制项目和标准。

2.采用多种预算方法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

出于发展的需要,中职学校应该重视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在编制预算时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增量预算法,实行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重新审查每项活动对实现中职学校发展目标的意义和效果,即根据本年的事情确定本年的支出,对所有的预算项目以零为基础,逐项审核各种费用开支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开支数额的大小。按照预算收入来源合理分配,通过分析确定中职学校业务重要程度,进而确定各个项目所需资金。因此与传统预算相比,零基预算法有明显的优越性,它摒弃了增量预算中基数的不合理因素,将预算编制到具体项目,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经费,有效地控制支出,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保证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学校财务的良性发展。但中职学校的日常业务工作有其重复性,在定额服务等支出项目下,如人员经费、电话费、水电费等都要参考上年度的实际支出情况,应采用增量预算法,考虑当年的发展需要综合编制,保证预算数据的科学合理。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的财务预算编制需要统筹全局,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在预算时充分考虑到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障碍,编制的预算也要留有余地,这种考虑弹性预算的方法使得中职学校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避免因意外事项出现导致当年资金安排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3.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1)加大财务部门监督力度在费用报销、应收应付资金等薄弱环节,应加强控制力度,细化工作内容,通过规范经济行为来完善内控制度,尽力消除隐患,堵塞管理上的漏洞。财务部门应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应按月、按季度、按学期组织相关人员对预算进行核查,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在收入方面,分析各项收入是否全部到位,将实际收入数和预算数比较,分析未完成收入预算的原因以及各项收入的开发潜力。在支出方面,分析各项支出是否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比较实际支出数与预算支出数的差额,重点分析超支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与控制措施。通过预算分析,及时反映预算实施中的情况,并加以必要的手段进行有效制约,同时也为下年度预算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2)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中职学校应通过科学设置内部机构和岗位,合理划分职责权限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设立内审部门,并依法赋予和保障其相对独立性。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事先介入,对预算编制的依据、预算编制的过程实施审计调查;对预算执行过程实施跟踪审计;对预算执行结果特别是专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绩效审计。

学校预算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实验平台;核算

一、高校构建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的必要性

高校的实验技术公共平台是指在高校,以学科研究工作中方法学的共性为基础,把各学科实验研究中可共同使用,价值较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集中管理、使用、开展有偿服务的一种充分利用仪器设备,提高使用效率,节约科研成本的使用方式仪器。

目前,高校仪器设备的拥有量是比较大的,少的几千万,多则十几个亿。如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用率,避免重复购买和闲置,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从高校仪器设备的管理上看,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1.重复购买。由于各个学科单位只考虑自己使用的方便,而在一些高校存在着对某项仪器重复购买的现象。特别是10万元以下的仪器设备,由于经费来源使用的是学科的经费或个人课题专项经费,而在经费的使用方面缺乏制度上的硬性规定,学校的主管部门审批也就十分容易,所以常出现重复购买的现象。例如,几万元低温冰箱、二氧化碳培养箱,在各个学科更是常见。至于十几到二十万的酶标仪仪器,汕头大学医学院就有13台之多。

2.使用率并不高。仪器设备由各学科自行购买,使用权归小单位,因而缺乏全局观念,则常限于本学科的研究与个人课题的使用。而其他学科或课题组需要使用要凭借个人的关系,也缺乏适当、合理的安排。使用率究竟如何,也极少有人去考核。近年由于高校引进人才的需要,不惜为一些引进的人才购进专用贵重的仪器设备,有价值几百万元,但由于某些原因,人才流出,购进的仪器长时间闲置,十分可惜。如汕头大学医学院十几万元以上的超低温冰箱就有5台,是否有此需要,有无闲置,却无人常去过问和检查其使用的情况。

3.没有详细进行经济上的核算。各个学科和课题组科研人员着重考虑科研工作,出数据,出文章,而较少仔细进行核算。科研的主管部门只重视出科研成果,而轻经济核算。目前的高校看重科研成果,以学术水平和科研论文的发表作为业绩考核指标。各学科同样是侧重业绩,并经常呼吁学校应对科研给予大力支持,课题给予配套经费。至于水电费的核算、维护费用、管理人员的费用,等等,无从查核,或只是象征性的扣点水电费。贵重仪器设备只有简单的使用时数登记表。

以上可见,如何充分发挥学校的仪器设备的作用,提高使用率,防止资源的浪费,取得资源的共享与更好的效益,是科研经费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构建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构建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的几种模式

从目前高校的情况看,实验技术平台的构建主要有几种形式

1.以学科(或学科群)为依托的组建模式。笔者认为,这种形式必须依据学科特点及需要,平台大中型设备分别依托相关学科投入(或学科群),制定统一严格的管理、运作和考核制度,全方位为学科、全院、全校各学科提供实验技术服务。适当地开展对外服务。从汕头大学医学院的情况看,属于规模比较小的院校,所处的区域高校较少,地区的经济和工业、科研并不十分发达,所以采取的就是这种以学科群投入的模式。并于2008年7月出台了文件,设立分子实验室、分析细胞实验室等三个公共技术平台。在2008年9月又出台了《汕头大学医学院贵重仪器设备开放管理条理》,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促进汕头大学医学院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2.以学校投入为主的组建模式。仪器设备、场地,全部由学院或学校投入,人员直属学院或学校,主要购买较大型的又比较普遍实用的贵重仪器设备。同样制定统一严格的管理、运作和考核制度,为全校服务并积极开展对外服务。

3.联合社会力量共建的组建模式。有的高校处于省会等较大的城市,与中央各有关部门或省相关部门或大型企业有着较好的联系,双方协作,互利互惠,建设相关的实验室技术平台,依托学校的科研力量,与企业合作,开展社会服务。例如,内蒙古农业大学与蒙牛集团共建的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科技园光电实验室与入园的企业共建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的经费收支核算方式

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的核算,以上述的几种构建方式分开进行。除联合社会力量的形式比较复杂外,目前高校实验技术公共平台主要是学科群投入或学校投入的模式构建,因而这两种核算方式最为普遍。由此,本文主要是探讨学科群或学校投入的核算方法。

从总体上看,核算中最主要的是成本核算,如何进行各个项目各种仪器明细的分开核算,应由财务和主管部门进行协商,取得共识,原则是维护学校的利益,即在有较多收入的情况下,学校得大头,部门得小头。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勤俭节约,合理收费。

1.收入的核算。所有的收入按部门或各个小组进行核算,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主要核算各项仪器设备开展对内、对外检测、观察等的收入。平台的构建主要是以为学校的科研服务为主,在此基础上,为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率,可以逐步考虑对外服务。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开展对外服务有利于该地区的科研工作的发展,加强交流,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和高校的知名度。但毕竟内外有别,收费的标准应高于成本,我们认为,对外的收费可较校内的收费提高100%~30%。每个项目的实验收费标准,由实验平台的负责人根据成本核算提出方案,然后各有关部门进行研究确定,报有关部门审批,并在实践中给予逐步完善。

2.成本的核算。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的成本,主要是包括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薪金、水电费、仪器设备的购买、耗材的支出、维修费的支出等。

从成本核算上看,还有一个仪器设备折旧的问题,但是一些贵重仪器的价值昂贵,其分摊后的费用如加入成本进行核算,那么,成本将是很高,例如,汕头大学医学院进口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需约240万元。假如电子设备的使用年限为5年(新制度规定才3年),按平均折旧法计算,每年约为48万元左右。由学科投入经费购买的,学科来分担折旧的费用,负担将过重。如是由学院投入的,一般使用的是专项资金,例如“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项目的资金,从核算上无需提折旧。因为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规定,目前高校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所以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特别是对刚刚起步构建实验技术平台或业务量不是太大的高校,可以暂时不提折旧。

(1)管理人员薪金的核算

公共平台的建设主要是学科群投入的,则以学科群或学科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其主要的管理者、技术骨干的基本薪金,应该由学校负担,其奖金应视管理者的业绩而定。其他的辅助技术人员,其薪金、奖金应由学科负担。由学校负担主要的管理人员的薪金,是从考虑扶持学科的实验技术平台考虑,特别是刚刚起步或收入不多的院校,目前还是应以这种方式较好。如是由学院投入建设为主的,管理者、技术骨干、辅助人员的基本薪金,应该由学校负担。其奖金应视业绩而定。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在以学校投入为主的运行模式中,管理负责人在应聘此岗位时,也应自己提出一些方案与建议,对此问题供领导决策。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以每年的纯收入(扣除应有的成本)或工作量作为一个基数,超过部分的纯收入40%作为管理人员的奖金。例如,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费,假设以每年的纯收入基数为10万元,实际纯收入为13万元,超过的3万元,按六四分成的方法计算奖金;第二种以总收入为核算的,则扣除成本后,纯收入同样按六四分成的方法计算奖金。

仪器设备消耗性物资、维修和水电费等的核算。作为公共的平台,其开展的项目实验所需的试剂及耗材由谁申请的实验,谁负责的原则。其耗材可以自购,也可以由实验室购买,并按实际给予核算。日常的仪器维修,以一个标准的基数为原则,例如,单件材料为5000元,由实验平台负责,并摊入当年的成本核算,5000元以上至1万元以内的在实验平台的发展基金负责,超过1万元的由实验平台负责人写出书面报告,经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提出意见,由学院领导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学科负责或由学校或学院负责支付。水电费的核算,我们采用安装电表,按实际支出数核算,计入当月成本,并返纳给学校。税金的核算也应同步进行,当高校开展服务有收入之时,应注意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领取统一的发票,办理税务登记,按规定进行纳税。

3.结余的核算。收支相抵后,结余资金的处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利润的分配。利润的分配,应考虑学校、学科群、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之间的利益,如在执行上述六四分成即学校得三成,学科得三成,管理人员得四成。利润分配的比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最主要的是应视业务发展的情况,在刚起步时,管理人员的奖励可适当提高,当规模越来越大,收入越多,应注意适当调整分配的比例。

(2)建立基金的核算。在上述的利润分配后,归属学科或学校的利润,应建立专项基金,作为购买大型仪器设备或大维修之用,用于实验技术平台的再发展。

四、构建实验技术公共平台存在的几点问题

1.人才的问题。构建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目前最大的困难仍是管理负责人的人选问题。这个问题在规模不大的院校,尤为突出。从总体上看,负责人必须技术比较全面,大公无私,协调能力较强,总体素质较高,能全心全意为学校的各个学科服务,而不是为自己的课题服务。因此,应公开招聘,选出比较优秀的人才来承担平台的负责人的工作。但作为学校,其本人如何进行年度考核,应另制定相关的规定。

2.平台是否能维持自收自支的问题。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要维持自收自支,从内部看,必须提供优质服务和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其收费合理,并且高校的规模较大,能提供全面的实验检测和观察项目。从外部看,必须有一定的特色,在区域上位于较大的城市,有较多的科研单位和企业作为依托,开展对外服务的业务比较多,收入资金达到一定的规模,否则,较难办到自收自支。但是,由于学校规模、特色、科研能力及所处的区域的条件的限制等因素,技术平台的发展与创收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所以,依靠学校的投入主要的设备与大项的维修,还是比较重要的,使学科的科研工作得到扶持与发展。笔者认为,作为高校的实验技术平台,主要是为学校的科研服务,资源合理配置、达到共享,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提高科研的层次与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所以应综合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关于与企业共建的科研成果如何归属与分配的问题。与企业进行共建实验技术平台,在进行实验之前,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科研成果归属、第一作者的署名、专利权等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共识,签署有关的合同,以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4.注意进行对技术平台的宣传。实验技术平台投入使用后,应注意把有关的仪器设备名称、开展服务的项目、技术力量的水平等编印成册,分发给附属单位及社会上有关单位,并利用网络、甚至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开拓更多的合作项目与交流渠道。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Z]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512号,2007年12月6日

学校预算论文范文篇3

农村中小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最薄弱环节,绝大多数地处穷乡僻壤,布点分散,学校规模小,办学成本高,办学水平低,经费投入不足是长期制约农村中小学发展的瓶颈。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把农村中小学校所需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从源头上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对于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农村中小学校加强财务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从根本上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但由于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规模庞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县、乡政府财力十分有限,对农村中小学校投入明显不足,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小学校的发展。建立农村义务学校预算管理制度,将县域内中小学校所需经费全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就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各级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尤其是明确了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数额,这就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来源。

(二)有助于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行“中央地方共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也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关于“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的体制”规定的具体举措。县级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除了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规定的比例承担少量经费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在本级预算中单独列示,通过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职责,确保预算批复的教育经费按时足额落实到位;加强监督检查,把广大农村孩子的“读书钱”管理好、使用好,促使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有助于推进学校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和规范理财

农村中小学校既是预算编制的基本单位,又是预算执行的基本单位。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低,学校财务管理相当混乱。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学校所需经费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预算拨款,财政资金的管理有严格、规范的程序;预算草案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以法定的形式规定了本年度学校可以收多少钱,可以用多少钱,以及这些钱该怎么花、在什么时间花都有明确规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预算公开的要求,学校实际发生的收支项目要及时公开,自觉接受监督,使得学校各项开支更加透明化,经费使用的法制性、民主性和规范性大大增强。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教育培训不到位,学校领导普遍缺乏预算管理意识,财会人员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事前审查不严,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审计监督也因多种因素影响效果不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条。

(一)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虽然《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所属单位都应按照规定编制预算,但农村中小学编制预算还是件新鲜事。农村中小学地处偏僻,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低,学习培训机会少,预算编制起步晚,预算管理基础非常薄弱,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足,更谈不上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预算管理长期以来处于空白状态。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受客观条件制约,许多农村中小学不知道什么是预算,更不知道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总体要求和一般流程。以岳西县为例,我们是从2007年才开始试编农村中小学预算,在这之前,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农村中小学主要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学校自身不编制预算,完全依托乡镇财政所代为编制,加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不可能真正反映学校经费需求状况,造成年度预算和实际支出相脱离,严重损害了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

近年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预算体系的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逐步实现了政府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预算执行管理机制也进一步得以完善和加强。但由于多种原因,农村中小学预算还较多停留在包干使用的层面上,特别是在经费使用上,随意扩大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经费支出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形成“预算、执行两张皮”现象,预算的刚性约束没有真正到位。

三、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的建议

农村中小学预算是学校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法定依据,是学校优化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关系广大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农村中小学校要切实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科学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执行,自觉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法制性和权威性。

(一)切实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的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农村中小学应加强对《预算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县级财政、教育部门要按照“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切实做好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工作的培训、指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预算不仅是国家进行义务教育经费收支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学校规范财务管理的法定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了预算的重要性,才可能编制出高质量的预算,才能真正做到以预算管理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壮大。

(二)科学合理编制中小学预算

农村中小学预算体现了年度内学校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政策性强,综合程度高。在编制预算过程中,要按照“一所学校一本预算”的要求,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集中大家的智慧,充分发扬民主,共同把预算工作做好。编制预算前要认真研读有关文件,准确把握政策依据;在预算编制时,要全面考虑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与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对学校现有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进行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确保编制出来的预算草案既能体现国家政策要求,又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科学合理。

(三)加大对预算执行的监管力度,提高预算刚性约束力

农村中小学预算收支是否执行到位,预算经费有无被截留、挤占、挪用,对学校年度工作目标的完成和长远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必须重点加强对农村中小学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预算目标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应建立起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预算管理监督体制。内部监督是指农村中小学全体师生共同监督学校的预算管理活动。根据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要求,各校都要成立由教代会、工会和教师代表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学校所有收支都要按程序经理财小组审核,定期公布审核结果。学校要在醒目位置设立公开专栏,将学校的年度预算、决算情况按规定公示公开,自觉接受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的监督。外部监督是指来自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计、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等外部力量的监督。中小学财务活动都要自觉接受权力机关和财政、审计等专门机关的询问和监督检查,按时报送财务报表,如实提供会计凭证和有关财务信息资料,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坚决整改。在实际工作中,要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不断总结预算管理各方面经验教训,确保学校各项收支按照批准的预算项目执行到位。

(四)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

学校预算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1绩效审计的起源

为监督和规范政府对公共收益的分配和社会资源的使用情况,绩效审计的概念于1930年首次在美国出现,经过各国学者的不断研究,才得以不断完善。政府引入绩效审计后,人们可以据此判定国家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更好地了解政府支出的收益性、效率性和合法性。我国学者最早开始绩效审计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目前绩效审计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努力从传统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同时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绩效审计体系,促进绩效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2高校专项资金含义、特点

高校专项资金主要是政府部门和高校下拨的指定用途的资金,该用途可能是课程建设、创新创业、课题研究等。针对课题研究,具体可以划分为部级课题、省级课题和校级课题资金。专项资金具有专款专用、专户管理、时效性强等特点。为了最高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需要对专项资金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益性方面的审计,从而提高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

3专项资金审计案例分析——以A学院为例

3.1学院简介

A学院于2002年成立,是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大学,包括文、理、工、农、经、管、艺术等20多个专业,是中国最具办学特色的独立学院之一。学院自成立以来,不仅狠抓教学质量管理,同时积极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3.2学院科研资金资助标准

按照《A学院教科研管理办法》(院行字〔2015〕134号)规定,学院按以下标准核定教科研项目经费总额度。①纵向项目经费资助。原则上,学院依据其立项文件要求按比例给予配套经费资助,单项课题资助经费超过50000元(含50000元)以上的项目,需院长办公会研究并由集团董事会审定后方可予以资助。②横向项目经费资助。原则上,学院不给予经费支持。③自筹经费纵向项目经费资助。其中,部级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学院资助金额30000元;省部级项目、省级人才支持计划确定的项目、省教育厅项目,学院资助金额10000元;学术团体项目,按照部级、省部级、院级,学院分别资助金额30000元、10000元、3000元;院级项目,学院资助金额3000元。

3.3经费的划拨

项目经费(扣除5%管理费)分批拨付使用。项目经费原则上分4次拨付:项目任务书生效拨付50%;中期检查通过后拨付20%,若项目未通过中期检查则停止拨付剩余所有经费;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拨付20%,未通过结题验收不予拨付;项目成果申报结束后拨付剩余费用,如申报成果获奖拨付10%,如申报成果未获奖拨付5%。

3.4经费的支出范围

教科研资金的支出范围包括资料费、数据或样本采集费、仪器设备购置费、材料费、差旅费、会议调研费、专家咨询费、成果资助费、成果鉴定费、管理费等。

3.5学院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

3.5.1审计目标高校专项资金审计的主要目标包括,就专项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估,揭示教科研资金在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进而提高财政专项设置的科学性,促进资金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3.5.2审计内容以A学院2014-2018年部级、省级、校级的教科研课题专项资金为例,审计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项目申报情况。审计内容主要是看课题申报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是否有重复申报、多头申报等行为,是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是否满足科学发展的要求等。②资金落实情况。主要审计课题是否有专项资金作保障以及是否落实与之对应的配套资金。③项目完成进度。主要审查课题项目的进展情况,检查项目是否按照任务计划书实施,是否完成计划确定的工作量。④实际支出情况。主要审查资金的使用是否与课题密切相关,有无超范围支出、超预算支出,是否由学校财务部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等。⑤项目实施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审计过程中主要检查项目进展和完成后取得的成果,绩效审计主要评价课题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以及对单位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效益等。3.5.3审计评价分析学院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特设立专项资金。项目经费的来源一部分为国家、省级政府专项拨款,一部分为学校的专项资助。科研资金的受理申请、评审组织、验收和管理工作统一由校教务处负责。(1)申请注意事项。教科研资金的申请对象是学院全职教师。并且申请者应满足以下条件:①课题申请人学风严谨,遵守学术道德规范。②课题申报的研究内容应是本人长期教学和科研的成果,应尽量与申请者的教学研究方向一致。(2)课题实施、管理和验收标准。①项目申请人对于已经批准立项的项目,应及时填写科研任务书,积极开展项目研究工作,不得无故中止或变更。如果确实有特殊情况,必须说明理由,并提交书面报告交由教务处审核批准。②课题项目一般分为普通项目和重点项目,研究周期为1~2年。③课题结题验收标准为:普通课题负责人要在省级以上期刊至少发表一篇不少于4000字的论文,该论文应是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重点课题则应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字数不少于8000字的论文;时应注明为课题研究成果。

3.6学院课题完成质量分析

衡量高校学术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就是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数量。要考量独立学院的学术成果除了要考察结题论文的数量,还要关注论文的期刊级别。知网手动检索A学院结题论文,大部分论文刊登于省级普刊和“北大核心期刊”两类,期刊级别差别不大,因此主要考量结题论文的数量。人工查找学院教务处关于课题申报和最终结题的课题数据,具体情况见下图。根据图1可知,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教师申请课题数量逐年增加,由2014年的2个增长到2018年的12个,但是结题的课题数量较少,从图2、图3可以看出,2017、2018两年中课题结题数量基本是1~2个,最终结题率也只有20%左右。数据表明,A学院课题结题效果并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课题申报者年轻教师居多,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申请课题立项,也有很多是第一次着手撰写核心论文,教师科研能力较差。学院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更多关注教学水平的提高,对相关科研学术方面的辅导较少。学院管理部门重视课题申报立项工作,但对如何使用科研资金以及对专项资金的过程管理还有所欠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课题的绩效考核没有落实到位。学院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流于形式,一些考核方法和违约措施并没有有效执行。教师对自己申请的课题不够重视,学院对于没有完成课题的教师也没有采取有力的惩戒措施。事实上,A学院课题资金绩效审计现状并不是特例,我国大多数高校资金绩效管理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效评价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需要构建科研绩效的评价模型,但是独立学院明显缺乏科研资金的绩效审计体系,有待改进。

4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审计发现的问题

4.1专项资金存在突击花钱的问题,资金使用大多“前紧后松”

我国财政部要求高校根据上年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来核定下年的预算控制资金。但由于财政预算审批流程较长,有的项目甚至实施后资金才能到位,导致专项经费使用计划性不强,出现资金沉淀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资金使用“前紧后松”。另外,高校往往盲目购买物资设备,由此对资金造成极大的浪费,使用效率普遍低下。

4.2项目内容和项目资金预算随意调整

专项资金体现在“专”字上就是要专款专用,但是大部分项目负责人在专项资金申报过程中,对预算方案的编制不够重视,导致预算编制粗略,实际执行中随意性较大,往往通过改变项目内容、调整预算金额等方法来保证实际支出与预算相符。项目申报要达成的效果与最终成果出现背离。

5加强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应对措施

5.1注重过程管理,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建立审计机制及问责机制

要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审计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审计效果。审计工作应该尽量突出重点,重点审查并关注那些重大的专项资金项目,全面掌握项目各阶段建设情况,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不会出现突击花钱、违规列支等现象。为了更好地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各单位应建立问责机制,发现违规问题时要严肃处理。

5.2加强绩效审计,实现审计“转型”

目前,专项资金审计还是以传统的财务审计为主,专项资金审计应向绩效审计发展。对于不同类别的专项资金,要梳理其审计流程,不断规范审计流程,提高审计质量。为更好地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学校资金使用率。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锋,葛世伦,尹洁.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71-272.

[2]李雨青,左和平.高校绩效评价研究现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2(4):217-218.

[3]乔春华.高校经费绩效评价运作中若干问题的探索[J].会计之友,2012(26):119-120.

[4]李岩松.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33):284.

[5]潘然.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7:17-18.

学校预算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学校预算;绩效;目标设定

新的预算法六次提到“绩效”一词,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提出预算应该遵守绩效原则,为绩效在预算中的地位正名。从实际操作上看,绩效管理贯穿了整个预算工作的始终,在每个环节中都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在后续的“管物业关于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一文里再一次提到了绩效,文中明确如何优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以求发挥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促使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当下我国的中小学大多面临资源不足的困境,这一困境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无法开源那就只能着眼于节流,因此绩效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1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前提

绩效管理工作首先需要一个合理的目标,这一点是预算法承认的,一个合理合适的目标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这也是绩效管理工作“以结果为导向”的特性所决定的。中小学预算绩效指标显示了资金被使用后产生的效果,因为用途的不一,所以预算目标也可以氛围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总体支出三种。中小学多是公共机构,它本身最大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和社会服务,这使得中小学预算执行目标也趋向多样化,从而使结果目标的确定更加困难。

2中国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表现

中国的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经费,必须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中小学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财务人员的绩效管理意识不高。在学校预算管理中,许多预算管理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注重资金的分配,而忽略了资金的效率管理。他们认为,只要合理、规范地使用资金,是否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与自己的工作没有关系,甚至有些人认为只要资金到位,没有转移或截留就是好的预算,他们就没有足够重视资金的使用和效益。一些学校领导无法分析财务绩效评估的结果,绩效管理的理念相对薄弱,影响资金使用效率,造成资源浪费。2.2管理混乱。我国许多中小学的预算管理并不十分规范,没有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通常是会计兼职。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工作前的绩效目标,工作中的绩效监督以及工作完成后的绩效评估,每个方面都需要绩效管理人员的充分参与。但是,如果兼职财务人员负责预算管理和执行,则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来有效管理预算绩效,这使得绩效管理难以实现其价值。此外,财务人员从自身工作利益的角度出发,不能保证预算绩效考核的客观公正,不能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在中小学发展中的作用。2.3制度保障不健全。在国家预算体系的号召下,中国的中小学也制定了全面的预算管理模式。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投资大、分布广、产出低、管理懒惰、资金使用不当等问题。一方面,资金使用思维对财政资源的使用有直接的影响,要克服这些不良思想的存在,必须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尚未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法律法规,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缺乏统一的法律保护和制度规范。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很难有效实施基层预算绩效管理,难以吸引各级政府的关注,从而影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2.4绩效评估体系和结果不够科学,应用不足。评价中小学预算绩效的标准有三个:有效性、经济性和效率性。在调查资金时,我们应该考虑三个标准,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尽力做到最好。但是,在实际预算绩效评估中,这三个标准的应用并不科学合理,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导致评价标准不完善,绩效评价质量低。目前,中小学的绩效评估主要基于财务指标,此外,绩效评估的结果尚未得到充分应用。由于预算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许多学校缺乏科学公正的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形成以后被停放在初始层面的情况普遍存在。应用方面与管理、编制等工作之间没有联系,绩效评估的作用也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3学校预算绩效目标的设定

3.1预算绩效目标设定步骤。绩效指标是绩效目标进行优化改良以后的结果,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二是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指标等,三是二级指标的完善。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中小学总支出绩效指标和项目支出绩效指标框架,建立三级指标数据库,并遵循可量化性、重要性、合理性和相关性原则。3.1.1项目绩效目标设定。考虑到中小学项目的相关特性,可以了解到此项目的效果是可以期待的,如此可以把其效果变为量化指标。指标应当包括共性和特征两方面,前者包括预算执行及时率、项目完成及时率、预算调整率、项目管理、决策状态和资金管理情况等。3.1.2绩效目标选择和指标值的确定。目标选择和指标值的拟定都十分重要,它们的确定将始终影响项目操作的每个步骤,因此应当格外慎重。而确定目标和指标值应当关注总体策划和部门职能,前者具有方向上的指导作用,后者则在绩效目标能够完成到哪一步具有重大影响。除此之外,资金、数据、标准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最终目标的确定应当是多个因素综合决定的结果,具有合理性,并且与资金的多寡相匹配。3.2预算绩效目标审核。目标确定之后需要进行审核,而审核应当由专家组来进行,为此学校预算绩效管理部门建立了专家数据库,以组织专家审查预算执行目标的完整性、相关性、适用性和可行性。需要审核的包括:目标在设定的时候是否充分考虑了其影响面,只有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目标才是首选目标;学校现有的职能和部门能否完成设计的目标,完成是否具有困难;学校资金是否能支撑整个项目的完成,或者完成此项目后资金还能够满足其他工作需求。根据审计得出的结论,才能够继续进行下一个环节。3.3预算绩效目标批复及运用。学校将所有部门的预算绩效指标和年度预算一起批复,部门根据经批复的预算执行目标进行组织和实施,学校预算绩效管理部门监督绩效目标的整个实施过程。截至年底,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估,预算绩效管理部门评估每个部门预算的绩效并应用结果。

4强化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的策略

4.1加强宣传,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基金预算管理是金融部门管理的核心。中小学必须树立“绩效第一”的经营理念,追求效率,充分利用文件、研讨会、商务培训和广播,营造良好的校园工作氛围,通过媒体等形式宣传预算执行的重要性,提高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普及预算执行理念,不断关注员工在绩效管理中的效益与分配的关系和作用。步步高网创办伊始,致力于为各界客户提供经济论文下载、管理论文快速出版、快速撰写经济论文指导等服务。4.2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目前,中国的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不能匆忙实施。但是,无论是绩效管理的实施还是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我们都应该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在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的规章制度时,必须注意预算绩效管理的管理方法和指标以及评估体系结果的应用,形成互补的绩效管理体系。此外,有必要加强预算管理相关措施的完善与改进,确保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最佳效果。4.3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监督机制。要加强对预算绩效的监督,必须不断完善学校监督机制,逐步将领导监督、专业监督、学生监督和学生工作监督管理相结合,严格控制预算实施、评估、结果等工作流程。在学校网站上,定期公布项目预算的实施情况,使大量信息公开、透明、有监督,使监督的有效性得到提高。4.4建立预算评价结果应用机制。鉴于中小学预算评估结果使用不足,学校绩效评估领导小组应及时审核和管理自我评估工作的质量,确认评估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绩效评估实行通报制度,对于一些评价结果好的进行表扬和鼓励,而对于评价结果差的进行通报批评以及相应的处罚,积极推进绩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5结束语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各种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近年来,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各级有关部门积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学校作为公共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本文主要从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机制两个方面为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投入-产出”维度下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立[J].张雯亭.轻工科技.2016(11):12-13.

学校预算论文范文篇6

年月-日,应艺术学校邀请,受学校委派,我与张乐华老师一道,到浙江参加艺校建校周年校庆。这次之行个人感觉收获颇丰,整个校庆活动历时一天半,通过参加校庆活动的切身感受和体会,我有不少感想,现将此行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接待工作细致,活动安排紧凑

飞机上午点到达××机场,我和张老师出了检票口,就有人举着“艺术学校”的横幅接待,因为焦作艺校孙校长乘坐的班机此文章原创网站为网比我们晚一小时左右到,接待方就安排我们在机场里面的茶座休息等待,并叫了茶。孙校长到后,我们就一同乘车到达下榻酒店,就看到酒店里悬挂的“热烈祝贺艺术学校周年校庆”的横幅,酒店入口处立有一块“校庆活动日程安排的告示牌”,原创:有专人负责签到、安排房间,并安排了午餐,午餐后回房休息。

第二天参加校庆典礼,学校设有两个签到处:贵宾签到处和校友签到处,签到时我们拿到了日程安排表、校庆画册、礼品和晚上演出票;来宾被安排到休息室用茶和水果,休息室设有两个:来宾休息室和校友休息室,感觉主办方考虑得比较细致。操场上左右两排分别立有学校宣传展板共张,将学校教学管理成果、艺术实践活动向来宾展示。

上午点左右,学生先入场,操场从左至右划分了个方阵,分别为:学生、校友、来宾(邀请领导在来宾方阵前排)、教职工、学生;校庆典礼活动整个议程为:⒈介绍来宾,宣读贺电;⒉校长吴樟化介绍学校情况(时间大约分钟);学生代表发言;⒋教职工代表发言;⒌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致词;⒍市政府副市长讲话;⒎举行顾问聘任仪式,聘请上海著名昆曲家梁谷音、上海昆剧团原团长王济生等二人为学校特约顾问。整个典礼历时约分钟。

典礼结束,学校随即安排上车回酒店就餐。因有考察任务,我与张乐华老师找到学校一位年轻老师,并在其陪同下,参观了他们的美术展、文化课教室、舞蹈排练厅、戏曲排练厅等,并拍摄了一些资料照片。

中午聚餐是人数最多的一次,大约有近桌,是自助餐,晚上人数稍少,也为自助餐。

晚上的演出在投资亿元新落成的大剧院举行,节目时间在小时分钟左右。

第二天上午,学校安排来宾游览了市内几个景区:沈园、兰亭、鲁迅故居。中午在酒店就餐,餐后不少来宾纷纷离绍。由艺术学校代订飞机、火车票的客人,主办方会派人电话告知你怎么到客运中心,然后坐车到机场或火车站,只有少数几个学校由校方安排了接送。

不足之处:

⒈日程安排表应提早发放。日程安排应在来宾在酒店签到时发放,立在酒店门口的告示牌几乎没人注意,而且告示牌上活动日期标示不清晰,让人不易领会。

⒉接待感觉有始无终。学校似乎只有一辆小车,活动期间租了两辆大客车。最后一天接待也许是顾不过来,没逐一安排接送。虽然各学校代表均能够理解,但总让人感觉有始无终。

二、几点感想:

这次之行,我不仅拍摄了校庆典礼、晚会、教学场地、宣传展板等资料,还想方设法,收集到校庆典礼中校长、市长、学生代表等讲话稿共篇,作为今后写作的备案参考。通过参加这次校庆活动,我总结了艺校的几点成功经验,也归纳了一些感想:

⒈领导班子年轻化。

艺校领导班子成员现有校长名,副校长名,校长助理名,办公室主任名,名成员中名是女性,除了副校长徐洁年龄超过外,其余几名领导均只有出头,班子非常年轻,因为年轻,敢想敢干,有闯劲,精力旺盛,富有活力。

⒉校庆晚会教师展现多,学生节目扬长避短。

艺校的校庆晚会算是成功的,其中教师参与的节目占了整台演出的三分之二。校长吴樟华表演了笛子独奏,年轻的校长助理曾获戏曲小百花奖,这次也在越剧片断中出演西施;其他教师纷纷登台,表演小合唱、舞蹈等,师资力量得以尽情展现,也提升了整台晚会的艺术质量。

艺校以戏曲专业为长项,戏曲讲究“唱”、“念”、“做”、“打”,也许是因为学生进校年限短,基本功还不够全面,戏曲节目中以展示“做”为主,比如花旦的水袖、武生的跟斗等,“唱”、“念”、“打”在学生表演中似乎没有,注重了扬长避短。

⒊政府大力支持,新校园环境一流

艺校诞生于年,经历了年的风雨坎坷。原创:学校基本是在“三无”的情况下白手起家的,没有校舍、没有教师、也没有教材此文章原创网站为网。在有关部门的关心之下,由绍剧团划出了一块土地让给“艺校”,又从剧团和有关单位陆续调来了多位干部和教师,于年月招收了第一期学员。艺校得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投资万建成新校区,占地亩。学校从单一绍剧表演专业发展为如今的戏曲、器乐、声乐、舞蹈、影视表演、美术、幼儿师范等个专业,在校生达人,教职工已达人。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校园环境、设施在全国中等艺术院校中尚属一流,这一点得到与会来宾的一致公认。

三、对学校明年年校庆的一些设想

⒈晚会在精不在多。

个人觉得学校筹备校庆晚会,一台综合性节目足矣,在精不在多。如果准备节目过多,既分散精力,又容易滥竽充数。从学校目前现状来看,尚不具备举办多台晚会的实力。专业教研室应充分调动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努力打造几个精品节目,其中全露舞蹈和铜管班合奏应作为一个演出亮点,使整台晚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⒉接待工作考虑充分、细致,留有余地

吸取艺校和今年乌克兰格里艾尔交响乐团来校访问接待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我校校庆活动的接待工作应提早筹划,精打细算,具体分工,每一环节落实到人头。经费预算上要留有余地,因为临时可能出现少额不可预见的开支。在细节考虑上,应周到,细致,因为小中见大,接待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声誉,应尽量让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⒊应该考虑学校标志性象征

一个学校应该有校徽、校训、校歌等标志性的象征,能很好地反映出学校整体精神面貌。艺术学校有自己的校徽和“学高、志远、德厚、艺精”的八字校训。而遗憾的是,这些我校目前尚无一项。个人认为,我校应该借周年校庆之机,将学校校徽、校歌、校训确定下来。校徽和校歌的征集可以集思广益,在报上打征集启事,悬赏-元,用小额的投入,为周年校庆宣传造势,达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目的。

⒋论文集出版一事还望商榷

学校预算论文范文篇7

一、接待工作细致,活动安排紧凑

飞机上午*点到达**机场,我和张老师出了检票口,就有人举着“*艺术学校”的横幅接待,因为焦作艺校孙校长乘坐的班机公务员之家比我们晚一小时左右到,接待方就安排我们在机场里面的茶座休息等待,并叫了茶。孙校长到后,我们就一同乘车到达下榻酒店,就看到酒店里悬挂的“热烈祝贺*艺术学校25周年校庆”的横幅,酒店入口处立有一块“校庆活动日程安排的告示牌”,有专人负责签到、安排房间,并安排了午餐,午餐后回房休息。

第二天参加校庆典礼,学校设有两个签到处:贵宾签到处和校友签到处,签到时我们拿到了日程安排表、校庆画册、礼品和晚上演出票;来宾被安排到休息室用茶和水果,休息室设有两个:来宾休息室和校友休息室,感觉主办方考虑得比较细致。操场上左右两排分别立有学校宣传展板共*张,将学校教学管理成果、艺术实践活动向来宾展示。

上午*点左右,学生先入场,操场从左至右划分了5个方阵,分别为:学生、校友、来宾(邀请领导在来宾方阵前排)、教职工、学生;校庆典礼活动整个议程为:1、介绍来宾,宣读贺电;2、校长吴樟化介绍学校情况(时间大约2分钟);3学生代表发言;4、教职工代表发言;5、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致词;6、*市政府副市长讲话;7、举行顾问聘任仪式,聘请上海著名昆曲家梁谷音、上海昆剧团原团长王济生等二人为学校特约顾问。整个典礼历时约30分钟。 典礼结束,学校随即安排上车回酒店就餐。因有考察任务,我与张乐华老师找到学校一位年轻老师,并在其陪同下,参观了他们的美术展、文化课教室、舞蹈排练厅、戏曲排练厅等,并拍摄了一些资料照片。

中午聚餐是人数最多的一次,大约有近20桌,是自助餐,晚上人数稍少,也为自助餐。

晚上的演出在*投资3亿元新落成的大剧院举行,节目时间在1小时20分钟左右。

第二天上午,学校安排来宾游览了*市内几个景区:沈园、兰亭、鲁迅故居。中午在酒店就餐,餐后不少来宾纷纷离绍。由*艺术学校代订飞机、火车票的客人,主办方会派人电话告知你怎么到客运中心,然后坐车到机场或火车站,只有少数几个学校由校方安排了接送。

不足之处:

1、日程安排表应提早发放。日程安排应在来宾在酒店签到时发放,立在酒店门口的告示牌几乎没人注意,而且告示牌上活动日期标示不清晰,让人不易领会。

2、接待感觉有始无终。学校似乎只有一辆小车,活动期间租了两辆大客车。最后一天接待也许是顾不过来,没逐一安排接送。虽然各学校代表均能够理解,但总让人感觉有始无终。

二、几点感想:

这次*之行,我不仅拍摄了校庆典礼、晚会、教学场地、宣传展板等资料,还想方设法,收集到校庆典礼中校长、市长、学生代表等讲话稿共5篇,作为今后写作的备案参考。通过参加这次校庆活动,我总结了*艺校的几点成功经验,也归纳了一些感想:

1、领导班子年轻化。

*艺校领导班子成员现有校长1名,副校长1名,校长助理2名,办公室主任1名,5名成员中3名是女性,除了副校长徐洁年龄超过40外,其余几名领导均只有30出头,班子非常年轻,因为年轻,敢想敢干,有闯劲,精力旺盛,富有活力。

2、校庆晚会教师展现多,学生节目扬长避短。

*艺校的校庆晚会算是成功的,其中教师参与的节目占了整台演出的三分之二。校长吴樟华表演了笛子独奏,年轻的校长助理曾获戏曲小百花奖,这次也在越剧片断中出演西施;其他教师纷纷登台,表演小合唱、舞蹈等,师资力量得以尽情展现,也提升了整台晚会的艺术质量。

*艺校以戏曲专业为长项,戏曲讲究“唱”、“念”、“做”、“打”,也许是因为学生进校年限短,基本功还不够全面,戏曲节目中以展示“做”为主,比如花旦的水袖、武生的跟斗等,“唱”、“念”、“打”在学生表演中似乎没有,注重了扬长避短。

3、政府大力支持,新校园环境一流

*艺校诞生于1980年,经历了25年的风雨坎坷。学校基本是在“三无”的情况下白手起家的,没有校舍、没有教师、也没有教材公务员之家。在有关部门的关心之下,由绍剧团划出了一块土地让给“艺校”,又从剧团和有关单位陆续调来了10多位干部和教师,于1980年12月招收了第一期学员。*艺校得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投资5000万建成新校区,占地130亩。学校从单一绍剧表演专业发展为如今的戏曲、器乐、声乐、舞蹈、影视表演、美术、幼儿师范等7个专业,在校生达758人,教职工已达110人。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校园环境、设施在全国中等艺术院校中尚属一流,这一点得到与会来宾的一致公认。

三、对学校明年20年校庆的一些设想

1、晚会在精不在多。

个人觉得学校筹备校庆晚会,一台综合性节目足矣,在精不在多。如果准备节目过多,既分散精力,又容易滥竽充数。从学校目前现状来看,尚不具备举办多台晚会的实力。专业教研室应充分调动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努力打造几个精品节目,其中全露舞蹈和铜管班合奏应作为一个演出亮点,使整台晚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2、接待工作考虑充分、细致,留有余地

吸取*艺校和今年乌克兰格里艾尔交响乐团来校访问接待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我校校庆活动的接待工作应提早筹划,精打细算,具体分工,每一环节落实到人头。经费预算上要留有余地,因为临时可能出现少额不可预见的开支。在细节考虑上,应周到,细致,因为小中见大,接待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声誉,应尽量让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3、应该考虑学校标志性象征

一个学校应该有校徽、校训、校歌等标志性的象征,能很好地反映出学校整体精神面貌。*艺术学校有自己的校徽和“学高、志远、德厚、艺精”的八字校训。而遗憾的是,这些我校目前尚无一项。个人认为,我校应该借20周年校庆之机,将学校校徽、校歌、校训确定下来。校徽和校歌的征集可以集思广益,在报上打征集启事,悬赏1000-3000元,用小额的投入,为20周年校庆宣传造势,达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目的。

4、论文集出版一事还望商榷

学校预算论文范文篇8

该学会的主要目标是推广、普及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生产实践中所需要的物理教育,现在大概有会员1200余名.日本物理教育学会有定期发行的附属刊物《物理教育》.该刊物创刊于1953年,主要刊发各种新的教育演示实验以及探讨物理教育的论文.到1990年为止,该刊物每年大约发行3卷,1991年开始增为每年4卷.截止到笔者发稿时,《物理教育》从创刊号到2011年共计59卷在网上免费开放[3].从1984年开始,日本物理教育学会每年会在暑假期间召开物理教育研讨会,讨论物理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最新科技成果的普及等.中国和日本的物理教育交流活动开始于1989年夏.首次中-日-美物理教育讨论会在夏威夷举行[4],中方共有大、中学教师9人参加.第二次中-日-美物理教育讨论会由日本物理教育学会主办,1991年在日本富士举行,中方有17人参加.以此类会议为契机,日、美双方得以了解中国物理教育研究中的长处,同时中国代表也及时了解了对方的教学改革动态.近年来,日本国内对高中物理教育质量的下降有了一些批判的声音[5],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日本教育界对新的演示实验的开发以及教学时平行科目的相互影响的研究很活跃,在物理教育学会刊物《物理教育》以及物理教育研讨会中有很多讨论.另外,长期以来日本的教育体制对于物理类竞赛并不热衷,日本全国范围的物理竞赛仅仅始于世界物理年2005年,并于同年才开始派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

2日本高等物理教育的指导方针及模式

自2004年开始实施国立大学法人化以后,日本国立大学虽然由政府出资运营,但是几乎每所国立大学都拥有相应的自治权,因此各个国立大学的教学重点以及方法风格有很大的差别,每个学校都拥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与理念.以名古屋大学为例,名古屋大学的物理教育方针和核心主要由理学院的物理学教室(即物理系)会议决定.一般来讲研究生和教员都可以申请成为物理学教室的研究员并列席会议(留学生和外国教员亦可参加).会议一般每季度举办一次,每次会议的讨论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科目内容的增减,科目课时与学分的分配,科目构成的比例,毕业条件的变更,新教员的聘用,新研究室的设立以及经费的预算及使用等.每次会议一般会按需讨论多个议题,每个议题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物理学教室有议长和下属各个分支的负责人,议长及主要负责人每年轮换,以投票选举产生.由于有大量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参与讨论,不仅对于物理学教育的创新与改良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而且使物理系全员参与到物理专业的建设和改良议程中,充分体现了大学法人化法案提出的学术自治所需要达到的要求.

3日本物理本科教育近况

由于国立大学的教学重点以及方法风格有很大的差异,很难对各所大学的教育状况作一全面的论述.以下仅以笔者学习、工作的名古屋大学为例来介绍日本本科教育的一些近况.在名古屋大学,物理类本科教育主要由基础科目、专业科目、实验科目、选修科目、毕业设计等组成.其中选修科目和毕业设计一般相互关联,有高能物理、宇宙物理、凝聚态物理、生物物理4个大的方向.由于大一新生为理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个系共同招收,在大一阶段理学院新生需参加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教育形态以大班教学为主.大学一年级的教育目标是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巩固基础知识,主要进行的是通识教育.教学时一般会配合演示实验以增加课堂活跃度并增进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学校配有相应的金属器具加工车间,大四以上学生参加安全使用培训后皆可申请使用.课堂演示实验所需教具一般以教员自己制作为主.二年级开始进入物理专业课学习.教学科目主要由数学物理方法、分析力学、电磁学、热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等组成.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设置有配套的习题课.习题课由教授等教员负责,有相应的学分,属于必修科目.配套习题课的教学以讨论式教学为主,每个班级大约由15~20人组成,分成3~4个讨论小组.除第一节习题课以外,在每节习题课后一般由教员布置一些问题作业.习题课作业一般由研究生组成的学生助理批改、评分,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会由负责教员分发到研究生助理手中,并由研究生助理作汇总统计后呈报给习题课的负责教员.每次上习题课时,负责教员把作业发还学生,每个小组先进行内部讨论,再由各个小组派学生轮流讲解,遇到讲解不恰当不全面的时候教员会参与讨论,教员起监督指导辅助作用.习题课成绩评价主要由学生讨论活跃度、出勤率、课题作业完成情况决定.每学期期末考试后会举办教育反思会,参会人包括本科学生代表、研究生助教和专业课教员,对教学中的难点和不足之处进行反馈和探讨.大三阶段增加高级热力学、高级统计物理、高级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等,并出现多个专业课分支选择,比如高能物理学、宇宙学、固体物理、生物物理等.物理实验以近代物理实验为主,共有14个左右的实验可以选择,每两人一组,一个实验每周一次大约持续一个月,每个学生平均需做3~4个实验才可以获得学分.为了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并且使他们对各个研究室的研究情况有初步了解以便他们进入大四时选择教研室进行毕业研究,从2012年起,大三新增了前沿科学讲座这一环节.讲座由20个左右的研究室进行分担,每周进行一次,每次由一个研究室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讲解介绍,每次讲座结束后会要求学生提交一个简单的小报告.各个研究室的主要负责人亲自负责本科的课堂教学工作,这对于学生的培养十分有利.大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本身的教与学,更重要的是研究方法与经验的传承.将最新的科技前沿信息传递到教室,才能不断保持科技创新的活力.在三年级结束进入大四以前学生会自主选报教研室进行毕业设计研究、设计.随着本科生进入各个教研室,大四的教育方式主要以各个教研室的研讨会形式为主.学生在黑板上讲解课本或者文献或者汇报实验进展,教员和其他同学在下面听讲并共同探讨相关的问题要点.每次研讨会大概持续2~3小时,每周1~2次,每次由1~2个学生进行报告.这种研讨会形式的教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日本高能物理研究生教育近况

长时间以来,日本物理教育体系发展了一套自己的研究人才培养及传承方法.其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用2年硕士+3年博士的方案,类似于我国的硕-博连读.由于一些研究小组对某些课题,研究方法和手段会几十年持之以恒地进行研究,他们在很多问题的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这样的物理教育体系为其研究思想的传承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例如,名古屋大学的高能物理理论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受其创立者坂田昌一的影响,其主要研究风格与研究思想与坂田昌一一脉相承.在日本的研究生培养中,教学任务主要集中在硕士一年级,主要有大课教学和讨论课教学两种模式.大课模式主要以出勤率和报告决定成绩.专业课的教学基本上以讨论式教学为主.由指导教员指定教科书以后,由学生每次在黑板上讲解.另外,学生也会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参考书或者研究论文,自己组成讨论小组,视情况会有高年级学生或教员参与讨论,每个小组由3~8人组成.讨论小组每周讨论一至两次,具体时间与长度由学生自己决定,是一种自组织形式的自学自助团体.硕士二年级以及博士生的教育基本上以讨论式教学为主,讨论内容可以是教科书、论文等,在互相探讨中学习研究.对于研究材料的理解每个人会有不同之处,这一思考、讨论的过程就是取长补短,去粗取精的过程.讨论式教学对于深化对物理现象、概念的理解有很大提高和帮助作用.在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中,除了第一个选题由导师进行稍微具体的指点外,其他的基本是以学生为主.从论文的选题,中间的计算,到结果的分析,论文的书写主要都是由学生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导师主要是作一些点拨性的指导,以及论文的润色.另外,日本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除了以上提到的学校内部的学生培养活动外,日本国内还有一些有特色的校际间的研究生教育交流活动,下面列举两个活动项目.(1)集中讲义:由于日本的各个大学研究室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比较独立,为了深化各个大学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不同大学的研究室的研究内容有所了解,每年各大学会举办2~4次以硕士生或博士生为听讲对象的集中讲义.集中讲义一般持续2~4天,一般在讲义中间会穿插1个面向低年级研究生水平的2小时左右的报告.集中讲义的选题一般都与近期的研究重点、热点相关.研究生通过参加集中讲义既可以了解相关专题的研究进展并较为系统地学习相关专题的研究方法,又可以获得相应的选修学分.(2)暑期-冬季学校:每年长假期间,依据由日本文部省的预算所开展项目的情况而定,会举办一些暑期-冬季学校进行一些专题讲座.其中传统最悠久的当属从1955年夏天开始,到2013年为止共成功举办59次的YONUPA[6]暑期学校.YONUPA是YOungNUclearandPArticlephys-icistgroupofJapan的缩写,每年暑假期间由与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高能物理实验相关的各个大学研究生院的学生轮流自发组织、策划、主办并参与.为了降低每个筹备学校的劳动量,筹备学校由管理财务报销的学校、管理事务联络的学校、管理各个所属成员邮件的学校、选取会场并维持秩序的学校4部分组成.另外,与这4个筹备学校相独立的,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以及高能物理实验3个方面由另外的3个学校进行管理,负责邀请讲师、组织学生报告等活动.YONUPA的财政预算主要由日本几个大的研究所出资赞助,另外每个大学的研究室也会按一定比例支付学生交通费用等.YONUPA每次持续4~6天,每年大概有200~300人参加.暑期学校期间,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以及高能物理实验3个研究方向会设置一个共同的集中讲义以及针对每个研究方向的2~3个平行的集中讲义,剩下大约一半的时间是学生相互之间的研究报告.每年从硕士1年级到博士3年级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学生参加暑期学校,YONUPA为日本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与交流的良好平台.除了YONUPA,日本文部省的许多大的研究项目也有专门的学生培养方面的预算.例如在2009—2014年的重大项目“ElucidationofNewHadronswithaVarietyofFlavors”中,每年都会组织与该项目相关的研究生暑期学校.暑期学校采用教员授课与学生习题课并重的形式.通过教员授课与习题课的方式,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到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并掌握该领域研究的相关方法.

5结语

学校预算论文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创建西部教育强区为主要任务,以推进新课程改革、打造特色学校为契机,带领广大会员和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群众性教育学术和教育科普活动,为促进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咨询服务,为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

二、总体思路

根据省、市教育学会和区教育局2009学年的工作意见和要求,紧密围绕全区“打造特色学校、创建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不断创新学会工作机制,团结和组织广大会员紧密围绕区教育局的中心工作,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有效整合学会各方资源,充分激发学会活力,充分发挥学会自身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教育科研学术活动,不断增强学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提高服务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的综合能力。

三、主要工作:

1、坚持正确的教育科研方向,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

(1)通过出版“*区中小学教师基础教育新课程成果汇编”,大力宣传“十五”优秀成果并促进已结题的科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的宣传、推广与转化。

(2)加强对省、市、区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与典型调研工作;推动立项的科研课题,特别是围绕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教育、推动素质教育、新课改等方面的重点规划课题的认真实施;切实抓好省、市、区级课题的中期总结、指导与检查。

(3)区教育学会将积极配合市教科所指导并督促宜二中、宜八中、宜四中、打金街幼儿园等部分学校对已结题的省、市、区级科研课题进行认真修改并在2009年5月按时上报省教科所参加省政府第四届普教科研课题评奖活动。

2、定期举办“特色学校论坛”,大力介绍、宣传全国各地学校打造学校特色的先进典型经验和作法。

3、与市教科所联合主办“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专题研讨会”,就我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展开研讨,积极向区教育行政部门建言献策。

4、积极开展群众性学术交流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1)以教育学会为主从09年起与区师培中心定期组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说课(优质课)比赛或学科论文、班主任教育论文评比活动并形成惯例,在09年6月进行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科论文和班主任教育论文评比活动,在*年12月进行高、初中教师学科论文和班主任教育论文评比活动。

(2)积极与市教育学会联系并定期组织和协调区教育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对开展活动好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年度表彰和奖励。

5、发挥教育学会优势,大力开展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活动。

(1)大力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提高全省中小学以法办学、以法施教,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加强农村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配合区语委会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四川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不断提升我区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社会氛围。

(3)区教育学会将与区语委会、区教育局联合在09年4月举办“中、小学生华夏杯钢笔字、毛笔字书法比赛”活动,在09年9月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中华经典美文朗诵比赛”。

6、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学校开展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就德育工作、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等专题,组织学会专家开展专题研讨,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积极开展教学质量研究。

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配合教育局开展“赢在课堂”等教学技能系列活动,通过教师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专家评课等形式,推广优秀课改经验和成果,提高课堂效益,向课堂要质量。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的研究,重点开展初三、高三考点的专项研究,确保*区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的领先地位。

8、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

构建多层次的教师研究共同体;充分发挥区内名师、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作用,初步建立学术研究指导队伍层级体系,进一步配合区教育局和市培中心搞好市、区骨干教师培训,整合区域教育人力资源,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有计划地开展现代教科研方法培训,分期分批组织学会课题负责人、学会骨干人员进行科研能力培训,同时学科专委会将进一步开展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和学科教材培训。

9、进一步加强学会下属各专委会工作。

(1)定期召开学会下属各专委会负责人工作会,进行专委会工作交流,对专委会工作中遇到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展开短期集中研讨和交流。

(2)做好学会论文评选和年会活动。鼓励教师参与群众性学术研究活动;优化论文评选的程序,进一步提高论文评选的公正性;开好各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3)组织教育学会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交流。

(4)学会下属各专委会每期必须组织基层学校开展1—2次活动,活动形式不限,在活动开展前应及时通知学会秘书处和学会主要领导,重要活动应邀请学会主要领导和学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参加,活动开展后应及时以工作简报或通讯形式报教育学会秘书处,区教育学会秘书处设在区师培中心教科室,联系人员:刘川、李华;联系电话:5101422。

10、强化学会自身建设。

(1)加强学会制度建设和机构的建设,根据学会章程,鼓励学校教育学会分会积极开展活动和培训,定期搞好区教育学会的年审和法人登记工作,确定赵春光和李华同志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2)定于2009年3月召开*区第二届教育学会*年年会并形成惯例,由教育学会会长或常务副会长进行*年学会工作总结并对09年工作进行安排。

(3)规范学会常规工作:学会及所属各专委会的工作做到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活动有方案、有专题、有信息、有成效;加强学会秘书处工作,秘书处要为学会和专委会活动的开展服好务,组织协调学会各项活动,编制学会简报和学习资料,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会长或教育局领导请示、汇报,并向师培中心领导通报。

(4)自觉贯彻、落实好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相关精神,修订、完善学会各种规章制度,优化学会奖励机制,加强学风建设,对*区的教研、科研中有较大贡献的专委会或课题,得到教育局认可的各项工作,及时进行奖励,同时在开展各项学术活动,特别是在评审成果、评选先进的工作中坚持公开、透明、公正,抵制学术腐败,

(5)坚持“一刊一网一简报”制度,努力办好《*教育》学刊,注意解决办刊中的实际问题;认真搞好学会月工作简报制度并在区师培中心网站开设“教育学会”专题网页,对学会工作进行专题安排。

(6)提高学会办公人员办公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一刊一网一简报”的信息网络传播和交流作用,加强上下沟通,省内外交流,扩大对外宣传。认真加强与主管部门、基层学会、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建立与兄弟学会、基层组织的合作共赢的合作关系。

学校预算论文范文篇10

纺织业人才的摇篮。这样的历史积淀,就是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谋求发展的现实资源和财富。由此,我们确立了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就是建设“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确定目标之后,“*”、“211工程”的建设资金全部投入纺织、材料、染整、服装四个国家重点学科,7年来不断收获坚持特色、重点突破的成果。

首先,学校在教育部评价体系中的众多空白点陆续取得了“零”的突破。其中包括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名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长江学者、长江讲座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111引智基地等。目前,学校已有5篇论文被评为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包揽了“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历届全部的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从2003年起连续六年获得11项国家科技三大奖;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2004年跃居世界同类学校第一,2005年和2006年已经超过世界九所同类学校的总和;2004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世界纺织大会的第83届年会,这是此项具有百年历史的大会第一次登上中国大陆;“纺织科学与工程”在全国80个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并在2007年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其次,特色学科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产生了一批“顶天”和“立地”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如“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无毒轻质内层防护材料、高性能介质玻璃封装材料、仪表特种玻璃、宇航员排泄物收集装置等为“神五”和“神六”的发射成功做出了贡献,年产1000吨级的莱塞尔生产线成为上海首批科教兴市29个重大项目之一等。学校连续三年获得了“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的殊荣,其中一项是服务于国防建设的碳纤维,一项是绿色环保的莱塞尔纤维,一项是舱外航天服。

按照一般的观点,发展的速度和力度是与投入的强度成正比的。但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凭借学校当时的声誉、地位和实力,简单地与兄弟学校“拼投入”肯定不行,而必须更多地依靠更新观念和改善管理,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校的内功上。

首先,在财务安排上统筹兼顾硬件和软件、大师和大楼、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我们确定:“211”经费集中支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自筹经费支持非重点学科建设,新校区建设不动用日常运行预算,能争取社会资源的项目决不动用学校资源,确保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经费,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主要依靠政策争取社会资源。

2002年,学校开始了占地1500亩的松江新校区一期建设,总计投入11亿元。这个投入相当于学校当时三到四年的总收入。在启动新校区建设的时候,校领导班子不断提醒自身和告诫全校师生员工,建设新校区是学校突破发展的空间瓶颈、改善办学条件所必须的,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但是同时我们千万不能忘却学校是大师所为而不是大楼所为的至理名言,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靠内涵而不是简单地靠硬件条件。经过周密的筹划和不懈的努力,我们最终实现了基本依靠盘活学校存量资产,建设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的新校区。新校区建设资金中9亿元靠盘活存量资产,其中包括置换一个占地86亩的老校区5亿元,加强学校资金管理后举内债约4亿元,另外靠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各1亿元。实现了新校区建设不动用日常运行预算且银行贷款较少的财务管理目标,确保了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相应投入不受到冲击和干扰。

通过新校区建设,学校的校园面积达到近2000亩,是原来的2.8倍;可用的办学资源的建筑面积达到77万平方米,是原来的1.8倍。期间,学校还上交给教育部一个176亩的无锡校区,结束了异地办学的历史,校区的个数反而由4个减少到3个。在新世纪的七年内,学校的固定资产增加到15.3亿元,是原来的4.5倍。学校的整体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办学效益得到了较大提高。

其次,在学科建设上统筹兼顾特色发展和多科性大学建设目标的关系。这也是学校的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在学校的目标定位中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观点,一种认为要马上发展成综合性大学,另一种则认为学校只要坚守特色,不要发展其他学科。我们认为学校在发展特色的同时,必须根据现实的资源条件,按照有限和相关的原则,努力建设学科生态,逐步拓展为有特色、多科性、高水平大学。为此,我们确定了“增强特色,拓宽基础,加强交叉,按需发展”的学科发展战略,同时要求非重点学科要“借船出海”,出了海要形成“百舸争流”的态势,力争形成“特色带整体,整体促特色”的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学科建设新局面。

经过新世纪七年的建设,学校的重点学科、学位点和本科专业数都翻了一倍,七年实现的增量相当于建校后五十年的总量。形成了5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上海市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流动站,29个博士点,61个硕士点,5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文、史、哲、法、经济、教育9个门类的学科及专业的发展框架。期间,国家及省部级的科研基地增长了近两倍,年科研经费增长了1倍多,年三大检索论文数增长近7倍,年国家及省部级三大科技奖增长了近4倍,年专利申请增长10倍以上,年专利授权增长近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