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6-29 17:54:15

数字校园文化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篇1

数字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这四个方面。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最重要也是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来源,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是数字化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1全力构建厚重的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形象,它潜移默化地传播了精神文明。学校应当用心构筑多元化的环境文化,让学生在其熏陶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学校可以利用数字化校园的设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比如,建立一个学生成长网站,由师生共同参与,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改变,包括心得、体会、成绩、获奖情况等等,鼓励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用功学习。通过网络,学生开辟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新天地,可以很好的构建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2全力构建创新的教师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要时刻紧跟教学要求,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发现和肯定教师的价值,建立了相应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为教师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即能适应教师并使其能不断地自我提高和完善的教育环境。

1.3全力构建多样的学生文化

多样的学生文化就是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优势进行多样化的发展。每个孩子的优势不尽相同,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特点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需要自由发展的空间,学校应当努力构建这样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1.4全力构建互动的课堂文化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在校生活的平台,而课堂文化则是学校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应。课堂文化是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互动的一种体现,它影响着教师教学活动的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学校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以构建新型课堂新型师生为目标,改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使其朝着引导、互动、创新、体验的方向发展,从而确保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激励下,相互协作,自主探究,形成互动的教学文化,使课堂充满生命力。

2数字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2.1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校园环境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全校师生员工。学校要对校园里的建筑、绿化、装饰等进行精心的设计,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与培养学生思想目的。比如可以设立一些发人深思、激人向上的中外名家的诗词警句,从而实现启迪心灵、陶冶性情的目的。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是要搞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学校应加大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室与体育馆的投入,不断优化学生的活动环境。

2.2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成果

目前,现有的数字化成果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数字化校园资源的浪费与闲置。学校应当及时转变观念,提高数字化成果的应用意识,利用其优势,充分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天地。比如,可以利用校园信息平台,拓宽师生互动方式,让师生互动更为自然。大多数学生对老师有种畏惧感,有问题不敢当面请教老师。也有些学生,在家有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问老师,问题一旦搁下来,也就没了兴致。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级qq群构建一个在线答疑的网络平台。通过这个互动平台,学生可以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告诉老师,老师可以对此进行解答,针对那些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在第二天的课上进行全班性的解答。除了学习上的问题,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老师请教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间一长,学生与老师打成一片,师生文化相互交融。

2.3加强老师的数字化技术培训

在信息化校园中,教师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学校要加强老师的数字化技术培训,打造现代化教学的师资队伍。教师的培训要经常进行,同时培训的面要广,不仅包括一线的老师,也包括学校的领导,共同努力,构建现代信息化的校园建设。其中,可以鼓励年轻老师积极发挥作用,帮助一些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老教师进步,并通过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带动提高全体教师的应用水平,从而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

3结语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校史;校园文化;档案

众所周知,校史档案不仅是学校发展历程的记录,而且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加强校史档案的管理,在实践中管好校史档案、用好校史档案,将校史档案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1高校校史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后,高校实现办学文化的传承、继承学校文脉,必须对校史档案的价值进行深度开发。因此,高校必须在贯彻落实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高校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第一,校史档案能够促进校园文化景观建设。高校校史档案记载了高校办学发展的过程,特别是通过图文的形式展现高校校园景观的发展变迁,能够为当代高校办学发展提供历史参考,“使高校通过挖掘档案中的学校发展重要信息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实现文脉的传承,增强学校的历史厚重感,使校园文化的底蕴更加深厚。”第二,校史档案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高校校史档案不仅包括学校发展历程的文字记载,而且包含学校办学历史上获得的各项奖杯、奖状、获奖证书、社会活动的纪念品、宣传册以及相关文件,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资源,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教材。因此,高校要对校史档案进行深度开发,以此为载体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激励在校师生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校史档案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对于高校而言,校史档案记载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的全过程,记载了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历程,特别是校史档案中记载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这些内容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了学校办学发展的历程。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校史档案,能够让让全校师生充分了解学校发展的历史,进而了解学校,促进良好校风和优良学风的构建,对于校园文化的形成、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由此可见,在新时代要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2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盛世修史,懿年纂志”,校史档案对于增强师生对学校文化的传承和认知度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校史编纂,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且是学校办学发展的重要工作。但是,如何更好地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如何发挥校史档案的作用,是高校在实践中必须面临的突出问题。第一,各学校的校史馆建设力度不够。校史馆是学校办学历史的展示的平台和宣传的窗口,不仅展示了学校的发展成就,而且体现了学校文化的传承,因此,当前多数高校都建成了校史馆。但是,有的高校的校史馆却没有发挥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没有生动鲜活地反映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传统。特别是北华大学校史馆,自从建立至今极少对外展出开放,甚至有学生直到毕业都不曾参观过校史馆。通过对学生的走访了解,绝大多数北华大学的学生不晓得校史馆究竟在何处,更不知道都展出些什么。不仅如此,有的校史馆的布展内容单一,仅仅是对图片、文字、实物进行静态展示,难以反映出学校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校风学风,更无法增强学生爱校情怀,完全成为了学校里的“摆设”。第二,校友档案开发不够。众所周知,校友档案是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的重要素材。正因为如此,多数高校都致力于开发校友档案,但是这些校友档案仅限于在校学习期间表现突出且毕业后学术科研取得重大贡献、事业上成就突出的毕业生。多数高校本着这种态度在校史馆内展出了这些校友的个人著作、荣誉证书、大学期间生活的照片。虽然这些展品体现了优秀校友成长和奋斗的历程,展现了他们品学兼优的一面,能够为大学生树立榜样,能够教育和引导在校学生向优秀校友学习,弘扬他们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能力,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校友档案开发中存在着片面现象,开发校友档案完全是从功利角度出发,对于普通校友档案开发得不够,难以全面地反映出学校发展变迁的全貌。特别是北华大学校史馆,多次出现校友捐赠文物却屡屡拒收的现象,无助于校友凝结学校情怀,更无法激发校友毕业后心系母校的情感,更无法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归属感。第三,校史档案数字化成度不高。目前,档案管理过程中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已经成为了主要趋势。因此,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高校校史档案的利用率是当前各个高校档案部门面临的难题。截止目前,吉林省多数学校还没有对校史档案进行系统编研,这就导致了有校史档案需求的部门无法利用校史档案,而档案库堆积如山的档案却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信息查询手段,提升档案数字化比例,进而满足师生的查询需要,是当前校史档案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当前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3发挥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对策高校要发挥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必须着力加强校史编研,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史馆,通过提升校史档案数字化水平进而将校史档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第一,高校要加强校史编研,要该想法设法提升校史档案收纳的能力和种类,拓宽和扩大校史档案收集的范围和渠道,面向校友征集散落全国各地的史料,包括教学、科研等档案资料,对这些照片、文字、实物进行整理,特别是要注重发掘基层单位保管的文献,使校史档案全面、客观、准确地还原学校的历史。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校史编研的过程中,不仅要认真研读校史资料,而且要有计划地统筹校史脉络,对学校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进行解读,使之充分发挥校史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作用。第二,高校要建设符合时展需要的校史馆。高校要充分认识校史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提高校史馆的利用率,积极组织以校史馆为载体的教育实践活动。2018年秋季学期开学后,齐齐哈尔大学校史馆在党委宣传统战部的支持下举办了首届校史知识竞赛,有300名学生参加,学校领导到场点评,使大学生了解了校史,达到了活跃校园文化气氛的目的,使学生感受到了学校发展的辉煌、曲折的历程,增强了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让毕业生、老教工从中找到初心。此外,校史馆应该多向社会开放,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进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促进了学校文化真正走出去。第三,高校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用户体验。要提高高校校史档案的利用率,必须对高校校史档案进行数字化编研,改变长期存在的校史档案编研落后的局面。校史档案数字化转换不是简单的工作,必须按照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方案有序进行。因此,高校要建设馆藏档案数字化数据库,利用现代化的传输设备(如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将纸质和其他载体形式的馆藏档案文件资源建成数字化档案资源数据库。此外,高校要根据重要程度和利用频率优先数字化,“有步骤、有计划地对脆弱、珍贵、重要、利用频率高和利用面广的纸质校史档案优先数字化”,促进校史档案在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因此,高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校史档案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真正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仲晨星,李萌鑫,云鹏程.略论民营企业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重构企业文化[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篇3

一“互联网+”和新媒体

“互联网+”同现在的网络流行词一样新潮时尚,并不为群众普遍知道和理解。“互联网+”的含义可以根据字面意思来剖析,“互联网+”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它用因特网将整个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成一个系统,将信息用最快捷的方式传达给人们。“+”可以理解为增值服务,是互联网结合传统产业带来的更为优质的生产方式。将互联网的优势运用到传统产业中,就形成了一个以大数据为依托,更为高效便捷的网络大环境。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的“新”主要体现在它以现在兴起的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为依托,以人们之间的互相交流为特点。它是依靠互联网技术传播发展的一种创新形式的传播载体。“90后”“00后”是现在学生的主体,手机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时时刻刻关注周围的消息,也可以随时随地地信息,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使个人成为一个小型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新媒体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数字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数字化媒体的诞生,使得通讯更加快捷,用户体验更加真实,更具有互动性。

二新媒体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新媒体通过校园门户网站、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系统等,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学生。新媒体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媒体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网络直播课、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更多的学习资料,也使学校管理更加高效便捷,各种资料的存储备份也更加持久,更便于查找与利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是,新媒体的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各种文化冲击使得学生的选择与自控能力受到严重的挑战,这就需要加强绿色网络的建设,杜绝不健康信息对学生的荼害。加强新媒体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需要专业的建设服务团队,需要明确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够满足师生的需求,将新媒体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三在“互联网+”背景下建设校园文化新媒体宣传平台的措施

校园文化的传统宣传方式大多是黑板报、校内报纸、校内横幅等。这些方式时效性差,制作起来麻烦,耗时又费力,重复利用率低。在当今事物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传统的宣传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和老师的需求,这就需要建设校园文化新媒体宣传平台,以适应新媒体给校园文化带来的双向影响,以达到更好的宣传作用。1.建设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团队,提高宣传质量。招揽新媒体运营的专业人员,熟悉校园文化,根据校园文化本身的特点建设合理的新媒体宣传平台,通过专业人员的分析与探索,建立以“校园门户信息系统”为主,以3D数字校园全景漫游、学生信息门户系统为辅,以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校园社团活动平台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新媒体宣传平台。制定整体的综合策划方案,提升校园文化宣传质量。2.流程更加科学合理。新媒体平台的建设需要庞大的数据支持,前期需要做很多调研分析工作,了解用户的需求,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制定开发任务等。在设计方案确定后,根据用户需求构建信息门户网站的框架,设计原型,进而结合学校特点、理念进行设计、开发等系统建设工作。在上述工作完成后进行整体测试,不断解决问题,将确定的最后成果在高校进行安装、部署服务器,再进行测试,最后提交研发成果,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建设专业运营团队。3.实现资源共享不能脱离“组织”。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数据库、软件及信息之间的联系,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与其他“失联”。其中一项“失联”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营与查输,将不能实现实时的资源共享,制约校园信息的共享。4.增强互动性,及时更新信息。很多校园门户网站存在信息更新迟缓、互动性差或者几乎不存在互动窗口等问题,使门户网站形同虚设,不能起到及时传达信息的作用。用户体验缺乏,不能满足学生、老师、家长交流沟通互动的需求,失去了新媒体本应具有的特点。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实现互动及时,有问有答。5.结合新媒体的特点提升服务。新媒体宣传平台的特点在于专业的定制化服务,以强大的数据库为依托,整个系统功能强大,不仅有良好的前端设计,后续操作更加高效便捷。平台互动性强,能够及时地了解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数据化管理与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没有附加软件、广告等的干扰,使用户用起来更加舒适。后台信息的与更新都能看得到,提高了后台维护的工作效率。6.完善新媒体宣传服务平台。校园文化新媒体宣传平台不仅只是学校单向的,更应该是与社会连接多向的,因为学生要由学校走向社会,学校之间也少不了合作。这就需要在建设新媒体宣传服务平台的时候,将校社、校企以及校校联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将教学及科研成果通过平台展示出来,达到资源信息共享的目的。7.关注学生就业,拓宽渠道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问题困扰着学校、家长和学生。在新媒体宣传服务平台上开设招生简章、就业在线咨询等服务,有助于加强各方面的选择,缓解就业压力。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互联网+”的大环境也将给这个时代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带给人们更便捷的服务、更为方便的沟通交流方式,也将不断刷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积极地宣传校园文化需要不断地完善新媒体宣传平台,这对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思想方向,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创建多姿多彩的社团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重视新媒体的发展,才能在“互联网+”时代下,实现信息技术与校园文化的完美融合,才是建设新时代校园文化的重要保证。

作者:邵鹏琛 单位:南通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鑫,谢绍群,王向富,等.“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构建校园文化新媒体宣传平台[J].中国培训,2016(17)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篇4

1.1新媒体。“新媒体”这一词汇最早源自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于1967年制定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之后便迅速地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流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进行的官方定义为: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1]。人们对于媒体的“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其内涵也随着传媒技术进步而不断更新。所以,新媒体可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告、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因其高度的开放与自由性、便捷与交互性等特点,以及互动性、全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等优势,迅速得到卫校学生们的青睐和追捧,具有广泛的影响力。1.2新媒体环境。新媒体环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2]。与新媒体的全球性、互动性、即时性、数字化、海量性等特点有密切联系。目前,新媒体已丰富了传媒形态,是对全球社会发展的革新,我国也身处庞大的新媒体环境之下。根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较2015年底增加7550万人,占网民总比例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手机已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由此可见,新媒体已成为传播信息、引导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而且新媒体的出现也使得当前卫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1.3卫校校园文化。卫校校园文化就是以卫校为载体,通过历代的师生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它是卫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实践中逐渐孕育和形成的独特的办学理念、道德规范、组织制度,体现全校师生员工价值取向的学风、教风、校风以及学校所具有的独特校容校貌等人文生态环境,是卫校综合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卫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1.4新媒体与校园文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变迁,每个时代主要的媒体形态也随之更新。由于新媒体有其良好的自由性、时效性与互动性,被当代人广泛接受,同时成为人们接收信息、表达自我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对新鲜事物拥有强大好奇心和接受力的卫校学生更是如此。校园文化在成为新媒体的新内容的同时,亦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给校园文化增添了新的特质。

2新媒体环境对卫校的积极作用

2.1新媒体提升卫校校园文化影响效度。在卫校学生中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以其传播快捷、互动性强、高效率等优势,已然取代了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地位,成为影响卫校学生思想、引导卫校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以往卫校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手段主要依靠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利用广播、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对校园文化进行宣传和建设,流传的范围、速度极为有限。而新媒体出现后,卫校通过网站、微信信息,只要在有网络覆盖的区域,学生即可通过手机在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各种最新动态,为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了解卫校、关注卫校和展示卫校形象搭建了重要的平台。从中足以看出新媒体对于卫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无形之中提升了校园文化在卫校师生中的影响力。2.2新媒体促使卫校校园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化。新媒体具有极为多样的传播形式,其在传播过程中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让校园文化更贴近卫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卫校校园文化传播形式趋于多样性。在卫校常见的新媒体形式有互联网与手机媒体,师生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及校园论坛等现代交流工具,多渠道地感受校园文化。同时还能借助这些新媒体平台对校园热点话题展开及时讨论,使校园文化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2.3新媒体促进卫校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新媒体平台集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成为加强学生对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窗口,学校积极推送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时政信息并及时更新,为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国际、国内及学校各种信息提供了便捷。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社会认知起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

3新媒体环境对卫校学生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对于建立良好有序的卫校校园文化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消极作用。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新媒体的运用,既发挥其积极作用,又避免其消极作用,使之成为卫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助手。3.1影响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智能手机随着移动互联网时展而在校园普及,手机上网也走向便捷化和普遍化,成为卫校学生生活中重要的上网方式之一,不少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控”,对学生课堂、课后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卫校学生大多自制力较差,经不起手机的诱惑,导致学生身在课堂却心在手机,成为低头族,对教师讲课内容不知所云,同时还导致课堂师生互动减少,课堂氛围沉闷,也降低了教师授课效果与积极性。在课后自习中,QQ交流和手机短信等多种新媒体随时对学生发挥着巨大的诱惑作用,造成原计划的晚自习演变为整晚玩手机。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度降低,学校学风变差,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3.2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目前网络环境仍不具备良好的秩序和应有的规范性,这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有关,导致网络呈现内容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网络上所传播的不良信息难以监控。而卫校学生本身处于青春期,生理处于发育阶段,心理处于人生中的重要构建阶段,社会经验少,判断力弱,各种不良的思潮和价值观通过网络传播,学生会轻易相信并予以转发,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副作用。甚至会使学生的价值观偏离方向,看待问题时会注重消极层面,极易产生一些否定性、怀疑性判断。3.3制约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新媒体环境有虚拟性和交互性,参与人员在虚拟空间交流时多以隐匿真实身份的方式进行。虚拟的交往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相继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而引发信任危机。另外,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部分学生因为缺乏自制力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长期沉溺于网络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变得空虚、焦虑和冷漠,使学生易出现自大和忘我以及孤僻和自负的心理状况,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人格上的发展障碍,表现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不足,甚至发展成较大的心理问题,严重制约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3]。

4新媒体环境下卫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4.1有效管理和科学指导学生手机上网。对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要进行科学的指导,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上网。笔者认为,卫校学生具有逆反的心理特点,不可强行制止其使用手机上网的行为。常言道:育人先育心。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加以教育引导。如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手机正确的上网方式,观看手机上网带来严重后果的真实案例,并引起学生的警醒,使学生辩证看待手机上网的利与弊,尤其要对无节制地使用手机上网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学校计算机教师应进行专门的手机上网知识培训,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手机上网,使其成为学习的助力器。此外,还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学生手机上网的时间和场合,有效监管学生的手机上网行为,保障学生的正常作息和学习。4.2做好舆论的正向引导,完善卫校网站建设与管理。在新媒体环境下,卫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更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面临价值判断的迷茫和价值选择的困难,需要加强正向引导。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因而卫校的党委、党办、团委、信息管理部门、德育教师和班主任等要发挥“灯塔”作用,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4],应该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其道德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来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建设具有护理、药剂等专业特色的主题网站,开辟诸如护理、医药等方面快讯、校园生活、医护职业道德论坛、校长信箱、社团活动等专栏,以增加校园网站吸引力,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关注学校网站,从而提高校园网站的影响力与舆论导向作用。卫校可在学校网站上及时与学校及医药护理等相关的各类信息,加强对医药文化、医德文化等的传播与教育,切实打造具有浓厚医德医风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还可以就一些医学、护理、医药方面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在校园网站内进行交流与探讨,以此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为卫校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4.3充分利用新媒体,构建师生良性互动平台。新媒体具有多样性与便捷性等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利用微博、微信、QQ等即时工具在虚拟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交流。卫校应把握好这一动态,通过开通QQ交流群、微信公众平台、校园微博账号等形式,打造具有卫校特点的BBS论坛,及时向学生推送学校的最新动态和相关的医学、护理、医药知识等内容,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推送精品课程视频、微课、护理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及学习交流平台等,使新媒体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同时,学校有关部门、领导和教师应定期听取学生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建议;真正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例如:可将校园活动(如文艺汇演、5.12护士节授帽仪式、社团活动等)制作成视频并予以播放,寓教于乐,展示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另外,还可以开通网上咨询热线,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及QQ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搭建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平台,增进师生之间情感层面的交流,促进校园文化发展。4.4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创新卫校校园文化建设。新媒体在广泛运用中,其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在运用新媒体的同时,不可忽略传统媒体的作用,二者应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如今宣传栏、板报、广播等传统媒体在卫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建设校园文化与弘扬主旋律方面仍具有极大优势以及鲜明的导向作用和较强的公信力。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影响,卫校在利用新媒体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时,应当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突出特色、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向配合与互动,形成卫校校园文化建设合力,推动卫校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与发展。4.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保障。[5]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部分学生出现情感冷漠、性格孤僻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学生心理的良性发展。为此,卫校应通过BBS论坛、QQ群、微信公众平台、校园微博账号等途径,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打造学生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各方面的服务平台,切实为卫校学生提供帮助、解决问题;尤其是设立网上咨询室,利用手机发送短信、微信和邮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单独的心理指导和服务,保护参与心理咨询学生的个人隐私,更容易让学生向班主任或心理辅导(咨询)教师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即可有的放矢,又能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6],进而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自觉意识和认知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2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3]李冰清.借助新媒体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向心力和实效性[J].时代教育,2015(21):162.

[4]高鸣,赵亚丽.新媒体环境下校园舆论引导能力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4,8(1):70-73.

[5]卢焕燕.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3(1):79-81.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校园文化;中职学校;档案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灵魂,它主要包括学校历史文化、内部管理文化、外部服务文化和教育宣传文化等。学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信息资源,是每一所中职学校发展的原始历史记录。因此,学校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的创新建设,高效发挥档案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一、中职学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作用

(一)学校档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档案记录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方方面面的原始和真实内容,反映了广大师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历史的积淀和教职工工作创新的成果。所以,学校档案极富内涵,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档案文化的内容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明的产物,把校园文化建设同学校档案工作有机联接,必将提高学校的校园文化品位。(二)学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资源。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全体师生共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办学宗旨、教育目标与校园文化密切相关,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的综合档案室见证了学校从建校之初到不断壮大的各个发展历程的风风雨雨,保存着学校各个时期的党政管理、教学科研等各方面活动的史料,提供了最原始可靠的真实信息,是最直观的校本教材。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二、强化学校档案的文化功能,提升育人水平

(一)发挥档案的教育作用。充分利用学校档案资源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每年新生入学报到、入学教育后,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通过展示珍贵的档案文史资料、照片和影像等,让新同学进一步了解学校历史与文化传统,全面认识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及办学成就,感受学校的发展历程,激发他们的爱校荣校情怀。同时,组织优秀毕业生专栏介绍、优秀毕业生图片专辑,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介绍他们的学习成长经历等活动,使新生入学后就对学校充满信心,也为自己今后的学习成长树立目标和榜样。(二)发挥学校档案的社会作用。学校档案资源为历届毕业生提供了母校的发展信息,档案资源的社会化是毕业生介绍母校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发毕业生资源既加强了毕业生情系母校的感情交流,促进校友进步,又推进了学校发展,扩大了学校影响力。中职学校的众多优秀毕业生是学校文化中的重要社会资源,通过档案资源的社会化增强了毕业生对母校的归属感,努力构建校友与母校文化同根、文脉同源的共同体。同时,学校档案在满足本校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也要创新社会服务功能,通过与学校所在地方的联动共建,如举办档案服务进家庭、学校档案文化展览进社区等活动,使周边的百姓群众了解学校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优秀校园文化等,不仅主动扩大了学校档案的社会服务范围,也增强了校园文化的辐射力。

三、提升档案文化品位,增强服务文化的能力

(一)确立参与意识,做好档案文化储备工作。中职学校的档案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先加强学校综合档案室的基础建设,持续充实馆藏资源。档案资源建设是学校综合档案室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战略性工作,是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学校档案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学校活动,对学校的活动情况要及时跟踪掌握,系统、齐全地收集好各项活动材料,提高档案的收集接收力度,丰富档案馆藏内容,加深综合档案室的文化内涵。(二)主动进行学校档案编研。目前,档案信息虽然内容丰富,但假如只保持原始状态,则信息仍是零散欠缺活力的、利用效果也一般。档案编研工作是提高学校档案利用率和利用效果的较好途径,也是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途径中比较有实效的一种。学校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根据学校工作的要求和特色亮点,全方位收集学校成立发展变化的重大事件、科学设置管理部门和专业学科的演变情况、招生就业情况等方面的动态材料,综合分析档案信息资源,编制研究报告,提出改进学校管理的具体方法措施,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的最佳效果,产生高水平、实质性的研究成果,为建设校园特色文化提供类型多样的档案信息服务。(三)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当前,信息化管理已广泛应用于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领域,作为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先进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才干和办事能力,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紧跟学校发展的步伐。一要根据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出现,建立学校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同学校的其他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二要在继续做好纸质材料归档的前提下,认真完成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等归档工作,通过档案信息系统让师生通过网络平台就能快速查找和获取资源,大大提高档案利用效果。三要数字化处理原来的馆藏纸质档案,将有重要价值的纸质档案转换成数字方式,对学校教育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管理和师生情况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学校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库,通过学校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实现部分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设置网上查询系统,创新档案利用服务模式。让师生、家长、校友等在打开学校网站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就能直接访问、查阅甚至经过审核通过后可下载需要的相关信息。

四、结语

档案文化是中职学校历史的真实记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源泉。它独特的文化性和实用性,在宣传科学真理、塑造职业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优良校风等方面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中职学校将档案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将有力地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和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美峰.以特色档案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黑龙江档案,2013(2).

[2]武玲娥.高校特色档案文化建设推动校园文化发展[J].兰台世界,2013(20).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篇6

(一)新媒体

新媒体的概念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这样定义:“新媒体就是注重使用网络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的优越性,进而以网络为平台进行信息传递互动的媒介”。这种媒体形态提供的信息服务主要依托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包括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内容(如网络视频通讯、网站论坛、博客等),以手机为载体的内容(手机信息与游戏、手机电视等),也包括数字电视、楼宇与车载移动电视等。“数字化”和“互动性”是其本质特征。

(二)校园文化

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界定目前也形成统一认识。笔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一种精神传承与再塑,社会先进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导,大学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底蕴,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主导,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学习与活动实践是校园文化的主阵地,提升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宗旨。

(三)新媒体与校园文化

新媒体带来了新的文化形态,因其良好的自由性、时效性与互动性被大学生广泛接受,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给校园文化带来新的特质,与此同时,校园文化也成为新媒体的新内容,众多高校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如高校网站与BBS、人人网、官方微博、微信等。

二、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挑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里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伴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以排山倒海之势来到我们每个人身边,新媒体作为一个重要沟通载体与每个大学生息息相关,作为一个重要渠道让大学生更加便利、更加自由的获取想要的信息与新知。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新媒体带来的非主流文化左右着大学生的认知、学习及其生活方式的同时,对校园主流文化的冲击不容小觑。因此,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到来的时代,校园文化浸润其中,深受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创造了机遇,更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一)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引导功能面临巨大冲击

文化是大学的个性之所在,是大学中重要的隐性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带来的教育力量虽无形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大学校园文化多姿多彩、形式各异但殊途同归,任何形式的校园文化都在表达着大学特定的价值观,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方向。大学文化引导功能的发挥,不仅依赖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形式对学生学习、交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影响和渗透,也依赖于学生对大学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依赖于师生对大学文化的自觉维系等。大学的校园文化自有大学以来,其教育功能就得到不断显现与提升,而到了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引导功能面临着巨大冲击与挑战。新媒体出现后,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有了划时代的变革,这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师生关系,对传统校园文化的教育形态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众所周知,新媒体带来了信息大爆炸,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新媒体附载的大量信息良莠不齐,社会上的不良思潮随之侵入校园,如自由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功利主义等,这些“垃圾”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十分深刻,而且这种影响是难以把握、无法控制的。对于世界观、人生观还在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不仅易受腐蚀、易于迷惘,更易随波逐流甚至堕落。开放的新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消除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距离,但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削减了大学文化建设主体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虚拟空间取代了有形的阵地,大学文化传播的核心价值遭受不断的冲击,维系大学文化传统举步维艰。可以说,传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核心要素渐被解构,传统大学文化的引导功能渐被侵蚀。

(二)校园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更加脆弱

新媒体在改变、重塑大学生的认知与观念的同时,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包含了两面性:一方面,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更加省时省力,网络带来的“地球村”效应不免给人以“天涯若比邻”的感觉,人们在虚拟网络中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给自己归属感的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归属需求,对于大学亚文化培育与发展亦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人际关系的虚拟性决定了它脆弱而不稳定,这种虚拟的人际关系毕竟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网络依赖感使一部分学生单纯依赖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这样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而对网络过度依赖的大学生还可能产生虚幻意识,最终选择封闭自我、逃避现实人际交往。这是引发大学生社会交往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的可诱发社交恐惧症等心理疾病。当前,社会上普遍出现的“宅男”、“宅女”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同样屡见不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体影响下人际交往的扭曲,也折射出了某些疏离甚至断裂的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现象,这些对于校园文化的有效构建必然是一种无形的阻碍。

(三)传统大学文化建设模式效果减退甚至“失效”

传统的大学文化建设由校园文化组织者实施,有鲜明的主体、有形的载体、明确的内容与可控的时间。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常常遭遇瓶颈、效果欠佳。因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时间与空间、内容与对象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改变、日趋多元。大学生个体、校园内的社团以及其他各种亚文化组织,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新媒体平台上对大学校园文化产生着各自的影响。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式、方法等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个挑战中包括了文化建设主体与对象更加多元与复杂、也包括了文化建设内容与空间加丰富而宽阔,除非变革,否则将可能丧失文化建设的主动权。

三、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新媒体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高校再也不能回到空谷幽兰的时代,高校的校园文化与社会大文化水乳交融,互相渗透。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者必须转变观念,直面新媒体,利用新媒体,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在新媒体时代,拓宽校园文化载体,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方式与方法,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媒介素质,共同打造新媒体时代的优质校园文化形态,最终实现文化育人的长远目标。

(一)转变观念,打造与时俱进的高校教师队伍

新媒体的影响对于大学来说,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即为意识观念层面。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正视新媒体的挑战,转变观念,树立符合新媒体时代特征与要求的文化观。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者们相对于大学生来说,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掌握和运用等方面常处于劣势,部分工作者对新媒体技术存在着三低问题:重视程度低、敏感程度低、技术水平低。因此,工作中难免出现三难问题: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难、与大学生有效交流与互动难、跟踪各类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信息难。要解决三低和三难问题,扭转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被动局面,高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调整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路和策略,牢牢抓住大学文化建设主动权。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门与团委、网络中心等方面部门人员须增强新媒体意识,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不断学习新媒体传播规律,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把握、利用新媒体优势,因势利导,掌握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教育引导的最佳时机。新媒体时代的大学教师队伍,应结合当今学生特点,更加开放、包容、亲切,更强调互动。

(二)合理利用新媒体,拓宽校园文化的发展载体

新形势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兴媒介手段,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载体的创新。如结合大学生普遍运用的人人网、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拓展思政工作与校园文化工作的新阵地,给大学生提供更加广泛与自由、更加创新与更具吸引力的校园文化传播渠道,打造更具影响力、感染力与渗透力的校园文化形式,提升校园文化的建设实效。新媒体快捷、丰富,互动性强,数字化的校园文化新阵地因其独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这些新阵地数字信息流量大、丰富内容、图文并茂、声像俱佳。高校工作者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充分结合新媒体与本校学生特点,创造出融思想性与知识性,人文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作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在虚拟的阵地打造出接地气的校园文化。如中国美术学院团委微博与微信平台,以其良好的时效性、生动的趣味性、特色的人文性吸引了数万粉丝,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榜样示范与文化育人的实效。

(三)加强媒介素质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媒介素质是指人在面对各类媒介信息时具备的理解与甄选能力、评估与创造能力、明辨与思维能力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来临,每个人都可以自由传播自己的观点和信息,成为网络中独立的“自媒体”。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正是自媒体时代的主力军,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在面对各类信息时提高鉴别意识,增强明辨能力。

1、制度先行、加强监管能力

首先要加强监管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和完善新媒体监控制度,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媒体监管系统,尤其是学生自管系统。注重发掘、引导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上下合作,通力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体法制观念,引导他们自觉提升媒介素养,努力维护、净化网络环境。借助新媒体,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出以“培养媒介素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品牌,打造出“互监互管、自监自管”的良好校园氛围。

2、素质教育、强化明辨能力

要提高大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媒体信息的认知、明辨与合理应用的能力。可以在高校开设培养此类媒介素养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将此类教育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还可以开展网信息技术培训的专题讲座,增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理解与整合力以及应对不良信息的明辨与免疫力,让新媒体真正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服务、为打造健康校园文化生活服务。

四、结论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微信息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微信息时代的发展,主要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互联网的传播发展,信息发展呈现出短频快等特点,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给高校建设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中,必须结合高校自身发展实际,认识到微信息发展时代的特点,认真对待微信息时展带来的影响,合理开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新时期高校文化发展和建设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1微信息时代与高校校园文化概述

1.1微信息时代概述。微信息时代的概念在我国最早出现于2006年,当时人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程度不深,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微博、短信、微阅读、微信等信息媒介的高速发展,微信息和微内容也逐渐被人们熟知,微信息与大众信息传播不同,多是一个只言片语、一个短小的音视频等,从信息自身来讲相对微不足道,但是其传播的信息量却较多,如微博传播等,一些知名人士的一条微博,可能引发众多的转发和评论等,这也是微信息传播力相对较大的体现。微信息能实现即时传播,其具有潜在的传播效应,主要是以数字化传媒为载体,借助自身短小的优势,能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人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自身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不断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借助数字化传媒的发展,微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扩大。1.2高校校园文化概述。高校建设发展中,校园文化对学生发展和高校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以学生为载体,与主流文化等存在联系,且与价值选择、思维特征等有独特性的文化类型。随着高校的发展,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解,更加意识到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的作用,校园文化主要是以社会主流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活动为主体,重视校园精神,同时具有高校校园发展自身的特点,包括了高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如高校自身的建筑风格、自然景观、基础设施等,这些对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学生价值观、道德行为等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不同方面的信息文化,高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校风、班风等。

2微信息时代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微信息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在一些正能量、好的思想观点快速传播的同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也在不断蔓延,给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多元思想的发展和渗透,对原有的优秀校园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些不良信息的出现,在传播媒介的影响下产生了巨大的效应,能将一些微小的信息和问题不断进行放大,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一些主流的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严重影响,信息更加繁杂,容易出现价值认知上的偏差,与此同时,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进行了一定的弱化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稀释了优秀校园文化。微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海量信息的出现,丰富了学生的信息储备,同时,高校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不再单一,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到自身需要的信息,大量的信息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原有的优秀校园文化出现了稀释的现象,原有的优秀文化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2.2高校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信息的发展和渗透,多种文化思潮和信息涌入高校校园,一个事件通过不同传播者的传播,呈现在高校学生面前的信息也是各有不同,大学生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较少,容易受到多种文化和信息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2.3高校校园文化碎片化。微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碎片化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权威性,社会热点话题的话语权也在随之转变,从而创建了更平等的舆论平台,但是碎片化发展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学生在碎片化信息的影响下,出现碎片化思维,影响到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逻辑性等,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容易出现片面思想等,同时高校学生使用网络频繁,一些社会热点极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仅仅受到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影响,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等。

3微信息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讨

高校是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文化,要重视对其传承和研究,重视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的文化,并提升学生对其认同和接受度,让学生能牢固掌握先进的思想观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3.1重视校园文化主旋律微信息转化。微信息发展时代,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同时,微信息成为了当前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更倾向于阅读短小的图文,观看短小的视频,而很少愿意花费时间进行深入的信息阅读,面对微信息发展,主旋律信息转化为微信息十分迫切,要重视研究其转化策略,重视对优秀文化的转化,结合高校学生发展特点,并结合当前时展要求,以先进思想为指导,借助新媒体发展趋势,创造更多的优秀的微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2重视对校园文化传播方式的研究。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和传播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化,人们可以选择的信息越来越多,因此,信息也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讲,一段文字、一张图片、一段视频等都能进行传播,新媒体发展环境下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且能随时实现信息互动,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对微信息时代特点的研究,了解微信息传播的方式和特点,并结合大学生的发展特点,传播优秀校园文化。3.3实时了解高校师生思想动态。微信息时代为了解师生思想状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师生通过互联网平台交流互动的机会较多,且更加便捷,通过微博、微信等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思想感情和人际关系等,如学生对某一热点事件的观点和看法等,高校可以借此机会加以引导,及时了解舆情变化。微信息有的也存在片面性和残缺的问题,但是多数反映的是高校师生的诉求,可以针对此开展高校文化建设工作,提前预防,以人为主,重视文化建设。3.4重视对校园文化舆论热点的正确引导。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多,同时,校园舆论也更加依赖微信息传播,微信息是一把双刃剑,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方式不同,微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缺乏专业的信息把关人,很多信息者为了信息的时效性,第一时间抢发信息,忽视了信息真假的辨别,同时加上大众的从众心理,一旦出现热门事件直接跟帖评论,最终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认识到微信息良莠并存,要积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学会辨别信息真假,并理性看待社会热点舆论事件,重视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做理性文明的网民。针对高校热点舆论事件,要公开透明,引导学生了解事情真相,不跟风评论,不传播谣言等,积极引导舆情发展,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和网络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建设发展中,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当前经济文化的荣恶化发展,微信息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新信息时代的特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要认识到时展的变化,积极探讨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策略,构建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郑岩.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学理论,2019(12):130-131.

[2]马娟娟,张国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2):61-62+65.

[3]盛婷婷.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21):61-62.

[4]程罗德.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199.

[5]马建国,李辉.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文化育人创新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3):1-3.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篇8

一、新媒体环境———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新载体

新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中,它最初被用于形容电子影音(EVR)商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所形容的电子影音已经成为了传统媒体的一部分,而新媒体的观念却逐渐被公众所接受,并且成为广泛流传的词汇,显然新媒体这一概念离不开时代特征与最新的传媒技术。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对新媒体的含义都进行了探讨。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言的,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1]也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在20世纪后期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在信息传播领域内通过广泛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交互地传播信息的新兴媒体。[2]其实无论是作为四大传统媒体之外的“第五媒体”,还是交互传播的表现形式,最终都反映为以信息化为背景的一种渗透、结合和交融的整合媒体形态。也就是说新媒体不再是单一介质,而是一种复合形态,这较之传统媒体也更利于文化的传播。高校的校园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3]近年来,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之外,都在努力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成长加以影响,希望以此来为培养合格的人才增加强有力的砝码。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其在校园文化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强,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了挑战,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也受到了挑战。例如,在当今社会,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数字时代最典型的文化本质,而文化大众化的特点又使师生之间的权重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面临同为虚拟环境中一员的身份,这就使校园文化建设面临新的发展条件。如何在这样的虚拟与现实交错的环境中实现最初的教育和引导目的,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1.新媒体环境拓宽了校园文化发展的视野,但同时也为正确导向增加了难度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承载的主体、客体和传播的方式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无疑是良好的机遇,使高校校园文化呈现空前的繁荣。新媒体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消息单向发送、被动接受的模式,主体客体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单位时间传播的信息量大增,传播的方式也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一刻消息传播的主体在下一刻或许就成为了消息的接受者。根据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大众传播中的两级流动”理论,[4]传统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应当要经过两个层级:第一层级是信息从信息源通过大众媒介传达给“意见领袖”;第二层级是信息从“意见领袖”传播给受众。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可能是个人对个人,也可能是个人对多人,乃至多人对多人,由此呈现出信息传播的层级逐渐消解,意见领袖的权威被削弱的特点,因此,在传播中任何层级的受众都能享有平等的信息源,以及信息和信息接受的权利。高校校园文化本身一直都被认为是一种无形但却又无处不在的“潜课程”。因为它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师生的言行,引导着大学生的发展方向。在传统媒体时代,大学校园内意见领袖的权威,影响着学生思维模式和人格的形成,使校园文化的整体积极向上。但新媒体环境削弱了意见领袖的权威,重构了师生关系,并且与传统大学校园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各类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着广大师生的生活,占据了大学生的时间和思想的空间,甚至腐蚀其心灵,许多大学生因此而陷于迷惘、随波逐流甚至堕落。大量图片视频的信息较之传统媒介更加生动具体,更便于理解和传播,胜过传统的说教,作为教师不能轻易的胜过这些新媒体所带来的传播效果,塑造积极向上的主流,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2.新媒体环境使多种文化元素在高校交融,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但同时也使大学文化传统遭遇挑战

网络化和数字化带来的是全新的虚拟文化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大学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容易实现自我,这为学生实现更加自由和丰富精神世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数字时代,大学生既可以张扬个性、拓展思维,更可以重构理想、宣泄自我。这些文化因子和文化元素既能够满足大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自我价值的创造性需要,又能够满足大学生缓解压力、消除疲劳、追逐好奇的娱乐性需要。[5]但当个体发展遇到障碍和曲折时,虚拟文化空间往往体现为对现实社会的排斥和质疑,而这种负能量也能够很快影响到其他有类似遭遇的个体,由此一种情绪传播开来,使校园文化主流受到冲击,校园文化遭到挑战。新媒体环境拉近了世界的距离,推进了大学国际化的进程。跨文化交际不再是奢侈品,而在很多高校都变成了现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异域文化更多的走入校园的同时,更多的异域文化现象也进入到了校园。异域文化给高校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繁荣了校园文化,同时异域文化的魅力对大学生的生活元素构成了强烈的冲击,自然也冲击着传统。异质文化的融合碰撞和跨文化交流实践,都蕴藏着外来文化强势扩张的危险。大学生在寻找更多与异域文化交流的同时,如何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就成为了首要的问题。确实有一些外来人口本身就是罪犯,或者本身就存在极端的人格特征等,又或者在人生观世界观方面存在自由主义、极度功利主义、无政府主义、拜金主义等缺陷,在这些负能量的影响下大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成长的方向。在新媒体环境下,亚文化不再只是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一个发展方面,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亚文化的发展使校园文化的大众化特性更加丰满;另一方面,亚文化也对校园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构成威胁。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更符合亚文化所代表的气质,而亚文化也能更好的表现和宣泄当代大学生的个体情绪。正因如此,诸如课桌文化、厕所文化、网络文化、短信文化、新潮语言文化、享乐消费文化、“恶搞”文化等为代表的亚文化因子错误的被理解为校园文化的主流,并备受推崇。这必然影响校园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新媒体环境使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元素增多,但使大学核心价值遭到冲击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融合新的元素,这是时代与科技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大学生从大学校园向现实社会转变过程的必然要求,同时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要满足当今学生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也必然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创新,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这块阵地依然在培养学生的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新媒体作为在大学教育中的有效载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必然要反应新媒体发展的要求,就是不断推出新的表达方式来指导实践,使高校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在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的核心价值是我们必然要考虑和必然遵循的因素,新的元素是否与大学的核心价值形成了冲突或者背离,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是就在还未产生检验结果之前,很多新的元素已经作为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这势必会给大学的核心价值造成损害,严重者势必会影响大学的理念和宗旨。

三、感性与理性融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对策

1.积极转变观念,适应新媒体环境,保证高校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感受新媒体环境的同时转变观念最重要。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接受新的元素,并创新性的发挥其作用。新媒体产生了很多新的信息传送方式,但不管是用哪一种方式最终都是从传播主体到传播对象的过程。只要把握过程的方向正确,就不会导致传播偏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也就保证了校园文化建设阵地对大学生培养发挥积极作用。第一,从空间上看,要改变传统媒体的单一视角,应既看到大学校园又看到现实社会,既看到现实世界又看到虚拟世界,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顺利与新媒体环境接轨,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二,从时间上看,要既看到当下又要面向未来,决不可短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继续前行,数字时代的特征也将会延续,在这种条件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就必须着眼长远,转变观念,紧跟时代,紧跟学生。第三,从主体上看,要既看到学生又看到社会,既看到现实身份又看到虚拟身份,既看到传播主体又看到接受主体。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传播主体、学生为接受主体的观念,使文化内容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多视角相互传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信息本身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新媒体更利于信息传播的特性,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第四,从方法手段上看,要摆脱传统媒体的影响,增加师生互动,使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在思想观念更新之后,就可以充分把握正在流通的信息,进而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引导,主动传播有益的信息,抵制和防止不良信息,以保证校园文化发挥积极导向作用。

2.加强高校校园数字化建设,强化舆论导向作用,保证高校校园文化贴近学生实际

在当今社会,新技术革命带来了人们生活全方位的变化,新媒体技术已经融入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为众人心目中的“象牙塔”,对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也必然首当其冲。对此高校的管理者应当以新技术为基础进行校园建设,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实现与时代的对接,以此来保证高等教育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以数字化技术为主的校园信息化能够提升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水平,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就为广大师生运用新媒体进行沟通交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应当是新媒体环境下高等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只有现代化的校园才会使这些新时代的学生能够真正的融入大学,以校园文化为主要载体进行信息传播。这样才能很好的把握以学生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排除外来文化和非主流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正确的引导舆论,为学生成长服务。

3.加强观念教育,塑造大学精神,体现大学核心价值

大学是让人明白道理的地方,因此,任何一所大学都有其特有的教育理念,或称之为教育传统、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本身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就有深远的影响。而新媒体条件下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大学所一直强调的大学文化逐渐被学生忽视,代之以各种非主流或极端的观念。对此应当从课堂教学入手,教学生道理;再以校园文化为主要载体,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消化并使用。这样在校园文化活动实践中,学生才能够深切体会其含义并身体力行。进入新媒体时代,虽然大学文化的主体更加多样,价值更加多元,但同样更需要加强核心价值来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通过打造高校核心价值、形成共性文化特征,以此影响学生,从而达到学生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提升,并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既是大学教育的成果,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教育理念在现实中的反映,更是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希望从高等教育中获得的。

作者:张喆工作单位:辽宁医学院

第二篇

一、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许多中职学校办学跟风现象比较严重,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等都在走向“统一”的风格,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学校精神核心地位不突出,对广大师生缺乏教育意义。有的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文体活动”,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和推进,缺乏后续发展的动力支持,学生疲于奔波,专业技能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却因频繁的活动得不到有效保证。有的学校简单地把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不加任何改造,移植到校园当中;许多学校校园社团活动雷同,缺乏本校特色。这些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致使校园文化形同“快餐文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实践

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校园文化应充分体现与积极宣传中国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操守。

1.加强整体推进,突出精神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笔者所在学校充分利用占地400多亩的物质基础,因地制宜,多格局打造校园环境。校园里各种功能齐全、设施现代的建筑楼群鳞次栉比,林间绿地松鼠欢跳,鸟儿嬉戏,整个校园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锻造出了处处育人的生态育人环境文化;长城园、明志园、校南大门广场等人文景观,处处点缀着富有侨兴精神内涵的文化石;大型主题壁画,励志标语、名人名言、中外科学家塑像等散见校园的各个角落,使得整个校园“块块石头有寓意,处处景点都说话,面面墙壁均育人”。

(2)校园制度文化。学校建有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一是以人为本,激励为主。学校本着“激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制定了教育教学各类管理制度和奖励办法等,通过评优树典型,极大地鼓励了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二是尊重师生权益,实行民主管理。制定了学校党、政、工、团议事规则,将重大教育教学活动交班子集体商定。三是搭建平台,校企融合。学校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精神,将校企合作融入到办学行为,实施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多种育人模式,打造出了具有企业特质的制度文化。四是关注疾苦,关爱师生。出台了“送温暖”工程、党员联系“学困生”、学生资助条例等制度。五是讲究科学、追求规范。引进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使学校管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缩小了学校与现代企业之间管理水平的差异,有利于塑造企业化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现代企业认可的技术人才。制度文化建设使广大师生逐渐产生“学校是我家”的归属感,收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人人愿做事,事事能做好”的良好效果。

(3)校园精神。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要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指导,它是校园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能对学生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并且有持久的继承性。笔者学校通过以下三方面的建设,展示了精神文化的影响力。一是校园精神的文字表述。学校提出了“换一种眼光看教育,换一种眼光看学生”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承诺,把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价值。“崇德尚能”是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为锻造“明理守纪、和谐创新”的校风;树立“明德循礼、敬业爱生”的教风,培养“尊师乐学、强技致用”的学风而量身定制的侨兴校训,是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二是校园精神的物化产品。侨兴师生设计的校标、校服、自创的校歌、校园网、广播台、《侨兴教研》,以及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体育节、技能节等活动均成为了侨兴精神文化的烙印。三是校园人文景观。学校创办人陈子兴先生的雕像、师生设计制作的大型壁画等,这些物化的精神外显体现了笔者学校经过30多年的办学所积淀下来的深厚的职业教育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华侨捐资兴学及其独特的人文精神的传承。

2.树立全员意识,创新共建机制

学校制订校园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合力抓的工作机制。明确行政部门在提升校园文化层次、构建优秀校园文化上应担负的导向性职责;落实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并不断拓展具有学科特色的育人内容,实现各学科德育有机渗透;规范教师群体在育人方面的职责,师德建设常抓不懈,努力形成全体教职员工共建校园文化的良好局面。校党委推行“党员挂靠班级,党员帮扶学困生”制度,鼓励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共青团、学生会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把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到学校社区生活中,调整改革学生宿舍管理体制,开展学生宿舍、食堂、活动中心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使学校社区成为培养精神文明、提高艺术修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坚实阵地。学校通过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调整与变革,充分调动了全校上下共建校园文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领导的带头作用、教师的表率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广大后勤人员的服务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喜人局面。

3.体现办学特色,突出学校个性

笔者学校努力从学校发展历史中去提炼校园文化内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创造校园文化特色,形成学校独特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经典诵读。笔者学校地处侨乡,大部分学生父母出国、外出务工经商,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为了给学生补上人生必修的一课,学会做人、做事,学校规定了每天早上课前10分钟的经典诵读;并将每周二下午班会课前20分钟固定为《弟子规》学习时间,并将它具化为“孝德、食德、寝德、口德、行德、仪德、课德、会德”的“八德”行为规范。通过强化日常行为的养成,把说教德育转化为活动德育,使传统文化与侨兴的校园文化融会贯通。

(2)活动育人,激发多元智能。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中职生成绩虽不理想,动手能力却不低,学校组建了跆拳道、街舞社、吉他社、茶艺社、时尚彩妆、比萨制作等26个学生社团,将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固定为社团活动时间。多元化的社团活动在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同时,也为校园的文化建设注入了鲜活的内涵。

(3)贴近生活,净化网络环境。为了杜绝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学校建立了校园广播台和电视台,每天中午和傍晚时段为播音时间,每晚的8点至9点为电视播放时间,播放学生各类自拍自制节目,寓教于乐,如经典歌曲、影视频道、缤纷校园、法制之窗、知识殿堂、校园拍客、平安校园等。校园网站在加强正面宣传教育的同时,针对学生特点,开设了德育服务、心理辅导、家长学校、益智游戏等栏目,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将网络化的影响引导到正效应的道路上来。

(4)书香校园,提升文化底蕴。中职生以技能培养为重,理论知识相对较少。为了培训学生爱学习、爱看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大力建设书香校园,向晚自习要质量,出台了“班级轮读”制度,安排每个班级轮流到图书馆、阅览室参加晚自习的看书读报活动,使图书馆、阅览室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好场所。学校还设立了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积极开展书法、作文、经典诵读等比赛,努力培养具有侨兴文化特质的学子。

(5)发挥余热,关注学生成长。学校在福建省中职学校中率先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方面,发挥退居二线老同志的独特作用。他们为学生开设中华传统美德讲座,讲人生规划,讲职业道德,还走出校门,向周边学校、企业、社区辐射,免费送国学上门,彰显了侨兴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

(6)集思广益,凝聚教工智慧。为了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共同推进学校事业的发展,学校开创了“教师论坛”,每双周二下午为论坛开讲时间。《弟子规》推广、示范校建设、职教发展趋势,招生策略、校园文化建设等话题全面碰撞,擦出火花,教师论坛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智囊团。

作者:严凌锋工作单位: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

第三篇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发展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1世纪以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经历了简陋、停滞、恢复、振兴、繁荣、稳定等阶段。进入21世纪之后,教育界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入和成熟,尤其在中发16号文件颁发以后,各高校在树立文明风尚,创建和谐校园方面卓有成效,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众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仍存在很多局限性。

1.校园文化建设成效简介

伴随高等教育受到重视,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很多高校不断修建新校区,完善教学楼、体育馆等硬件设施,建设校园网络,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高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清华大学在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校园文化,并且要把发展校园文化贯彻到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从而促使全校教师和学生将制度的约束转化为自身的内在行为。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制定了制度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从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可以看出精神文化建设的初步成果:2012年共评出特等奖10项,一等奖30项,二等奖61项,优秀奖116项。其中南开大学的校园话剧社团、吉林大学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示范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十年校园原创文化”等文化建设成果荣获特等奖。虽然各高校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不够显著,但各高校都已将精神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开展。

2.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局限性

第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方面来进行。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高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物质文化建设,只重视道路、设备、花草等表层建设,忽视深层次的文化建设。这是目前各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问题所在。因此,现阶段,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发展较为成熟,拓展空间较小时,就更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否则只能使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外强中干的状态,无法实现引导师生,培育人才的目的。第二,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培养人才为最终目的,但从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看,相关活动并未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表面上看,很多活动开展得非常热闹,但就活动的文化内涵而言却相当贫乏。由于此类活动不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不再对此类活动投入热情和精力,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也就难以发挥。除了以上普遍问题之外,各高校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其他问题,例如,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缺乏长效机制和系统性,等等。

二、跨文化交流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高校外国留学生带来的异国文化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原有的校园文化。在中外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既看到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一)跨文化交流拓宽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视野

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西方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大量涌入,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者逐渐摆脱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限制,具有全方位、开放的视野。大学教师、学生管理者、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也应该具有世界的眼光,在坚持独立性的同时充分开放自己,积极融入世界文化。

(二)跨文化交流促进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思维方式的变革

跨文化交流要求思维方式从二元向多元转变,要求多角度、多层次考虑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在容纳差异化的基础上完全尊重和重视自己的思想,在汲取不同观念,获取新的知识之后,形成一种批判性的、客观的思考方式。另外,要善于从现有的思维方式中发现问题,形成对比反思的习惯,大胆提出质疑,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三)跨文化交流为大学生带来了文化价值冲突和思想冲击

西方文化的进入给大学校园带来了很多西方的哲学和思想主义,主张追求个体的自由发展和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很多人未能理性分析西方价值观真正的内涵,而是将对于主体性的追求转化为对现有文化的排斥。因此,很多大学生在过分追求西方自由化的同时走向了开放的、区分性的断裂。另外,在接触不同的信仰选择之后,一些大学生容易出现信仰危机,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在众多文化影响下,传统的道德观念也会受到严重挑战,以致部分大学生产生伦理道德的困惑。

三、中外文化融合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

面对中外文化融合的趋势,中国高校需要坦然直面文化多元,在多元文化中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选择,注重本土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融合,在融合中发现校园自身的文化,精心培育大学精神。

(一)以培养中外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切入点,打造交流平台跨文化交流拓宽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视野,并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但高校的核心任务始终在于育人。高校应抓住中外文化融合这一机遇,将培育多元化、国际化人才作为育人的更高目标。而交流是创造的前提,要想培育多元背景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在中外学生交流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以个人活动为主,缺乏大规模的集体活动。中外学生经常通过张贴广告,朋友介绍等方式以语伴方式结识,就个人交往而言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确实可以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但这同时也是目前高校中外学生交流的局限。因此,各高校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对待中外文化交流问题,通过多种渠道为中外学生提供交流机会,以满足学生在交流上的不同需求。

(二)求同存异,创建校园文化特色

1.社团整合:发挥共性,整合优势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依托社团活动为载体,各学生社团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社团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第一,发展壮大老牌社团。各大高校比较普遍的老牌社团包括合唱队、舞蹈队、武术协会、辩论协会等。这些受中国学生喜爱的社团有很多在外国高校中恰恰也很受欢迎。例如,英语辩论学会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享有较高的人气,合唱团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最受欢迎的社团。由此看来,中外学生在选择社团的时候具有很大的共性。因此,老牌社团应利用优势多吸纳外国留学生,在给中外学生提供交流机会的同时也能够借鉴外国社团的经验,不断丰富社团组织理念和活动内容,打造更加全面的学生社团。第二,生成新的社团。加强社团建设一方面要加固根基,另一方面也要开拓新的领域,不断发展新型社团,为社团建设注入新的血液。中外学生联合建立社团可以从语言和兴趣方面入手。例如,建立语言交流协会,为中外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语言交流平台,打破个人交往语伴的局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渠道。“东华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就是以语言交流社团为基础建立的中外学生交流平台,通过组织文艺体育项目和学习项目促进中外学生的密切交流。在社团组织方面,骨干团体要同时吸收中外学生,保证均衡发展。同时,尤其对于新社团,不要盲目扩大社团规模,要以参与为主,在保证活动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

2.校园特色项目建设

求同存异,在中外学生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突出学校特色才是校园文化魅力所在。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创办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北京大学曾多次举办中外学生联合支教特色活动,利用学校的支教平台和留学生资源将活动影响力扩大到了所在地的其他中小学,形成了北京大学的支教特色。这既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也在接受支教的中小学乃至整个社会为学校树立了国际化的爱心形象。由此也可以看出,除了在学校内部开展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资源,开发活动新思路,让留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之外的社会生活。

(三)学校、学院优势互补,搭建全方位实践平台

学校与学院视野不同,资源不同,但各具优势。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利用好学校与学院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活动丰富程度的最大化。

1.学校学生活动与教学工作齐头并进

从学校层面来说,首先,学校具有的优势是面向全体中外学生,并且拥有丰富的资源。因此,校级学生工作机构要眼界开阔,活动开展要着眼于整个学校,照顾到各国学生、各学院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举办更大规模和更大影响力的活动。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还要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不只是团委、学生处等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也应该让教师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实现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考虑到全校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差异性,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文化公选课的方式让教师和中外学生在互动中促进校园文化传播和交流。加强校内活动和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外校的交流,包括中国高校与外国高校。频繁交流,借鉴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以达到本校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交流之上,也可以与外校共同打造中外学生活动,将校园文化建设从本学校上升到校际的层面,一方面能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扩大自身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2.各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打造特色平台

学院文化生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院的不同特色让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精细。与学校相比,学院学生总数较少,直接接触的留学生人数更加有限,要想通过大型兴趣类活动加强中外学生交流并不太现实。但各个学院都存在很强的专业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学生活动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学院内的文化交流和建设。凭借专业课教学背景,学院学生工作方面可以在授课的教师的协助下策划寓教于乐的学术实践项目。尽管涉及的范围较窄,但更加具有针对性,更贴近实际,能够在教育中促进中外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学生实践与学生管理相配合,共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文化活动开展与趋同管理原则相一致

为了方便中外学生文化交流,北京市教委了《留学北京行动计划》:“鼓励高校推进趋同管理,扩大中外学生同堂上课的范围,推进中外学生使用趋同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考核标准,鼓励留学生参加学校学生会等学生社团组织,把留学生的学籍管理、学习和生活管理纳入学校整体规章制度。”从理念来看,中外学生趋同管理制度与跨文化交流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但与此同时,趋同管理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在与学生管理的配合中也存在很多困难。校园活动的开展要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和管理制度,遇到冲突时应理性权衡,以学校总体管理制度为主要依据推动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2.做好中外学生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分配

在趋同化的学生管理制度下,学生管理部门能够实现与中外学生的密切接触,更加便利地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信息和人力资源;同时,中外学生管理制度的趋同性也降低了资源分配的难度,使学校、学院顺理成章地在中外学生之间均衡分配资源,避免产生对中外学生支持不均衡的状态。总之,只有通过与学生管理工作相配合,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够从资源支持方面保证中外学生的均衡发展。

(五)加强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一、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1.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一种媒体形态,对于新媒体的概念学界至今没有定论。初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这样定义:新媒体就是注重使用网络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的优越性,进而以网络为平台进行信息传递互动的媒介。因此,可以将“新媒体”定义如下:在新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在信息传播领域内通过广泛运用数字技术,实现人与人之间交互地传播信息的新兴媒体。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网站论坛,微博,微信,数字电视等。新媒体随着时间和技术的进步会有更多的新媒体出现。2.新媒体的特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传播主体多元化。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受众是被动接受的。新媒体打破了这种传统模式,新媒体的参与者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是信息的者。因而使得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量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2)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从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到手机,电脑,互联网,微博微信。这使得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便捷。(3)传播更趋向于共享性。新媒体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使人们的信息平台更具开放性,空间更具想象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或信息。(4)传播的即时性。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需要经过多个层级,信息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而新媒体依托互联网,使信息传播能够达到即时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新媒体时代,我们要跟上时代潮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积极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1.新媒体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1)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在新媒体时代,运用互联网,手机等能够随时随地查阅信息,从哲学到地理,从文学到宇宙,只要是需要的都可以找到。大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极大地丰富自己学习的内容。(2)新媒体使校园文化传播更加简洁化。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方式,更多的是依托互联网,手机。信息传播仅仅需要在电脑前动动鼠标,动动手指,不同的信息、多彩的世界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3)新媒体使校园文化更加开放。高校一直被认为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自己不出去,别人也进不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加速了校内外信息的流通,也加速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性发展。高校师生运用新媒体工具,获取实事信息,同时校外的思想,理论,价值观等对高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高校自身的文化气息,理论,价值观也会随着校园文化的社会发展对社会产生影响。(4)新媒体更突出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自主性。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接受者都可能成为信息的者,因此提高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通过新媒体平台,学生有了更便捷的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可以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评论,意见,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打破了学生和学校之间的界限。这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1)新媒体使校园文化传播内容更加随意。新媒体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人们更加自由地去获取,传播,信息。大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还不能很好地分辨低俗,暴力、淫秽的内容。大学生的自控力也不强,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就会被迷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时间久了就会脱离实际,产生幻觉,有心理疾病,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2)新媒体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大学文化是一所学校的传统和个性之所在,不论校园文化的形式如何,其所表达的核心价值观是不会变的。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具有特定的价值观,使学生知道追求什么,反对什么。新媒体的开放,一方面使校园文化走出校门,和更多的社会文化相碰撞,促进了自己的成长;另一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在借助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极端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随之侵入校园。这种不良思想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产生影响。新媒体的出现,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权被削弱,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使大学文化传统的维系和传承变得更为艰难。(3)新媒体易使大学生沉迷网络。大学生处在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抓住时代的机遇,紧跟潮流,是大学生的必然选择。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而新媒体的便捷性,迅速性,虚拟性更能满足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大学生可以运用新媒体查阅资料,查看新闻,新媒体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一些自控力差的大学生就容易沉迷虚拟网络世界,与外界隔离,学业和身心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的学生为了金钱,到社会上偷,抢,严重危害了社会。(4)新媒体使校园文化建设难度加大。校园文化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学校教育向学生传递特定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修养。随着新媒体的使用,大学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权被削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侵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人生观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大学对校园文化的建设难度大大增加。

三、新媒体环境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对策

1.积极转变思想,立足现实,迎接挑战。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新媒体,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高校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积极转变思想,立足现实,迎接更大的挑战。我们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和外部联系,加深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互动和交流。同时,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增强应变能力,为长远发展做好打算和准备。而且大学的文化发展形式要更加的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将大学和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还要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大学生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贡献。2.善用新媒体进行校园文化宣传。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互动性强。但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信息者的信息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这些对大学生的思想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造属于自己的多媒体宣传网络。在运用新媒体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同时更要依靠微博,微信等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和大范围覆盖,增强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共享性,让新媒体下的大学校园文化更贴近学生的实际。3.加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新媒体现在在大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各个教学环节都离不开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当然更离不开新媒体。新媒体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很多都是刚刚兴起的,大多数学生还停留在用的阶段,如何指导学生不仅会用而且要用好也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方面。要指导学生增强新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正确地运用新媒体和用好新媒体,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新媒体观念,减少新媒体的不良影响。4.定位校园文化特色,积极引导服务师生。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累积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运用新媒体建设校园文化也是如此。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主动运用新媒体宣传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点,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引导服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新媒体为中介依托,积极引导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同时还要准确定位高校校园文化,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对高校的招生,就业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陶丹,张浩达.新媒体与网络传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3]王继夏,何雨韩.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东南传播,2014.5.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篇10

【摘要】以休闲体育与高校文化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校休闲体育发展现状:高校学生中休闲体育发展方兴未艾、高校学生中休闲体育未形成文化、高校学生中休闲体育发展受限。继而文章提出相关发展建议:通过文化建设引导休闲体育发展,加强休闲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改革体育教学内容。

【关键词】休闲体育;高校;校园文化

建设积极健康的高校校园文化,既是一所高校展示自身特色、提升其社会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又是促进高校学生缓解社会生活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形成独立优秀的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本文着重探索休闲体育与高校文化之间的联系,研究发展休闲体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进而阐述通过发展高校休闲体育来提升高校文化品位,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独立人格的策略。

一、休闲体育与高校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高校校园文化和休闲体育的概念。高校校园文化,是以高校师生为创造主体,以校园为文化基地,以高校特有的人文环境为依托,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文化渗透在高校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它的创造主体是高校学生,以学生的各类活动为文化载体,因创造主体的学习、生活状态和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但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对创造主体产生思想与行动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向上的高校校园文化为高校学生输送正能量,能够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扬,思想素质得到提升,形成健全人格。而与之相对应的消极落后的高校校园文化也会对一些自制力不强的高校学生形成负面影响,如沉迷游戏、生活颓废、奢侈浪费、不思进取等[1]。高校休闲体育,是指高校师生在课余闲暇时间自主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其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涵盖的体育项目多种多样,大体包括健身健美类、康乐游戏类、运动竞赛类、养生保健类和探险拓展类。高校师生通过休闲体育运动以达到强身健体、丰富和娱乐生活、增强意志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人际交往为目的。定期进行休闲体育运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当代高校学生缓解学习、生活、社会压力的有效途径,是青年人进行自我锤炼和提升的正确选择。(二)休闲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中的活力因素。首先,休闲体育文化,是以高校师生团队协作为载体产生的文化形态,与在读书听课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相比,更充满生机与活力;其次,就目前休闲体育本身的发展状态来看,在高校中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丰富着高校文化形态。休闲体育运动需走出寝室、教室,感受阳光、自然,与同伴交流、沟通,具有竞技性的特点,使肢体得到舒展可以增强竞争意识和向上意识,充满朝气与活力。(三)休闲体育与高校文化之间形成互动。休闲体育对于培养高校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反过来看,如果一所高校具有健康积极、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氛围,也会促使更多的学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自己的业余生活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愿意主动选择通过休闲体育来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2]。

二、高校休闲体育发展现状

(一)高校学生中休闲体育发展方兴未艾。近年关于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测试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高校高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低于低年级学生,这种不乐观的结果需要人们反思,也让一些高校中的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进行自我锻炼。休闲体育在高校中的发展方兴未艾:1.高校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休闲体育运动。休闲体育运动种类繁多,然而要真正想坚持下来,并取得健身、塑形等实际效果则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即使最不需要技巧的步行、慢跑,也需要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方有效果,工作忙碌的上班族可能难以抽出时间,高校学生则不然。相对于中学生,高校学生的课业负担较轻,在校期间有更多的课余时间供自己支配。此外,目前高校学生的寒暑假和法定假日加在一起,大概一年有170天的假期,为其进行休闲体育运动提供了充足时间。而且,面对如此充裕的时间,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怎样消磨也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而休闲体育无疑是一个门槛低、健康有益的选择。2.高校学生有进行休闲体育运动的需求和初步认识。一方面,很多高校学生主动或被动地选择通过体育运动这一形式来释放自身的精神压力,如男生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女生每天早起晨跑等。另一方面,随着健康观念的广泛传播,在当今的高校中,更多的学生开始具有了休闲体育运动的需求,并对其已形成初步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下不少高校在校生也有相对充裕的资金用于支配休闲体育消费。他们通过这些休闲体育运动让自己的身心更健康、体型更健美、交友更广泛。如很多高校男生习惯办一张游泳卡,每周进行两到三次游泳锻炼,而女生的投资则大多数用于健美塑身类的休闲体育项目上。(二)高校学生休闲体育未形成文化。虽然高校学生休闲体育运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思想文化引导,休闲体育仍未在高校形成普遍的成熟的文化特色。1.当前高校休闲体育及其文化的发展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也相应地裹挟了异常繁盛的“塞壬文化”进驻高校。很多学生沉迷于网游、手游,刷微博、微信,浏览各类网络小说、视频,成了电子产品的强烈拥护者和无法自拔的“低头族”。一方面,这些文化产品网络监管不严,未必完全健康;另一方面,长期坐于电脑前或低头玩手机既不利于高校学生与同学朋友的现实交流,也不利于其身体健康,更占用了他们走到室外,体验休闲体育运动的时间和精力。2.当前高校休闲体育缺乏系统化引导措施。由于休闲体育运动在高校中刚刚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多数高校的管理者虽然也倡导学生多运动,却没有成熟的系统的思想文化引导高校学生进行休闲体育运动。由于没有系统的思想文化指引,目前在高校里休闲体育运动多为个体自发活动,缺少组织,也难以形成规模。(三)高校学生休闲体育设施不足。休闲体育在高校尚未形成文化潮流,除了学生主体的因素外,其发展受到客观限制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休闲体育运动涵盖范围非常广,其中的很多项目都需要必要的场所和器材,但由于我国高校发展过快,体育场馆数量和质量都显不足。资料显示,目前高校拥有的符合普查标准的各类体育场地设施仅占不到4%,不能满足众多高校学生的需求,哪怕大多数高校都具备的篮球场地、足球场地,人均拥有量也严重不足。而一些瑜伽馆、台球室、游泳馆等专业场馆多为盈利性场所,高校学生仍未经济独立,负担这些场馆的费用在经济上也有困难。高校学生缺乏相应专业技能及技术指导是限制休闲体育发展的又一瓶颈。要想达到娱乐身心、强身健体的目的,方法必须科学合理,蹦极、潜水、攀岩等需要专业技巧的项目必须经过专门学习指导后才能尝试,而像太极拳、武术等我国传统特色休闲体育项目则要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才能由形似达到神似,真正领悟其中精髓。

三、对高校休闲体育发展的建议

休闲体育在我国受到关注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在高校倡导休闲体育运动必须经历一个必要的历史阶段,促进高校休闲体育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通过文化建设引导休闲体育发展。休闲体育文化能够带给校园文化以生机和活力,反过来,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对休闲体育发展产生影响。生活在高校中的学生受到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首先要通过学校的宣传渠道,如校园广播、校报等对休闲体育进行正面的倡导与鼓励,以引发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其次,组织相应的休闲体育竞技类项目比赛,如小型运动会、篮球赛、跳绳等,增强休闲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通过竞技比赛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主动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欲望,养成经常进行休闲体育运动的习惯。再次,透过休闲体育运动传递给学生健康的生活理念,让学生将休闲体育融入生命,做一个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3]。(二)加强休闲体育硬件设施建设。高校学生参加休闲体育运动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就是硬件设施不足。庞大的高校学生基数使得原本就不完善的体育场馆、器材等基础设施愈发捉襟见肘,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但显然并不现实。在尽力加大基础建设投入时,建议对于校内已有的体育场馆,要改进管理。可以采取错峰使用的方式,按照专业或其他区分办法把学生分成组,各组每天在不同时段使用相关场馆;也可以完善体育场馆的亮化工程,以适应其夜间开放的需要,适当延长场馆开放时间,这样可以保证更多学生能在课余到体育场所锻炼。高校之间可以通过校际联盟的形式互通有无。一座城市的不同高校之间如果实现体育场馆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不仅能够使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提高,还能增进不同学校学生的交往互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社团等组织机制作用,为高校的休闲体育运动提供正确的引导。高校的社团五花八门,也不乏一些休闲体育相关的风筝社、登山社、骑行社等。然而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在选择休闲体育运动的伙伴时多青睐周边同学朋友,很少选择社团,这说明当前的休闲体育社团本身或高校学生对社团的认识还存在问题。而骑行、登山、野外拓展训练等休闲体育项目由社团组织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有组织、有领导且更加安全。为使得社团发挥其应有作用,要鼓励高校学生参加休闲体育社团活动,同时要对社团进行全面的考察指导,确保社团素质。(三)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休闲体育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逐渐被社会接受并提倡,高校学生的休闲体育运动不仅局限于在高校读书期间,更将贯穿于一个学生的人生旅程,因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中融入休闲体育,对学生进行有关教育很有必要。在教学理念上,利用体育课相对文化课本身较为轻松的特点,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休闲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休闲与玩乐的界限,把握休闲体育的运动时间和频率,正确处理好休闲与学习、工作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因材施教,探索对有特色、学生感兴趣的休闲体育项目进行讲解、示范,如为女生安排太极拳、瑜伽、踢毽子等富有美感、受女生欢迎的课程,为男生安排足球、街舞、击剑等善于展现个人魅力、获取竞技关注的休闲体育项目。发展休闲体育是时下大势所趋,在高校发展休闲体育,能够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校校园文化增添活力,推动高校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让他们学会欣赏生命和生活,使人生充实、快乐且富有意义。

作者:杨静 田慧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参考文献】

[1]肖焕禹.休闲体育的演进、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

[2]罗林.从产业与文化的互动关系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

[3]张德胜,赵小峰,张伟,等.休闲体育文化传播方式研究[J].当代传播,2007(4).

第二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摘要: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其在文化传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社会大众的文化传播中提供了充足的活力,更提供了不同以往的传播方式和丰富多样的传播渠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正面和消极负面的影响,为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上应因势而变。研究认为,新媒体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创意上应重原创并传播正能量,在形式表达上宜亦庄亦谐且适合碎片化阅读赏析;在行为层面上要注意“虚”“实”结合。要正视新媒体消解力特征,加强高校传统自办媒体与新媒体的媒介整合,重视舆论管理和师生媒介素养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培养;确立更加开放、包容、互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努力构建与社会互通的信息化校园。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消解力;文化创意;人才培养

“新媒体”(NewMedia)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在1967年提出,逐渐引起关注。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媒体形态,是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当代意义上的新媒体包括3G、4G网络、数字电视、数字杂志、微博、微信、新兴户外媒体、虚拟社区等等。新媒体的出现,是技术革命与观念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大学与外部环境沟通的重要载体,它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师生的学术活动、教学工作和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播的不容忽视,也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探索新媒体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

创意上重原创并传播正能量,在形式表达上宜亦庄亦谐且适合碎片化阅读赏析《2008-2009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指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感最高,……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信任感最高,超出整体网民8.3个百分点。”高信任即可以是网络购物等商务运用最重要的因素,也会成为各种接受各种意识形态信息的重要基础。在我国,《2007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对手机下载内容没有严格规定,不少WAP网站为了争取用户流量,放置了各种‘打擦边球’的内容。手机不良内容的泛滥,使得众多青少年受手机上网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政府介入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①以上这些,从正面讲,可以传播丰富多样的信息,可以拓展信息交流渠道,为师生提供学习、生活和科学科研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化咨询平台,推动高校信息的传播,进而促进高校新媒体的利用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从负面看,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负能量信息侵蚀的便利性,即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健康,也会影响高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不利于高校良好形象的塑造。意识形态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安定,是国家发展之魂。大学作为意识形态生产与教育的重镇,理应担负起自身的责任。除了课堂教学和有组织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高校“象牙塔”的培养、熏陶,在大众媒介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师生也可以从被各级“把关人”检验通过的书籍、报刊中学习知识、获取信息,还可以更为便捷地从网上获取信息,甚至有时还可以通过“翻墙”突破“把关人”的控制获取信息。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不仅可以便捷地从互联网相关网站、平台或WAP网站①等上获取海量的信息,也可以更加自由地和交流信息。学校的各种信息也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以近乎资讯无屏障状态进入社会各界的视野。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国内外敌对与分裂势力亦不可忽视,他们并没有放松对大学生思想的渗透与改造,运用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和大学生可塑性的特点进行侵蚀渗透。高校应该注意紧绷这根弦,通过新媒体技术多方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增强对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想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打击。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旗帜鲜明地表明价值立场,传播正能量,塑造民族精神,弘扬大学精神,为此,高校应用正面积极的信息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把握新媒体特点,根据自身的特点打造符合自身校情的品牌文化活动,并立足以下诸项:第一、在内容创意上,重视原创信息,以引导先进文化,弘扬大学精神;凝练和丰富内容,避免机械化、教条化的传播。即要有反映学校优秀传统、学科科研特色、教书育人思想(行动、成绩)、办学特点等内容,也要有反映大学文化特色和品味,促进青年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第二、要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进行传播,以赛事活动、讲座沙龙、主办单位(个人)培训等多种形式引导高校单位(部门)和师生个人的新媒体、自媒体建设;第三、提升传播技巧和审美品位,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形式进行,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根据新媒体大众传播的小众化特点和青年学子的身心特点,将一些庄严的内容,用活泼风趣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行为

层面上要注意“虚”“实”结合从青少年网络偏好看,网络娱乐和网络社交是青少年网民使用最为活跃的应用领域,手机等便携式新媒介更给青少年的网络游戏和网络社交带来了便利。新媒体丰富业余生活、扩大和维持人际关系,这本也无可厚非,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也不容否定。但是,这种可以随时随地拿起放下的“口袋电脑”,使学生更加方便“进入”那原本是电脑技术特性下的虚拟世界。同时,在这个“口袋电脑”上,人们看到的是碎片化的信息组成的世界,长此以往,导致深入思考、整体思维、理性思辨不足。不仅如此,把玩手机,让一些学生更方便地沉迷网络游戏,玩物丧志;一些学生更方便地在虚拟社区交流,习惯透过文本框、对话框沟通。他们浸淫在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中,不再眷顾现实而鲜活的真实世界,不愿烦恼多样而切实的人际交往。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人与组织的交往意愿不强、应对能力不足。他们更愿意宅在家中,宅在教室、寝室,成为沉浸于虚拟的世界的爱“宅”一族,而对真实的人际交往和社交活动漠不关心。因为长时间不参与社会活动,他们在心理、生理和人际交往上都容易出现问题。一些人坐对电脑、手机驰骋天下,面对现实却木纳寡言甚至社交困难。这些都提示我们,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光靠网络生活、“隔空”对话、虚拟社区是远远不够的。网络发展和新媒体广泛运用的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关注这些浸淫在媒介构造的世界中,在某种程度上被技术影响支配的人们。要引导他们,并创造条件让他们一方面要看到网络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它还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天地;另一方面,我们也勿忘创设丰富多样教书育人情景、实实在在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世界是这样复杂而迷人”①。只有“虚”与“实”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边界的消解,要求加强

高校传统自办媒体与新媒体的媒介整合阳光文化集团CEO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②曾经学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等高校自办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新媒体不同,传统媒体在传播渠道的管理和内容的控制上主办单位基本可以做到严格审查、规范运作、权威,在高校,上述传统媒体从校园文化的政治色彩、学术色彩、育人色彩、娱乐色彩上均能尽在掌握,或有节制的畅所欲言。高校的传统自办媒体“官方”色彩明显,组织、管理机构清晰,也有人财物及制度保障,信息更具权威性、可信度。在新媒体复杂环境下,更要高度重视办好高校传统自办媒体,在内容和信息上,充分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科研的优势。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量、传播速度、传播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特点,而其传播的开放性、良好的交互性、传播的即时性、高度的集成性与广泛的网络性等特点,尤其是其消解力量和互动力量引人关注。面对校园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快捷性、交互性、多元性、大众性等特点与其极大地影响甚至改变师生日常交流和信息获取的现实,传统媒体的及时性、互动性不足的特点和其可利用时空(如报刊版面、印刷发行周期和电视、广播的时长、视听环境等)有限等问题不可否认。为此,很多大众纸媒报刊杂志转型为数字刊物,一些纸媒体实现了新媒体转型,如,《人民日报》③,在移动互联时代,不断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通过人民日报电子版在线阅读、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人民日报app等,为人民日报这份有着近70年办刊历史的报纸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新窗口”、“新天地”。同样,高校传统自办媒体内容的“网络化”、“新媒体化”也渐呈趋势,它们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等,传统自办媒体的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和新媒体首发或原创的信息,扩大影响和传播力。总之,新媒体一方面冲击着传统媒体,另一方面又成为传统媒体的延伸。办好高校传统自办媒体,并通过加大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加强本校媒介整合与传播信息的整合、提炼,推动和有效利用新媒体扩大学报、校报等高校传统自办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新媒体对传播者、受传者边界的消解,需要高校更加重视舆论管理和师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携新技术并承载着新的文化涌入校园,它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并使之具有了新的特质;另一方面,它的消解力也令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高校舆论渠道多样,从技术层面到内容接受层面上传统与现代的挑战,校风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多元化的呈现和竞争愈益显现。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大众传媒“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更“消解着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主动参与性与互动性更强、信息来源丰富、传播方式更便捷、信息甄别更难、舆论监督和引导更难等特点,成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一贯身份界限分明的传播者和受传者融合成了对等的交流者,他们可以互动探讨,或多个交流者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新媒体给师生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借助新媒体师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自主选择空间,给师生的自主学习、科研带来了便利。数字化图书馆的海量存储、便捷查询让师生可以轻松阅读和选择下载、分类保存;网络资源可以让师生轻松获取其它高校的教学资源、视频和教学材料,甚至通过网络可以轻松聆听专家的教诲,达到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的地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自主性导致的无约束感和无责任感的表达也充斥网络、新媒体。以新媒体文学为例,新媒体一般都不是要去当文学家书写传世之作,他们往往只是一种自我的表达,一种情感的宣泄,有的甚至是一种“刷存在感”的方式。这种不受传统写作的那种被体制、范式和惯例所束缚的,不被少数文化精英所垄断的创作,不仅给了文学爱好者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让那些社会责任感、道德感淡漠的人获得了更无忌惮表达的空间。对前者来说有助于自由天性的舒展,对后者则为其随性甚至无厘头的宣泄提供了便利。因此,在高校受技术设施等制约难以对所有新媒体传输的数据进行监控的情况下,应加强舆论管理和媒介素质教育。笔者认为,鉴于新媒体的新特征和高校自身的设备、技术等条件,针对新媒体的舆论管理更适合刚柔相济的手法。它不是限制、排斥师生新媒体开设、使用,也不是干涉或钳制言论、舆论。新媒体背景下的舆论管理,在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的基础上,重视高校组织机构的新媒体空间建设,师生优秀自办媒体(主要指新媒体和自媒体)推介,以及重点信息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同时,通过理论学习、开办学术讲座、开设公选课,以及重点针对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的新媒体知识和运用培训等方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掌握信息传播规律,及时化解校园突发事件。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师生的思想境界,分辨能力,加强对媒介使用、信息的引导。进一步培养师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信息分辨力,提高传播素养。

五、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的复杂性和传播方式的自主性、交互性,需要高校重视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培养

大学仍是塑造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科学的理性精神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样也不可忽视同辈群体的影响。新媒体实时、高效、动态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大大拓宽了师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渠道,进而影响了校园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不仅如此,新媒体将传统的“点对面”传播方式改变为“点对点”,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交流,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和者,这就使信息的传播由单项被动式转为多项主动式,使每个人从消极被动接受向积极主动参与转变。期间,传播者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一时心境“创作”传播、转发,受者与传者的身份转瞬变化,意见领袖则多如牛毛素质高下差异巨大而影响不容小觑。他们将信息以裂变的速度辐散外放,也在期间交流、分享,发表感悟。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美国新媒体研究专家VinCrosbie认为,“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汇成为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①。新媒体的这种可以让所有人广泛参与的开放性特性使得高校信息传播与接受的自主意愿因素和传播效果问题更加引人关注,也催生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新媒体不仅让师生获得学校、社会、国内外信息,也让师生之间具有更多样、更便捷的信息内容和沟通渠道。在校园论坛和贴吧上,学生可以交流分享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酸甜苦辣,在这虚拟与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得到他人在思想与感情上的共鸣,获得成长经验。同时,新媒体中大量存在的从内容到表达形式的娱乐性、戏谑化也令其信息传播泥沙俱下。尤其是,借助新媒体的“负能量”内容的传播:因着不同以往的隐匿性信息的便利,消极负面的信息沉渣泛起,裹挟着各种传播内容和多样的传播形式、传播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悄然冲击着一座座“象牙塔”,进而侵蚀着校园文化。为此,高校网络意见领袖的发掘培养应引起重视。在新媒体背景下,意见领袖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微博意见领袖变化为例,“一是内涵得以丰富,由于‘人人都有麦克风’,意见领袖的外延得以延伸,出现了一种草根的即逝型意见领袖,二是意见领袖的信源不再局限于传统大众媒体,很多信息是由草根传播出来的,意见领袖传播信息的来源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②。新媒体信息传播不仅突破两级传播,变得层级复杂,线路纵横交错。更有甚者,在高校,如果有意愿的话,广大的师生都有可能在某一时间或某一事件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成为意见领袖。这几乎颠覆了以往对意见领袖的认识。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把“数字化”和“互动性”作为判断新媒体的主要标准。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的新媒体所承载的信息有别于传统媒体,它不是静态的、单向的,而是动态的、交互的、实时的。新媒体传播的互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使师生间信息互动的过程中,对高校思想教育、同辈群里的自我教育,对舆论的有效引导,以及对高校政治色彩、办学特色、学术色彩、娱乐色彩的高效、有序展示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新媒体技术支持和传播方式,师生之间随时保持联系和沟通,信息的传播和反馈非常便捷。师生之间及时就学校管理、专业建设、时政热点等内容进行双向的、动态的交流。一些网络热点迅速传播时,在意见领袖正面影响下可以加以积极正面的引导,如大灾大难面前齐心协力的“大爱思想”,帮助身边同学渡过难关的众筹行动,好学多思积极进取的精神濡养,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娱乐态度等。

六、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努力构建与社会互通的数字化校园

信息化、数字化在观念上已渐具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①明确提出了“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构想”。二“互联网+”的新形态下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也迫切要求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数字化校园就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从学校管理上,以本校的核心工作为突破口,打通业务间的数据流和任务流,实现跨部门协作。从形象塑造上,在可预见的将来,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将成为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从文化传承与服务社会来讲,高校是民族精神的基地,是文化传承的重镇,更是创新驱动中最活跃的力量之一,不能成为“信息孤岛”,高校要走出“象牙塔”,确立更加开放、包容、互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构建与社会互通的数字化校园。新媒体作为人类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已经逐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高校作为社会创新与创造的重要力量,应在新媒体技术的开发、应用上走在社会的前列。对此,大学管理者要有超前的思想来做好规划工作,全面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软件与硬件建设水平,建设好网络教学平台、服务平台,打造网络党校和新媒体中心等平台,为师生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信息知识和应用平台。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是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运用,同时还在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引发了人类思想观念、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将会有深刻的影响。高校管理必须加强文化工作的自觉性,抓住新媒体赋予的变革机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布局校园文化建设和信息传播格局,不断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有效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努力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文化,进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和各校特点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道路。

作者:易萍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傅荣校,杨福康.空中校园:网络传播与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丁金诺.论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4].赵长渝.试论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教育探索,2004(7).

[5].孙楹.论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突发事件的学生舆情监督[J].教育论丛,2011(16).

[6].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第三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现状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文化教育方针、彰显高校自身文化软实力,推动高校自身的不断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做如下分析,以期可以提高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建设;现状;措施

一、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重要意义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而言,是最前沿、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的“领头羊”,具有凝聚社会文化、引领社会文化、辐射社会文化等多项作用。其次,高校校园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纵观我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历程,校园文化一直都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雏形,它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诞生,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源不断的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文化教育方针:党的文化教育方针,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培育社会先进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其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领导之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特点:高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虽然是社会的缩影,但是其校园文化却和社会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校园文化具有高度的感染力,当我们身处校园之中,就会不自觉的被校园的一草一木所感染,这就是校园文化利用校园环境表现其感染力的方式。然后,校园文化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存异性,在校园文化中,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文化,都有其一席之地,它们通常以各种各样的大学社团为载体,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彰显高校自身文化软实力,推动高校自身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是高校自身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好的校园文化,经过口口相传,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评判高校文化底蕴深度的最重要的指标。如今,随着高等院校不断扩招,高校学子人数不断增多,各种各样的文化都被融入进校园文化这个大的文化系统中,虽然这些文化有好有坏,但是只要高校管理者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一定可以除旧革新、扬长避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推动自身不断发展。

二、外来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来文化对高校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下面,笔者就结合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作如下分析:外来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第一,外来文化中强调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对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第二,外来文化中强调不拘一格,不默守陈规,不按资排辈的思想,对学生发挥其自身才能,培养其主观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第三,外来文化中强调实证主义,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求索精神,避免了经验主义对自身行为的不利影响。外来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第一,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强调“三权分立”以及“多党制”政体,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甚至会让部分学生曲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第二,贬低马列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在根本上低于资本主义的思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甚至会彻底颠覆学生的三观,让学生走向个人主义的极端。第三,目前,学生盲目的接受外来思想,崇洋媚外,高度肯定国外的思想文化而忽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我国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和应对措施

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全面:第一,盲目的进行物质文化建设,而忽略了以物质文化为依托的精神文化。第二,将校园文化同娱乐文化、消遣文化等混为一谈,没有深入挖掘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第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和肤浅,认为物质文化建设和娱乐文化建设只要齐头并进,校园文化建设就算大功告成,没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阶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首先,要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着重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其次,在做到百花齐放的同时做好文化甄别工作。最后,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阶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弱化:第一,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崇洋媚外,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模糊的情况。第二,校园文化建设往往缺乏长久性,文化宣传力度存在头重脚轻的情况,弱化了对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功能。首先,应加大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其次,要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断的扩充和完善高校校园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学生的思想观念需要纠正,整体的校园文化内涵需要提升。但是,只要高校管理者可以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深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文化发展方针,就一定可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作者:唐诗 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4]16号.

[2]林章义,罗邻球.试论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成才[J].高等农业教育,2004,02.

第四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体育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娱乐及健身的重要功能。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更好地传承,其既可以让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得到更好地推进,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弘扬和保护。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传统体育;校园文化

对传统民族文化来说,传统体育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本身具备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更好地传承,可以更好地推进其文化建设工作,在学校内部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对文化的传承创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同时也是对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号召进行相应的关键举措,更是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育环节。

1传统体育文化的分析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多种民族,并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每个民族也都逐渐形成了风格多样、内容丰富、独居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形式,这也对民族自身发展中的文化底蕴进行了全面的体现。传统体育文化本身蕴含了丰富的健身、养生、娱乐、经济、社交等多方面的体育活动内容,同时其也在不断发展继承和创新中,是一种独特的体育文化内容。在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体育项目的门类不断增加,如棋类、武术、歌舞等不同的类型,其中不仅具有较强观赏性,同时也存在较强竞技性和养生的特点。

2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意义

2.1对学生健身技能进行提升

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说,其整个文化活动涵盖了几千年以来人们自身智慧的结晶,并且民族传统体育也更加关注健身,主张修身养性,具有独特的娱乐价值、教育价值及艺术价值。其运动的形式十分丰富,对不同身心素质和健身需求的学生来说,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对当前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进行更好地丰富,让其教育健身功能得到更好地拓展,是当前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有效丰富。在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传统体育文化对民族文化氛围进行更好地营造,对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着良好的推动效用。另外,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高校自身的校园文化内容也可以得到更好地丰富,同时融入更多的体育文化活动手段,这对高校自身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意义。

2.2有助于民族团结的促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自身的风俗文化有很大的差异,要想更好地推进民族团结,就必须要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尊重。对民族地区的高校来说,其学生生源来自于全国各地。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与生活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在当前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一部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十分有限。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学生自身在相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了解,认识到不同民族自身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异和问题,这样才能对相处不融洽的问题进行更好地解决和规避,提升民族团结。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进行了解,获得一个了解其他民族的良好平台,这样学生之间也可以更好地和谐共处。

2.3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

对民族地区的高校来说,其自身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发展弘扬的主体,其本身应深刻地贯彻对优秀民族文化传播的理念和原则。体育运动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学校自身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只有让广大青少年也就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解和热爱,这样才能更好地赋予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更多的动力。虽然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呼声已经持续了很久,但是在高校实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落实依然缺乏一个稳固的土壤。在具体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真正地走进学校,让学校体育教育充满趣味,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对传统体育产生更加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进而完成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面传承。另外,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其也可以为社会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普及提供更加有效的推动作用,帮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在社会中传播,促进相关科研工作者进一步地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挖掘与保护。

3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思路

3.1让学生对传统体育产生足够的兴趣。在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意识的培养,让其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足够的兴趣。对高校来说,其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要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和习惯进行培养。结合实际情况,高校科研依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同时培养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水平,提升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对相关技能有更好的掌握。构建了一个良性的基础环境空间,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才会产生一个正确的认知,同时也能逐步增加接触机会和频率,让其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更多的兴趣,这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校园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途径。3.2对社团类型进行丰富。对高校学生来说,社团生活是他们课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更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社团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要有意识地对社团进行拓展和丰富,融入更多传统体育社团。在传统体育社团创办和构建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需求进行调整。传统体育社团可以对不同民族的学生更好地接纳,同时让他们对民族文化产生更多的了解,在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个性的发展和成长。对学生来说,传统体育社团相关活动的开展也可以更加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同时为校园文化的繁荣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3.3传统体育文化节日活动的构建。历史中,传统体育文化节日活动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并且在秦、汉、魏晋南北朝中不断发展,最终在隋、唐、两宋时期进行定型,其发展的高潮则处于元、明、清时期。很多传统体育文化节日活动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不断发挥着重要的娱乐功能和社会整合、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例如,传统的农历“春节”“端午节”,苗族的“姊妹节”、布依族的“六月六”、水族的“端节”等,这些节日都是不同民族各类体育文化活动举办的重要节日。在实际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民族传统节日的分布情况,对传统体育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开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传统节日文化背景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更加认可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3.4组织和举办各类文娱表演。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需求来说,此类活动的构建和举办,不仅仅可以更好地完成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同时也能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获得一个被广大师生所认可的机会。在文娱表演活动举办中,广大师生可以更好地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解和挖掘分析,使其产生更加强大的学习动机,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通过彩排和训练,广大师生也可以获得更进一步观赏和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机会,以点带面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促使广大师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技能,并提高欣赏能力。

4结束语

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对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我们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让传统在校园文化中回归。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对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进行重视,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的落实,构建丰富多彩、民族文化浓厚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才能实现对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作者:刘曙华 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单培凤.高雅校园文化建设与个体道德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3).

[2]张秋君.论我国传统节日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发展机遇[J].搏击•武术科学,2010(8).

[3]胥春华.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7).

[4]陆家领.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的意义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

第五篇: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摘要:青海是多民族共融发展、多种文化并存交汇的地方。青海各高校都存在着多民族师生共同相处的情况,因此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更为必要。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为推动青海多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多民族;高校;校园文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作为先进知识文化的传播地,应该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浪潮中有所担当。高校作为教育和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始终以促进人全面、自由地发展为治学目标,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文化发展是高校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重要积奠。从本质上讲,不断强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培养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伟目标是一致的。青海是一个文化形态十分丰富的地方,在历史更替的过程中,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多民族在青海共融发展、多种文化并存交汇。在这个多个民族共存的地区,高校也面临多民族共处的复杂境遇,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冲突就更加凸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则更为必要,其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更为突出。本研究分析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及特征,希望能够为青海多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青海多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1.1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义。大学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在大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学校师生员工所创造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的学校内部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指大学精神,即师生员工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其实质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在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青海各高校在长期办学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依据社会的要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基于既定的教育方针和学院发展目标,各民族师生和教职员工通过共同参与教职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且一致认可并切实践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青海各高校多民族文化融合下的校园环境、制度规范和校园精神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是一种以多民族师生、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以校风、学风为主并且融合各民族观念和时代特点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一种在校园中广泛传播的社会亚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多民族文化背景中各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1.2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1.2.1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基于整个校园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内的物质设施)所衍生的一种文化概念。无论是校园内的花草布置,还是高校所处的地理环境,都是校园物质文化的体现形式。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校园内别具一格的花草布局,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等等,都要有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作保障。青海的众多高校中,优秀的校园物质文化集结了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多元化民族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客观地反映出高校的历史文化积奠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特征,为社会展示出高校健康向上的良好形象和民族融合的文化特质。1.2.2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的精神成果和意识观念。”[1]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在战略发展进程中所构筑的严谨端正的文化姿态,它集中体现出院校的治学理念、人才教育目标以及办学特色,并为广大师生一致认同并切实践行的独特文化理念,比如学院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学风、广大师生一致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文化观念、精神信仰和思维形式,比如一所院校的校风、学风、班风等等。从本质来讲,精神文化属于隐形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认知和日常行为,从而增强院校的凝聚力、感召力。因此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能够集中体现出一所院校的内在品质。1.2.3制度文化。“校园的制度文化是学校中各种言行准则、管理准则相互联系组成的规范体系。”[2]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是高校在教育和科研管理等日常活动中,为了维护教育教学秩序而制定的章程、规范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它主要包括与校园制度存在共性的道德理念和政策法规,以及一所院校不同于其它院校的管理制度,它属于校园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本质来讲,它是一种物化的心理和意识化的物质,能反映出院校的监控原则、调控程度以及管理张力。因此说,院校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高校得以顺利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1.2.4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也是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所在。”[3]高校校园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的师生员工,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师生员工,在高校的工作、教学、学习过程中把自己民族所积淀的文化信仰与高校校园中的其它各种文化融合后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它既保留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体现了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性,具体体现在少数民族服饰、餐饮和建筑风格等物质文化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宗教和传统等精神文化两方面。民族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发展既是民族文化紧随先进科学文化发展步伐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义各民族大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标志。

2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特征

2.1时代性与超前性相统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文化是体现经济和政治发展特点的一种意识形态。青海各高校校园文化也是在一定的社会时空环境中形成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等的制约。在当今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时代特征:一是在内容上应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准确把握时代动向;二是不断创新发展形式,比如大数据时代,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博客等网络平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具有“正能量”的文化内容。高校是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高校内聚集了一大批文化水平较高、具有开拓创新思维和强烈求知欲的知识青年,各种文化思潮、科学技术、行为理念在校园内快速传播和交互,师生是最先接触新观点、新思想的群体。并且,高等学府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它必须走在科研教育的前沿,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创新科学技术的主要阵地。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必然要适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前瞻性的发展视角,要代表社会主流发展方向,时刻走在时代的“风口浪尖”。2.2创新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创新是高校的主体功能之一,也是高校的一个治学特色,其创新性集中体现在它的创造性思维、新的价值理念的生成,及其为社会提供具有创新特质人才等方面。广大师生和教职员工在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同时也吸收了多元化的文化信息,在潜意识里逐渐形成了一种融合与创新的意识,能够不断地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性,内在地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必须提高其开放水平。青海地处西北边疆,各方面的发展较东部沿海城市更为封闭。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的校园文化则应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多与外部的世界、其他文化之间不断地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流,在汲取社会主流文化和其他亚文化的营养和精华中发展和完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日益明显,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校园文化与外界的交流和影响超越时空的限制,开放性不断增强,已成为青海各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2.3多元性与独特性相统一。在全球一体化和大数据时代,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推动着社会变迁和大学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层次、多格局的多元性特点。高校人才济济,学科专业众多,是文化知识的传播源,也是各种思潮和多元文化的汇集地,在这里多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提升、相互融合,使校园逐渐具备了多元化文化特质。青海省各高校多民族师生员工共处一校,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相互融合发展,促使高校校园文化表现出更多的多元性特征。青海省多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增添高校校园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又彰显出自身高校校园文化的独特性。与全国其它高校相比较,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使得青海省各高校既有同类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它高校的民族独特性。同时,高校的独特性还体现在一所学校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个性,是一所高校大学精神的集中表现。青海各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历史传统,突出的学科专业及领导者不同的办学理念,每所高校在建设与发展中都努力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专长与个性,独特性是青海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

3结语

青海虽然地处西北偏远地带,却是一个文化形态十分丰富的地方,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多民族在这里共融发展,多种文化并存交汇。在这种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青海高校校园文化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与其他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内涵与特征。青海高校校园文化是由青海高校各民族师生在长期办学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依据社会的要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在既定的教育目的和学校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教育、生活和劳动等共同参与创造而形成的,并为各民族师生和员工所公认和遵循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民族文化。它的主要特征有时代性与超前性相统一、创新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多元性与独特性相统一。

作者:戴延红 曹妮 单位:青海大学

参考文献:

[1]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12.

[2]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5.

[3]baike.so.com/doc/857902-907039.html.

第六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实践阐释

摘要:广东省一些示范性高职院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将时代精神理念、岭南地区区域特色文化、当代先进企业文化等文化因素渗透、充实、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充满人文气息、具有时代内涵、彰显行业以及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并贯彻到学校各个层面和师生的自觉行为中,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实践的创新。这不仅在高职院校中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且可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岭南文化;校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长期积淀逐步形成的优质资源,展现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广东省不同类型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党中央、国务院重视职业教育的形势下,结合时代特征,借助广东地区特色文化和具体行业要求,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实践创新,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一、时代特征渗透校园文化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并决定着校园文化的性质与走向。而校园文化本身具有启迪心智和文化教养的功能,承担着全方位提升学校师生思想、学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把握校园精神文化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贯穿于校园文化中,使其成为主旋律。高职院校在开展生动活泼校园文化活动时,必须运用具有社会主流价值理念的活动方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成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文化的批判者;要充分发挥学报、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和党课、社团交流学习的积极引导功能,倡导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帮传带,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由创新,结合自身特长、时代特点和专业知识等参与建设校园文化,形成大众娱乐型、知识理论型与科技创新型综合发展的校园文化模式;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借助座谈研讨、培训学习、社会实践、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研究报告等形式,推动科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加强理论学习,厘清逻辑思路,促使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意义,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内化为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切实践行爱国、奉献、勤学、敬业、友爱、诚信等理念。高职院校正是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鼓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和学生处、团委、学生会联合举办爱国主义诗歌朗诵比赛,迄今已经连续六届,每年都吸引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参赛,影响广泛,效果显著。这一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并通过朗诵及表演等方式表达出理论内涵,准确把握时代主旋律和树立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出学生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形成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一活动模式已经成为该学院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对大学生开展政治、文化、道德、技能等方面教育的重要平台,逐渐发展成为活动品牌,于2013年荣获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伴随互联网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校园网络建设不断普及与完善,从而产生信息化、数字化的新型校园发展模式。校园网络在方法、思路、效果等方面改变了原先校园文化建设状况,塑造出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物质技术环境,是新时代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建设载体。当然,借助于网络而形成的校园网络文化尽管是新型文化形态,但在属性、内涵、功能、范围等层面,都属于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新类型。在性质、内容及功能层面,两者完全相同,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涵括理论争鸣、专业技能、科学技术、社会实践、业余爱好等内容,具有明显的教育、引导、激励、调适、创新等功能;在范围层面,校园文化包含着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形成的文化形式,是校园文化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和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高职院校工作者可加快校园网络规划和建设,将校园网络深入渗透到教师教学、行政人员工作、学生活动中,创建出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网络环境,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发展。如在教学中,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校园条件,增多网络教育模式,借助网络媒体广泛传播大量专业课堂教学、专题报告、学术交流等,方便学习者挑选课程学习,以满足学习者自身的专业旨趣、现实需求等。实际上,网络载体不仅改变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而且提升校园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它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对外传递校园文化,促进文化的跨区域、跨群体交流,提升校园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引进不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社会其他文化,弥补本院校所缺失的内涵和精神。很多高职院校借助网络媒体这一有力工具,通过不同形式和手段,宣传本院校的校园文化,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宣传片、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社团文化节宣传片等;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建立微信群“博览思雅”,覆盖全校师生,方便快捷传递给师生正能量。另外,由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作词作曲,校办教师指导、编曲并策划导演,该校校友执导摄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及其他院系学生参与制作演出的首支学生原创MV《毕业啦》被优酷网推广,体现了该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及学生的青春活力。

二、岭南特色充实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品牌是通过借助各种活动形式载体,反映高校文化精神和历史积淀,体现高校类型特点、办学实力和专业特色的文化特色项目,是校园文化质量建设的重要基础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能否创建优秀校园文化品牌,提升高校、行业及社会的参与程度、影响程度和满意程度,会影响到学校自身的招生录取、在校学生的教育质量、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及竞争力等,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高职院校在创建校园文化品牌中,一方面要将校园文化与行业特色结合起来,根据办学历史、文化积淀和行业特色优势特征,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行业发展趋势,创建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另一方面要将校园文化与区域经济、风俗习惯等密切结合,依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效益状况,借助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形成体现地区经济、表达区域文化、个性化明显的品牌项目,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突出学校特色,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广东高职院校处于岭南文化区域,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独特。作为我国地区文化之一的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岭南文化是中原文化与海外文化的结合,又是内陆农业文明和沿海商贸文化的交融,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显示生机与活力的一部分”[1]。作为岭南文化核心区域的广东地区,所涵括的岭南文化主要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广府文化是以广州为核心,覆盖珠三角地区的粤语文化体系;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西方殖民文化影响,具有多层次、多元素、立体感强的特征,并通过波罗诞和生菜会等节俗、粤菜饮食风俗、粤剧等戏曲音乐、岭南画派美术工艺、广绣等文化节等具体形式表达岭南地区的文化韵味。客家文化是全体客家人辛勤耕耘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既保持着儒家文化的基本特质,又展现出辗转迁移的移民文化与山区文化的特质。客家文化覆盖面广,时间跨度长,涉及学科门类多,通过耕读传家和团结奋进的行为、客家围屋等建筑、客家节日和习俗、客家山歌等艺术以及其他文化表现方式,体现出客家人刻苦、敬祖、坚忍、重教、勤奋等精神风貌。潮汕文化由古代南粤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等文化精髓相互融合发展而成,成为全球潮汕人连接的根基。潮汕文化内容丰富,包含民间文学、音乐艺术、潮汕工艺美术、民间戏剧、民居民俗、商业文化、农艺文化、饮食文化、宗教信仰、华侨文化等,特色鲜明,呈现着勇于冒险、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等特征。因此,广东省不同类型示范性高职院校针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独特的岭南文化,塑造特色,提升品位,构建区域文化品牌;创建快捷高效传播平台,传递古今中外、时政要闻等资讯,创建历史文化品牌;传达校园真情、模范人物故事、师生感人事迹等,创建典型示范品牌;基于这一建设基础,以点带面,逐渐形成充满特色的品牌效应。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影响力日益受重视。人们不仅对其社会和历史文化意义的认识有所深入,在产业化道路的探索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探索和突破。自2010年开始,深圳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校园,并在年轻人中推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盐田区非遗保护办、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等多家政府机构和保护单位进行合作,与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互挂“非遗文化志愿服务基地”和“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地”,成为深圳市首个设立“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地”的高校,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非遗”传承,或积极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讲堂等相关活动,或承办深圳市“非遗”进校园展演、展示活动,或举行和参加深圳市各类与“非遗”相关的研讨和学术沙龙。

三、企业文化融合校园文化

文化融合是校企之间深层次交流与渗透的表现,是企业融合校园文化的有效连接点,能促使校企长久合作和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一样,属于文化的范畴,具有引导、创新、凝聚、培养、调节等功能。就企业的角度而言,校企融合有着深刻的理论指导和理性文化氛围的影响;就高职院校而言,校企融合有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增强实效、深化理论的效果,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这一目标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定位于企业,并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工作。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走出去”和“引进来”,密切接触企业、直面企业、融入企业,以高校教育理念为基础,引进企业的先进理念、规划和制度等,培育出具有企业精神和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同时,高职院校改变原先停留于课堂教学、局限于学校实训基地等传统模式,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方式,并将教学场所延伸到企业的实训基地、实验室、车间、建设工地等,在教学模式上促使学生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统一。另外,高职院校鼓励学生从思想上到行动上了解企业情况,适应企业要求,树立职业道德。当然,校企融合不仅深刻影响到高校,也深刻影响到企业的提升与发展。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可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渗透到企业文化中,促使企业不断提升内涵与竞争力。可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融合企业要求,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全方位提升与变革,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吸收企业的优秀价值理念。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国内外企业的团队协作、客户至上、平等对待员工、激励与创新等优秀价值理念[2],有利于遂行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和学生,有效发挥教师团队力量的教学理念。第二,学习企业文化建设路径。优秀的企业能正确认识到优秀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历来重视这种软实力的建设,并具有规范的路径和完善的体系。相对而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尚处于探索阶段,借鉴和学习企业文化,能探寻出适合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第三,邀请企业精英骨干能手共同参与建设。同专业课教师一样,企业精英骨干能手等优秀人才立足于自身从事的工作领域,塑造和培育出不同于校园风格的文化品格,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精神。基于此,高职院校要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合,创建新型校园文化,不能停留在某一方面的合作,而是在办学、教学、实践、就业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高标准地合作。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与金活医药集团举办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校企双主体”培养试点班。针对试点班,双方确定一系列细则措施:在招生选拔方面,由企业组织面试,在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新生中选拔愿意到企业提供职业岗位工作的学生,组成“金活”班,被录用的学生在身份上既是学校里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校企协商协调,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学校不断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并开展理论教学,企业则负责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内容,在企业中完成实践学习和顶岗实习;在教学模式和时间安排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学生在学校与企业时间分配为1∶1,改变一学年两个学期的授课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校企双方共同组成师资队伍,企业负责实践教学,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学校教师参加企业管理学校的员工培训和培训体系构建工作,企业委派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培训工作。在学生待遇方面,一是学生毕业后立即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并签订劳动合同;二是企业在三年学习期间每年设置奖学金;三是对毕业后能稳定地留在企业工作的每位学生,企业完善激励机制,实行就业奖励,鼓励并帮助学生继续教育学习与深造。这体现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在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理念和探索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上踏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不断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

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实践的创新发展,保持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活力,是新时期全面推进示范性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因此,广东省不同类型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将时代特征、区域特色、行业要求等文化因素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充满人文气息、具有时代内涵、彰显行业以及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并贯彻到高职院校的各个层面和自觉的行为之中,不仅在高职院校中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而且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曾祥耿 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华.以岭南文化为视角解读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困境[J].学习月刊,2009(16):79-80.

[2]朱发仁,傅新民.“校企结合”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6(12):4-7.

第七篇:学校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学校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体育竞赛组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之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学校体育竞赛;校园文化建设;互动

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组建对学校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其在一方面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努力拼搏、不服输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完善。校园文化包含的内容及范围比较广泛,具体来说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等,体育竞赛对校园文化多个方面的建设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者之间任何一方的健康有序发展都会对另一方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推进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互动,共享发展成果,是有效保证两者共同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1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互动

1.1体育竞赛作用于校园物质文化的表现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内各种客观存在的物体总和,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象,是我们最容易发觉和感受到的,学校的物质文化涵盖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到体育竞赛上来说,如学校的体育馆、操场、体育器材等都是学校物质文化的部分,这些体育基础设施是体育竞赛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体育竞赛活动的组建离不开符合要求的物质基础的支持。因此,学校的物质文化条件是体育竞赛开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随着体育竞赛的开展,各项体育基础设施设备都会逐步完善,从而促进了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

1.2校园物质文化作用于体育竞赛的表现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具体的、看得见的部分,可以对师生产生直观的刺激和影响。美好的校园物质文化不仅可以使校容校貌更加美观具有魅力,还可以使师生在美好的环境中得到心灵的熏陶和净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师生的心理及行为。一方面,校园物质文化可以影响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风格。体育场馆是学校体育竞赛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一座功能齐全、设计独特的体育场馆往往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不但承担校内的体育竞赛,有时还会面向校外举办比赛,成为展示校园文化的窗口。因此,体育馆的建筑风格和功能必须体现出学校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氛围,校园物质文化的内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体育场馆的建设风格。另一方面,校园物质文化有利于营造体育竞赛的氛围。带有校园物质文化内涵的体育场馆往往在风格和功能上都别具一格,使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物质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体育场馆通常是学生最喜欢去的场所之一,提高了学生体育竞赛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体育竞赛的氛围。

2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互动

2.1体育竞赛作用于校园精神文化的表现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育竞赛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体育竞赛活动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体育竞赛活动是学校树立形象,建立品牌的重要途径。体育竞赛过程对学生的竞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遵守规则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塑造和培养,有利于学生坚强意志和上进心的养成。通过体育竞赛,不仅可以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强大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认同感,形成校园精神文化的良好氛围,这些都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体育竞赛也是展示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体育竞赛活动是学校生活的重要部分,在体育竞赛中,学生们可以放下学业和生活上的压力,尽情的释放自己的热情和活力,展示着他们的拼搏、向上、不怕输的精神,这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精髓。由此看来,通过体育竞赛能充分展示出校园的精神文化面貌。

2.2校园精神文化作用于体育竞赛的表现

校园精神文化虽然是抽象的不可见的,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校园内的方方面面,决定着师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它对体育竞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校园精神文化的作用下,体育竞赛更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体育竞赛中,校园精神文化长期熏陶形成的精神力量可以使学生产生前所未有的集体荣誉感,唤起学生运动的激情和对成功的渴望,使他们拼尽全力,自觉地为了自己和学校的荣誉而战。有了校园精神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体育竞赛中会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互动

3.1体育竞赛作用于校园制度文化的表现

体育竞赛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竞赛本身的制度建设和完善也丰富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首先,对体育竞赛的组织、开展、管理都应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组织机构内对体育竞赛的各项工作应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对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做到流程顺畅、有条不紊;其次,对运动员的管理,运动员一边训练一边学习,往往出现不能兼顾的情况。因此,制定相关制度,采取措施做到学业和训练两不误,使运动员都能成长为有技能、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再次,经费管理方面的制度建立。体育竞赛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目前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要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多方渠道筹集体育竞赛经费,保障体育竞赛的正常进行。这些体育竞赛方面的制度建立有利于校园制度文化的完善。

3.2校园制度文化作用于体育竞赛的表现

学校的制度文化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行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严格规范的制度作保障,学校的各项互动都不可能顺利进行,当然也包括体育竞赛。学校具有完善规范的体育竞赛管理制度可以对体育竞赛中的师生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保证体育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由参加体育竞赛的学生在智力、行为、观念方面还有不成熟的一面。因此,严格的制度文化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他们的成长方向;其次,完善的体育竞赛方面的制度文化可以保证体育竞赛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

4结语

学校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只有加强两者的互动才能保障双方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首先,学校应正确认识到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保持两者的良好互动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建设的顺利开展;其次,创新体育竞赛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加体育竞赛组织的频率,使学生在体育竞赛中感受到校园精神文化并将其发扬传播;再次,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尤其是体育竞赛相关制度建设,使体育竞赛的制度体系更加科学规范,保障体育竞赛公平、公正的进行;最后,学校要加强对体育竞赛的宣传,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竞赛活动中来,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增添力量。

作者:王学文 单位:新疆石河子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