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欣赏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7:00

体育欣赏论文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地方高校体教专业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历时八年的探索研究通过实施“优化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方案、创新专业运动技术培养模式、实施“教学一实习一就业指导”一体化的导师负责制、建立学生实践活动激励机制和全面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等新举措,有效地提高了体教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和人文综合素质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并为提升体教专业的办学实力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三十多年成功改革的经验、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强大的物质基础及党中央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等为高教事业改革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因金融危机和就业率持续下降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院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危机考验。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并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我们每一所地方高校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研究结合我校地方综合性大学自身的特点与实际,对本校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了“重实际应用能力、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重人文素质培养”三重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经过历时八年的不懈努力,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社会的适应力、竞争力和应变力得到增强,近四年的就业、招生率稳中有升,办学质量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与好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三峡大学体育学院体教专业2001,2002,2003,2004级学生。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篇文章并对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类存档。(2)问卷调查法。对三峡大学体育学院体教专业2001,2002,2003,2004级部分学生就业单位进行了函件问卷调查,寄出函件200份,回收函件189份,回收率95%。(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数理统计(4)逻辑推理法。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1.优化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方案。从《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方案对比表》(见下表)可看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2001年后的教师职业技能设置比2001年前的增加了三门课程,使开设教育课程门数与总课时比例提高到13.2%,高于我国其他体育院校平均占总学时10.75%的比例。不仅如此,绝大多数课程的课时量和学分比过去都增加了一倍,加大了“教师专业化”培养力度,牢牢地把握了体教专业人的才培体教养方向。(2)2001年后新增的语言艺术、汉字书写、现代教育技术三门课程是当代教师职业必备的技能,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技能的继承和发扬,是传统和现代教育技能的有机结合,适应了中小学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3)2001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际应用环节得到充分扩展,从过去以校内、课堂为主的狭小空间发展到现在的主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校内外兼职、参加各类比赛等更广阔空间,实现了多渠道人才培养途径;激励措施有利于调动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创新专项运动技能培养模式。“运动技能的教学是体育课程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没有了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因而,一定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前我院在专业运动技术的培养上采取“大而全”模式,即以“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多专业技术‘齐头并进”’,结果导致培养的学生各项运动技术都不精通,运动成绩不理想,用人单位不满意。

2001年后在专业运动技术的培养上采取了“少而精”培养模式,即学生按专长和爱好选“一主一副”专选课,从进校到毕业四年间均可进行系统的专业运动技术学习。可供学生选择的专选多达十余项,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始拳道、健美操、田径、体操、民族传统项目等。实践证明,“一主一副”少而精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专业运动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通过采取专选课教师竞聘上岗、教考分离、课内外结合的成绩评定和实行教学奖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使师生专业运动技术的教学积极性得到极大增强,学生的专业运动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超历史最好。

3.实施“教学一实习一就业指导”一体化的导师负责制。分散见习和分散实习是指在传统的集中见习和实习之前,学生在各个专选课教师和校外辅导教师共同指导下,分散到校园周边或市区周边县市体育基层部门进行的见习和实习活动。2001年后对体教专业学生试行了“教学一实习一就业指导”一体化的导师负责制,导师不仅担任专选课教师,管教管导,而且还要负责学生分散见习、实习、就业指导等工作。学生在大二上学期,由导师负责学生校内外分散见习的指导工作,分散见习单位可由导师联系和推荐,也可由学生自己联系。学生分散见习半年的主要任务是熟悉、观摩专业课教师和校外辅导教师的教学方法与风格,提炼和内化教师教学的成功经验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大二下学期开始分散实习,主要是实践和创新教学与训练理念。在分散见习实习过程中,以导师主导,学生为主体,逐步完成从“学生一见习生一实习生”的角色转变过程,保证学生教学与训练的实际应用能力培育质量稳步提高。从大二开始进行分散见习和分散实习,这样可以比过去集中见习实习提前两年时间开始教育实践活动,改变了原来集中实习“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很难深人、细致地进行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的状况,能够让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得到较早、较长时间的锻炼和培养,为集中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导师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地形成了由学工办、班主任、导师多方共同指导的合力,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加具体、更具实效。由于导师与学生接触多、了解多、感情深、影响大,所以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人生规划。

4.建立学生科研的激励机制。我院体教专业在2001年后加强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增加了大学语文、基础写作和毕业论文,而且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凡在校期间科研有成果或发表体育类文章都给予学分奖励,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掌握和运用好科研工具,提高中英文的写作水平,为今后的科研和毕业论文撰写打下良好基础。激励机制还鼓励学生平时多参与教师的和校外的课题研究,协助教师收集和翻译资料、社会调查研究和独立撰写论文,这些措施极大地帮助和提高了学生科研的实际应用能力。

5.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人文素质是衡量大学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人文素质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知识的学习,人文知识课程开设已从过去的一门增加到现在的六门,先后开设了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音乐欣赏、摄影摄像、名著欣赏等课程。不仅如此,为了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人文素质的实际应用能力,学院制定了课外学分奖励机制,创造条件支持和提倡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审美情趣、美学欣赏等能力,使他们更早更快地适应社会。同时,让大学生“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培养厚积薄发的文化素质,逐步实现由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的转化”。近年来,我院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大型的文化活动增多,成绩斐然。

由于我院体教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实际应用能力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同步发展,增强了学生的适应力、应变力,扩宽了在就业市场的择业力。这说明我院对体教专业学生进行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研究,已初见成效,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三、结论与建议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篇2

[摘要]08奥运的申办成功,这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项盛事。它的申办成功非常重大,给我国体育商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次为基点,来分析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

[关键词]奥运经济体育产业影响

我国奥运申办成功,同时奥运经济在举办城市的筹备和举办期间,利用奥运会的资源优势和奥运会所创造的无限商机,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来发展和拉动本地区经济,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经济的现象。奥运经济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吸引各种生产要素聚集,使原有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产生出新的力量,具有强大的市场和经济能量。

一、奥运给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1.将会使竞技表演业有更大发展

奥运会给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必将大力发展自己的竞技体育事业,从后备人才中选拔优秀人才进行培养和锻炼,在提高他们的体育竞技水平的同时,给予他们参加各项比赛的机会,丰富他们的比赛经验。同时,扩大竞技体育的训练规模,提高运动水平,以期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取得好成绩。因此,竞技体育的队伍和竞赛活动项目都将获得很大的发展机遇。

2.健身娱乐业的发展将更快

由于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召开,人们更加关注体育,更加注意体育的各项宣传和报道。人们对体育事业的热情将高涨,对体育的了解将会更多、更全面,将有力提高人们参与体育健身娱乐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我国健身娱乐业的发展。

3.然后也给体育建筑业、体育用品业将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奥运会的召开,将带动一个城市的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体育场馆的建设等,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也对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将促进我国体育建筑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体育事业的爱好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育用品的需求也将增大,这将促进我国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的发展,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的需要。

4.体育广告业、网络行业、体育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有大发展

奥运会的召开,对它的宣传和报道将会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的发展,以满足更多体育爱好者的需要。同时,在奥运会期间,企业对广告的投放将会大大增加,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将会共同促进我国体育广告业的健康发展。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畅通,网络这个平台能够更好地对奥运会的赛况进行介绍和转播,这样,基于网络的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从奥运经济角度出发,提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建议

1.以筹备奥运会为契机,制定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期战略和后期战略前期战略包括奥运场馆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器械和。设备的选购比赛的组织和电视转播权及广告的销售等,不仅为我国体育硬件设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丰富我国体育产业运作的相关经验。后期战略是指在奥运会结束后的几年内,可以继续发展我国的体育旅游业,利用奥运会这个人文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来参观奥运场馆和设施,进行休闲、娱乐和度假。

2.我国可以在体育产业中引入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属于政府管理型,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由于财政行政经费相当有限,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体育产业中引入资本市场,多方位、多角度筹集资金,鼓励民间资本对我国体育产业的投入,以减少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

3.我国应当吸收和借鉴国外体育产业的运作方式,完善我国的体育市场竞争环境,取得较高的体育回报,将所得回报再运用到体育事业的发展中,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和产业的更大发展

提高我国的体育经营手段的同时,还可以对我国体育无形资产加大开发,形成我国自己的体育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徽记使用权、名称经营权、运动队冠名权和广告权等等。

4.建立多元化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

首先,培育和开发体育竞技表演市场。体育运动员通过体育竞技表演来满足体育消费者的体育欣赏需求,体现了市场上的交换关系,这就形成了体育竞技表演市场。我国在足球、篮球为代表的体育竞技比赛中,建立了以主客场为主的体育经营性赛制,通过票务收入、广告收入、电视转播权转让收入等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其次,发展体育培训、咨询等中介市场。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向广大群众提供体育技术、健身方法和体育知识培训、咨询的机构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为了更好地支持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其他公益事业的开展,我国应当加大对体育业的发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使其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5.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

体育企业应当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属于自己的体育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创立自己的体育品牌产品。

参考文献:

[1]雷选沛:北京奥运经济运营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少数民族在生活的欢悦中出现的娱乐性体育活动有其显著的特点。“体育活动”是在“游戏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体育创造美、给人美感。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基本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育活动形式,对于每一种具体的民族体育活动都有其产生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有许多都持续了几千年。在民族体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们的娱乐性和审美性都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现在,我国的民族体育运动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全国和各个省市举办的运动会都会有一些民族体育项目。这些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无疑在人类发展中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为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体育活动作为游戏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它们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娱乐也带来了审美的享受。

一、民族体育的娱乐性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类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体育运动逐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内容。对于民族文化中的体育运动来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同样适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要有较强的竞技性,还有较高的娱乐审美价值,才能被国内外人们普遍接受。

在长期的观察和总结中,我发现,少数民族在生活的欢悦中出现的娱乐性体育活动有其显著的特点:

第一,整个体育活动过程重在表现激情,而不强求体育动作的准确性或实用性。

云南大理凤仪地区的白族,栽秧农忙时要在田中举行抢秧旗活动。这种以“抢旗”为娱乐方式的活动,当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栽秧生产的进度,人们在抢秧旗活动中,输赢双方都不过落得一笑,从而在紧张的劳动中取到催人振奋精神的效果。这种比赛中,人们并不计较获胜的手段,或是讲求竞赛活动有否促进生产的实用性。

第二,娱乐性的体育活动不含有功利性的目的。

在许多娱乐性体育活动中,人们追求的不是内心的祈求,也不是实际的胜利,或是实际物品的获取。整个过程及活动目的,都只是单纯娱乐。这是体育活动区别于劳动的重要特征,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人们已经超越了对物质结果和实际功利的考虑,成为一种超功利的活动。例如各个民族中都普遍盛行的掰手劲活动,虽是对抗性较强的竞赛,但却无实际的功利意味,人们在其中获得的,仅仅是一种尽力尽兴的愉悦。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为适应人类社会这种身心需要的心理趋向而产生发展的,并逐渐成为人们闭锁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调节人的心理情感,使人们的心理更加丰富充实,平衡而多层次。在欢快的活动中,享受体育文化的裨益,感受人类生活的美好价值。

二、民族体育的审美性

体育和游戏之间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二者的外延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我认为早期的“体育活动”有许多是从民众的“游戏活动”中发展而来的,而“体育活动”是在“游戏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游戏活动”中的规则和方法的程序化,形成一定的连续性和程序性的活动过程。荷兰文化学家胡伊青加更是明确地宣称:人是游戏者。他的结论是:“仪式产生于神圣的游戏;诗歌诞生于游戏并繁荣于游戏;音乐和舞蹈则是纯粹的游戏;智慧和哲学在源于宗教性竞赛的词语和形式中找到自己的表述;战争的规则、高尚的生活习惯,都是在各种游戏中被建立起来的。”他的话应该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概括。体育时常也给人美感与美的享受。

(一)体育创造美。人们对美的追求起始于对美的感悟。提出进化论的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论述人的审美能力时,用一种名为百眼雉的鸟的审美情况做了一个形象比喻:“母雉的审美能力则通过练习与习惯而逐步获得了进展,像我们自己的鉴赏能力逐步得到改进一样。”人的审美水平也正是在这种欣赏美的过程中得以提高。体育运动给人的美最初是从人对自己身体的欣赏开始的,其后,随着人类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增加,对人体运动之美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人们在欣赏更多、更优美的人体动作时,更多地、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了身体运动之美,这时人对美的理解就得到了提升。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篇4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以奥运,电视的各种现实与想象的身体介入为视野,论述了奥运与电视及身体的构成关系,并指出,在这场身体盛会及盛会的呈现中,我们不能为了某种单一的经济、政治、文化甚至竞赛本身的指标而忽视了中国人现实与想象的身体经营。

虽然,在真实的生活中,大多数中国百姓还没有机会现场目睹奥运赛事,但运动员与相关机构中的很多人很早就参与奥运活动了。更多的人都是通过各种媒介的传播来获知奥运相关信息的。在2008年的奥运期间仅通过电视转播,“根据增长率推算,在北京应该能够达到40亿人口的全球覆盖”。其中,国内的总收视率大概也会攀升到30%左右的新高度。

本文的写作隐含了奥运与电视的同构关系,同时也隐含了它们与身体的同构关系。下面将从4个方面检讨其构成关系:一、物质性的生产关系——身体通过对外在于身体的其他目的的追求,建立了与奥运·电视的联系;二、偏重物质的身体之再生产关系——身体通过它直接的再生产方式,与奥运。电视建立了联系(竞技运动与全民健身运动);三、精神性的想象关系——身体通过它对所拥有的文化属性的指认,与奥运·电视建立起巨人身体的国家形象的联系;四、偏重精神的身体之享受关系——身体通过它全部的在场(比赛现场)和它部分的在场(电视现场)与奥运·电视建立起实在的欣赏关系与消费关系。

一、物质性的生产实践

在西方,关于身体的物质性有两个主要的理论端口,一个是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经典论述为代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另一个是现象学的,以梅罗·庞蒂为代表:“从现象学的眼光来看,身体的暧昧含混、本性具足……身体是具体的,正如生命是具体的一样”。我们这里的理论指向是马克思的,即,一切围绕奥运·电视而产生的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它们表现在以奥运经济为主题的直接的经济活动——门票的销售、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国际赞助、奥委会特许经营权、奥运会供应商、国际奥委会纪念币铸造、邮票发行等权利的转让与营销等等和间接的经济活动——一系列有关奥运的基础性场所的建设、安全体系的建立、科技开发、食品输送、环境保护、交通道路的开辟、旅游开发等等。“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被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为‘最好的一届奥运会’,也被舆论称为‘最赚钱的一届奥运会’。悉尼奥组委获得直接盈利7.65亿澳元,仅举办会议的16天会期就带来8.8亿美元的旅游收益……通过筹办奥运会,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交通、旅游、房地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提高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这些为奥运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其身体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基本上是按照现代化的市场经济逻辑进行的。这些劳动着的身体,除了受一般劳资关系的支配外,它还有可能被扭曲,成为一种异化的劳动。当然,这些劳动着的身体还会受到另外一种力量的支配,这就是为举办国、举办地的荣誉而争光奉献。在这样一种支配关系下,身体便以最大的劳动强度,甚至有部分义务的性质,换来了本地乃至本国经济效益的最大增长,而这也恰恰是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积聚资源的最好时机。对这样的身体贡献,我们必须给予表彰与弘扬。

二、偏重物质的身体再生产

所谓身体的再生产,其目的是明确的,一切身体活动的开展都建立在对身体的发育、发展、强健、匀称乃至和谐的基础之上。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对一个人的社会身体的要求。因此,在中国我们便看到有这样两个系统的“身体计划”在推进。一个是“奥运争光计划”,一个是“全民健身计划”。前者是专业性的、少数人的,后者是业余性质的、多数人的。但遗憾的是,这种源自顾拜旦“要想有100人参与体育运动,必须有50人参加竞技运动,要想有50人参加竞技运动,必须有20人进行专门训练,要想有20人从事专门训练,必须有5个具有超凡技艺能力的人才。”的理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总不是那样圆满,有时甚至以极端不协调的方式体现出来。

首先,是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存在的问题。即“单调的身体练习,事实上很难带动人们持续性练习的动机,当然也不易带动社会群众的互动交流;……从积极进取的角度来看,强调‘更快、更高、更强’的奋斗精神,值得鼓励的。……而从健康的角度‘更快、更高、更强’之追求,未得实利,先得其害;在参与对象方面,只着重青年,忽视了终生教育的观念,不利其他年龄层民众之带动,难以促进整个社会之身心和谐发展”。

其次,导致这种身体直接再生产的不平衡发展,也受制于社会时代的影响。在“”时期,我们几乎停止了对专业选手的培养,而倡导全民皆兵的准军事化训练。新时期以来,我们又为了急于赢得世界的认可,而对奥运争光格外重视,加之消费主义、商业主义的侵蚀,人们更加看重金牌的分量。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相对显得乏力。

最后,这种身体再造的不相融性,如果往深里说,还由于专业性的身体再造具有明显的优越感和不可比拟性,它与一般劳动者的身体分离之后,便被打上了某种特权阶层的烙印。

正是源于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受两种不同利益的驱使,所以,要有机地协调它们是很困难的。对此,2008年奥运新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提出,应该是一种努力。也就是说,在专业身体的再生产中,科学的而不是其他为了“争金夺银”所采取的蒙昧的、不公正的方法(包括那些服用违禁药品、原始野蛮的训练方式以及比赛评判的人为差错等),从而使这种专业的身体再生产进入良性的轨道。而“绿色”与“人文”,除了为这个赛事服务外,更主要是让这种赛事赢得更广泛的、更持久的效益。它无疑有利于我国政府“全民健身运动”计划的普及。因为,一个经济上强大的国家,她的人民不可能还在为身体的衰弱而忧心如焚。“根据新华社近日的中国人群健康检测报告中显示,有7成以上的被测者处于亚健康的患病状态,可见中国人的身体素质仍然是一个令人堪忧的问题。而在下一代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小近视眼’,也成为民族体质发展的隐患”。

三、精神性的想象

我国体育权威人士魏纪中说过一句话:“体育最没有政治色彩,但最具有政治功能”。对此,我的意见恰恰相反:体育容易具有政治色彩,但却缺少政治功能。我的说法是把体育即“身体之教育”放在近现代以来而立论的。说体育容易具有政治色彩是因为身体的缘故,是因为对身体的文化想象的缘故;而说它缺少政治功能,是因为此时的身体对于政治(即强力控制)已远没有古代重要了。从古奥运的渊源一端可以看出,至少是因为战争而需要强健的身体的。而一则有趣的报道也可以作为进一步的证明,“瓦德西(八国联军统帅)听到攻入山西的德法军队竟全军尽没,震怒之后,就想:欧洲不是认定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吗?怎么还这样历害?他以德国人的认真严谨,命令德军法处长格耳,派出军医官26人、下士52人,分别把守北京的13个城门。凡有18至60岁的中国男子出入城门,都要强行拘留,对他们进行体检。结果令瓦德西大吃一惊,每百名中国男子,竟有95人符合德国军人的体检标准!”。由此,我们可以说,是想象性的身体政治,而远非实际的政治与身体关系在近现代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人的神经。细细思量,在这100多年来对身体的困境中,我们的精神性想象大致经历了这样3次漫游:第一次,是从一个源于严复的比喻性用法开始,经过“体育救国”,再到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为止。它想象的是用强健的身体去谋求国家的独立与解放。

“盖一国之事,同于人身。今夫人身,逸则弱,劳则强者,固常理也,然使病夫焉,助人事于超距赢越之间,以是求强,则有速其死而已矣。今之中国,非犹是病夫也耶。”而正是此一比喻性用法,不仅被后来的殖民主义者所强化,也被中国人自己所默认。结果中国人的形象便被锁定在男的“抽大烟”、女的“裹小脚”,被锁定在一系列的不文明的举止上,被锁定在愚昧的“求神问卜”上等等。因此,摆脱“病夫”这一想象性的指称,也就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反抗列强和改变自身积贫积弱现实的巨大心理动力。从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中所表现出“动以营生,此浅言也;动以卫国也,此大言之也。”的思想,到1956年无不自豪地宣布:“过去说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经济落后,文化落后,又不讲卫生,打球也不行,游泳也不行,女人是小脚,男人留辫子,还有太监,中国的月亮也不那么好,外国的月亮总是比较清爽一点。总而言之,坏事不少。但是经过这六年的改革,我们把中国的面貌改变了,我们的成绩是谁也否认不了的”。用身体这个部分喻体来指代国家面貌的改变,其思维定式几乎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第二次,是新中国建立的30年,尤其是“”时期。它想象的是政治对身体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共产党的制胜法宝,正是用强大的思想武器武装了军队,武装了人们的头脑,甚至武装了人们的身体。“人的身体特征被赋予了特定的、明确的政治内涵并被纳入价值等级秩序……革命者的身体被突出塑造为生产性的身体,而生产性的身体则基本被工农兵所垄断。这样,人的身体类型与等级划分严格对应于其政治一阶级的类型和等级划分。”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政治话语下建构的身体形象,创造了中美外交史上“小小银球”转动世界的神话。

第三次,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连连胜利开始,持续的足球热情,国内外各类体育赛事的“争金夺银”,以及到现在即将举办的奥运会等。它通过对体育强国的不断诉求,试图寻找民族复兴与中华崛起的内在联系。这一次的话语建构是积极开放的,它以民族复兴为契机继而转化为经济强国,再转化为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相互和谐的世界大国形象。栾开封在一篇题为《体育与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文章中,曾有过确切的表达:“在(27届)奥运会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体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通过这届奥运会,中国给世界一个更加美好的印象”。

四、偏重精神的身体欣赏与消费

著名诗人于坚在谈到写作时,曾说道:“我认为最基本的写作是身体性的写作,身体性的写作也就是世界性的写作,世界是从身体开始的。”如果我们再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其实这种写作也隐含了对身体的欣赏与消费。这无疑是想说明,我们的身体不仅仅是隐秘的,而且正是在对体育的欣赏与消费中,身体这个元素是如此的明亮和高调。再进一步,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体育盛会所展示的恰恰是人类群体的、公开的、宏大的社会叙事,它与其他文艺形式那种主要关乎个体的、隐秘的、微观的个人叙事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这也是我们论述体育中身体欣赏与消费的逻辑前提。

现代奥林匹克的发展,尤其是当代电视及新兴媒介对奥运会的全面介入,使人们可以在多种向度上展开其对身体的欣赏,并由此构成新一轮的体育消费热潮。这里,作为主体的身体与作为客体的身体构成了3种交互形式:一是现场的,即拥有门票进入场内,可能对比赛产生间接影响的身体调动。它的特点在于,亲身参加了一场类似于巴赫金狂欢化的游戏活动;二是通过电视及其他媒介的调动,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它的特点是一种有距离的审美观照和娱情益智活动;三是由此形成的广义的体育消费,即现场的消费或现场外的体育旅游消费、电视及其他媒介消费、长远的体育消费等。它的特点是主、客一体的享受与身体之再生产活动。如果说,第一种情况,主体身体的参与,是在社会理性的组织下完成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便成为身体标签的两面。因为,这时的主体身体作为竞赛双方各自的后援被完全带人了“战争”;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因为距离的出现,或者因为大众传媒必须坚守貌似的公正性,或者因为媒介受意识形态的支配和潜在商业规则的制约,客体的身体展示必须以吸引主体身体的眼球为要义。因为,只有这样,它才会进一步滑向如鲍德里亚所说的对体育符合的消费;至于第三种情况的出现,应该是基于前两个阶段任务的出色完成而产生的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直接影响。“体育消费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和观赏体育表演的一种现代消费方式。”,这种由消费而形成的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据资料记载,目前世界体育产业的年总产值已达4000多亿美元,并以每年20%的幅度增长;世界体育消费则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以32%的增长速度逆势而上……(中国的体育产值)每年也在1500-2000亿人民币”。当然,在由欣赏转入消费,或者就在欣赏的同时,一种按照后现代景观安排与引导的身体欣赏与消费也许已经从自由走向了不自由的境地。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篇5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以奥运,电视的各种现实与想象的身体介入为视野,论述了奥运与电视及身体的构成关系,并指出,在这场身体盛会及盛会的呈现中,我们不能为了某种单一的经济、政治、文化甚至竞赛本身的指标而忽视了中国人现实与想象的身体经营。

虽然,在真实的生活中,大多数中国百姓还没有机会现场目睹奥运赛事,但运动员与相关机构中的很多人很早就参与奥运活动了。更多的人都是通过各种媒介的传播来获知奥运相关信息的。在2008年的奥运期间仅通过电视转播,“根据增长率推算,在北京应该能够达到40亿人口的全球覆盖”。其中,国内的总收视率大概也会攀升到30%左右的新高度。

本文的写作隐含了奥运与电视的同构关系,同时也隐含了它们与身体的同构关系。下面将从4个方面检讨其构成关系:一、物质性的生产关系——身体通过对外在于身体的其他目的的追求,建立了与奥运·电视的联系;二、偏重物质的身体之再生产关系——身体通过它直接的再生产方式,与奥运。电视建立了联系(竞技运动与全民健身运动);三、精神性的想象关系——身体通过它对所拥有的文化属性的指认,与奥运·电视建立起巨人身体的国家形象的联系;四、偏重精神的身体之享受关系——身体通过它全部的在场(比赛现场)和它部分的在场(电视现场)与奥运·电视建立起实在的欣赏关系与消费关系。

一、物质性的生产实践

在西方,关于身体的物质性有两个主要的理论端口,一个是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经典论述为代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另一个是现象学的,以梅罗·庞蒂为代表:“从现象学的眼光来看,身体的暧昧含混、本性具足……身体是具体的,正如生命是具体的一样”。我们这里的理论指向是马克思的,即,一切围绕奥运·电视而产生的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它们表现在以奥运经济为主题的直接的经济活动——门票的销售、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国际赞助、奥委会特许经营权、奥运会供应商、国际奥委会纪念币铸造、邮票发行等权利的转让与营销等等和间接的经济活动——一系列有关奥运的基础性场所的建设、安全体系的建立、科技开发、食品输送、环境保护、交通道路的开辟、旅游开发等等。“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被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为‘最好的一届奥运会’,也被舆论称为‘最赚钱的一届奥运会’。悉尼奥组委获得直接盈利7.65亿澳元,仅举办会议的16天会期就带来8.8亿美元的旅游收益……通过筹办奥运会,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交通、旅游、房地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提高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这些为奥运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其身体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基本上是按照现代化的市场经济逻辑进行的。这些劳动着的身体,除了受一般劳资关系的支配外,它还有可能被扭曲,成为一种异化的劳动。当然,这些劳动着的身体还会受到另外一种力量的支配,这就是为举办国、举办地的荣誉而争光奉献。在这样一种支配关系下,身体便以最大的劳动强度,甚至有部分义务的性质,换来了本地乃至本国经济效益的最大增长,而这也恰恰是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积聚资源的最好时机。对这样的身体贡献,我们必须给予表彰与弘扬。

二、偏重物质的身体再生产

所谓身体的再生产,其目的是明确的,一切身体活动的开展都建立在对身体的发育、发展、强健、匀称乃至和谐的基础之上。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对一个人的社会身体的要求。因此,在中国我们便看到有这样两个系统的“身体计划”在推进。一个是“奥运争光计划”,一个是“全民健身计划”。前者是专业性的、少数人的,后者是业余性质的、多数人的。但遗憾的是,这种源自顾拜旦“要想有100人参与体育运动,必须有50人参加竞技运动,要想有50人参加竞技运动,必须有20人进行专门训练,要想有20人从事专门训练,必须有5个具有超凡技艺能力的人才。”的理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总不是那样圆满,有时甚至以极端不协调的方式体现出来。

首先,是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存在的问题。即“单调的身体练习,事实上很难带动人们持续性练习的动机,当然也不易带动社会群众的互动交流;……从积极进取的角度来看,强调‘更快、更高、更强’的奋斗精神,值得鼓励的。……而从健康的角度‘更快、更高、更强’之追求,未得实利,先得其害;在参与对象方面,只着重青年,忽视了终生教育的观念,不利其他年龄层民众之带动,难以促进整个社会之身心和谐发展”。

其次,导致这种身体直接再生产的不平衡发展,也受制于社会时代的影响。在“”时期,我们几乎停止了对专业选手的培养,而倡导全民皆兵的准军事化训练。新时期以来,我们又为了急于赢得世界的认可,而对奥运争光格外重视,加之消费主义、商业主义的侵蚀,人们更加看重金牌的分量。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相对显得乏力。

最后,这种身体再造的不相融性,如果往深里说,还由于专业性的身体再造具有明显的优越感和不可比拟性,它与一般劳动者的身体分离之后,便被打上了某种特权阶层的烙印。

正是源于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受两种不同利益的驱使,所以,要有机地协调它们是很困难的。对此,2008年奥运新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提出,应该是一种努力。也就是说,在专业身体的再生产中,科学的而不是其他为了“争金夺银”所采取的蒙昧的、不公正的方法(包括那些服用违禁药品、原始野蛮的训练方式以及比赛评判的人为差错等),从而使这种专业的身体再生产进入良性的轨道。而“绿色”与“人文”,除了为这个赛事服务外,更主要是让这种赛事赢得更广泛的、更持久的效益。它无疑有利于我国政府“全民健身运动”计划的普及。因为,一个经济上强大的国家,她的人民不可能还在为身体的衰弱而忧心如焚。“根据新华社近日的中国人群健康检测报告中显示,有7成以上的被测者处于亚健康的患病状态,可见中国人的身体素质仍然是一个令人堪忧的问题。而在下一代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小近视眼’,也成为民族体质发展的隐患”。

三、精神性的想象

我国体育权威人士魏纪中说过一句话:“体育最没有政治色彩,但最具有政治功能”。对此,我的意见恰恰相反:体育容易具有政治色彩,但却缺少政治功能。我的说法是把体育即“身体之教育”放在近现代以来而立论的。说体育容易具有政治色彩是因为身体的缘故,是因为对身体的文化想象的缘故;而说它缺少政治功能,是因为此时的身体对于政治(即强力控制)已远没有古代重要了。从古奥运的渊源一端可以看出,至少是因为战争而需要强健的身体的。而一则有趣的报道也可以作为进一步的证明,“瓦德西(八国联军统帅)听到攻入山西的德法军队竟全军尽没,震怒之后,就想:欧洲不是认定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吗?怎么还这样历害?他以德国人的认真严谨,命令德军法处长格耳,派出军医官26人、下士52人,分别把守北京的13个城门。凡有18至60岁的中国男子出入城门,都要强行拘留,对他们进行体检。结果令瓦德西大吃一惊,每百名中国男子,竟有95人符合德国军人的体检标准!”。由此,我们可以说,是想象性的身体政治,而远非实际的政治与身体关系在近现代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人的神经。细细思量,在这100多年来对身体的困境中,我们的精神性想象大致经历了这样3次漫游:第一次,是从一个源于严复的比喻性用法开始,经过“体育救国”,再到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为止。它想象的是用强健的身体去谋求国家的独立与解放。

“盖一国之事,同于人身。今夫人身,逸则弱,劳则强者,固常理也,然使病夫焉,助人事于超距赢越之间,以是求强,则有速其死而已矣。今之中国,非犹是病夫也耶。”而正是此一比喻性用法,不仅被后来的殖民主义者所强化,也被中国人自己所默认。结果中国人的形象便被锁定在男的“抽大烟”、女的“裹小脚”,被锁定在一系列的不文明的举止上,被锁定在愚昧的“求神问卜”上等等。因此,摆脱“病夫”这一想象性的指称,也就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反抗列强和改变自身积贫积弱现实的巨大心理动力。从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中所表现出“动以营生,此浅言也;动以卫国也,此大言之也。”的思想,到1956年无不自豪地宣布:“过去说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经济落后,文化落后,又不讲卫生,打球也不行,游泳也不行,女人是小脚,男人留辫子,还有太监,中国的月亮也不那么好,外国的月亮总是比较清爽一点。总而言之,坏事不少。但是经过这六年的改革,我们把中国的面貌改变了,我们的成绩是谁也否认不了的”。用身体这个部分喻体来指代国家面貌的改变,其思维定式几乎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第二次,是新中国建立的30年,尤其是“”时期。它想象的是政治对身体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共产党的制胜法宝,正是用强大的思想武器武装了军队,武装了人们的头脑,甚至武装了人们的身体。“人的身体特征被赋予了特定的、明确的政治内涵并被纳入价值等级秩序……革命者的身体被突出塑造为生产性的身体,而生产性的身体则基本被工农兵所垄断。这样,人的身体类型与等级划分严格对应于其政治一阶级的类型和等级划分。”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政治话语下建构的身体形象,创造了中美外交史上“小小银球”转动世界的神话。

第三次,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连连胜利开始,持续的足球热情,国内外各类体育赛事的“争金夺银”,以及到现在即将举办的奥运会等。它通过对体育强国的不断诉求,试图寻找民族复兴与中华崛起的内在联系。这一次的话语建构是积极开放的,它以民族复兴为契机继而转化为经济强国,再转化为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相互和谐的世界大国形象。栾开封在一篇题为《体育与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文章中,曾有过确切的表达:“在(27届)奥运会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体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通过这届奥运会,中国给世界一个更加美好的印象”。

四、偏重精神的身体欣赏与消费

著名诗人于坚在谈到写作时,曾说道:“我认为最基本的写作是身体性的写作,身体性的写作也就是世界性的写作,世界是从身体开始的。”如果我们再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其实这种写作也隐含了对身体的欣赏与消费。这无疑是想说明,我们的身体不仅仅是隐秘的,而且正是在对体育的欣赏与消费中,身体这个元素是如此的明亮和高调。再进一步,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体育盛会所展示的恰恰是人类群体的、公开的、宏大的社会叙事,它与其他文艺形式那种主要关乎个体的、隐秘的、微观的个人叙事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这也是我们论述体育中身体欣赏与消费的逻辑前提。

现代奥林匹克的发展,尤其是当代电视及新兴媒介对奥运会的全面介入,使人们可以在多种向度上展开其对身体的欣赏,并由此构成新一轮的体育消费热潮。这里,作为主体的身体与作为客体的身体构成了3种交互形式:一是现场的,即拥有门票进入场内,可能对比赛产生间接影响的身体调动。它的特点在于,亲身参加了一场类似于巴赫金狂欢化的游戏活动;二是通过电视及其他媒介的调动,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它的特点是一种有距离的审美观照和娱情益智活动;三是由此形成的广义的体育消费,即现场的消费或现场外的体育旅游消费、电视及其他媒介消费、长远的体育消费等。它的特点是主、客一体的享受与身体之再生产活动。如果说,第一种情况,主体身体的参与,是在社会理性的组织下完成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便成为身体标签的两面。因为,这时的主体身体作为竞赛双方各自的后援被完全带人了“战争”;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因为距离的出现,或者因为大众传媒必须坚守貌似的公正性,或者因为媒介受意识形态的支配和潜在商业规则的制约,客体的身体展示必须以吸引主体身体的眼球为要义。因为,只有这样,它才会进一步滑向如鲍德里亚所说的对体育符合的消费;至于第三种情况的出现,应该是基于前两个阶段任务的出色完成而产生的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直接影响。“体育消费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和观赏体育表演的一种现代消费方式。”,这种由消费而形成的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据资料记载,目前世界体育产业的年总产值已达4000多亿美元,并以每年20%的幅度增长;世界体育消费则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以32%的增长速度逆势而上……(中国的体育产值)每年也在1500-2000亿人民币”。当然,在由欣赏转入消费,或者就在欣赏的同时,一种按照后现代景观安排与引导的身体欣赏与消费也许已经从自由走向了不自由的境地。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篇6

1、以职业需求为中心的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及目标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需要做一些改进,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突出的教学特点,并且并不符合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必须对以职业需求为中心的高职体育教育进行重新定位:第一,要以学生兴趣为本,高职教育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及爱好,并结合他们存在的共同点对教学发展进行调整;第二,高职体育教育,顾名思义需要注重体育内容的传播,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体育技巧是有限的,应要求他们树立起终身体育的理念,并一直坚持下去;第三,就是重视文化与体育的相互结合,以职业需求为中心的高职体育教育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

2、以职业需求为中心的高职体育教育需要改变的理念

2.1高职体育教育的课堂模式改变。在经过多年来对体育教学的研究,不难发现,体育教育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课堂模式,下面进行详细阐述。一堂体育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基础阶段以及结束阶段,在前两个阶段当中,教师可以进行内容上的讲解,以及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最后一个结束环节就是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和内容上的整理。然而随着这种固定模式的不断应用,会对学生造成一种较大的负面作用,学生不断失去了以往的兴趣,开始厌倦甚至是排斥。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单项交流,所以使得高职体育没有达到教育的要求。而改进的方法就是根据学生的要求来安排相应的课堂模式,减缓课上强度,通过适当的调整教学方式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这种模式不被固定成任何一种结构,而是一种立体综合式的课堂模式。

2.2高职体育教育评分体系的改变。目前所应用的高职体育教育评分体系是由高职院校进行考核,对学生打分,根据分数制定下来的标准,这种方式并不全面,而且也不符合现代化高职教育的核心思想。因为高职学生的各项运动情况以及身体素质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必须采用更为全面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打分。比如说可以构建三个评价标准,分别对学生的身体机能、运动成绩以及学习态度进行打分,综合以上内容给出相应的分数。而那些没有达到标准的学生应该继续努力学习、参加训练,这样有益于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3、以职业需求为中心的高职体育教育结构的组建

3.1以职业需求为中心的高职体育教育理念。将高职体育教育的中心制定为职业需求,是为了更好的与企业单位甚至是社会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利于规范高职学生的行为和培养他们的基本素质。展现以职业需求为核心的高职体育是组建目前特色高职体育新结构的前提,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高职教育,所以高职体育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为培养社会一流的人才打好基础。高职体育教育的内容也需要以保证健康、增强体质为基本,了解技术技巧和体育卫生方面知识为重点,从而确保高职教育的整体性以便于达到预计的教学效果。

3.2以职业需求为中心的高职体育教育途径。在前文提到的改进高职体育教育课堂模式就是为了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领导作用,因为高职体育教学的核心是实现育心、育体教育途径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终身体育观的人才。在形式上可以与游戏的模式相结合,在内容上应重视学生的职业品质、身体素质以及素养的培养,从而充分发挥出高职课外体育教育的作用。从学校自身来看以职业需求为中心的高职体育教育需要构建一支具有管理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随着队伍的不断磨合,一定会充分挖掘出高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综合竞争能力。

4、体育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影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终身体育”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因为现在高职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终身体育打下夯实的基础,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自我求知、自我学习能力。因此,会发现终身体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新的职业需求,是可以受用终身的宝贵财富。目前现代社会的学生们这种意识还较为匮乏,必须加强教学力度,才能在将来为人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增强高职体育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品质,提高就业时的自信心。体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学生品质、意志有着特殊的影响力。现代社会的学生压力普遍较大,在就业竞争期间很容易产生心理负担,导致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所以经常参与一些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释放这种心理负担,从而起到平和心态、促使心理健康的效果。

5、结论

高职体育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职业需求为中心的高职体育教育是高职体育教育的核心,它可以使学生更迅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是目前其他课程无法代替的。本篇论文主要从以职业需求为中心的高职体育教育需要改变的理念、以职业需求为中心的高职体育教育结构的组建等方面展开论述。相信随着对高职体育教育的逐渐重视,一定会更好地推动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

作者:蒋镇远工作单位:黔南民族职业学院

第二篇

1体育欣赏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意义

1.1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

体育审美是德、智、体、美四者的有机结合,在进行体育欣赏活动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课业繁重复杂,往往忽略了本身审美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的进行文化课的学习,而忽略了体育活动,体育欣赏教育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们对于体育锻炼的需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欣赏表演、比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体育中蕴含的美与智慧。

1.2体育审美教育与体育实践教育的结合,达到更佳效果

传统的体育实践教学大多包含跑、跳、测试等项目,使得人们联想到的是巨大的运动量和运动后的疲劳,因此很难引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即使有对体育课有兴趣的同学,有时候也会因为锻炼不当而受伤,使得体育实践教学遇到很大瓶颈,教师也无可奈何。然而,体育审美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能使得教师通过更直观、更详细的模拟演练、影片观看等方式进行事前教学,将方法、重点进行反复的强调,使学生熟悉技术配合的过程和重点,从而减少在实践教学中的危险;多种形式的模拟演练也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层面,做到理论的积累、知识的增长,然后通过配合实践教学,巩固所学到的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1.3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释放压力

体育运动的另一大好处便是调节心理素质、合理释放压力。高职学生课业压力繁重,并且面临着工作、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但因为心理不够成熟,可能无法寻找正确的途径缓解压力,而参加体育运动便成了很好的方式途径。学生们可以在体育欣赏课上通过观看影片、情景模拟等方式来尽情释放自己,不必拘束,并且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释放压力的目的。并且可以通过对于各种体育项目的欣赏和评价,陶冶情操,增加兴趣爱好,同时学习体育运动中强调的运动员拼搏奋斗的精神,培养坚忍不拔的良好品格,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

1.4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终身教育的习惯养成,而体育教育的目的则在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体育欣赏教育的大力开展,在于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们能更加清楚体育事业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使学生能够更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并且,期望通过引导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效推动体育事业的开展。同时引导学生按照自身的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开展运动,间接做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而合理的进行体育欣赏还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让学生形成健康的运动理念,养成良好的运动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我国现行体育欣赏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现状

(1)体育欣赏教育是在体育教育中对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客观评价的审美活动。当中既包括个人的审美能力,也包括教师的审美引导,但是现在我国高职院校体育审美教育中却存在着诸多弊端: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够强,教师的引导能力也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在当前的高职学校审美教学中很多都是教师将基础知识传达给学生后,并不加以引导、指证,而是由学生自我进行理解,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只当课程为摆设,不加以强调,导致有的学生在毕业后都不知道课程讲的是什么。(2)体育欣赏课程的中心在于“欣赏”,以求通过对于体育活动的欣赏而达到美的享受,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增长体育知识,然而、很多学校却更加注重的是文化课程的成绩结果,造成了对于体育课程的大量压缩,不仅随意减少学生的锻炼时间,甚至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久而久之,不少学生都抵触体育锻炼,害怕受伤,害怕耽误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虽然、现行的教育体制对于体育课程有了严格规定,也针对体育课程的提高改进了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弊端,使得本该发挥巨大作用的体育欣赏课程往往只是成了单纯的放松时间,并没有做到物尽其用。

3如何使体育欣赏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体育教育的完全实施需要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基本教育知识的传授,只有保障知识的正确、充分地传递,才能使学生们对于体育运动有更加正确的认识,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所以,在教学方面要安排一定的课时数来满足基本条件,并将体育欣赏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大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授课,才能通过正规的途径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水平和知识能力。(2)加快对体育欣赏课程的实践与理论探究,形成具体的教学体系,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如果只是将课程纳入教学大纲,却没有明显的教学成果进行展示,那么这样只有框架没有肉的教育方式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进行过系统的探究、摸索、论证后的内容才能真正为体育欣赏课程的普及和传播提供最好的支持。因此,加快对于体育欣赏课的研究,深化体育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体系,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能力,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3)领导人员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积极改善学校的体育教育环境。一方面领导人员要适时转变自己的管理思路,在注重学生文化课成果的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师生参加到体育锻炼中;另一方面要积极改善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校体育设施,为体育欣赏课程的实践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引导体育欣赏课程的学习。任何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知识的探究、传递、引导还是检查方面,教师的作用都不言而喻。在高职学校体育欣赏课程的过程中,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知识教育储备,才能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将知识高效的传递给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以达到最好的效果。(5)高职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体育欣赏观。课程的优秀完成还离不开学生与老师的积极配合,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参与,才能在实际运用中将知识灵活吸收掌握。因此,作为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在体育欣赏课程上认真参与课程,积极对课程进行评价、欣赏,并给予教师一定的教学成果展示和反馈,以促进课程的完善和发展。

4结语

体育欣赏课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课程,不仅需要教育系统的维护,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课程目标。我国的体育欣赏课程系统还不完善,因此,更需要教育专家和教师们的不断探索前进,建立完善的体育欣赏体系,同时也需要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们配合教师工作,树立正确的体育欣赏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只有各方面积极配合,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才能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和身体素质。

作者:侯健1陈健2工作单位:1.铁岭卫生职业学院2.铁岭科学技术协会

第三篇

1问题的提出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推行与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需要,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科学地构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结构模式?学校体育需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职业技能?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社会发展需求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根据国家教育部201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通过对贵州省十所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与整理,深入剖析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不足,调整与构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与对策,进而提出以培养学生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及组织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职业技能力为中心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结构模式,对当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实用的参考价值,对提高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调查组从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期间对贵州大学体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等十所高校发出问卷调查表350份(其中学生问卷200份,教学管理人员问卷50份、教师问卷100份),收回问卷31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00%。

2.2实地访谈法

实地采访贵州十所普通高校体育学院、体育系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就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背景下应培养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那些职业技能为主题,采用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访谈调查。

2.3专家咨询法

以“实施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中、小学体育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为专题,就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结构的调整与改进等问题咨询了贵州普通高校的体育专家、教授12人。

2.4文献与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从国内有关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实施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究的大量文献中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整理与归纳,论文数据采用数理方法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社会发展与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

现代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健康教育评价体系。[1]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具有扎实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良好的运动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在此背景下,推行与实施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涉及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人才模式,涉及到学生从事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能力培养及其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整、改进与完善。

3.2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教育部201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2](P123-126)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推行与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需要,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依据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模式结构应建立在以发展学生组织与实施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能力和体育教学能力为主的两个基准点上,以培养与拓展学校体育教学职业技能为中心。但是,通过对贵州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资料统计结果及教师、专家访谈反馈信息显示,当前贵州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推行与实施要求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状况,因此调整当前贵州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结构,改革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对培养出高质量的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3贵州现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校体育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特征。面对学生教师必须具备能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新体育与健康课程需求,[3](P69-71)教师的培养模式应着重于能够促进学生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健康发展的能力,为适应青少年学生的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其人才培养的模式应充分突出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方法和运动技能为主的职业技能结构体系。但在对贵州多个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调查与访谈中发现,目前贵州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符,课程内容设置的权重比例失调,运动技能能力培养趋弱等三个方面的不足。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小学学校体育需要的专门人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合理与否,对培养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进行设置?将学生培养成由那些知识结构和能力组成的人才,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问题。调查资料显示:贵州现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为:“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现行方案强调培养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从宏观层次分析其目标设置基本正确,但在微观层次上却缺乏实用的标准,没有充分突出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职能的具体标准结构,作者认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应该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施行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具有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扎实的运动技能和阳光体育组织能力,能胜任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的职业技术性人材。

3.4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视角下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模式

依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实施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构建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增强体育教师教学职业技能与提高职业性社会竞争力三大基础之上。合格的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应具有扎实的体育教学动作示范、讲解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具有较强的筹划、组织、指导学校体育与健康运动能力;具有坚实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知识、方法与运动技能,能胜任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的职业技术性人材。通过对贵州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方案的分析,发现目前贵州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缺乏针对性和重点,突出地显现用于培养学生组织与实施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能力的运动技能类课程时数相对较少,所占系统整体结构比例相对较小,没有重点突出以发展身体运动能力为主的体育教育学科特点。这种特点不突出的课程内容对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技能性人才是极为不合理的。调查发现,目前贵州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内容设置存在课程内容设置的权重比例失调,本文选用具有一定典型代表意义的省直高校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地区院校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内容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上述两所院校在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方案中理论课门类所占学分比例过大,己分别达总学分的50.62%至69.64%,而运动技能门类所占学分的比例则较少,才达到32.72%至22.62%。实施新课标,强调突出运动实践性,提倡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因而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运动技能和教学能力,但当前贵州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用于培养体育教师身体运动技能,组织与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能力的课程内容设置比例较小,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强调运动实践性模式要求不相吻合。从社会发展需求和实施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视角分析,学生筹划、组织、指导体育与健康运动能力;体育教学动作示范、讲解能力与教学组织能力;体育与健身基本知识与方法与运动技能三个方面能力决定了教师职业技能的高低,是组成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模式结构的三大基本组成部分。现代教育倡导人才培养要遵循人本主义的自然发展观和实用主义的教育观,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充分发展学生职业技能,强调和突出体育教育学科的运动实践性特征,要重点发展学生组织与实施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教师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职业竞争力。要遵循实用主义的社会需求观,注重学生能力发展以社会需求为主导,充分考虑和重点培养以发展适应社会体育发展需求为主的职业技能。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倡全体学生的体育参与,强调发展学生主体学习精神与体育健身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顺应这种要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与完善,应从强调学科知识内容教学转变为发展学生运动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为主的培养模式。

4结论

4.1贵州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学院、系目前所施行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培养目标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符,课程内容设置的权重比例失调,运动实践技能能力培养趋弱等三个方面的不足,其中运动实践技能能力培养趋弱,没有重点突出体育教育专业身体运动实践为主的学科特点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4.2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构建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增强体育教师教学职业技能与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竞争力三大基础之上。合格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模式,应具有扎实的教学动作示范、讲解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具有很强的筹划、组织、指导学校体育与健康运动能力;具有广泛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知识、方法与运动技能,能胜任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的职业技术性人材。

5建议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篇7

赏识教育魅力独特

谈老师平时有个习惯,有空就到她任教的班里走走,谁又长“本事”了,谁又不高兴了,谁又哭鼻子了,谁的作业得“优”了,她都知道。在她眼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是可爱的天使,有的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哪怕孩子的一点点进步,她都看在眼里,说在嘴上,“李天强,你跑的真棒!”“刘为盼,你坚持跳绳100下,真了不起!”“李能,这节课,你是最棒的!”她常说,教师的教学特色就“特”在发现、培养一批有个性的孩子,既是很普通的孩子,如果你用欣赏、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就会闪光。她常说:“我一天不见到学生心里就空荡荡的,和学生在一起有一种愉悦感、幸福感。”在她担任班主任期间,家长们信任她,孩子们喜欢她,亲切地喊她“妈妈老师”。邱宇同学在东湖开发区围棋比赛中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方旭东同学被评为东湖开发区三好学生,流动红旗也经常光顾她们班。

渗透美感魅力无限

谈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渗透体育之美,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蕴藏的独特魅力,让学生体会到体育可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奏,使动作变得优美,使性格变得刚毅,使意志变得坚强。她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运动会、冬季锻炼、体育节、大课间活动等等。不断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观看精彩的体育运动项目,让他们用听觉用视觉感受空中灌篮的迅猛、射球入门的凌厉、跳板下弧线的漂亮、杠杆上身姿的灵巧、水中如芭蕾的群舞、冰上似蝴蝶的飞旋;让学生体会运动的激越。

优化过程魅力焕发

小学生机智灵活,天真好动,对学生管得过多过死已不适应学生体育学习发展需求。谈老师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及时地、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在教学中要主动地积极地去适应学生,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如在教游戏课“猫捉老鼠”时,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为“粮囤”,让一个学生充当“老鼠”,一个学生为“猫”,听到“开始”的口令后,“鼠”绕囤快跑,“猫”在后追拍“鼠”。“鼠”累了,就贴在另一个学生前,这个学生就变成“鼠”。如果“猫”追上“鼠”就互换角色。这个游戏很有趣,既能锻炼学生的奔跑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灵敏、躲闪能力,但是时间一长,学生就乏味了,因此她在教学这个游戏时,不到十分钟就引导学生学习下一个内容。使学生始终感到课堂内容的新鲜,体会到体育课堂的无限魅力。

学生都愿意上她的课,都喜欢和他一起活动,一起游戏。学生见了她拉着她的手问这问那:“老师,下节体育课我还想跑步。”“下节课我们还做游戏吗?”“我们啥时再进行接力比赛?”她所教的学生运动热情总是那样高涨,就连课外活动时间也都抢着去活动。在体育教学研究这一块,她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向有经验的同行们请教,走到哪,学到哪。2002年在东湖开发区小学体育优质课中获得二等奖;2001年、2004年在东湖开发区体育学科论文评比中分别获得一等奖;2001年在东湖开发区体育教案评比中获得一等奖;2005年、2006年、2009年在市体育论文评比中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二等奖;2007年在东湖开发区体育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8年在市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08年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9年在市第五届“大江杯”小学教师规范汉字书法比赛中毛笔获得三等奖;2009年在市课题研究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10年在市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团体比赛荣获二等奖。

不断探索魅力永恒

第一次走上讲台时,谈老师只是把自己看做一个教师,把教师看作一种职业,自己所做的就是传授孩子知识,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她开始摸索教学规律,不断反思总结,从而进入创造性的天地。这是她对自己定位更高,境界上有了大的飞跃。她不再视教师为一种职业,更是一项充满感动、蕴含责任与爱的一项事业。作为体育教师,谈老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爱着学生。夏天,学生训练完大汗淋漓,她自己掏腰包为学生买来矿泉水,切好西瓜,解暑降温;冬天,她为学生们准备好棉衣帽,提醒他们穿戴好。学生训练强度大,球鞋磨损比较快,在家长还没发现的时候,她就已经用自己的工资给学生买来合脚的球鞋,孩子们穿上舒适的球鞋,感受着浓浓的师爱,更加奋力地奔跑在田径场、篮球场上。在1998年参加洪山区女子篮球比赛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参加市女子篮球比赛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1999年参加市女子篮球比赛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她还获得优秀教练员的称号;2001年参加东湖开发区运动会,获得总分第三的好成绩;2003年参加东湖开发区运动会,获得总分第二的好成绩;2003年参加东湖开发区广播操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2005年的区“三跳”比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四名。2006年在参加东湖开发区队列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14年的教学实践中,她从未满足于已有的经验和成绩。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工作,潜心研究小学生体育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体育训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2009年撰写的《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发表于成才杂志上。2009年参与编写校本教材《节能与环保》;是校刊《成丰》。

乐于助人魅力四射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贵州省地方院校;体育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模式

为检验大学生本科阶段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及技能,在临近毕业阶段,通过论文的形式来提高学生检索文献、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部分学者对毕业论文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毕业论文不能有效促进大学四年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对贵州省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毕业论文管理员进行访谈得知,该校学生的结业都是以毕业论文的形式。单纯以毕业论文的模式作为学生结业的手段是否能真正促进学生四年对专业知识的探索,对学生就业后的专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值得商榷。本文将以贵州省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模式探索为研究对象,以安顺学院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模式为例,主要通过访谈法收集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结业的相关资料,探索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贵州省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结业加入毕业设计的必要性

(一)创新教育形式下的时代要求。创新就是要摒弃一些不合理的做法,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根据实际情况,寻求适合事物发展的新方法。在创新教育形式下,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在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进行改革。纵观近几年的毕业论文,已无法真实反映出体育专业毕业生真正的核心能力。为了真正实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根据贵州省地方院校体育专业的特点创建一种结业考核模式。通过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专业毕业设计的研究,不仅能促进学生认真学习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究、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观,而且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好教风、学风,真正实现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就业后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从而提高体育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二)体育学科特点的自身要求。体育专业注重实际环境下的实践技能培养,其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要求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认真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技能,掌握影响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胜任运动竞赛组织管理工作。所以,体育专业学生不仅仅是以一篇学术论文评价四年所受教育的结果,应根据体育专业实践性和运用性较强的特点,从学生自身发展出发,以实践为基础,围绕着运动技能、运动竞赛以及运动管理水平来进行考核,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白需要付出四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写出一份优质的毕业设计,而不是临时突击写一篇毕业论文。另外,毕业考核的方法也将影响学生的培养过程,结业形式采用毕业设计的模式,在培养的过程中需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完成毕业考核。(三)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偏差。用人单位满意度是衡量大学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部分学生在中小学就业后,运动技能不能规范地讲解,教学程序混乱,教学质量不高,自我学习和创新研究能力较差,而且对基本的赛事组织不甚了解,与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相背离。从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反思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大学四年学生运动技术、理论学习的动力不足。而结业形式是学生学习过程实现理论、技术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联系的桥梁,采用什么样的结业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四)毕业论文的撰写环节存在诸多的不足,缺乏相应的监管和防范体系。从体育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环节来看,存在的问题,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主观上讲,学生对毕业论文撰写的态度不端正,教师指导也很不认真,甚至指导老师本身的水平相当低。从客观上讲,主要是论文撰写缺乏相应的监管和防范体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抄袭造假现象严重。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对未来的工作没有实际意义,于是,仿照一两篇硕士论文,改变硕士论文的数据、研究对象,然后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轻轻松松完成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其二,选题没有实际意义。从近五年的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80%的学生围绕某一地区某一运动项目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虽然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但有部分学生没有具体的实施,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所总结出来的对策与建议没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其三,文章结构混乱。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毕业论文对以后从事的工作无关紧要,只要过关就行,所以在撰写的过程中存在敷衍现象。而且大学四年,学生没有任何压力,大部分学生在业余时间没有查阅文献资料、学习专业课理论知识的习惯,造成专业理论知识欠缺,以至于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思维混乱,层次不清晰。

二、贵州省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运动技术的保持能力,规范技术动作,在结业时,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或专项,选择一项运动技能向答辩组进行展示。作为贵州省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结业形式,可采用“技能展示+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模式,结业成绩即为毕业论文或设计70%、运动技能30%。(一)术科项目毕业设计的改革思路。有学者将运动技术划归为体能主导类、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项群,结合我院所开设的术科课程,确定改革思路。1.技能表现难美性项群改革思路此项群主要包括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项目。作为毕业设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专项,创编一套动作并制成视频,根据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说明编排套路的主要理论依据、目的意义、套路的文字说明,要求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编排合理、特点突出,达到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的目的。答辩的方式是学生先展示自编的套路,然后阐述答辩所选内容的理论及现实依据,所编套路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详细阐述自己的研究内容与体会等。2.体能主导类项群改革思路在安顺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此项群主要是田径项目。技能展示采用田径代表性的三个项目:跨栏、标枪、跳高。毕业设计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可根据某一中小学某一个运动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围绕训练方案进行详细论述,包括训练的生理学分析、训练的原则、方法、手段,年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天训练计划,训练的强度及负荷,保护措施,医务监督及恢复手段等。二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和管理田径运动会等。田径运动会的组织与管理包括比赛前、比赛中的组织过程、比赛后的工作,秩序册的编排,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措施。通过毕业设计的撰写,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会的组织、编排方法,使其毕业后能够规范地组织田径运动会。3.技能战能主导类项群改革的思路此项群包括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排球、足球、篮球等。由任课教师制定项目需要考核的技术,并根据该项目的评分标准获取技评和达标成绩。毕业设计可对战术进行说明,包括所选战术运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战术运用的前提,优缺点,怎样提高战术运用的效果等。答辩时,战术演示需通过计算机操作,以视频形式演示该项目的战术设计,并围绕主题进行论述,给出结论和建议。4.理论课程毕业设计的改革思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包括体育理论课和体育实践课,理论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理论课程的毕业设计应与实践紧密结合,如《体育欣赏》这门课程,学生可根据一段比赛视频进行解析,从比赛场上智力美、人体表现美、运动技术美、设备、场地、器材美等几个方面进行解析。再如《体育保健学》可以搜集运动损伤的案例,制定康复治疗的方案,以及方案的改进过程,配备康复治疗的视频以及语言的讲解。5.体育器材的改进体育器材直接影响运动成绩,先进的体育器材能够监测运动训练时的技术指标,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运动员的竞赛成绩。毕业设计可围绕着某一运动器材的改进进行论述,需阐述改进运动器材所遵循的原理,所设计的器材与原器材优缺点的比较,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拟采用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分析。此类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对现有的体育器材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后续器材的优化更新提供参考。

三、贵州省地方院校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自我学习、创新研究的能力,真正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体育学院的领导、教师、学生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创新的重要性并高度重视。任课教师提出所教科目毕业设计的方案,经教研室认真讨论提交体育学院审核,体育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毕业设计的方案及实施细则,对文字叙述及图像视频制定等提出详细要求,并报备教务处。鼓励师生破除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尝试新的毕业设计模式,并在摸索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体育专业毕业设计的模式。(二)毕业设计的改革应循序渐进。结业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技能测试,学生选取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进行测试,具体标准根据学院制定的术科评分标准,二是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在毕业设计的改革初期,应循序渐进进行。一方面由于师生一直以来都认为毕业论文是结业的唯一形式,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且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师生所付出的精力较少,一旦实施毕业设计,大学四年师生均处于责任和压力中,毕业设计的改革势必遇到阻力。另一方面,《毕业设计的实施细则》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项目的特点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的,其可操作性、实用性是否完善,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才能制定出合理、完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较强的《毕业设计的实施细则》。(三)毕业设计的形式应多元化。虽然改变了仅以论文作为结业的唯一形式,初步制定了贵州省地方高校体育专业毕业设计的创新模式,但是毕业设计的题材不局限于学院所规定的形式。应不断地拓宽写作素材的来源,加大定量分析的力度,不断丰富毕业设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不断对毕业设计的形式进行创新。总而言之,能够反映学生四年真才实学和实际创新能力的毕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均可。(四)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的带头引领作用,促进学生的技能训练。为了使学生有一份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从新生进校起,实行导师制,根据师生双向意愿,采用师生双向选择的方法。导师主要负责对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健康、快乐成长。体育学院根据导师的工作量,进行考核,并纳入年终目标绩效考核中,鼓励导师认真完成各项工作。通过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不断完善导师制度,为培养体育专业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强、创新水平高的应用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1]。此外,通过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形式促进导师制的实施。因为,大多数新生进校后,在相对放松的大学生活中产生了懒散和松懈心理,部分学生对教师存在排斥心理,使得学生工作开展较为困难,而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容易沟通,在学习生活中可以起到帮助和带头作用,可以配合导师间接督促其进步。(五)不断提高师资力量。结业采用毕业设计的形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过程。在每学期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两次知识运用能力的小设计,引导学生查阅文献,综合分析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贯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无疑对教师理论知识的储备量、实践运用能力、课程小设计的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提高教师毕业设计的指导能力,体育学院可与毕业设计开展好的兄弟院校达成协议,派毕业设计的管理人员及部分教师到其他学校跟踪、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毕业设计管理流程,或请对方来我校指导协助实施。另外,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专业知识与运用专业知识的机会,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六)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了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可构建大学各年级具体的科研能力培养目标。大学一年级由班主任负责,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观摩课、训练课做出评价,给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阅读与课程相近的书籍5-10本,并做读书笔记;大学二年级主要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准备“专业资料摘抄本”,不断收集专业资料,并在学期结束时由教研室收取。大三年级学生由体育科研方法老师负责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主题,查找、收集分析、归纳、总结文献资料,并由导师带领参与自己的课题或者要求学生根据某一实践活动撰写小设计,另外,任课教师在每门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撰写一篇理论联系实践的小设计,并给与分数加入最终考试成绩中;大学四年级主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从论文选题到论文定稿由导师具体负责。(七)建立贵州省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监管与防范体系1.毕业设计前期监管与防范毕业设计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导师遴选、题目确定、开题报告撰写及开题答辩。据调查,贵州省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导师遴选工作都是在开题前根据学号分给指导老师,专业及学生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建议从大一开始选定导师,导师负责学生四年的成长,期间可做微调。并在第六学期开始开题报告的撰写,首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选题,并将题目汇总后交论文审核小组审核,通过后开始撰写开题报告,并于七月前完成答辩,不过多占用学生期末考试的时间。2.毕业设计中期监管与防范毕业设计中期监管与防范工作主要是指开题之后到毕业设计提交给评阅老师之前这一时间段的监控与管理。贵州省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开题之后有一个学期的实习期,学生到第八学期的3月份才回校。这期间学生离开学校疏于管理,论文工作停滞,到第八学期开学后才草率开始撰写,而第八学期学生的精力都放在找工作或考研复试上,容易导致学生敷衍了事、应付过关。建议学校给学生两个半月的实习,动员学生在此期间进行高质量的实习工作,而后返校开始投入全部精力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按学院规定的时间提交论文一稿、中期检查报告、二稿、三稿、定稿到毕业论文审核小组,符合要求才能进入到下一环节。3.毕业设计的后期监管与防范毕业设计的后期监管与防范主要是指毕业设计的评阅和答辩工作,校督导和学院督导小组全程监控各个环节是否规范。学生毕业设计的评阅及答辩应由相同专业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进行,对于不符合学院要求,没有达到学院标准的严禁通过。最后由论文审核小组审核论文质量、格式,规范毕业设计过程,强化毕业设计管理,进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结语当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贵州省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应充分考虑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依托,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研究能力为目的,形成毕业设计模式。此模式在改革的初期将会遇到种种问题,管理者需要不断地思考、总结改进,逐渐形成合理、规范的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真正实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提供能够胜任相关体育工作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常丽丽,杜智萍.牛津大学导师制对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6-8.

[2]傅斌,王彤.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探讨———以山西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6):63-67.

[3]徐碧鸿.中国矿业大学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模式探索[J].运动,2015(7):91-93.

[4]刘宁.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分析[M].当代体育科技,2018:83-85.

[5]张娟.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开设现状研究[M].科技资讯,2018:229-230,232.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篇9

1.1总体检索情况分析

在中国知网(CNKI)上,运用高级检索模式,将内容检索条件设置为:乒乓球,将检索控制条件设置为:发表时间:2000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在运行检索之后,共检索到7702条结果。

1.1.1按年度分组

按发表年度分组,每一年度所发表的与“乒乓球”相关的论文篇数如表1所示。从2000年到2012年的13年间,每年度的文献发表数量的情况上来看,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0至2005年间是一个发展阶段,文章数量基本属于持平状态。2005年是一个拐点,2005至2008年间与“乒乓球”相关的文章数量明显上升,到2008年度达到顶点,这种情况的发生,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无关联。奥运会的举办使人们更多的关注体育、关注国球。作为体育工作者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乒乓球运动的物质、技术和精神等方面。2008年后出现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从迎接奥运会对体育的全面关注到奥运会结束之后遭遇“真空期”。2008至2012年间的文章数量虽与2008年当年比较稍有下降,但是其总体趋势仍然呈现上升趋势。

1.1.2按机构分组

按研究机构分组,本文选取了论文篇数排名前40的研究机构进行了数据统计,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分析出,2000至2012年间,对乒乓球进行研究并公开的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19个省份,分别是:北京、湖北、上海、广东、辽宁、江苏、河南、陕西、天津、河北、湖南、山东、广西、陕西、福建、吉林、四川、浙江、哈尔滨。专业体育院校,尤其是本省乒乓球运动发展较好的专业体育院校所在省份排名均比较靠前。

1.1.3按作者分组

按作者分组,本文选取了篇数排名前40的作者进行了数据统计,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关于“乒乓球”方向论文的作者主要分布在12个省份,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江苏、辽宁、武汉、广西、湖北、河北、天津、河南、重庆,其省份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1.2博硕论文检索情况

通过中国知网在限定“2000-2012年博硕论文”的基础上输入“乒乓球”共查询出博硕论文683篇,除去与乒乓球间接相关的论文248篇,剩余直接相关论文共435篇,其士论文14篇,硕士论文421篇。在这435篇博硕论文中,“体育竞赛”方向的论文124篇,占28.5%;“体育教学”方向的论文97篇,占22.2%;“社会体育”方向的论文78篇,占18.0%;“体育管理学”方向的论文61篇,占14.0%;“体育产业经济学”方向的论文43篇,占9.9%;“体育价值文化”方面的论文12篇,占2.8%;其他方向的论文20篇,占4.6%。其中与“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直接相关的10篇博硕论文中,包含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9篇。

1.3中文类核心期刊论文检索情况

1.3.1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的相关研究

在中国知网中利用“高级检索”模式,在限定年份为“2000-2012”、主题分别为“乒乓并含价值”或“乒乓并含文化”,并在“核心期刊”中进行“模糊检索”后,共找到与“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直接相关的中文类核心期刊论文15篇,涉及社会价值、教育价值、组织文化、外交文化、技术文化等,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从博硕士学位论文和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的检索情况可以看出,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相关的论文主要涉及技术文化、组织文化、教育价值、健身价值等层面,而并无立足于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所展示出的文化现象以及其发展和传播的综合性论述,而针对于在现实情况下乒乓球运动文化的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更是较少。

1.3.2乒乓球发展及其传播的研究

在中国知网中利用“高级检索”模式,在限定年份为“2000-2012”、主题分别为“乒乓并含发展”或“乒乓并含传播”,并在“核心期刊”中进行“模糊检索”后,共找到与“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直接相关的中文类核心期刊论文27篇。(1)从国内国外角度来看,涉及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9篇、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8篇、综合发展的10篇。(2)从研究内容看来,涉及综合性论述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发展的10篇、运动技术及技术文化发展的5篇、规则及规则文化发展的4篇、外交文化发展的2篇、联赛与俱乐部及相关产业发展的4篇、内涵文化发展的2篇。从对核心期刊论文的检索分析中可以看出,关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论文有几条清晰的研究主线,包括规则及规则文化发展、技术及技术文化发展、联赛产业发展以及难以做明确区分的,我们所谓的“综合性”的发展。从时间轴上来看,08年是一个分水岭,08年之前关于规则和技术的发展较多,而在08年之后,关乎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的发展以及其文化发展的论文逐步增加,但也并没有专门从文化角度谈乒乓球运动发展与传播的论文。

22000-2012年间CNKI文献检索文本分析

1964年徐寅生先生对中国乒乓球女队所做的报告《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文成为关于乒乓球文化研究的始动文章,被誉为依据唯物辩证主义研究乒乓球运动文化哲学的典范。刘曾维和郭少安(1974)的《对乒乓球旋转规律的剖析》、沈守仁(1978)的《对我国乒乓球几种主要打法发展趋势的几点看法》、刁文元(1979)的《对进攻与防守理论的认识》、谢琼桓(1982)的《文明孕育体育,体育促进文明》等文章也是乒乓球运动文化研究的前期铺垫。九十年代之后,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邱钟惠和吴焕群等(1991)的《世界乒乓球技术和打法演进过程及其规律》、张志杰(1993)的《概论中国乒乓球运动》、PeterVanSch-ie(1993)的《国际乒联关于乒乓球魅力和有关训练调查报告》、黄志玲(1998)的《论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社会价值》、杨李丽和房欣(1999)《试论中国乒乓文化》等,关于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的研究出现多元化的趋势,研究取向也由九十年代之前的技术文化向社会价值等方面转变。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的研究进一步增多,更多学者关注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以及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的发展。

2.1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相关研究的文本分析

2.1.1文化内涵的研究

文化内涵是文化载体所承载的人类精神、思想等,是载体的精神实质在文化关照下的体现。目前我国学者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的衍生过程的研究多是以文化的内涵为逻辑起点进行分析的[1],其中包括:在有关建国初期的“全民乒乓”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特色“体育英雄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等精神文化内涵(陈启湖,2009);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剖析的如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之国民心理等;乒乓“举国体制”与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社会本位群体意识(王阳春、何元春,2007);项目制胜规律与刚柔相济、取法中正的中庸之道观(吴焕群,2009);打法的多样性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等(何元春、苏丕仁,2006)。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乒乓球运动的意义已不再仅仅限于体育与游戏的范畴,而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现代社会文化之中[2],也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重要的消费品。

2.1.2分支文化的研究

在与分支文化相关的研究中,近13年来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的研究脉络主要体现在地缘文化、外交文化、组织文化、技术文化的研究上。多数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看待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的发展,如以地缘文化为视角的乒乓球运动文化传播的地理影响因素研究(于文谦、荆雯,2012)、以具体历史事件为视角(李永安、张瑛秋,2012)和从政治博弈为视角(韩玉娟、刘佳海,2012)的乒乓外交文化的历史发展研究、以心理文化为视角的乒乓球运动心态和价值认知等心理因素研究(何元春、苏丕仁,2011)、以社会团体的行为为视角的乒乓球运动队组织文化研究(白杨,2011)、以技术文化构成(技术手段、技术制度和技术观念)为要素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文化发展研究(唐建军,2005)、以哲学为视角的乒乓球运动发展中蕴含的哲学范畴(钟宇静、王大中,2008)和乒乓球队技术进步的哲学思辨分析(肖天、梁晓龙,2006;梁波,2009)研究等。

2.1.3文化价值的研究

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如社会价值、教育价值、个人价值、经济学价值、法律价值等等。这些价值的存在是人在不同领域发展中的范畴性、规律性的本质存在。在乒乓球运动文化教育价值的研究中通过结合“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目标,参照培养完善人格以实现“育人”的教育根本目的,用乒乓球运动文化的教育价值为我国体育教育价值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周成、王乐,2011)。在社会价值研究方面,主要是关于乒乓球运动具有世界运动语言并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体现个性特点的张扬与人格精神的塑造、平民化的发展趋势并体现大众文化状况的社会文化意义的研究(谢诚,2004)。也有学者提出,在目前的世界乒坛上,一边是中国的强大,一边是昔日乒乓强国的衰落。这都是因为乒乓球有运动、有竞技,无文化、无专门的乒乓球高等学府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缺乏乒乓球理论研究,缺乏乒乓球文化和乒乓球精神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所致(王杰恩,2008)。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乒乓球文化价值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中国乒乓球文化“本土化”现象的特征及其成因的分析上,并提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应走“本土化”与“全球化”和谐发展之路,并在更新观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传播措施三个层面提出建议,旨在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兰彤,2009)。

2.2乒乓球文化发展及传播相关研究的文本分析

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而传播则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关乎乒乓球运动发展与传播的研究不在少数,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是乒乓球运动保持生命力的必要条件,而传播则是乒乓球运动延长生命力的必要手段。近13年来,中国知网上关于乒乓球运动发展与传播的研究集中在两个维度,一个是国内外视角的不同,另一个是针对某一具体乒乓事件进行的文化发展传播研究,如以文化为载体的初级萌芽形态发展、运动技术文化发展、规则文化发展、综合性发展等方面。

2.2.1关于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研究

除中国之外,目前世界上乒乓球运动发展较好的国家还有亚洲的中华台北、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欧洲有德国、奥地利、丹麦等。其中,日本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将体育运动的重心转向群众体育,对于日本乒乓球运动的研究主要是日本大众体育乒乓球运动文化或大众乒乓球俱乐部发展策略对我国群众体育乒乓球俱乐部的启示上[3],而关乎德国的乒乓球运动发展与传播研究则主要在职业联赛的目标制定、职业化发展价值取向、管理机构的制度化设置、俱乐部运营理念、职业联赛产权、球员管理制度等方面[4]。在国外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上,“海外兵团”也是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海外兵团”这一特殊的乒乓球组织文化现象,暂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人才过剩的现状、以非正常手段从某种程度上活跃了世界乒坛,但是其目前发展也面临着种种困境[5]。在对世界乒乓球运动优势转移规律的研究(张秋芬、杨改生,2010)上,有从地理角度展开的地缘文化发展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也有竞技技术转移规律的相关研究。在对世界乒乓球运动综合发展的研究方面,始终不能离开乒乓球核心国家———中国的重要作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对乒乓球运动文化的影响也是可见一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物极必反”等哲学思想也影响着国人对于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的思考。关于目前世界乒乓球运动的非均衡发展的研究、乒乓球人口锐减的研究、乒乓球比赛观赏性降低的研究较多。而关于解决当前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不平衡[6]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变认识,改变心态;国际乒联应完善规程,全球推广;其他各国应加大力度,精心培育[7]优秀的本土乒乓球运动员,变“限制中国”为“世界学中国”,通过文化发展来从意识形态上渗透乒乓球运动文化的影响力,在充分挖掘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魅力的基础上,发挥中国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2.2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初级形态研究

对任何一种文化发展传播初级形态的研究是该项文化研究的初始动力,在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传播初级萌芽形态中,关于英国乒乓球运动起源的文章。关于乒乓球在萌芽期的具体传播方式和特征的研究如英国乒乓球广告、专利与商标、音乐、报道、期刊、书籍、集邮、艺术品等较多。萌芽期的乒乓球传播具有极为特殊的社会价值及导向作用,促使乒乓球运动全面进入当时的社会生活,也为乒乓球的现代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历史基础(李荣芝、肖焕禹,2012)。而对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的具体考证的研究中,则主要体现在关于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的时间和地点的关注上(李荣芝、肖焕禹,2012)。在进一步对近代报刊中有关乒乓球运动的报道进行系统梳理之后,则可以归纳出关于近代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乒乓组织、女子乒乓、乒乓赛事、乒乓规则四个方面(李有强,2011),为当今我国乒乓球事业打下了初步的历史基础。

2.2.3关于乒乓球运动规则及规则文化发展的研究

规则引导技战术发展方向,技战术不断适应新规则,又反作用于规则。只有加强规则的前瞻性研究,厘清当今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脉搏,才能正确指导乒乓球运动员日常竞赛与训练,才能实现国家相关资源的最合理配置。目前我国学术界近13年关于乒乓球运动规则改变以及种种改革对运动技术的影响的论文不占少数,其观点主要体现在:现代乒乓球技术已处在一个巅峰时代,各种打法的技术发展已几近极致,要想有新的突破恐怕较难;击球工具虽有所变化,但其作用甚小,唯有竞赛规则的改变才能控制或引导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方向(陈小华、黄莉芹,2002);关于胶皮颜色、海绵胶皮以及粘合剂的总厚度、长胶、乒乓球直径、无机胶水、无遮挡发球、11分制、7局4胜制等的规则改革的研究,主要是是出于对实现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的考虑[8]。而规则的修改也体现了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的某些方面。而规则修改的同时所带来的技术改革则更渗透着文化因素。

2.2.4关于乒乓球运动技术及技术文化发展的研究

关于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研究的取向主要有两个:社会学取向和统计学取向。社会学取向下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文化呈现的较为明显,而在统计学取向下更侧重于的乒乓球运动技术统计,从统计数据结果中寻求其文化存在的脉络。社会学取向下的社会控制视角对乒乓球技术发展与规则限制问题较为突出,发展问题是规则理性中合法性和公平性的核心。目前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市场取向,决定了规则理性中合法性和公平性在比赛双方技术的运用上不仅要保证机会公平还要保证游戏公平,以便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9]。在统计学取向下关于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录像观察、三段分析法对实行新规则后的世界优秀男选手的比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所得数据与各评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10];或是对某一特定运动员参加某几届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比赛的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揭示其技术的发展变化趋势[11]等。作为乒乓球运动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削球这种以“削”为主要技术形态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文化,在近50多年来却一直在走下坡之路,对削球打法落后的现状和原因、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统计、分析与研究[12],亦或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削球打法的特征的研究[13]的学术论文也较多。规则的频繁改革使运动技术的改革亦步亦趋,世界优秀男乒选手在三段使用率上发生了新的分配形式,三段的使用率有明显的“向平均数回归”的趋势,在前三板的争夺更加激烈。而与国外运动员相比,中国选手在接抢段的使用率更高,能更好地适应了新规则[10],这与中国文化中“不通,则变;变,则达”的文化理念相通。而削球打法在前4板的争夺中,得分能力不强,发球抢攻段和接发球抢攻段的抢攻使用率和得分率与进攻型打法相比较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削球打法在相持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较高,相持段的技战术非常重要;正手削球的稳定性亟待加强等等[14]。

3研究不足与展望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篇10

以某中文核心期刊学报征稿要求为例(供初学者参考)

一、本刊的编辑出版,严格执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1999-02-01试行)标准化要求,投向本刊的稿件要求著者提供题目(最多不要超过20字)、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参考文献。

(一)摘要:须客观地反映文章的重要内容,篇幅一般不超过200字。

(二)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词,每篇文章选3-8组为宜。

(三)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地址、邮编、电话及电子信箱。

(四)文章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均应译出英文,著者姓名标出汉语拼音。

(五)参考文献:指著者引文(正式出版物)所注的出处,文中用方括号按先后顺序标出,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文献说明一律放在文末,即采用顺序编码制。外文参考文献按照国际通行的著录格式标注。

其格式如下:

1.著作:[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M]. 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

[1]孙汉超.体育管理学教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178-180.

2.译著:[序号]国名或地区(用圆括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译者.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

[1]乔治·迪特曼.提高速度的秘诀[M].段金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151.

3.论文集:[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C]. 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

[1]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4.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1]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 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68-471.

5.期刊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J]. 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任选).

[1]万晓红,欧阳柳青,杨梅,等. 试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社会功能及人文价值[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7(3): 4-6.

6.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 孙浩. 肥胖已成全球问题[N]. 健康报,2004-05-18(5).

7.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 [EB/OL].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华栏,包建. 心理养生——21世纪健康主题 [EB/OL]. www. dzjk.com. 2004-03-20.

二、省(部)级以上立项的课题(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与编号,并附上复印件。

三、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凡“作者简介”信息一律另页列出。

四、本刊对决定采用的文稿,会通知作者再给本刊寄发电子版。敬请合作,谨表谢意。

中文版论文格式:

标题(居中,小二黑体)

作者姓名1,作者姓名2,作者姓名3(小四号宋)

1作者单位, (邮政编码)(五号仿宋)

作者单位, (邮政编码)(五号仿宋)

作者单位, (邮政编码)(五号仿宋) 23

E-mail(小五,Times New Roman)

摘 要:本文给出了一种?(五号,楷体)页边距: 左右各:3.17cm, 上下各:3.5cm;页眉:2.8cm, 页脚3.0cm。

关键词:(3-5个)

1. 引 言(四号,宋体,加粗)

近年来。。。(正文五号宋体,段首空两汉字字符,1.25倍行距)页边距: 左右各:3.17cm, 上下各:3.5cm;页眉:2.8cm, 页脚:3.0cm。

2. 系统介绍(同上)

2.1 一级子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

2.1.1 二级子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3. 。。。。。。

4. 。。。。。。

5. 结论(同上)

本文给出了。。。

参考文献(五号,黑体)

[1] H.E.S.Said, T.Tan and K.Baker.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handwriting. Pattern Recognition, 33:149-160, Jan. 2000

[2] 刘敬彬,杨丽丽,《浅谈。。。》,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6.8。 (小五号宋体)

外国语专业英语论文格式规范(附样例)

A Contrastive Stud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除了英语小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要大写;另外:除了题目外,论文中所有英文的字体均采用“Times New Roman”)

(学院、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小四号宋体字,加粗),依次排印在论文题目下,上空二行,居中)

【Abstract】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 (英文摘要:上空二行;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其他任何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单倍行距。)

【Key Words】 idiom; comparison; English; Chinese

(英文关键词: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两个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任何其他标点

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除了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的首字母不大写,各单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分号之后空一格;最后一个关键词之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单倍行距。)

1. Introduction

(顶格,除了第一个单词及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不要大写;标题最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上空两行)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 So, this essay is trying to 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oms in terms

of their essential meaning, customary usage and typical expression

(Chang Liang, 1993:44; Li Guangling, 1999).

(段落第一行缩进4个英文字符;夹注的标注法:出现在夹注中的作者必须与文后的参考文献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注意一个或多个作者间的标点符号,时间、页码等的标注法;另外,汉语参考文献的作者要以拼音形式出现,不能出现汉语姓氏;夹注出现在标点符号之前)

2.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idioms In English, …. And it can be clearly seen in the below examples:

(1)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2) I am not a poet. 我不是诗人。

(正文中的例子以(1),(2)…为序号排列,直至最后一个例子;而①, ②…则为脚注或尾注的上标序号)

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idioms

3.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idioms

(正文章节序号编制:章的编号:1. ,2., 3.,…;节的编号:1.1,1.2…,

2.1,2.2…;小节的编号为:1.1.1,

1.1.2…。小节以下层次,采用希腊数字加括号为序,如(i),(ii)…;之后再采用字母加括号,如(a),

(b),…;每章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加粗;每节(及小节以下)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不加粗但要斜体;所有章节的题目都单独一行,最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

In conclusion, ….

3.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dioms

….

Feng (1998) found some problems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 (注意此句中夹注的另一种写法):

(9) 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 dry.

(10) People take no thought of the value of time until they lose it.

….

3.2.1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i) ….

….

(ii) ….

….

4.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References) (小四号,加粗,后面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Sanved, ed. The Oxford book of American literary anecdotes[C]. New

York: OUP,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