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基础范文10篇

时间:2023-09-07 17:55:26

审计理论基础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篇1

论文摘要:科学的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审计理论的发展也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应该与其他学科一起蓬勃发展,该文分析了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和应该具备的条件,提出了审计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理论知识是一种社会战略资源,科学研究在世界各国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审计学大约产生于1930年前后,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审计理论日益完善,科学的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科学的审计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它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学科理论大厦的根基,只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理论才能蓬勃发展。本文对审计的理论基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1.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研究审计理论基础,必须弄清楚审计与其理论基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区别。所谓基础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形象讲就是事物从哪里开始产生与成长,“基础”中蕴涵着事物最初萌芽与发展所需的相关因素,是事物发展的“源头”。那么审计理论基础运用基础的语言学定义,可以理解为:审计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其产生与成长的源头,审计学只是科学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那么它的理论基础是位于科学母体中的生长点,即与其他科学共同的关节点处。

2.审计理论基础所应该具备的条件

并不是所有与审计学有联系的学科都可以成为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它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1)作为审计学理论基础的理论必须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和特征。基础是理论产生与成长的源头,作为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必须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和特征。2)从审计学包括其理论基础的意义上看,理论基础应当构成整个审计体系的自然的逻辑起点,是审计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交叉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审计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构成整个的科学体系,孤立的理论是不能成为审计的理论基础的。3)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理论必须要早于审计理论体系产生的时间。审计学大约产生于1930年左右,所以,作为基础的理论必须早于1930年,这样才能符合时间序列顺序,这样才能对审计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

3.1哲学基础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对从实验科学、合理学问、普遍经验或其他事物中获得的所有知识的批判吸收、系统化和组织化,它构成某一学问的基础原则体系和实务规范体系,因而哲学可作为所有学科理论的基础,将哲学的方法、观念运用于审计理论,就是审计理论的哲学基础。

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审计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方法。

3.2法学基础

法是阶级社会中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法国著名法学家孟德斯鸠在他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中,提出法是由事物性质所产生的必然关系,因而一切事物都和法有一定的关系。法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审计过程本身就是执法过程,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审计表现为间接控制,以对经济活动的监视为宏观经济协调输送信息;以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实现宏观控制。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3.3经济学基础

西方经济学中的精髓也可以为我所用,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审计理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劳动价值学说,是我们认识经济活动的过程和本质、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关概念和范畴、总结有关经济规律的重要依据,它应该是审计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4管理科学理论基础

管理科学理论成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制度基础审计是以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而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其次,管理审计近几十年来的悄然兴起,说明了企业管理活动的日益重要,管理审计迫切需要现代管理理论的指导以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出富于建设性的意见;管理科学理论中分权管理的思想为国家审计实行分级管理、审计机关独立设置、建立机构内部的责任制、进行部门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及职能约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3.5数学理论基础

数学中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都是先于审计理论而单独存在的两种理论,具体而言,概率论为抽样审计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数理统计为它提供科学化和具体化的方法论基础。审计中的统计抽样是依据数理统计原理从被审单位资料中抽出一部分进行审查,以推断全部被审资料的审计结论的方法。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一种方法,审计工作所面对的是繁杂的会计记录和其他资料,从表面上看是杂乱无章的,所以我们可以视其为大量的相互独立的随机因素,利用大数定律,我们可以抽取样本资料进行审计,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归纳总结得出的结果会使这些个别资料的影响相互抵消,能够显现出被审对象的总体特征。所以概率论也是审计理论发展的基础之一。

3.6伦理学基础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篇2

一、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多元网络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IT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加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信息博弈论以及与审计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共同组成了一个动态的、多元性的审计理论基础网络组织。而构成审计理论基础的各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则是这张网上的各个结点。审计理论基础的不断扩张、膨胀,意味着审计理论获得了更充足的理论养分,得到了更充分、更完善的发展。

(二)动态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客观条件的变化、社会经济环境的完善,审计理论基础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在充分汲取新的学科理论养分的同时,也掘弃了一部分不适合于IT环境下的陈乏的、过时的理论。并且,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同时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也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

(三)质量性

IT环境下,质量非常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质量是IT的生命。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尤为重要。其质量性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品质性。尽管是审计理论基础在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期间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另外,作为根基、支撑点,其安全性、品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安全的、缺乏品质性的根基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大厦的能力。

(四)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学科、领域,而这些学科、领域的理论并非简单的叠加构成审计理论基础,它们是按照一定的秩序、规则进行有效的组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在IT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各学科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借用、感染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服务于审计理论。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并不象有型的建筑物建造时挖地基所形成的有型的根基,它是从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客观存在的无形的根基。在IT环境下,这一特性更加明显,虚拟的审计理论基础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三个特性。

二、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标准

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尤其是IT环境下,高科技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审计领域,加速了审计理论基础的更新换代,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均有了较大的扩张,笔者认为,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标准为:

(一)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必须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即审计理论基础为审计理论服务,审计理论基础决定着审计理论发展的方向、趋势,审计理论基础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起审计理论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当审计理论的发展适合于审计理论基础的客观要求时,则加强和巩固审计理论基础,反之则削弱审计理论基础。因此,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是否与审计理论呈辨证统一的关系。

(二)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必须与审计环境互动性

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IT环境下,IT应用于审计理论中即审计电算化或网络审计。IT一方面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将先进的IT理论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IT技术应用于审计测试工作中,加速了审计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了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序上刺激审计环境进一步完善,使得审计理论基础更好的为审计理论服务。二者的关系呈互动性。

(三)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它必须是沟通审计理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桥梁

审计理论基础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提供了一个公共区域,在此领域内,各学科理论知识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共同为审计理论服务。因而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科学体系的研究内容,但它本身并不是审计理论,它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区。

三、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

(一)信息技术理论

信息技术理论是IT理论的核心,其在审计理论中具体应用,也是审计电算化充分发展的标志之一。当代信息技术理论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这些理论、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审计测试效率、审计监督质量,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不断地扩张。

(二)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理论是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可供选择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它将一些西方经济学思想、观点引入审计理论中,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审计理论的发展,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途径,革新审计测试手段的策略,如:西方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学说、信息博弈论等等,都大大地加深了审计理论知识,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营养,使我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探求审计理论的内涵、外延,深化了审计理论知识,为审计人员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交易费用、进行理性审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审计证据的获得需要审计人员运用大量的司法刑侦手段、方法去检查、判断、排除伪证,以取得真实可靠的审计证据;另一方面,面对审计诉讼爆炸的时代,审计人员如何进行合法审计、避免审计诉讼,也是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将司法诉讼学注入审计理论基础,可以提高审计人员守法、学法意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有效的审计,同时掌握各国间法律的差异,审计豁免的范围、程度,为开展跨国审计作好准备。

(四)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又称行为管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用管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主要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提高激励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技巧,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它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对于开发审计人员思维、激发审计人员开展有效审计的积极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意义。管理心理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既满足了管理审计的客观要求,也为审计人员进行有效审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五)会计、统计理论

会计理论是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的基础,也是审计人员查错防弊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它与审计学理论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审计人员接受被审单位委托后,必须大量的分析和评价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检查被审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而所有这一些必须是在一定的财务理论和会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统计理论成为审计理论基础,可以将有关经济计量模型应用于具体审计实践中,对审计结果、审计证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测试各变量间的拟合度,大大地提高了审计测试手段的先进性和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将一些审计问题定量化,也有助于审计人员作出准确的决策判断,并相应的化解日益复杂的审计风险。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篇3

论文摘要:科学的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审计理论的发展也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应该与其他学科一起蓬勃发展,该文分析了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和应该具备的条件,提出了审计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理论知识是一种社会战略资源,科学研究在世界各国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审计学大约产生于1930年前后,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审计理论日益完善,科学的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科学的审计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它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学科理论大厦的根基,只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理论才能蓬勃发展。本文对审计的理论基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1.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研究审计理论基础,必须弄清楚审计与其理论基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区别。所谓基础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形象讲就是事物从哪里开始产生与成长,“基础”中蕴涵着事物最初萌芽与发展所需的相关因素,是事物发展的“源头”。那么审计理论基础运用基础的语言学定义,可以理解为:审计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其产生与成长的源头,审计学只是科学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那么它的理论基础是位于科学母体中的生长点,即与其他科学共同的关节点处。

2.审计理论基础所应该具备的条件

并不是所有与审计学有联系的学科都可以成为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它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1)作为审计学理论基础的理论必须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和特征。基础是理论产生与成长的源头,作为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必须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和特征。2)从审计学包括其理论基础的意义上看,理论基础应当构成整个审计体系的自然的逻辑起点,是审计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交叉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审计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构成整个的科学体系,孤立的理论是不能成为审计的理论基础的。3)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理论必须要早于审计理论体系产生的时间。审计学大约产生于1930年左右,所以,作为基础的理论必须早于1930年,这样才能符合时间序列顺序,这样才能对审计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

3.1哲学基础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对从实验科学、合理学问、普遍经验或其他事物中获得的所有知识的批判吸收、系统化和组织化,它构成某一学问的基础原则体系和实务规范体系,因而哲学可作为所有学科理论的基础,将哲学的方法、观念运用于审计理论,就是审计理论的哲学基础。

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审计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方法。

3.2法学基础

法是阶级社会中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法国著名法学家孟德斯鸠在他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中,提出法是由事物性质所产生的必然关系,因而一切事物都和法有一定的关系。法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审计过程本身就是执法过程,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审计表现为间接控制,以对经济活动的监视为宏观经济协调输送信息;以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实现宏观控制。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3.3经济学基础

西方经济学中的精髓也可以为我所用,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审计理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劳动价值学说,是我们认识经济活动的过程和本质、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关概念和范畴、总结有关经济规律的重要依据,它应该是审计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4管理科学理论基础

管理科学理论成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制度基础审计是以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而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其次,管理审计近几十年来的悄然兴起,说明了企业管理活动的日益重要,管理审计迫切需要现代管理理论的指导以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出富于建设性的意见;管理科学理论中分权管理的思想为国家审计实行分级管理、审计机关独立设置、建立机构内部的责任制、进行部门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及职能约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3.5数学理论基础

数学中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都是先于审计理论而单独存在的两种理论,具体而言,概率论为抽样审计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数理统计为它提供科学化和具体化的方法论基础。审计中的统计抽样是依据数理统计原理从被审单位资料中抽出一部分进行审查,以推断全部被审资料的审计结论的方法。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一种方法,审计工作所面对的是繁杂的会计记录和其他资料,从表面上看是杂乱无章的,所以我们可以视其为大量的相互独立的随机因素,利用大数定律,我们可以抽取样本资料进行审计,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归纳总结得出的结果会使这些个别资料的影响相互抵消,能够显现出被审对象的总体特征。所以概率论也是审计理论发展的基础之一。

3.6伦理学基础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篇4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aroundthecomputer)发展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throughthe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withthe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网络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企业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审计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直接引入)、借用(间接引入)、感染(相互影响)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审计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互渗透性。

(四)质量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质量性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审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保证审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审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的能力。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结合而成的客观存在,它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审计领域内支撑审计理论的纯审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审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新内容

(一)信息技术学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科技领域,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兼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slaw)。这些理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审计领域之中,与传统的审计理论进行不断地分化与组合,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断的扩张。

(二)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审计”(ForensicAuditing)这一特殊的审计发展分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审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地审计判断、合理性分析,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诉讼审计通常涉及到对审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对审计要情、审计情况加以陈述、以审计结论甚至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三)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在与审计理论基础进行交互渗透时,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引入到审计理论之中,为广大的审计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审计问题,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改善审计信息以及完善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同样,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人员面临的是被审计单位非常繁杂的经济数据和资料,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经济模型,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护广大信息需求者合法的经济权益。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篇5

1.1内部控制理论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五个阶段:一是内部牵制阶段,核心思想是以账目间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实施岗位分离;二是内部控制制度阶段,核心思想是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三是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核心思想是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四是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核心思想是内部控制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和对控制的监督要素组成;五是风险管理框架阶段,核心思想是风险管理框架扩展为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等八要素。

1.2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是由迈克尔·波特最先提出。在价值链上的每一项活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多少都会对企业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按照这些活动在创造价值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基于这些价值活动,波特教授建立了企业内部价值链。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应该将其置于企业内部价值链中以分析其价值增值过程。

2增值型内部审计现实需求

2.1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需求

基于受托责任理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存在着两层受托关系,一是治理层级的受托关系;二是管理层级的受托关系,传统的内部审计只涉及了第二层受托增值型内部审计理论基础及现实需求研究伍珺黑龙江省投资总公司150001杨世中国人民解放军93383部队157023关系。由于各国财务丑闻层出不穷,2002年美国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使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对治理层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提供保证,以防范风险和舞弊行为;另一方面对管理层提供经营风险﹑战略风险等咨询,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另外,内部审计的设立,起到了“威慑”作用,促使企业内部人员在规定范围内沿正常轨道健康运行,这种被动的“自律”行为使企业价值增加。

2.2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需求

内部审计学家AndrewChambers指出,内部审计理论构建应以内部控制概念为中心。从内部控制构成要素看,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构成要素进行再控制的控制。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内部审计的职责在不断的扩展。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风险评估过程细分为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使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融为一体,内部审计呈现出风险导向型审计趋势,强化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使内部审计通过改善公司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帮助组织实现价值增值。

2.3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需求

基于价值链理论,企业活动的根本目的为追求企业价值增值,要求企业尽量消除不具有增值能力的活动。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控制活动必须适应这种要求,为企业创造价值增值。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享有特殊地位,可以贯穿于企业活动各个层面,通过对企业价值链上的活动进行监督,帮助企业预防和减少损失;针对不具有价值增值能力的活动,提出改进建议,减少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

3结论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篇6

1.1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1.1.1审计定义研究国内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研究较多,主要从不同视角给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下定义,但尚未形成一致定论。①考虑审计目标下定义,蔡春、毕铭悦(2014)提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监督、证实和评价受托人在受托期应该承担的自然资源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情况。[3]陶玉侠、谢志华(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就是通过对领导干部任期内对自然资源资产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4]②基于审计内容下定义,董贤磊、余芳沁(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针对被审计者,在任期间受托管理的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保护等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实施的审计。[5]③从审计工作过程下定义,如湖北省审计厅课题组(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内所管辖区域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及开发保护的审查、鉴证和总体评价活动。[6]1.1.2审计目标研究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研究颇多,众说纷纭,观点不同,主要观点有责任观、国家治理观、资源管理观等。①持责任观者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标是明确被审计者承担的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责任。持此观点者较多。蔡春、毕铭悦(2014)提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标是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保护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3]。谢志华(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标是促进受托人履行好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责任,又使全社会关注自然资源资产保护问题。[7]崔振龙(2014)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标是完善责任体系[7]。林忠华(2014)声称,总体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标是明确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领导干部的责任不可推卸,促使领导干部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保证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8]②持国家治理观者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标是为了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落实。黄文静(2014)提出,从战略上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是促进贯彻执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促使落实自然资源环境持续发展。[7]姜龙(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之分,宏观目标是推进国家整治生态损害问题,微观目标是考核政府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权力运用的合规性、结果的绩效性和报告是否遵循公允性。[7]③持资源管理观者提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标是促进被审计者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陈献东(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直接目标是对受托人关于自然资源资产使用、管理情况开展检查和评价,促使受托人健全、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9]1.1.3审计范围研究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范围,专家学者有2种看法,部分专家学者持自然资源观,另一部分专家学者持资源环境观。①持自然资源观者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范围是自然资源资产本身,这是观察自然环境的责任界定有难度、操作性较差之后得出的结论。湖北省审计厅课题组(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范围是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山资源、水资源等[6]。林忠华、崔振龙均有此种看法。②持资源环境观者强调,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范围是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资源与环境都是各级地方领导的受托责任,实施审计理所应当。谢志华(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范围有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以及由被审计者共同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7]许萍、何畅(2015)提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范围覆盖森林、矿山、海洋、水、土地等资源及其环境。[10]1.1.4审计对象研究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专家学者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主要形成了2种观点,一种是一般意义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象,另一种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责任对象。前者的代表湖北省审计厅课题组(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是指领导干部任期内所辖区域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及开发保护情况”[6]。后者的代表有陈波、卜琦、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等,陈波、卜琦(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责任对象是政府党政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11]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2014)提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是地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12]1.1.5审计内容研究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3方面。①从审计业务性质看。蔡春、毕铭悦(2014)指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有财务收支审计、合规性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绩效审计、政策审计。[3]陈波、卜琦(2014)提出,政府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内容是:国家自然资源重大政策、战略、规划执行的结果,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和综合效益。[11]②从审计项目视角看。这里所说的项目主要有政策、资金、工程建设等。刘西友(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情况。[13]林忠华(2014)提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涵盖相关自然资源资产的重大决策、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执行情况和管理情况、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8]许萍、何畅(2015)指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包括:开发或建设中投入的资金及产生的经济收益,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状况,自然资源资产剩余价值,是否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修复自然资源的行为。[10]③从审计环节视角看。这里的环节涵盖自然资源资产使用、管理和监管。陈献东(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使用与管理情况,如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产权界定、生态补偿情况,国家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政策执行情况。自然资源资产监管情况,如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健全、管制、损害责任追究及其赔偿情况。[9]1.1.6审计理论基础研究对此问题,国内专家学者研究极少。蔡春、毕铭悦(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新兴的审计领域,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审计学理论、会计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大循环成本理论、经济计量学与统计学理论7种。[3]1.1.7审计方法研究对此问题,专家学者主要有2种观点。①设立审计评价指标。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构建一系列指标进行审计。湖北省审计厅课题组(2014)认为,应按照审计重点确定考核指标,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6]曹颖、曹东初步建立了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即采用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方法开展相应审计工作。谢志华(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此审计的依据,因而应先构建审计的微观基础,即通过编制补充报告建立企业层面资源报告体系。然后,构建宏观基础,即根据企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统计数据等,编制宏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7]王立彦、林溢、张颖等也持类似观点。蔡春、毕铭悦(2014)称,在现实尚未编制出价值量型、实物量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之时,可以先编制能够反映自然资源资产变动的重大事项和存量变化情况的自然资源资产变动状况表,对此表审计,简单易行,但最终应当审计价值量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3]林忠华(2014)提出,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该检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存量及其变动情况,在国内外没有成熟的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方法下,应该挑选重点的自然资源资产开展真实性、合法性审计试点。[8]综合以上七个方面看,我国相关专家学者研究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定义、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理论基础、审计方法等,从专家学者所持的观点看,基本上,对每个理论问题都有2种或2种以上的观点。从专家学者研究的广度看,对有些理论问题研究较多,对另外一些理论问题研究很少。从专家学者研究的深度看,对有些理论问题研究较深入,对有些理论问题研究较粗浅。大体上,专家学者不同程度上研究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涉及的多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

1.2应用研究不够成熟

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践方面,因客观存在着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复杂、分散,审计方法不足等问题,此审计实际工作在艰难推进。截至2014年末,内蒙古、湖南、陕西、湖北、四川、广东、福建、山东、云南、江苏10个省市进行此审计试点,审计内容只是部分自然资源资产,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保护制度执行情况等。尤其是深圳市宝安区用7个月时间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应用理论研究,形成一批初步成果,包括《宝安区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及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及其编制说明等,其中,自然资源核算体系,设置了10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负债类指标是资源治理与保护的资金投入。通过调查研究,逐步改进这种审计。目前,参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省市在较快增加。[14]1.2.1审计存在的问题研究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专家学者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开展可能出现的不同问题,持有不尽相同的观点,主要问题有:①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马志娟、宗新星(2014)认为,此审计存在问题之一是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不健全[15]。湖北省审计厅课题组(2014)提出,一些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滞后[6]。②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界定不明晰。马志娟、宗新星(2014)认为,此审计存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界定不明确问题[15]。黄金曦、钟浩(2014)提出,此审计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难以界定问题[16]。③自然资源资产责任难以界定。祝素月、夏晶晶(2014)认为,此审计存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难以界定问题[17]。董贤磊、余芳沁(2014)提出,此审计面临领导干部责任难以区分问题。[5]④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复杂、分散。祝素月、夏晶晶、黄金曦、钟浩(2014)都认为,此审计存在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复杂、分散问题[17,16]。董贤磊、余芳沁(2014)强调,此审计面临的问题是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分散[5]。⑤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马志娟、宗新星(2014)提出,中央组织部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中,内容不详细,评价指标不明确,指标权重缺乏。[15]张爱民(2015)认为,此审计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18]。湖北省审计厅课题组(2014)强调,难以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6]。杨斌(2014)认为,此审计存在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问题[19]。⑥审计力量不足,审计专业性强。祝素月、夏晶晶(2014)认为,此审计存在现有审计力量不足、专业性强问题[17]。黄金曦、钟浩(2014)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董贤磊、余芳沁(2014)强调,此审计面临的问题是审计人员有限、专业能力不足[5]。⑦尚无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马志娟、宗新星(2014)认为,此审计存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尚未统一问题[15]。黄金曦、钟浩(2014)提出,此审计面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仍有难度问题[16]。1.2.2完善审计问题的建议研究①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蔡春、毕铭悦(2014)认为,应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3]陈波、卜琦(2014)提出,应完善政府官员的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的统计和会计核算制度。[11]马志娟、宗新星(2014)指出,应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进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15]董贤磊、余芳沁(2014)强调继续完善审计联席会议制度[5]。黄金曦、钟浩(2014)声称,应制定自然资源会计准则、审计准则[16]。湖北省审计厅课题组(2014)称,应改革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6]②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信息系统。祝素月、夏晶晶(2014)认为,为了审计人员方便利用复杂、分散的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必须建立起自然资源资产信息系统。[17]董贤磊、余芳沁(2014)提出,应根据分散的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建立起相关的资源资产信息系统[5]。黄金曦、钟浩(2014)强调,为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利于审计工作开展,应该建立一个自然资源资产信息数据库作为共享平台。[16]③构建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湖北省审计厅课题组(2014)认为,应建立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的资源环境统计制度,可以按照审计重点内容制订考核指标,建立相应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指标考核权重。[6]杨斌(2014)认为,应根据上级政府部门下达的指标任务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指标分解,建立一套科学的、可行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些指标考核。[19]④联合、协同审计。祝素月、夏晶晶(2014)认为,审计机关上下级或者同级之间相互合作工作,可以减少审计工作的重复性,增强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引进自然资源专家参与审计工作,可解决审计力量不足和知识结构的缺陷。[17]黄金曦、钟浩(2014)提出,各政府职能部门掌握着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数据,审计机关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其工作基础,可以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委托其自然资源专家参与审计,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处理审计工作中遇到的专业方面的问题。[16]董贤磊、余芳沁(2014)强调,审计机关联合审计之后即可达成共享资源,减少重复工作,相应增加人力;组建以审计部门为主、相关职能部门为辅的审计小组,可以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5]⑤探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马志娟、宗新星(2014)认为,应先制定自然资源会计准则;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当借鉴国家财政财务收支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先对各个地方的自然资源资产分类编制成地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再汇总编制国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15]黄金曦、钟浩(2014)提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方法是先做实物量核算,再做价值量核算;先实行自然资源单项核算,再实行自然资源综合核算。”列表的方式应该做到数量、价值和质量并重。[16]综上所述,专家学者从宏观上研究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用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法规制度的,也有审计机制的,还有审计队伍的,又有审计方法的;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事实上,有的问题容易化解,对有的问题只是提出一些认知,如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方法,设置哪些审计评价指标,如何编制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者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不接地气,不具备可操作性。

1.3实证研究较少

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开展实证研究者甚少。张宏亮、刘长翠、曹丽娟(2015)构建了地方领导干部资源环境管理责任的12项指标。他们以S市为例,收集有关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使用期初比较打分审计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以此模型对领导干部任期内资源环境管理责任进行综合评价。[20]该研究设置的指标不一定全面、科学、系统,但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综合审计评价是一种尝试。总之,国内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研究整体上处于初级阶段,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用研究的多个方面都不够成熟,实证研究成果较少。

2国内研究展望

2.1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体系将日益丰富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体系涵盖审计定义、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理论基础、审计方法等。就审计范围言,目前,不同研究者分别持自然资源观、资源环境观2种观点。自然资源观是考虑现实中自然环境的责任界定有难度、操作性较差之后形成的。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建立、完善,研究不断深入,自然环境的责任界定容易,操作性简单可行,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研究必然拓展到环境,自然资源观势必融到资源环境观中,关于审计范围的分歧将消除。就审计内容来说,目前,研究者是从不同的视角研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视角包括审计业务性质、审计项目、审计环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是“以财政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为基础,以绩效审计为主导”[11],政策审计作为补充[21]。就审计理论基础研究看。目前,研究者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理论基础研究极少,随着研究深化,又要借鉴其他理论,审计理论基础将进一步明确。

2.2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用研究日益成熟

目前,研究者已经初步探索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设置了一些指标,又探讨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并且将其付诸于实践,然后不断对其修改完善,这将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用打下坚实基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采用的审计方法有设立审计评价指标、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两种,实际上,这是总体的审计方式,具体的审计方法有多少种,分别是什么,适用于哪种自然资源资产,需要研究者探索构建一套适用于不同自然资源资产的审计方法。一个地方领导人管理的自然资源可能有许多种,对该地方领导人管理的自然资源资产的责任履行情况做出总体审计评价,需要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这要求研究者要探讨出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者尚未研究自然资源审计准则的内容,而自然资源审计准则是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工作指南,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与研究者一起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自然资源审计准则。经过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不断深入研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审计方法、审计准则等问题,将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用理论日趋成熟。

2.3实证研究逐渐增多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篇7

【关键词】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现实瓶颈;纾解路径

在市场经济场域中,社会保障资金的拨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方式也正在从现收现付制朝基金制的方向转变。在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一般指审计部门借助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手段与标准,对社会保障部门以及有关机构的社会保障政策实施效果、管理与运营情况、资金的使用经济性等问题予以科学、公正的综合评估,以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能够符合预期标准,为政府与管理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评估依据,让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和运营秩序更加合理规范。本文阐述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与主要内容,从多个层面探讨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的现实瓶颈,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创新路径。

一、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与主要内容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场域中,社会保障资金的拨付方式正在从现收现付制朝着基金制的方向转变。因此,对这部分资金开展审计工作是地方财政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一般指审计部门借助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手段与标准,对社会保障部门以及有关机构的社会保障政策实施效果、管理与运营情况、资金的使用经济性等问题予以科学、公正的综合评估,目的在于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能够符合预期标准。

(一)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按照国内外现有经验,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要将真实性与合法性视作基础,以资金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为前提,将审计重心置于揭示社会保障体系的缺陷和检验社会保障政策效果方面,其理论基础包括:(1)公共受托责任下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讲,国家财富所有者把国家财富委托给政府予以管理,让政府拥有管理国家相关事务的权力,借此可以确保这些财富更加安全和完整,并在提升社会保障资金利用效率的同时,能够向社会公众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在我国,社会保障资金之运营以管理形式为主,社会保障部门并非资金所有者,这就说明社会保障资金运营具有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属性。(2)受托责任下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对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来说,受托责任指的是社会保障资金的受托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委托人承担解释、说明以及受托财产保值、增值等义务。可以说,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是审计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受托责任之间存在紧密关联,投保者购买社会保障资金的行为一般要借助公司或者相关机构代缴,此代缴行为便是受托经济行为,由此开展的绩效审计活动就与受托责任直接相关。

(二)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资金不但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还被认为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支撑,其主要内容涉及:(1)有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审计。此类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审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单位与经办机构的形式,审计人员要看其是否构建和完善了内部控制体系,社会保障资金的存放与收支是否安全和完整,以及资金的保值与增值是不是与现有的法律法规相符等。(2)有关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的审计。此类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关乎社会保障资金的执行情况,即是否依据规定的标准开展征收活动。期间,审计机关要深入了解有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与经办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看其是否存在违法转移或者瞒报资金收支等情况,防止出现截留等状况。(3)有关社会保险基金使用的审计。此类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涉及社会保险基金的发放金额与时间问题,看其是否与规定相符,社会保险机关与经办部门是不是存在虚列支出等现象,同时要对管理部门与经办部门予以关注,看其是否存在随意扩大或者缩小收支范围等问题。

二、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的现实瓶颈

在我国,由于社会保障工作起步较晚,对有些理论和工具的使用并不灵活也不到位,使得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营管理和审计监督经常出现漏洞。这是因为,在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法制建设与规范审计程序方面存在欠缺,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监管机构独立性不够强。

(一)监管机构的漏洞较多

1、社会保障部门一般拥有运营权利与审计权力,这就使得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中出现了监管和投资运营交织的情况,让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的权责不分、监管不到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保障资金监管透明度较差,参保者无法得知资金的管理情况,审计监督形同虚设。2、审计部门责任分配模糊,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以分散监管为主,而由于政府部门承担着监管职责,使得不同监管主体之间无法协调,审计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3、审计人员素质无法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导致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漏洞容易被忽略。当前,我国审计部门成员的知识结构较为老化,无论是审计分析还是对审计技术的运用,均难以达到标准,让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的效率和效果长期处于低位。

(二)审计难度需要进一步降低

对社会保障资金来说,由于资金构成和资金用途的复杂性,使得对资金的监管越来越困难,只有针对社会保障资金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提升其监管绩效。但是,实际情况是,针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工作长期缺位,极大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我国大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多,需要处理的问题复杂繁多,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的实施需要突破各种障碍。此外,在绩效审计实践中,由于未能充分考虑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对于耗费的大量资源无法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这样,对关乎其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资金使用问题,高质量的绩效审计也就无从实现。

(三)法律保障体系有待调整

长期以来,很多指导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业务规定都散落在审计、民政等相关部门中,不但法律位阶较低,彼此之间的重合严重,甚至会出现相互抵触的情况。此外,因为缺少统一的法律规范体系,使得我国负责那些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保障审计部门各自为政,在自己部门内部制定了有关政策,让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混乱,其权威性与强制性无法得到保证。此外,因为缺少强有力的法律支撑,社会保障机构的职责缺少约束,使得社会保障资金运营者会套取资金,让审计监管形同虚设。

三、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的创新路径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行政部门的作用,不断丰富审计手段和强化审计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要不断破除制约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有序、有效运行的障碍,通过提升审计人员职业素养、借助顶层设计实现审计全覆盖、创新审计工具和方法、创新审计监管模式等,不断规范绩效审计程序和完善审计监管体系。

(一)创新审计工具与方法

1、强化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部门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绩效审计的功能。期间,应提高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综合开发和运用,通过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的融合,让个人经验与专家经验发挥更理想的作用,提升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的效率与效果。2、强化审计组织方式创新。针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双重性特征,让资金使用一方面接受国务院等主管部门的直接管理,另一方面应接受地方政府的间接管理,借此优化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方式,并把部分审计任务委托到社会审计组织当中。在这方面,西安市审计局从2017年开始要求在社会保障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优势,向大数据要效率,向信息化要资源,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和水平。其具体做法包括:依托市局数字化审计平台,实时采集社保、卫生、工商、公安、民政、税务、公积金、医院等10个部门的业务数据,实现审计对象的数据多行业共享、跨行业交换和数据关联。对各行业采集的不规则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完成对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校验,建立方便快捷查询的基础表和中间表,为实现审计数据资源规范存储、应用和业务协同奠定基础。并构建起了多维立体的监督网,实现了由单点离散审计向多点联动审计、局部审计向全覆盖审计的转变,探索系统分析、实时预警、及时督促整改的常态化监督模式,提升了审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创新审计监管模式

为了破除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的现实瓶颈,一方面需要提升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监管体系的构建速度,优化审计监管制度,另一方面,应在绩效审计质量方面做出更多努力,通过创新审计监管模式让社会保障资金融入到地方财政预算范畴进行统一监管。此外,在当前地方政府控制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与运营权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强化中央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宏观管理,通过政府财政预算和发挥政府财政职能,让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体现更为明显的收入分配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为此,要注重对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信息公示工作,开放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程序,使资金运营和使用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中。比如,在这方面,郑州市审计局在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中,对2017年市本级社会保障资金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重点关注。通过审计反映了市本级社会保障资金在运营状况、社保政策执行、预算编制、业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建议。期间,针对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审计发现的问题,通过运用基础数据指标和监控规则,实现医保基金由人工审核向智能审核过渡。核减医疗机构虚报冒领医保基金由过去每年的1600多万元降低到700万元,不仅堵塞了“漏洞”,还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并出台了《郑州市社会保险基金三方对账工作暂行规定》,准确及时确认收支,规范基金专户管理,补齐基金管理上存在的“短板”,促进了社会保障资金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

(三)顶层设计实现审计全覆盖

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人员不但应关注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应在顶层设计方面注重宏观管理工作,通过查找深层次的原因,获得有效的信息参照。还应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在盘活现有绩效审计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绩效审计的全覆盖。比如,今年8月,杭州市审计局再次组织力量对萧山、余杭、富阳三区2017年度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压实责任部门,成立了以市人社局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整改工作职责,对审计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截至目前,共补缴财政应补资金20.7亿元、补提社保风险准备金30.37亿元、调整社保基金列支不规范、垫支金额5.04亿元、收回社保个人或单位欠缴保费1887.93万元,追回违规发放社保待遇147.75万元。此外,促使杭州市人社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劳务派遣用工情况专项检查,共检查劳务派遣公司426家、用工单位441户,涉及派遣用工9.8万余人,目前已责成相关企业为2306名劳务派遣人员补缴社会保险费,对5家劳务派遣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并处罚金7.65万元,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焦跃华,等.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审计月刊,2014(7).

[2]王萱.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4).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篇8

【摘要】在企业被看作是一系列契约联结的今天,经济控制论的理论前提——受托责任观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本文认为其理论基础是资本强权观以及建立在资本强权观基础上的以强调股东的风险承担与控制的公司治理理论,并进一步根据契约观的要求,提出审计的本质是提供增值性信息产品的专业服务的观点。

蔡春教授曾在《审计理论结构》中提出审计的本质是经济控制。该理论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负有对所有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所有者出于防止经营者损害其利益、对经营者的行为加以监控的需要,创立了对经营者进行审计的制度,推导出审计是_种经济控制。在企业被看作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的今天,这﹁理论的前提——受托责任观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批评。笔者根据契约观的要求,提出审计的本质是提供增值性信息产品的专业服务的观点.

一受托责任论的理论基础及其缺陷

(一)受托责任论的理论基础

受托责任论建立在资本强权观基础上。资本强权观和资本至上观,即相信物资资本所有权能够无条件地给其所有者带来某种控制其他要素所有者的权力,并能够因此获取分享交易或组织盈余的权力;认定企业是以股东为代表的投资人的企业。在资本相对稀缺并且相对重要的环境中,尤其是在古典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强权观与现实情况还显得比较和谐。但是,一旦我们进入那些以人力资本为关键要素的新型企业,资本强权观就难以自圆其说了,更何况“任何当事人的权利都必须存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而不可能是某种先验的超级权利,否则将违背市场平等交换的基本原则”(杨其静,2002)。在资本强权观前提下,以委托关系为核心的企业治理“就是安排各种手段以便那些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可以以此保证他们自己能够获得投资收益”,(Shleifer和Vishny,1997)或者说“公司治理的标准定义是指对股东利益的保护”(Tirole,2001)。

(二)受托责任论的主要缺陷

学术界对企业和企业治理理论的最新认识是,企业治理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最优财产所有权配置问题,而是如何对关键的物质或人力资产的使用权进行管理,并且这也正是组织安排的精髓所在(Rajan和Zingales,1997)。所以说,以委托关系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理论强调“风险承担和控制”,忽视了“治理系统的首要作用就是要确保捕获机会的能力与由此产生的报酬之间的一致性”(Zingales,2000),即公司治理应重在“组织租金的创造和分配”(杨其静,2002)。

现代社会中,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地位也相对上升。而传统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片面强调股东利益,忽视了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片面强调股东对风险的承担与控制,忽视了如何进行“组织租金的创造和分配”,因而已越来越不适应实践的发展。受托责任论建立在资本强权观和以委托关系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理论基础上,不尽符合客观现实,造成其缺乏对现实的解释力。综合起来,对受托责任论的主要批评有:

1.只承认股东的非人力资本产权,不承认经营者的人力资本产权;只讲受托人对委托人的服从关系,不讲委托人的义务,不讲相互的平等关系,委托人的利益高于一切。

2.将全体股东视为一个整体,而不考虑股东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无法解释大股东侵犯小股东利益的问题。

3.不能解释资本家和经营者合一的现象(此时受托责任并不存在,而审计存在)。

4.只强调监督(控制),不注重激励。

5.不能解释审计在认证服务中的独立性问题,即审计者不仅应独立于经营者,也应该独立于委托人。

二会计与审计在企业契约中的作用

(一)契约理论关于企业的基本观点

根据企业契约理论,企业是由股东、经理人员、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工人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企业契约之所以与其它市场契约不同,就在于企业契约包括了人力资本的参与(周其仁,1996)。人力资本所有者是凭借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而参与企业活动的。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同时,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剩余总是握有相关的“自然控制权”(张维迎,1996),根据“经济人”假设,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决策很可能让自己受益,而使其他利益相关者受损。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企业契约不能完全明确说明,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得到什么以及负怎样的责任,因而,人力资本所有者需要激励与约束。

(二)会计信息在企业契约中的作用

既然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而契约是订约各方合意的结果,所以企业可以看成利益相关者在发生投资行为过程中所进行的合作。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但合作若要取得成功,其基本前提就是需要对利益相关者所投入的不同资源和利益相关者所享有的收益进行计量,并将相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吴联生,2003),以维护契约各方利益。这些契约常常包括对各方行为采取基于会计数据的各种限制,因此,人们便提出计算和报告这些数据的要求。另外,“就会计契约而言,其自动实施需要对各缔约主体的贡献和报酬进行清楚地界定与计量,因为会计资料是缔约主体(如经理)发展历程及其声誉的一项重要记录。”(雷光勇,2004)。因此,计量与披露方法的谈判是利益相关者合作投资所需要进行互动的重要内容,并最终将互动的结果以会计规则的方式予以表达(吴联生,2003)。“会计与审计方法的发展与它们被用作收取债务与履行契约的证据,这些对契约的履行的改进都起着重要作用”(瓦茨和齐默尔曼,1983)。可见,会计信息的提供既是签订与履行企业契约的要求,会计信息本身也是企业契约的构成部分。

(三)审计在企业契约中的作用

从现行股份制企业契约安排来看,经营者占有会计信息,有提供会计信息的义务。由于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始终存在,其操纵会计程序的可能性就不可能根除,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无法保证,需要独立审计对经营者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以及其他经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输出审计信息,供信息需求者决策使用。“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认证服务的背景之一,便是信息使用者认为信息提供者与自己存在利益冲突或利益不完全一致,所提供的信息质量无法保证”(陈汉文,2001)。

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看,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也是交易契约设计的最基本原因。经济学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中找到本源(李风圣,1999)。财务审计正是为了解决信息的不对称而进行的活动。财务审计提供的是经过加工的信息产品,财务审计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并将其信息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其作用是减少契约签订和履行的交易成本(信息收集成本),因而可以看作是一项增值服务。

(四)审计在非正式合约中的作用

在现实中,非正式的合约是大量互利交易得以进行的主要形式。与正式的合同不同,非正式合约通常是非常不完备的,甚至没有文字表述,只有双方当事人心理明白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因而不具有法律强制性(张维迎,2002)。经验研究表明,即使在象美国这样法律制度最健全的国家,大部分的交易活动也是通过非正式的合约安排进行的,商业纠纷的解决常常并不借助法律的裁决(Macaulay,1985;Macneil,1985)。在法律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非正式的合约则更为普遍。类似地,国际间的许多交易也不借助于法律上可执行的合同。

非正式合约是通过信誉机制自执行的。这里,信誉可以理解为为了获得交易的长远利益而自觉遵守合约的承诺。信誉机制发生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当事人的不诚实行为能被及时观察到。所以一个高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对信誉机制的建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中介组织(如信用评估公司)通过监督和记录市场中的交易行为,为现代社会的信誉机制提供了信息基础。几乎所有的中介组织的基本工作都是收集、加工和传输信息。这当中,社会审计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三、对审计本质的新认识

(一)审计的本质是提供增值性信息产品的专业服务

通过以上对审计在契约中的作用的分析,我们看到,财务报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一种职业服务。从服务的结果来看,财务报表审计提高了被审计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由于会计信息可以被视为是一种信息产品,因此,财务报表审计也可以被理解为是注册会计师所生产提供的一种信息产品,它附加在会计信息之上,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传统的审计仍然是减少资本成本、提高流动性和促进资本市场诚信的有效手段。在新的环境下,为了保持审计的价值并为新服务的拓展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审计必须进行纵向发展:增加向客户所提供的价值。另外,在非正式合约的履行中,审计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输,为现代社会的信誉机制提供了信息基础。

基于此,笔者认为,审计的本质是提供增值性信息产品的专业服务。从对整个社会的成本收益的衡量,审计必须增加向客户所提供的价值,否则审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分析和解释,从审计中获取附加的价值,提供给客户。凭借进行审计时对客户经营业务数据的检查以及对客户行业的了解,注册会计师掌握有关客户的实力、弱点、机会和威胁等等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对客户具有很高的价值。注册会计师应当把这些信息加以系统地组织,并作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产品”提供给客户。“审计的产品决不能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审计报告了,而应当是客户定制化的一整套信息产品”(陈汉文,2002)。这一点对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功能的定位同时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不赞成经济控制论的原因

首先,正如前边已指出的那样,经济控制论建立在资本强权观基础上,认为企业是物资资本所有者的企业,物资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经营者负有受托经济责任,为保证物资所有者的利益,需要审计对其加以控制。如果按照契约观契约各方平等的观点,我们就不应过分强调股东的利益而贬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况且,委托人方面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存在,比如,根据签定的协议,委托人必须支付给经营者数额较大的管理回报,此时,“恃强凌弱”的委托人可能并不履行对经营者的承诺;另外,也存在股东和经营者合谋,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如恶意逃债的现象;也存在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因此,仅仅保护股东(或一部分股东)的利益,而忽视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适度保护,不仅不符合社会利益,也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所以,审计的恰当定位应是审计者站在中立的立场,对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鉴证,以维护契约各方利益,而不只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控。

其次,如果只存在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那么对经营者就只需控制,不需激励。实际上,在人们认识到“不是消极货币即纯粹的财务资本的存在,才使个人、经理和企业家人力资本有碗饭吃,而是积极货币的握有者——企业的人力资本——保证了企业的非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和扩张”(周其仁,1996)的今天,过分强调经营者对所有者的受托经济责任及对经营者的控制,无疑会打击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何况,“企业家才能的发挥,甚至在事后都难以监督和计量”(周其仁,1996),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控制与监督的效果令人怀疑。事实上,因为经营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对其监督的困难,目前已非常重视对经营者的激励,并允许经营者分享企业剩余,这也意味着实质上已承认了人力资本的地位。注册会计师凭借进行审计时对经营业务数据的检查,对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并以审查过后的会计数据作为企业剩余分配的的基础。

第三,相对于企业内部人而言,注册会计师终究是个外部人,由于现代审计抽样的局限(这也是由现代审计的成本决定的),其得到的只是一部分信息。何况,在企业管理层蓄意舞弊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是一个可怜的受骗者;在大股东与经营者合谋,制造虚假信息,欺骗与掠夺小股东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是一个可怜的被利用者。如果非要将审计视为一种经济控制的话,这个控制系统的信息是相当不完全的,而且是一个经常出问题的经济控制(审计失败)。既然控制并不有效,何不退后一步,就将审计定位于对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鉴证,改善信息质量或内涵的独立专业服务呢?

第四,在现代股份制企业中,由股东挑选经营者、以其个人财富为经营者提供担保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高于平均水平的风险(股本不可抽回且只有剩余索取权),而且,物资资本容易遭到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虐待”,因此,股东有权力监督经营者的活动。对经营者的约束,应该通过权力约束(公司内部纵向授权制)、制度(财务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约束、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营者市场)约束、法律约束(法律惩罚)并培育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来实现。若要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首先应着眼于完善这一系列的企业内外部契约(制度也可视为一种契约),而不应该单单将监督与控制的重任放在审计者的肩上。所以,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审计的监督与控制作用,无疑是舍本逐末,也不必要地加大了审计的责任。笔者认为,在这一系列的企业内外部契约体系中,注册会计师扮演一个信息鉴证者的角色就足够了。

第五,按照不过分强调“风险承担和控制”,而应更注重“组织租金的创造和分配”的观点,审计首先应该服务于“组织租金的创造”,而这正是现代审计的定位——通过评价、鉴证与建议,提供增值性服务。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借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认证服务特别委员会(specialCommitteeonAssuranceServices,SCAS)的定义来作为一种辅证。SCAS认为,注册会计师认证服务是“向决策制定者提供的,能改善信息质量或内涵的独立专业服务的总称”。SCAS的定义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1)决策制定者是信息的使用者,认证服务旨在通过满足他们的需要,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2)认证服务的目的是改善信息的质量或内涵。SCAS的定义意味着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使用认证服务。这里隐含着这样的假设:理性的决策是基于信息而进行的,较好的信息将产生较优的决策。信息的质量即包括信息的可靠性,也包括信息的相关性;信息的内涵是信息表述的方式或利用信息的决策模型。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篇9

(一)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同等重要(一)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是通过对审计从业人员的识别能力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对其在列报、识别财务资料以及相关审计业务方面的操作方法进行科学的审计,并且及时对相关从事人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失误进行公正的评价,同时能够给予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的建议。财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从业人员则对财务报表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检验,根据自身会计专业能力对财务报表中的每一项内容存在的问题或者细节失误进行严格的审计。所以,内部控制的审计和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都是针对财务报表的内容进行审计,对其重要性的审核判断开展工作,两者在审计过程中同等重要。(二)测试内控效果所运用的方法相同(一)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内部控制审计过程要求审计从事人员要对内部控制的工作设计存在的合理性和时效性进行有效判断,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审计意见。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审计从事人员则需要对整个财务工作过程和其他相关的经济业务等方面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同时,要对其内部控制效果进行合理测试,以此基础作为最终审计意见依据。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都需要通过询问、检查以及测试等方式对于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判断和分析,并都需要取得相关的审计证据,最后通过审计流程和系统的审计方法相结合,对内部控制运行结果进行审计。所以,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对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测试的时候所运用的方法是存在相似性的。(三)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都具有风险导向理念(一)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都具有风险导向理念,财务报表审计在对审计企业进行评估的时候会用风险导向理念审计模式,在对财务报表审计大体掌握基础上,对财务报表情况会出现错误的风险进行审计,如审计从业人员没有按照设计好的流程对重大事项错误风险判断,整体上采取的相应措施就未能降低审计风险。内部控制审计采取内部系统化的审计方式,由审计从业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的风险进行有效评定,从财务报表的系统层面出发,结合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对整体经营情况进行有效评定,最后确定财务的问题或者错误产生的根源。内部控制的审计也是通过模拟测试形式,对企业财务进行控制表现出了风险导向理念,和财务报表审计一样都存在风险的导向理念。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基础及其制度规范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理论基础主要有声誉理论、受托责任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一)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声誉理论主要是反映个别主题的信息质量的传播信号,是各企业历史演变沉淀积累而成的,通过不同路径在公众中进行传播,致使企业拥有了自身独特的评价特征。在不同的领域里,学者们对于企业的声誉问题看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企业声誉关乎着企业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企业发展看不到的而拥有无形资源。一方面,良好的声誉会给企业带来很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不良的声誉则会使企业在经济发展上受到一些阻碍。经济专家在资源整合及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发现声誉对于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有多方面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声誉如何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从而慢慢形成了声誉理论。由于声誉的信息会在不同的利益市场的相关方或者多方之间传播,为防止企业信息在传播中信息的真实性被他人扭曲,更利于企业信息的透明化,更能明确信誉对企业在发展中的长期影响,多数国家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的披露上,实行强制性的审计制度。在此制度管理控制下,内部控制管理好的上市企业更愿意选择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会计事务所来进行审计。另一方面,能提高公司在经济市场的声誉,还能提高向公众和监督部门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作为受委托专业会计审计单位也能证明自身拥有专业声誉影响力,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会更加细心和谨慎,工作态度会更加端正,避免因审计工作质量与企业实际财务状况有所出入而导致声誉受到损失。所以,声誉的机制设立从双方的利益以及内部控制审计质量考虑都有利于其理论发展。(二)受托责任理论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产物就是受托责任理论。当公司财产所有人不再直接从事管理以及相关经营活动但依然拥有此财产的所有权时,所有人为了能够使资产保值、增值,将经营管理权全权委托他人,就导致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别在不同的利益相关人员掌控中,因此这种委托与受委托经济责任关系形成现代企业治理的主要受托责任理论基础,这也是受托责任理论的核心。其根源是委托方与受托方利益目的不同,委托方让企业资产保值和增值,受委托方实现经营绩效利润最大化和经营成本最少化,只要双方利益不冲突,双方就不会出现矛盾或者纠纷。公司财产所有人将其资源交付于委托方进行经营管理,要按照法律、法规和合约明确双方义务和权利。受委托方应按照规章制度科学有效经营管理委托方财产资源,并定期向委托方进行经营业绩和财务报告,要维持好双方委托责任关系,就必须从外部审计角度对财务进行检查和监督。只要企业不断完善治理、正常合法经营、资金链完整,受委托方责任就会向外不断延伸,审计业务就要不断改革创新,推动审计方法向更多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壮大,企业存在的问题会受到公众更多关注,公众对于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披露的信息采信度更高,仅从受委托责任关系来了解公司财务状况是不够的,还要对内部控制信息全面了解,再对财务审计和内部控制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管理,才能使企业最大程度展现出全面经营状况,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三)信息不对称理论(一)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随着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经营利益出现偏差,企业的经营者与企业的所有者所获取的信息出现不对称。作为企业所有权人的权益者,能够制定相关运营政策、管理模式、经营思路,对委托企业内部进行高效管理与控制,在获取企业信息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企业的所有者只能获取人所报告的间接信息,处于劣势,因此就会在企业利益分配中出现欺诈或者伪造情况。要解决这个信息获取的优劣失衡和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就通过第三方对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效果进行监督和审查,并将审查鉴定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真实性的信息及时披露,有效防止人对企业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掩盖、伪造或者是欺诈。并要促使第三方保证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中保持公正、公允和真实。由于存在这种内部控制信息不对称性,促使内部控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壮大。

三、由内部控制审计提高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建议措施

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内部控制审计的质量,也间接与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有很大关系,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整体提高相关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必不可少的。要提高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首先要选聘系统学习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要对相关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考试,对其进行面试,综合选取优秀人员。其次,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培养。会计师事务所除对审计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教育外,还要进行职业道德和从业素质两方面教育,通过培训后再投入审计工作,并要在审计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对于工作疏忽或者出现审计失误的,要对其进行正确指导和工作失误记录,防止今后再次发生。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要做到有目的性、严谨性和逻辑性。在审计工作期间,还要不定期进行系统知识与职能素养的巩固培训,提高审计从业人员自身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执行能力。不仅要在审计效率上要有所提高,而且在审计质量上做到精准无误;不仅要提高自身审计工作的业务能力,同时要更好促进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发展。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政策规章和业务流程

从当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相关政策、规章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欠缺完整性,特别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政策对于内部的审计工作的范围权限不够明确,少数企业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只是简单财务报表以及相关的内部控制工作,对于内部控制审计范围、界限是模糊状态。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制定的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的规章、政策只是形式上的,对于实际情况和现实的内部操作根本无法有效实施控制。因此,完善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规章、政策是很有必要。一方面,要提高企业领导层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性质的全面认识,减少其在没有完整的内部控制审计规章、政策的规范下出现伪造、隐瞒情况,提高领导层对企业真实经营情况进行如实报告的责任;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系统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规章、政策,合理科学地进行经营管理,为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断努力。

五、合理规划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和人员安排

对审计从业人员在工作期间的执行效率以及工作态度进行评估,对于能力较强的给予奖励措施,而对于效率较低和工作态度不积极的审计从业人员给予适当的批评纠正,再结合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能力,合理规划其审计工作范围、审计对象,使得从业人员之间在配合上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对于原来留存的工作,审计人员之间也要详细和谨慎地办理完交接工作,保证企业内部的控制审计工作准确、真实、有效。

六、科学测评内部控制审计从业人员工作效率

审计从业人员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时,都需要按照基准日对从业人员的工作有效性实行评估,不仅对财务审计报表的整体内部控制的效果提出有效合理建议,而且还要对于整个内部控制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解答分析,找寻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在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期间,审计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工作测试,同时还要提出相关的工作意见,并且能有效实施执行,保证企业审计工作质量有明显提高。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显现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内部控制的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经济竞争压力不断加大,面临的融资渠道也越来越广。企业在面对高竞争力的经济市场,要不断加强自身技术创新,提高自身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也要对内部加强管理与控制,提高财务报表审计质量,以保证企业未来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得到市场的肯定。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两者存在着许多共同性,因此两者间的相关性是紧密的。在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理论基础上会发现,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直接受到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而本文所重点提出的相关措施建议,正是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的根源所在。

作者:李进 单位:长沙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银香,王子腾.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基于沪市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6,(18):111-114.

[2]蔡云云.内部控制审计、整合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分析[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6.

[3]王子腾.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6.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篇10

绩效审计的难点

1.理论研究缺乏前瞻性。绩效审计在外汇管理系统还只是个全新的概念,各级局对开展绩效审计的意义、作用以及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内部绩效审计的调查研究、理论探讨工作开展得很少,尚未形成能足以指导绩效审计实践的理论基础。理论研究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外汇管理系统开展内部绩效审计的取向。

2.绩效标准缺乏明确性。受外汇管理局固有职能性质和“非盈利性、非竞争性”特征的影响,目前外汇管理局尚未制定对各级机构人力资源的配置、内控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外汇政策的运用、外汇管理职责的履行、外汇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外汇服务的提供等方面的“三E”指标,每个单位、每个岗位的绩效考核标准还不够具体明确。绩效衡量标准的不确定,给绩效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作出审计评价造成了困难。

3.规则方法缺乏指导性。要实施绩效审计,使绩效审计工作规范化,就必须加紧制定有关的绩效审计规范,如绩效审计的程序、方法、标准、审计主体和客体、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审计成果的运用渠道等,为审计人员进行绩效审计提供明确的指导。而目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内部审计制度、办法、规程中关于绩效审计内容还几乎是个空白,致使绩效审计缺乏法规依据与操作规范。4.队伍素质缺乏综合性。由于受人员编制和业务培训不足的制约,目前基层外汇管理局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内审人员虽然主要来自部分业务部门,有些也具备了某一项或几项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工作经验,但相对于绩效审计涉及面广、要求高的特点,其知识储备仍显不足,致使内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所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能力有限,审计作用难以奏效。

开展绩效审计的有效途径

1.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一是优化内审领导环境。各级外汇管理局要从防范风险、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内审工作的领导,落实好内审工作局长负责制,切实关心和支持审计人员的工作,尽力解决内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做内审工作的坚强后盾。二是优化内审工作环境。要着力加强宣传与引导,提高全局干部职工对绩效审计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一个人人理解内审、人人接受内审、人人尊重内审评价的良好氛围,筑牢绩效审计的群众基础。要加强内审资源的管理,在当前内审任务重、内审人员少的情况下,要注重内审人力资源的统一调配,集中使用,以解决内审人力资源缺少与工作任务繁重的矛盾。三是优化内审成果利用环境。要制定相关制度,畅通审计成果利用渠道,落实审计问题整改责任,合理利用审计评价结论,增强审计实效。

2.制订绩效审计准则和操作指南。外汇管理局要以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制度为指引,制订符合自身内部管理要求的绩效审计准则和操作指南,明确审计部门开展绩效审计的任务、要求、原则及执业规范与道德准则。并通过绩效审计的试点工作,为绩效审计的全面开展探索方法。

3.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就外汇管理局现状而言,要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方法和先进经验、参照人民银行基本做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践,尽快建立一套动态调整、科学合理、相对完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采取两条腿走路方式:一是由点及面,自下而上,在各地实践的基础上先行建立区域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实践中逐步修正,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二是由线到块,自上而下,在外汇管理业务条块划分的基础上建立分专业、分产品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库”。

4.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审计部门应加强绩效审计的专业培训,增强审计人员绩效审计的理念,提高审计人员绩效审计的操作技能,以适应绩效审计的实战需要;其次,在吸纳审计人员时,应注重人员素质的综合性,适当招收审计、法律、计算机等非金融专业人员,以优化人员结构。非金融专业人员被录用后,为使其胜任绩效审计的工作任务,应及时对其进行金融知识培训。