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规划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4:32

小区规划设计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篇1

小区的规划选址很重要,尽量选择地下和周围环境良好的区位,避免因地形等特点造成的空气流动不畅或风速过大等问题。小区用地应结合地形特点,不应使建筑物正对迎风的湖岸或容易形成风道的山谷等地,最好选择避风向阳的坡地。

二、规划布局

在小区规划布局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协调好住宅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小区规划设计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朝向、间距、周边环境等因素,运用建筑空间构图原理,合理安排住宅、公共建筑、道路、建筑小品等的相对位置,使它们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有机整体。

三、景观的营造

在景观的营造上,要进行人性化设计,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生理、心理、交往等方面的要求。尽可能地利用住宅区地面作为景观用地,考虑住宅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给小区带来生气,增添小区的生活气息,创造真正具有较好生态效果的住区环境。有条件的小区应配备园林、喷泉、休闲广场、游泳池、健身会所等,创造一种自由漫步式的家园模式。

注重节能设计

我国的住宅需求量逐年增加,住宅建设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因此,现代化的小区建设应充分节能,通过对小区的合理规划和布局,以及对建筑的合理设计,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自然能源。

一、小区道路系统设计

小区道路也是小区的风道,道路布局应充分结合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应有利于小区的通风,并结合小区绿地空间,尽可能地把绿地中的新鲜空气引入小区,以提高小区空气质量,改善小区环境。

二、小区绿化及景观规划

良好的居住区绿化,不仅能美化小区环境,而且对于住宅建筑节能有重要作用。在炎热的夏季,浓密的树冠能够将35%的太阳辐射热吸收掉,植被的蒸腾作用和其根部的保水作用有利于小区降温。小区绿化可以有效调节湿度、降低气温、改善通风质量,从而减小城市热岛效应对小区的影响。

三、住宅单体的节能设计

首先,提倡建设节约型住宅,合理使用面积。其次,住宅室内平面布置应合理。合理布置卧室、起居室、餐厅、厨卫等功能空间,考虑空间的紧凑性。再其次,控制住宅层高,一般住宅层高以2.8米为宜,不宜超过3米。层高过高,会增加建造成本;层高过低,会减少室内的采光面积,并使室内通风不畅。最后,控制合理的窗墙面积比。

打造特色小区

现代化的小区,还应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要创新规划设计理念。对小区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多元化的组织手法和多样的居住空间创造方法,结合小区所在地段、城市大环境,建设特色小区。

可以运用灵活的组织手法,创造丰富的艺术生活空间。小区景观可以充分借用周围的景观,并巧妙应用过渡、渗透、对比等丰富的组景手法,打造主题鲜明、动静结合、软硬搭配的建筑结构空间,提高整个小区的文化品位。

还应重视小区规划与当地的历史文脉相结合,要与城市整体形象相协调。在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使小区能够延续所在地区的历史文脉,体现出文化传统的积淀。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小区;规划;设计

现代小区的规划是组建城市的基础,是形成小社会的标准。现代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考量建筑设计的居住环境,分析社会规划建设效益,通过视觉和感知提高小区的居住环境,使人们可以得到优美的居住环境,适宜的功能性和经济性,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效融合。

一、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建筑与环境的设计规划。小区居住环境的改善是从基本居住需求设计开始,通过发挥居住功能特点,逐步发展小区建筑规划,创造更适宜居住,更具有功能性的小区规划设计。在小区中加设读书室、健身室等,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娱乐需求,提高小区自然环境居住和建筑结构居住的需求,这符合小区居住的基本要求,提高了居住的安全性,符合居住的文化要求,适宜居住的休闲和舒适性。

2.居住区域功能的规划设计。居住区域应该具有层次性的布局,以基本居住为主体,在文化、教育、体育、交通、医疗等问题上,实现功能区域的建设,绿地面积应当超过30%,这有利于综合居住环境的优化,绿地分集中和分散两种,采用科学的布局方式,提高小区的绿化面积,实现小区周围处处有绿地,处处有景观的效果。加强主体式的绿化公园设计,方便不同群体的人们就近娱乐。在公共场所可以设立儿童游戏区域、老人休闲区域、锻炼健身区域等。通过合理的安排各个区域,方面居民日常的锻炼,保证各个区域之间的距离,防止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

3.居住群体的规划设计。可以设置立体交往空间,在居民楼进行高层、多层的交叉设计。在围合空间的内部搭建绿化空间,方便居民的使用。依山而建的楼房,可以增加建筑群体的层次感,加强设计的排列感,方便居民的群落功能性设计,提高居住层级园林之间的绿地交往空间,提高居住群体的规划设计性作用。

二、小区建筑设计的内容

1.建筑设计的功能性作用。居民强调生存功能的主要性,居住舒适的功能性。小区的建筑设计不单单是楼房的建筑设计,更关系到小区内部各个环境范围内空间的规划设计。居住的目标除居住外,还包含教育、文化、社会效应等等,通过建筑设计的功能多元化,实现居住空间的合理分割,提高居住感受的意义。

2.精品化的建筑设计。根据建筑市场的需求,逐步改良建筑居住设计的基本形式,提高建筑设计方面的各项科技成本,提高设计价值的水平。居住设计需要具有更加顺应市场需求的设计标准。通过对建筑功能、配套、结构、设施等多方面的调整,为改造留有余地,方便后续的变更和更换。及时调整居住环境的分割类型,加强居住室内的布局灵活性,实现多层次、多结构的合体设计、面向不同群体进行空间立体化设计。采用高科技提高居住设计的集成化。居住设计需要按照设计趋势进行发展,多引进各种技术信息知识,其中包含市场设计科技信息、政策导向信息、科技创新价值信息等。通过合理的分析建筑设计标准,提高市场认可的设计结构特点,方便建筑设计的规划和管理。

三、以实例分析建筑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1.分析工程建设目标。选择哈尔滨的一块居住用地,用地规模为70000m2,用地内部地势存在高差,周围有城市道路,其中用地北部为在建城市道路,用地东西两处为农地。规划设计目标是建立有水源的大型绿色水系景观,结合建筑、水系、绿地构成合理的生态建筑环境,营造现代都市的后花园居住环境氛围,致力于打造迷人的绿色都市景观。

2.功能布局。在小区东侧设置主要出入口,同时在南北两侧分别设置应急出入口。主要出入口是小区的景观入口,通过延伸可以进入到水系的中心,布置大片的绿化,是小区的主要景观节点。小区以高层建筑为主,同时穿插布置中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沿街设置2层商服。

3.景观设计。小区的建筑风格为简欧,通过设计蜿蜒水系,打造生态景观轴线,方便景观的欣赏。通过点式高层、板式高层、多层和低层建筑结合布置的形式,打造灵活空间结构,构成合理的建筑景观形象。

4.道路设计。小区的安全消防设计极为重要,合理规划小区内部的交通,方便小区人车分流,提高小区交通秩序。小区出入口设置大门,禁止外来车辆驶入。小区内部道路分为三个等级: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小区路红线为12米,路面宽度为7米;组团路红线为8米,路面宽度为4米;宅间小路路面宽度为2.5米。设置地下停车场,停车泊位按每户1个进行规划。高层建筑设置环形消防通道,路基的承载力需要大于30t,确保消防车对路面的压力。另外,在建筑的不同楼层设置消防应急疏散电梯,加强消防的安全内部疏散路线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对于生活居住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面对高层建筑而言,设计师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以居住小区的居民为准,设身处地的为居民考虑,提高居住的综合生活品质,提高生活的便捷性、舒适性、美观性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于基础物质和综合精神品质的需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确保小区规划设计内容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有利于我国小区居民生活综合品质改善的,是提高高层居民居住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湘 单位:黑龙江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晓丹.以人为本的现代住宅小区设计探讨[J].消费导刊.2009(14)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篇3

1.城市小区绿色规划设计理念分析

城市小区的绿色规划设计是指从小区的规划用地、建筑设计造型、运营到物业管理等方而在开发与建设中,以生态设计原则为指导,遵循“生态美学”“以人为本”的创新意识,协调人、自然、建筑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审美关系,以绿色经济为基石、绿色技术做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从而体现住区人格化、自然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并以“人性化”为出发点进行管理的新型住区。城市小区的绿色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人、建筑和环境的平衡,不仅要体现建筑的美,还要注重各种建筑设施的舒适性和与自然的和谐度。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实现城市小区的绿色规划设计:

(1)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是自然界中最强大的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干净、安全、丰富、不需支付任何费用。可以在城市小区的绿色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植物吸取太阳能资源,调节环境。

(2)水资源的利用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更是巨大。居民对水的消费主要是饮和用,其中饮食用水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其余95%用于洗涤、排污等。城市小区的绿色规划设计可以从节水和利用雨水两个角度充分利用水资源。在城市小区内设置两套供水系统,一套供水系统为居民日常饮用达标水供水系统,一套为二次利用居民洗菜、洗衣、洗澡用水和降雨净化后用以冲洗厕所、浇地、洗车等。这样可以二次利用污染不是很严重的生活用水和充分发挥降雨的作用,节约水资源,形成一个循环的水资源系统。

(3)土地资源利用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口也很多,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城市小区的绿色规划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一是控制容积率;二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三是少建独立别墅。这样可以将土地的使用率达到最大值,使居民拥有一个更为宽松、舒适的居住环境。

2.城市小区绿色规划方案设计

2.1生态规划设计

(1)提高城市小区的绿化面积

提高城市小区的绿化面积,在小区内形成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这是城市小区绿色规划设计比不可少的部分。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采用透水性路面。在道路、广场等路面采用透水性较强的面砖进行铺装,这样可以提高雨水的渗透率,更可以利用面砖孔隙提高绿化面积。②多用绿色造景。尽量少使用假山等物修饰环境,选择花卉、草木等植物来美化环境,以增加城市小区的绿地率。③多装饰墙类。可以利用攀爬类植物来装饰空旷的墙壁和乘凉的亭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绿视率,还可以清新空气,使居民生活的更加舒适。

(2)提高城市小区绿色规划的层次性

城市小区的绿色规划设计并不是一味的种植植物就可以,在种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植物的特性,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达到最大的绿化面积。利用植物对于太阳的喜好程度和高矮程度,设计多层次的绿化方案。在地表种植耐阴的地被植物,稍高一层可以种植耐阴的灌木,再高一层可以种植树木等。按照这个原理,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绿化系统,以提高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率、绿化的美观程度和生物间的相互牵制促进作用。

(3)建立具有自平衡能力生态小区

城市小区绿色规划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提高小区的绿化面积,而是使小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根据生态循环的原理,构建一个植物、动物、微生物、外部环境相互牵制、相互促进的小生态系统,以自我平衡一定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在种植植物时要选择不同高度、不同深度、不同作用的植物,来充分利用地上资源,调节土壤、吸收有害物质,吸引不同的昆虫、鸟类和其他动物。这样可以利用生物治虫为主,尽量少用化学药剂防虫,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可以调节土壤,提高微生物分解能力,加快小生态系统循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2.2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小区的绿色规划设计不仅要提高小区的绿化程度和自我调节能力,还要注重小区的整体景观规划设计,以提高城市小区的整体美感度。

(1)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①小区公园(广场)设计原则:公园内需要设置花草树木、湖水池塘、亭台雕塑、建设娱乐设施、停车场以及干净环保的地面。在设置这些设施时要按照适量、按区划分、容易寻找的原则进行布置,且最小用地要大于1公顷。②小区组团绿地设计原则:组团绿地内需要设置花草树木、座椅草坪,按照组团绿地内部统一,与小区和城市整体规划统一,因地制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充分利用已有花草树木的原则进行布设,面积要大于0.04公顷。

(2)景观规划设计关键

城市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在平面和里面布局上充分注意其美观性、便捷性和舒适性。①平面布局设计关键:首先,要注意平面布局的均衡性。城市小区的平面布局可以采用有明显主轴线、形状规则或对称的规则式布局方式,也可以采用利用原始地形、自由分区但是均衡合理的自由式布局方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布局,其根本目的是使城市小区布局合理、美观。第二,要注意平面布局的色彩搭配。城市小区绿化并不表示所有植被必须为“绿色”,而是以所种植植物,植物颜色要有层次感、协调感,使小区具有美感。②立面布局设计关键:首先,要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来塑造立面效果;大片绿地则可利用成片乔灌木、竹林等来塑造。第二,同时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透视效果,以取得移步换景的良好效果。

3.城市小区绿色规划的效益分析

城市小区的绿色规划设计不仅有着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3.1环境效益

城市小区绿色规划设计的环境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清新空气。小区的绿化面积增大,会加快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吸附空气中的污浊颗粒,营造一个清新、舒适的呼吸环境。第二,排污固废。小区的植物和微生物可以过滤小区污水和雨水中的有害物质,分解小区的部分垃圾,成为城市小区的天然清洁工。第三,美观舒适。小区的绿色规划可以提高小区的整体美观程度,给居民创在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美丽环境。

3.2社会效益

城市小区绿色规划设计的环境效益体现以下两个方面:①促进消费。城市小区的绿色化程度高,无疑会吸引消费者的眼光。小区的绿化率已经成为评估小区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同地段、相同质量的小区,绿色化程度高的小区楼房售价明显高于其他绿色化程度低的小区。②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小区的绿色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化程度,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进而提高城市的形象。

3.3经济效益

城市小区绿色规划设计的环境效益体现以下三个方面:①降低水费开支。绿色供水系统的使用可以降低对纯净水资源的使用率,而且可以充分利用降雨资源,可以减少居民的水费开支。②降低维护费用。小区的绿色规划使小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减少环保人员的雇佣,降低环保设施的维护次数,从而减少一部分开支。③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人民都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具有环保功能的绿色小区也必将成为小区建设的主流。

4.结论

(1)分析了城市小区绿色规划设计的理念,得出从太阳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方面进行小区的绿色规划设计。

(2)研究了城市小区的绿色规划设计方案,提出了从生态规划和景观规划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篇4

关键词:小区规划设计

在当前社会,如何在兼顾开发商利益、环境效益、业主需求三者关系的基础上为人们创造出“以人为本”的、体现住区人性化与人文文化和谐统一宜居家园,是小区规划设计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看到,在目前小区的规划设计上已有了一些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之作,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当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区模式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主要是模仿现象较普遍,缺乏创意和创新,不能紧扣时代脉搏,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小区特征不明显,特色不突出,表现在建筑外型单一或外立面装饰华而不实、空间布局形式缺少变化、组团特征可识别性不强、内部空间单调、外部轮廓缺乏韵味等。

二是可预见性差、前瞻性不足,与小区未来发展不相适应。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规划设计上只限于满足当前需要,而不考虑是否为未来发展留有足够空间,致小区未来改造时遇到诸多问题。如未考虑停车位规划或规划不足给业主生活造成的不便,管线预留不到位导致未来改造中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智能化设计考虑不足导致小区包括安全防范、通讯网络和物业管理等智能化系统建设落后于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等。

三是过分追求形式美,注重观赏性,缺乏参与性、实用性和安全性。表现在注重视觉效果,而未重视真实空间的环境营造,理应表现其人文关怀的“内容美”未得到充分体现。如小区内的大广场,表面上很气派,但因其空间尺度过大,容易形成缺乏人性的、旷散的消极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业主生活私密性和安全感的缺乏;花坛和水池锐利的边角,周围没有护栏的水池成了威胁小区居民安全的潜在因素。

四是盲目跟从市场潮流,复制概念,造成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脱节。如为追求异域风情,将国外的一些设计模式照搬过来,标榜什么欧陆风情,其实只是简单地复制概念,在实际的设计中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概念应表达的文化和内涵,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脱节,同时也造成我们中国自己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品味的缺失。

五是为强调小区亮点和卖点,片面追求设计的“新、奇、特”,造成小区风格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与城市整体形象相割裂。如为了能在众多小区中“独树一帜”,在设计上追求建筑形体的标新立异和布局结构的变化多端,结果造成小区风格和周围环境不协调,没有融入到周围整体环境当中,也与城市整体形象格格不入。

六是刻意于人造景观的建设而缺乏对所在地区自然资源的加工提炼和充分利用。如未详尽分析小区环境现状和发展前景,对现有自然资源未充分利用,使本可在“山”、“水”上做文章达到人自然融为一体的的规划设计,而被众多人工景观所取代。不但失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也增加了开发建设成本。

2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需把握的几个方面

顺应时展要求,创新规划设计理念。创新是保持活力的源泉,理念是规划设计的灵魂。近年来在小区规划设计创新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理念,它打破了常规的规划模式,对于指导小区的人居环境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理念包括:均好性理念—强调环境资源的均享,强调“归属领域”的均好和共享,强调户型的日照、通风和朝向的均好,强调内外部环境的融会贯通;价值定位理念—依照规划设计,确定价值区域,按价值区域确定户型比,通过技术整合将低价位区调高;新街坊理念—包括城市街坊和小区内街坊。

准确定位,通过多样的居住空间创造方法和多元化的组织手法表现有个性有特色的主题。根据小区所在地段、城市大环境确定其主题定位,其主题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创新性,而不是简单地去“克隆”他人之作,更不宜大量照搬欧化、洋化风格住区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组合。

在空间布局上,着重建筑空间的层次感。如在小区的中央部位布置高层住宅,周边布置低层住宅,既可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使小区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又可丰富小区的外部轮廊线。巧妙应用行列式和围合式的不同组合,精心布置小区中心公共开放空间以及住宅建筑围合的其他邻里空间,创造多个景观亮点,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使各种不同的组团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绿化设计,形成独立的个性与特点,从而达到“园中之园”的意境。

在景观的营造上,体现人性化设计,注重实用性,参与性,确保安全性。小区环境的营造要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文化、交往等多方面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体现人在环境中的中心地位,体现出对居住者实际使用时的安全和便利的人文关怀,要摈弃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的表面作秀。如中心花园和广场要进行“宜人尺度”的量化设计,注意居民的“可达性”;区内道路及场地设计要符合残疾人无障碍通行要求;运动器械要考虑老人、孩子的活动特点,考虑与其相接触时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使用的耐久性;对区域环境的划分要有明显标识,以加强人们的领域感、归宿感;小区配套设施小区配套设施符号化等。

在组织手法上,综合运用景观设计的各种手法,创造丰富的艺术生活空间。小区景观的生成要造景与借景并重,通过“远借”、“邻借”、“仰借”、“应时而借”等技巧,并巧妙应用封闭或隔离、过渡或渗透、比较或对比等组景手法创造主题鲜明、动静结合、软硬搭配、多元适应的富于美感和艺术性的情景交融、健康舒适、并具有一定文化品位和内涵的人居环境艺术生活空间。如以水为中心创造变化多端的动态和静态景观;通过“小中见大”的手法,达到移步换景、景观层出不穷的效果;强调地面铺装与植物配置的精心设计,通过对景、借景等手法创造丰富的视觉景观等。

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考虑未来的发展形势,充分做出规划预见,做到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和不断演变的人居需求,给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上要顺应时展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多种需求,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考虑未来的发展形势,力求体现符合潮流的前瞻性理念,本着“科技先导、适度超前”的原则,充分做出规划预见,做到适度超前规划,预留后续发展空间。我们的规划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深入研究小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市场的脉搏,能够在专业知识、经济利益及大众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创造出真正满足置业者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新住区。重视小区规划与当地的历史文脉相结合、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与城市整体形象相协调。一个小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从建筑风格、立面色彩到户型空间以及居住者的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并融为一体。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其居民的生活模式,因地制宜使整个小区有机融入到所在区域的人文环境中,使小区既延续所在地区的历史文脉,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又具备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小区人文氛围和住区功能的要求。注意小区规划空间形态和城市整体形象的关联性,保持小区风格与城市整体形象相一致。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先对拟开发地区制定好的城市设计指引,避免由开发者先做规划方案,然后再由规划部门出规划设计条件的被动。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篇5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气侯类型丰富,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从住宅建设上来看,从南至北,从东到西,居住小区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长条形住宅和行列式的排列,虽有某些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同小异,互相雷同,地方特色不明鲜,没有个性和独创性。

目前,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采用了一梯两户的梯间单元式住宅。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虽说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并且不同住宅组团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构图,我们仍会感觉缺乏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从而强调人与环境自的有机结合。人们已不满足于这类居住环境,人们的活动已不只局限于斗室之中过安静的日子,居住在这类环境里的人们常常埋怨:“活动的地方都没有”。从这句话里来分析,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

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住宅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加上单体设计又是清一色的“砖头块”式住宅体型,住宅组团内间距、层数、色调都强调一律的统一性。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和生气,无新鲜感和人情味,无可供人们回味的地方。这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似乎成为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矩一样,在我国各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这种“兵营式”居住小区由于其整体骨架的单一性,使得其间的绿化也便流于单调。目前的绿化形式一般都是在两栋住宅之间载种乔木,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居住在单元住宅楼内的人心中无不有一种由于缺乏邻里间人际交往,感情世界难以沟通的遗憾和无奈。有的甚至居住多年邻里间尚不知姓名与职业,更谈不上有什么互帮互助的友情,以往庭院中的和睦相处、热情相待、彼此关怀的邻里关系已荡无存。由此,家中老人无聊无快乐之所,邻里间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无信息沟通。更有甚者,使某些偷盗分子有机可乘,竟堂而皇之地以搬家名义将家中贵重物品洗劫一空,而邻里间却全然不知。由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同时给社区管理等带来许多不便。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规划设计者主观努力的问题,没有活跃的思想和创新的精神,在规划设计中忽视了人们的更高标准的生活需求的设计原则,同时建筑设计与规划脱节,建筑形成单一,对总体的环境效果相对来说考虑得比较少,对外部空间处理流于粗线条。

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自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社会的进步从而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渴望有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居住小区,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环境,会导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为: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精神积极向上。

我国古代建造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园林,如苏州的诸园林等,这些庭园,原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常连于宅旁屋后,故当时设计,不崇庄严伟大,但求静精巧,计划不重对称,免呆滞之,而须曲折,有引人人胜之概,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木为培衬,觉有天之真趣,给人感情之舒适,陶醉之感觉。虽然那时建造的园林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但不论立于任何观点之上来看,其心理手法之宗旨是以人的生活需要而出发,符合人的审美情感。有园林之所以能在当今还受现代人的取悦观赏而久居不衰,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取之自然,还之自然,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究,古园林的造园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的启迪的。

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廊,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宜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要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廊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廊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把居民的居住环境从室内引伸到室外,扩大居住空间,方便居民的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如英国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家F.吉全德所说:“过去采用单纯的单元式住宅与联排式住宅的混合方式,但在被几乎有无限可能的,多样变化的住宅类型混合修建的形式所取代。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但使建筑物适合于每个住户的特殊的居住形式,而且将它们设计成有机整体,也就是把建筑物组合成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形态,由单纯的平面变成连续的建筑复合体的组合形式”。以往单一的条形住宅行列式布置的住宅组团是对空间的化整为零,那么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在50—60年代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这一方法上下了很深功夫,创造了一系列的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好的居住环境,壁如:荷兰某居住小区,用地6公倾,人口23000,整个小区由7个大小不等,层数不同,类型多样的住宅组团组成,以此形成独特的多样化的居住环境。又如德国某地居住小区,用地148公顷,人口24000,7200户。居住区由20个环形住宅团组成,每个组团用地90×150米,由7栋层数和类型都不同的住宅组成一个半形敞的院落,每个院落的布局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院内有大片绿地和设有儿童游戏和老人休憩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为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现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它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复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又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活动或是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谈家论政,都有一个可供人们合适的位置。就好象大家庭一样。此规划布局形式与我国古园林的设计手法普具相似之处,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

整体式住宅组团的建筑造型并不是要求五花八门,其中一个组团可以采用一种单体形式也可采用几种形式。关键在于根据地形、地在整体布局和环境布置中着意营造,可以前后错迭、高低错落、因地借势、就其自然,其布置灵活多样。这种居住小区空间环境丰富,通风、视野、朝向均较好,而且还有一个可用来着意刻化的大空间,有利于对其配景予以创造。

居住小区的道路布置,改变以往“横平竖直”的规划模式,大胆采用以典代直的规划方法,创造出“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自然环境来。壁如,意大利某居住小区用地29.5公顷,道路采用逐级由宽到的树枝状道路网,建筑的布置完全摒弃了行列式规划方式,而用房屋的朝向仍保证了住户良好的日照条件。由于住宅独特的规划布置,使住宅全部为三层的建筑群体,仍然获得与众不同的效果。又如,我国安徽省某地,占地3公顷,整个居住小区内的道路均采用曲线布置,住宅间的小道也曲线连接,塑造成田园风景式的居住环境。居住其间使人如置身于大自然而心情舒畅。

总之,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居住空间环境的居住小区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搞创作,不拘泥于教条,不难出现具有特色的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区,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也同时需要我们每个规划设计者们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充足的信息及跨学科的知识。

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居住小区必须有恰当的功能和合理的经济性,但也同时必须使人们感到愉快即环境优美和舒适。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居住小区必须有恰当的功能和合理的经济性,但也同时必须使人们感到愉快即环境优美和舒适。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居住区详细规划》编者:王仲谷、李锡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居住区规划设计》编者:《居住区详细规划》课题研究组编;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篇6

我国建国以来,住宅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上家家有新居、户户有住房,但这都停留在解决多少人的居住问题上,还没有从简单的需要走出来,大都只是满足于斗室之中便可,而忽略了环境效益的综合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文化程度的落后。今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也给建筑师、规划师们提出了更新的课题。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气侯类型丰富,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从住宅建设上来看,从南至北,从东到西,居住小区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长条形住宅和行列式的排列,虽有某些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同小异,互相雷同,地方特色不明鲜,没有个性和独创性。

目前,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采用了一梯两户的梯间单元式住宅。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虽说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并且不同住宅组团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构图,我们仍会感觉缺乏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从而强调人与环境自的有机结合。人们已不满足于这类居住环境,人们的活动已不只局限于斗室之中过安静的日子,居住在这类环境里的人们常常埋怨:“活动的地方都没有”。从这句话里来分析,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

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住宅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加上单体设计又是清一色的“砖头块”式住宅体型,住宅组团内间距、层数、色调都强调一律的统一性。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和生气,无新鲜感和人情味,无可供人们回味的地方。这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似乎成为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矩一样,在我国各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这种“兵营式”居住小区由于其整体骨架的单一性,使得其间的绿化也便流于单调。目前的绿化形式一般都是在两栋住宅之间载种乔木,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居住在单元住宅楼内的人心中无不有一种由于缺乏邻里间人际交往,感情世界难以沟通的遗憾和无奈。有的甚至居住多年邻里间尚不知姓名与职业,更谈不上有什么互帮互助的友情,以往庭院中的和睦相处、热情相待、彼此关怀的邻里关系已荡无存。由此,家中老人无聊无快乐之所,邻里间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无信息沟通。更有甚者,使某些偷盗分子有机可乘,竟堂而皇之地以搬家名义将家中贵重物品洗劫一空,而邻里间却全然不知。由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同时给社区管理等带来许多不便。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规划设计者主观努力的问题,没有活跃的思想和创新的精神,在规划设计中忽视了人们的更高标准的生活需求的设计原则,同时建筑设计与规划脱节,建筑形成单一,对总体的环境效果相对来说考虑得比较少,对外部空间处理流于粗线条。

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自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社会的进步从而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渴望有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居住小区,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环境,会导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为: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精神积极向上。

我国古代建造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园林,如苏州的诸园林等,这些庭园,原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常连于宅旁屋后,故当时设计,不崇庄严伟大,但求静精巧,计划不重对称,免呆滞之,而须曲折,有引人人胜之概,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木为培衬,觉有天之真趣,给人感情之舒适,陶醉之感觉。虽然那时建造的园林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但不论立于任何观点之上来看,其心理手法之宗旨是以人的生活需要而出发,符合人的审美情感。有园林之所以能在当今还受现代人的取悦观赏而久居不衰,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取之自然,还之自然,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究,古园林的造园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的启迪的。

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廊,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宜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要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廊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廊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把居民的居住环境从室内引伸到室外,扩大居住空间,方便居民的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如英国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家F.吉全德所说:“过去采用单纯的单元式住宅与联排式住宅的混合方式,但在被几乎有无限可能的,多样变化的住宅类型混合修建的形式所取代。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但使建筑物适合于每个住户的特殊的居住形式,而且将它们设计成有机整体,也就是把建筑物组合成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形态,由单纯的平面变成连续的建筑复合体的组合形式”。以往单一的条形住宅行列式布置的住宅组团是对空间的化整为零,那么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在50—60年代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这一方法上下了很深功夫,创造了一系列的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好的居住环境,壁如:荷兰某居住小区,用地6公倾,人口23000,整个小区由7个大小不等,层数不同,类型多样的住宅组团组成,以此形成独特的多样化的居住环境。又如德国某地居住小区,用地148公顷,人口24000,7200户。居住区由20个环形住宅团组成,每个组团用地90×150米,由7栋层数和类型都不同的住宅组成一个半形敞的院落,每个院落的布局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院内有大片绿地和设有儿童游戏和老人休憩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为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现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它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复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又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活动或是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谈家论政,都有一个可供人们合适的位置。就好象大家庭一样。此规划布局形式与我国古园林的设计手法普具相似之处,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

整体式住宅组团的建筑造型并不是要求五花八门,其中一个组团可以采用一种单体形式也可采用几种形式。关键在于根据地形、地在整体布局和环境布置中着意营造,可以前后错迭、高低错落、因地借势、就其自然,其布置灵活多样。这种居住小区空间环境丰富,通风、视野、朝向均较好,而且还有一个可用来着意刻化的大空间,有利于对其配景予以创造。

居住小区的道路布置,改变以往“横平竖直”的规划模式,大胆采用以典代直的规划方法,创造出“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自然环境来。壁如,意大利某居住小区用地29.5公顷,道路采用逐级由宽到的树枝状道路网,建筑的布置完全摒弃了行列式规划方式,而用房屋的朝向仍保证了住户良好的日照条件。由于住宅独特的规划布置,使住宅全部为三层的建筑群体,仍然获得与众不同的效果。又如,我国安徽省某地,占地3公顷,整个居住小区内的道路均采用曲线布置,住宅间的小道也曲线连接,塑造成田园风景式的居住环境。居住其间使人如置身于大自然而心情舒畅。

总之,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居住空间环境的居住小区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搞创作,不拘泥于教条,不难出现具有特色的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区,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也同时需要我们每个规划设计者们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充足的信息及跨学科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居住区详细规划》编者:王仲谷、李锡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居住区规划设计》编者:《居住区详细规划》课题研究组编;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篇7

4)与水景亲近;5)街道美丽而整洁;6)具有历史文化古迹;7)有适宜人们散步的场所和空间;

8)有游乐设施。

其中。人们对安静、空气、绿化这三要素最为关心,并列为舒适性的基础要素。

目前,我国主要用五个指标来衡量舒适度:

1)居住密度;2)绿地面积;3)室外活动场所与设施标准;

4)室外环境的噪声标准;5)日照。

现代居住区要达到的标准:生态环境优美的住区;山水景观优美的住区;功能质量优良的住区;人民文化上乘的住区,即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能满足人们生理、健康、安全、文化、心理、舒适、交往、休闲需求⋯。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居住环境的设计原则应该是环境的内容和尺度要适合居住人的身份和文化;景观的核心是生态;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是地方的、民族的、现代的、朴素的和简单的。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建设要坚持以取悦于人、方便于人、服务于人为宗旨,遵循以人的感知为设计依据的原则。

目前许多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在内容上过于强调装饰性的景观,如雕塑、喷泉、亭台、大理石铺装等,实际上是误导,居住区景观的核心应该是生态的、自然的。

1)居住区区域位置及配套设施对居住区位置选择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保证住区有清新的空气、便利的交通、充分的日照、良好的通风条件,根据其所在地段因地制宜地与大环境结合,善于发挥地段优势。居住区可借鉴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手法,在功能上,象钱学森所说的“有学校、有商场、有饮食店、有娱乐场所,日常生活都可以步行来往,又有绿地园林可以休息。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住区以居住为主体,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

2)居住区的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交通中以人为本,即人行优先,不能让车干扰居住环境,有条件可人车分流。居民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从而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区道路系统要分级明显,架构清楚,通而不畅、顺而不穿。环境景观道路要求道路有生动曲折的布局,人在通过道路的过程中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通过道路表现出景观的主题。

__景观中的道路不是指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街道,而是通过道路引人人胜,引导居住者进入情景之中。这就要求景观道路要做得“出人意外,人人意中”。适当时候,通过巧妙布置,让人觉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带来感叹和美的感受,使道路充满人情味受到欢迎。另外,优美容易认知的道路线型、清晰的道路系统、良好的断而组织与路面铺装,也是体现居住环境质量的重点。

3)居住区停车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停车位的布置不能影响环境的美观,要尽可能减少空气污染、噪音干扰,且应节约用地,住区停车场以设在地下、半地下较为适宜,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a.半地下停车场和绿化组合——在同出地面的车场顶种植

灌木、花卉、草坪,以及花架、花坛,一举两得。

b.全地下车库——其顶面的覆土应绿化,并与周围地面园林

融为一体。

e.架空平台下停车库——在数幢住宅围合的空间设架空平

台,其下停车,其上为绿化、交往空间。但由于车库靠近住宅,要

设法防止对住户的十扰。

d.在绿化带搭棚架停车——应尽量少用。不靠近楼旁,噪音

少、棚顶有绿树。

4)绿地作为居住区景观的一个元素,是居住区中唯一接近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对保障一个可持续的居住区环境,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居住区园林化没计,有一条明确的景观主轴线,沿这条主轴线,没计绿化步行街,有条件的话,在步行街旁把水引入、开人工小河流和省水泊体。住区园林景观和植物花草应有层次,丰富多彩。从小的楼顶、楼旁绿化、路边绿化,到组团绿化、小花园,到中心花园,都应做到空间层次分明。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组团绿化空间是理想的、方便的人际交往空间,应作为住区园林的重点,使之成为既有观赏景观又有交往设施(亭台、桌椅等),又是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住宅楼首层架空也是绿化空间和增大人际交往的好办法。可在架室层设置居民休息、健身、老人、儿童活动的设施,种植喜阴的矮科植物和花卉,发展立体绿化,营造空中景观。房前屋后布置园艺,多层次主体绿化,造成无处不绿的居住空间。

5)建筑外型、色彩、组合居住区中的建筑物是各种物质要素的主体,数量大、类型多对人们视觉识别的刺激性强,是反映居住区特色的重要内容。包括建筑风格和形式,最重要的是屋顶形式和建筑材料及建筑色彩运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布置错落有致,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建筑力求造型完美、比例适中、色彩协调,与环境配合相宜。建筑立面造型和色调采用可多式多样,根据特定的环境精心设计,应注重协调性、和谐性、耐重性。立面要防止单调沉闷,尽量做到流畅大方、简洁明朗、虚实有度、刚柔相济,有节奏旋律感和时代特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墙面垂直绿化,屋面绿化、美化建筑物景象。在居住建筑的组合中,要创造充满生活气息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一种方式是以居住建筑群体围合一个公共性的建筑空间,围绕公共空间的周围形成若干个次空间;另一种组合方式是建筑组团被分割为若干个各自独立的小空间。居住建筑的组合形式是多样的,空间内部形式变化是无穷的。一个好的建筑单体设计,不仅是建筑本身功能设计的成功和外形的优美,更重要的是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创造生动、优美的居住区空间景观。

6)建筑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是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计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建筑小品往往是建筑群体构图中一个延伸或不可分割体,作为美化环境、烘托气氛、隔断空间、装饰陪衬主体建筑,供人们休憩和观赏之用。如亭、池、廊、桥、漏茶墙、棚栏、华表、路壁、花坛、喷泉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适当的加以运用可以充实文化艺术的氛围,反映居住区特色,点缀景观。环境景观小品在居住区景观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城市住宅区空间环境形象在城市景观点、线、面构成中,属于量大面广的“景观面”,其景观环境建设对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质量至关重要。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设计的核心是引导“家园”形象的形成。

首先,要营造亲切平和的空间感受。居住空间相对于其他城市空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与祥和。因而居住区的规划与建设要着重研究并确定合理的建筑空间尺度。此外,小区应有合适的规模,以利于配套和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增强人们对小区的归属感。

其次,要创造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环境意象。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应该让人工的痕迹少一点,自然的成分多一些。如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所主张的那样“相地合宜、构图得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第三,要塑造简洁温馨的视觉形象。人们回到家中,总希望能获得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因此居住区的建筑形象应该是令人愉悦的,居住区的色彩总体上应是明快温馨的。建筑形体及其细部处理应突出简洁清新。

第四,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创造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标

志特征,形成富有生活情趣而个性鲜明的空间环境形象。

参考文献:

[1]孙文中.谈现代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建设[J],山西建筑,2001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篇8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论述

由于我国当前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一行业的市场竞争趋势愈加激烈。所以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充分结合小区自身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园林规划设计方案。

1.当前城市住宅小区的主要特征

1.1规模方面

在通常情况下,现代城市住宅小区都是有多栋建筑物构建而成。不仅在住宅小区内部建有住宅楼群,并且还建设了相关的超市与健身、娱乐等场所,使得人们在居住过程中可以享受到多元化的服务,多方面需求都可以得到实际满足。

1.2规划方面

我国政府方面针对市容构建工作制定了诸多标准,从而引起社会方面对市容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我国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在制定园林规划方案时都是以统一为主要前提,从而对布局展开规划,同时针对小区内部设施的不断开发、建设,满足了当前居民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具体需求。与此同时,对城市住宅小区展开的统一规划工作,对小区内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得小区内部环境得到保护。例如,如果住宅小区的建筑风格属于欧式风格时,可以种植一些高大树木,如雪松、法国梧桐等,并且数木的选择要与小区绿化结合在一起,最好将高大树木种植在道路的两侧,从而达到节能、遮阴的效果,同时还避免对建筑采光造成影响。

1.3综合性光照方面

在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标准不断提升的背景因素下,开始要求室内的光照效果可以得到优化,所以通常情况下在规划设计住宅小区的过程中,都会将墙面粉刷成彩色,并且使用玻璃安装在阳台或者窗户中,使得居住环境的光照效果可以进一步加强,即便是居住于阴面,也可以享受到光照。例如以法国梧桐为例,其树冠直径可以达到8米左右,占地面积为1平方米,有效吸收辐射热达到了50%,因此可以将其种植在不挡光建筑的一侧,这样可以降低周围温度,降低小区空调的使用率,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2.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现状与必要性

2.1功能性与实用性方面

在当前房地产行业市场竞争趋势日益激烈复杂的情况下,某部分房地产企业为了将自身住宅小区的卖点增加,开始对住宅小区内部的园林规划展开构建。但是长期处于这一竞争模式中,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的设计思路与模式开始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过分执着于传统模式的园林规划设计理念,过于注重形式化的体现,没有考虑到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的实用性能与功能性能的发挥。

2.2过于追求表面化

另一方面,我国在规划设计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的过程中,模仿意识较为强,并且其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缺乏提升,从而导致住宅小区内部的建筑特色并不能将本地的文化特色以及地域特征鲜明表现出来。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过于注重草坪的整洁统一性,忽略了植物群落的自然美,使得园林内部的整个景观其协调性能始终得不到改善。只是单方面的打造草坪的大面积化,使得小区园林的美感遭到破坏,使得住户无法长期承担对草坪的养护工作。对园林表面化、形式化的过度追求,导致园林内部景观的文化氛围严重缺失,过于含糊。

2.3我国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居民的经济水平也有所提升,其生活质量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居民不止停留于对住宅建筑物的标准提升,同时对自身的居住环境以及居住质量也不断提出更加高端化的标准。结合当前城市住宅园林的设计观念,城市住宅园林规划设计必须要发挥园林绿化的功能性,使得空气得到全面净化,尘土污染以及噪音污染都可以得到降低;另外还可以借助于园林绿化所具备的遮阳降温、防治日晒风吹等功能将住宅小区内部的气候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将节能环保的价值意义发挥到最大。同时,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还可以利用植物群落的差异性进行有效的分割、划分,在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强园林景观的设计涵义,从而加强生活质量的舒适性。

3.当前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内容

3.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开展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加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得工程的设计、工作划分等都可以得到明确,以此为根本再进一步将设计理念完善健全。因为园林规划设计所服务的主体是人,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服务主体的主观感受,从而加大住宅小区内部园林规划的合理性与功能性。设计人员在小区园林的空间布局方面必须要做到开合的合理性,加大居民居住的舒适性。同时在设计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拓宽自身的创新思维模式,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设计原则,使其可以加大与绿色植物群落的亲密性。

3.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通常情况下,城市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地基条件以及当地气候因素等,以住宅小区内部的基本地形要素为基础,并加以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使得园林景观的整体内涵可以得到展现。另一方面,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因素,选择相应的树木加以植栽,使得园林景观与四周的景观设计可以得到有效的融合。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其他园林景观案例尽量避免,要考虑到实际的设计状况;加大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性,可以将城市住宅小区中的园林景观规划方案实际制定,使得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成本可以得到全面节约,从而相关开发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以得合理提升。

3.3重视创新原则

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和其他方面的规划设计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迫切需要延伸创新思维,融入新鲜活力,将传统模式下的设计原则与观念进一步的改革创新,实施的完善设计技术。只有这样才可以加强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鲜明特色,其文化氛围也可以得到有效构建,使得人和大自然可以得到高效的融合。例如,以小区人行道和停车场为例,传统的规划中该部分一般为人行步道板加沥青路面,如今随着绿化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小区对其进行了创新,选择了镂空步道板的形式,并种上了一些草类植物,从而提高了小区的绿化面积。

3.4文化原则的展现

在开展城市住宅小区原理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具体结合生态理论的设计风格,并结合工程想要具体表达的文化风格,使得我国古代传统园林景观中的设计精华可以得到全面传承;并以此为基础学习国外先进科学的设计理念,使得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内部的园林规划设计内涵得以提升,其风格特色可以得到体现。因为小区自身的园林规划受众群体是居民,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不可以过度倾向欧美风格的园林规划,要具体结合我国的状况,做到高度统一。

3.5现代技术的应用原则

在开展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当前绿化技术在园林规划中加以应用,使得住宅小区内部的绿地面积范围可以得到整体提升。同时由于园林规划工作自身具备繁杂性的特征,其生态学与建筑学士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所以设计人员不仅仅是要加强对建筑美感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将其实用性、功能性全面发挥。设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应标准对城市资源加以应用,将住宅小区内部的园林规划与城市特色加以融合,使得居民的居住环境可以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高度。

3.6经济适用性原则

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条件对小区规划设计工作的影响。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居民居住的实际需求,使小区能满足居民居住的基本功能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经济成本的问题。尽量通过巧妙的设计来降低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费用,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7超前原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因此,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为以后小区的规划建设工作留有一定的空间。所谓超前原则就是指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要让设计的结果打破现在固有模式的限制,体现未来的设计方向。遵守超前原则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小区的设计风格不会因时代的发展而落伍,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展现出小区规划设计不一样的魅力。

3.8个性化原则

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是具有很大的区别的。而且我国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和西方国家城市住宅小区规划也是不同的。从人口密度方面来说,我国人口密度比较大,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不能完全参照西方国家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模式。但可以吸取他们在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的经验,并将其转化为适用于我国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方法。例如,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小区的居住环境问题、居民对小区的认同感问题等。这就要求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要遵守个性化原则,使得小区的规划设计与众不同。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小区内部的园林绿化也逐渐开始得到规划设计。同时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已经发展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流程,因此必须要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得城市中的环境资源可以得到全面利用,使得我国节约型社会得到构建,从而推动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水平,使得生态环境得以构建。

参考文献:

[1]黄灼华.探究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4):775-775.

[2]林永安.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J].江西建材,2014,(15):188-189.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篇9

关键词:住宅;规划;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正是因为这样,城市居民对其所居住的住宅小区和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我们国家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更好的居住环境质量意味着更高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和建设,也意味着我们要注重在住宅小区建设过程前的规划设计工作,切实解决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整个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水平和居住环境质量,实现科学合理的住宅规划工作,满足当代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1.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生态环境过于单调

就当代的城市住宅小区来说,多为楼宇密集且人口密度极大的高层小区。在常见的住宅小区中,很大一部分小区内空闲用地是用来做小区绿化工作的,也是提高我们当今城市居住需要的必然要求和准备。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住宅小区周围的生态环境是极其单调且低质量的,还有一些小区因为建筑密度过大而使得绿地面积过小,缺少了本应该存在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和规划。另外,在我们进行住宅小区前期规划的时候,会因为利益的需要而将建筑用地内原有的河流、树木等进行了移除,严重破坏了小区内的生态环境,降低了小区整体的规划质量。

1.2小区居民活动空间有限

在当代城市的居住生活中,居民不仅对居住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居住环境空间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更多的城市居民在要求居住环境质量的同时,也要求小区内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以满足人们日常的运动需要和公共活动需要。但是,在我们实际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往往最大程度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小区内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的需要,让人们不能拥有安全且舒适的公共活动场所,只能在小区内的部分人行道和水泥路上进行活动。就现代城市居民小区住宅规划来说,这种极为有限的活动空间极难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人们的改进。

1.3商业环境混乱

对每一个城市住宅小区来说,商业区的存在都是不可避免且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住宅小区的商业规划往往是随意的,有着极大的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质量。在很多小区中,牙科诊所、课后辅导班、家庭旅馆、按摩院等商业场所肆意的分布在小区的各个方位,不仅影响着居民正常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居民的居住安全和居住环境。尽管我们的城管部门和小区物业也极力的在对其进行管理,但是效果却是微乎其微。城市住宅小区商业环境的规划工作十分必要。

2.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重视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

在城市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小区的选择,其环境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当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时候,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也应该有相应的提高和改善。因此,我们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更应该重视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在我们前期规划小区住宅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小区用地的原有风貌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来进行小区建设,在保证住宅小区原有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住宅小区的文化底蕴。当我们合理科学的提高了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的时候,我们的住宅小区也自然的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2.2建立合理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

对于现代城市的住宅小区来说,公共基础设施也是影响小区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小区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和住宅小区未来的发展计划。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更要重视城市住宅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小区居民的预期需要来建立合理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满足当代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活动需要,做到最大程度的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整体文化修养,更大程度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当我们住宅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之后,我们也就更好的可以弥补城市功能的不足,更能完善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满足居民的日常需要,也能扩大我们的整体经济收益。

2.3科学化规划住宅小区各区域

在我们进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时候,其实应该做好住宅小区各区域的规划工作。特别是住宅小区商业区的规划设计。就一个城市住宅小区而言,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以最大程度的方便居民的生活。因此,我们要科学化的进行住宅小区的规划工作,科学化的规划设计住宅小区内的各个区域和各个领域,将方便人们的生活作为我们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足广大居民的基本需求为最终目标,从而实现整个城市住宅小区整体质量的提高,也提高我们城市住宅小区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结语

就当今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我们当今城市的发展水平来看,我们的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设计是一个十分必要也十分基础的系统工作,需要我们整体的规划水平的提高和整个住宅小区居住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更注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合乎当代城市居民的居住标准和居住要求,更能满足当代城市居民的当代要求。对于上述我们所思考的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的面对这些问题并入手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市住宅小区的合理科学规划。

作者:赵辉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城乡规划研究院

参考文献:

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篇10

我国建国以来,住宅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上家家有新居、户户有住房,但这都停留在解决多少人的居住问题上,还没有从简单的需要走出来,大都只是满足于斗室之中便可,而忽略了环境效益的综合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文化程度的落后。今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也给建筑师、规划师们提出了更新的课题。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气侯类型丰富,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从住宅建设上来看,从南至北,从东到西,居住小区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长条形住宅和行列式的排列,虽有某些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同小异,互相雷同,地方特色不明鲜,没有个性和独创性。

目前,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采用了一梯两户的梯间单元式住宅。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虽说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并且不同住宅组团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构图,我们仍会感觉缺乏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从而强调人与环境自的有机结合。人们已不满足于这类居住环境,人们的活动已不只局限于斗室之中过安静的日子,居住在这类环境里的人们常常埋怨:“活动的地方都没有”。从这句话里来分析,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

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住宅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加上单体设计又是清一色的“砖头块”式住宅体型,住宅组团内间距、层数、色调都强调一律的统一性。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和生气,无新鲜感和人情味,无可供人们回味的地方。这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似乎成为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矩一样,在我国各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这种“兵营式”居住小区由于其整体骨架的单一性,使得其间的绿化也便流于单调。目前的绿化形式一般都是在两栋住宅之间载种乔木,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居住在单元住宅楼内的人心中无不有一种由于缺乏邻里间人际交往,感情世界难以沟通的遗憾和无奈。有的甚至居住多年邻里间尚不知姓名与职业,更谈不上有什么互帮互助的友情,以往庭院中的和睦相处、热情相待、彼此关怀的邻里关系已荡无存。由此,家中老人无聊无快乐之所,邻里间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无信息沟通。更有甚者,使某些偷盗分子有机可乘,竟堂而皇之地以搬家名义将家中贵重物品洗劫一空,而邻里间却全然不知。由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同时给社区管理等带来许多不便。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规划设计者主观努力的问题,没有活跃的思想和创新的精神,在规划设计中忽视了人们的更高标准的生活需求的设计原则,同时建筑设计与规划脱节,建筑形成单一,对总体的环境效果相对来说考虑得比较少,对外部空间处理流于粗线条。

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自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社会的进步从而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渴望有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居住小区,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环境,会导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为: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精神积极向上。

我国古代建造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园林,如苏州的诸园林等,这些庭园,原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常连于宅旁屋后,故当时设计,不崇庄严伟大,但求静精巧,计划不重对称,免呆滞之,而须曲折,有引人人胜之概,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木为培衬,觉有天之真趣,给人感情之舒适,陶醉之感觉。虽然那时建造的园林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但不论立于任何观点之上来看,其心理手法之宗旨是以人的生活需要而出发,符合人的审美情感。有园林之所以能在当今还受现代人的取悦观赏而久居不衰,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取之自然,还之自然,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究,古园林的造园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的启迪的。

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廊,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宜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要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廊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廊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把居民的居住环境从室内引伸到室外,扩大居住空间,方便居民的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如英国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家F.吉全德所说:“过去采用单纯的单元式住宅与联排式住宅的混合方式,但在被几乎有无限可能的,多样变化的住宅类型混合修建的形式所取代。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但使建筑物适合于每个住户的特殊的居住形式,而且将它们设计成有机整体,也就是把建筑物组合成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形态,由单纯的平面变成连续的建筑复合体的组合形式”。以往单一的条形住宅行列式布置的住宅组团是对空间的化整为零,那么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在50—60年代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这一方法上下了很深功夫,创造了一系列的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好的居住环境,壁如:荷兰某居住小区,用地6公倾,人口23000,整个小区由7个大小不等,层数不同,类型多样的住宅组团组成,以此形成独特的多样化的居住环境。又如德国某地居住小区,用地148公顷,人口24000,7200户。居住区由20个环形住宅团组成,每个组团用地90×150米,由7栋层数和类型都不同的住宅组成一个半形敞的院落,每个院落的布局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院内有大片绿地和设有儿童游戏和老人休憩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为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现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它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复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又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活动或是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谈家论政,都有一个可供人们合适的位置。就好象大家庭一样。此规划布局形式与我国古园林的设计手法普具相似之处,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

整体式住宅组团的建筑造型并不是要求五花八门,其中一个组团可以采用一种单体形式也可采用几种形式。关键在于根据地形、地在整体布局和环境布置中着意营造,可以前后错迭、高低错落、因地借势、就其自然,其布置灵活多样。这种居住小区空间环境丰富,通风、视野、朝向均较好,而且还有一个可用来着意刻化的大空间,有利于对其配景予以创造。

居住小区的道路布置,改变以往“横平竖直”的规划模式,大胆采用以典代直的规划方法,创造出“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自然环境来。壁如,意大利某居住小区用地29.5公顷,道路采用逐级由宽到的树枝状道路网,建筑的布置完全摒弃了行列式规划方式,而用房屋的朝向仍保证了住户良好的日照条件。由于住宅独特的规划布置,使住宅全部为三层的建筑群体,仍然获得与众不同的效果。又如,我国安徽省某地,占地3公顷,整个居住小区内的道路均采用曲线布置,住宅间的小道也曲线连接,塑造成田园风景式的居住环境。居住其间使人如置身于大自然而心情舒畅。

总之,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居住空间环境的居住小区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搞创作,不拘泥于教条,不难出现具有特色的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区,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也同时需要我们每个规划设计者们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充足的信息及跨学科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居住区详细规划》编者:王仲谷、李锡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居住区规划设计》编者:《居住区详细规划》课题研究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