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22:16:09

私募股权

私募股权范文篇1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现状;发展探讨

1.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全球市场中,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私募股权在国际市场上呈现的重要地位。2005年以前,私募股权在我国尚未出现,只有个别创业或私募基金等概念。到2005年以后,私募股权在海外市场的出现及大力发展,才带动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出现,并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接下来我们结合当前私募股权投资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1.1快速发展的市场带动私募股权投资规模不断扩张

私募股权在我国的第一个快速发展期是在2006-2008年间,这一期间用量获得逐年攀升。直至2009年经历了短暂的市场调整,到2010年,私募股权在我国又迎来了一个强劲的发展期。到时近百支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市场完成募集,总规模达到近300亿美元,交易投资共400起,总额100余亿美元。也正是这一时期,私募的基金及交易数量都创下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新高。

1.2多元化的投资行业范围

单从2009年到2010年间的发展情况来看,2010年发生交易近400起,高于上年度117起近4倍,从行业范围来看,涉及23个行业,范围正在逐步加大。生物医药、清洁技术、机械制造、房地产等新兴领域也加入私募股权投资的范畴,特别是互联网及机械制造行业投资规模都超过10亿美元。目前,农林牧副渔、食品加工、生物技术等投资领域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投资领域不再被传统行业所限制,加之政府出台的各类具有引导性的利好政策,多领域实现了产业振兴。

1.3中资投资机构不断壮大

在私募股权投资初期,占主要比重的是境外基金,无论是投资数量还是规模,都远超于国内投资力度。但是,随着我国私募基金投资好得到不断发展,我国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管制环境,近几年,国内及国外在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方面已经不相上下,甚至有的领域的案例数量已经超过外资基金,成为我国私募投资市场的主力军,但是投资规模仍然不及外资投资规模。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国内投资规模必然会在今后超越外资投资规模。

2.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相关法律法规滞后

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发展受《公司法》《信托法》等诸多法律的支持。但这些法律大多出台于近几年,很多实施细则并未出现,法规的操作性不强。资金募集、工商注册、税收缴纳等方面都成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障碍,没有统一管理和引导的系统当时及具体法律法规,这就导致现阶段我国市场缺乏良好的政策及法律环境的支持。

2.2监管责任不到位

发改委、证监会、银监会等都属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的监管机构,由于触及面广,且涉及部门太多,机构监管是主要形式,分业监管制度下,很多机构存在重叠之处,不少监管职责并未明确划分,一旦出现问题,会出现不能明确问责的情况,监管责任有待进一步强化。

2.3我国私募股权投资重点领域仍为传统行业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他们的私募股权投资重点主要放在新兴行业,而我国知识产权意识不足,整个行业发展尚不健全,新兴行业出现侵权行为众多,无法有效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是以传统行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处于缺乏资金的状态,这也大大遏制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2.4退出渠道不健全

从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发达国家从柜台到产权交易,再到资产证券化、并购市场等都出现了无缝链接,这些都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退出渠道,市场环境获得优化。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缺乏多层次发展,不仅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而且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机制和完善的政策,这就直接导致退出渠道过于狭窄,对今后可持续发展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2.5缺乏高素质专业人员

拥有雄厚的知识、人力资本这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可或缺的,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提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效运作的前提。如果没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很难保证私募股权投资的成功率,尤其是以优秀基金经理更为关键。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刚起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真正拥有私募股权投资专业知识的投资家极少。缺乏专业人员也制约着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业的发展,并且会成为今后还领域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3.发展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对策

3.1完善专业领域法律法规

对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缺少具体的法律法规政策,使今后的私募股权投资出现严重的问题,我们应当健全相应的法律政策,明确准入门槛,有效保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健康发展。首先将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配上统一的细则,便于操作,对于具体的问题明确责任。其次要尽快出台有关个人破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约束和激励个人建立诚信文化。第三,对现有的《贷款通则》进行修订,将贷款中有关商业银行的相关限制性条件放宽,增加私募股权基金的融资渠道。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扫除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发展中的法律障碍,有助于实现顺应市场的健康发展。

3.2健全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体制

由国际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他们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大多由过去的分散化管理向统一监管模式发展。现阶段,我国在私募股权投资融资方面,主要是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分别由证监会及发改委监管。今后,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方面应当由过去的单一部门监管向统一监管的方式转变,这样有助于将监管模式一致化。建议今后一个时期,可以将监管模式按照是大统一、小分权的方式,发改委起到统一管理的大前提,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授权给省、市政府等有关金融监管部门,这样省、市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金融监管职责适当扩大,给不同省、市以创新工作的空间。此外,还应当加强对工商、银监、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统一监管力度,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实行全面监管的方式,将不同机构及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化。

3.3完善退出机制

具体而言,应当从两方面完善慕思股权基金的退出机制。首先,要建立创业板块,为创业风险搭建相应的平台,特别是对于未上市的创新型企业来说,可以提高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有效回报率,建立相对宽松的上市资格,这样的平台是重要途径。在选择创业板时,应当选择实体类的中小企业,他们的成长性更高且更具增长潜力,不易选择非传统产业,或经过虚假包装的企业。与此同时,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以保证企业对市场的信息准确性,提高上市公司的品质。其次,将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实现低层次资本市场的转让衔接工作,为推出私募股权基金搭建良好的平台。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产权交易市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区域或部门分割的格局打破,建立全国规模的产权交易市场,保证市场秩序更合理、规则更健全、更通畅。还应当将国际合作建立起来,将更多国际资本及境外产权进入我国境内,将企业产权的流转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实现。

3.4私募股权基金资金来源多元化

首先,拓宽资本渠道。就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来看,在私募股权基金方面,应当广泛利用保险、社保、捐款、银行等方面的资金力量作为是主要资金来源。其次,要将资本市场发展成多层次的市场,这是基础性市场的根本保证。由此可见,积极推进我国的资本市场实现多层次体系,政府可以与企业相结合,共同建立多层次市场,为我国奠定私募股权基金的市场基础。

3.5加大培养专业人才培养

要想使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得到蓬勃发展,结合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经验,我们不难看出,要想使整个市场实现快速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投资及管理人员。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起步较晚,整个金融体系呈现滞后的状态,要想缓解当前的形势,专业的人才队伍尤为关键。但是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稀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依靠国际上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工作的专业人士为我们提供指导,但只有让我们本土的人才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才能真正使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实现长远发展。人才队伍培养的后备力量应当是来源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获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的专业人员等,经过一定程度的选拔可以将这部分人才外派培养,以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

作者:张军 单位: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谢鹏.乐视赌局伟大还是死亡[J].中国中小企业,2017(01)

私募股权范文篇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般来说,就是主要从事私人股权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标的一般都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或者是已经上市的公司非公开交易的股份,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他们获利的方式跟公募基金不同,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股权的买卖获得收益,而是通过整合手中公司用于上市、管理层收购等股权转让这些方式来获利。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面向的对象范围比较窄,虽然其募集对象相比公募基金要少得多,但是大都是资金雄厚的个人或是资本构成较高的机构,虽然数量比着公募基金要小很多,但是资金量却一点也不比它小。在安全性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对于公募基金风险性要大得多,主要是他投资时间相对较长,与公募基金不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要对企业的成长性做出保证,时间必定要长很多。对于退出渠道,股权投资跟证券投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证券在二级市场可以随时卖出,但是股权投资基金却并不可以随时退出,基本只能通过上市或者股权转让这几条路,变现比较困难。

二、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税收情况

(一)建立统一的税收政策,防止重复征税。在国外,基本都会制定统一的税收法律,来进行税收。基本的政策一般就是,国家先通过基本的税收法案,然后各个州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所以,再具体实行过程中,基本都采用有限合伙制,成立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样就避免了重复征税,根据利润最终流向来确认真正纳税主体。合伙企业并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是作为传输媒介,所以各人员只是缴纳个人所得税,他并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税收激励目标。大多数国外发达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发展,都会根据本国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税收激励政策,针对特定的企业来进行,以期取得好的效果。一般享受政策的企业都是高新科技产业,在他们还处于起步阶段时,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美国,为了提高企业的科技投入,指定相应的税法,根据企业在实际过程中对科技的投入程度,对税费进行减免,给予一定免征额,免征额的额度,取决于企业实际的科技投入,也允许企业逐步使用其抵扣的额度。还有是为了招商引资,吸引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一般都对目标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设立长期资本税率,投资时间越长,给予的税率越低。

三、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税收情况

(一)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般的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跟正常的注册公司几乎一样,也有完整的公司架构,成立起来也算是比较方便,一般都以“投资公司”命名,公司营业范围包括证券投资、个人理财等等。一般情况下,这些投资公司股东数目都不是很多,但是出资额都比较大,这样的话,在保有大量资金的情况下,也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性质。在这个公司中,资金都由基金管理人管理,管理人在管理基金过程中收取管理费,这些都计入成本之中。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以及取得收入的组织,都需要按照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企业划分,一般分为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无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是何种性质,由于它是公司制企业,所以都适用于《中国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是必须要缴纳的。在具体适用税率问题上,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一般的企业所使用的税率都是25%,但是依据规定,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所取得的收入按照20%税率缴纳,那么什么是非居民企业呢?非居民企业,是那些依照国外法律在中国境内创立的,但是管理机构并不在国内,或者是他的机构并不在国内,但是企业所的有从中国境内获取的,这些都叫做:非居民企业。所以说,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按什么标准缴税,要具体看这个基金是什么性质的,如果是普通的公司,就按25%缴纳,如果是非居民企业性质,那就按20%缴纳。(二)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其核心竞争力是高素质的人才,正因如此,各种要素按贡献相分配,以及人才的市场需求,导致现如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多采用合伙的形式。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种存在形式,已被立法认同。在具体的施行政策上,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所有中国境内的企业和有收入的组织,都需要缴纳企业所得说,但是合伙制企业不适用于本法律。也就是说,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无论其合伙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只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即可。

四、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收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各地税收政策并不一致。我国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没有统一的优惠政策,所有政策基本都由地方政府制定,这就导致了各地有很大的差异。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合伙企业的合伙企业税法,这就导致了各地按照企业性质收税。合伙企业是自然人的,就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合伙企业是法人或组织的,就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通过股权转让所得收益,是以什么名义来进行认定,各地差异很大,自然人通过股权转让所得收益,收取20%个人所得税;有些地方,按照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使用分级税率征收。例如很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把注册地设置在西藏,但是实际经营地还是在内地,就是为了享受当地税收优惠政策,较少税费支出。(二)合伙企业权析不明确,导致重复收税。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六条规定,在合伙制企业中,其合伙人根据各自主体的性质,分别按照其自身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或者是个人所得税。但是这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合伙制企业在被投资企业身上取得股息分红,当收益进行再分配时,这一利润实际是税后的利润,但是仍然需要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原因是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申请可计入免税所得的股息红利,应当是投资者进行直接投资,所取得的税后利润,而由于合伙制企业是先进行利润分配,再交税,所以无法满足条件,导致了重复征税。(三)没有很好的税收激励政策。对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我国给予的税收优惠比较少,没有统一的税收激励政策。国家关于税收的优惠政策主要是税收抵扣,虽让现在国税地税已经合并,但是具体细则并未出台,地方政府还是多用税收返还等政策进行调节。各国作为常用税收激励手段,一般通过调节资本利得税率,来控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而我国并没有资本利得税,所以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四)合伙制企业投资者无法跨企业弥补亏损。国家明确规定,合伙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各合伙人不得用其合伙企业的亏损来抵消其盈利,投资者兴办两个以上企业时,企业的年度经营,无法进行跨企业弥补,只得分开计算。这样的规定有些不合理,同样是一个投资人,一个法人,无法统一计算,这样也会降低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五、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税收政策。对于不同地方的税收政策,应当做到相统一,统一相关税率,对于合伙制企业,权责分明,适应分流原则,对于取得的股息分红,计入免税所得,可以以此作为免税收入。对于不同地域的税收要求,尽量做到统一,以此来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制定相应的税收激励政策。对于当前我国税种,可以开设资本利得税。我过没有专门的资本利得税,一般都是跟个人所得税相挂钩,只要是利润所得,就需要缴税,这样确实有些片面。设立资本利得税后,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针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投资时间,可以设定不同的税率,针对那些小微企业或是高科技产业,可以制定优惠政策,以此来进行税收激励。(三)允许投资人跨企业进行弥补。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其属于高风险行业,应当对其行业进行一定的支持。但是现如今谁发规定,合伙制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无法用合伙企业的亏损来抵消其盈利,各算各的。因为很多投资人都会投资多个项目,当一个项目亏损时,另一项目可用其盈余来抵消亏损,来减少税费缴纳,提高投资人积极性。但是现在并没有相关规定,同一投资人的在不同项目中所取得的盈亏,应当整合计算,如果经营亏损,可用下一年度利润所弥补,这样也符合一般发展规律。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并不完善,其税收政策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所以政府应当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建立统一的税收政策,对重点投资进行大力扶持,以此来不断完善当前税务政策,促进整个行业蓬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税收筹划[J].会计师,2018(14).

[2]陈爱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结构设计与税收筹划[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

[3]王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税收政策探讨[J].现代商业,2017(19).

[4]陈伟杰,李士华,孟路.中国私募股权税收体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10).

[5]纪慧慧.试析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及风险监管[J].北方经贸,2016(1).

私募股权范文篇3

国际私募股权基金蓬勃发展,呈现出资金规模庞大、投资方式灵活等趋势,在并购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亚洲私募股权市场作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快速发展当中,投资规模由1998年的5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50亿美元。据清科研究中心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亚洲最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2006年上半年,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大陆投资了31家企业,投资总额达到55.6亿美元,其中超过25亿美元的资金流向服务行业;2007年1-11月,中国大陆地区私募股权投资案例达170个,投资总额上升至124.9亿美元。

资料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二、私募股权投资者的分类

根据私募股权投资者的战略规划和投资目标,可以将其分为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战略投资者一般指与引资企业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战略投资者入股引资企业,通常是为了配合其自身的战略规划,因此能够发挥更强的协同效应;财务投资者一般指不专门针对某个行业、投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财务收益的基金。

目前,活跃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有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美国雷曼兄弟房地产投资基金、美林投资银行房地产投资基金、高盛房地产投资基金、德意志银行房地产投资基金、瑞士银行房地产投资基金、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公司GIC、荷兰ING地产集团等。

三、如何使用私募股权形式融资

通常而言,房地产企业引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流程如下:

在引进私募股权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项目选择和可行性核查,投资方案设计,法律文件签署,以及积极有效的监管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私募股权投资者比较关注的要点。

四、成功案例分析

1.近年来主要房地产企业私募股权融资案例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得到海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美林、雷曼兄弟、德国房地产投资银行、英国Grosvenor、美国凯雷、摩根斯坦利、淡马锡等国际金融机构纷纷投资中国市场。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企业通过项目融资、Pre-IPO等方式引进私募股权融资的案例不断出现,为企业带来的丰富的资金,下表为近年来部分房地产企业私募股权融资情况:

(1)公司简介

鑫苑置业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专注于中国二线城市的住宅房地产开发商,专注大型复合社区开发,包括多层公寓建筑、中高层住宅和附属设施,同时开发小型住宅项目。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1家全资子公司和2家非控股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2007年12月13日,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NYSE:XIN),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上市前的私募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对鑫苑置业优化资本结构、扩充土地储备、完善其“零库存”商业模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企业能够顺利登陆纽交所的重要原因。

(2)私募前发展状况

鑫苑置业于2006年8月引入私募投资者,是其开始于2006年3月筹备在美国上市计划的重要一步。2006年前,鑫苑置业主要集中于河南省内发展,土地储备也不大。2004年和2005年,鑫苑置业的土地储备面积分别为226万平方米和305万平方米,2006年由于开工面积急剧增加,土地储备面积迅速减少,更加大了企业计划上市的难度。为了尽快扩大土地储备、加快跨区域发展步伐,鑫苑置业急需要资金,而2006年正是政府为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出台各项调控政策的一年,融资渠道非常有限。在此条件下,私募股权融资为鑫苑置业提供了新的选择。不但为达到美国资本市场的上市门槛提供了支持,也解决了当前资金压力,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004年和2005年,鑫苑置业的总资产分别为58192万元和86411万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9.47%和79.75%,私募股权融资以前,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不利于企业上市融资。

(3)私募融资后发展

2006年8月和12月,鑫苑置业顺利完成私募,累计融资达7500万美元,当年末总资产达到196236万元,增长超过1倍,资产负债率下降至56.02%,降幅超过20个百分点。鑫苑置业完成私募以后,积极筹备上市事宜,将募集资金用作扩张资金和增加注册资本金。2006年6月,山东鑫苑置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人民币;2006年11月24日,苏州鑫苑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2006年12月7日,安徽鑫苑置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2007年6月12日,鑫苑置业(成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成为鑫苑置业又一家全资子公司,企业跨区域扩张速度明显加快。至2007年9月30日,鑫苑置业拥有14个在建和拟建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2,053,279平方米,土地储备(拟建项目规划建筑面积)上升至1,282,498平方米(2006年末为65万平方米)。

在临近上市前,2007年5月,鑫苑置业又从蓝山中国获得1亿美元的私募债权融资,使其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财务结构更加完善,增强了资本市场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在美国上市并成功筹资约2.995亿美元,为企业未来发展带来资金的同时,更为企业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各种融资工具提供了可能,为企业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红,殷红.房地产金融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化成.财务管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春生.融资、并购与公司控制(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陈玲玲.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信等级评价体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99.

私募股权范文篇4

关键词:私募股权;金融投资;发展趋势;未来展望

引言

私募股权投资从金融投资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就是没有上市的企业利用私募的方式进行一种权益性的投资。企业在第一次发行私募股权的时候,不同阶段的权益被称为广义的PE,而对应的企业后期投资的形成的私募权益被称为狭义的PE。目前,我国的大多数PE都是指企业投资后期形成的私募股权投资。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

私募股权投资也被人们简称为PE,主要是非上市的企业进行定向的权益投资,来获得等同于上市、并购、管理层回购等经营效果,最终通过出售股权来收取相应的经济效益。PE从广义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对处于孵化期、创业期、壮大期、成熟期,以及PRE—IPO不同时期企业对应的投资和企业在第一次公开发行的权益投资,该企业利用投资阶段的不同,将投资的相关资本可以划分为并购基金、夹层资本、发展资金、重振资金、创业投资和PRE—IPO资金,其中还包括了企业上市之后的私募投资、不良债权和对应的企业不动产资本等等。在我国金融行业的规定中私募股权投资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到目标企业的私募方式和利用在海外设立的公司开展对应的红筹私募。而PE从狭义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就是指已经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市场的变化,进行对应的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的PE主要是指企业在创业投资之后,形成的私募股权方面,而该部分的资金主要存在于并购基金和夹层资金之间。

二、PE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案例的分析

(一)PE的发展现状

从2013年开始我国的PE金融逐渐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各个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效益出现了严重的下滑,PE市场的增长潜在能力造成了企业家的质疑。在本年的第三季度共计有42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了所有的募集工作,该季度的市场相比往年的基金募集,直接下降了46.23%,该季度共计募集到的资金只有32.12亿美元,与往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募集的资金直接下降了65.32%。单个基金的平均募集金额大约在7650万美元左右,直接创下了从2009年以来最低的PE募集金额。在PE投资领域,尽管国内金融宏观政策不断的调控,但是企业的投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非上市的企业财务数据不容乐观,也就是说仅靠好的项目进行投资盈利,已经变得非常的困难,因此也就导致了我国PE市场的低迷,企业家们开始空仓观望,放慢了自己的投资脚步。

(二)案例的分析

本文以清科集团的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发展为研究对象,说明私募股权投资对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房地产作为一个密集型的综合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流动资金的要求非常的高。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经营主要的融资方式还是非常局限,还是以商业银行的贷款为主要的融资渠道,通过该种方式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定金、预付款、个人按揭贷款,三者的资本总计已经占到了房地产融资总额的60%以上,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直接支撑了房地产发展的所有资金周转。国际的房地产发展统一的标准是商业银行额的融资总额不能超出总投资的百分之四十,而反观我国的房地产发展依赖银行的程度明显过高。在投资发展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了经济波动,房地产面临的经营风险就会转化为银行的金融风险,进而影响到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发展除了依赖于传统的商业贷款和债券之外,还要不断地发展房地产投资基金、信托计划和RELTS等金融方式,其中的RELTS是目前我国金融融资行业内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方式,其中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也比较成熟。在多种融资方式组成的环境下,房地产的经营发展风就会降低很多。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各类的房地产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基金的起步比较完,因此在投资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直接影响都房地产的稳定发展。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房地产基金管理经验的不断累积,想象今后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将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我们选取清科集团在2008年到2012年之间,开展房地产投资过程中利用私募股权的方式进行融资的数据记录进行研究分析。从2008年到2012年之间总计完成了12起的PE融资,并且融资的总金额达到了八亿美元,充分的说明了我国PE市场发展的无限潜力,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总体上是呈现一个周期性的发展变化,并且在2008年由于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都给PE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因此在2008年之后,私募股权基金出现了一个短期的上涨小高潮。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制约,在2009年的PE融资过程中受到了积压的刚性住房需求的刺激和政府不断的政策管控,导致了全年处于一个缓慢的增长阶段。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以及投资的需求和改善需求的同时入市,给PE融资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回暖。在市场持续活跃的状态下,房地产的发展资金压力问题逐渐得到了缓解,房地产开发商和PE基金的合作需求出现了一定的上市。清科集团的研究数据统计公布的报告显示,在2009年的第三季度,仅一起的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活动,就达到了5123万美元,不论是交易的数量和交易的金额,都说明我国的PE市场非常的积极。

我国的房地产PE投资还是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从我国房地产的PE交易地域分布来看,从2008年到2012年,PE交易的活跃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指数高的一线城市,并且主要的分布地域布局围绕在上海和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展指数高的地区。但是随着PE交易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的开始向二线和三线的城市进行推广,像海南在私募股权投资的影响下,近年来的房地产和其他行业的发展非常的迅猛。从案例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PE交易对我国二级市场的重要性,通过PE交易更多的企业获得了发展的资本,让投资的债券人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因此,我们说私募股权投资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稳定提高企业和人们的金融收益。

三、私募股权投资的未来展望

在PE交易的未来发展中,应该有效的结合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的原则就是将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PE交易的基础也是客户的信任度。很多的证券公司虽然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确实让客户获得了良好的收益,但是真正做到关注客户的公司非常的少,因此也就造成了忠实客户的流失。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客户的选择性被无限的放大,流动性非常的高。因此证券公司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打造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切业务工作都是紧紧围绕着客户进行的。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在线交易平台给了更多的人们进行PE投资的机会和时机。但是交易的模式和过程都要局限在该交易平台中。为此证券企业应该建设属于自己战略性的私募股权投资交易平台,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束语

在今后的PE交易发展中要根据市场的发展,不断的完善优化,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繁荣稳定。

参考文献:

[1]姜宽.新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J].时代金融,2016,32:152+155.

[2]杨振东.私募股权投资(PE)风险控制策略探析[J].低碳世界,2016,35:257-258.

[3]林杨赫赫.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企业导报,2011,09:58-59.

[4]张俊良.股权众筹融资的发展趋势[J].市场论坛,2016,02:35-37.

私募股权范文篇5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社会融资规模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PE),是指通过私募基金,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并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未来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股权从而获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专门从事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私募基金,是一种新型金融产品供给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私募股权投资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功能日益增强,已成为直接融资渠道中又一重要工具[1]。

1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及特点

1.1起步晚但发展快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相对较晚,1978年后才逐步发展起来。1985年,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私募股权投资市场。30余年来,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迅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2.94万只,管理基金规模为9.87万亿元[2]。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1.2监管持续加强

2013年6月,新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生效,其将私募基金明确纳入法律监管的范围,赋予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合法地位。随后,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监管文件,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1.3参与投资者众多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者、基金服务机构、监管机构及行业自律组织等。其中,作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出资人,当前市场投资者包括金融机构、社保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社会公益基金、政府引导基金、母基金、工商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在内的众多主体[3]。

1.4投资集中度较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投案例5.54万个,在投本金6.26万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在投案例3.21个,在投金额1.53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在投案例1.91万个,在投金额1.23万亿元;初创科技型企业在投案例5179个,在投金额1242.78亿元。可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仍集中于“投小、投早、投科技”。

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

2.1社会融资规模基本情况

社会融资规模是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从其构成来看,银行表内贷款仍是社会融资规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金融深化和发展,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系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表外及直接融资规模等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新增银行表内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95.5%,但随着表外、直接融资等渠道快速发展,表内信贷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到2020年末,新增表内信贷占比已降至不足60%,而新增直接融资占比已上升至15%。

2.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成长为直接融资渠道的重要参与者

由表1可知,2015—2017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年均增长近100%。到2017年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就已经超过同期的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截至2020年末,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已达9.87万亿元,较同期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多1.62亿元。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也逐步上升。2015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在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的比重仅为2%左右,但到2020年,该比重已上升至近4%,占比多了近一倍。

2.3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社会融资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及可比较性,本文选取2015—2020年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SRGM)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SMGQ)年度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社会融资规模间的变动关系及影响程度。将SMGQ作为自变量、SRGM作为因变量,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回归残差的正态P-P图(见图1),可以看到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符合回归模型基本假设条件。回归结果显示:D-W检验值为0.925,R2为0.893,调整后R2为0.872,F检验值的显著性为0.001,表明该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变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表2为SPSS输出的回归系数表。其中,B表示回归系数,反映的是自变量变动引起因变量变动的量。由表2可知,针对回归系数B进行的t检验值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1,表明回归系数B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建立线性回归方程(1):SRGM=100.905+15.908SMGQ(R2=0.872)(1)进一步将残差与因变量进行Spearman检验,相关系数为0,表明残差与自变量间不存在异方差情况,线性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社会融资规模产生正向影响,且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每变动1个单位,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将正向变动15.908个单位。

3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3.1尽快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当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作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自律协会,相关基础信息统计已较为完善,建议尽快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从而进一步全面体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情况。同时,还应深化穿透式监管,进一步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统计体系,实现对关键产品、关键环节等的统计监测。

3.2多措施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可持续发展

微观层面上,一方面应加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自身风控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对被投企业形成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宏观层面上,应在现有《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基础上,从法律和制度层面进一步明确私募股权资本的地位和作用[4],不断引导私募股权基金规范发展。

3.3进一步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

应加快推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和改革,特别是场外市场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改革,进一步拓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渠道。同时,应及时建立、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关法律体系,明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等内容,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主要参考文献

[1]何伟.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7(22):10-12.

[2]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行业数据[Z].2021.

[3]袁增霆.私募股权行业的发展动态及影响[J].银行家,2017(11):107-109.

[4]钱康宁,陆媛媛.PE市场变革进行时: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J].银行家,2015(3):97-101.

私募股权范文篇6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私募股权投资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表面上看,美国法律开始允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才得到迅猛增长。但实际上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投资者由直接投资转向通过专业化投资中介进行投资,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数据显示大约80%的私募股权投资是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行的。伴随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一类新型金融中介组织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有的私募股权投资研究文献大多从实务操作的层面展开,鲜有文献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行研究,更缺乏对其存在性以及治理机制的经济学分析。对于这一新型的金融投资中介,需要从理论上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种金融中介存在的经济学原因。对上述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私募股权投资的本质特征,推动我国产业投资基金业的健康发展。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性的经济学分析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特点

要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存在性问题,首先要研究私募股权投资的特点。私募股权投资主要是针对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投资者等所持有的企业股权实现价值增值后再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收益,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投资的高风险性和专业性。具体表现为:

1.投资期限长,流动性差。私募股权投资是一种实业投资,所投资企业的股权实现价值增值需要时间,难以在短期内调整投资组合;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对象主要是非上市企业股权,往往不存在公开的股权交易市场,投资者大多只能通过协议转让股份,投资缺乏流动性。

2.投资对象的风险性高。私募股权资本所投资企业,不论是处于初创阶段的创业企业,还是需要重组的大型企业,或者是处于急需资本快速发展的企业,都蕴涵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投资的专业性强。私募股权投资对投资者的要求较高,投资者必须对所投资企业所处行业有深入了解,而且还须具备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这样投资者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并有能力对所投资企业实施监督。此外,为实现所投资企业的价值增值,往往还需要投资者利用自身的专长、经验和资源向其提供必要支持。

4.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严重委托—问题。信息不对称是普遍现象,但该问题在私募股权投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贯穿于投资前的项目选择、投资后的监督控制等各个环节中。投资者在事前选择投资项目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其很难对所投资企业做出准确评估,企业家或经理人比外部投资者更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但他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夸大正面信息、隐匿负面信息来提高对企业的估价,引发逆向选择问题;在获得投资后,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严重的道德风险,企业家或经理人奉行机会主义政策从而可能损害外部投资者的利益。

私募股权投资的上述特点使得单个投资者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的成本非常高,必须支付大量成本对投资项目进行调查、筛选和监督控制。由于投资规模大、期限长、流动性差、风险高、难以通过分散化投资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外部融资非常昂贵甚至变得不可能。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性的分析

随着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专业化的金融中介,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缓解了投资者与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投融资成本,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效率。下面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等方面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性问题进行讨论,从中揭示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投资中介存在性的经济学原因。

1.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投资效率。GurleyandShaw(1960)、Chan(1983)、AllenandSantomero(1998)等认为金融中介通过分工、专门金融技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降低了交易成本。对于单个投资者而言,由于投资所伴随的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需要支付更高的搜寻、评估、核实与监督成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集合投资方式,能够将交易成本在众多投资者之间分担,并且能够使投资者分享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相对于直接投资,投资者利用金融中介进行投资能够获得交易成本分担机制带来的好处,提高投资效率,这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的最基本原因之一。

2.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许多文献对信息不对称与金融中介机构存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例如,LelandandPyle(1977)是最早将信息不对称引入到对金融中介存在性的研究中的经典文献,他们认为交易成本涵盖的范围太广了,它不能成为惟一的原因,金融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使金融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应该成为解释金融中介存在性的一个基本原因。Diamond(1984)认为金融中介是通过充当被委托的监督者来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私募股权投资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该问题贯穿于投资前的项目选择和投资后的监督控制各个环节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专业化的投资中介,能够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要减少信息不对称则要求投资者必须采取措施加强投资前的尽职调查和投资后的监督控制。这些活动如果由多个投资者分别进行,则可能存在重复行动导致调查和监督行为的过度产生,这一方面造成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会由于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而不能有效得激励投资者进行调查和监督,导致效率低下。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人通常由对特定行业富有相当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产业界和金融界的精英组成,他们所拥有的专业技能与经验积累使他们在选择、管理、监督所投资企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他们在信息生产与处理上的优势使得他们能够成为投资者的人。他们通过投资前对企业进行深入的考察和投资后的监督控制,可以缩小信息差距,并且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规模效应降低监督成本。

3.解决了公司治理中传统的委托—问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专业化投资中介机构的实质是用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之间的委托—关系替代了投资者与所投资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投资者做出这样的理性选择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投资者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成本要低于直接监督企业经营者的成本,这一方面是由于单个投资者可能不具备专业化的投资技能,其单独对企业进行监督的成本非常昂贵;另一方面是因为投资者可以通过与基金管理人之间形成特定的契约关系和组织结构,对基金管理人的行为和利益分配在事前做出明确的规定,降低投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可以通过声誉机制和报酬激励机制解决中介机构信息生产的可信赖性和自我监督的问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解决与所投资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上相比单个投资者更具有优势。首先,可以发挥基金的资金规模优势,它们一般对所投资企业拥有控制权,因此能够对企业形成更有力的监督。其次,基金管理人能够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通过设计不同的金融工具、资金供给方式,以及制定复杂的合同条款,甚至直接参与管理来对所投资企业形成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减轻二者之间的委托—问题。

4.分散投资风险,发挥风险管理优势,提供价值增值。从风险角度解释金融中介存在性的理论认为金融中介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优势。比如,DiamondandDybvig(1983)提出的DD模型分析了金融中介在防范因消费需求的意外流动性冲击造成的不确定性方面所具有的作用,认为金融中介为“熨平”这种不确定性对投资与消费跨期交易的影响提供了可能;此外,Santomero(1984)、Chant(1989)、Merton(1989)、AllenandSantomero(1998)也从风险管理角度诠释了现代金融中介的存在性。对私募股权投资而言,由于投资规模大,单个投资者很难实现分散投资。并且分散化投资会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成本,例如投资者可能不得不减少在某个企业中的投资比例,从而使得投资者对该企业的控制减弱,或者投资者将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采取的是集合投资方式,它可以通过对不同阶段的项目、不同产业的项目的投资来分散风险,因此投资者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一投资中介进行投资,除了获得成本分担的好处外,还能够得到分散投资风险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复杂的委托—问题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一般性委托—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特殊问题,即存在更为复杂的委托—问题。

首先,与证券投资基金相比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者面临的与基金管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更为严重。前者主要以公开交易的有价证券为投资对象,在信息披露方面更加公开和完善,投资者可以利用公开信息对基金的业绩做出评价,投资者可以方便地“用脚投票”,这些因素都能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经理形成有效的约束。而后者由于投资对象主要是非上市企业,缺乏公开的信息,投资者在信息方面对投资中介的依赖性更强,对投资业绩的评价更为困难,投资流动性低下使得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成本很高甚至难以实施,投资者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经理的约束难度加大。

私募股权范文篇7

模糊层次分析法是把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T.L.Sat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根据总目标把问题分解成目标、准则和方案等层次不同的因素,并按照一定的关联及隶属关系进行不同层次集合,构成一个层次分析结构,然后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出某一层次对于上一层次的重要性权值。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分层次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出总的评价结果。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够实现对人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量化,而私募股权投资的项目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大量主观评价因素,因此该方法对于私募股权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指标的构建、指标的重要性分析以及做出项目的综合质量评判十分有效。该分析方法的结果能够给私募股权投资者在评估项目风险并做出投资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1.构建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私募股权投资者选择项目不仅要注重投资回报率,更要关注项目本身的风险程度,项目的风险大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投资价值。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每个基金的投资偏好和评估标准各有差异,但是针对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内容却是相同的。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项目质量的优劣、项目运营情况的好坏以及宏观环境的利弊。本文结合私募股权投资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遵循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2.确定各风险评估指标的权值权值是表现各指标重要性大小的度量值。权值的确定有主观赋值法和数学方法。用数学方法确定权值能够对确定“权数”进行“滤波”和“修复”,尽量剔除主观成分,更符合客观现实。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值。在确定某一层次指标的权重时,选取的专家根据1-9标度方法进行两两比较,对该层次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次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从而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本文采用方根法计算矩阵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准则层的权值集用A表示:A=(a1,a2,a3),指标层的权值集用Ai表示:Ai=(ai1,ai2,…,aij),i=1,2,3;j=3,4,5。基于项目资料的参考,本文选取了12位专家对本次研究进行了打分。以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A、一致性检验以及权重结果为例,说明单一层次指标的权重确定过程。经过专家评分,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整理如下:A=1371/3151/71/51判断矩阵A通过一致性检验。计算出来的准则层的权值集A=(0.65,0.28,0.07)。同理,可得出指标层的权值集A1=(0.08,0.49,0.31,0.12);A2=(0.31,0.11,0.05,0.07,0.46);A3=(0.23,0.65,0.12)。

3.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风险综合评估模型本文构建的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二级三层结构的指标体系。其中的大多数指标具有模糊性,因此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指标的评估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评估因素集。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因素集用U表示:U={U1,U2,U3},进一步细分成12个子评估因素Ui={Ui1,Ui2,…,Uij},i=1,2,3;j=1,2,…,m(本模型中m=3,4或5)。(2)确定评语集。对于描述各个因素的评价结果构成评语集,用V表示:V={V1,V2,…,Vn},n为评语的个数。此处选取五个评价结果构成评语集:V={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3)构造模糊评价矩阵。通过评估因素对评语集的隶属度构造模糊评价矩阵R,用rij表示第i(1≤i≤3)个因素ui在第j(1≤j≤5)个评语vj上的频率分布,那么因素集Ui到评语集V确定的模糊评判矩阵Ri=(ri1,ri2,…,rij),因素集U到评语集V确定模糊评判矩阵R=(rij)m×n。(4)进行模糊合成并做出决策。用权数集A与评价矩阵进行模糊变换即可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引入V上的一个决策集B:B=AR=(b1,b2,…,bj),bi表示评价对象具有Vj的程度,0≤bi<1,若∑bi≠1,需作归一化处理。在具体的操作中,对于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B需要转化成具体的分数值,这样在有多个私募股权投资项目进行评选时可以进行比较,择优选择项目进行投资,因此可引入各评语所对应的的分数集C。计算最终评分时每个等级评语对应的分数用中间值表示,因此,项目评价得到的最终综合评价分数C=95b1+85b2+75b3+65b4+0b5。由于确定的指标为正指标,因此综合评分越高,说明该项目的风险越小。

4.具体案例的应用某基金管理公司依据本公司的投资领域选择了两个备选企业的融资项目欲进行股权投资。现将这两家企业的项目基本信息整理如下:甲乙两个企业同属于电子商务行业,甲企业的融资项目是中国第一汽车网店商城,率先提出了汽车电子商务化的理念,首创汽车B2C平台和O2O盈利模式,是西安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B2C门户网站,秉承“诚信、高效、价值、创新”的企业价值观,是一家专注于汽车行业网络营销解决方案的优质服务商。在2012年12月份的B2C汽车用品top10排行也榜上有名。业界专家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未来的汽车消费趋势将由单一的线下消费逐渐变为线上消费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该项目融资金额500万,分五阶段投资,投资期限5年。乙企业的融资项目是北京某科技公司打造的针对男士购买服装以及个性化搭配进行全方位服务的网络创新平台,同时还有专业的时尚买手以及著名的搭配师根据不同用户的穿衣喜好和形象特征进行服装搭配,让用户可以快速准确地买到性价比高、时尚度好的服装。把目标顾客锁定为男性是十分理性的,符合男性购物目的性强、更关注品牌和时尚度的特点,因此,男性专业导购网站潜力比较大。该项目融资金额100万,一次性注入,投资期限3年。针对甲乙两个项目的资料,根据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风险综合评估模型,根据专家评判分别对两个项目进行评估。以项目甲为例,说明具体的评估过程。因素集Ui到评语集V确定的模糊评判矩阵整理如下:由此可见,项目甲评定为良好,项目乙评定为中等,项目乙的风险大于项目甲,因此该投资机构可以优先选择项目甲进行投资。由专家的评判可知,项目甲的风险较低可能是由于项目本身的质量较高以及运营风险的合理控制导致的。就项目本身而言,项目甲的产品独特性较好,替代性不高,企业创新能力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在项目运营方面,由于项目甲采用分阶段注入资金,分散了资金投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资金的退出机会和方式,两者均不乐观,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上IPO停摆,让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退出陷入困境。

三、结语

私募股权范文篇8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股权投资中小企业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企业的六成和四成左右;在流通领域里,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近年提供的就业机会约占全社会的75%,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在此就业。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创立之初,中小企业一般是靠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开始运转的,但是当企业经营到一定的阶段,比如需要技术提升、扩大生产规模、产品转型时,就面临着相当大的资金压力。有许多中小企业正是因为害怕这样的资金压力,遂采取了逃避的态度,小富即安了。而这也正是为什么我国的很多产品在低水平上重复生产的原因之一。对于这些中小企业而言,虽然它们小富,但是它们可能错失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那么,有些中小企业为什么不积极应对变革呢?从主观方面看,这与经营者的知识水平、眼界和事业发展的雄心很有关系;而从客观原因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少、融资困难是其最主要的原因,纵然经营者踌躇满志,没有资金,终究是画饼充饥。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不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市场,中小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面临着严格的审批和财务审核,除了部分非常优质的中小企业能够过关外,大多数被关在的“门”外。从国际经验看,争取风险投资也是中小企业融资的良好途径,但是,长期以来,从事风险投资的私募基金在我国一直处于“非法”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特别是本土的风险投资机构少之又少。

其次是缺乏有效的融资工具。目前,银行贷款依旧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一定程度上主要表现为贷款难。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不够。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占主要金融机构放款比例只有16%,优质中小企业只有30%的信贷需求得到满足。我国的各类商业银行需要转变传统的信贷管理模式和文化,针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特点,建立符合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特点的信用评级、业务流程、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和内部控制等制度。另外,商业银行也应该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以加强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开展。

第三是缺乏必要的相关信用担保机构。从海外在信用担保方面的成功经验来看,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机构,也能够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有效的帮助。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这种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不多,即便有的地区建立了这种机构,也因担保资金来源等方面的问题而难以正常运作。另外,虽然我国已经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多年,成效不小,但仍缺乏一个完善的法律基础,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用体系。

从国际上看,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市场经济发展后,在完善信用体系的基础上,才逐步建立了一套中小企业直接、间接融资的市场体系和政府政策扶持体系,其中包括信用机构、担保机构、中小银行、创业板市场以及创业投资体系等,这些都有效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不论是从商业银行还是中小银行的运营特点来看,银行经营的风险控制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就决定了银行在放贷时不可能承受许多未知的风险,风险承受力低就决定了银行的对中小企业得到“慎贷”行为。这是很难改变的现实。而从另一个方面看,就算未来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创业板市场,能够到创业板市场上市也是部分优质的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的事情,而真正能够到这个阶段的企业,可能也不那么急切地需要钱。对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而言,可能不具备这样好的自身条件。那么怎么办呢?

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完善,各种新型的投融资工具还在不断的建立和完善之中,比如近两年迅猛发展的公募基金,已经被各阶层的人认识和接受,并成为证券市场中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公募基金的蓬勃发展反映了我国民间资本十分雄厚,长期低迷的存款利率激发了百姓的投资意识。实际上,与阳光化的公募基金相比,另一支民间资本力量也早已暗潮涌动,那就是私募基金,特别是近两年,私募基金合法化的呼声特别高涨。

近两年,海外基金加速对中国的投资。根据美国投资集团华平(WarburgPincus)的数据,在华私人股权投资已经从2001年的约5.18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10.7亿美元。清科公司总裁倪正东称,2005年,国际私募基金在中国规模达到300亿美元左右,当年仅创投机构在海外募集的基金中就有40亿美元投向了中国。据不完全估计,在今年成立的海外私募基金中,已有近20只针对亚太地区的基金成立,每只规模都超过10亿美元。这其中不乏凯雷、华平、黑石、新桥以及欧洲的3i集团等国际大型私募基金公司。据了解,高盛募集了面向全球投资、总规模高达85亿美元的“高盛资本伙伴第五基金”,未来3年至5年内,其投资中国的资产比例会占到资金总额的30%左右。

目前,活跃在中国的国际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基本上有以下几类:(1)海外基金公司直接在中国设立的分支或办事机;(2)国际化背景的本土化投资公司;(3)国际投资银行或证券公司的私人股权投资部门;(4)国内资金通过离岸公司在国内的投资。

国内本土的风险投资机构基本上是由政府投资设立、企业联合投资设立或企业内部设立的,国内民营的风险投资机构几乎没有。比如鼎晖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前身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的直接投资部;清华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由清华大学企业集团与首钢总公司联合国内著名金融机构、创业投资基金、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及民营资本等共同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张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股东方为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和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公司等。

从资金供给来看,目前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非常充裕。对此,业内人士感觉颇深,前些年,基本上都是创业企业追逐投资公司,而现在往往是几家投资公司同时在追逐一家优质创业企业,投资基金主动寻找创业企业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近几年,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范围更加广阔,许多的传统行业也成了私募股权基金竞相投资的对象,比如酒店服务业、农业等。通过下面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变化。

在2006年前三季度,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大陆共投资了的63个案例,投资总额达到了80.89亿美元。以行业的角度,传统行业占据了显着的地位,获得的投资也是非常巨额的,38个投资案例共计吸引了38.96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在整体案例中占到60.32%;其他高科技行业有7个投资案例,投资金额为2.76亿美元,仅占季度总投资额的3.4%。生物/医疗行业有4个案例,吸引私募股权投资达到了10.38亿美元,占季度总投资额的12.8%。

根据风险投资业内人士的分析,根据不同经历,中国的创业企业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从从大的跨国公司出来创业;第二类是海归;第三类是本土企业家。

目前中国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的经营效益有目共睹,强劲的增长势头使他们成为国际资本下一步瞄准的目标。随着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活跃,受融资难困扰的中小企业除了找银行外,“私募股权”也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专家称,在众多私募股权基金的参与下,也许今后广大的中国中小企业考虑的将不再是“我去何处融资”的问题,他们想得更多的应该是“我的企业怎样才能被私募股权相中”的问题。

私募股权范文篇9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形式与结构设计

(一)信托型组织结构

信托型组织结构是指投资活动各方依据《信托法》等相关法律,通过订立相关合同,实现权利义务的组织形式。目前,这种组织结构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在这种结构中,涉及到委托人、受托人和托管人三方,其中委托人在投资活动中投入资本,受托人以委托人投入的资金为基础管理经营性资产,托管人在这种信托关系中主要负责发挥资金的托管人和监管人的作用,委托人依靠受托人和托管人对投入的资金进行负责任的运作而获利。基金托管人和托管人通过收取基金托管费和管理费获利。三方按照信托契约在这一信托活动中不断地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互相监督,使信托关系得以维持。此外,随着基于信任的组织结构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组织结构——契约制度应运而生。类似于基于信任的组织结构,契约制度也通过建立相关的契约来界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但在这种模式下,各方联系更加紧密,客户可以积极参与基金的实际运作,变被动的态度为主动,从而保证基金运作的链条不会断裂。

(二)公司型组织结构

公司型组织架构是指投资基金按照公司模式合理运作,即设立董事会和大股东监事会,通过例会或临时会议讨论解决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组织架构内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发展战略和实际业务运作中的具体实施方案等。这种组织结构是私募股权组织结构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其主要形式可分为有限责任制度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前者。在这种组织结构下,公司的所有资产都来自股东,即投资者,投资者的利益是通过公司经营的盈亏来实现的,但一般不参与公司的实际经营,而是由基金经理,即职业经理人来管理。类似于信托型的组织结构,一般情况下,基金经理的收入也处于固定状态,但为了达到利用投资基金获取更大经济利润的目的,往往会设置多种激励措施,鼓励员工认真负责地进行资本运营,以扩大公司规模、扩大公司市场的形式实现资本流通和增长,进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三)合伙型组织结构

随着我国《合伙企业法》有关规定的不断完善,合伙企业的组织结构所带来的优势变得明显起来,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创办初期更愿意以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创办企业。在该结构中,合伙企业分为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两种,其中前者主要是指合伙人与合伙企业之间存在连带责任,即合伙人对经营亏损现象产生的债务负责,企业关闭后,合伙人的收益收入也随之终止;而后者的构成稍复杂一些,主要由共同连带责任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合伙组建,在此模式下,共同合伙人对基金的亏损和实际营收承担连带责任,即基金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独立运作,从而共同合伙人退出基金,并保证两类合伙人的投资基金规模都获得相应的百分比收益。

二、私募股权基金税收筹划的现状

(一)对税收筹划理解不足

税收筹划理解不足基本上可以视为当前私募股权基金税收筹划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问题表现方面,可以从基金层面与投资者层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其中,从基金层面上来看,基金管理团队始终将侧重点放在筹资与生产当中,对于税收筹划关注力度较小,且对于税收筹划的投资力度也表现较小,导致在税收筹划理解深度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现象。从投资者层面上来看,股权基金可根据投资者属性的不同细化分为机构投资者与自然人投资者两种。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公司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符合自身发展的税收计划,并全权负责私募股权基金税收计划工作。而对于自然人投资基金等其他投资形式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基本上可以视为实现盈余基金目标的增值渠道,在对私募基金税收计划的前瞻部署方面存在落实不到位问题。

(二)未充分利用优先政策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私募证券基金重复征税问题普遍且混乱。从问题成因上来看,主要是因为行业体系对于优先政策并未进行充分利用,如行业乱象问题严重,如从业人员对于税收制度缺乏深刻了解;对于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合理利用。以上种种皆会导致税收计划难以实施。除此之外,不管是公司投资者,亦或是自然投资者,在税收政策的理解上以及践行上均存在盲区问题。如上述主体人员并未深刻意识到合伙制的灵活性,在相关工作实施方面存在滞后性问题。

(三)未实施税收风险防范

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当前我国所制定的私募股权基金税收计划尚且难以抵挡税收风险带来的危害性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税务登记不完整不利于形成行业规范,长期以往容易对行业的的阻碍性影响。除此之外,在税收风险的控制管理方面,行业内部应该对税收主体进行全面分析,以保障投资金融项目转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四)缺乏税收筹划人才

我国在私募基金税收筹划工作方面所存在的人才资源匮乏问题已经成为行业普遍现象。从客观角度上来看,税收筹划基本上可以视为一项集成专业性与实物性于一体的工作内容。要求从事于税收筹划的财务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保障税收筹划工作得以有序开展。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多数从上述工作的财务人员难以满足税收筹划工作需求,且在实践经验方面表现匮乏,容易对我国私募基金税收筹划工作造成滞后性影响。

三、加强私募投资税收筹划的对策

(一)改善税收认识,正确理解筹划目的

正确认识税收筹划基本上可以视为稳定有序开展纳税筹划工作的关键前提,同时也可以视为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的有效保障。针对于此,相关行业内部必须对私募基金税收筹划目标进行重新定位。通过正确理解筹划目的,保障私募基金税务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其中,关于基金的分类以及私募基金的划分可以参照图1。首先,要从正确认识税收筹划入手,纠正以往税收筹划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在一些私募基金或企业的税收概念中,税收筹划是指通过逃税或其他非法手段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为避免这种对私募基金的误解带来的潜在风险,相关负责人应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建设企业文化等方式积极宣传正确的规划意识,加大对税务规划基金的投入,给予税务规划负责人更大的规划自由和空间,建立积极的规划;其次,私募基金方面应该加强对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视程度,可通过不断加大税收筹划资源投入力度,保障私募基金纳税筹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当前税收筹划存在的错误观念进行适当纠正,并通过引导管理团队,减少税收筹划违法问题出现;第三,企业投资者在筹划经营活动税收工作时,应该适当加强对私募基金投资金额等重要事项的统筹规划力度。除此之外,自然人投资者通过自主学习等途径方式明确掌握纳税权利及相关义务,避免出现投资决策失误问题。

(二)健全税收筹划基础,有效防范纳税风险

为健全完善私募资金税收筹划内容,有必要对当前税收筹划基础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行合理改善。在私募股权基金的税收筹划中,为了有效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私募股权基金的收益,应注重税收筹划基础工作的完善,全面防范税收风险,确保私募股权基金的稳定发展。首先,制定科学的税收筹划方案。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收筹划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基金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以及如何延长纳税时间,并根据现行税收政策制定税收筹划方案,以保证筹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在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政策的变化。如果税收政策变化影响规划方案,应及时调整方案,有效规避规划风险;其次,积极完善税务登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纳税时,要注意税务登记。一旦发生交易,应及时做好税务机关的登记工作,规范填写投资人和投资金额,做好信息报送和披露工作,提高税务登记的全面性,降低税务风险;第三,应该对税务登记进行适当改善。举例而言,私募股权基金可通过利用税务登记政策的途径方式,对关键信息的提交行为进行准确记录,并向主体部门进行登记处理;第四,在阵营改革政策方面,应该根据该项业务是否属于营改制范围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除此之外,为避免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存在混淆问题,可通过规范财务会计方式,正确处理财务问题。另外,对于税务部门改革,私募基金要按照税务部门改革的程序和规定进行税务管理。同时,私募基金应严格按照规定独立运作,规避税收风险,发挥税收筹划作用,降低税收成本,实现税后收益最大化。

(三)全面了解优惠政策,合法获取税收利益

为合法获取税收利益,相关人员应该根据税收政策所提供的普遍优惠以及私募基金特殊优惠,对当前投资方向进行合理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投资居民企业或者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非上市)等方法途径,保证可以从相关政策中实现对私募基金的税收优惠处理。与此同时,相关人员也可以主动利用各地区政府对私募基金所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稳定提高税收整体利益。一方面要求私募基金相关税务领导充分了解投资税收的相关优惠政策,借鉴其他成功的税收筹划成功案例,实现合法避税,掌握正确的筹划方向;另一方面,对于投资者来说,企业或自然人可以根据不同类型投资收益的税率灵活分配投资收益,实现重税科目的转移,降低税额。该项目以嘉兴南湖基金镇为例,通过合理利用地方税收优惠政策的形式,实现税收筹划和避税,即基金注册地选择在南湖金融区。在《关于促进南湖区股权投资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的内容中,新注册或新迁入南湖金融区的投资企业,自纳税之日起6年内,可享受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地方财政收入70%的奖励,使项目税额大幅优惠和提高。

(四)制定税收激励政策

政府引导是私募股权基金税收筹划的最大动力,既能增加股权投资,又能解决股权资本失控的问题。因此,响应国家政策,引导国家同向,支持地方要求,因地制宜,制定税收激励政策是提高税收筹划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我国现行税种相比,设立资本利得税有助于激发私募股权基金企业纳税申报的积极性,提高税收筹划的科学性。虽然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资本利得税,但一般来说,个人所得税是税收的主体,所有与利润挂钩的内容都要征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片面的。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我国的资本利得税,根据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投资时间设定相应的税率,为新能源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制定合适的优惠政策,以发挥税收激励作用。在合伙私募股权投资中,资本利得税的设置和税收优惠的发挥为税收筹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控制了投资基金的税收成本。

(五)培育税收筹划人才,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人才资源始终是保障税收管理水平得以全面提高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税收筹划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建议行业内部应该加强对税收筹划人才的培育力度。最好可以通过多渠道方式增强财务人员的资质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为私募基金税收筹划工作的准确贯彻与落实提供良好保障。举例而言,可通过设立选聘标准,对财务人员聘请流程进行严格规范。同时,可开展入职岗前培训工作,让每一位财务人员都可以明确税法变化以及私募基金相关知识。除此之外,像税务机构等通过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素养,积极培育与税收筹划相关的专家,为私募基金税收筹划工作的稳定开展提供良好资源保障。以下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成长路径示意图:(图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成长路径示意图)另外,在税务方面,这类机构以涉税为主要工作内容。为保证工作质量,还应开展专业知识和税收法规的基础学习和灵活应用,为私募基金的税收筹划工作提供合作渠道;最后,税收征管部门还应提升本部门人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税务执法人员、基层税收征管人员和其他与私募基金税收直接相关的岗位人员,并应以较强的专业素质帮助税收筹划促进经济发展。

四、结语

私募股权范文篇10

随着我国新合伙企业法的颁布及中小板、创业板和股权交易等中低层次资本市场的相继推出,相关的上市公司或挂牌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也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而其中最典型的变化是大量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PE)成为上述公司的股东、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统称特殊股东),这些特殊股东的行为及其治理不仅关乎所涉公司的规范运作,更涉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由于有限合伙企业存在着类似公司之“委托-”问题,故如何提高有限合伙企业的运营与治理效率并降低成本,是全体合伙人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其投资、控股或控制的中低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或挂牌公司所有投资者关注的问题。所以,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如何对有限合伙企业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与监督机制进行设计,是有限合伙制企业公司治理法律机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然而,时至今日成熟的公司治理理论或实践一般只关注股份制公司企业的公司治理法律机制问题,而对有限合伙私募股权基金企业的公司治理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却鲜有研究,本文尝试对这一问题做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决策机制是最重要的一环

公司治理最重要的是权力或决策机制的设计。所以,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公司治理法律机制的构建,首要的就是选择何种决策机制。1.决策机构应以双层模式优先。目前除公司制外,其他组织类型的PE均没有法定的公司治理模式。换言之,我国相关法律并没有对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的决策机构进行强制性界定,理论上似乎可类推适用普通合伙的治理模式。但是,从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的效率而言,有限合伙制有着公司制与普通合伙制不可比拟的绝对优越性;并且从公司治理理论看,有限合伙制与普通合伙制的治理模式也是大相径庭,核心点是两权的有限分离。实践中,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一般都会在合伙协议中约定决策机构的模式。笔者根据对现有文献的研究与分析,将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决策机构按层级划分为单层决策机构与双层决策机构。单层决策机构一般只设置合伙人会议,双层决策机构则分别设置合伙人会议与投资决策委员会。合伙人会议的职能类似于公司股东会,由全体合伙人组成;投资决策委员会与公司董事会的职能相类似,由两类合伙人选派代表组成,它起到连接提供资本的合伙人与使用这些资本创造价值的合伙事务执行人的作用。两种决策机构各有其优缺点。在决策效率方面,单层决策机构由于决策层次少或程序简化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既能大大增强企业经营的灵活性,又能有效降低运营与管理成本;而双层决策机构则会延长决策时间,从而降低效率。在决策科学性方面,由于双层决策机构具有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和相互制约的特点,因而科学性高一些;相反,单层决策机构由于缺乏监督机制,武断决策或盲目投资的情况恐怕难以避免。在成本方面,双层决策机构中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一方面要对合伙人会议负责,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对合伙事务执行人的监督作用,从而降低合伙企业委托之道德风险成本,但静态来看,合伙企业的整体或综合费用可能要略高于单层决策机构所承担的成本。由此,笔者认为,针对委托-问题较为严重的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决策机构模式的选择极为重要。如果单从静态成本考虑,根据理性人经济人法则,合伙人可能会选择单层决策机构。然而,从公司治理有效性及动态成本的角度考虑,其首选应为双层决策机构。尤其从保障全体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双层决策模式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该模式对治理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和内部控制人(这里指普通合伙人)的行为治理比较有效。换言之,滥用股东权、内部控制权和成本等问题也会因投资决策委员会对合伙人会议的制约与监督而得到有效治理。2.决策主体应以普通合伙人为主。从逻辑上讲,决策机制的选择与决策主体直接相关。普通合伙人在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中几乎垄断了包括决策与经营权、财务管理权等在内的绝大部分企业控制权,而有限合伙人作为出资者,几乎不享有控制权,这不太符合公司法有关公司治理的权力机关理念。我国实践中主要有三种做法:(1)决策主体就是普通合伙人。目前,大部分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采用此种运作方式,这适于出资人较多的情况。(2)决策主体以普通合伙人为主,有限合伙人可以派一些代表参与决策。(3)决策主体以有限合伙人为主,普通合伙人仅提供决策建议。我们认为,第三种决策主体模式已明显背离了有限合伙制度的设计初衷。但其所以在实践中存在,是因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了有限合伙人对普通合伙人的不信任,于是有限合伙人便利用合伙协议将决策大权重新据为己有。如曾经高调面世的东海创投就因有限合伙人对普通合伙人的不信任导致企业分崩离析,低调退出市场。由此可见,如果我国其他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股东照东海创投那样进行决策主体的设置,将会给股权和股份投资者带来严重不利后果。笔者认为,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由于企业的运营主要依靠普通合伙人的投资决策,而这种投资决策关乎企业的命运,所以应以普通合伙人为主,以降低企业风险或成本。至于全部以普通合伙人为决策主体的模式,是传统英美法系国家的典型做法,效率也是最高的,但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换言之,我国实践中如采用此种决策主体模式肯定会出问题,因为我国的信托制度和委托制度比较欠缺。3.决策内容上应界定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的边界。企业经营决策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除了决策机构的设置与决策主体的遴选外,还应对不同性质的决策内容进行清晰的界定。根据决策内容的不同,企业的决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乎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另一类是日常管理或程序性的决策。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因其涉及到股东(股权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股份投资者)的投资收益问题,故做此分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是有关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面的决策。此种决策通常表现为风险投资决策,必须依赖普通合伙人的知识与技能,按其重要程度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重大战略决策与一般战略决策,具体可以按照资金投入量的多少在合伙协议中进行划分。目前实践中,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对重大战略决策拥有完全决策权。此种做法有待商榷。因为重大战略决策一般涉及金额较大,而这些资金又主要来源于有限合伙人,一旦决策失误,有限合伙人将面临巨大风险,这显然不符合权利义务对称原则。所以,应当在尊重普通合伙人决策权的同时,赋予有限合伙人一定的决策救济权。如可以规定有限合伙人享有暂缓注资权作为决策参与权的救济,即可以在合伙协议中增添“无过错离婚”条款,按照这一条款,普通合伙人即使没有犯原则性错误,只要有限合伙人对其失去信心,即可保留撤销后续资金注入承诺的权利。另外,还可赋予有限合伙人在重大战略决策方面采取某些前置措施的权力,即普通合伙人在决策前应向有限合伙人报备其决定,普通合伙人在取得类似无异议函的许可文件后方可采取行动,这样可以达到从内部控制风险和激励普通合伙人最大限度勤勉尽责之目的,进而降低成本。而对于一般战略决策,普通合伙人可享有完全决策权,有限合伙人可以派代表参加会议听取报告,仅享有知情权。至于日常管理或程序性的决策,如审议批准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之报告等,由于只是关乎程序正义,同时又不完全依赖于普通合伙人的经营管理知识与技能,应由合伙人会议全体成员共同决策,适当情况下可授权投资决策委员会行使。4.决策程序应力争规范、科学与透明。规范决策程序是保证决策质量的关键。一般法人企业的决策程序多由法律或法规的强制性规则进行规范,同时辅以企业章程等自律规范。然而,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有关决策的程序规则只能由合伙人协议及合伙企业章程等自律规则进行规范,要想决策具有可操作性和公正性,应尽量做到决策程序的民主化、科学化和透明化。

二、决策执行方面应以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

为共同执行主体不同于公司治理的执行机制,有限合伙企业的执行机制受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性之治理特色影响较大。因此,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在实践中很少设立执行机构,执行事务及权限范围一般在合伙协议中加以约定,并由“执行事务合伙人”实施。按照传统合伙法律制度,只有普通合伙人享有有限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权,有限合伙人一旦参与或者代表企业执行合伙事务,根据权利义务对称原则,有限合伙人则有可能面临承担无限责任的风险。但这一传统做法并不能解决现代合伙企业的有效治理问题。比如在实践中,执行事务合伙人与决策者、监督者之间往往存在角色冲突的情况,并且有限合伙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很多问题始于有限合伙人对普通合伙人的不信任,而问题的症结又在于执行机制的缺位,所以构建和完善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的执行机制势在必行。合伙事务的执行主体享有经营管理权,主流观点认为经营管理权只能由普通合伙人享有,而多数国家的立法只赋予有限合伙人以有限的经营管理权,更准确地说是经营管理参与权。我国新合伙企业法也规定,有限合伙企业应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同时该法借鉴美国法之“安全港”规则,明确了8种例外情形。这种限权与赋权并存的设计,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将上述例外情形全部界定为非执行权,是否科学值得推敲,因为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可能会导致执行权与参与权的边界发生变化,如审计机构的聘任权是否属于执行权的范畴,已很难界定;另一方面,以列举方式限定合伙事务执行权,也欠妥当。逻辑上如果有限合伙人实施了8种例外情形之外的行为,将会被认为是实施了执行合伙事务的行为,因此会被要求承担无限责任,这未免过于武断或严苛。从比较法角度看,有限合伙人执行权的内容有扩大趋势。笔者认为,我国有限合伙企业应该积极响应这一趋势。一方面,有限合伙人享有管理权是源于社员权,是由社员资格所产生的权利,包括机关形成权、参与管理权和受益权。有限合伙人作为有限合伙企业的社员,应当平等地享有参与合伙事务经营管理的权利,并且未经允许是不可剥夺的。另一方面,有限合伙人享有合伙事务管理权对普通合伙人行使决策权有监督作用。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共同执行合伙事务可以相互监督,不仅不会减弱合伙企业对外承担责任的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可见,在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中,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应当共同作为执行主体。但“共同”不是“等同”,因此,具体操作时还是应当考虑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不同于公司制私募基金的特点,两类合伙人的执行权应有所不同,其中,有限合伙人执行权的有无与大小是重点。首先,有限合伙人应拥有一定的财务管理权。财务问题是有限合伙企业经营状况的直接反映,有限合伙人拥有了财务权,就等于实现了对普通合伙人经营管理权的直接约束,也从积极的角度化解了普通合伙人或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其次,有限合伙人可以行使一部分企业经营权。这样安排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权力的制衡和对普通合伙人经营的监督。普通合伙人是企业经营专家,他们主要依靠出色的经营能力获得资本投资。鉴于有限合伙人是企业的出资者并且对企业的决策比较了解,他们可以配合普通合伙人执行企业事务。而且有限合伙人参与共同管理,使得普通合伙人不敢过分“偷懒”,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最后,有限合伙人的管理权应受到严格限制与制约,否则将刺破其有限责任的“面纱”。至于有限合伙人突破“安全港”的法律责任,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当第三人有正当理由认为有限合伙人是普通合伙人并与之交易的,该有限合伙人在该项交易产生的债务范围内负无限责任。总之,赋予有限合伙人一定程度的执行权,不仅是对有限合伙人权利的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有限合伙企业内部可以自行调节的平衡机制,借此降低了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成本。这种做法从股东权管理的角度看,无疑对上市(上柜或挂牌)公司的法律风险治理是有利的;同时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股权或股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