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4:38:54

体育管理论文

体育管理论文范文篇1

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铁环、"山羊"、轮胎等)。

体育管理论文范文篇2

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对学生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发动和调节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增力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减力的。前者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如情绪好时便记得快、领会深,就是较难的动作,做起来也感到容易,而情绪不好的,便出现记忆困难,思维迟钝,连平时已掌握的动作也做不好,通常能克服的困难、能超越的障碍也克服不了,超越不了,因而有可能导致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个体的情感具有对他人的情感施加影响的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就可影响、感染学生,使他们精神振作、情绪高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情感的上述功能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调动这些功能来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诸方面着手进行:

一、要热爱学生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热爱、关心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师一方面要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高度信任和尊重学生;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坚定不移地要求和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决不迁就和放任自流。

二、要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感

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订教学目标的同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的结合部,要讲清讲透,让学生弄懂弄通。例如,通过讲述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益处,体育竞赛如何为国增光、为国家赢得荣誉等问题时,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对体育课的情感;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练习,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尊重事实的态度和为赢得荣誉而刻苦训练的决心。

三、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情绪低落往往导致伤害事故频频发生。如在器械体操的教学训练中,有的学生或因未掌握动作要领,或因身体素质差、技术基础差,或因近日有不顺心的事,情绪低落,精神不集中,练习起来很可能动作不准确,或完成不了动作。这时教师如果能耐心指出学生动作完成不好的原因,适时地做正误动作的对比示范,并加以引导和鼓励,他很可能就会集中精神,仔细揣摩动作要领,鼓起勇气和信心去完成所学动作;反之,如果教师粗暴指责或讥笑、讽刺、挖苦学生,这就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引发自卑感,使他丧失信心,或产生逆反心理,对老师产生反感,进而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在这种情绪中再进行练习便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如从单、双杠、高低扛上摔下)。

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关怀、体贴、鼓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尤其是对一些基础较差、体质较差的学生,要多于鼓励、帮助和支持。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感情沟通,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都应将不良情绪甩到教室、训练场外,要情绪高昂、精神抖擞地走进课室和训练场馆,让整堂体育课、训练课沐浴在和煦春风之中。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得有味,欲罢不能;怎样才能营造这种良好气氛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师应在课前检查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教师也是人,人就都有七情六欲,在生活中教师也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绪肯定不良。所以课前教师一定要先检查自己的情绪,发现情绪不良时,一定要理智地进行克制,及时调整情绪。

2.布置整洁、优美的训练场地。训练场地整洁优美,能给人以美感,使人心情愉快,增强练习或训练的欲望。

3.做好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体育动作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健康美、造型美、动态美、节奏美等。教师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示范动作做得准确优美,对学生是一种美的享受,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4.以优美生动的语言、动听的语调感染学生。教师的讲解对学生形成动作的正确概念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讲解时,除了讲动作要领外,还可介绍所学动作的健身、健美作用,对于培养各种心理素质(如勇敢、果断、不怕因难等)的作用以及审美价值。教师的讲解要用准确、优美、生动的语言,有时可穿插些幽默的语言,语调要亲切、动听,注意抑扬顿挫,注意节奏。教师的讲解切忌背书般的平铺直叙、枯燥乏味,更不能在课堂上讲粗口、骂学生和讽刺挖苦学生,因为这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使师生关系恶化。

5.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仪表美、行为美。体育教学中教师着装应该整齐、清洁、朴素大方,仪表、动作都要注意一个"美"字。要落落大方、精神抖擞,又要显示威严,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要中规中矩、一投手一举脚都要给学生一个美的感觉,让学生感到羡慕,这就能用教师的行为举止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管理论文范文篇3

一、首先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地越准,难点就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体育科学知识,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可以翻阅。

二、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

由于教师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的教学旧观念,忘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根据,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另外,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某些“三基”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后效应。

三、备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四、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体育管理论文范文篇4

[论文内容提要]体育媒体化现象是媒体与体育关系的极端表现形态,是体育新闻传播在特定历史时期发展的历史必然,体现了媒体商业化和竞技体育商业化的共同利益。文章以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当下媒体体育传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进行了解析,旨在为改进和完善我国媒体体育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一、引言

没有大众媒体参与下的体育,满足不了大众体育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得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其影响充其量是“部落化”的水平。而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诞生,“萍水相逢”的媒体与体育,因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参与性、娱乐性、观赏性、悬念性、刺激性等特点,引起了媒体的主动“施爱”,二者极为紧密地结合起来。

媒体和体育之间,从早期的报纸体育新闻报道到广播、电视、网站等体育传播的广泛出现,经历了从偶尔邂逅到难舍难分、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深入、从业余到专业、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历程。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中的“体育园地”不断巩固和扩大,以及传媒影响功效及传媒技术、方式的不断丰富与创新,接受体育文化传播对于现代人已慢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在商业文化畅行的现代社会,媒体开始对体育百般“挑剔”起来,使得当下通过媒体而传播的大众体育文化“精彩纷呈”的同时,亦带来了诸多现实疑难问题。

二、从体育新闻传播到体育媒体化

1、体育媒体化的内涵

在全球化经济大背景下,由于利益的驱使,媒体为吸引更多的受众、揽进更多的广告收入而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利用和支配体育——选择媒体人认可的体育信息及形象,使之符合媒体自身的逻辑及其传播的准则,并经过某种过滤、放大、修饰等过程使之更具有生动性、娱乐性、观赏性、冲突性和悬念性。这种将体育现象中经选择过的信息及形象等内容制作为媒体体育作品再呈现给大众的过程就是体育媒体化。简言之,体育媒体化即把体育的部分形象及信息转化为媒体文本的过程。它体现在体育通过媒体这一中介传播时,对媒体特性的依赖、妥协,以及表现出来的深刻的媒体印记,成为引导和影响受众对体育思考、领会和参与的媒体文本。

2、体育新闻传播与体育媒体化的关系

体育新闻传播与体育媒体化是两个既密切相关而又大相径庭的概念。尽管体育媒体化和体育新闻传播都涉及体育和大众媒体的关系,都着眼于大众媒体对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选择与呈现等,但体育媒体化不等于体育新闻传播。体育媒体化是体育新闻传播,尤其是电视体育新闻传播发展到一定程度,并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背景下,媒体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而呈现出的与现实体育别若天壤的媒体体育文化倾向。

从本质上看,体育媒体化和体育新闻传播都是以媒体文本形式而存在,且都属于媒体文化范畴,但两者在概念上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体育新闻传播,是指媒体对新近、正在或即将发生的体育事实的报道。其中,体育事实应包含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里的所有具有新闻价值——能够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的信息,具体应包括体育领域里新的事情、事物、人物、信息、现象以及所有能引起人们普遍兴趣的东西等,而不应像当前所谓的媒体体育传播仅局限于竞技体育领域的人、事、技术、战术、娱乐及其负面产品如暴力、性、兴奋剂等。

体育新闻传播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为提供体育信息、宣传体育精神、监督不良行为、传播体育知识、提供娱乐和赢得利润等。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满足着社会大众的多样化需要的同时关注社会效益。然而,在体育媒体化景况下,媒体的功能开始变化,并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主要体现在娱乐和赢利上,且娱乐大众的直接目的就是追求“眼球经济”。在这样的功利追求下,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导致体育文化传播的失衡、人们体育观的改变以及大众的人格分离等消极效果。

3、体育媒体化是体育新闻传播在特定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

“媒介即讯息”,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与意义的讯息。换个容易理解的说法,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麦克卢汉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_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

20世纪30年代,随着电视的问世,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卫星电视直播技术在体育报道中的运用,是现代体育新闻报道兴起的里程碑,也是其与传统体育报道的分水岭。其标志为1964年在东京举行的第18届夏季奥运会的现场直播。现场直播在第一时间里向电视机前的受众逼真地呈现了体育竞赛的魅力与优秀运动员的风采。无疑,电视是表现对抗冲突和展示明星魅力的专家,其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放大“体育”形象的同时,引领体育新闻发展的方向,并培育了受众新的体育欣赏口味,使得接收媒体体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美国著名体育作家伦纳德。科佩特就曾说:“体育新闻的一个目标是‘生产越来越多的无关紧要的娱乐材料”’。大众传播时代,随着人们以及体育传播对大众媒体的依赖,主流媒体在商业化背景下,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实现对体育的主导,是其本质属性。其将体育裹胁其中,并把自身的价值逻辑强加给体育。一方面媒体要寻找具有轰动效果的体育选题,另一方面,媒体又必须在编辑技巧、报道角度和形象设计上对体育精心包装。商业体育中的优秀运动员、高水平运动队、单项俱乐部、精彩赛事等,因其能够经常提供新鲜、刺激、极具亲和力的形象和事件而备受媒体关注,成为媒体竟相报道的对象和体育传播的内容。同时,这些形象和事件也是传媒获得大众市场,并获得市场回报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的支撑。这样,体育新闻传播就必然会赋予体育以媒体的基本形态,即体育媒体化。

三、当前媒体化体育传播的问题解读

媒体在体育与大众之间建立了一座关于体育信息流通的桥梁,它扩展了体育信息及其文化传播的范围,并改变和丰富了大众接收和认知体育的方式……应该肯定的是,当下媒体体育传播无论在其深度、广度和力度上,还是在传播方式、报道风格、新闻样式、文化传播、全民健身以及体育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在商业化的深刻社会背景下,媒体化了的体育传播已深深陷入到了自身难以解脱的现实困境之中。

1、传播失衡,体育分化。

处于信息时代的大众接收体育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他们接触到的体育主要是媒体体育。所以,那些适合于大众媒介传播的体育项目必然会对大众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并在受众中赢得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使得该类项目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对另外一些体育项目来说,会因为媒体的“冷遇”,逐渐被大众所忘却而边缘化。体育机构也已认识到:传媒的关注程度决定了各个项目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也造成了体育机构与体育组织之间的贫富差距。

媒体在给人们带来精彩的赛事的同时,也深深地介入、影响并干预体育本身。对于当下体育的发展,媒体尤其是电视的作用已越来越突出,几乎到了体育项目先要有观赏性,且适合于电视转播,才能有机会彰显个性魅力,拥抱大众。美国人洛伊认为:“电视实际上控制了职业运动的命运,既表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经济基础上。”而萨马兰奇的预言——“将来的体育运动会简单地归为两类:一类是适合,电视的口味,另一类则不适合,体育项目只有在属于第一类的情况下才有机会发展,否则要么衰落,要么踏步不前。”可见,媒体并没有对体育文化大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有帮助,而恰恰加剧了非媒体化体育(如:民族传统体育、大众体育等)的进一步边缘化。

体育作为一种精彩纷呈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为适应生产劳动和自我发展等需要,而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是一种以体力出成果而以智力为灵魂的文化活动。从古到今在人类纷繁复杂的各类体育现象中,同一的、普遍的、稳定的,且又是与其他的社会活动根本区别的,体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地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体育过去是、今天是、将来也必定还是一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当下媒体将体育片面或单纯理解为娱乐、运动、对抗、游戏或者是脱离人的身心发展的其他教育和活动等的做法,违背了体育本质,导致了体育价值目标的偏离与异化。

2、受众式微,人格分裂。

从传播的意义上看,当下体育传播系统可分解为两部分:一是体育精英“领袖”与媒体建立了一种直接的“刺激——反映”模式;二是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生产——消费”模式。在这种分解中,体育传播的主要对象成了媒体而不是大众,大众的意见和要求已渐渐处于边缘化地位。因为在社会大众的面前有一个巨大的媒体系统充当了代言人的角色。所以,面对媒体化体育,受众只能是“被邀请来参加一种仪式、一种象征性的文化表演”的客人而已。尽管现代生活、体育及体育产业日益发展,但社会大众却更多地趋向于随着媒体的指引,而把注意力投向体育精英们的表演,把媒体精选后的“体育”当作单纯的娱乐来消遣。在商业化背景下,受众已成为特殊的体育消费者,他们更多的是去消费精英化、戏剧化、仪式化、娱乐化和可视化的媒体体育产品,而不愿去参与体育。因此,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体育传播中因受众的式微而造成了他们的人格分裂。

3、男性至上,暴力追求。

全球化的媒体体育,总体说来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尽管媒体没有明确强调对于运动而言男性在本质上优于女性,但媒体对男性体育有着特殊偏爱。即使女性运动中能引起媒体兴趣的,也是那些与传统女性形象一致的强调文雅、平衡和审美的少数运动。而媒体中的男性运动往往是那些强调体形、高度、力量及其使用与恫吓,并在身体与技能上可支配对手的运动。媒体总是把更多的版面、时段、优美的文字及其煽情的评论留给男性及其运动。

当下媒体体育充满着暴力和战争的语言。它常将粗鲁、有侵略性的竞争描述为信仰和技巧的标志,如将篮球中的严重侵入的犯规描述为对对手的警告,甚至体育新闻报道的比赛结果也充满了暴力形象,如“姚明两手力压奥尼尔火箭季前赛挑落卫冕冠军”,“湖人痛宰公牛”,“ITF北京挑战赛晏紫杀进8强”等,如此描述,听起来更像战争的结果。媒体化的体育绝大多数都表现了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有时甚至是放大成“敌意”的宣传。

4、娱乐至死,低俗过度。

当前体育媒体化过程中,不少媒体过分追求“眼球”,盲目模仿西方媒体的不良做法:虚张声势,夸大其词;“无事搅三分,得事乱发挥”;热衷于明星包情,快感于一时盈利。动辄就拿“星”、“性”、“腥”说事,如《新周刊》就曾专门把肩部以下腹部以上的女性部位图片作为封面,让指向“性”的赤裸文字兴奋受众神经的同时,麻痹他们的心智。

在体育新闻传播中,追求新闻的趣味性、生动性、娱乐性本无可厚非。但是,当对娱乐的“效果”盲目崇拜,把体育事件本身的“成色”无限放大,而想当然地一味追求某些受众内心那隐蔽的“快感”脉动,而全然不顾新闻传播所应有的客观追求、知识弘扬、文化批判以及人文关怀等。其做法最终只能使有良知的人们抛弃这种低俗化的“新闻体育”,远离那妖魔化的“体育”运动。

5、成败说事,人文欠缺。

在强调和崇尚成功和胜利的媒体化体育中,冠军成为克服各种艰难而取得成功的英雄,在欢呼、拥簇、聚焦于金牌获得者的胜利时刻,“银牌仅仅是一种安慰奖,而铜牌则几乎不被议论”,其他运动员早已被遗忘。如十运会期间,上海某报在其短评《冠军落马》中写道:“十运会主项大项尚未开始,奥运冠军已连续纷纷落马,着实令人兴奋。随着赛事进入高潮,估计会有更多的奧运冠军、一流名将落马。我们相信也希望如此。因为这是中国体育后继有人的象征,这是08年奥运辉煌的预示。奥运冠军落马,真好!”透过这句话,笔者很难体会到作者高兴的理由。因为体育运动竞赛的结果取决于技术、战术、生理、心理、对手状态、自我发挥,有时甚至涉及到时间、地点等多种主客观因素。冠军也好,运动员也罢,他们首先是人,常年的训练和比赛,已使他们伤痕累累,心力交瘁,怎能奢望他们永葆冠军。

冠军难能可贵,金牌固然重要。但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那种锲而不舍、不畏强手、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才是展示于人的真谛与启示。我们现在大力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入的生存、发展和未来。我们更要强调和传播一种健康的、以人为本的“体育竞赛观”与体育价值观,追求体育新闻的人文关怀。

6、恶性竞争,虚假成灾。

一些媒体、体育记者或在两者的合谋下,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一味追求独家新闻、内幕新闻、爆炸性新闻,或采取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空穴来风、合理想象等手段挖掘“新闻”,故作惊人之语,导致各种虚假体育新闻层出不穷。《新周刊》曾出专题《病态传媒》,评出2001年“假新闻最字榜”,其中涉及体育新闻的竟有数条。另据2002年第7期《新闻记者》杂志统计,韩日世界杯期间中国媒体水准大失,失实新闻竟达8条之多。还有,在《新闻记者》评出的“2(104年十大假新闻”中,体育新闻竟占了3条。可以说,近年来的体育新闻界是虚假新闻泛滥的重灾区之一。这些虚假体育新闻的危害性很大,有的因新闻侵权而惹了新闻官司。

体育管理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

社会体育指导员隶属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范畴之下,管理制度应该包括指导员的选拔、培训、考评、上岗等一系列的程序,本文探访了很多家馆,他们对指导员的聘用要求比较低,很多场馆只需要应聘者会就可以了,那么山西省体育管理部门对体育指导员的管理有着比较详细的规定。

1、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准入

职业准入主要是指进入某一职业的最低标准。为了强化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的管理,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指示,2008年初,山西省建立了体育行业独有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是负责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省级体育产业。是实现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权威且唯一具体的执行机构。为了学习《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指导精神,强化山西省救生员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团队的建设,使健身市场规范化,推动大众健身活动的展开。2010年,山西省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鉴定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通知》规定,自2010年开始,山西商业化或开放性的场馆将地方统一印制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体育总局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2010年5月开始,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救生员开始需要国家认证培训考核,持有教练和其他中国协会颁发的证书的指导员需要参与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相关事项。

2、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等级

第一: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由专业初级正规培训,培训学习到一定的学时,考取初级运动技术评估的毕(结)业证书;(2)获得体育中专学校的毕业证书。第二: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在获得本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不间断从事本职业工作达到3年者,经过本职业中级培训学习到一定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获得二级以上(包括二级)运动员的等级证书,通过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学习到一定的学时,并取得毕(结)业证书后,不间断从事本职业工作一年以上。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专科以上毕业。第三: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获得体育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拿到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之后,不间断从事本职业工作至少5年;(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至少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学习到一定的学时,并取得毕(结)业证书。最后:部级体育指导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不间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指导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3、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

社会体育指导员除了应该具备社会体育指导员所有的职业能力以外,还应该具备一些与相关的特殊标准。比如掌握比较全面的救生知识,运动训练技能、教育教学技能、心理沟通技能、社会交往技能以及比较扎实的运动生理学、解刨学、生物力学等基础的人体科学知识。

4、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现状

4.1、指导员准入制度的执行现状

本文系统调查了一些先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人员,从他们所工作的俱乐部中对招聘这一岗位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分析,现在一些俱乐部对于招聘要求很低,前去应聘的员工只要会俱乐部就接纳,更有甚者对于人员几乎没有要求,调研结果如下:可以发现,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准入制度不够规范,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了针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件,但是很多俱乐部并没有具体落实到位,也有可能是当地的体育行政部分没有监督到位。录用人员中,79人认为招聘时没有具体标准,会就可以,占到总人数的26.33%;甚至有23%的人在应聘时都没有考虑会不会,只要年轻,身体健康有活力的简单要求。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准入是比较混乱的,需要调整。

4.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方式

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关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培训可以改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质量、整体素质;从社会体育指导员自身分析,培训可以增强指导能力。很多刚到指导岗位的人员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增加一些工作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可以发现,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希望接受的培训和他们目前的培训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从当前来看,大部分的指导员所接受的培训方式是自学,但是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培训方式来看,绝大部分的人员希望得到针对指导对象的专门性培训,说明目前针对指导员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很多培训流于形式,并不能起到增强指导员自身能力的作用。

4.3、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培训内容的满意情况

本文对部分社会指导员在参加培训时的满意情况进行了调查,从前面的课时数以及上课内容的配置可以发现,针对指导员的培训还不完善。可以发现指导员对培训过程的满意情况并不高,42%的人认为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56%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培训中的教学技能培训,而不是仅培训一些基本技能;44.67%的人认为应该注重理论基础,尤其是运动人体科学以及针对不同群体的理论培训,而不仅仅是一些规则、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培训。

4.4、社会指导员的工作职责

国家针对于社会指导员的职责有着明确的规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活动主要有技能指导、健身咨询、运动计划指导、体育组织管理及社会体育研究等。本文针对社会指导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调查,结果不难看出,指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够明晰,当然这也与场馆的规模,效益以及对指导员的权责划分有关。62.33%的指导员认为自己的职责是知识的培训,传授等;70.33%的指导员认为自己的职责是健身技能的传授、教学、训练。只有25.33%的指导员认为自己的职责还包括馆的使用,维护等。说明体育管理部门对指导员职责需要进一步规范,对场馆的人员管理需要按照《标准》进一步落实。

4.5、社会指导员的社会保障

通过发达国家和国际劳工组织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研究讨论,辅以我国丰富的社会保障实践经验,正规的社会保障项目体系开始逐渐成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社区服务,这五个方面是不可或者缺的。其实员工最为关心的就是社会保险,山西省一些企业这一点做得就很到位,一般有关于社会保障的费用都会从员工工资扣除,之后由企业里统一上交。本文调查了指导员社会保险方面的具体情况,结果可以发现,社会指导员的社会保障并不理想,大约114人根本没有买保险,占总人数的38%;112人有“五险”占37.33%;只有24.67%的人有住房公积金。这里看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待遇不高,社会对这一岗位的重视程度较低;其次也反映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导致很多社会福利没办法落实到位。

5、结论

(1)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特点包括:他们的工作性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同时在工作中需要具有超强的心理干预能力;并且善于和学员、社会进行有效的沟通;(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是指导员的管理制度不完善,职业准入不严格;对职业等级的划分是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划分,职业标准和职业职责不够明晰。其次是针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不够正规,培训内容,课时比例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学员的培训满意度不高;(3)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职责划分不清,大部分的指导员都认为自己只需要,健身技能的传授、教学、训练。当然这也说明没有针对于指导员职责的明确规定。

作者:王家瑭 谢博贝 单位: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

参考文献:

[1]关于成立湖南省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的通知[S].湖南省体育局,2008,1.

体育管理论文范文篇6

【摘要题】地域文化

体育管理体制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与体育发展内在规律相互作用的产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体制对该国或地区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从体育管理体制反映出该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体育运动的推展与活动过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峡两岸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更由于祖国大陆(以下简称大陆)和台湾地区(以下简称台湾)不同的政治主张与措施,使同宗、同语、同文化的两岸同胞长期处在分裂状态之中,两岸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两岸体育分别在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背景下发展,深受其影响。长期以来,两岸形成各自的体育组织管理体系,在体育体制及运行机制上也存在着差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背景下两岸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发展状况与特点,力图揭示两岸现行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各自优势与不足,为全面推动两岸体育的交流,促进两岸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1大陆体育组织机构概述

1.1政府体育组织机构

大陆政府体育组织机构中,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解放军体育指导委员会。

国家体育总局是全国体育工作的主管行政部门。在1998年3月开始进行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原国家体委改组成国家体育总局,并由国务院组成部门改变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和监督全国的体育工作。其职责也产生了一些变化,运行机制也已从政府“办”体育逐步向政府“管”体育转变,主要发挥其领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的功能[1]。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是属于司局级的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的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全国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则是:宏观指导学校体育、卫生健康和艺术教育工作,制定有关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协调大中小学校及学生参加国际体育竞赛和艺术教育等交流活动;规划并指导有关的专业教材建设、专业师资培训;指导并协调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

解放军体育指导委员会是管理军队体育的职能机构。它由军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联合组成,负责开展军队体育活动,组织运动训练和竞赛,参加国际军事体育大赛等。

1.2社会体育组织机构

大陆社会体育组织机构主要有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等。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原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同一单位。1954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1958年大陆退出国际奥委会;1973年在得到亚洲奥委会的承认后,大陆另行成立中国奥委会;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接受了中国奥委会的提案,在国际奥委会“名古屋”执委会上通过恢复中国在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使中国重新回到国际奥运大家庭[2]。

中国奥委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全体委员会会议,执委会之下设秘书处、国际联络部、宣传部、竞赛部、港澳台办公室等;其业务一般由国家体育总局对外联络司兼任。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自新中国成立后,在原“中华体育协进会”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该会属于群众性的体育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体育工作者的纽带。全国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委员每届任期5年。目前,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与国家体育总局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及其活动,接受其业务主管单位国家体育总局及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是体育科技工作者所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接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和民政部的三重领导。该会与1980年12月15日成立,最高的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5年召开一次,下设有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及其分支机构等。

2台湾体育组织机构概述

2.1政府体育组织机构

台湾政府体育组织机构有“行政院体育委员会”、“教育部”体育司和“国军体育总会”。

“行政院体育委员会”(简称体委会)是目前台湾主管体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在1997年7月台湾“体委会”成立以前,台湾体育行政权长期由“教育部”体育司行使。1997年6月26日,台湾“行政院”通过“行政院体育委员会暂行组织规程”及“行政院体育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体委会”被确立为部会级的体育行政机构。1997年7月16日“体委会”正式挂牌运作,成为台湾有史以来最高体育行政管理机构,改变了以往由“教育部”体育司领导台湾体育工作的格局。奉“行政院”指示及“体委会”与“教育部”体育司两度业务协商结果:全民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及国际体育,由体委会办理。“教育部”体育司专门负责学校体育推广,学生体能检测,以及各级学校运动联赛的规划与执行。“体委会”则全面策划和管理台湾地区的体育事业,包括各级学校的优秀运动选手培养,专任教练调训工作,以及国际体育和两岸体育交流等,在体育法令修改部分,也由其主政,并配合修正[3]。

“体委会”成立以后,负责统筹台湾地区的体育事务,其体育运动的政策是以推展全民运动为基础,以提升竞技化运动水准为目标[4]。“体委会”内设有综合计划处、全民运动处,竞技运动处,国际体育处,运动设施处五个专业管理机构和身心障碍国民运动委员会、法规委员会、诉愿委员会等三个委员会。台湾“体委会”的主要职能是:

(1)关于体育政策、制度、法规的综合研拟、推动及协调等事项;(2)关于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政策、方针与提升国民体能计划的规划、推动及协调等事项;(3)关于竞技运动发展政策与方针的规划、运动项目的推动及协调事项;(4)关于学校、军中体育及职业运动组织与选手培训的协调、联系及辅助事项。(6)关于奥运会与亚运会竞赛运动选手的选拔、训练、参赛工作的监督、联系、推动及辅助事项;(7)关于国际及两岸体育交流政策与方针的规划、推动及协调事项;(8)关于体育学术、运动科学研究与发展事项。(9)关于运动设施发展政策与方针的规划、推动及协调事项。(10)其它有关体育运动工作相关的事项等[5]。

“教育部”体育司。台湾体育过去长期由“教育部”主政。“教育部”下设国民体育委员会,研拟台湾体育政策,指导台湾的体育活动。1973年“教育部”修改教育基本法,并于同年10月31日成立体育司。体育司内设三个科,分别掌管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全民体育等[3]。省(市)政府教育厅(局)、县(市)政府教育局设体育专管单位,乡(镇、县辖市、区)公所置体育专业人员,负责辖区内国民体育活动的规划辅导及推动事项。“教育部”体育司成立以后,原国民体育委员会依然存在,但其主要任务是体育政策的研拟,体育活动的指导、协调、咨询、研究等事项。1997年7月,台湾“体委会”成立以后,“教育部”国民体育委员会组织条例才由“教育部”报请“行政院”废止。体育司则以发展学校体育与学校卫生为主,一方面落实推展学校运动风气,全面提升学生体能,培育学生终身运动习惯与鉴赏运动能力;另一方面发展学校卫生保健,维护增进学生健康,奠定国民健康基础。

体育司在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主要任务是:

(1)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发展的目标与规划事项;(2)研究制定学校体育教学策划、督导与考核事项;(3)研究制定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策划、督导与考核事项;(4)研究制定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策划、督导与考核事项;(5)研究制定体育专业人员培养、进修的策划与辅导事宜;(6)研究制定学校体育的法规、法制建设并监督实施[6]。

“国军体育总会”。台湾“国防部”为增进官兵身心健康,研究发展并协调推进军中体育活动,于1958年成立“国军体育总会”。“国军体育总会”设会长1名,由参谋总长兼任,副会长2名,由副参总谋长(执行官)及主管体育业务的副参总谋长兼任。政策委员6人,有海、陆、空、联勤、海巡各总司令及总政治作战部主任兼任。下设执行委员会,置主任委员1人,由作战参谋次长兼任。总干事1人,由作战参谋次长室主管体育业务的副处长兼任。该会分设计划组和执行组,各设组长1名,干事3-5人。该会的主要职责如下:

(1)研究“国军”体育的改进;(2)发展“国军”各级单位的体育业务;(3)推行“国军”体育活动与竞赛;(4)办理“国军”对社会及国际间的体育活动[7]。

2.2社会体育组织机构

台湾社会体育组织机构主要有中国台北奥委会、“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以及其它民间体育社团组织。

中国台北奥委会。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后一直沿用“中国奥委会”,1973年被迫改为“中华民国奥林匹克委员会”。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接受了中国奥委会的提案,在国际奥委会“名古屋”执委会上通过恢复中国大陆在国际奥委会中合法席位的决议。国际奥委会确认以“中国奥委会”的名称承认设在北京的奥林匹克委员会,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以“中国台北奥委会”的名称承认设在台北的奥林匹克委员会,条件是中国台北奥委会的旗帜和歌曲都必须有别于他到目前为止所使用的旗和歌。台湾方面在经过一年多的抵制之后,最终在世界潮流的压力下不得不接受国际奥委会决议中规定的条件。1981年3月23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台湾奥委会同意改为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并改变原来使用的旗和徽[1]。

中国台北奥委会以推展全民运动、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加强与国际奥委会、祖国大陆,以及其它国外各运动团体联系为宗旨,推展与完成其奥委会职责权限内的各项任务[8]。

“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简称体总)的前身为1924年8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1973年更名为“中华民国体育协进会”,1999年12月更名为“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是台湾地区社会体育的领导单位,以推进全民体育、发扬业余运动精神、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加强国际体育联系与活动为宗旨。“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展全民体育运动;设置运动训练中心,培养优秀运动选手,提高运动竞技水准,加强国际体育运动竞赛;辅导各会员单位的会务及业务的推展和规划台湾地区运动会,并辅导全民运动联赛等[9]。

台湾其它民间体育社团组织。台湾民间体育团体依台湾地区“人民团体法”的规定,同台湾“内政部”申请成立。民间体育团体的业务活动除了受主管机关“内政部”的指导与监督外,并受目的事业主管机关“行政院体委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目前,台湾地区向“内政部”登记的“全国性”民间体育团体有422个。大体上可分为七类,主要有:(1)综合类,如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中华民国大专院校体育总会”和“中华民国高级中等学校体育总会”等。(2)学术类,如“中华民国体育学会”、“中华民国运动医学学会”等。(3)运动类,如“中华民国田径协会”、台北市旅游协会等[7]。

3海峡两岸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

在管理体制方面,由于组织与社会制度的不同,政府与民间组织系统产生性质、内容、结构各异的行政组织体系与管理体制。按照权力和利益的归属,可分为政府管理型、社会管理型和混合管理型等三种类型[7]。

目前,两岸体育体制均属于混合型管理体制,即由政府和社会体育团体共同管理体育事务;但其混合管理体制各有所侧重。同时,由于两岸体育在特定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发展,受其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环境的影响,两岸在体育改革路径、社会基础、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

3.1大陆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分析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大陆体育体制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举国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经过40余年的运作,其基本特征是:政府以计划经济手段配置体育资源,以行政手段管理体育;政府既是“办”体育的主体,也是“管”体育的主体。历史地看,“举国体制”在新中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必然的,也是合乎规律的,表现出对体育管理目标、管理功能、管理形态等方面的一体化的特征,即“思想一盘棋”、“目标一体化”、“组织一条龙”。“举国体制”体现出强烈而鲜明的国家意志,缺点是缺乏社会自主性和运行机制的灵活性;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有利于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更快地发展体育运动,特别是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中更能发挥其优势。大陆竞技体育优于台湾,就是与政府集中管理体制下的特有运作机制有关,如目标明确、单一,局部服从大局,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资源。但是长期实行这种由上至下、政府集中式领导的体育管理体制也容易产生种种弊端,如思想过分僵化,权利过分集中,行动过分统一,限制社会对体育的参与和支持,政府体育经费负担过重,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比例失调等。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体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原有体育体制与转型中的经济体制出现异质矛盾,政府包办一切体育事务的管理方式难以为继;二是体育事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复杂,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水平进一步提高,且呈现多样化、差别化的发展态势。这时,旧体制的不适应性开始显露,主要表现为体育事业发展经费不足和体育行政部门管、办矛盾突出两个方面。因此,通过80年代和90年代对旧体制的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的新型体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彻底打破了体委系统独家办体育的集中式组织管理制度,并开始推动体育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职业化,籍以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在改革过程中,大陆体育体制逐步由政府集中型管理体制向政府与社会结合型管理体制过渡,力图改变原有体制过度强化政府的权利,抑制社会组织参与体育管理和发展体育的积极性,而造成体育社会组织极度萎缩的弊端。大陆在体育改革中,不断进行体育体制创新,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的渠道,扩大社会组织对体育管理与发展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社会办体育的实效。

2001年,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即“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的体育事业组织与管理方式,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举办,财政和市场双重推动的体育事业运行机制,这是一种着眼于新世纪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创新。这一新型“举国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新世纪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0]。

就大陆目前的体育运行机制而言,还处在一个两种体制并存的阶段。是一种旧的体制逐渐弱化,一种新的但不完整的体制逐渐诞生、强化的混合时期。在体制转轨时期,旧的运行体制已被打破,过去某些运作机制已不适应现实的要求,而新的运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新旧两种体育运行机制并存交替局面将会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如在“单位制”弱化的同时,开展社会体育的相应组织、机构、制度尚不健全,或处于空白,或整合力度不够,而使社会体育的发展受阻。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机制就其本性而言,要求完整。只有完整,其子系统才能通过阈值、传导、自动控制达到协调,整个系统的状态才能优化。如果一旦某一个环节被破坏,很可能整个系统的状态就被破坏。如大陆在竞技体育方面优于台湾,这与集中管理体制下的特有运作机制有关,即在特定的时期,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实现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对社会体育的发展而言,台湾则明显优于大陆,这也与其社会体育组织、机构、制度等方面发展比较成熟有关,而大陆则刚刚起步,尚未建立良好的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3.2台湾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分析

台湾体育管理体制属于混合型管理体制,此种体制的优点是政府可以发挥主导作用,亦可鼓励社会对体育的参与和支持,缺点是权责不容易划分清楚。台湾早期的管理体制大多采取与民间社会团体分权管理体育,而近年来已开始逐步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其原因是:在台湾早期的体育理念里,体育是教育的一环。在1997年7月台湾“体委会”成立以前,依照当时“国民体育法”的规定,由“教育部”体育司主管台湾体育行政工作,办理台湾体育的规划、辅导与考核事项。因此,台湾体育行政组织隶属于教育行政体系之内。在“教育部”体育司主管台湾体育工作期间,各级政府对学校体育非常重视,将其列为体育工作的首位,其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也比较健全,使学校体育得到较好的发展。但台湾早期的竞技体育与社会(国民)体育管理体制却不够健全,由于体育主管机关的层级不高,专业工作人员缺乏,政府偏向于与民间社会团体分权管理体育,许多业务由民间体育社团组织。如,台湾竞技运动选手的选、训、赛工作,教育部“体育司”就委托给台湾体育运动总会(原体协)主办。这种“委办”形式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操作过程中,“体总”在人力、财力、物力及管理方面都难以得到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强有力的管理权限,难以解决选、训、赛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难题,以至台湾地区运动训练与竞赛水平不高,这也是台湾竞技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据报道,在台湾奥运和亚运体育代表团中有3成以上是中学生选手,这说明了台湾竞技体育人才严重匮乏,究其原因,也是其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不完善而造成的。客观地说,中学生选手无论是在其代表资格,或是竞技运动水平上均存在争议,也很难有所作为。在社会体育管理方面,依台湾地区“人民团体法”成立的民间体育团体与组织,是以“内政部”为主管机构,业务则接受体育专业主管机关的指导与监督。“体委会”与台湾各体育社会团体组织之间并无直接隶属关系,只存在财政补助与业务指导、监督方面的关系;各体育社会团体其内部实行民主管理,不受“体委会”的制约。台湾地方政府对社会体育团体组织的管理也是采用立法或经济补贴等方式间接地进行管理,此种多头马车式的领导管理体制给台湾早期社会体育的开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如政府统筹不够,行政管理效能低,社会体育活动不活跃,体育运动设施利用率不高,造成大量社会体育资源的浪费等,这种尴尬局面直到1997年7月台湾“体委会”成立后才逐渐结束。

就台湾体育运行机制而言,目前也是处在一个新旧两种体制及运行机制并存的阶段。一方面台湾主管体育行政工作的最高机构是“体委会”。但“体委会”在台湾省(市)、县(市)、乡(镇)等地方政府中并无体育管理机构。由于“体委会”缺乏其基层体育管理机构,“中央”、地方与民间体育社会组织均无法直接衔接。因此,其业务仍然依赖教育部门的专职体育管理机构及相关社会体育团体组织推展。另一方面,台湾“全国性”民间体育组织业务重叠性较高,其组织的自主性不足,且社会体育组织的主管机构是“内务部”,而“体委会”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业务指导关系。因此,其业务也难以推展。加上社会体育组织、教育行政机构及体育行政主管单位之间缺乏密切联系,甚至带有浓厚的官方及派系色彩,在执行业务或发挥政府权力时,经常会因为权责、法令、制度、经费预算及人事运作等方面的问题,造成业务中断或政策执行不力,产生不必要的困扰与障碍。所以台湾地区体育行政管理政令不畅,体育运动无法做到有效地推展、监督与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也使台湾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及国际体育等相关组织机构与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这也是导致台湾地区竞技体育运动水平不高和社会体育人口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4研究结论

两岸分别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发展,所形成的体育管理体制均属于“混合管理型”,但在实际操作中各有所侧重。台湾体育管理体制过去偏向于与社会团体分权管理体育的混合型管理体制,但近几年来却开始逐步强化其政府的管理职能;大陆体育管理体制是由政府集中式管理体制向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体育的混合型管理体制过渡,倡导社会组织参与体育管理。目前,这两种体制在各自的社会背景下均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促进了各自体育运动的发展。具体来说,大陆应在竞技体育管理上保持“举国体制”的优势,而在社会体育、体育产业、两岸体育交流等方面应发挥社会组织与民间团体的力量,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台湾应该继续加强政府对体育的统筹管理,特别是对政策的制定、法规的推行、运行机制的改革,以及竞技体育管理等方面加强其政府行为。

两岸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都是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新旧双重体制并存局面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且新旧两种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并存交替局面将会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因此,两岸在体育交流中,应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互动过程中,对细节和操作层面上的把握,应注重方法、手段与方式的灵活性,以积极的心态避免泛政治化倾向,淡化意识形态的分歧,积极推动两岸全方位的体育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体育交流层面,并形成良性互动,以促进两岸体育和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绍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综合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421~422.

[2]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14~316.

[3]体委会主导体育政策,教育部推广学校体育[N].台湾:民生报,体育天地版,1998.3.4.

[4]台湾“体委会”出台跨世纪体育规划[N].台湾:民生报,体育天地版,1997.7.23.

[5]台湾“体育委员会”简介[EB].台湾“体委会”网站资料2002.6(网址:www.ncpfs.gov.tw).

[6]台湾“教育部”体育司简介[EB].台湾“教育部”网站资料2002.6(网址:www.moe.gov.tw).

[7]曾贤亮,王同茂,詹德基,等.我国体育组织制度的现况及发展策略[R].台湾“体委会”委托研究计划,1999.

[8]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简介[EB].台湾奥委会网站资料2002.7(网址http//).

[9]“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简介[EB].“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网站资料2002.8(网址http//www.ncpfs.gov.tw).

体育管理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问题/对策

1问题的提出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TY013)。

随着我国社会迈进全面小康,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和服务需求同相对落后的公共体育服务生产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如何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地进行公共体育服务改革,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为了克服体育过分集中于国家办的弊端,发动全社会办体育,原国家体委提出了“体育社会化”的方针,其主要涵义是:“尽可能调动全社会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与潜力,包括参与体育活动,参与兴办各项体育事业,参与、占有与分享属于全民财富的社会主义体育”[1]。尽管随着体育社会化的发展和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者对体育社会化的内涵提出过一些新的见解,但体育社会化实质包括体育的社会性(即体育对社会的适应性)和社会办体育(即社会对体育的全面参与和占有)的观点,已经成为主流共识,并赋予“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以相同的涵义。由于种种原因,公共体育领域社会化改革的效果,尤其是社会对体育服务的全面参与至今未如人意。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并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纳入其中[2]。同时明确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2]。全会为深化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指明了基本方向。为了全面、准确地贯彻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提升公共体育的服务质量与生产水平,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加强研究,统一认识,通过分析矛盾,甄别原因,借鉴经验,正确选择改革途径,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和谐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诉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就此问题再度展开研究。

2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生产供给存在的基本问题

2.1供求矛盾突出

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求失衡、矛盾突出。尽管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这个小康还是低水平、非均衡的“初级”小康。“人民群众以生存消费为基本内容的物质生活满足程度比较好,但是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精神生活和健康服务的满足程度仍相对较低”[3]。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面对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由政府包办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能力明显不足,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比如,我国政府对体育的拨款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年人均体育经费尚不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古巴(见表1、表2);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存量不足、增量有限,1997年和2001年两次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2004年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都显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依然是制约我国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4-5],而且这种状况未有根本改观(见表3);专门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指导的人力短缺,2000年我国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均要指导2387名“体育人口”,2004年每3023人口中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见表4),而日本文部省1994年公布的数据为每2000人口中即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2.2资源的行政垄断不合理

“行政垄断是凭借行政权力的强制性而形成的垄断”[6]。学者们将行政垄断区分为合理垄断和不合理垄断二种。“不合理的行政性垄断是行政权力对市场的非理性的干预”[6]。多年来,政府对公共体育资源和服务的近乎垄断性的占有和供给,冲击了公共服务所强调的公平、效率和优质的原则,造成种种弊端。一是扭曲体育服务市场机制,生产、供给与需求脱节,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既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的体育需要,又难以照顾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二是政府包办、包养,凭借权力背景和垄断地位占用、消耗过量的社会财富,各级财政不堪重负,扩大服务供给力不从心。三是公共体育服务部门普遍养成“掌心向上”等、靠、要“皇粮”的习惯,造血功能缺乏。四是竞争氛围缺失,导致扩大供给规模、增加服务品种、降低生产和服务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率等方面的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严重不足,扩大了服务水平同社会消费期望的距离。

2.3存在“政府管理型”的体制性障碍

我国体育实行“政府管理型”的体制,扩大和泛化政府管理职能,具有明显特征:一是政府办体育,各级政府部门直接举办体育事业、提供体育服务;二是政府管体育,即体育事业和服务单位的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均由政府部门直接控制;三是政府养体育,即体育事业(含公共体育服务)经费开支多由国家各级财政支付。这种国家所有、国家管理和国家包养的行政垄断体制虽有优势,但弊端也很突出。一是政府和体育事业及服务单位的一体化,体育事业和公共体育服务的行政化。公共体育服务严重受政府意志、意识形态及政治运动影响,政治功利色彩浓郁,难以按自身规律运营。二是体育资源的行政集权配置和服务权益的部门单位垄断。占有几乎全部公共体育资源和权益的政府部门,独家经营,管办合一,政事不分,身兼资源的所有者、服务产品的生产提供者和经营者、服务活动的管理者等多种角色。难以摆脱财政负担沉重,效率低下,效益不佳的窘境。三是公共体育资源与行政资源合一,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边界不清。正是“政府管理型”的体制性缺陷,造成了我国公共体育资源不合理的行政垄断。

3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理论依据的拓展

3.1对社会物品分类标准的重新解读为社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经济学以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作为标准,把社会物品作公共品、准公共品和私人品三类划分,业已为人所知,但却鲜有人推敲这种常用分类的标准是否存在重新解读的必要与可能。笔者对所涉资料的有限研究表明,国内外现有的社会物品分类标准,其提出的逻辑起点都是物品的“分配和消费环节”,并非“生产或提供环节”,即是针对该物品被生产出来后如何分配、如何消费、被谁消费以及消费效果如何构建。比如《经济学》(1992)中关于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区分,美国学者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的经典说法:“与来自纯粹的私人物品的效益不同,来自公共物品的效益牵涉对一个人以上的不可分割的外部消费效果。相比之下,如果一种物品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人,而且对其他人没有产生外部效果的话,那么这种物品就是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常常要求集体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被有效率地提供出来。”[7]又如吴德庆、马月才《管理经济学》(1997)对公共物品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描述: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是指这种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需要减少任何其他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是指产品一旦生产出来,不管人们是否付费,都能享用[8]。同时界定:凡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即一定数量的物品或服务必须在许多相互竞争的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的,就是私人物品;凡只有非竞争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包括可以采取某些措施,使之具有一定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称为准公共物品[8]。再如王雅莉《公共部门管理》(2006)按照有无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社会物品或服务所进行的组合分析:既无消费的竞争性又无排他性者为典型的公共物品,既有消费的竞争性又有排他性者为典型的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质的非竞争性物品与具有竞争性的非排他性物品为准公共物品[9]。众所周知,生产、分配和消费在经济学中是内涵不同的特定环节。社会物品该如何分类虽然与分配和消费环节关联密切,但并不直接涉及生产性环节中其由谁生产、由谁提供的问题。因此,根据这种针对“分配和消费环节”提出的标准对社会物品进行分类时,人们是不能推断某类物品在“生产环节”上应该或不应该由谁来生产、由谁来提供的,因为这既不符合逻辑又缺乏充足的理由。比如多年流行的“公共体育服务属于公共物品,因此只能由也必须由政府负责提供和管理”的说法,现在看来是有失偏颇的。究其缘由,一是公共体育服务虽属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但并不具有生产和提供上的排他性;二是非排他性的生产和排他性的生产都可提供出非排他性的体育服务消费。对社会物品分类标准的重新解读,无疑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尤其是实现政府“一家兴办”向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兴办的转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3.2公共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动态变化的观点有助于拓展社会化改革思路

所谓公共管理,是指为了公益目的,由社会上发展起来的多元管理主体以及它们组成的网络结构,综合运用公私部门所提供的有效方式与方法,在公民广泛参与、制约下,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10]。不少学者认为,公共管理理念从抽象的角度来讲,它是恒定不变的,而从具体的内容理解,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并且具有显著的地区特征。贺新宇的《重塑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2006)指出: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公共利益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非营利性是永远不变和恒定的。但是由这些性质决定的公共利益的内容,则随着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在不断地变化着。也就是说,某个时期被认为是公共管理的内容,到另一个时期却不是公共管理的对象。“昨天的公共产品到今天可能变为私人产品,而今天的公共产品到了明天也可能发展演变为私人产品。”[10]由于国情、地区、民族、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特定的公共管理内容,对另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来说,也可能不被列为公共管理的对象,甚至完全有可能形成不同或完全相反的结果。例如,福利性国家其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范围广泛,而非福利性国家却相对狭小[10]。因此,我们不能一成不变、静止僵化地沿袭过去的观点看待今天的公共体育服务的社会化改革,诸如服务理念、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的生产提供方式等方面墨守成规、不敢超越和只唯书、唯上,不唯实的思想方法,都是滞后于形势发展而应当摒弃的。公共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动态变化的观点,有助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丰富思路。它对于开拓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崭新局面,具有一定的方法指导意义。

4深化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对策

4.1我国文化服务改革的经验借鉴

为了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国家和地方在科技、卫生、文化、教育、民政等公共服务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近年来文化服务改革富有成效,并走到了体育的前面。体育属于大文化范畴,从来就是文化复合体的组成部分。“体育运动既是一种物质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11]。正是因为文化与体育之间存在这样的“亲缘”,才使得文化服务改革的思路与做法,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更加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自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以来,从“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明确区分,再到强调二者协调发展;从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中心,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再到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纵观文化服务改革指导思想的整体演进过程,不难看出,随着改革的理论越来越成熟,我国文化服务改革的目标和思路也越来越明确。即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中心,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主攻方向,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文化服务改革实践有四点经验值得体育界学习:一是改革的目标方向定位早,明确将文化划分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两部分,避免“一刀切”;二是事业、产业部分选择不同改革路径,不把公益性事业按“产业化”要求全部推向市场;三是强调事业、产业“两手抓”和协调发展;四是行业的服务改革紧扣时代脉搏和国家改革发展主题。

4.2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对策

4.2.1明确公共体育服务性质和社会化改革内涵,正确定位政府与社会服务组织的角色和作用

公共体育服务的性质定位问题,将决定社会化改革发展方向和所采用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也将决定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公共体育服务是事业还是产业?看法大致有三:一是产业论,即公共体育服务就是体育产业(或体育服务业);二是事业论,即任何时候公共体育服务都是有别于体育产业的事业;三是复合体论,即公共体育是以公益性事业为主、以经营性产业为辅的复合体,其中少量能进入市场的部分为产业,大部不能进入市场的部分则为事业。与此对应,也有三种运行机制的主张:完全市场化、不能市场化、部分市场化——实行“事业”部分的非市场机制和“产业”部分的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这些年来,在国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大力推进体育产业的大背景下,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性质始终未能准确定位,一度出现按照“产业论”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倾向。但各领域的改革实践证明,将公共事业不恰当地按“产业化”要求全部推向市场,全面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医疗卫生改革如此,教育改革如此,文化改革如此,体育改革也同样如此。正如韩丹在《论我国体育基本上还属于公益事业》(2004)文中所说:以前我们以为,体育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要走向市场,都要努力创收,依靠自由生存发展,也就是变事业为产业。现在看来,体育事业还是事业,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可以变成企业[12]。因此,当务之急一是统一认识,明确公共体育服务的“复合体”性质和社会化的内涵,准确甄别各类体育服务及其兴办主体的“事业”或“产业”属性,从而为社会化改革中的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提供基础平台;二是准确定位现阶段社会化改革的目标任务,明确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中的角色和作用。

4.2.2实行政府与社会结合的管理体制

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性质主要由它们向社会提供的产品的性质所决定。体育事业向社会提供的是公共产品,由政府管理,追求社会效益;体育产业向社会提供的是私人产品,由社会管理,追求经济效益,具有营利性[13]。公共体育服务也具有学者秦椿林所归纳的一般“事业”的特点。即以生产公共品为目的,事业单位基本上是政府部门的延伸或附属,资本由国家和社会提供,以寻求社会效益为主要原则[13]。管理学认为,管理体制是由管理对象的性质所决定的。既然公共体育服务以事业为主体同时兼有部分产业性质,那么在管理方面就要有所不同。凡属于事业部分应采用政府管理型,主要由政府通过宏观政策进行调控,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实现社会效益;而属于服务盈利(或产业)部分,则进入市场,采取社会管理型,由社会向人们提供私人服务,进行有偿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因此,公共体育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应采用政府与社会结合的管理体制,双方互相协调,合理分工,共同完成管理任务。

4.2.3兴办主体多元,打破行政整断

根据社会化的内涵和改革要求,打破“政府管理型”体制下行政垄断公共体育服务的“一统天下”,形成政府、民间和社会多方兴办,多渠道提供服务,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格局,真正实现“社会事业由政府和社会共同兴办”。一方面,要让传统的体育事业单位与政府脱钩剥离,使之回归社会,成为在法律规范下从事社会公共体育服务的独立主体之一,在纯公益性体育服务领域发挥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降低公共体育服务市场的准入条件,拆除樊篱,进一步调动多种经济成分和各类民间组织的兴办热情,使之成为一般性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主体。

4.2.4政府职能管办分离

“重新界定政府在公共事业服务提供中的职能和角色”。“政府必须把制定公共政策、安排公共服务的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分开,提供服务的职能由民营企业或非营利组织来承担”[3]。各级政府体育部门应当明确:“管”不等于“办”,“买单”不等于“操办”。在社会公共体育服务领域,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公共体育政策法规、确保公益性体育事业足额投入和实施公共体育管理,保证人民群众能得到数量、质量和成本都很合意的公共体育服务,而不必由政府全部包办提供这些服务;相当部分的公共体育服务可由民间组织、社会力量或公私部门合作来提供。即形成学者李国荣所描述的政府“掌舵”、社会服务组织“划桨”,职能边界清晰的新型公共服务格局[3]。

4.2.5引入市场机制和运作手段

公共体育服务虽以公益性事业为主、以经营性产业为辅,但在社会化改革的操作层面上,除行政和法律手段外,应当允许各兴办主体借鉴和运用市场的机制和手段。一是公共体育服务资源配置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中,稀缺资源的配置主要是由市场机制来进行的”[14]。必须赋予非政府的兴办主体以独立的利益主体地位,保证其在利益的激励和约束下能够平等、完全、充分地参与体育服务竞争;要进一步缩减公共体育服务生产资料和产品、劳务的政府定价的品种和范围;政府应尽快出台扶持民间组织和个人兴办公共体育服务的稳定而优惠的政策;必须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公共体育资源在不同服务主体之间合理流动,实现有限资源利用的节约和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适应。二是有选择运用服务委托或购买方式。“政府根据需要委托民间组织从事某项公共事业服务,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或补偿,或者政府通过购买的形式把某个公共事业服务项目交由民间组织委托办理”[3]。这种方式在西方国家普遍采用,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资助和支持,主要就是通过服务委托和服务购买方式进行的,我国可以学习借鉴。比如,根据基本国情和公共体育服务现状,政府可以采取购买公众开放使用时间等补偿形式,将公共体育场馆交给市场;或者对服务经营者采用“公共场馆设施使用权有偿取得制度”。新建场馆还可引入“业主负责制”——由社会企业或民间组织以资本投入方式参与公共场馆建设和赛后利用,回报以若干年的特许经营服务权,从而改变政府包办建设和赛后服务运营的传统做法。

4.2.6大力培育民间服务组织

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社会,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不仅表现为需求数量的增长,而且表现为多样化需求的趋势。由于政府财力有限,难以缓解供求矛盾和不同需求的矛盾,因此,现阶段应允许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介入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参与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提供,通过培育发展民间体育服务组织,扩展公共体育发展的经济基础、组织方式以及服务领域。为此,一要加强立法,用法律形式明确民间体育服务组织的性质、宗旨、地位、组织形式、经费来源、权利和义务等,创造有利其发展的法律环境[3];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清理和修订限制性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尽快出台鼓励和支持的新政策;三要政府通过以钱养“事”的方式给予必要的资金资助;四要依法加强监管力度,健全规章制度;五要注意加强民间体育服务组织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形成自律机制。

5结论

1)政府包办公共体育服务的方式,造成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不能极大地满足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时代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2)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生产供给存在着供求失衡、资源行政垄断不合理和“政府管理型”的体制性障碍等基本问题。

3)对社会物品分类标准的重新解读,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实现由一家兴办向多元兴办转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公共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动态变化的观点,则有助于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突破传统思维,更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对象、内容和生产提供方式。

4)我国文化服务改革经验对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具有启发意义:明确区分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避免“一刀切”;事业、产业选择不同改革路径,不把公益性事业按“产业化”要求全部推向市场;强调事业、产业“两手抓”,协调发展;行业的公共服务改革紧扣时代脉搏和国家改革发展主题。

5)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的主要对策包括:明确公共体育服务性质和社会化改革内涵,正确定位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的角色和作用;实行政府与社会结合的管理体制;兴办主体多元化,打破行政垄断;政府职能管

办分离;引入市场机制和运作手段;大力培育民间服务组织。

【参考文献】

[1]课题组.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199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38-46.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14.

[3]李国荣.民营之路[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235-246.

[4]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R].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00-101.

[5]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R].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5-47.

[6]许永刚,孙民治.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34-37.

[7]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高鸿业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194.

[8]吴德庆,马月才.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64-366.

[9]王雅莉.公共部门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5.

[10]贺新宇.重塑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9.

[11]任海.奥林匹克运动读本[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309-310.

[12]韩丹.论我国体育基本上还属于公益事业[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6.

体育管理论文范文篇8

【摘要题】体育产业

【关键词】体育产业/现状/中国/发达国家/比较研究

1竞赛表演市场

我国广大群众消费观念的更新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竞赛市场的基础。目前,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相对稳定的观众及球迷群体。在我国,足球是较早步入市场的项目。据统计,1998年足球甲A联赛平均每场观众人数为2.1万余人,门票总收入1亿多元。甲B联赛平均每场观众1.4万,整个甲级联赛有580多万现场观众。1998赛季,男篮甲A联赛共进行172场角逐,一个赛季现场观众人数达62万,绝大部分赛区上座率75%以上,门票收入达1410万元。排球98赛季经营收入1200万元,现场观众人数50多万。现在我国的商业比赛、表演赛日趋活跃,如近年推出的CCTV乒乓球擂台赛、摩托罗拉羽毛球天王挑战赛,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美国,职业体育是本世纪初出现的,当时情况甚至不如中国现在,亦没有多少利润。80年代,NBA由于实行薪金封顶,各队实力趋于平衡,NBA日趋精彩,再加上一套日趋完美的经济运行机制,NBA可以说是成了竞赛表演市场成功的典范。美国TNT有线电视网从1985年起转播每一赛季70场职业篮球赛,NBA可获1亿美元的转播权。现已退役的公牛队前队员乔丹1996年年工资合同就达3000万美元,年创产值63亿美元。1997年6月1日举行的“世纪飞人”150m大战,贝利获胜赢得150万美元,负者约翰逊也得50万美元出场费。1997年6月29日举行的世界重量级拳王争霸赛,胜方霍利菲尔德获得3500万美金。以上奖金主要是门票、电视转播、企业赞助提供。意大利一个星期日举行的“足球日”中,全国足球迷的总开支就达2000亿里拉。1993年该国体育观赏消费支出达7300亿里拉。由上可知,我国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竞赛表演市场获利差距较大。

2健身娱乐市场

近年来,随着“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意识不断深入人心,我国健身娱乐业也取得了进步和发展。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1992年~1997年全国居民的文化体育消费指数平均增长率达5.1%,城镇居民在体育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从84元增加到112元,年平均增长20.2%。在对江苏省参加体育锻炼的20074人的调查中发现人均体育总消费每月50元以上为调查人数的4.0%。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较好的上海市,43.7%的市民每月体育消费支出达100元以上。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参加体育活动3.5项,到体育场馆90%的消费者一次花费在50~100元。同时,随着体育消费意识的增强,体育训练培训市场的发展也蓬发生机,辅导站、俱乐部正吸纳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体育健身娱乐。而年人均支配收入6000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体育健身娱乐消费400美元左右。美国1988年消遣性与参与性体育产值达228亿美元。西班牙私人俱乐部会员月会费有30~160美元不等,一般工薪阶层均能接受;美国健身中心年票300~1000美元,参加活动的人十分踊跃。1996年日本经济学家也正治雄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休闲市场发育水平及市场结构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基本成正相关。我国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体育市场也大有前景。

3体育用品市场

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较晚,但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几年我国体育用品业工业总产值以每年493亿元的速度增长,体育用品出口额以20%的高比率递增。据美国体育用品制造商协会调查,选择境外加工地的美国制造商中,有33%看好中国大陆,在所有的进口体育用品中,我国体育用品占了二成半,仅1996年外商在华投资就达400亿美元。我国共有3372家体育用品企业(属于中国文教卫体育用品协会会员的企业数),以李宁、格威特、康威、双星等为代表的一批体育用品明星企业迅速成长。1997年全国居民体育用品支出位于日常基本生活消费之外重要消费支出的第6位。而90年代初,美国体育用品消费占美国体育生产总值的61.3%。世界上体育用品人口平均消费最高的4个国家为日本(888美元),德国(790美元),美国(695美元),英国(443美元)。悉尼奥运会组委会与57家企业签署了2000年奥运会授权产品协定,该年生产商和零售商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利税超过5000~6000万美元。一些我国消费者熟悉的体育用品生产商如:耐克、阿迪达斯、锐步、彪马,在实现全球化的过程中采用了与体育联姻的方式。我国体育用品市场总产值已超过部分发达国家,但体育用品多集中在日常耐用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上,且体育用品市场存在品牌意识差,市场调查、营销管理重视不够,市场发育较低,行业竞争不规范的现象。

4体育市场

体育业在当今世界各国的产业中都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当今已成为世界第六大产业。通过体育的方式筹集资金,一方面可以缓解体育事业发展资金的不足,另外可将居民手中的闲散资金转变为生产性资金。体育市场具有与股票市场类似的功能,刺激体育消费需求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1984年在我国北京举办国际马拉松赛时,才首次发行体育——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后,全国许多省市先后发行了体育。1994年4月5日,原国家体委正式成立了体育中心。自1987年至2000年2月,全国体育发行量已达250亿人民币,近两年推出的电脑体育的购买较为火热。2001年10月22日,国内部分省市推出足球。我国体育按国家规定奖金返还比例为50%,其它50%将固定做公益金和发行费,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规定:国家体育总局在安排公益金时,用于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资金为年度公益金收入总额的60%,用于弥补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经费不足的资金为40%。在发达国家,已把发行体育作为扶持体育事业的有力支柱。据《世界指南》统计,1990年,世界销售额为650亿美元,发行数额最多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美国体育业的年收入已近40亿美元。法国“发展竞技体育基金”的年收入9亿法郎,其中收入为8.4亿法郎,法国近1/4的体育经费是通过发行获得的。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家的体育经费76%是依靠发行。1990年意大利奥委会纯收入为9770亿里拉,大于奥委会全年的开支9270亿里拉,足球每年20亿美元。英国的“援助竞技体育基金”的主要经费来源也是依靠发行体育,芬兰、比利时、荷兰和以色列等许多国家的经费中,体育超过政府拨款。日本业仅自行车一项,1992年发行就达1.92万亿日元。相比而言,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发行体育渠道多、方式灵活,有严格的法律法规,而我国体育发行渠道单一,种类、玩法、经营方式过于单调,国家统得过死,法令、法规不够完善。但目前国家已意识到体育在宣传体育及促进全民健身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等方面的作用,正在发行的中国电脑体育及已在部分省市发行的足球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5体育广告业及无形资产开发

我国体育比赛与职业俱乐部冠名权的开发方面,有些项目协会取得了很大成绩。1998年,全国排球联赛冠名“维达”,收入800万元;中国男篮甲A联赛的冠名权、推广权、75%的场地广告权整体转让给国际管理集团,每年收入300多万美元。男足甲A联赛的冠名权、推广权及大部分场地广告权在联赛之初卖给国际管理集团,年获资金5000万元。在“中国体育代表团”称号及标志的特许使用权开发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绩。1996年26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名义和标志特许使用权转让及广告赞助总额达4000万元,有60家企业购买了指定产品称号。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体育代表团,通过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有28家企业竞标获准使用中国奥委会和中国奥运会体育代表团的标志,获得经费7000万元。1999年初,中国足协以每轮13万元(26轮)共计338万元的价格将转播权转让给中央电视台,但男篮甲A联赛场上,整体电视转播仍需付费给中央电视台。总的来说我国赛事转播权问题一直未理顺。发达国家在体育无形资产开发方面更是竞争激烈。国外很多公司(企业)如美国的摩托罗拉、可口可乐,日本的东芝电器、佳能,韩国的三星电子等,都曾不惜花巨资赞助体育比赛,是使用体育无形资产获得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成功公司。AC米兰俱乐部以1500万英镑的广告收入为德国欧宝汽车公司作品牌宣传;“耐克”借NBA球队、球员仅作形象广告,每年支出超过1亿美元,每年几十亿美元的回报也令“耐克”老板喜不自禁。据日本富士胶片公司统计,赞助洛杉矶奥运会后的半年中,产品销售额增加50%以上。每年为体育投入3000万马克的奔驰公司的信条就是:为体育投入的越多,获得的利润就越多。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价格扶摇直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售价2.78亿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7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电视转播费用已达15亿美元。美国广播公司(ABC)以2.78亿美元和0.9亿美元购得1984年夏季奥运会及冬季奥运会的转播权,通过商业广告,到1983年底,该公司已赢到3亿美元。英格兰足总与英国的星空电视台签订了为期4年的电视转播合同,电视台为此付出了6.7亿英镑的转播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体育广告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青睐。体育明星作广告也日趋增加,有赶超影视明星的势头,体育在观众中的影响可见一斑。

6体育人口的增长

世界体育人口的增长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增长有极大促进作用。据1995年统计,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日本为63%,德国为61%,美国为56%,挪威为52%。我国1996年调查为15.5%,若将7~15岁的在校学生及现役军人算在内,总计为31.4%左右。此数据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距。另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11月1日零时止,我国人口已达12.95亿。据预测,2038年人口达到峰值15.58亿,其后将呈现缓慢的负增长。这一方面说明新世纪我国的人口压力仍然很大,但另一方面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来说,却是一个机遇。因为,新世纪的人口增长是与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水平同步增长的,这意味着有支付能力的体育消费水平将持续增长,并将带来体育市场的持续繁荣。另2000年城镇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36%,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加,体育消费人群也会持续增长。1994~1998年,中国城市人口体育边际消费倾向是1.5,即城市人口收入每增加1%,它的体育消费就增加1.5%。由于我国体育人口上升有很大的空间,21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富裕阶段,富裕起来的15亿人,无疑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消费群体,创造最大的体育市场。

【参考文献】

[1]田克敉.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及其可行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3).

[2]蔡军.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4).

[3]于振峰.对我国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3).

[4]陈勇军,王爱丰.论体育消费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3).

[5]李敦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J].体育文史,1999,(1).

[6]孙飙,姜文凯.江苏成年人体育生活部分情况调查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1).

体育管理论文范文篇9

【摘要题】体育研究

1前言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要命题。这是我们党面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而提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伟大命题,是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新发展,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以后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性课题。这一命题的重要性得到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综观近百年来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世界无产阶级执政史,充分证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意识,不断提高科学分析和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体育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体育工作是关系到为国争光、为民健康的大事,也是体现我们党执政为民、亲民、利民良好形象的大事。在体育系统提高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是,认真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总结,不断超越自我,努力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努力提高领导体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把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第一要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江苏体育的实际和我本人几十年工作的实践来看,领导好体育工作要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8个方面。

2善于正确把握加快发展的主题,增强领导体育工作的坚定性

能否领导好体育工作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对体育工作有感情、有热情、有兴趣,重学习、肯钻研,不断探索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律,既注重加快发展,又善于引导发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领导体育工作、促进事业发展的经验。体会较为深刻的有三条:一是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育系统的领导同志要对“第一要务”有深刻的认识,有高度的责任心,有巨大的热情,抓发展是天职,不发展是失职,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工作,要不因某些干扰而变动,不因某些非议而动摇,不因各种矛盾而困惑,始终坚持发展这个主题。在顺利时乘势而上,大步发展,在逆境中也能迎难而上,争先发展。不因小胜而满足,不因成绩而停步,不因困难而退缩,始终保持一种自加压力的勇气、奋勇争先的锐气、负重前进的志气。二是改革创新,善谋发展。改革是发展的推动力,改革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意味着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创新的本质是对影响发展的旧秩序、旧事物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江苏体育的发展史证明,要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无论是从省五台山体育中心的综合改革试点到全系统的目标管理和经济责任制;还是从南京体育学院“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的确立到院内管理体制全面改革;从省优秀运动队的以省办为主,市办补充到全省九个市和一所高校办优秀运动队,使市办优秀运动队成为全省竞技体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群众体育“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工作方针的确立到全省“八个一”工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试点、推广以及“环太湖体育圈”工作的推进等等,都得益于改革创新。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既要“敢”字当头,又要“善”在其中。既要善于立足体育看体育,又要跳出体育看体育,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多领域的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重在改革体制和转换机制,处理和调整各个利益关系;要善于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爱护、扶持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要善于处理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是狠抓机遇、加快发展。坚持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关键是要抢抓机遇、珍惜机遇,最大限度地用好机遇。机遇常常是启动发展的钥匙,是实现跃升的跳板。机遇有大有小,作用的时间有长有短,有大家共有的普遍性的机遇,也有排它的竞争的个别性的机遇。因此,机遇常常稍纵即逝,有不再重现的特点。机遇又总是与挑战相伴、与困难相连,与风险相依。能否抓住机遇,用好用足机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捕捉机遇、把握机遇的能力和强烈的奋斗精神、目标追求和锲而不舍地努力。大机遇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抢到抓住、用好用足,促进事业的发展。小机遇也不要放过,并且善于放大、力求用小机遇做出大文章。机遇不可多得,有时候还要创造机遇,促进事业发展。体育系统常用承办某些比赛、会议和申办重大赛事等方法,创造体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用承办第三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机遇增强了全社会的体育意识,凸现了大型赛事的综合功能,培养锻炼了体育队伍,改善了体育设施,加强了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新世纪初,我们又抓住了申办和承办十运会的机遇,并结合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赢得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体育工作会议的重视,我们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推进省委、省政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决定》,召开了建国以来最高规格的江苏省承办十运会动员大会和全省体育工作会议,使我省的体育工作得到了最充分的领导重视,最有力的政策支持、最大的经费投入,最多的体育设施建设,最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

3善于正确把握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增强领导体育工作的预见性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事物总是复杂多变的,利弊常常是相互依存,发展变化的。领导体育工作一定要有深远的眼光和忧患意识,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逆向思维,做到“喜中见忧”、“利中见敝”、“顺中见逆”,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因此,在工作的实践中一定要居安思危、登高望远,增强理性思维、战略研究和工作的前瞻性谋划。冷静地分析隐忧,科学地认识规律,正确地判别形势,集中力量研究解决好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江苏体育10多年来之所以能一直保持着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在这方面得益颇多。在六运会严重受挫的情况下,经过大家的认真反思,提出了“缩短战线,突出重点,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发展方针,集中力量狠抓重点走精兵之路,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实现了七届超六届,八届超七届的好成绩,不仅遏制了下滑,扭转了颓势,止跌回升,而且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就在八运会召开前一年和九运会即将举行的时候,尽管当时我省的竞技体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连续4年荣获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国突出贡献奖”第一位,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两次召开了全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并先后做出了“适度发展”和“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几年的认真实施,江苏体育出现了积极攀升的喜人局面,在九届全运会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面对新世纪的繁重任务,特别是十运会的巨大压力,我们又研究制定了江苏竞技体育“1029”工程。经过努力,我省的优秀运动队人数从1989年的856人发展到2002年1324人,13年间增长54.7%,开展项目从1989年的29项(习惯统计口径)到2002年的38项,13年开展项目增长31%。江苏群众体育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近几年来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发展态势,截至2002年底已经提前3年完成了“十五”计划关于全民健身工程(点)的建设任务,究其原因主要是把握发展规律,客观分析形势,创新工作思路,改革工作方法的结果。在江苏经济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体育供给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因此,在科学地分析形势后,我省提出了“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工作思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又提出了以构建面向大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八个一工程”为重点,同时,以培育省级实验区为重点,积极探索把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工作深入到社区、乡镇的新路子,用典型引路的办法指导面上的工作,加大了建设的力度,用建设促发展,以活动促建设,围绕建设抓工作,使群众体育工作内容由“虚”变“实”,由“软”变“硬”,进而“量化”、“硬化”,做到指标看得见,任务更明确,操作更具体,措施更扎实,成效更显著。

4善于正确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增强领导体育工作的系统性

胸中有全局、手上有重点是搞好领导工作的基本要求。全局与局部是相对的概念。对于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来说,上为全局,下为局部,而相对于下一个管理层次来说,原来的局部却又变成了全局。一个成熟的领导集体就必须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作为省体育主管部门的领导首先应该把自己领导的工作主动纳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全局,从中找到体育的位置,做出体育的贡献,还要把地方体育工作主动纳入国家的体育发展大局,在贯彻党的体育路线、方针、政策,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成绩做出贡献。就自身工作而言,则应该努力做到统领全局、把握大局、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作为领导者,没有工作的全局意识就会顾此失彼、厚此薄彼,时间一长,就必然会造成人心涣散,甚至贻误事业。因此,作为体育系统的领导,要正确处理和安排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诸方面的工作;要正确处理和安排好机关内部党的建设、体育业务、政务和事务等各方面的工作;要正确处理和安排好机关工作及所属事业、企业单位、训练单位其它单位、基层体育局的工作指导;要正确处理和安排好中心任务、基础性工作及衔接性、保证性、保障性工作;努力避免“单兵突进”、“单项突进”的所谓抓重点工作的工作模式,不能“放弃”,更不能以”牺牲”其它工作而只抓重点工作。如果那样,重点任务不一定能完成好,相反可能出现资源浪费、人心不顺、工作受损的被动局面。但是,作为领导,如果没有很强的抓重点工作、抓重点突破的意识和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工作方法,也是绝对不行的。因为,重点工作和重点突破对全局的影响极大。所以,不仅要抓重点,而且要善于抓好重点,紧紧抓住重点,抓出大成效,抓出好效益,并且善于用抓好重点工作、中心任务的同时,推进全面工作。在现实的工作实践中,重要的问题是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抓重点工作。竞技体育,特别是人们高度关注的综合性运动会,肯定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一定要紧抓不放,抓出成效,否则很难提高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甚至会失去整个体育工作的领导资格。江苏体育的实践证明:要按照“同心圆”理论的要求,切实抓好以“奥运争光”为中心、以综合性运动会为重点的竞技体育系统的工作,既着力抓好直属单位的训练工作,又抓好市办队的训练;既千方百计抓好以提高训练质量为中心环节的科学训练工作,更抓好向国家队输送人才,争取奥运会、亚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就是迎接届运会工作,也既要抓好一线队伍的训练工作,又要抓好二线队伍、参加城市运动会队伍的训练工作,还要扎扎实实地抓好事关长远发展后劲的业余训练工作。同时,又要重视有关政策的研究、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强有力的科技攻关服务、后勤保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因此,备战大赛要善于调动机关各部门、全省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寻求最佳的力量组合,力求创造最佳的综合效益。

5善于正确把握群众的最新实践,增强领导体育工作的创造性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的丰富实践,尤其是创新、创造性实践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活水源头;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的根本依据;是激发领导思维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的基础所在。实践反复证明,改革往往在基层突破,创新往往在基层产生,改革的办法,创新的路子总是来自基层,源于群众。因此,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到群众中去吸取营养,丰富充实自己,到群众中去发现、体察、总结鲜活的创新实践。集中群众的智慧,增强领导工作的创造性,还要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外其它行业、其它领域的创新成果,结合本地体育工作的实际精心设计、反复论证、探索领导体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近年来,在江苏体育战线上涌现出的一系列新事物——五台山综合改革、南通市体教结合、南京体育学院“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八个一工程”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环太湖体育圈、省队市办优秀运动队等,都是基层干部群众的丰富实践增强领导工作创新勇气、激发领导工作创新活力、提供领导工作创新依据的产物,都是我们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结果。因此,作为领导者要敢于支持基层改革,勇于承担改革的责任。看准的鼓励基层大胆干;一时看不准的允许试、允许闯;对于基层的改革尝试,要多支持,少限制;对于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要多爱护,多扶持,不挑剔,不求全;对于改革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曲折,要多帮助,慎批评,多宽容,不打棍子,不扣帽子,总之,要努力营造改革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6善于正确把握体制和机制的互补作用,增强体育领导工作的集聚性

体育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行政管理权在地方党委政府,而工作任务尤其是综合性运动会成绩指标需要自上而下全系统的共同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样就产生了干部任命、经费保障与完成任务之间的“错位”。能否处理好这种“错位”问题事关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善于把握好体制和机制的互补作用是解决“错位”的有效途径。第一,要善于争取人大常委会和政府加大体育立法的工作力度,对有关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些重点工作、重大问题要想方设法变成人大常委会立法和政府规章,并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第二,要善于运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体育事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统一体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努力做到认识上的一致,真正确立“思想上一盘棋”。第三,要善于运用有效的利益机制提高体育领导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所以要十分重视利益机制的研究和运用。对此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设计越科学、运用越得当,就会产生越大的效益。对下属、对基层的工作要多关心、多支持、多鼓励。要重“予”轻“取”,少“取”多“予”。体育工作竞争特点,决定了这种利益机制更具有鲜明的特征。很多体育系统的领导同志都有一个共识:训练工作是最难抓的工作,出人才、夺金牌是最寄盼的事,届运会的排名是最揪心的事。所以,体育系统内的工作推进除了常用的一般性检查、评估、命名等激励机制,一般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之外,很重要的是要结合竞赛工作的特点,重点抓住综合性运动会的参赛资格、项目设置、比赛办法、高层次竞赛的成绩带入和人才交流办法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努力构建竞技体育战略同心圆,以保证奥运战略的实施,并增强体育领导工作的集聚性。

7善于正确把握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增强领导体育工作的认同性

体育事业的发展离开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没有上级领导的重视、关心,没有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没有良好舆论环境要想把体育事业搞上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证明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主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去营造。第一,“有为”才能“有位”,只有做出成绩,才能赢得理解和支持。体育工作的实践证明:很多情况下开始的时候,人们对体育并不那么重视,而是靠我们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取得显著成绩之后,才得到领导重视和社会认同的,要把体育工作搞好,作为体育领导工作的同志要善于把体育事业的发展主动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找位置、做贡献,善于把本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主动纳入上级体育主管部门的全局中抢占位置,扩大份额,要千方百计地寻找打开局面、推进工作的机遇,寻找新的切入点和带动点,力求赢得支持、取得突破、做出贡献。要经常向党委、政府和上级体育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客观反映困难,主动提出对策,善于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要加强与组织、宣传、财政、人事等兄弟部门、单位的沟通和联谊,争取理解与支持。对于那些事关体育事业的重大决策、重大问题、重要工程,一定要组织力量,认真准备,研究论证,权衡得失、反复比较,切实做好准备,做的有理、有据、可信、可行。同时,要重视重要环节的疏通,从而赢得更高领导层的认同和支持。在争取支持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不提非分的要求,不办不可能办的事,不强人所难,坚持实事求是,把握好时机。对于那些体育工作已经取得较好成绩的地区,发展事业的氛围更浓了,发展的环境更好了,更要乘势而上,“有位”了更要“有为”,要有那种向更好的学,与更强的比,向更高的攀,与更快的赛的发展意识,不断开创新局面,做出新贡献。

8善于正确把握狠抓落实的重要工作环节,增强体育领导工作的实效性

正确决策和狠抓落实是领导干部不可或缺的两项最主要的基本功。抓落实是非常艰苦、认真、具体的工作过程。因为抓落实是理论付诸实践、思路变成行动、决策化为现实的过程,也是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过程,甚至是战胜风险、经受考验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工作差距常常主要表现在具体落实的差距上。在落实过程中,常常会有部分人因害怕困难而怨天尤人,因回避矛盾而敷衍塞责,因畏惧风险而裹足不前,从而使工作受阻,成效打折。对于各级领导来说,首先要努力提高工作的组织程度,增强具体工作的操作性,千万不可从会议到会议,从理论到理论,一定要虚实并举,重于务实,便于落实。其次要完善抓落实的有效机制。完善抓落实的领导责任制,把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头,明确谁来统领全局,谁来具体实施,谁来监督检查,建立相应的督办、检查、反馈机制,使每一个环节都要责任明确、分兵把口,使每一部门、每一同志都责任明确、尽心尽力,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层管一层,人人有责任,层层有压力。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更要组织精兵强将,委以实际职权一抓到底、死盯不放,严格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有关激励、奖惩制度、督促检查制度,及时发现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偏离决策目标的做法,克服工作的薄弱环节,彰显落实过程中的先进典型,保证落实的进度、质量和效果,并逐步形成做人诚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求真务实的良好风尚。

9善于正确把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增强领导体育工作的示范性

体育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水平如何,决定领导体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实践证明,在领导班子建设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精诚团结。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战斗力,团结出金牌,团结出效益。在领导班子中要谋事不谋人,相互间要多理解、多尊重、多支持,有不同意见要及时沟通,决不搞无原则纠纷,决不能意气用事。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制度。努力提高对重大问题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特别是干部任免、经费投向、重点工作、重大工程、重大战略决策等。要按政策办事,做到待人厚道、办事公道、工作走正道、有门道。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积极的思想沟通,发扬党内民主,批评错误倾向,增强党性锻炼,统一思想认识,提高领导水平。三是重视政治理论和体育业务的学习。认真学习、深刻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视对体育规律的研究,努力提高体育专业理论水平,丰富业务知识,提高体育发展战略思维和工作前瞻安排的能力。四是勤政廉洁,执政为民。要严格要求自己,广泛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排基层之难,帮基层所需。

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是搞好领导工作的重要条件。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不仅要善于正确决策和狠抓落实,而且要善于立言立行,在加强人格修养、塑造良好形象上下功夫,坚持理想信念,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格自律,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份之想,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赢得群众的尊敬,以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以拒腐防变的革命本色赢得群众信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向前发展,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我们领导体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谱写加快体育发展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体育管理论文范文篇1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日前的体育报纸业现状进行分析,从社会学视角对我国体育报纸业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指出要改变我国体育报纸业现状,必须要对体育报纸科学定位,优化生存环境,拓展生存空间,加强体育报纸内容的网络传播。关键词体育报纸业;衰落;原因分析;中国1我国体育报纸业不容乐观的现状我国体育报纸业在上世纪90年代走过一段辉煌的历程,尤其伴随1994年开始的足球职业化改革,很多以足球为主要报道的体育报纸更是风靡一时。体育报纸是国内传媒开放程度最高、市场化运作最早、竞争最为激烈的媒介领域,但近5年来,中国的体育报纸正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潮流而发生深刻的变化,行业普遍不景气,一大批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体育报纸已被残酷的市场无情吞噬,如卿报》、《南方体育》、《体育参考》、}}21世纪体育》、《体坛导报》、《体育天地》、《体育生活报》、《体育时报》、《体育快报》、《足球11人》、《体育生活报》等;在市场上艰难支撑的有《体育晨报》、卿迷》、《体育周报》、《羊城体育报》等;蓄势待发的有《东方体育报》、《篮球先锋报》;新生力量的有《扬了体育报》;在有限的市场上《体坛周报》和《足球》两强独大,其它体育报纸则瓜分剩余的一小部分市场。同一类报纸在短时问内的相继停办不能视为偶然,体育报纸的命运和现状一定包含着某种逻辑和因素。2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成因我国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客观因素体育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因素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体育已成为民众关注焦点之一,越来越多的媒体高度关注体育,从中央到地方的主流报纸基本都有相对固定的体育版面,各地蓬勃兴起的都市报、综合性日报更是不遗余力地把体育新闻版面作为争取读者的重要窗口之一。同时电视、网络媒体在我国的高速发展,对我国体育报纸业的生存更是严重的挑战,因为电视、网络媒体的时效性、受众覆盖面等优势是体育报纸无法相比的,更易被受众和广告商青睐。处于电视、网络、都市报、综合性日报等媒体全面围攻和夹击下,专业化体育报纸的市场发展空问日趋狭小,生存艰难。回顾体育报纸曾经的辉煌,不难发现这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对体育信息的了解渠道没有今天通畅便捷,综合性主流报纸、电视媒体对体育报道并不十分重视,网络传媒还没有真正崛起,这是体育报纸当时得以辉煌的良好外部环境。伴随各地都市报的兴起、各地电视体育频道的开播、尤其是1998年之后以新浪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截止2006年7月我国网络用户已达1.23亿),极大地丰富了体育信息的传播途径,体育报纸不再是读者获取体育新闻的主渠道,其受众市场不断缩小,广告的流失是必然的,而发行量和广告是体育报纸生存的关键,由于市场萎缩,最终导致了整个行业的衰落。2.1.2体育报纸业内恶性竞争违背市场规律的恶性竞争也是体育报纸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体育报纸把大量的人力、财力耗费在同行问恶性竞争上。儿年前与米卢零距离接触的女记者李响以200万元的天价从《足球》报社“转会”到《体坛周报》,给中国新闻界以很大震动,《南方体育》所走过的5年,仅骨干就有50多名被挖走。某些体育报纸为了挤压同行竞然买断新闻采访源,以2002年世界杯为例,某报用高价让国脚接受独家专访。恶性竞争让体育假新闻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问,有些体育报纸为了抢夺市场,胡编假新闻来吸引读者眼球,2002年世界杯期问,体育报纸就报道了很多轰动性假新闻,如央视禁播米卢广告、米卢在国脚里选女婿、执法意大利和韩国的厄瓜多尔主裁判被枪杀等。恶性竞争的结果使得企业员工人心涣散,攀比之风难以遏制,体育报纸的运作成本增加,假新闻的存在使得体育报纸的公信力下降,已消亡的《球报》、}}21世纪体育》等很大程度上就败在同行问恶性竞争所造成的内耗上。《足球》总编辑刘晓新坦言“真正根本的理由,是我们一直都高烧发热,不是去理性地开发资源。过度竞争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的过度开发。体育报纸问是一个杀伤力很强的竞争。”2.1.3民众体育消费观念的移位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赋予中国人更多的时问和物质消费资源。在体育消费领域越来越多的民众把对体育的关注点转移到健身、健美上来,把体育与自己的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紧密联系起来,把健身消费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来投资,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一种时尚,体育锻炼的意义将愈益突出,这对多年来热衷于体育信息消费而冷漠于锻炼的体育消费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各地健身娱乐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这种变[page_break]化的必然结果。2.2我国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主观因素2.2.1观念和认识问题体育报纸要争取读者扩大社会影响树立权威地位的报道领域是体育报道,不切实际地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拓进并树立新闻权威意识来增加媒体对大众化广告的吸引力作为办体育报纸的宗n是不可取的。体育报纸发行的对象不是普通大众而是对体育感兴趣的特殊群体,小众化的受众和广告是体育报纸的劣势之一,要正确认识体育报纸的这些特征和规律,否则会为此付出代价。由于观念和对自身认识不足,《南方体育》在经营、扩张、品牌发展等方面频频犯错,体刊是必然的,如他们采用大众化办报的经营思路来和其它传媒拼资讯、拼广告和发行量,放大了体育专业报纸的劣势—小众化的受众和广告,这一经营思路的结果直接导致2002世界杯年万损1000多万元。2.2.2管理人才缺乏,办报体制僵化办报体制僵化,缺乏对体育媒体特性认识以及对报纸宏观发展战略把握的管理人才也是体育报纸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南方体育》在体刊后其总编感言,由于自己缺乏管理经验,一直没有形成一支很有执行力的团队去打品牌,开拓市场,致使《南方体育》多次错失发展壮大的机会。有过多年辉煌的《球报》领导频频更换从另一层面说明其管理人才的缺乏。体育报纸行业内“文人办报”现象比较普遍,体制使一些体育外行当上了体育记者甚至领导岗位,一些已有一定名气的体育专业记者只能拿比正式员工低很多的工资,《北京足球报》、《体育参考》的失败就是这种僵化体制的恶果。3体育专业报纸生存与发展的对策3.1科学定位评估者、被评单位以及相关机关部门,使教学始终处于不断建设、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状态之中,实现提高授课质量的目的。2.5建立基于校园网的评估形式军事体育授课质量评估,传统的做法是采用填卡或填表的形式,由于是手工操作,既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问,又容易采集到足够多的样本。任职教育的授课质量评估,主体更加多元化,内容更为复杂化,要提高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必须以院校的校园网为依托研发授课质量评估网络系统,利用军队院校的互通性,实现承Ull单位和部队用人单位的共同评估。基于校园网的授课质量评估体系,具有“全天候”、“全方位”的特点,可以使评估过程不受地理位置和时空的限制,能把评估工作融入到院校、部队的各个主体,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实时获取和收集授课质量评估信息。利用及时的反馈信息来指导、调控教员的授课活动。与传统的评估形式相比,基于校园网的评估形式,还具有参加评估的人员和单位覆盖率更高、规模更大的特点,同时又减少了评估主体和客体的直接接触,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人情评估,使得评估数据更加全面、准确、及时,评估的结果更加客观、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