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赏析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6 06:00: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舞蹈赏析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舞蹈赏析论文

舞蹈赏析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汉族民间舞蹈;藏族舞蹈;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傣族舞蹈;彝族舞蹈;朝鲜族舞蹈

民族舞蹈是代表各个民族的风格特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族民间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傣族舞、彝族舞、朝鲜族舞,这七种民族舞。

1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的有龙舞、狮舞、灯舞、绸舞、秧歌等等。现经专家整理加工已进入课堂的有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

2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在素称“世界屋脊”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藏民族。几百万藏族同胞勤劳、纯朴,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情。银白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莽原,正好引吭高歌,河谷飞平坦的坝子上可以尽情欢舞。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豪迈的现实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以歌舞赞美爱情与生活,歌舞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西藏舞蹈与歌唱艺术密切结合,以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独特艺术风格著称。

3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由于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和受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蒙古族与其他东方民族差异很大,形成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同时也创造了富有草原文化气息的、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他们的民间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特点,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气概。

4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中国维吾尔族自古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新疆,它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遗产,其中歌舞艺术更是绚丽多姿,因此自古以来即以“歌舞之乡”著称。维吾尔族舞蹈与其他民间舞蹈一样来自于生活。维吾尔族人民早先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大草原上,后移居至西域(今新疆),由草原牧骑生活发展到地区的农业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信奉过萨满、摩尼、佛、伊斯兰等宗教。这种经济生活和宗教文化在维吾尔族舞蹈中留下了多重的文化印迹,使之既有历史中《胡腾》、《胡旋》的风韵,又有萨满跳神的姿态;既有古波斯、阿拉伯舞蹈的神态,又有邻近民族舞风的余味。维吾尔族舞蹈在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族乐舞的传统基础上,又吸收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过历代新疆各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和长期发展与演变,不断追求完善,形成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

5傣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傣族主要聚居在我国西南地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自治区以及耿马、孟连自治县等地,那里江河纵横、绿树繁荫,蕴藏着许许多多天然的美丽。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哺育熏陶下,以及随着社会发展和中原文化和南亚文化的影响,傣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极具东方韵味的艺术风格。

6彝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彝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他们能歌善舞,有着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就有“烟盒情”、“打歌”、“罗作舞”、“阿细跳月”、“四弦舞”、“花鼓舞”、“铜鼓舞”等等。解放以后,在广大舞蹈工作者的努力下,彝族舞蹈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成为祖国文化百花园的一朵绚丽的鲜花。

7朝鲜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的朝鲜族人民,勤劳朴实,能歌善舞。他们自古从事农耕劳动,酷爱大自然。他们特别喜爱白鹤,把白鹤作为长寿、幸福的象征。这种民族性格与审美观直接体现在他们的歌舞中,便形成了潇洒、典雅、含蓄、飘逸的独特风韵。朝鲜族传统舞蹈种类繁多、风采各异,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就有“扇子舞”、“纱绢舞”、“农乐舞”、“假面舞”、“长鼓舞”、“钗舞”、“剑舞”、“拍打舞”等十多种。新中国建立以后,在舞蹈艺术家们的努力下,许多民间传统舞蹈被整理创作成为优秀节目,在群众中广为传播。我们可以在舞蹈《顶水舞》、《淘米舞》、《喜悦》、《长白瀑布》等节目中,看到身穿小巧短衣、下着拖地长裙、襟垂飘带的朝鲜族姑娘们翩然起舞的优美形象,在宛若鹤群展翅的舞姿中蕴藉着生生不息的朝鲜民族精神。

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不仅娱乐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也成为当前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需求,还起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下面来谈谈民族舞的作品赏析

汉族民间舞蹈就拿《红绸舞》来说,此创作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不久,作品以民间传统舞形式表达了亿万人民翻身作主的喜庆心情,体现了工农大众扬眉吐气、欢欣鼓舞的时代精神。编导在民间秧歌的基础上,注入弹跳的律动,加强动作的热烈欢快的情绪;道具红绸大小8字、横波、立波、肩圈、大车轮的展开,形成了丰富生动、多彩多姿的流动造型;蹦子、射雁、翻身、倒踢紫金冠等传统戏曲语汇的纳入,更增强了整个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构思的特点:(1)主次分明,领舞无论在长绸动作难度或空间上都占有突出的地位;(2)热闹而有序,台前、中、后方各成一体,看似杂沓纷乱,却又秩序井然;(3)画面设计别致。

《红绸舞》的服装道具,亦见匠心。作为主要道具的红绸,时而扎成火炬状,时而打开,将编导的意图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服装方面,绿衣与红绸在色彩上形成互补,白衣、黑鞋又与红绸相互映衬,使得整个舞蹈在色调上鲜明开朗,富有层次感。

舞蹈赏析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服装表演专业舞蹈课程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的服装表演专业都开设了舞蹈课程,并不同程度地加大了舞蹈课程的开设比重。但各校的情况不尽相同。就笔者所在的学校服装表演专业,立足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较重视舞蹈课程的开设,充分利用本系专业的师资条件,除了在第一年必修的基础上,还在以后的两年分别设置了不同层次内容的舞蹈课程,并且为有一定基础和有兴趣的学生还设置了较深层次内容的特色舞蹈班,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途径。

然而,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存在的问题表现在:(1)缺乏专业舞蹈教师,有些院校的舞蹈课是由服装表演的老师兼任。(2)缺乏合适的教材。就服装表演专业舞蹈课程使用的教材而言,国内目前尚少见有出版过一本合适的面对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舞蹈课教材。(3)开课学时偏少。从舞蹈作为一门基础课来看,大多数学校的学时安排还相对有限,加之真正实施时还会因其他活动的冲击影响而打折扣。(4)生源基础差。长期以来,舞蹈教育一直处于附属和依从的地位。就生源基础来看,虽然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自身体形条件较好,但绝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从未接受任何形式的舞蹈教育,对舞蹈的认识几近空白。(5)重视程度还不够。有些院校舞蹈课仅作为服装表演专业中副设的专业基础课,对舞蹈修养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利用所学舞蹈知识进行服装表演编创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

总之,在面对社会新时期复合性人才的需求,笔者所在的学校服装表演专业在制订教学培养计划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借鉴其他专业服装学院的教学经验,对服装表演专业中舞蹈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大纲内容的编排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形成了自己具有特色的教学优化体系。首先,根据学校专业办学培养复合性人才的方向和特色,对2007本科培养计划中有关舞蹈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既考虑到开设具有实用意义的课程,如舞蹈基训、形体训练,又兼顾到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舞蹈理论学养的提高,尽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更多地了解掌握不同风格、不同舞种的典型素材以及编排能力。调整教学培养计划时依据“一专多能”“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改变以往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学习舞蹈走过场的误区。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形成了以“舞蹈基础,舞蹈素材,舞蹈鉴赏,舞蹈编导,T台表演编创”为线索的学习板块。这些课程可分为三个学段来实施完成。第一学年为基础阶段,第二学年是提高和积累阶段,第三学年除了继续进行不同层次内容的舞蹈作品鉴赏外,学习重点则转为舞蹈编排并结合专业进行T台表演编创,达到学以致用。此外,又因本校地处江西赣南,赣南有客家风的赣南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有着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因此在舞蹈课时,我们也增加了赣南采茶舞,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了客家生活情态,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不仅使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在T台上能走“猫步”,还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毕业后走进社会的实际需求。

我们在合理修订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而对舞蹈课教学大纲进行了妥善细致的修订:舞蹈课程教学大纲内容是为服装表演课程奠定基础。例如根据服装表演学生舞蹈知识技能欠缺,但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通过对一些有深刻主题寓意和表现手法独特的经典作品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知识学养和鉴别能力。如根据学生基础较差且大学生入校年龄在18岁以上,骨骼发育基本定型(比较硬,软度差)的生理特性,加上服装表演自身的专业特点,在舞蹈课上更多要求形体的训练、身体韵律和协调感的训练,而非专业性较强的技能技巧训练。使学生能够完成大部分规定的基本动作,了解舞蹈训练的基本步骤、方法和要领,适度地淡化或删除专业性较强的高难度动作要求,培养学生利用舞蹈课所学的舞蹈知识,充分运用到服装表演当中。

大纲内容的编排要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标性。就本校服装表演专业三个学年分设的舞蹈课程教学内容来看,如何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需要认真思考,第一学年具体内容安排应以基础训练为主,这样才能使教学获得实效。到了第二学年,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应在继续加强形体训练的同时,着眼于舞蹈素材的学习和舞蹈创编(流动造型训练、结构训练、组合编排等)能力的培养,为服装表演时不同的服装展示奠定基础。此外,还将舞蹈赏析的内容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审美能力。在课堂授课练习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把舞蹈课程中所学的创编知识融合到服装表演的编创中,创编出学生自编自演的节目,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艺术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体验,达到学以致用。

坚持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生理、心理的个体差异,不能“一刀切”。在施教中,要尽量考虑确定某种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既不能按照舞蹈专业的舞蹈课内容来教学,也不能当作是业余爱好课程来对待。在教学形式上,除了集体课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摩优秀的演出。此外,在教学中采用鼓励欣赏、扬长避短的原则,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服装表演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在施教中选用合适的教材非常重要。至今,我国还鲜见有专用的服装表演专业舞蹈课的统编教材,但我们可以借鉴高、中等院校专业舞蹈教材,也可以根据服装表演专业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并结合以往教学经验,自己编撰适合本专业实用的教学讲义。

参考文献:

[1]舞蹈论文:高校音乐专业舞蹈课程开设探索.三十二路音乐网.

舞蹈赏析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资源共享;公共文化;重塑

一、前言

四川音乐学院,其前身是创建1939年的“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195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成为当时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六所专业音乐院校之一。作为西南地区最高艺术类学府,其音乐舞蹈专业的学子们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是基本职能之一。四川音乐学院是当地艺术人才的汇聚地,拥有丰富的高素质艺术人才。这些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服务于当地可以实现高效于社会资源共享,互补和共同发展的机遇。本课题从四川音乐学院舞蹈教育资源的优势及服务社会文化建设,构建平台的可行性策略进行研究。

二、川音舞蹈学院专业教育资源优势

舞蹈学院筹建于1998年,现有本科和硕士两个学历教育层次。目前,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讲师及以上职称29人,全日制在校学生450余名。(一)舞蹈学院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先进的办学理念。舞院多年来倡导以学术治学,坚持抓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专业舞蹈人才。舞院重视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曾获四川省政府颁发的教学成都三等奖;舞蹈学专业被确立为本科高校省级特色专业;课题《舞蹈学专业综合改革》被确立为四川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舞院重视教材建设和,力促学术成果产生,先后出版专著《舞蹈文化》《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等5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等10余篇。(二)硕果累累,竞赛显风采。近年来,舞院多次参加全国各类大型艺术赛事获得优异成绩。其中,群舞《羌》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作品银奖;《震撼》获舞蹈诗同年获创作、表演银奖;《万物生》获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瓦尔俄足》获第十届全国舞蹈大赛表演二等奖;《你是一首歌》获第十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作品奖。《遇见日子》、《我想有个家》获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你是我的山》为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以上成果均反映出舞蹈学院在创作,表演,教学的基本水准。(三)舞院专业学生优势。“一专多能”是舞蹈学院培养通识人才的出发点,因此,课程设置丰富而实用。目前我院分别有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三大专业。开设的课程分别有《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剧目排演》《现代舞技法》《芭蕾舞基本功》等这些主修课程必须学扎实,以此保证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表演水平。除此之外,中高段的专业学习还增设了大量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如《舞蹈教学法》《舞蹈艺术概论》《编舞技法》《作品赏析》等,来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毕业生们步入社会不仅能跳舞会跳舞,更能教授舞蹈或创编舞蹈作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是舞院专业学生的优势。另外,依托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平台,舞蹈学院的学生具有极强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实践能力。先后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地合作”“定点帮扶”“精准扶贫”“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领导,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创作时间方面,2019年四川新作品舞蹈比赛《孩子你在哪儿》荣获最佳作品奖。该作品分别由我院李淼璇,苏睿,李迎春三位同学创编完成,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三、川音舞蹈学院服务社区公共文化的探索和策略

(一)顶层设计,总体把控。成立舞蹈(音乐)学院服务地方办公室,由学院领导担任,负责总体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以“项目制”的形式,积极参与、承接舞蹈类的社会服务项目。工作组的成立,从组织到执行工作开展更加有序,监督到合作,成果更加突出。由此看来,高校的文化优势,人才培养便有了落脚点。高校文化不仅丰富了社区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社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二)校地协同,资源共享。1.以排演新剧目为主要,浸入式提升艺术修养。首先,学校拟派学生会骨干成员植入地方街道和社区,建立指导小组排练舞蹈作品,提升居民的文化品位。其次,以公益的形式在节庆日向群众进行宣传和成果展示,对优秀的团队和节目进行品质提升,鼓励“走出去”参与省、市级的比赛。第三,定期开展交流工作。与其它地区的舞蹈团队进行交流合作,有的放矢的创编新节目,积极参与省,市舞协举办的各类文艺演出,丰富舞台表演经验。第四,丰富剧目库积极与社区对接,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文艺节庆活动,通过优秀节目的传承,带动该地大众文艺区群众的文艺水平。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是创新,发展和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地,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同时还负有向社会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为了更好促进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满足社会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精神追求。根据群众对艺术的爱好,协同文化馆,街道,总工会,团委等相关部门,推进一系列“艺术课程”进社区的活动,向基层人民普及相关艺术知识,提高鉴赏能力。以受众面广的舞蹈来说,各市,区,街道,社区都有“广场舞”,但业务水平长期良莠不济,舞蹈学院可利用人才优势,结合地方特色,开设《舞蹈基础》《民间舞蹈》《交谊舞》等基础课程,对基础条件较好的队伍还可以适当进行舞蹈创编等内容的教授。总之,这样的做法,拓宽了“教”与“学”的空间,既提高了群众的整体艺术素质,也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积累了与校园,课堂不一样的专业实践经历。3.建立社区音乐舞蹈培训中心根据资料显示,“2006年沈阳音乐学院创建了沈音莱茵河社区艺术培训中心。据悉,沈音计划将该类社区艺术培训中心复制到整个东北境内。”学校这样的做法,既方便群众了解艺术知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艺术熏陶的便利,也促使师生们拥有了长期的艺术实践教育基地。社区音乐舞蹈培训基地的建立,整合了资源拓展了专家,教师,学生们的艺术思维,打破了专业与非专业艺术间的壁垒。另外,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尽管目前城市社区与高校合作办学上,还存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办学场地,资金来源,市场化运作等。但我们相信,只要统筹兼顾,精心计划,逐步落实,社区音乐舞蹈培训中心建立的设想是可以实现的。(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新方式。根据群众参与健身活动调查报告显示:广场舞,瑜伽,有氧健身操已成为全民健身活动为首选,其中更是以“广场舞”参与人数最多排第一,说明了在我国城镇中“广场舞”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未来“以舞会友,以舞相融,文舞共建”将成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新方式。1.“以舞会友,以舞相融”,重塑社区文化新品牌。目前,成都广场舞队有2000多个,平均每天有50万人在跳广场舞。参加广场舞练习者无论是性格,职业,年龄都有差距;不同的生活习惯,交际圈,兴趣爱好也都不一样。调查显示参加跳舞的群众以结交朋友为动机的人群比例占20%,说明这样的活动平台是拓展朋友圈的重要方式。广场舞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就为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一切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设立均围绕着居民的真正需求而展开。对此,高校舞蹈专业应利用自身优势,立足传承,大胆创新。首先,从居民兴趣入手,打破传统社区舞蹈限制。其次,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编排时考虑群众基础,既简单易学,又不失文化内涵的动作组合。最后形成具有符合大众取向兼审美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回顾全国城市广场舞优秀案例“重庆市2015年创作的《太阳出来喜洋洋》,2016《黄杨扁担》”,就分别以“土家族摆手舞”,“花灯”为元素进行素材提取及应用,成功打造区域性特色的重庆广场舞蹈文化,重拾民族文化经典唤醒人们对重庆历史文化的回顾。借鉴成功经验,作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保护和传承民族舞蹈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一方面,挖掘,创造出符合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化经典。另一方面,通过专业性教学让广大群众提高技艺,更快地融入社区舞蹈队伍中,推动社区文化品牌建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社区文化品牌塑造日益凸显,对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文舞共建,审美感受再升华。社区文化建设中,除广场舞蹈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外,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性是建设文明社区的又一重要内容。因此,健康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审美感受再提高的必经路径,也是提高社区整体文化的重要途径。针对这些需求,结合城乡社区的实际情况,最后制定出三种可行性方案,共同创建美好社区文化。技术类培训。结合舞院资源优势,开展智能手机,电脑,摄影,网络等方面培训活动。通过该活动的组织开展,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活便利。体育类比赛活动,组织群众积极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活动,除一些全民的运动项目外,结合专业特点,开发和教授大众所接受的健身舞蹈,强健体魄舒缓压力,应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艺术活动类,组织和开展各类艺术培训及实践活动,主要以舞蹈、形体、瑜伽、技术赏析为主。通过形式多样文化活动的开展,达到提升群众艺术审美品位的目的。文舞共建,共同参与在加强群众间凝聚力的同时,调动了高校学生服务社会的热情,在不断地社会实践中,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受益者,有效的促进了学校舞蹈专业人才综合素养的提高。

综上所述,舞蹈在社会文化建设中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以舞会友,以舞相融”有的放矢的保障了高校艺术之花,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生根结果。“文舞共建”让舞蹈专业的师生们拓展了“教”与“学”的空间。无论是用先进的高校资源引导社会文化发展,还是社区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感染着高校师生。两者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和谐共进将是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婷.地方高校服务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J].城市学刊,2016(3).

[2]莫溦沙.师范引领多元汇聚——重庆市以广场舞公共文化服务建构城市公共空间[J].大众文艺,2017(20).

舞蹈赏析论文范文篇4

1.艺术学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艺术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有需要就有市场,也就有了产品的提供者。近年来,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纷纷适应市场需求,拓展学科领域,除了传统的音乐、美术等学科,还出现了传媒、设计、工业设计、文化产业、艺术管理等新兴专业,这使得艺术类科研成果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2月中旬通过了最新版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调整方案,将艺术学科从上个世纪形成的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提升为“门类学科”,并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五个一级学科,这对于艺术科学的建设与发展乃至对于当代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层面对艺术学新的认识、新的评价、新的定位,也会改变传统的“艺乃小道”、仅只是“形下之器”等不重视艺术的观念与行为,对于艺术的人文的、社会的、审美的价值给予更充分的认识与评价,这必将对艺术学的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为艺术类科研成果设置一个科学的分类标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2.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首先,上级主管部门对艺术类高校的管理需要。近年来,笔者经历的几件事情引起了对艺术学科科研成果类型与认定的思考。第一、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此项目一般支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类、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类、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类等,在这几类建设内容中,其所给表格一般都是按照理工类院校实验室设备购置来加以设计,很多人文社科的科研成果根本无法填,更不必说艺术类科研成果了;第二、江苏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第三、国家、省重点学科建设;第四、教育部学科评估。还有诸如每年的社科统计、江苏高校科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等表格。这些项目的申报,都要填写大量的表格,而这些表格中往往非常重视科研成果及其转化问题,但是由于这些表格的设计一般偏向于传统的、特别是理工类学科的科研成果形式,艺术类科研成果几乎很难填入、特别是要填成果转化的时候,艺术类院校更是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如果能为艺术类科研成果及其转化提供一个相对比较科学且得到教育部、教育厅等主管部门认可的分类标准,那么对于这些部门今后在政策、表格的设置方面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也使得他们的管理更加有效。其次,艺术类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管理的需要。笔者在一所综合实力靠前的艺术院校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多年,具体工作内容涉及到制订、实施、修订学校科学研究、科研机构建设、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规程及措施,并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国家级、省部级、省厅级、校级等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工作;各类科研成果的申报、鉴定、宣传、统计等工作;职称评定中的科研成果的审查与认定工作;组织各类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博士、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无论是起草制定科研管理、学科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文件,还是具体的各级各类项目、成果的申报,都涉及到科研成果的认定和转化问题,比如在评硕士、博士生导师的时候,老师们提交上来的成果形式多样,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会给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二、具体分类

艺术类院校哪些智力作品可以认定为科研成果?怎样的形式或者社会效益可以算作是艺术类科研成果的转化?艺术学科科研成果形式及其转化与传统意义上的理工科类学科的成果及其转化有何异同之处?上级主管部门对于艺术类科研成果的认定与转化效益的衡量是否区别对待?这些问题,我们在平时的材料申报等工作中经常遇到,但是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艺术类院校的科研成果形式除了与一般人文社科类院校相同的成果形式诸如学术论文、专著、编著、译著、教材、校点选注、有价值的资料集、工具书,研究报告(包括调查咨询报告)、软件、光盘以及不宜公开出版的确有学术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还有其很多特殊形式的科研成果。比如,美术学科技法类老师的画作;音乐与舞蹈学科老师的作曲作品、指挥一场高层次音乐会、编排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舞蹈;影视与戏剧学专业老师成功刻画一个人物、传媒专业老师制作的数字短片;设计学院老师设计的各种作品均可以列为科研产品。因为这些作品当中不仅仅是一些技法动作的简单组合,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与经验知识。笔者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和调研,初步将艺术类科研成果分为三类:

三、基础理论类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最原始的、可以上升为哲学层面的基础理论,艺术学亦是如此。一般认为艺术学是从最原始的美术史发展而来,后来演变成下设的各种学科以及今天的艺术学理论、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这五个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都有一些原始的专著、论文等。他们构建了这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体系和研究框架以及后来的发展方向,这些科研成果都应该归结到这一类。比如(法)艾黎•福尔著,张泽乾,张延风译的《世界艺术史》、朱青生所译的《詹森艺术史》、顾永芝所著的《艺术原理》、杨身源、张宏昕所著的《西方画论辑要》、彭吉象主编《艺术概论》,郑锦扬主编的《中国艺术学》,乔惟进编著的《和声学》、居其宏编著的《共和国音乐史》、夏燕靖编著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等等都属于此类。

四、实践创作类

艺术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门类的科研成果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艺术学的科研成果有时不需要用任何文字、公式或者符号来表现,而是用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着生动具象的事物。比如美术学师生所做的画作、创作的一个雕塑作品、戏剧与影视学师生创作的一个短片、微电影、舞台剧、歌剧,舞蹈学科老师编排的一个舞蹈等等。这些成果虽然没有用具体的文字来描述其原理,但是其中也包含着创作者的智力创作,其最终的事物表现形态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艺术学门类学科下科研成果的一部分。历史上的诸多名画、名曲、经典电影、经典戏剧戏曲都属于这一类,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这些经典作品虽然没有文字性描述和理论阐述,但是我们不能否认那些著名的画家、作曲家就没有科研创作,他们这些作品也是他们的科研成果。这些创作者他们一生画了很多名画、创作了许多名曲、导演了很多好的电影,但是或许他们一辈子连一篇文章、一本书也没有写过,如果我们说这些人在艺术学领域没有任何科研成果,这显然是不对的。

五、其他类型

这个类型可以视为兜底之用,但实际上却是和艺术学学科的独特性相应而生的。在艺术学领域,有一类科研成果,他既不是纯原始的基础性理论,也不完全是事物载体创作出来的作品,而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比如图画加说明文字(画册、名家名作赏析之类),技术性说明(比如动漫制作教程),某些特定符号加文字性说明(比如音乐曲谱),数据调查(比如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年鉴等),肢体符号加文字说明(比如某个具体舞种教程等)。这样一些表现形式的科研作品,他既利用了第二类科研成果中的具体事物,又利用了第一类成果中的基础理论,所以难以归结到以上两大类中,故将他们划为其他类型以示区别。像这种类型的科研成果,笔者也可以列出很多。诸如苏立群的《美术技法大全—雕塑技法》、奚传绩的《美术鉴赏》、朱同的《双簧管演奏艺术》、茅原的《中外名曲赏析》、石磷硖的《中式服装设计裁剪与制作》、王方的《MTV创作实践学程》、汪黎黎的《媒体创意实践学程》等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任何科研成果都需要理论的支撑,笔者这样分类也是按照成果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最后表现出来来的形式做一些技术性的处理。当然,随着艺术学科的不断发展,新的成果形式也会不断涌现。尽管作者用了“其他类型”这样一个兜底性的类别,但对于艺术类科研成果分类问题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六、分类的意义

笔者认为,为艺术学科研成果提供一个科学的分类标准,至少有一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有利于国家文化产业的更好发展。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我们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如果艺术类成果能更好地分类和转化,对国家经济发展将大有好处。2、有利于决策部门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申报表格是充分考虑艺术学科科研成果的特性,做到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加平衡。平衡传统人文社科与理工院校、平衡人文社科院校中的艺术院校和其他一般文科院校。3、有助于高等艺术院校教师明晰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分类标准比较明晰,那么艺术学科的老师和研究人员,将会更加明晰自己的研究成果表现形式,也会根据他们自身申报项目、评聘职称以及导师等的实际需要来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4、有利于艺术学学科本身的发展。笔者在上文也有所提及,艺术学学科所涵盖的内容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扩张和交叉,为这些纷繁的成果形式提供一个分类标准,对学科发展本身来说,意义也很重大。5、有利于艺术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对于艺术类科研成果的管理。比如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了迎接百年校庆,在编写一本名为《著作概论》的书籍时,就苦于按什么标准来分类。还有在各种申报、评聘中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如果分类标准明晰,将给我们的管理带来很大的便利。6、有利于普通民众文化素养的提高。在纷繁复杂的书籍中,要找到自己想要的那本书有时候并不容易,如果分类标准明确,将给老百姓汲取文化养分带来便利,对于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七、结语

舞蹈赏析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高中;民族音乐;教育

所谓中国民族音乐起源于中国民间的,反应本民族文化和思想情感的音乐艺术形态,它是整体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出不同风味的特色文化,是由社会全体共同创造的,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色,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它反应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民族素养,在高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必要内容,也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

一、高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是形式所需

(一)学习民族音乐是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音乐教育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重,对于学生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载体,既是对我国音乐艺术文化的客观体现,同样也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具象表现,强调对民族音乐的教育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于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自豪感、自信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也得到广泛的传播,然而有些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却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因此,发展民族文化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在多元化、开放式的国际环境下,不断的加强对全民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宣传成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必要要求。因此,对高中生要进行基础民族音乐教育是全民族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它能加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民族意识。

(二)是挽救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途径

随着流行音乐的普及和迅猛发展,已在青年一代的音乐生活中占了绝对优势,他们的民族意识日趋淡漠,民族音乐受到冷落,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学生对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如琵琶、扬琴等都陌生,甚至都不了解一些家喻户晓的民族乐曲,如今的青年一代对民族音乐文化逐渐淡漠,以此长期发展下去,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将走向边缘化,这对学生思想的发展产生扭曲化影响。因此,挽救民族音乐文化势在必行,要从学校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理正学生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广泛接触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是形式所需、必不可少的。

二、高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具体措施

要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在学校中强化“伟大民族”、“文明历史”、“灿烂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让这些民族音乐文化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强烈的反响,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一)树立民族音乐观,唤起民族意识

营造浓厚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选择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现今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音乐素养和音乐水平,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体验民族音乐文化的特征。

(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

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可靠的出路就在于坚定地走音乐教育民族化之路,从基础教育入手,抓住学校音乐教育阵地,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具体措施如下:

1.欣赏、演唱民族歌曲

民歌作为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各民族的歌曲都有各自的特色。维吾尔族的民歌《阿拉木汗》活泼欢快;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曲调优美、流畅,富有舞蹈性。通过一系列中国民歌的教学,使学生们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多样性。

2.了解民族乐器、赏析民族乐曲

我国民族乐器由来已久,从最早的骨笛发展到今天,已出现了许多种类,数量不计其数;我国民族乐曲渊源流传,在创作发展中形成了大量经典之作,让学生广泛认识这些民族乐器、赏析这些民乐经典增强民族意识、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感受传统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是我国古老的音乐文化,带有很强的传统性,反应着我国古代的文化思想,戏曲也带有很强的地域行特征,风格差异较大。它是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于一身的民间艺术形态,反应我国古代的民间生活习俗,在高中音乐教学对中国传统戏曲赏析,让学生了解、熟悉戏曲知识,提高艺术素质,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4.了解民族民间歌舞

民间歌舞泛指那些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由民间艺人创造的、带有地域性特征的艺术形态,它的种类繁多,如秧歌、说唱音乐、杂耍等,形态和样式十分丰富,它较深入地反应人们的民间生活,表演风格各异,生动形象,反应各个地域人们的精神风貌。这些朴实无华的民间歌舞形态都成为当今其他艺术创作的素材渊源,让高中学生了解这些形态各异的民间歌舞形态,感受到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三、结语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并能终身受益,只有了解了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让学生自己通过看、听、唱、辨来分别总结民歌的特点及魅力,以引发他们从心里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兴趣,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俞仁豪.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张慧.浅谈中学自然科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北京教育,2002.

[4]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5]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音乐课程标准[J].中国音乐教育,2003.

[6]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J].教育研究,1997.

舞蹈赏析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地方音乐;传承;现状

地方音乐,或称之为地方民间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能够真实反映当地的民风民俗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地方高校音乐院系作为培养富有地方特色音乐人才的机构,在传承和发展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地方高校音乐院系要充分利用自身在音乐教育资源和教学、科研等中的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引领地方音乐文化发展。同时,地方音乐文化也对音乐院系自身促进教学和科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其在本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音乐院系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发展中的现状调查

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2015年全国高校名单,湖北省共有高校123所,其中绝大部分为地方高校,这些地方院校中开设有音乐院系的学校有十多所,笔者选取了三峡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和湖北文理学院3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高校,对其音乐院系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发展中的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如下:(一)三峡大学艺术学院。三峡大学地处宜昌,其艺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9月。学院下设音乐系、舞蹈系、美术系、设计系、基础与理论课部等5个系(部),1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宜昌是楚文化的摇篮,巴文化的发祥地,“巴楚文化”源远流长。巴楚艺术作为巴楚文化的分支,艺术品种繁多,音乐方面如土家族跳丧鼓、哭嫁歌、茅古斯、摆手舞、傩戏、打溜子、高腔山歌等。巴楚艺术研究中心扎根巴楚区域文化沃土,艺术学院以巴楚艺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将巴楚地方音乐运用在科学研究、音乐创作和舞台表演等方面,产生了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成果。这些学术成果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科学研究,一类是创作实践。科学研究方面主要包括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项目、专著和学术论文。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多项,如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长阳南曲源流研究——兼论清朝初期政治统治制度对土家文化的影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土家族歌师文化研究》、《土家族传统音乐的遗传基因与传承保护研究》等三项,湖北省社科基金《楚乐美学思想研究》、《鄂西土家族傩戏传承策略研究》两项;学术论文如《长阳南曲的传承方式刍议》、《论鄂西土家族傩戏艺术音乐文化的特征》、《土家族丧葬仪式流程及其文化功能的田野调查资料解析》等多篇,以及地方音乐文化学术专著,如《三峡传统民歌文化研究》、《狂欢的灵歌——土家族歌师文化》等。创作实践方面有诗舞音画《五十年,五千年》、《三峡•大学》,合唱歌曲《江河情怀》、《求索之歌》、《峡江放歌》等,以及综合鄂西土家族具有典型代表的民歌“龙船调”,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船工号子”、“撒叶儿嗬”这三种典型文化元素及样态进行整合,并用舞蹈形式呈现的情景表演《武陵土家》。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立足宜昌,重视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对当地音乐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科学研究和创作实践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其他地方音乐院校传承、发展地方音乐文化树立了榜样,唯一缺憾的是没有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和校本教材中,这样使得地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局限。(二)黄冈师范学院音乐与戏剧学院、黄梅戏学院。黄冈师范学院音乐与戏剧学院源于1972年创办的黄冈师范文艺科。1993年成立音乐系,开办音乐教育专业,该专业是湖北省同类院校中开办最早的专业。1999年,黄冈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音乐系在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方面得到提升,2009年3月成立音乐学院,学院各项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黄冈师范学院音乐与戏剧学院扎根地方,凝练特色,在地方特色音乐文化传承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学院建成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全院教师凝神聚气,将研究方向都集中聚焦黄梅戏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止目前,学院已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时期黄梅戏研究》1项,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湖北黄梅戏研究》和《2018年非遗传承人群黄梅戏演员培训项目》等两项;出版学术专著《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黄梅戏音乐研究》和《黄梅戏艺术论》等三部,有关黄梅戏研究学术论文多篇。除此之外,学院在创作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歌曲《天职》、《好大的大别山》,黄梅戏《昭君出塞》,与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共同打造的革命历史题材大型红色黄梅戏《大别山母亲》,黄梅戏剧本《奴才大青天》、《兑现》、《请让我做你的新娘》,集体创作《青春无悔》黄梅戏剧本,组织大型黄梅戏舞台剧《霜天红烛》剧本创作、创作演出音乐舞蹈史诗《红色薪传》等。与此同时,学院还成立了黄梅戏工作坊,开设了《黄梅戏演唱与欣赏》课程,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有利于黄梅戏在大学生中的传承和发展。作为综合师范院校中的二级学院,音乐与戏剧学院在挖掘地方音乐潜力,凝练地方音乐文化研究方向方面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以地方特有剧种——黄梅戏为研究对象,凝练出三个研究方向:黄梅戏声腔及其发展研究、黄梅戏表演研究、黄梅戏剧目及起源研究。学院以院领导带头,带领一批学术骨干,同时聘请省内外黄梅戏研究专家和表演艺术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黄梅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将黄梅戏研究成果运用在了教学当中,这在其他很多地方高校中也是少有的,为同类院校传承地方音乐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三)湖北文理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湖北文理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92年的襄樊教育学院艺术系,200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音乐学专业本科生,2001年音乐系成立,2009年院系调整,成立音乐学院,2018年1月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学院现有音乐学(教师教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三个专业系。学院地处襄阳,历史文化厚重,荆楚文化、汉水文化和三国文化在这里交汇。学院建有市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汉水乐府,下设“汉水音乐研究”和“汉水流域音乐教育与发展研究”两个中心,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地方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研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获批省部级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两项,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如《襄阳谷城湖北越调考察》、《鄂北荆山民歌演唱技法之探讨》、《荆山〈扛神〉“信仰”描述及其“音声”分析》、《荆山“阳锣鼓”艺术形态之探微》、《〈扛神〉与“荆楚歌乐”之蠡探》等,出版了地方音乐文化系列专著,如《荆山杠神》、《荆山楚韵音声研究》、《荆山阳锣鼓》、《荆山阴锣鼓》以及《沮水巫音》等,参与创作大型原创先楚风情歌舞诗《荆山楚源》,其中由学院师生创编表演的歌舞《荆山楚源——鼓盆歌》获文化部“群星奖”,此外,学院还将襄阳本土的一些民间音乐文化纳入人才培养和日常教学的计划中,开设了《襄阳本土音乐赏析》、《鄂西北民间音乐》等课程,同时邀请襄阳市艺术研究所研究人员为学生进行襄阳地方剧种的展演和讲座,实现了将地方音乐教育资源和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湖北文理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虽然在地方特色音乐文化传承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地方特色凝练不够,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数量少,缺乏科研领军人物,没有形成核心研究团队等等,因此,音乐与舞蹈学院要想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高校音乐院系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作用

(一)丰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以来,我国大多数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在课程设置方面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模式,在传统音乐教学中除了几本通用教材之外,绝大部分音乐院系都没有补充的地方音乐文化教材,这和地方高校音乐院系的不重视和不作为息息相关。这一现状也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中小学音乐育、社会音乐教育乃至整个社会。这也导致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我国的民族音乐只有这么有限的几种。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前流行于农耕社会的民间音乐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与此同时,这些得不到社会教育部门如地方高校重视的地方音乐文化,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命运,也使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日趋缩小。因此,地方高校音乐院系,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区,以历史的责任感和“抢救保护”的态度对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并结合自身教学需要,将其融入各自的教学体系中,这将极大的丰富地方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文化内涵。(二)提升地方高校音乐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地方高校音乐院系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本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加以传承和开发。在教学方面,地方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将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作为课程素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同时,音乐院系可以把地方音乐文化纳入人才培养和日常教学的计划中,将课堂平台和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在科研方面,地方高校通过设立地方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把本土民间音乐文化纳入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申报、课题申报以及教师论文写作等科研工作中。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地方高校音乐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素质人才,而且还能够对地方音乐文化加以有效传承和保护,真正实现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以及特色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三)增强学生从事地方音乐文化实践的能力。地方高校音乐院系与地方各级文化馆站在人员关系和音乐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对顺利开展学生音乐文化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学生通过音乐院系组织的各种音乐文化实践活动如地方音乐采风、地方音乐见习,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等,能够亲身体验地方音乐文化的魅力,从而加深对地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从事地方音乐文化实践的能力。

三、结语

通过对湖北省三所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现状的调查,可以得知地方高校在促进地方音乐文化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地方高校音乐院系通过科学研究、音乐创作、舞台表演以及校本课程等形式,对当地音乐文化进行发掘、整理,使得这些地方音乐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将地方音乐元素用新的创作手法和表演形式搬上舞台,可以使更多的年轻人接受,传承更有效;同时,将地方音乐文化编写进教材,真正实现谢嘉幸教授所希望的“让所有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实现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和地方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田咏媛.师范院校开设地方音乐特色专业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2]姚三军.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

舞蹈赏析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舞蹈学本科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舞蹈艺术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从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到各省市艺术院校、综合院校都开设不同规模的舞蹈学本科。而且办学方式逐渐走向市场化运作,招生人数有增无减。在此过程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凸显出重要意义,关系到教学怎样达标、人才能否合格的问题。

一、高师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总体内涵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敬业乐道、勇于开拓创新。

2、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现代教育观和艺术观,掌握完整的舞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有所了解,有较宽的知识面,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达到“一专多能”。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规定的等级要求。

4、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掌握健体强身的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

二、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重要内容

1、课程设置

对于本科教学而言,学士学位课程是第一位的,它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方面起到瓶颈的作用。通过系统的学位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舞蹈学的基本原理、舞蹈教育理论,获得从事学校舞蹈教育所必备的演示能力以及初步的舞蹈研究能力。以下粗列几门学士学位课程。

芭蕾基本功训练课主要进行地面练习、扶把练习、中间练习、跳跃练习、旋转练习、技术技巧练习,主要为学生学好民间、身韵、排练等专业课服务,适合全程开设。学生将从中获得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具备从事舞蹈教学和舞蹈演出的基本能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以藏族舞、傣族舞、蒙族、彝族舞、朝鲜族舞、维族舞、秧歌、花鼓灯、云南花灯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为主要授课内容。旨在掌握各类民族民间舞的表演风格和特点,毫不混淆地表演出各类民间舞的律动,获得较强的辨析能力、示范能力和舞蹈表现力。这门课程也应该全程开设。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以元素训练(提、沉、冲、靠、拧、倾、曲、圆)、步伐训练、技巧训练、短句训练、表演性组合训练为主。目的是掌握中国古典舞特有的手、眼、身、法、步、形、神、动、静、刚、柔、气息协调一致的运动审美规律,了解中国古典舞蹈的神韵所在,增强身体进一步的开放和表现能力。二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既可以服务于其它专业课程,也为学生以后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下完整的示范和表演能力。

剧目排练课选取单、双、三人舞、群舞等优秀舞蹈剧目为教学内容,于二、三年级全年开设。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具有一定难度和不同角色的舞蹈艺术形象,增强舞蹈表现意识,提高艺术修养和舞蹈语汇的表达能力。

舞蹈编导课主要是理论与实践交叉,于三年级全年开设。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编导理论知识,能大胆的进行创新,使其具有一定的编创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等舞蹈教学演出和一些群众辅导和编排工作。

中外舞蹈史纲以中外古代舞蹈史、近现代舞蹈史为基本内容。在二年级全年开设,加强对中外各少数民族舞和文化的介绍,简介外国舞蹈的文化历史脉络,使学生了解中外舞蹈史,深刻理解舞蹈艺术的真谛,树立起正确的舞蹈历史观,并能学以致用。

艺术概论是一门概要地、系统地阐述艺术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课程。学习这门课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积累,适宜在三年级开设。其宗旨是全面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能够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学会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和感受舞蹈、研究舞蹈;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各种不同风格的舞种、流派及舞蹈的基本创作原理;学以致用,分析和解决舞蹈艺术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使学生艺术欣赏能力、表演创作能力进人更高的层次。

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是一门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课程。懂得基础乐理,才便于深入学习音乐。视唱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准和音乐感。练耳发展音乐听觉及记忆力,使学生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音色、节拍、节奏和调式、调性。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达到一个中等学校音乐教师所必备的视谱、听音能力。

除此之外,还应该开设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学、舞台化妆艺术、自娱性舞蹈、地方特色代表性舞蹈组合等课程。各校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体现办学特色,又要与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保持一致。至于师范性问题,在当代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可以不断探讨。但是,至少要在第六个学期安排两周左右的教育见习,第七学期安排六周左右的教育实习,并且与艺术实践(采风或者舞台表演)相互交叉进行。

2、专业素质评价机制

从微观上,每一门必修、选修、限修等课程,无论期中、学期末考核,都必须制定完善科学的评价标准。比如

科目评分标准(总分:100分)备注

芭蕾基本功训练

一、基本完成动作元素,30分。

二、准确把握节奏、规范地完成动作元素,30分。三、在标准一、二的基础上,肢体具有较强的表现力,40分。技能

编导常识与舞蹈赏析一、能够自己自编结构完整的教学训练组合或者简单剧目,30分。二、能够基本把握教师的意图以及舞蹈音乐的情绪以及结构,动作元素发展具有一定主题性并有较合理的舞台调度,30分。三、在标准一、二的基础上,所编导剧目较有创意以及较高的思想性以及表现力,40分理论与技能

其他专业课程均有如上所示类似的评分标准。

从宏观上,毕业生要获得学士学位必须有具体的要求。比如1、本专业学制为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45学分。2、学生凡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学分150学分(包含公共必修课学分51学分、专业必修课学分80学分、专业限选课学分10学分、专业任选课学分最低4学分),并完成生产劳动、军事训练、专业教育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且外语、德、智、体合格,准予毕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确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

1、完善课程建设。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突出专业基础课的能力特点。增设专业选修课,按照舞蹈学教学计划的要求开出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2、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要从学习者的角度按照学习规律进行调整,重点是能力的形成,明确每一门课程应该达到的具体能力,各课程群应该形成的能力单元,注重学习能力、学习策略、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

3、改革教学方法。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4、努力创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促使全体教师把教书与学习相结合,树立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多渠道交流探讨的机会,建立学习制度及学习共享系统。

5、教书与科研相结合,大力推进校本教师行动研究。鼓励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反思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解决教学工作中的真实问题。多搞科研,尽量把教学问题列为科研课题。

6、建立导师制度。给学生配备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和培养,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7、加强形成性评价,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成绩记录在案。

8、完善终结性评价,实现考核手段多样化。考试采用表演式技能考试、笔试、读书报告、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把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9、开展特色活动,发展学生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艺术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

舞蹈赏析论文范文篇8

一、课程结构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内在逻辑性

根据对我省上述几所高校的调研发现,我省绝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都是有关音乐、美术、摄影、书法、舞蹈、文学六大类,其中85.6%以上的学校都只是理论课程,仅有14.4%的高校真正涉及到艺术实践(或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切实使学生走出理论课堂走进校乐队、器乐技能实践训练、校合唱队、校戏剧团、校合唱团等团体,但是在这14.4%中也明显存在理论课和艺术实践课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另一方面,课程的内在结构设置缺乏横向及纵向的逻辑性,97.8%以上的学校都把公共艺术课程规定进了全校通识平台限选或任选课程中,仅有2.2%的高校把《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归为通识平台的必修课程,其余六门课程以及更多课程分别为限选课程、任选课程。24.5%的高校是要求在一年级修完教育部规定的2学分,46.4%的高校是每学期滚动开设,29.1%的高校是规定课程分别于春、秋季学期滚动开设。即使在上述97.8%的高校中,无论是以一年修完还是滚动开设的方式,都会造成在选择稍有难度的任选课时,例如:《交响音乐世界》或《油画赏析》每班会出现修过《音乐鉴赏》或《美术鉴赏》有知识基础的一类学生和毫无音乐、美术知识基础的一类学生,这种每门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平等性,导致了课程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性,无法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层次。

二、教学内容单一性

在对学校文、理、工科学生抽样听课中发现,大部分的高校在课堂讲授内容上都偏向于对经典音乐、绘画作品的赏析各时期流派的演进等传统知识,讲授的都是大多是权威性的评论,缺乏引导、启发学生能动性地学习如何鉴赏“美”的特色课程。另一方面,“因人设课”也是导致教学内容单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教师的特长来设置教学内容,忽视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度,涉及领域范围较窄,缺乏运用实践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积极审美的能力。最后,缺乏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以及中原地区特色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甚至有些高校呈现空白的状态。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既有辱传承、发展历史的使命,更使艺术教育与民族民间脱离了最本质的保护和传承的关系,同时丧失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三、开设课程门类较少

我省99.8%的高校开设公共艺术限选、任选课程都在15门以下,而截至到2006年,我国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公共艺术课程开设门数大约就分别达到29门、48门、37门之多,更不能与之一向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国外著名院校相对比。在我省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门类明显倾向于单一性,在针对课程门类这项选择题进行问卷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门类较少,大部分院校都是根据教育部要求的课程或根据自己教师的特长而设置课程,在对学生音乐、美术基础进行调查时发现在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中竟然有13%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有过3-5年不等的专业学习经历,以此看来,目前的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艺术学习的期望,更造成很多学生中断学习艺术的机会。另外,课程门类较少很容易引起学生修完规定的学分后,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去选择相关课程,而是应付性质去选择一门较容易考试过关的课程,同时连带还会造成同一门课程由于选择人数较多而出现班级人数过多的现象。例如,在抽样听课的过程中,某校《影视鉴赏》就出现了二百余人的大课堂。在问卷调查中,85%以上的学生表示“可以取消一部分例如《影视鉴赏》中播放影片的课时,来增加一门乐器的实践学习”或者是“希望多举办一些高规格的交响音乐会或高品质的艺术讲座”等。

四、教学方法陈旧

在调查中显示,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还是以多媒体课件的讲授以及影像资料的播放为主,“分组讨论”虽然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相比之下并不多,在抽样听课中,可以得知即便是“分组讨论”也是仅仅流于形式、肤浅层次的相关课堂内容的再次陈述,并没有能够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更不用提及创新思维的建立。另外,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95%以上的学生还是表示“喜欢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课堂形式,更多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不满也是出于课堂中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的原因,教学方法的陈旧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网络“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广泛运用于非艺术课程的时代,“互联网+公共艺术课程”的构建成为每一位承担课程的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唯有这样才能突出艺术课程自由发挥想象的特性,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五、师资队伍学科结构方向不平衡

从我省部分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调查来看,82.3%以上的学校仍是以音乐、美术为主线,相应的舞蹈、戏曲、戏剧、影视、建筑等方面课程比较少,93.6%以上的学生反映开设的课程不能够满足自身的兴趣需求,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师资队伍学科结构多偏于音乐、美术方向,呈现出多门学科不平衡,其他专业方向人才稀缺的现状。在调查中27.3%的学生反映不愿意上公共艺术课程的原因是教师综合艺术素质不高、教学水平低下、缺少人格魅力,大多是哗众取宠、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敷衍了事。由此说明,首先教师对公共艺术教育自身的态度不够端正和重视;其次,师资队伍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艺术实践经验、专业素质较高、能够引领学科建设发展的高水平优秀教师。

六、评价体系不完善

我省公共艺术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基本上是和非艺术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一致的,由试卷或论文的形式来呈现,缺乏具有特色的评价机制,既缺乏专业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专业人才来进行评价,也缺乏完善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而这两种形式其实都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日常学习努力的过程以及所获得的收益成就。首先,笔试试卷的形式,多数是针对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上,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构建。而论文评价方式,更是无法以一个真实、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学生问卷调查显示最终以论文的形式作为考核形式的,96%以上的学生都存在有抄袭现象。同时在对教师的访谈中也呈现出教师对公共艺术课程评价体系的不满。可见,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根据笔试或平时的出勤率等评价出来的成绩,显然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无法见证鉴赏、审美等能力的提高程度,如此结果也导致了教师对公共艺术课程最终考核评价机制的全然不满意。

参考文献:

[1]尹红.音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姚思源.论音乐与音乐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英]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吕廷和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舞蹈赏析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环境舞蹈;课程改革;文化宣传

一、改革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很多高校进行了实践课程改革创新,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建立双向互赢的实践课程。本人想通过以发掘安阳历史文化特色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经过实地的历史讲解学习,加深理论层面的知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民风及当时的舞乐特点。再通过对实际环境的感受就地起舞,把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感受融入到课堂所学舞蹈技能当中并展现在真实环境里。创作出更加新颖且具有安阳历史文化的舞蹈作品。通过环境舞蹈的方法,利用安阳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曹操墓、红旗渠等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现实场所,带领学生实地进行舞蹈即兴表演,最终对舞蹈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创新。这样不仅对学生、教师的综合艺术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安阳的整体历史文化也起到了发掘整理、特色宣传的作用。

二、师范类院校的舞蹈学课程开设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师范类院校大多在课程设置上技巧课以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民族民间舞、身韵、现代舞、技术技巧、舞蹈编导为主;理论课以中外舞蹈史、舞蹈教学法、舞蹈概论、舞蹈解刨学、作品赏析等为主。这些实际上大多数照搬了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及内容,有些并不适合师范类学生的学习。因为培养目标的不同照搬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是不科学的,专业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具有演员舞台表演、导演的舞蹈专业人才;而师范类学生更注重培养能够进行舞蹈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教职岗位人才。如果一味的照搬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就会偏离自身的培养目标,甚至影响到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就业。(二)内容并不适合师范类学生。师范院校中,舞蹈课程的设置大多是舞种多,课时少。原因是师范类院校的公共课程相对较多,这就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同时由于师范类的培养目标是舞蹈类教师,这就使得学生要学习多个舞种及相应的理论课程,这是与专业院校所不同的。但是这样的课程设置就使得学生的专业课程多但课时不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不足。表面上看学习内容非常丰富,但实际的专业素养及技能掌握远远不足,不能达到专业教师的要求标准。目前全国很多高校的舞蹈学专业都开设了课堂实践课程,这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真正的运用到实践当中,为以后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但是很多的师范类院校并没真正的把实践课程合理有效的进行安排,同时仍然存在学习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方法,没有去想是或否复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实践环节上,师范类院校没有突出自己师范的特点,而是效仿专业院校的实践方法进行,那就是以排练学习剧目为主,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剧目的排练演出是十分重要的积累经验的过程,不可或缺。同时排练演出也可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提高,包括很多的原创类剧目都可通过这样的实践环节来完成。但是对于师范类学生来说,当他们走出校园后更多的是面临如何去教别人,如何对舞蹈这门艺术进行研究创新,怎样才能当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一味的进行舞蹈排练演出,或许对个人的专业素质提高很快,但在怎样教学、科研的环节上并没有发挥很大作用。这就忽略了师范类的特殊性,脱离了实际,并不科学。

三、原因与分析

(一)教育目的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与市场人才需求不相符。由于很多师范类院校照搬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模式。使得很多毕业生并没有真正的达到师范类综合院校所设置的培养目标。师范类舞蹈生要求具备教学、表演、科研及编创于一身的综合性误导人才,而教学、科研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很多师范类毕业的舞蹈学生作为舞蹈教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自身跳舞非常好但是教授学生总是提高慢,甚至学不会的现象。同时在科研方面也出现知识面狭窄,对地方文化历史了解不足,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等问题。说白了这就是没有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一味要求技术而忽略综合素质培养的结果。(二)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育一直在改革,但实际改革中对实施方法研究很多,却忽略了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及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交叉学科的学习与运用。在教学的方法上过于单一陈旧,很多时候还在沿用以前的模式,既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既单一,又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更为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新的改革理念及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利用本地文化特色为切入口,使相关交叉学科能够融入到舞蹈教学当中,在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对本地的历史文化特色进行科学研究,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整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形成互赢互利的良性循环。

四、利用安阳历史文化特色进行课程实践改革

(一)进行实景教学,通过具有历史文化代表性的实景地点对学生进行讲解,通过实地学习就地即兴表演,及时记录相关文献、视频资料安阳作为历史文明古城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院、红旗渠等景点都非常具有教学、科学研究的价值。师范类院校的舞蹈实践课程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实景的环境,进行相关课程的实地实践,通过实地讲解学习提高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再通过实景环境的感受就地起舞,使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得到充分的结合,整体提高师范类舞蹈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二)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制定最为科学规范的课程改革方案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我们发现作为中国唯一的文字博物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到了文字的演变及发展过程,同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也得到了相关的学习了解。对文字的分析研究,可以创造出很多新颖的舞蹈造型及动作。殷墟博物院对了解殷商时期的历史文化、故事及传说具有相当丰富的资源。学生通过实地实践学习,编创出很多具有殷商时期历史文化特色的舞蹈剧目脚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可逐步进行具体研究分析,最终在师生而共同努力下完成具有殷商文化特色的成品剧目。通过实景实践将理论课程与技术技巧课程更加科学的结合在一起,利用本土历史文化特色创造出更加新颖实用的实践模式,使各类资源得到充分的整合利用,课程更加科学规范。

五、结论与建议

(一)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中探索属于自己院校的人文之路。各高校都在不断的进行课程的改革探索,以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需要。但大多数只注重内部的资源利用而忽略当地的资源整合。环境舞蹈目前是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舞蹈训练创新的一种新型模式,将环境舞蹈的理念融入到课堂实践当中,通过实景的理论学习、即兴舞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加科学的融入到技术技能当中,在学习舞蹈的同时拓展相关领域的知识文化,发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同时对安阳本土历史文化进行不断的发掘研究。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优势,将课程实践模式扩大化,脱离以往的单一、死板。使教学目的真正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文之路。(二)建立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舞蹈实践道路。安阳具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可供各类大学进行发掘、研究及学习。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舞蹈系应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特色,利用现有资源不断的进行科学研究,创作出更多具有安阳本土历史文化特色,更为新颖的舞蹈作品。在不断对课程及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的同时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以科学、严谨、创新、发展的理念真正建立起具有自己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舞蹈实践课程。(三)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进行紧密结合,凸显表教一体。整体提高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符合师范类教学要求及目的师范类舞蹈学生的理论学习内容比专业院校的相对较多,但在理论结合实际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实景实践就是将课本上所学到的历史文化、传说故事真正的展现在舞蹈当中,通过技巧课的动作学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理论知识更加科学的与实践相结合,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师范类学生不同于专业院校的学生,他们更多的是要面临在以后的教职岗位上如何能够更好的将自身知识能力教授给自己学生。通过实景实践,学生不但提高了理论知识,同时对相关交叉学科也进行了学习了解,这对今后的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着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在技术技巧方面学生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能够把课堂所学动作技巧充分地额发挥到实践当中,并通过理论学习理解进行更深层次的二度创作,提高自己的综合表演能力。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使实践课程正真做到培养表教合一的综合师范类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河北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舞蹈赏析论文范文篇10

【摘要题】师范教育

【英文摘要】Itisofvitalsignificancethatthe&nb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国家义务教育新一轮改革中极具特色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亮点。随着高速发展的资讯时代的到来,艺术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戏院等,而是更大程度地借助于大众传媒,通过影视、网络进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用相当便捷的方式与方法,在艺术中随时汲取灵感。同时又可以及时地将所获得的艺术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去。综合艺术素质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缺之不可的综合型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明确指明艺术课程在建立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艺术课程全方位地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现代影视、传统书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展现手段,从而使学生学会体验与感悟艺术的魅力,掌握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享受艺术美的手段与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叠加,而是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它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传输,而是在培养学生感知艺术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等方面,建立学生在学科间转换、贯通、兼容、互置的多种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课程明确提出要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学科相互支持与互补的艺术学习环境。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相互沟通与交互,形成综合艺术的能力。并将这种学习环境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兴趣,促进人际交流和情感表达,从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再现生活、如何表达情感等角度入手,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联系在一起,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由于艺术课程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学习,所以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训练和重复模仿,是让学生围绕以人文为主题的艺术学习,是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我国高师现有的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长期沿用的是专业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结构模式。多年来,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它在很大程序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早已形成了其自身突显学科专业的单极发展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专业领域划分的过于细化。同时,也在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上,存在着定位过早或专业技能单极拔高的普遍现象。在建立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学养课程以及人文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方面,始终鲜有自身的特色,难以做到真正地素质综合与相互兼容。因此,某种意义上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科教学,有些可以说是对专业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技术型“克隆”。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高师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显而易见,其角色的定位,被人为地异化了。众所周知,一个正常走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进入高师音乐专业学习之后,无论如何是很难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演奏家或演唱家的。高师音乐专业不仅承担不了如此重任,也不应当承担这样的任务。况且音乐家是不可能批量培养的,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事业。高师音乐专业其首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未来的艺术教育家。

面对现今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展开了。特别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得现今高师音乐专业日趋显露出它僵化扭曲的一面。尽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师音乐专业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面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艺术教育需要的是在艺术上兼具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方面技能与知识的,多专多能、各项素质互置兼容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态势,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在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改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必将大步推进高师相关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呼唤。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思想与观念的更新,首要的是必须将现有各科传统的专业学科教学,实行真正有机地综合。切实地从艺术学的角度,全方位进行通识性的学科贯通。众所周知,除科学之外,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艺术既具有直觉、感性、整体的思维方式,又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观照现实、追求理想的重要方式。鉴于此,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尤应摆脱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必须主动自觉地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修养,以便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比如,应将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与键盘的学习加以紧密地结合,在键盘普修课中,加大理论和声的含量。将初级和声理论有机地引入到键盘的技能教学中,造就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本显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有趣和鲜活起来。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高师音乐专业的特色,通过理论与技能的贯通;才能真正建立起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更进一步地造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另外,作为艺术的传播者,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也是急需充实的一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面对这样的目标,高师音乐专业传统的学养型课程,已经突显出其在人文学习上滞后与单极化的一面。所以,高师传统的中外音乐史应在原有基础上,从人类文化大背景出发,将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历史、音乐与风俗、音乐与本土文化、音乐与地理等等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互通。此外,通过小论文撰写的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传统的中外音乐史课程的基础上,也急需拓展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开设诸如人类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世界主要文明地区文化发展概述以及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等全新课程,从多极发展、多元建构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培养新课标需求的专业人才。

尤为重要的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设为单独一门课程,这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它明确提出了走音乐、戏剧、舞蹈、美术四科综合之路,教学的内容皆以人类文化中优秀的、经典的艺术作品为核心。明确将艺术课程界定为涵盖美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四个部分。针对这样的巨大变革,高师艺术类专业(音乐、美术)的专业学科教学,从理念更新到学科之间的合理结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的四科综合之路,必须由基础教育的母体——高师艺术类专业教学开始启动。

同时,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应在坚持传统的专业教学特色的基础上,走出技术学习重于一切的误区,合理调整学科结构,更进一步地明确技能学习的目标与层面,增设相关的文艺理论课程,尤其必须尽快增设通俗性的中外戏剧比较、中外画论解读、审美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并通过中外音乐作品听赏、中外美术作品赏析等讲座或阶段性课程的实施,来提升学生的听觉审美和视觉审美的能力。因为,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艺术课程的实施,是对中小学生实行人文关怀,意图通过艺术史和美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接受世界各种文化是如何通过艺术而形成的,培养正确地价值观。艺术课程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批评和欣赏,使个人情感与人类情感源泉接通,艺术应视为人类的精神家园。艺术课程通过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来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独创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所有这些都将对高师艺术类专业教育产生深远地影响和彻底地革新。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基础教育母体的高师教育,必将更进一步地反思自身的专业结构,高师艺术类专业的调整与改革势在必行,高师艺术类专业的教改研究与发展方向,只有与基础教育的改革相适应,才能使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步入良性转道。

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国家义务教育新一轮改革中极具特色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亮点。随着高速发展的资讯时代的到来,艺术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戏院等,而是更大程度地借助于大众传媒,通过影视、网络进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用相当便捷的方式与方法,在艺术中随时汲取灵感。同时又可以及时地将所获得的艺术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去。综合艺术素质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缺之不可的综合型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明确指明艺术课程在建立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艺术课程全方位地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现代影视、传统书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展现手段,从而使学生学会体验与感悟艺术的魅力,掌握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享受艺术美的手段与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叠加,而是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它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传输,而是在培养学生感知艺术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等方面,建立学生在学科间转换、贯通、兼容、互置的多种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课程明确提出要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学科相互支持与互补的艺术学习环境。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相互沟通与交互,形成综合艺术的能力。并将这种学习环境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兴趣,促进人际交流和情感表达,从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再现生活、如何表达情感等角度入手,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联系在一起,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由于艺术课程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学习,所以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训练和重复模仿,是让学生围绕以人文为主题的艺术学习,是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我国高师现有的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长期沿用的是专业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结构模式。多年来,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它在很大程序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早已形成了其自身突显学科专业的单极发展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专业领域划分的过于细化。同时,也在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上,存在着定位过早或专业技能单极拔高的普遍现象。在建立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学养课程以及人文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方面,始终鲜有自身的特色,难以做到真正地素质综合与相互兼容。因此,某种意义上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科教学,有些可以说是对专业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技术型“克隆”。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高师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显而易见,其角色的定位,被人为地异化了。众所周知,一个正常走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进入高师音乐专业学习之后,无论如何是很难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演奏家或演唱家的。高师音乐专业不仅承担不了如此重任,也不应当承担这样的任务。况且音乐家是不可能批量培养的,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事业。高师音乐专业其首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未来的艺术教育家。

面对现今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展开了。特别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得现今高师音乐专业日趋显露出它僵化扭曲的一面。尽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师音乐专业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面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艺术教育需要的是在艺术上兼具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方面技能与知识的,多专多能、各项素质互置兼容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态势,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在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改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必将大步推进高师相关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呼唤。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思想与观念的更新,首要的是必须将现有各科传统的专业学科教学,实行真正有机地综合。切实地从艺术学的角度,全方位进行通识性的学科贯通。众所周知,除科学之外,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艺术既具有直觉、感性、整体的思维方式,又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观照现实、追求理想的重要方式。鉴于此,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尤应摆脱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必须主动自觉地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修养,以便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比如,应将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与键盘的学习加以紧密地结合,在键盘普修课中,加大理论和声的含量。将初级和声理论有机地引入到键盘的技能教学中,造就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本显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有趣和鲜活起来。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高师音乐专业的特色,通过理论与技能的贯通;才能真正建立起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更进一步地造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另外,作为艺术的传播者,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也是急需充实的一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面对这样的目标,高师音乐专业传统的学养型课程,已经突显出其在人文学习上滞后与单极化的一面。所以,高师传统的中外音乐史应在原有基础上,从人类文化大背景出发,将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历史、音乐与风俗、音乐与本土文化、音乐与地理等等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互通。此外,通过小论文撰写的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传统的中外音乐史课程的基础上,也急需拓展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开设诸如人类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世界主要文明地区文化发展概述以及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等全新课程,从多极发展、多元建构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培养新课标需求的专业人才。

尤为重要的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设为单独一门课程,这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它明确提出了走音乐、戏剧、舞蹈、美术四科综合之路,教学的内容皆以人类文化中优秀的、经典的艺术作品为核心。明确将艺术课程界定为涵盖美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四个部分。针对这样的巨大变革,高师艺术类专业(音乐、美术)的专业学科教学,从理念更新到学科之间的合理结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的四科综合之路,必须由基础教育的母体——高师艺术类专业教学开始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