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5:18

私募股权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范文篇1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现状;发展探讨

1.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全球市场中,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私募股权在国际市场上呈现的重要地位。2005年以前,私募股权在我国尚未出现,只有个别创业或私募基金等概念。到2005年以后,私募股权在海外市场的出现及大力发展,才带动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出现,并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接下来我们结合当前私募股权投资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1.1快速发展的市场带动私募股权投资规模不断扩张

私募股权在我国的第一个快速发展期是在2006-2008年间,这一期间用量获得逐年攀升。直至2009年经历了短暂的市场调整,到2010年,私募股权在我国又迎来了一个强劲的发展期。到时近百支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市场完成募集,总规模达到近300亿美元,交易投资共400起,总额100余亿美元。也正是这一时期,私募的基金及交易数量都创下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新高。

1.2多元化的投资行业范围

单从2009年到2010年间的发展情况来看,2010年发生交易近400起,高于上年度117起近4倍,从行业范围来看,涉及23个行业,范围正在逐步加大。生物医药、清洁技术、机械制造、房地产等新兴领域也加入私募股权投资的范畴,特别是互联网及机械制造行业投资规模都超过10亿美元。目前,农林牧副渔、食品加工、生物技术等投资领域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投资领域不再被传统行业所限制,加之政府出台的各类具有引导性的利好政策,多领域实现了产业振兴。

1.3中资投资机构不断壮大

在私募股权投资初期,占主要比重的是境外基金,无论是投资数量还是规模,都远超于国内投资力度。但是,随着我国私募基金投资好得到不断发展,我国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管制环境,近几年,国内及国外在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方面已经不相上下,甚至有的领域的案例数量已经超过外资基金,成为我国私募投资市场的主力军,但是投资规模仍然不及外资投资规模。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国内投资规模必然会在今后超越外资投资规模。

2.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相关法律法规滞后

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发展受《公司法》《信托法》等诸多法律的支持。但这些法律大多出台于近几年,很多实施细则并未出现,法规的操作性不强。资金募集、工商注册、税收缴纳等方面都成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障碍,没有统一管理和引导的系统当时及具体法律法规,这就导致现阶段我国市场缺乏良好的政策及法律环境的支持。

2.2监管责任不到位

发改委、证监会、银监会等都属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的监管机构,由于触及面广,且涉及部门太多,机构监管是主要形式,分业监管制度下,很多机构存在重叠之处,不少监管职责并未明确划分,一旦出现问题,会出现不能明确问责的情况,监管责任有待进一步强化。

2.3我国私募股权投资重点领域仍为传统行业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他们的私募股权投资重点主要放在新兴行业,而我国知识产权意识不足,整个行业发展尚不健全,新兴行业出现侵权行为众多,无法有效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是以传统行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处于缺乏资金的状态,这也大大遏制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2.4退出渠道不健全

从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发达国家从柜台到产权交易,再到资产证券化、并购市场等都出现了无缝链接,这些都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退出渠道,市场环境获得优化。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缺乏多层次发展,不仅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而且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机制和完善的政策,这就直接导致退出渠道过于狭窄,对今后可持续发展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2.5缺乏高素质专业人员

拥有雄厚的知识、人力资本这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可或缺的,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提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效运作的前提。如果没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很难保证私募股权投资的成功率,尤其是以优秀基金经理更为关键。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刚起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真正拥有私募股权投资专业知识的投资家极少。缺乏专业人员也制约着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业的发展,并且会成为今后还领域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3.发展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对策

3.1完善专业领域法律法规

对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缺少具体的法律法规政策,使今后的私募股权投资出现严重的问题,我们应当健全相应的法律政策,明确准入门槛,有效保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健康发展。首先将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配上统一的细则,便于操作,对于具体的问题明确责任。其次要尽快出台有关个人破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约束和激励个人建立诚信文化。第三,对现有的《贷款通则》进行修订,将贷款中有关商业银行的相关限制性条件放宽,增加私募股权基金的融资渠道。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扫除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发展中的法律障碍,有助于实现顺应市场的健康发展。

3.2健全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体制

由国际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他们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大多由过去的分散化管理向统一监管模式发展。现阶段,我国在私募股权投资融资方面,主要是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分别由证监会及发改委监管。今后,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方面应当由过去的单一部门监管向统一监管的方式转变,这样有助于将监管模式一致化。建议今后一个时期,可以将监管模式按照是大统一、小分权的方式,发改委起到统一管理的大前提,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授权给省、市政府等有关金融监管部门,这样省、市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金融监管职责适当扩大,给不同省、市以创新工作的空间。此外,还应当加强对工商、银监、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统一监管力度,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实行全面监管的方式,将不同机构及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化。

3.3完善退出机制

具体而言,应当从两方面完善慕思股权基金的退出机制。首先,要建立创业板块,为创业风险搭建相应的平台,特别是对于未上市的创新型企业来说,可以提高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有效回报率,建立相对宽松的上市资格,这样的平台是重要途径。在选择创业板时,应当选择实体类的中小企业,他们的成长性更高且更具增长潜力,不易选择非传统产业,或经过虚假包装的企业。与此同时,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以保证企业对市场的信息准确性,提高上市公司的品质。其次,将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实现低层次资本市场的转让衔接工作,为推出私募股权基金搭建良好的平台。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产权交易市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区域或部门分割的格局打破,建立全国规模的产权交易市场,保证市场秩序更合理、规则更健全、更通畅。还应当将国际合作建立起来,将更多国际资本及境外产权进入我国境内,将企业产权的流转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实现。

3.4私募股权基金资金来源多元化

首先,拓宽资本渠道。就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来看,在私募股权基金方面,应当广泛利用保险、社保、捐款、银行等方面的资金力量作为是主要资金来源。其次,要将资本市场发展成多层次的市场,这是基础性市场的根本保证。由此可见,积极推进我国的资本市场实现多层次体系,政府可以与企业相结合,共同建立多层次市场,为我国奠定私募股权基金的市场基础。

3.5加大培养专业人才培养

要想使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得到蓬勃发展,结合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经验,我们不难看出,要想使整个市场实现快速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投资及管理人员。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起步较晚,整个金融体系呈现滞后的状态,要想缓解当前的形势,专业的人才队伍尤为关键。但是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稀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依靠国际上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工作的专业人士为我们提供指导,但只有让我们本土的人才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才能真正使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实现长远发展。人才队伍培养的后备力量应当是来源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获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的专业人员等,经过一定程度的选拔可以将这部分人才外派培养,以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

作者:张军 单位: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谢鹏.乐视赌局伟大还是死亡[J].中国中小企业,2017(01)

私募股权投资范文篇2

关键词:私募股权;金融投资;发展趋势;未来展望

引言

私募股权投资从金融投资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就是没有上市的企业利用私募的方式进行一种权益性的投资。企业在第一次发行私募股权的时候,不同阶段的权益被称为广义的PE,而对应的企业后期投资的形成的私募权益被称为狭义的PE。目前,我国的大多数PE都是指企业投资后期形成的私募股权投资。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

私募股权投资也被人们简称为PE,主要是非上市的企业进行定向的权益投资,来获得等同于上市、并购、管理层回购等经营效果,最终通过出售股权来收取相应的经济效益。PE从广义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对处于孵化期、创业期、壮大期、成熟期,以及PRE—IPO不同时期企业对应的投资和企业在第一次公开发行的权益投资,该企业利用投资阶段的不同,将投资的相关资本可以划分为并购基金、夹层资本、发展资金、重振资金、创业投资和PRE—IPO资金,其中还包括了企业上市之后的私募投资、不良债权和对应的企业不动产资本等等。在我国金融行业的规定中私募股权投资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到目标企业的私募方式和利用在海外设立的公司开展对应的红筹私募。而PE从狭义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就是指已经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市场的变化,进行对应的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的PE主要是指企业在创业投资之后,形成的私募股权方面,而该部分的资金主要存在于并购基金和夹层资金之间。

二、PE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案例的分析

(一)PE的发展现状

从2013年开始我国的PE金融逐渐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各个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效益出现了严重的下滑,PE市场的增长潜在能力造成了企业家的质疑。在本年的第三季度共计有42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了所有的募集工作,该季度的市场相比往年的基金募集,直接下降了46.23%,该季度共计募集到的资金只有32.12亿美元,与往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募集的资金直接下降了65.32%。单个基金的平均募集金额大约在7650万美元左右,直接创下了从2009年以来最低的PE募集金额。在PE投资领域,尽管国内金融宏观政策不断的调控,但是企业的投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非上市的企业财务数据不容乐观,也就是说仅靠好的项目进行投资盈利,已经变得非常的困难,因此也就导致了我国PE市场的低迷,企业家们开始空仓观望,放慢了自己的投资脚步。

(二)案例的分析

本文以清科集团的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发展为研究对象,说明私募股权投资对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房地产作为一个密集型的综合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流动资金的要求非常的高。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经营主要的融资方式还是非常局限,还是以商业银行的贷款为主要的融资渠道,通过该种方式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定金、预付款、个人按揭贷款,三者的资本总计已经占到了房地产融资总额的60%以上,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直接支撑了房地产发展的所有资金周转。国际的房地产发展统一的标准是商业银行额的融资总额不能超出总投资的百分之四十,而反观我国的房地产发展依赖银行的程度明显过高。在投资发展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了经济波动,房地产面临的经营风险就会转化为银行的金融风险,进而影响到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发展除了依赖于传统的商业贷款和债券之外,还要不断地发展房地产投资基金、信托计划和RELTS等金融方式,其中的RELTS是目前我国金融融资行业内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方式,其中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也比较成熟。在多种融资方式组成的环境下,房地产的经营发展风就会降低很多。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各类的房地产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基金的起步比较完,因此在投资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直接影响都房地产的稳定发展。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房地产基金管理经验的不断累积,想象今后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将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我们选取清科集团在2008年到2012年之间,开展房地产投资过程中利用私募股权的方式进行融资的数据记录进行研究分析。从2008年到2012年之间总计完成了12起的PE融资,并且融资的总金额达到了八亿美元,充分的说明了我国PE市场发展的无限潜力,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总体上是呈现一个周期性的发展变化,并且在2008年由于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都给PE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因此在2008年之后,私募股权基金出现了一个短期的上涨小高潮。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制约,在2009年的PE融资过程中受到了积压的刚性住房需求的刺激和政府不断的政策管控,导致了全年处于一个缓慢的增长阶段。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以及投资的需求和改善需求的同时入市,给PE融资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回暖。在市场持续活跃的状态下,房地产的发展资金压力问题逐渐得到了缓解,房地产开发商和PE基金的合作需求出现了一定的上市。清科集团的研究数据统计公布的报告显示,在2009年的第三季度,仅一起的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活动,就达到了5123万美元,不论是交易的数量和交易的金额,都说明我国的PE市场非常的积极。

我国的房地产PE投资还是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从我国房地产的PE交易地域分布来看,从2008年到2012年,PE交易的活跃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指数高的一线城市,并且主要的分布地域布局围绕在上海和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展指数高的地区。但是随着PE交易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的开始向二线和三线的城市进行推广,像海南在私募股权投资的影响下,近年来的房地产和其他行业的发展非常的迅猛。从案例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PE交易对我国二级市场的重要性,通过PE交易更多的企业获得了发展的资本,让投资的债券人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因此,我们说私募股权投资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稳定提高企业和人们的金融收益。

三、私募股权投资的未来展望

在PE交易的未来发展中,应该有效的结合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的原则就是将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PE交易的基础也是客户的信任度。很多的证券公司虽然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确实让客户获得了良好的收益,但是真正做到关注客户的公司非常的少,因此也就造成了忠实客户的流失。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客户的选择性被无限的放大,流动性非常的高。因此证券公司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打造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切业务工作都是紧紧围绕着客户进行的。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在线交易平台给了更多的人们进行PE投资的机会和时机。但是交易的模式和过程都要局限在该交易平台中。为此证券企业应该建设属于自己战略性的私募股权投资交易平台,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束语

在今后的PE交易发展中要根据市场的发展,不断的完善优化,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繁荣稳定。

参考文献:

[1]姜宽.新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J].时代金融,2016,32:152+155.

[2]杨振东.私募股权投资(PE)风险控制策略探析[J].低碳世界,2016,35:257-258.

[3]林杨赫赫.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企业导报,2011,09:58-59.

[4]张俊良.股权众筹融资的发展趋势[J].市场论坛,2016,02:35-37.

私募股权投资范文篇3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私募股权投资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表面上看,美国法律开始允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才得到迅猛增长。但实际上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投资者由直接投资转向通过专业化投资中介进行投资,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数据显示大约80%的私募股权投资是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行的。伴随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一类新型金融中介组织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有的私募股权投资研究文献大多从实务操作的层面展开,鲜有文献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行研究,更缺乏对其存在性以及治理机制的经济学分析。对于这一新型的金融投资中介,需要从理论上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种金融中介存在的经济学原因。对上述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私募股权投资的本质特征,推动我国产业投资基金业的健康发展。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性的经济学分析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特点

要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存在性问题,首先要研究私募股权投资的特点。私募股权投资主要是针对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投资者等所持有的企业股权实现价值增值后再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收益,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投资的高风险性和专业性。具体表现为:

1.投资期限长,流动性差。私募股权投资是一种实业投资,所投资企业的股权实现价值增值需要时间,难以在短期内调整投资组合;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对象主要是非上市企业股权,往往不存在公开的股权交易市场,投资者大多只能通过协议转让股份,投资缺乏流动性。

2.投资对象的风险性高。私募股权资本所投资企业,不论是处于初创阶段的创业企业,还是需要重组的大型企业,或者是处于急需资本快速发展的企业,都蕴涵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投资的专业性强。私募股权投资对投资者的要求较高,投资者必须对所投资企业所处行业有深入了解,而且还须具备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这样投资者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并有能力对所投资企业实施监督。此外,为实现所投资企业的价值增值,往往还需要投资者利用自身的专长、经验和资源向其提供必要支持。

4.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严重委托—问题。信息不对称是普遍现象,但该问题在私募股权投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贯穿于投资前的项目选择、投资后的监督控制等各个环节中。投资者在事前选择投资项目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其很难对所投资企业做出准确评估,企业家或经理人比外部投资者更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但他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夸大正面信息、隐匿负面信息来提高对企业的估价,引发逆向选择问题;在获得投资后,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严重的道德风险,企业家或经理人奉行机会主义政策从而可能损害外部投资者的利益。

私募股权投资的上述特点使得单个投资者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的成本非常高,必须支付大量成本对投资项目进行调查、筛选和监督控制。由于投资规模大、期限长、流动性差、风险高、难以通过分散化投资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外部融资非常昂贵甚至变得不可能。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性的分析

随着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专业化的金融中介,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缓解了投资者与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投融资成本,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效率。下面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等方面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性问题进行讨论,从中揭示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投资中介存在性的经济学原因。

1.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投资效率。GurleyandShaw(1960)、Chan(1983)、AllenandSantomero(1998)等认为金融中介通过分工、专门金融技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降低了交易成本。对于单个投资者而言,由于投资所伴随的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需要支付更高的搜寻、评估、核实与监督成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集合投资方式,能够将交易成本在众多投资者之间分担,并且能够使投资者分享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相对于直接投资,投资者利用金融中介进行投资能够获得交易成本分担机制带来的好处,提高投资效率,这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的最基本原因之一。

2.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许多文献对信息不对称与金融中介机构存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例如,LelandandPyle(1977)是最早将信息不对称引入到对金融中介存在性的研究中的经典文献,他们认为交易成本涵盖的范围太广了,它不能成为惟一的原因,金融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使金融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应该成为解释金融中介存在性的一个基本原因。Diamond(1984)认为金融中介是通过充当被委托的监督者来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私募股权投资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该问题贯穿于投资前的项目选择和投资后的监督控制各个环节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专业化的投资中介,能够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要减少信息不对称则要求投资者必须采取措施加强投资前的尽职调查和投资后的监督控制。这些活动如果由多个投资者分别进行,则可能存在重复行动导致调查和监督行为的过度产生,这一方面造成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会由于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而不能有效得激励投资者进行调查和监督,导致效率低下。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人通常由对特定行业富有相当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产业界和金融界的精英组成,他们所拥有的专业技能与经验积累使他们在选择、管理、监督所投资企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他们在信息生产与处理上的优势使得他们能够成为投资者的人。他们通过投资前对企业进行深入的考察和投资后的监督控制,可以缩小信息差距,并且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规模效应降低监督成本。

3.解决了公司治理中传统的委托—问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专业化投资中介机构的实质是用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之间的委托—关系替代了投资者与所投资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投资者做出这样的理性选择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投资者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成本要低于直接监督企业经营者的成本,这一方面是由于单个投资者可能不具备专业化的投资技能,其单独对企业进行监督的成本非常昂贵;另一方面是因为投资者可以通过与基金管理人之间形成特定的契约关系和组织结构,对基金管理人的行为和利益分配在事前做出明确的规定,降低投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可以通过声誉机制和报酬激励机制解决中介机构信息生产的可信赖性和自我监督的问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解决与所投资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上相比单个投资者更具有优势。首先,可以发挥基金的资金规模优势,它们一般对所投资企业拥有控制权,因此能够对企业形成更有力的监督。其次,基金管理人能够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通过设计不同的金融工具、资金供给方式,以及制定复杂的合同条款,甚至直接参与管理来对所投资企业形成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减轻二者之间的委托—问题。

4.分散投资风险,发挥风险管理优势,提供价值增值。从风险角度解释金融中介存在性的理论认为金融中介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优势。比如,DiamondandDybvig(1983)提出的DD模型分析了金融中介在防范因消费需求的意外流动性冲击造成的不确定性方面所具有的作用,认为金融中介为“熨平”这种不确定性对投资与消费跨期交易的影响提供了可能;此外,Santomero(1984)、Chant(1989)、Merton(1989)、AllenandSantomero(1998)也从风险管理角度诠释了现代金融中介的存在性。对私募股权投资而言,由于投资规模大,单个投资者很难实现分散投资。并且分散化投资会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成本,例如投资者可能不得不减少在某个企业中的投资比例,从而使得投资者对该企业的控制减弱,或者投资者将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采取的是集合投资方式,它可以通过对不同阶段的项目、不同产业的项目的投资来分散风险,因此投资者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一投资中介进行投资,除了获得成本分担的好处外,还能够得到分散投资风险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复杂的委托—问题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一般性委托—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特殊问题,即存在更为复杂的委托—问题。

首先,与证券投资基金相比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者面临的与基金管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更为严重。前者主要以公开交易的有价证券为投资对象,在信息披露方面更加公开和完善,投资者可以利用公开信息对基金的业绩做出评价,投资者可以方便地“用脚投票”,这些因素都能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经理形成有效的约束。而后者由于投资对象主要是非上市企业,缺乏公开的信息,投资者在信息方面对投资中介的依赖性更强,对投资业绩的评价更为困难,投资流动性低下使得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成本很高甚至难以实施,投资者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经理的约束难度加大。

私募股权投资范文篇4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社会融资规模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PE),是指通过私募基金,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并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未来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股权从而获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专门从事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私募基金,是一种新型金融产品供给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私募股权投资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功能日益增强,已成为直接融资渠道中又一重要工具[1]。

1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及特点

1.1起步晚但发展快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相对较晚,1978年后才逐步发展起来。1985年,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私募股权投资市场。30余年来,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迅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2.94万只,管理基金规模为9.87万亿元[2]。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1.2监管持续加强

2013年6月,新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生效,其将私募基金明确纳入法律监管的范围,赋予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合法地位。随后,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监管文件,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1.3参与投资者众多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者、基金服务机构、监管机构及行业自律组织等。其中,作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出资人,当前市场投资者包括金融机构、社保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社会公益基金、政府引导基金、母基金、工商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在内的众多主体[3]。

1.4投资集中度较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投案例5.54万个,在投本金6.26万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在投案例3.21个,在投金额1.53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在投案例1.91万个,在投金额1.23万亿元;初创科技型企业在投案例5179个,在投金额1242.78亿元。可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仍集中于“投小、投早、投科技”。

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

2.1社会融资规模基本情况

社会融资规模是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从其构成来看,银行表内贷款仍是社会融资规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金融深化和发展,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系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表外及直接融资规模等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新增银行表内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95.5%,但随着表外、直接融资等渠道快速发展,表内信贷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到2020年末,新增表内信贷占比已降至不足60%,而新增直接融资占比已上升至15%。

2.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成长为直接融资渠道的重要参与者

由表1可知,2015—2017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年均增长近100%。到2017年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就已经超过同期的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截至2020年末,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已达9.87万亿元,较同期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多1.62亿元。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也逐步上升。2015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在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的比重仅为2%左右,但到2020年,该比重已上升至近4%,占比多了近一倍。

2.3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社会融资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及可比较性,本文选取2015—2020年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SRGM)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SMGQ)年度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社会融资规模间的变动关系及影响程度。将SMGQ作为自变量、SRGM作为因变量,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回归残差的正态P-P图(见图1),可以看到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符合回归模型基本假设条件。回归结果显示:D-W检验值为0.925,R2为0.893,调整后R2为0.872,F检验值的显著性为0.001,表明该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变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表2为SPSS输出的回归系数表。其中,B表示回归系数,反映的是自变量变动引起因变量变动的量。由表2可知,针对回归系数B进行的t检验值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1,表明回归系数B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建立线性回归方程(1):SRGM=100.905+15.908SMGQ(R2=0.872)(1)进一步将残差与因变量进行Spearman检验,相关系数为0,表明残差与自变量间不存在异方差情况,线性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社会融资规模产生正向影响,且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每变动1个单位,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将正向变动15.908个单位。

3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3.1尽快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当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作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自律协会,相关基础信息统计已较为完善,建议尽快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从而进一步全面体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情况。同时,还应深化穿透式监管,进一步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统计体系,实现对关键产品、关键环节等的统计监测。

3.2多措施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可持续发展

微观层面上,一方面应加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自身风控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对被投企业形成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宏观层面上,应在现有《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基础上,从法律和制度层面进一步明确私募股权资本的地位和作用[4],不断引导私募股权基金规范发展。

3.3进一步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

应加快推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和改革,特别是场外市场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改革,进一步拓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渠道。同时,应及时建立、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关法律体系,明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等内容,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主要参考文献

[1]何伟.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7(22):10-12.

[2]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行业数据[Z].2021.

[3]袁增霆.私募股权行业的发展动态及影响[J].银行家,2017(11):107-109.

[4]钱康宁,陆媛媛.PE市场变革进行时: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J].银行家,2015(3):97-101.

私募股权投资范文篇5

国际私募股权基金蓬勃发展,呈现出资金规模庞大、投资方式灵活等趋势,在并购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亚洲私募股权市场作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快速发展当中,投资规模由1998年的5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50亿美元。据清科研究中心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亚洲最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2006年上半年,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大陆投资了31家企业,投资总额达到55.6亿美元,其中超过25亿美元的资金流向服务行业;2007年1-11月,中国大陆地区私募股权投资案例达170个,投资总额上升至124.9亿美元。

资料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二、私募股权投资者的分类

根据私募股权投资者的战略规划和投资目标,可以将其分为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战略投资者一般指与引资企业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战略投资者入股引资企业,通常是为了配合其自身的战略规划,因此能够发挥更强的协同效应;财务投资者一般指不专门针对某个行业、投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财务收益的基金。

目前,活跃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有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美国雷曼兄弟房地产投资基金、美林投资银行房地产投资基金、高盛房地产投资基金、德意志银行房地产投资基金、瑞士银行房地产投资基金、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公司GIC、荷兰ING地产集团等。

三、如何使用私募股权形式融资

通常而言,房地产企业引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流程如下:

在引进私募股权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项目选择和可行性核查,投资方案设计,法律文件签署,以及积极有效的监管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私募股权投资者比较关注的要点。

四、成功案例分析

1.近年来主要房地产企业私募股权融资案例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得到海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美林、雷曼兄弟、德国房地产投资银行、英国Grosvenor、美国凯雷、摩根斯坦利、淡马锡等国际金融机构纷纷投资中国市场。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企业通过项目融资、Pre-IPO等方式引进私募股权融资的案例不断出现,为企业带来的丰富的资金,下表为近年来部分房地产企业私募股权融资情况:

(1)公司简介

鑫苑置业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专注于中国二线城市的住宅房地产开发商,专注大型复合社区开发,包括多层公寓建筑、中高层住宅和附属设施,同时开发小型住宅项目。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1家全资子公司和2家非控股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2007年12月13日,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NYSE:XIN),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上市前的私募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对鑫苑置业优化资本结构、扩充土地储备、完善其“零库存”商业模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企业能够顺利登陆纽交所的重要原因。

(2)私募前发展状况

鑫苑置业于2006年8月引入私募投资者,是其开始于2006年3月筹备在美国上市计划的重要一步。2006年前,鑫苑置业主要集中于河南省内发展,土地储备也不大。2004年和2005年,鑫苑置业的土地储备面积分别为226万平方米和305万平方米,2006年由于开工面积急剧增加,土地储备面积迅速减少,更加大了企业计划上市的难度。为了尽快扩大土地储备、加快跨区域发展步伐,鑫苑置业急需要资金,而2006年正是政府为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出台各项调控政策的一年,融资渠道非常有限。在此条件下,私募股权融资为鑫苑置业提供了新的选择。不但为达到美国资本市场的上市门槛提供了支持,也解决了当前资金压力,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004年和2005年,鑫苑置业的总资产分别为58192万元和86411万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9.47%和79.75%,私募股权融资以前,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不利于企业上市融资。

(3)私募融资后发展

2006年8月和12月,鑫苑置业顺利完成私募,累计融资达7500万美元,当年末总资产达到196236万元,增长超过1倍,资产负债率下降至56.02%,降幅超过20个百分点。鑫苑置业完成私募以后,积极筹备上市事宜,将募集资金用作扩张资金和增加注册资本金。2006年6月,山东鑫苑置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人民币;2006年11月24日,苏州鑫苑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2006年12月7日,安徽鑫苑置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2007年6月12日,鑫苑置业(成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成为鑫苑置业又一家全资子公司,企业跨区域扩张速度明显加快。至2007年9月30日,鑫苑置业拥有14个在建和拟建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2,053,279平方米,土地储备(拟建项目规划建筑面积)上升至1,282,498平方米(2006年末为65万平方米)。

在临近上市前,2007年5月,鑫苑置业又从蓝山中国获得1亿美元的私募债权融资,使其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财务结构更加完善,增强了资本市场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在美国上市并成功筹资约2.995亿美元,为企业未来发展带来资金的同时,更为企业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各种融资工具提供了可能,为企业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红,殷红.房地产金融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化成.财务管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春生.融资、并购与公司控制(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陈玲玲.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信等级评价体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99.

私募股权投资范文篇6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即PE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的渠道募集资金,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日后通过上市、并购等方式,出售所持有的股权并获利的实体或行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未上市的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正因为如此,在欧美发达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现状及投资市场分析

(一)发展现状

1.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深化并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促使全球股市大跌,全球经济下滑。受其影响,2009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整体呈下降趋势。今年新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数量和金额均较2008年同期有所减少。

2.私募股权投资传统行业比重加大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部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已倾向采取更加保守和谨慎的投资策略,多投向那些收益较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传统行业。从今年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投资数量占比都较2008年同期有大幅增加,体现投资机构为应对当前复杂而严峻的市场变化而对投资策略做出相应改变。

3.私募股权投资策略趋向多样化

2007年以来,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最明显的趋势之一就是投资策略趋向多样化。过桥资金和对已上市公司的投资案例数明显增多。同时,来自夹层资本和重振资本的投资更是从无到有,表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策略已开始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和趋势[1]。

4.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

私募股权发展的政策环境逐渐成熟。在政策基本面上,200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适时推出创业板、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民间投资领域,落实和完善促进创投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当前,创业板市场大幕已经拉开,这更引发了本土私募基金的投资热情。

(二)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分析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出现下滑态势,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延续了去年走势,投资规模与投资金额均大幅下降。机构投资策略趋于保守,多选择具有较强防御能力的,抗周期性强的传统行业进行投资。目前的经济环境带给私募股权机构的是危机与机会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机构不得不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投资组合贬值以及高负债,需要通过停止投资新项目、加速出售现有资产等现金筹措手段来渡过难关。另一方面,由于资金链紧张,广大待投资企业估值下降至较低水平,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样筛选出不少优质企业,投资价值依然保持较高水平[2]。

根据ChinaVenture数据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12起案例分布在7个行业。其中,制造业依然为主要投资行业,投资案例数量5起;农林牧渔业次之,有2起投资案例。在投资金额方面,农林牧渔、制造业、金融业投资金额较高,均超过1亿美元。从以上数据来看,私募股权投资总量较2008年下滑明显,且投资于传统行业的比重加大。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战略研究

(一)根据行业发展确定投资项目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私募股权的投资特点,其投资往往倾向于风险较低的项目,且偏好于后期投资。且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是影响下,行业进行不同调整,私募股权投资者要寻找有价值的项目,所以行业调研就变得具有十分意义。从不断的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的经济正在复苏。可见,这正是私募股权投资的绝佳机会。同时,考虑到由于我国经济政策对行业调整的影响,不同行业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产业调整。因此,在投资前对不同行业的分析研究及预测就显得必不可少。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可以基于行业现状及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参照国外经济发展历史,融入中国的现实国情来分析判断,对相关行业的预测其可能的发展未来,并对行业和国家政策主题进行从行业到企业的逐步分析从而确定有价值的投资对策,并通过业务伙伴来获得投资对象的相关资料对投资项目进行筛选。

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着不同的行业团队,借助于其专业的投资经验和知识,可以对投资行业有充分的了解。在宏观经济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目标行业的发展和相关特性进行研究,进而确定行业内部的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的企业作为其投资对象,在此分析过程中应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及产业的经济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来确定投资目标的有效价值。在投资产业选择上应注重长短期综合考虑,既考虑到当前的利益,又要重视该产业未来发展的潜力,以及抵抗经济波动的能力强弱,综合分析,谨慎投资。

(二)上市公司私有化投资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全球金融市场持续低迷,这对全世界的金融市场无疑是一次信心的考验。我国的A股市场也受到一定的波及。由于我国经济刺激政策执行力度不断加强,经济刺激已经开始显现效果,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股票市场已显现复苏迹象。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允许投资证券类资产。目前,在我国上市的公司无疑是该行业中的重要力量,其企业长期价值很高。随着我国经济困境的摆脱,在相关行业复苏时这些公司应当是行业复苏的“龙头”,显然这种投资的安全性较高,同时也会由于经济的复苏而收不菲。所以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上市公司私有化是一种很有利的投资战略[3]。

私募股权投资范文篇7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IPO

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含义及特点

1.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简称PE,是一种通过投资上市公司的非公开股或者是非上市股权,在其上市并购后退出,赚取高额利润的价值投资,因为投资的基本上是一级市场里的非上市公司,被投资的公司信息隐秘,信息的不透明带来高风险,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一种适合专业投资机构的投资模式。投资者一般要选择处于成长期且发展迅猛的企业,或者是未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项目,以低价购入,待公司成熟了,通过协议转让,兼并等手段,出售原始股票,获得利润后,基金运作的流程结束,可以开始下一个基金的生命周期。1.2特点。私募股权投资的特点之一,就是投资缺乏流动性,绝大多数私募股权投资,都需要锁定资金5年、7年、甚至更长时间。同时,很多私募股权投资对于所有权转让等事宜,规定比较严格,灵活性上不如二级市场上交易股票或者公募基金。相比于其他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是其最关键的一环,因为私募股权投资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掌握目标投资企业的控制权或者长期经营权,而是在恰当的时机退出目标投资企业来获取高额收益,私募股权投资做得好,投资者可以获得相当不错的投资回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是在其投资的企业价值到达预期后,将持有的股权通过高效的手段在市场内转化为资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目的鲜明,把股权转化为资本,实现收益的增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收益不是传统的投资,而是以企业发展上市后的股息和分红为主要收入来源,而是把股权卖出套取资金,进行下一轮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时机灵活多变,不局限于某个特定时间段,和企业的发展并驾齐驱,企业有发展期和成熟期,资本也有多种阶段的考量,在企业成长期提供资本助力其发展,在企业成熟期通过股权传递实现退出。另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于企业有着评判的功能,初期进行企业投资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会全方位地考量企业的综合平台资质,比如公司发展的目标,理念,股东和人力素质,如果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出售企业股权时能赚取高额利润,侧面说明了企业经得住市场的考验,是具有新技术和新观念并对市场拥有吸引力的优秀企业。

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分析

2.1首次公开发行。首次公开发行(IPO)是最对投资者最有利的退出方式。通常情况下,企业符合IPO的标准,由投资银行帮助其发行股票,发行完成后,企业的股票就可以在证交所或者报价系统挂牌,主要是境内主板和境外市场。公开上市在为企业募集大量资金的同时,更是提供了公开的股票市场,披露了大量被投资企业的商业信息,至此,有了一个价格参照体系,私募股权投资就可以在合适的时间段自由退出。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能在IPO之后退出不但可以获取高额的回报,更是能够提升机构在行业里的认可度,成功的退出代表了投资机构独到的眼光,而恰当的时间完成基金的生命周期,更是让资本有再次开始进行投资的机会。对于被投资的企业来说,这种退出方式更是大受欢迎,投资基金的撤出,让企业的管理层掌握实权,保证了公司的独立性,同时在市场上也是对公司业绩的认可,日后在证券市场上持续融资的渠道也多了。IPO在给私募股权投资者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限制,例如由于禁售期的存在,提高了IPO的门槛,也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流动性降低,所耗费的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较高。此外IPO的退出需要企业通过自身良好的运营与发展趋势来吸引其他投资者,让其他投资者相信投资企业的自身价值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才能成功的退出。2.2股权转让。选择股权转让的退出方式,多发生在企业无法上市的时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把自己持有的股份出售给其他人,企业的管理层和其他控股股东也可以选择回购股权。这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和自身的资本状况,被投资企业管理层可以分为积极与消极,如果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短期无法上市,在管理层资本充足的情况回购股份,可以实现调整股权构成,掌控企业。如果是消极态度,多半是企业发展经营状态差,此时PE需要根据合同,要求管理层回购股份。股权转让除了回购,还兼并与收购,包括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两种实现方法。兼并是两家企业由于共同的经济利益采取互补的联合方式,而收购则是通过股权置换购买企业,掌握被购买企业的控制权。兼并和并购退出发生在被投资企业获得比其体量规模更大的企业认可之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股权利用兼并与收购,间接转让自己的股权,实现了投资利润。但需要注意的是,收购的程序简单,流程短,效率高,但同时也需要承担并购企业的债务,增加风险;而资产收购虽然不需要承担债务,高昂的税收负担也是需要考量的一个关键点。兼并与收购在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而越发频繁,收购企业的数量和收购资金的规模也逐步上涨,这也成了PE退出的主流方式。2.3破产清算。破产清算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迫不得已的止损方法,这代表着这次投资的失败,越是早期的创业企业投资,失败的比例越高。私募股权投资大部分是不成功的,私募股权因为其不透明和资本流动性低,让投资高利润与高风险相伴,如果投资者认定被投资的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或者发展速度慢,就需要及时退出止损。破产清算可能无法获得回报乃至收不回投资成本,但在现实中仍是一种占有一定比例的退出方式。2006以前私募股权投资很难实现以破产清算的方式退出,但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现阶段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破产清算退出的流程更加清晰明了,随着破产制度的规范和合理化,将更加适合私募股权投资及时撤走资金阻止损失。

3退出方式存在的问题

3.1退出路径单一,过分追求。IPO退出就经济利益来讲,IPO退出相较于其他退出方式绝对是盈利最多的,受惯性思维的影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往往将IPO退出当成首选,这就导致错失了兼并和收购这样优秀的退出时机。虽然兼并收购退出的投资回报不高,但是流程相对IPO来讲更加简单,容易操作,而IPO退出则有更多的限制。现阶段企业想要IPO需要多方机构重重审核,放眼海外,境外IPO的市盈率低于国内IPO,但是其成本却比国内更高,导致一些在境外IPO的企业走上了私有化的道路,境外IPO的政策也不健全,增加了境外IPO的难度。3.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人才不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涉及公司战略分析、资本运营等多种专业知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时间短,行业门槛高,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人才大多是转业人士,缺乏专业知识,也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大部分不具备在全局的角度把控投资的能力,国外引进的人才理论出色,也大多拥有实际的投资经验,但对于我国的国情与市场环境不够了解,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运作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投资人才的缺乏以及国内学者对于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既让现阶段的退出方式单一狭窄,又让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人士现学现教,缺乏完整的知识架构,没有实用性。

4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方法及建议

4.1开拓二级市场。PE二级市场是PE的合伙人向其他投资者出售自身持有的被投资企业份额的行为,实际情况中多以直接谈判,点对点交易,相比其他退出方式,大幅缩短了投资的周期,降低了投资的风险,实现在短时间内退出,有利于资本流动,让投资可以更加灵活地分散到其他计划中去。4.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首先要建立完备的PE监管体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监管,可以由证监会牵头,财政部进行辅助的监管体系,明确职责划分,建立层级明确的监管组织架构,避免管理职责不清晰,整合投资行业工会,对已经市场化的项目实行备案并进行审批,加大从业人员资格审查力度,避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非法集资。其次是放宽相关政策。按照国外的施行经验来看,全面的优惠政策可以鼓励广大投资者加入私募股权投资,促进其高速发展。市场流动性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效率才会提高。现行上市公司锁定期的规则,原意是减少普通投资者的风险,规避投机者,但这伤害到私募股权投资,让其退出受到阻碍,面临股票价格波动风险,相关机构可以简化IPO的审批程序,让流程得到短缩,保证IPO政策的稳定,出台合适的转板制度,让新三板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拓宽了退出的方式。如果能有更多的政策倾斜。更有利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快速发展。4.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人才普遍存在缺少经验的情况,这一点可以通过引进海外人才来进行弥补,西方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发展时间长,其理论体系也十分成熟,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还是需要高等院校作出专业的培养来补足私募股权投资对人才的需要,相关的研究机构也需要加强理论框架的研究,旨在培养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充足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吟.论我国公司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J].上海金融,2013(1):108-111.

[2]卢涛.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3,15(3):13-17.

[3]柏青,陈淑英.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IPO退出机制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15):100-101.

[4]周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2):87-88.

私募股权投资范文篇8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增值税;所得税;税收政策;税收筹划

客观地讲,私募股权基金属于高风险、高收益投资类型高风险自不必说,而高收益自然会带来较高的纳税成本。因而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来说,如何做好纳税筹划,降低纳税成本成为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私募股权基金一般分为募集、投资、投后管理、退出等四个阶段,简称为“募、投、管退”。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将涉及三个层面的关系,亦即私募股权基金层面、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层面、基金管理人层面本文将以“募、投、管、退”为主线,以私募股权基金所涉及的三个层面的视角,以所得税、增值税及附加税、印花税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环节税收政策及税务筹划的相关方式。

一、私募股权基金募集阶段

1.基金组织形式的选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涉及基金投资人和基金管理人切身利益的一系列法律关系。从各国(地区)实践来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公司型、契约型和有限合伙型3种。(1)公司制基金。公司作为独立法人主体,具备相应的法人资格,其具有完全的民事责任能力及民事行为能力,并且其日常运营以其投资额为限,对其民事行为负责。那么公司制基金的成立,基于投资风险的严格投资,法人股东或是投资人均以其所认缴的出资为限,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承担有限责任。同时各方股东根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共同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治理。该模式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多半采取自我约束的方式开展日常运作。同时,公司还可以聘请管理团队,委托其管理基金。公司制基金的组织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2)契约式基金。该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与所受托的基金管理人类似于信用托管的关系。根据相关合同约定,在受托责任方面,基金管理人可以承担有限、无限两种责任。管理人要先登记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并利用该身份履行相关基金备案。(3)合伙型基金。合伙型基金的管理模式参照于合伙企业方式建立,目前合伙型基金成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运作方式中较多的一个类型。合伙型基金的参与者包括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基金管理人。普通合伙人对于基金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仅就投资额对于基金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普通合伙人参与基金的日常运营及管理,同时普通合伙人可以自行决定由其担任或是委托专业的基金管理机构作为基金管理人。有限合伙人不参与资金管理。合伙制基金的组织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2.所得税税收筹划(1)企业所得税。私募股权基金的兴起为各地区政府招商引资带来了新机遇,很多地区将私募股权基金作为引入企业的重要方法,并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各地政府颁布的优惠政策各不相同,大体上包括落地补贴、房租补贴、人才补贴、税收返还等几个方面。以下列举了部分针对私募股权基金具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等地区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为税收返还,主要是针对所得税预缴部分的返还,即先预缴后返还。针对优惠政策,需要从返还比例、返还条件、返还周期等方面综合比较考量。对于公司制基金来说,在公司注册地选择方面,可以选择相对“税收洼地”作为注册地,以享受税收优惠。(2)个人所得税。合伙基金不属于法人类型,参照个体工商户按5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且该类型基金投资者所获得的收益仅征收一道个人所得税。其优于公司类型基金原因在于,公司类型基金在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不包含投资期限超过一年,法人企业间投资所获得得投资收益),在股利分配环节如果个人股东分利,还应该缴纳20%的股息红利所得税,相当于一笔股利收入缴纳两次税,税收成本无形中上升。另外,税收征管部门已停止为法人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办理核定征收,而是要求其查账征收,使得公司制企业的所得税纳税成本在加大。而合伙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有申请办理所得税核定征收的可能。对于私募股权基金利润率非常高的企业来说,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无疑是有利的。

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及投后管理阶段

1.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费、咨询费、财务顾问费等收入基金管理人通常根据所管理基金规模收取一定比例基金管理费(通常为2%左右),管理费收入属于增值税以及所得税纳税范畴。增值税收入对于任何类型的私募股权基金都是需要征收的,但是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规避。比如,年收入低于0万元的企业可以申请办理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目前适用1%征收率。而从1年4月起,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月度收入低于15万元、季度收入少于万元的,可以免征增值税。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可以结合自身状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纳税筹划方案。该部分收入作为基金管理公司经营所得征收25%的企业所得税,但是若公司符合小微企业政策(资产总额低于00万元、职工人数少于300人、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00万元)可以享受分段计税优惠政策。同时,应纳税所得额低于0万元的部分,可以在原5%税率基础上,再行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合伙型基金,则可以申请个税的核定征收。2.股息红利等分红收益私募股权基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被投企业的分红收益以及股权退出后的股权转让退出收益。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股息、分红、股权转让收益等均属于企业所得税征税范围。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具体规定如下,法人居民企业投资于其他法人居民企业超过12个月以上的,其所分得的股息、红利等收益,免于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规定被投资企业不为IPO上市,且股权流通不超过12个月的股票。在此需要明确的是,“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分红收入。如该投资业务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的被认定为利息收入,需缴纳企业所得税:(1)明股实债,被投资企业需定期支付利息、固定股息;(2)投资协议附赎回条款;(3)对被投资企业净资产不拥有所有权;(4)不具有选举权以及被选举权;(5)不参与被投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于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投资者在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取得的股息、红利需按20%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私募股权基金退出阶段

1.股权转让收益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转让股权时所获得的转让收益,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后将所转让的收益分配给法人股东及个人股东时,法人股东免纳企业所得税,而个人投资者需按照20%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在转让所持项目股权时在基金层面免税,应先分利后上税。即无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合伙人都应按各自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基金份额转让所得公司制私募股权的自然人和法人股东转让股权时,自然人按20%计征个人所得税,法人按25%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不同基金架构模式下私募股权基金涉税比较

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层面基金若为小规模纳税人采用有限合伙制以及契约型在增值税与所得税税负上有明显优势。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在基金层面公司制基金需多缴纳一笔企业所得税,但由于公司制基金存续时间长,管理更加规范,一些大型的基金普遍采用公司制的模式运营。有限合伙制基金由于设立程序较为简单,且具备独立的法人主体,税负较低,合伙企业层面不需缴纳所得税,因此近年来成为私募股权基金青睐的运营方式。现阶段,契约型私募基金主要是以信托公司发起并设立的信托计划为主力,其优势是审核流程较为宽松,投资领域较为广泛,但由于目前“三类股东”(包括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因其组织形式特殊,可能存在层层嵌套、高杠杆以及背后出资人身份不透明等问题,在被投企业IPO审核时一直被证监会发审委重点关注,因此在选择契约型基金形式时应予以充分考虑。2.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层面基金从被投资企业分得股息红利或是取得股权转让所得以后,个人投资者及法人投资者应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及企业所得税(见表1)。增值税,公司型基金投资人没有增值税纳税义务,合伙型基金投资人,无论是自然人合伙人还是法人合伙人,在涉及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方面缴纳增值税。契约型基金中,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缴纳,本着份额持有人申报原则进行。关于居民企业间超12个月投资返利免税问题,适用于居民企业间投资,亦即公司型基金投资。而合伙型基金的法人合伙人不适用于居民企业间的投资问题,也无法获得免税优惠,因而其取得的股息红利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3.基金管理人层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十二条,基金管理人包括公司及合伙企业两类。基金管理人的收入通常包括管理费、咨询费及超额投资收益等,所涉税种主要为增值税与所得税。

五、私募股权基金实施纳税筹划建议

1.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税收政策体系理论研究和各国的实践已充分证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升级具有极为高效的作用,是金融支持“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实现方式。此外,统计数据表明,创业投资基金主要投向中小企业,是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税收政策在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政策效应,在促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方面应当而且可以有所作为。当前,我国对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暂免征收”所得税,对银行理财、信托等资管产品的个人相关投资者实际上暂不征收所得税的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所得税税负率较高,显然在税负方面显得不很公平。这将严重的阻碍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这一做法,与我国经济改革的宏观政策取向存在一定的偏离。利用不同组织形式进行基金投资的税负存在较大差别,根据上述分析,不同基金架构模式下,私募股权基金各层面税负存在较大差异,不符合税收中性原则。不同组织形式对应税负差距过大,会导致市场主体行为因税收规则而发生变化。特别地,有限合伙这一组织形式在国内外均被证明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最为有效和常用的组织形式之一,如果仍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征5%~35%个人所得税,未来可能会迫使很多个人投资者转而使用其他组织形式。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0%以上,因而税收对于国家的运转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国家的税收还有做为杠杆调节经济的作用,国家的税收征管不可以干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也就是说征税行为也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能使其有着超出市场机制的用途。2.加强私募基金税收政策扶持力度目前,针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各地方政府针对有限合伙型基金出台了不同的税收优惠,但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小,稳定性差,针对有限合伙型基金尚无国家层面的系统优惠扶持政策。国家应出台针对合伙型基金的优惠政策,形成国家层面优惠政策与地方优惠政策合力促进私募基金发展的新局面。3.充分研究各地方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统筹规划考虑基金架构的设计选择在现行税收制度下,不同类型基金架构对基金各层面的税收影响差别较大,私募股权基金应充分考虑各层面在基金运行各阶段的税收差别,充分了解各地方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及落实途径,运用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来降低私募股权基金的税收成本。4.完善私募股权基金税收筹划的基础工作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来说,其税收筹划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其相应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然而,税收筹划工作好比盖楼,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否则税收筹划则成为空中楼阁危险性极高。(1)设计较为合理的税务登记。纳税主体的税务登记类型决定其未来所得税的纳税方向。因而,私募股权基金设立时,应就“公司制”“合伙人制”问题予以研究,并作出一个前期的预判与决策。(2)提升财务核算水平。基金管理人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的核算,应该设置正确核算科目,对于各类财务事项本着谨慎性原则进行。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来说,不得设立账外账的出现。股权基金要严格按照规定独立运作、独立核算,杜绝违规行为的出现。5.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培养私募股权基金的税收筹划,财务人员是关键,因而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注意税收筹划人才的引进。具体来说,应该从健全人员选拔机制,加强税务机构专业知识入手。(1)设立相关人员聘用标准。私募股权基金的核算较为特殊,财务人员的选聘要求也较为严格,因而对于财务人员的选用应该要求其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还应该具有相应的综合业务能力。同时,对于相关财务人员进行一定的岗前培训,并注重对于财务人员的日常业务能力增强,对于税收法规的变化要予以熟识,将财务人员培养成复合型纳税筹划人才。(2)税务机构的要求。对于税务机构来说,要加强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的专业知识提升及相关税收法规的学习,要提升税务机构及相关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与此同时,要着重发展针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纳税筹划。

六、结语

税收筹划工作是企业降低纳税成本、规避税务风险的有效工具。私募股权基金对于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助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促进国内科技产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规范私募基金税收政策体系、加强私募基金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充分研究各地方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统筹规划考虑基金架构的设计选择、完善私募股权基金税收筹划的基础工作、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注意税收筹划人才的引进等几方面入手,形成五位一体的方式,以不断地提升私募股权基金税收筹划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结构设计与税收筹划研究[J].纳税,0,14(20):41-42.

[2]赵志炜.合伙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务筹划研究[J].财经界,0():,.

[3]牛宏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税收筹划分析[J].中国商论,(23):-.

[4]潘庆阳.试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税收筹划[J].时代经贸,(35):25-26.

私募股权投资范文篇9

作为全球新兴市场的领跑者,中国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中国在全球私募股权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从2005年开始,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新募集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呈现出持续强劲增长的态势(包括PE和VC)。2007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新募集基金58支,比2006年增长41.5%;新募集基金规模为84.31亿美元,比去年增长89.8%。2007年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表明,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日趋成熟,投资中国高成长企业的机会增多,创投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者正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的投资战略。同期,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数量为298个,比2006年增加7.2%。自2005年开始,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数量平均每年新增21个。2007年可投资于中国私募股权资本总量为280.23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39.8%。

与此同时,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投资规模也持续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中国企业的高成长性对股权投资者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投资规模连续3年增长。2007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数量为415个,比2006年增长了14.6%;投资金额为35.89亿美元,比去年增长64.5%。

2007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平均单笔投资金额比2006年增长了43.4%,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投资领域方面,连锁经营、传媒娱乐、能源和IT等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大幅增长,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均超过1000万美元。二是在投资阶段方面,PE和VC重点投资处于发展期和扩张期企业,其单笔投资金额远大于投资早期企业。

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障碍

1.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加强

虽然《公司法》、《企业法》、《信托法》三大法律已经对私募股权基金方式有了基本法律约束,但至今没有一部法律对私募资金做出全面、具体的规定,各监管部门为了促进本部门所管辖的机构进入PE市场,纷纷出台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使得理财市场、QDII监管上的不统一现象,延伸到PE市场。以机构监管为主的分业监管,已成为PE进一步发展的挑战。

2.监管体制有待理顺

由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的发展属于新生事物,国家尚未有针对性的统一的法律法规,而市场又有大量需求,各监管机构为了促进本部门所管辖的机构进入私募基金市场,根据各自特点和需要,纷纷出台了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使得理财市场、QDII监管上的不统一现象延伸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领域。为此,今后需要统一监管机构,统一监管标准。

3.市场退出机制有待畅通

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的基本特性是“以退为进,为卖而买”,资产的流动性对基金运营至关重要。在国外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企业上市(IPO)、柜台交易、产权交易、并购市场、资产证券化和内部市场等多层次无缝链接的资本市场,为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提供了发达健全的退出渠道,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而国内目前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育不够,缺乏风险投资基金的有效退出渠道,企业上市门槛难、通道狭窄,产权交易不活跃、其他退出渠道还在起步阶段,制约了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

4.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需要高水平的机构和团队进行专业化管理,才能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投资者赚取较高的回报。但是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既具有专业技术背景又具有较高管理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十分缺乏,很多目标企业内的中高管理层管理水平不足,市场眼光不够,对企业未来发展缺乏明确定位,从而使得一些小型私募股权基金在投资后无法保证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发展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几点建议

1.加快相关法制建设进程

我国政府应尽快明确私募股权基金的地位和发展思路,在法律和政策层面,明确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者等各方主体的进入门槛,扫清制约私募股权基金健康发展的法律障碍;指定主管部门,明确各部门责任,确立监管原则;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让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有法可依,并在实践中时刻总结经验与教训;适当降低各种形式私募股权基金的税率,鼓励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企业与投资人是企业投融资体制与制度创新中的主体,政府监管的目标是减少外部性,保护公共利益,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市场效率,因此在监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市场自身的约束,逐步取消行政审批式的市场准入机制。

2.拓宽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渠道,形成顺畅的退出机制

私募股权投资的健康发展要进入良性循环,就必须有畅通的退出渠道,否则就无法获取高增长阶段的高利润。因此要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使各类产权都能够找到交易成本低、流动性高的流通市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以及一般产权交易将共同构筑中国的多层次产权交易市场,使得不同质量、规模、风险度的创业企业都能以合适的方式实现产权流通,并为创业企业提供了一个升级或者降级的阶梯,不进则退的机制促使创业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完善产权交易体系,为私募股权基金建立顺畅的退出通路。

3.培养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特点决定了对其成功经营需要相关投资知识功底非常扎实的专业人士。如对企业项目的评估,对企业资产负债现金流分析等,如果缺乏专业知识而盲目投资,很可能反而加剧了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一方面要加大基金管理人员培养力度,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基金管理团队,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化管理机构,同时积极引进境外优秀基金管理机构参与PE管理,以全面提高基金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对基金管理人的主体资格要有严格限制,如将注册资本门槛提高等,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在当前我们较缺乏相关管理经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资方式学习境外管理人的技术,培育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同时逐步形成职业基金管理人市场,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参考文献:

[1]吴晓灵.发展私募股权基金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金融,2007,(11).

[2]侯玉娜,李阵一.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思考.合资经济与科技,2007,(12).

[3]王磊,师萍.私募股权投资国内发展现状初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私募股权投资范文篇10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一、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

作为全球新兴市场的领跑者,中国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中国在全球私募股权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从2005年开始,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新募集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呈现出持续强劲增长的态势(包括PE和VC)。2007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新募集基金58支,比2006年增长41.5%;新募集基金规模为84.31亿美元,比去年增长89.8%。2007年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表明,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日趋成熟,投资中国高成长企业的机会增多,创投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者正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的投资战略。同期,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数量为298个,比2006年增加7.2%。自2005年开始,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数量平均每年新增21个。2007年可投资于中国私募股权资本总量为280.23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39.8%。

与此同时,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投资规模也持续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中国企业的高成长性对股权投资者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投资规模连续3年增长。2007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数量为415个,比2006年增长了14.6%;投资金额为35.89亿美元,比去年增长64.5%。

2007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平均单笔投资金额比2006年增长了43.4%,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投资领域方面,连锁经营、传媒娱乐、能源和IT等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大幅增长,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均超过1000万美元。二是在投资阶段方面,PE和VC重点投资处于发展期和扩张期企业,其单笔投资金额远大于投资早期企业。

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障碍

1.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加强

虽然《公司法》、《企业法》、《信托法》三大法律已经对私募股权基金方式有了基本法律约束,但至今没有一部法律对私募资金做出全面、具体的规定,各监管部门为了促进本部门所管辖的机构进入PE市场,纷纷出台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使得理财市场、QDII监管上的不统一现象,延伸到PE市场。以机构监管为主的分业监管,已成为PE进一步发展的挑战。

2.监管体制有待理顺

由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的发展属于新生事物,国家尚未有针对性的统一的法律法规,而市场又有大量需求,各监管机构为了促进本部门所管辖的机构进入私募基金市场,根据各自特点和需要,纷纷出台了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使得理财市场、QDII监管上的不统一现象延伸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领域。为此,今后需要统一监管机构,统一监管标准。

3.市场退出机制有待畅通

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的基本特性是“以退为进,为卖而买”,资产的流动性对基金运营至关重要。在国外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企业上市(IPO)、柜台交易、产权交易、并购市场、资产证券化和内部市场等多层次无缝链接的资本市场,为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提供了发达健全的退出渠道,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而国内目前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育不够,缺乏风险投资基金的有效退出渠道,企业上市门槛难、通道狭窄,产权交易不活跃、其他退出渠道还在起步阶段,制约了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

4.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需要高水平的机构和团队进行专业化管理,才能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投资者赚取较高的回报。但是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既具有专业技术背景又具有较高管理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十分缺乏,很多目标企业内的中高管理层管理水平不足,市场眼光不够,对企业未来发展缺乏明确定位,从而使得一些小型私募股权基金在投资后无法保证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发展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几点建议

1.加快相关法制建设进程

我国政府应尽快明确私募股权基金的地位和发展思路,在法律和政策层面,明确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者等各方主体的进入门槛,扫清制约私募股权基金健康发展的法律障碍;指定主管部门,明确各部门责任,确立监管原则;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让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有法可依,并在实践中时刻总结经验与教训;适当降低各种形式私募股权基金的税率,鼓励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企业与投资人是企业投融资体制与制度创新中的主体,政府监管的目标是减少外部性,保护公共利益,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市场效率,因此在监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市场自身的约束,逐步取消行政审批式的市场准入机制。

2.拓宽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渠道,形成顺畅的退出机制

私募股权投资的健康发展要进入良性循环,就必须有畅通的退出渠道,否则就无法获取高增长阶段的高利润。因此要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使各类产权都能够找到交易成本低、流动性高的流通市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以及一般产权交易将共同构筑中国的多层次产权交易市场,使得不同质量、规模、风险度的创业企业都能以合适的方式实现产权流通,并为创业企业提供了一个升级或者降级的阶梯,不进则退的机制促使创业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完善产权交易体系,为私募股权基金建立顺畅的退出通路。

3.培养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特点决定了对其成功经营需要相关投资知识功底非常扎实的专业人士。如对企业项目的评估,对企业资产负债现金流分析等,如果缺乏专业知识而盲目投资,很可能反而加剧了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一方面要加大基金管理人员培养力度,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基金管理团队,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化管理机构,同时积极引进境外优秀基金管理机构参与PE管理,以全面提高基金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对基金管理人的主体资格要有严格限制,如将注册资本门槛提高等,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在当前我们较缺乏相关管理经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资方式学习境外管理人的技术,培育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同时逐步形成职业基金管理人市场,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参考文献:

[1]吴晓灵.发展私募股权基金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金融,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